打开欧洲明信片(第 3 部分)上帝之谷 - 奥斯陆

打开欧洲明信片(第 3 部分)上帝之谷 - 奥斯陆

一、打开欧洲的明信片(之三) 上帝的山谷——奥斯陆(论文文献综述)

朱昊昊[1](2020)在《当代城市建筑学中“大”的理论与方法》文中认为

廖橙[2](2020)在《1885年以来中越边境双子城的现代社会变迁与空间》文中认为从1885年至今,中国与越南的边境地区发生了三次重要的战争及随之而来的三次社会转型。首先是中法战争之后,法国成为北圻(越南北部)的保护国,条约化中越边境。其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相继成立,在边境推行集体农业与工业生产。最后是中越边境战争后,两国在边境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积极发展商贸。在此过程中,边境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城镇原型:“边境双子城”。边境双子城在国境线两侧毗邻共生,随着中国与越南社会、城镇与建筑的现代化而发生变化,并产生了相互之间的影响。论文以在中国与越南边境两侧毗邻的双子城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社会阶段为背景,以双子城的空间结构与空间语义为切入点,分析双子城如何兴起、发展与嬗变。文章希望通过历史研究阐释中越边境双子城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在连续的历史视野和社会语境下认识边境城镇空间的特点。文章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明确论文的研究问题与意义,并说明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中越边境的在近代以前的历史地理背景。第三章梳理了中越边境双子城从形成、发展至今经历的三个历史时期,勾勒出中越边境双子城的社会-空间整体图景。第四章与第五章是一个整体,分别以中国河口-越南老街与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两对典型的案例说明“边境性”,即“内向性”与“中心性”、“双向性”与“单向性”。第六章是基于第三章至第五章的进一步分析,从空间结构与空间语义理解研究对象,以现代社会的三个特征,即“理性化”、“个人行动”与“现代民族国家”为角度。第七章是本研究的结语,总结本文研究对象的空间特点,包括制度理性空间的“镜像性”、代表个人交往空间的“交织性”,以及身份认同的“双重性”,以及对双子城未来发展的一些展望。基于上述研究,论文得出以下结论:自1885年以来,中越边境发生了三次战争,并随即发生了相应的政治与社会变革。在这个背景下,多元的文明碰撞与文化交融产生了边境双子城及其复杂的文化状态和混杂的空间现象。边境双子城受到不同时期社会环境、不同地缘环境的影响而体现出多维度的“边境性”:双子城内部的互动状态可以分为“双向性”和“单向性”,双子城作为一个整体与区域之间的关系则可分为“内向性”与“中心性”。不同状态的双子城不断以追求“现代化”为发展目标,在空间上体现出不同的特点。首先,在空间结构上,现代民族国家的制度理性与效率理性塑造了一种“镜像结构”,这种结构是双子城的制度空间与核心,在双子城从“内向性”过渡到“中心性”的过程中,镜像结构不断增加。其次,个人行为在双子城内形成了一种“交互网络”,即个体交往谋生的行为如同一张自由编织的网,网的节点是承载交往行为的空间,交往网络使双子城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并建立在“双向性”的基础上。最后,在空间所传达的语义上,现代民族国家认同被不断被强化,与此同时,在社会和空间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边境认同,两种认同构成了社会与空间上的双重性。虽然边境认同并不与国家认同向矛盾,但是因为符号的滥用可能对后者产生负面作用。由此,在不同社会阶段和不同边境性的基础上,论文总结出中越边境双子城的空间特点,即“镜像性”、“交织性”与“双重性”。

王炎[3](2020)在《西方艺术家传记片绘画性影像表意功能研究》文中认为西方艺术家传记片是以西方艺术史上重要艺术家的生平事迹为基础创作的故事片。本文中的西方艺术家传记片专指以西方画家为传主的传记片。该类传记片在遵循“历史的真实”基础上,根据电影人的想象和艺术加工塑造出一个个兼具时代特征与风貌的典型艺术家形象。其中,为了深入挖掘传主艺术特质、呈现其艺术作品和风格,导演大量使用了一种独特的表意符号——“绘画性影像”。“绘画性影像”是艺术家传记片艺术性地呈现其所指时使用的一种具有“挪用”性质的言说方式,它是附丽着作为意识个体的传主某种特定的意欲类型的语言符号,包含着特殊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蕴。本论文在赫施的意欲类型、皮尔斯的符号类型学、电影修辞等相关理论关照下对西方艺术家传记片中的绘画性影像这一独特的表意符号进行综合考察和系统分析,以期对电影语言、电影美学的研究起到补充和丰富作用。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对西方艺术家传记片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阐明了当下西方艺术家传记片研究的主要方向和空缺,讨论了选题的研究意义。第一部分从高度相似的演员造型、高度写实的镜头语言、高度还原的布景道具三方面还原阐释了特定时代语境下的典型艺术家形象与艺术风格。第二部分,绘画性影像以搬演、拼贴等形式参与影片叙事,实现了对本事的还原、对影片叙事性的强化或弱化的表意功能。电影人普遍使用绘画性影像诉说艺术作品的内涵蕴意,进一步剖析作品背后艺术家面临的病痛折磨、情感打击、创作危机等不同生存状态,从而再现传主瑰丽传奇的艺术人生。第三部分,绘画性影像基于其与艺术作品异质同构的特性,在影片中实现了互文的电影修辞效果。本节将绘画性影像中的色彩、光线、构图等镜头语言和符号元素与艺术作品中的绘画语言、元素进行比较分析,体现了互文修辞对影片风格形成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西方艺术家传记片中绘画性影像的艺术价值。本节归纳了绘画性影像在西方艺术家传记片表意系统中,对于艺术家形象的重塑以及影片艺术风格的影响的关键意义和价值,并总结出其在一般电影中深化主题意蕴等表意功能。结语,绘画性影像再现并建构了艺术家形象、艺术人生、艺术作品之间的紧密互动关系,既承载了艺术家创作的原义,也反映出电影人对于艺术家和作品的读解和体悟,是影片建构意指内涵和传达意义的关键所在。同时,绘画性影像作为一种与艺术家和作品密切相关的视觉形象符号,有效地参与到广义的文化表意实践中,成为意义生产和传播过程的一环。

王博慧[4](2019)在《台空间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自建筑发展以来,台便一直以特殊的地位活跃在各个时期。从适应自然到表达崇拜,台的演变源远流长。古代筑台因受到建造技术和建筑材料的制约而形制单一;时至当代,实体的高台建筑已极少出现,但是具有其性质的台空间却在当代建筑中大放异彩。文章在进行空间理论的文献资料分析和当代建筑的国内外实践项目的查阅总结基础上,针对台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全文主要划分成五个部分。第一章从台的历史溯源及到当代的具体分化角度出发,介绍从古至今台的嬗变,并跳出研究具体建筑构件的限制,明确了本文针对空间类型的研究范围,拟定研究思路,提出研究框架。第二章对台空间的关联要素进行解析,从宏观的角度阐释台作为空间类型的属性,其在当代建筑创作中应用的客观催化因素以及台与其他空间类型的辨析与转化。应用台的结果分别作用于功能、形态和空间三个具体方面,也是本文的行文逻辑,第三章至第五章将详细地从这三个角度进行研究,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第三章对台在当代建筑功能派生中的应用进行剖析,从台的物质功能、台所创造的建筑场以及台对身体体验的反馈三个方面讨论台的诸多功能应用策略。第四章讨论台在当代建筑形态塑造中的应用,着眼于台的视觉传达、拓扑形变和剖面解构,理清台在形态塑造时的思路与手法。第五章讨论台在当代建筑空间构建中的应用,总结出台能够重置空间秩序、创造空间情节并解除空间限制。本文以史为鉴,着眼当代,提炼台的空间属性,宏观地将台作为一种空间类型进行研究,紧贴时代脉搏,立足当代建筑创作。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归纳,找出台空间应用不同分类,解析其规律,提出设计方法,使得建筑创作更有据可循,也为未来的空间设计梳理逻辑,拓展思路。同时,通过对台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研究,挖掘空间问题的本源,跳出具体建筑构件及建筑类型的禁锢,回归理论思考,为今后的当代建筑创作夯实理论基础,也为研究其他建筑空间提供理论方法。

杨一隽[5](2019)在《回忆与自我欣赏 ——以蒙克及其影响为例》文中指出蒙克始终强调他自己的作品就是连续的日记册页,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对生命的供认。观看蒙克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蒙克在创作时有意使整体的叙述具备统一性。他以个人经验和个体回忆为基底,通过自我调查,企图建立一个具有真理性的生命形象,从自我审视中去解剖灵魂中普遍存在的东西。蒙克将生命的情感在作品中做了重演,通过将“个体历史”呈现于观众,使作品达到时间和空间的延伸。情感催生语言,语言提供给我们进入作者思想本身的通道,使我们与作者在精神上相互连接。蒙克将个体回忆经过语言处理并构成一部个人的生活史。个人的生活史是转瞬即逝的,与之相对应的永恒则应该是包含了群体的历史、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蒙克周而复始地绘制相同的形象和主题,通过重复叙述,使这些画中的形象获得了自身的形式和结构,个体回忆也因此得到了巩固和补充。在西方当代艺术领域中,有诸多艺术家都曾对蒙克的作品产生过兴趣,并以蒙克之镜反射自身的艺术形象。蒙克的作品对于这些艺术家来说,不仅是一个图像,同时还是一个痕迹,是他们所持有的一项个体记忆。我们通过问询蒙克何以进入他们的工作,他们以蒙克的作品和工作方法为灵感又何以形成转变,以此发现这是一个从“记忆”到“形象”的连续的过程,是一个图式投射的过程。这些艺术家在各自的语境中,建构了他们所想象的和所需要的蒙克镜像,在观看蒙克的过程中重塑自我。作为创作者的我们,通过理解和解释蒙克作品中回忆的价值,以及整理出一些与蒙克之间产生密切照应的艺术家,目的是为了澄清蒙克与世界的关系,完成蒙克的镜像塑造。蒙克终其一生都在思考和探索如何使观众实现对真理的追求,这对于我们的实践工作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参照。

孙玉芳[6](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指出

樊欢[7](2018)在《隐蔽的象征—论爱德华·蒙克绘画与摄影作品(1902-194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爱德华·蒙克作为西方美术史公认的表现主义先驱,其刻绘人类苦难精神的作品如针芒般唤醒了麻木众生那平滞的生命。从十九世纪起,他便以其不可复制的独特情感经历,冲击着单调、正确、理性的现代社会,义无反顾又从一而终地选择了反叛性的创作道路。他在传统自然主义绘画繁荣之时,意识到客观既存的现实无法救赎“上帝死亡”所造成了的精神空缺,也无法承载他生命中所承受之伤。他将自身的情感注入了客观的创作媒材之中,希冀能够通过性情对待自然,而这乃是象征的典型特点,将不可见之物以可见的形式复生。所以,本文试图还原蒙克本身的创作经历,特别是他二十世纪的创作,探求其作品中所蕴含的隐蔽的象征意味。本文分列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概述研究现状及意义。从第二章起论述影响蒙克创作的时代背景及绘画与摄影的关系,以便引出其二十世纪的创作方向。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其“自我”审视与“重复”试验的绘画与摄影作品中,探求其生命存在和创作本体的核心及原动力。简而言之,即二十世纪时,蒙克通过一系列暗含心理维度的自画像和自拍照作品,表现“此在”审视其直面死亡的“存在”过程,他认识到克服恐惧需要“向死而生”。而对于他的创作本质而言,即明显受到了笛卡尔心物二元论的影响,意识中虚幻的灵魂和现存的世界经常混淆不清。而这也即蒙克创作的常态,他将丰沛的情感注入物质媒介中,使其可感可知。本文的第五章为具体作品的分述部分,其中主要涉及蒙克自我以外的“风景”作品,也包括了他前卫的影像创作。第六章为影响、反思及结论部分,分别对蒙克绘画的影响及摄影的反思进行总括性概述,最后得出结论:即蒙克具有同美术史定评以外的其他可被认识的多样化面貌,而象征伴随着他创作的始终。蒙克较梵高而言,享有高寿,其创作的发展同样也在时代的推动下持续向前。他在创作时注重个人性,即从个人精神的表现层面出发,探索自身情感在媒介中的表达。其绘画与摄影作品中所透露的观念意识,同样对当今的美术创作及批评有一定的可值得肯定的启迪作用。

李淼[8](2017)在《旅游体验中的场现象:一个表演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旅游场”是旅游体验领域重要的亚范畴之一,从国内外旅游研究来看,虽然现有文献早已触及到与旅游场相关的诸多问题,并且已有学者提出“旅游场”的概念,但学界对于旅游场本质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尚未构建起统一的学术话语体系,从而使旅游场相关研究一直徘徊不前。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将旅游场作为研究主题,一方面,从现象出发结合现有文献回答为何要从“场”的角度去研究旅游体验,并尝试对旅游场概念重新进行界定。另一方面,努力探究旅游场的本质特征、时空体验特征及生成运动规律,尝试给出分析旅游场的概念性框架,解码高品质旅游体验的生成路径,为理论分析及实践操作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采用扎根理论法及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游记类书籍、旅行日记、旅游者拍摄的视频、网络图文以及问卷调查等多种渠道收集数据。整个研究过程质、量资料并采,不断整合以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理解。论文分为五大部分,共八章。各部分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说明了论文选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等基本问题,为整个研究的展开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对旅游表演转向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反思并引出本文的研究主题。首先,考察英文单词“performance”及其中文对应词“表演”在各自语言体系中的含义,对比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别并解读西方旅游表演转向中“表演”的内涵。其次,梳理旅游表演转向的理论基础、现有成果、发展脉络及核心观点。最后,指出旅游表演转向给予的启示,引出研究主题。这部分研究发现,“performance”在英文语境中含义丰富,而中文对应词“表演”无法与之完全对接,因而造成西方语境中“表演”所具有的隐喻功能在中文语境中部分失效的情况。因此,应寻找一个能够使未尽含义得以表达的替代性词语,以弥合两种语言体系转换时所造成的裂隙,突显出旅游表演转向中“performance”所强调的具身性、关联性、动态性等特征。而“旅游场”这一概念恰恰能够涵盖“performance”所强调的这些特征,“旅游场”是一个具有理论深意的词语。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首先对物理学、心理学、哲学中场概念的发展进行梳理,对旅游场相关的现有文献进行综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旅游场概念进行重构并指出其本质特征。然后,指出旅游场研究的分析框架。最后,解析旅游场的状态结构。本文将旅游场定义为旅游者以具身表演的方式建构而成的情境化现象空间。旅游场最基本的特征是具身性,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以身体为中心。第二,身体关联性。第三,多感官性。第四,连续性存在与非连续性记忆呈现。本文提出可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物质空间、身体空间和关系空间三个空间层面和时间指向、时间速度两个时间层面去解析旅游场的时空特征。并将旅游场视为一个由多个场片段及场片段过渡按时序串联而成的动态变化过程。第四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对构成旅游场的场片段及场过渡进行探究。第四章探讨了旅游场片段的类型,以及场片段中场感的形成要素。第五章探讨了旅游场片段中的时间体验。第六章探讨了旅游场片段的生成方式。就场片段的类型而言,按不同标准可划分为定格型场片段和连续型场片段,正向旅游场片段和负向旅游场片段,具有内在戏剧性的场片段和具有外在戏剧性的场片段。旅游者在旅游场中所获得的场感具有内向和外向两大取向,具体可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内向场感,第二类是与外物相关的外向场感,最后一类是与旅游场中与他者相关的场感。场感的形成是多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包含人造物和自然物在内的稳固因子,包含人为氛围和物造氛围在内的动态氛围因子,包含他者行为、旅游者非互动行为、旅游者互动行为在内的行为因子,包含经验对比和前期印象在内的先在因子以及事件因子和现场状态因子。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内向场感比重较大并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下降趋势,身体及景观相关因素对获取场感最重要,内向、外向场感对于“亲身参与”因素的重要性评价差别最大,内向场感对身体相关因素的重要性评价普遍高于外向场感,时间感主要与旅游者自身生命历程相关联。通过对旅游场片段中的时间体验进行分析,本文发现,旅游场片段中的时间是旅游者体验到的时间。旅游场片段的时间指向可以经由两种通道出场:一是旅游者的个体经验,沿着这条通道时间指向旅游者生命历程的不同时期或与旅游者个体相关的其他参照时间;二是集体经验,沿着这条通道时间指向集体认同的与社会历史文化相关的时间。从物质空间层面看,时间指向可较为粗略地划分为过去时代、现今和未来时代,或者也可以按历史时期或年代进行区分。从身体空间层面看,时间指向也体现为个体经验层面的时间指向和集体经验层面的时间指向。在关系空间中,旅游者与旅游地建立起多种关联,并由此生成多种时间指向。这些时间指向主要以单向时间、双时并置和多时混置三种形式存在。旅游场片段中的时间速度是通过身体感受或外物的运动状态获得的,表现为以速度为零和速度无穷大为端点的连续统,其中主要体现为时间变快、时间变慢、时间凝固这三种状态。本文还发现,只有旅游者与物质空间建立起紧密的关联才能创生出令他们难以忘怀的旅游场片段。旅游者与旅游地物质空间建立关联的两种基本途径是“他人带入”和“自我浸入”。“他人带入”具体包括叙事带入和人际互动带入两种方式,其中“叙事带入”可细分为口头叙事、图文叙事、行为叙事和音乐叙事。“自我浸入”具体包括感官调动、正向游离、改变身体图式和留痕几种方式。感官调动可细分为感官刺激和感官剥夺;正向游离可细分为激发联想与想象以及对接以往经历或已有认知;改变身体图式可细分为改变惯常行为和改变视阈。第五部分由第七章单独构成,是本研究的结论部分。除了阐述和总结本研究的主要观点,还提出了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第一,修正旅游场现有概念,推进旅游场相关理论。旅游场是旅游体验中涉及的重要范畴之一,但人们对于旅游场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场的性质、特点、类型、运动规律等都有待深入探究。本文将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推动旅游场相关理论的发展。第二,重新审视旅游空间,将其视为由身体和环境交互构造的现象空间。现有研究在探讨旅游地、旅游景区景点等旅游空间时,多半将其视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空间,本文突破这一固有思维的禁锢,运用知觉现象学观点对旅游空间进行全新的解读。第三,借助表演视角研究旅游场问题。从表演的视角去研究旅游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学术共同体将其称为“表演转向”。学者们借助这一视角对旅游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尚未有人从这一视角去审视旅游场,这是本文在视角选取上的创新之处。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本研究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依托于定性资料,试图重构旅游场概念,但囿于理论思辨能力和知识架构有限,对研究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尚有不当之处,对相关概念与观点的思考和阐述仍有改进完善的空间。第二,尽管本研究为旅游场搭建起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但文中只涉及了旅游场构成中最核心的场片段部分,并未涉及旅游场片段过渡部分。尽管场片段过渡在整个旅游场中的层级居于场片段之下,但却是旅游场的有机构成部分,同样对旅游体验的整体效果和走向具有重要影响。这是本研究的失当之处,也是未来研究的着力之处。第三,本研究定量数据收集采用的是网络问卷的方式,问卷发放采用滚雪球式抽样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样本在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结构方面具有局限性,因此就规模庞大的旅游者来说,本研究所抽取的样本在代表性方面必然有缺陷。另外,本研究在数据挖掘方面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林攀龙[9](2017)在《旅游新闻英汉编译实践报告: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旅游产业取得迅速发展,旅游新闻也日益备受关注。为促进国际旅游业的繁荣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英文旅游新闻得以引入并翻译。有鉴于此,本报告基于本人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环球网旅游频道的英汉编译实践,在关联顺应论的指导下,从语境、文化、与修辞等层面探讨旅游新闻的编译策略与技巧。为达到此目的,本报告基于收集的43篇英中旅游新闻平行语料,首先从语篇、句法、修辞及词汇层面分析英文旅游新闻的语言特征,继而归纳整理编译过程中遇到的翻译问题,并加以分类,最后以关联顺应论为视角,在间接翻译策略的指导下提出相应对策,即减译、增译及重组,以期为旅游新闻编译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丛霞[10](2017)在《文化外交视角下的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冷战结束以来,文化成为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文化外交被各国上升到战略高度,成为外交实践中最活跃的方式。在外交舞台上纵横捭阖几个世纪的英国虽然文化外交起步较晚,但是后来居上,其文化外交从战略决策、运行机制到实践,都有独特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作为英国文化外交的主要实施机构——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在历史和现实中如何具体运作,值得仔细考察研究。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在明确文化外交的相关概念的情况下,通过分析英国文化外交的特点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历史演进、性质、组织结构、机构运作、实践案例、运作特点及作用等。整篇论文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方式来设计和布局的。通过详细考察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运作模式与实践方式,提炼总结其运作特点,评估其存在价值,为中国文化外交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论文分为绪论和正文。绪论主要说明选题的缘起与意义,回顾整理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选题的已有的研究成果,缕清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为正文中问题的提出和展开论述提供背景知识和理论框架。论文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对文化外交的基本概念和相关问题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考察英国文化外交的相关问题,包括战略目标、特点及实践等等,通过分析考察这些问题,为后面的论述提供背景知识。第二章关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创建与历史演进。首先从五个方面分析成立的背景,然后以重要的历史文件和事件为节点,把其八十多年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梳理其历史演进过程。第三章全面考察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相关具体问题,包括角色定位、机构性质、组织结构、财务运作、外交资源以及运作保障机制等。第四章具体考察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外交实践,总结其外交实践途径或方式,通过对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几个具体项目的介绍,分析其如何通过具体的文化外交活动来实现组织目标和使命。第五章重点归纳总结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运作特点,从英国的国家利益角度分析评估其成效。最后分析其面临的诸多挑战以及对中国文化外交的启示。

二、打开欧洲的明信片(之三) 上帝的山谷——奥斯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打开欧洲的明信片(之三) 上帝的山谷——奥斯陆(论文提纲范文)

(2)1885年以来中越边境双子城的现代社会变迁与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选题说明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相关概念说明与辨析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中越边境双子城
        1.3.2 关于城镇空间的现代性与现代化
        1.3.3 文献综述总结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2 中越边境的历史地理背景
    2.1 山、河流与海湾
        2.1.1 山
        2.1.2 河流与海湾
    2.2 统一的气候条件
    2.3 “浑涵”的边界与混居的聚居地
    2.4 本章小结
3 中越边境双子城的三次社会变迁与空间变化
    3.1 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引入与边界的法定化(1885-1949)
        3.1.1 政治制度的物质表现:关口空间
        3.1.2 经济秩序的物质表现:口岸区
        3.1.3 社会等级的物质表现:街区
    3.2 共享的双子城与共存的意识形态(1949-1989)
        3.2.1 “消解”的边界与共享的双子城
        3.2.2 共存的意识形态:“苏联社会主义”建筑与“越南现代主义”建筑
    3.3 开放合作的时代与双子城的扩张(1989年至今)
        3.3.1 复杂化的口岸综合体
        3.3.2 细分化的商贸空间
        3.3.3 差异化的国家形象
    3.4 本章小结
4 “内向性”与“中心性”:中国河口-越南老街的边境性
    4.1 本章引论
    4.2 河口-老街概况
    4.3 滇越铁路与双子城的“内向性”
        4.3.1 滇越铁路的项目定位
        4.3.2 铁路施工中的河口-老街
        4.3.3 边境枢纽的空间要素
    4.4 跨国公路与双子城的“中心性”
        4.4.1 贸易量增长与交通基础设施升级
        4.4.2 多中心的双子城
    4.5 本章小结
5 “双向性”与“单向性”:中国东兴-越南芒街的边境性
    5.1 东兴-芒街概况
    5.2 差异的理念与共同的发展:双子城的“双向性”
        5.2.1 差异的理念:法属印度支那的军事建城与晚清的边贸固边
        5.2.2 生意往来与商业空间
        5.2.3 “边境一日游”塑造的国门景区
    5.3 象征“友谊”的空间与双子城的“单向性”
        5.3.1 北仑河友谊大桥与新国门
        5.3.2 “友谊街”的工厂
    5.4 本章小结
6 中越边境双子城空间的机制研究
    6.1 镜像结构:理性化的社会行动空间
        6.1.1 作为边境双子城基础的镜像结构
        6.1.2 空间的理性化及趋势
    6.2 交互网络:个人行动与交往空间
        6.2.1 依赖于双向性的交互网络
        6.2.2 节点空间的正统性与非正统性
    6.3 双重语义:现代民族国家认同与边境认同
        6.3.1 固有的内向性:空间塑造与现代民族国家认同
        6.3.2 边境的想象、建构与体验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进入“现代”
    7.2 边境性的多重释义
    7.3 边境双子城的空间特点
    7.4 回顾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3)西方艺术家传记片绘画性影像表意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意义
    研究综述
    研究思路和方法
    创新性
第一章 作为艺术家意欲符号的绘画性影像
    第一节 高度相似的演员造型
        一、与艺术家肖像画肖似的传主形象
        二、展现独特性格的艺术家标志性形象
    第二节 高度写实的镜头语言
        一、还原艺术家行动姿态的肢体语言
        二、流露艺术家特定情感的面部特写
    第三节 场景还原式的布景道具
        一、展现艺术家特色的绘画器材
        二、激发艺术家创作激情的场所
第二章 绘画性影像的叙事功能
    第一节 绘画性影像对本事的还原
        一、拼贴—缝合式的绘画性影像:《弗里达》
        二、作为叙事镜像链条的绘画性影像:《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第二节 绘画性影像对故事性的强化
        一、病痛与创作:《爱德华·蒙克》
        二、情感与创作:《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弗里达》
        三、艺术革新与创作:《保拉》
    第三节 绘画性影像对故事性的弱化
        一、寻觅与转折:内心世界的外化展示
        二、镜像语言中的诗意流露
第三章 绘画性影像的修辞功能
    第一节 多重修辞构成的形式游戏——以《毕加索的奇异旅行》为个案
        一、立体主义的隐喻
        二、和平鸽的象征意味
        三、毕加索艺术生涯的解构与重建
    第二节 孵化影像的双重意指——以《情迷画色》为个案
        一、去具象化影像: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流动
        二、绘画人物与镜中影像:自我认同和自恋倾向
        三、三联画像与影像:情感的重复体验
    第三节 声色光影与画作的互文
        一、色彩构图:《夏加尔与马列维奇》梦幻色彩与浪漫想象
        二、光影视像:《夜巡》格林纳威的镜头语言与“伦勃朗光”
        三、声画张力:《波尔多的欲望天堂》西班牙风情与画风转变
第四章 绘画性影像的艺术价值
    第一节 重塑艺术家形象
        一、丰富表意手段的形象塑造
        二、糅合导演艺术观的形象塑造
    第二节 彰显不同影片的风格特色
        一、还原阐释:延续现实主义艺术传统
        二、整合化一:突显艺术家艺术风貌
    第三节 一般电影中绘画性影像运用的启示
        一、营造影片氛围,强化观者感知体验
        二、暗示情感思想,寄寓深层意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本文所涉西方艺术家传记片影片片单
    附录B 本文所涉西方艺术家个人简介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4)台空间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缘起、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课题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目标定位
        1.2.1 建筑类型:古台
        1.2.2 构件类型:当代的台
        1.2.3 空间类型:台空间
        1.2.4 表现形式:台空间在当代建筑中的分类
        1.2.5 目标定位:台空间的应用手段与效果
        1.2.6 案例选择:当代、建筑创作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针对台的研究
        1.3.2 关于空间理论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章节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章节框架
第2章 当代建筑创作中台的应用相关问题解析
    2.1 台在当代建筑创作中应用的催化因素
        2.1.1 技术驱动——形态质变
        2.1.2 场地局限——包容与拓展
        2.1.3 高维度需求——一种最优解
    2.2 台的空间属性
        2.2.1 均质性
        2.2.2 竖直性
        2.2.3 断裂性
    2.3 台在建筑创作中的辨析与转化
        2.3.1 空间构成方式:附加
        2.3.2 基于概念的辨析
        2.3.3 水平面的无向性
    2.4 台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应用思路
        2.4.1 当代建筑创作的具体内容
        2.4.2 台空间与其派生功能
        2.4.3 基于视觉艺术的台空间形态
        2.4.4 人为性的台空间建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台在当代建筑功能派生中的应用
    3.1 台所承载的物质功能
        3.1.1 契合特殊地貌
        3.1.2 拓展类地空间
        3.1.3 激发潜在行为
    3.2 台所创造的建筑“场”
        3.2.1 片断化的运动场
        3.2.2 多视点的知觉场
        3.2.3 弱建筑的行为场
    3.3 台对身体体验的反馈
        3.3.1 摆脱重力
        3.3.2 征服危险
        3.3.3 解蔽的凝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台在当代建筑形态塑造中的应用
    4.1 台在形态塑造中的视觉传达
        4.1.1 肌理组织:数的美学
        4.1.2 体量生长:有机的逻辑
        4.1.3 图像隐喻:抽象与再表达
    4.2 台在形态塑造中的拓扑形变
        4.2.1 图底转换
        4.2.2 平面柔化
        4.2.3 尺度异规
    4.3 台在形态塑造中的剖面解构
        4.3.1 悬浮
        4.3.2 穿透
        4.3.3 贴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台在当代建筑空间构建中的应用
    5.1 台重置空间秩序
        5.1.1 台面高起划分上下空间
        5.1.2 台面附加拓展外部空间
        5.1.3 台面延伸融合内外空间
    5.2 台创造空间情节
        5.2.1 并叙
        5.2.2 断叙
        5.2.3 插叙
    5.3 台解除空间限制
        5.3.1 避难限制
        5.3.2 等级限制
        5.3.3 时间限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回忆与自我欣赏 ——以蒙克及其影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重复与认识——探询蒙克如何使画作本身成为一种回忆
    第一节 离经叛道的波西米亚形象——借助摄影和戏剧所完成的“记忆场景”
    第二节 在“黑猪”咖啡馆与独立者沙龙之间穿行——柏林和巴黎艺术圈里的水土界线
    第三节 死亡的象征——招魂术与唯灵论下的死亡概念
第二章 划时代的呼唤——塑造变化了的蒙克镜像
    第一节 日常世界的重复探索——贾斯培·琼斯的交叉排线和影子自画像
    第二节 精神的诱惑——梅普勒索普的欲望与心灵
    第三节 回忆与挣扎——彼得·沃特金斯的《爱德华·蒙克》
第三章 回忆投射——重温回忆的能力
    第一节 当记忆作为回忆
    第二节 由回忆来决定——通过作品重建过去
    第三节观赏者的回忆——让作品获得社会表述的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版
后记
毕业创作展示i-xvii

(7)隐蔽的象征—论爱德华·蒙克绘画与摄影作品(1902-194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3 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第2章 十九世纪末的绘画与摄影
    2.1 时代及人物背景概述
    2.2 象征及象征主义概述
    2.3 绘画与摄影的关系
第3章 蒙克的自我审视
    3.1 艺术中的自我:“人性的表达”
    3.2 摄影后的自画像
    3.3 蒙克的自拍照
    3.4 向死而生
第4章 蒙克的创作实验
    4.1 “重复”的绘画
    4.2 重复曝光拍摄
    4.3 挪威唯灵论的时代背景
    4.4 心物二元论
第5章 自我之外的“风景”
    5.1 月亮的意象
    5.2 马的意象
    5.3 录像
第6章 影响、反思与结论
    6.1 蒙克绘画的影响
    6.2 对蒙克摄影的反思
    6.3 结论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蒙克年表
附录二 :图片说明
附录三 :在校期间成果

(8)旅游体验中的场现象:一个表演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旅游体验的反身性认识
        1.1.2 西方旅游体验研究的表演转向
        1.1.3 研究问题的确定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用价值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数据收集方法
        1.4.2 数据处理方法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1.5.1 理论观点方面的创新
        1.5.2 研究视角的创新
2 旅游研究中“表演转向”
    2.1 对“表演”的词源学和语用学考察
        2.1.1 “表演”在汉语中的常规性理解
        2.1.2 “表演”在西方语境中的词源考察
        2.1.3 旅游学术语境中的“表演”
    2.2 西方旅游表演转向的理论基础
        2.2.1 拟剧论
        2.2.2 具身思想
        2.2.3 表演性(performativity)理论
        2.2.4 非表征理论
    2.3 旅游表演转向的发展脉络及成果积累
        2.3.1 温和模式
        2.3.2 激进模式
    2.4 旅游表演转向的特点
    2.5 西方旅游表演转向的启示
3 旅游场及其特征与时空维度
    3.1 旅游场的概念
        3.1.1 “场”概念的发展演变历程
        3.1.2 “旅游场”概念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3.1.3 旅游场概念重构
    3.2 旅游场的特征
        3.2.1 以身体为中心
        3.2.2 身体关联性
        3.2.3 多感官性
        3.2.4 连续性存在与非连续性记忆呈现
    3.3 旅游场的时空维度
        3.3.1 旅游场的三维空间分析
        3.3.2 旅游场的时间维度
    3.4 旅游场的状态结构
4 旅游场片段的类型及特质
    4.1 旅游场片段的类型
        4.1.1 定格型场片段和连续型场片段
        4.1.2 具有内在戏剧性的场片段和具有外在戏剧性的场片段
        4.1.3 正向旅游场片段和负向旅游场片段
    4.2 旅游场片段的场感
        4.2.1 场感的类型
        4.2.2 场感的形成要素
    4.3 针对旅游场片段场感的定量分析
        4.3.1 内向场感比重较大并随年龄段的提升呈明显下降趋势
        4.3.2 身体及景观相关的因素对获取场感最重要
        4.3.3 内向、外向场感对于“亲身参与”因素的重要性评价差别最大
        4.3.4 内向场感对身体相关因素的重要性评价普遍高于外向场感
        4.3.5 时间感主要与旅游者自身生命历程相关联
5 旅游场片段的时间特征
    5.1 旅游场片段的时间指向
        5.1.1 物质空间的时间指向
        5.1.2 身体空间的时间指向
        5.1.3 关系空间中的时间指向
    5.2 旅游场片段的时间速度
        5.2.1 时间变慢
        5.2.2 时间凝固
        5.2.3 时间变快
6 场片段的创生—关联的建立
    6.1 他者带入
        6.1.1 叙事带入
        6.1.2 人际互动带入
    6.2 自身浸入
        6.2.1 感官调动
        6.2.2 正向游离
        6.2.3 改变身体图式
        6.2.4 留痕
    6.3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A:插图来源
    附录B:访谈大纲
    附录C:调查问卷
    附录D:游记与访谈资料选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旅游新闻英汉编译实践报告: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I INTRODUCTION
    1.1 Project Description
    1.2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1.3 Methodology
    1.4 Outline of the Report
CHAPTER II STUDIES ON NEWS TRANS-EDITING AND LANGUAGE FEATURES OF ENGLISH TRAVEL NEWS
    2.1 Studies on News Trans-editing at Home and Abroad
    2.2 Language Features of English Travel News
        2.2.1 Textual Level
        2.2.2 Syntactical Level
        2.2.3 Rhetorical Level
        2.2.4 Lexical Level
CHAPTER III RELEVANCE AND ADAPTATION THEORY REVISITED
    3.1 Relevance Theory
    3.2 Adaptation Theory
    3.3 Relevance and Adaptation Theoretic Account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CHAPTER IV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RANS-EDITING ENGLISH TRAVEL NEWS
    4.1 Problems Identification
        4.1.1 Problems of Transfer of News Structure
        4.1.2 Problems of Rendering Rhetorical Devices
        4.1.3 Problems of Rendering Culture-loaded Items
    4.2 Solutions to Problems in the Trans-editing of English Travel News
        4.2.1 Omission
        4.2.2 Addition
        4.2.3 Reformulation and Restructuring
CHAPTER V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X :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10)文化外交视角下的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的缘起与目的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文化外交的研究
        二、关于英国文化外交的研究
        三、关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研究
    第三节 基本思路、创新点和重点及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创新点和重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化外交与英国文化外交
    第一节 文化外交的界定
        一、文化外交的概念
        二、文化外交的主体层次
        三、文化外交的组织模式
        四、文化外交的功能
        五、文化外交的特点
    第二节 英国的文化外交
        一、英国文化外交战略目标
        二、英国文化外交特点
        三、英国文化外交实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创建与历史演进
    第一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创建的历史背景
        一、二战前的反英宣传
        二、从英帝国向英联邦的转变
        三、一战后英国国力的衰落
        四、欧美其他大国成功的示范作用
        五、英国早期海外宣传活动的总结和继续
    第二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历史演进
        一、艰难起步与战时文化活动阶段
        二、平稳发展阶段
        三、海内外收缩阶段
        四、战略调整阶段
        五、全球多元治理阶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角色定位与机构运作
    第一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角色定位
        一、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性质与使命
        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与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组织运作
        一、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机构设置
        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运作模式
    第三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财务运作
        一、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资金来源
        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资金配置
        三、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资金监管
    第四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文化外交资源与运作保障机制
        一、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文化外交资源
        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运作保障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外交实践
    第一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外交实践途径
        一、语言推广
        二、留学服务与奖学金管理
        三、教育援助与合作
        四、人员和艺术交流
    第二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主要项目介绍
        一、国际激励
        二、维和英语
        三、永恒的莎士比亚
        四、积极公民项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运作特点与成效评析
    第一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运作特点
        一、文化内涵扩大化:从狭义文化到广义文化
        二、传播手段多样化:传统方式与信息化手段并存
        三、组织目标诉求多元化:文化影响与经济收益并重
        四、外部资源多层次化:多方参与与合作,争取资助与支持
        五、目标受众明确化:精英路线为主,大众路线为辅
    第二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外交效用评析
        一、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与英国的国际联系
        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与英国的国际形象
        三、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与英国的软实力
        四、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与英国的经济硬实力
    第三节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面临的挑战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英国文化教育协会面临的挑战
        二、对中国文化外交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打开欧洲的明信片(之三) 上帝的山谷——奥斯陆(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城市建筑学中“大”的理论与方法[D]. 朱昊昊. 东南大学, 2020
  • [2]1885年以来中越边境双子城的现代社会变迁与空间[D]. 廖橙.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3]西方艺术家传记片绘画性影像表意功能研究[D]. 王炎. 河南大学, 2020(02)
  • [4]台空间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 王博慧.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回忆与自我欣赏 ——以蒙克及其影响为例[D]. 杨一隽.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6]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7]隐蔽的象征—论爱德华·蒙克绘画与摄影作品(1902-1944)[D]. 樊欢. 四川美术学院, 2018(01)
  • [8]旅游体验中的场现象:一个表演的视角[D]. 李淼.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6)
  • [9]旅游新闻英汉编译实践报告:问题与对策[D]. 林攀龙.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02)
  • [10]文化外交视角下的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研究[D]. 丛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标签:;  ;  ;  ;  

打开欧洲明信片(第 3 部分)上帝之谷 - 奥斯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