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幼苗根腐病的防治

黄柏幼苗根腐病的防治

一、黄柏幼苗烂根病的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闫庚戌,高运茹,申彦平[1](2020)在《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安全、健康、多元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我国农业生产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蔬菜作为第一大类农产品,其产品的绿色、安全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关注。近年来,为响应农业部关于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号召,结合本地蔬菜生产实际,笔者在重要的蔬菜园区、农场开展了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点示范,并以点带面加以推广,有效地控制减少了化学农药在衡水市桃城区的蔬菜生产中的使用,实现了由无公害生产向绿色有机生产的过度和提升。

范秀娟[2](2019)在《黄菠萝育苗与造林技术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黄菠萝是药木兼用优良树种,在山西大部分区域都有栽培。介绍了黄菠萝的生态学特性、育苗栽培管理以及造林技术,为其今后大面积栽培提供了技术参考。

李大鹏[3](2019)在《黄菠萝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探究》文中认为黄菠萝又被称为黄柏,别名元柏、黄檗、檗木等,在辽宁地区有少许的分布,是园林绿化树种之一,属落叶乔木。在对黄菠萝进行人工繁殖与栽培管理时,要加强对野生黄菠萝的保护力度,同时也应研究出一套适合人工繁育黄菠萝技术的方案,为进一步扩大黄菠萝种植面积,从而满足经济发展和园林绿化的需求。笔者针对黄菠萝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做了如下阐述:1人工繁殖黄菠萝的重要性随着国家经济的的高速发展,林业资源运用也越来越广

杨志勤[4](2018)在《黄柏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柏俗称川黄柏,其树皮可做药物,有健脾、止泻等功能,对于腹泻、痔疮、前列腺炎、尿路感染、温病发热、胃肠炎、痢疾、热度、湿疹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黄柏是芸香科植物体系,主产地贵州。在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多数植物所困扰的问题——病虫害。研究了黄柏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此来提高黄柏的存活率。

杨俐,李洪运,丁丹丹,叶萌,向丽[5](2018)在《三木药材——黄柏、杜仲、厚朴的无公害生产技术探讨》文中指出本文对三木药材无公害生产的各个关键环节,包括适宜产地的选择、良种的选择、栽培及田间管理、无公害合理施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剥皮再生等进行了总结。提出无公害生产的技术方法和质量标准,以指导和规范药材栽培技术,实现生产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解决生产中安全隐患问题,提高三木药材品质。

杨克泽,马金慧,任宝仓,李玉斌[6](2016)在《我国小麦种子携带真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我国及其进口小麦种子携带真菌的主要类群、致病性、药剂处理效果和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对小麦种子发育和储藏过程中真菌菌群的变化情况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小麦种带病原真菌预防措施和小麦种子安全储藏方法,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探讨,最后提出了尚未明确和急需研究的问题,以期为生产健康小麦种子,种子安全储藏以及预防真菌性种传病害提供必要的参考。

燕魁,王振月,孙文军,王喜军[7](2013)在《关黄柏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文中指出为建立黄檗规范化种植基地。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中药材GAP)要求,根据黄檗树的生物学特性,结合产区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多年实践并验证。试验结果达到了关黄柏药材优质高产无公害的目的,并建立了关黄柏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

李强[8](2013)在《浅谈黄柏栽培技术》文中提出黄柏为我国珍贵的药用与用材兼用树种之一,其有重要培育的栽培价值。本文系统介绍了黄柏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及留种技术。

段佳丽[9](2013)在《丹参根部病害发生微生态机制与放线菌促生作用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国内外需求量日益增加的热门药用植物,丹参连作根系病害已成为其人工栽培扩大化的主要限制因素,寻找合适有效的病害防治途径是目前解决丹参根系病害问题的首要任务。本研究从根际微生态角度出发,通过对丹参病株与健株根系、根区及根表土壤微生物区系,以及根区土壤与叶片养分的系统比较研究,确定了丹参根部病害的主要致病菌及优势微生物,揭示了丹参3种根部病害发生的土壤微生态机制;通过丹参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拮抗放线菌筛选鉴定,获得了丹参根腐病的致病菌及8株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广谱生防放线菌;通过2年田间试验,证实了生防放线菌对丹参的防病促生效果,初步探明了放线菌剂作用的微生态机理。该结果为丹参连作土传根部病害微生态机制揭示及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试验证据及生防菌株。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丹参根系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从收获期丹参健株根系韧皮部、木质部中分离得到6株可培养内生细菌,分别归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根瘤菌属(Rhizob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新鞘脂菌属(Novosphingobium)。研究发现放射型根瘤菌(R. radiobacter)和阿氏芽孢杆菌(B. aryabhattai)这2株细菌的细胞悬液(约109cell·mL-1)以及十字花科假单胞菌(Ps.brassicacearum subsp. neoaurantiaca)、放射型根瘤菌(R. radiobacter)、假单胞菌属帚形菌(Ps. thivervalensis)和阿氏芽孢杆菌(B. aryabhattai)这4株细菌的无细胞发酵滤液对甜瓜种子的胚轴和胚根有明显的促生作用。但是这6株内生细菌的无细胞发酵滤液对丹参根腐病病原真菌均无明显的抑菌活性。(2)丹参3种根部病害发生的微生态机制对丹参红叶病、枯萎病和根腐病病株与健株根区土壤与叶片养分,以及根区、根表土壤中的微生物区系分别进行比较研究,探索根部病害发生的微生态机制。丹参红叶病:①红叶病植株叶片中N、P、K元素含量均显着低于健株,而根区土中速效P元素与健株根区土无显着差异,速效N、K元素含量均显着高于健株根区土,表明丹参红叶病害发生与P元素缺乏有关,但植株缺磷不是由于土壤供磷不足所致。②与健株相比,丹参红叶病植株根区、根表土壤中细菌数量分别减少41.3%、78.8%,真菌数量分别增加156.6%、14.3%,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189.5%、127.5%。③在丹参红叶病株根区、根表土壤中,6种优势真菌、4种优势放线菌及2种优势细菌可能为有害微生物。优势真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um)、三线镰刀菌(F. tricinctum)、焦曲霉(Aspergillus calidoustus)、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及座囊菌(Dothideomycetes sp.);优势放线菌为砖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lateritius)、威威达湖伦茨氏菌(Lentzea waywayandensis)、马铃薯疮痂病原链霉菌(S. stelliscabiei)及山丘链霉菌(S. collinus);优势细菌为阿氏芽孢杆菌(B. aryabhattai)及水生细菌(Piscinibacter aquaticus)。这些优势微生物可能通过影响根系生长及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引起丹参出现缺磷现象。丹参枯萎病:①在丹参枯萎和枯死病株叶片组织中,N、P、K含量均显着低于健株;而在根区土壤中,有机质和N、P、K含量均高于健株。说明枯萎病发生与土壤养分供应无关。②丹参枯死病株根区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健株增加168.0%、852.8%和247.4%(P<0.05),根表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健株增加72.6%、2020.0%和424.2%(P<0.05)。③在丹参枯萎和枯死病株根区、根表土壤中,2种优势真菌腐皮镰刀菌(F.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均为植物根系病害病原菌。在枯死病株的根区及根表土壤中:这两种真菌总数分别占优势真菌总数的61.8%及100%,其中腐皮镰刀菌分别占57.0%及99.6%,其数量分别为健株的7.4倍及75.9倍,即腐皮镰刀菌为丹参枯萎病的主要致病菌。丹参枯萎病的发生与丹参根区、根表土壤微生物区系异常密切相关,其中腐皮镰刀菌的大量增加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丹参根腐病:①在发病末期病株叶片中,N、P、K元素含量均高于健株。并且病株根区土壤的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均高于健株根区土壤,其中有机质、速效P和速效K在发病末期植株根区土壤中含量最高,分别是健株的2.9、2.3和1.6倍,同时pH值最低,较健株根区土壤低12.3%。说明丹参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养分供应无明显关系,且病株根系因病原菌侵染导致吸收功能下降,引起病株根区土壤中速效磷钾残留量大幅度增加。②在丹参根区土壤中,发病初期、中期及末期病株细菌数量分别较对照减少36.5%、54.1%及80.2%;真菌数量分别较健株增加160.8%、191.0%及310.6%;发病中期和末期病株放线菌数量分别减少52.2%和51.9%。在根表土壤中,发病初期、中期及末期病株细菌数量分别较对照减少35.0%、增加147.7%及498.0%;发病初期、中期及末期病株真菌数量分别较对照增加364.0%、365.8%及1312.9%;发病初期和末期病株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58.4%和989.1%。在丹参根系中,发病初期、中期及末期病株的细菌数量分别是健株的1.5、24.3及13.1倍;发病末期丹参病株根系真菌数量约是中期病株的4.3倍,且放线菌数量较健株增加225.6%。③在丹参病健株根区、根表土壤以及根系中分离得到6株优势真菌,有4种为疑似有害微生物,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腐皮镰刀菌(F. solani)、镰刀菌(Fusarium sp.)及布雷正青霉(Penicillium. brefeldianum),其中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和腐皮镰刀菌(F. solani)均是已知的植物根系病害致病菌。丹参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微生物区系异常密切相关,根区、根表土壤真菌数量大幅度增加是丹参根腐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综上所述,丹参红叶病、枯萎病和根腐病的发生与丹参根区、根表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异常密切相关,与土壤养分供应无显着关系,且根系发病后还会导致丹参根系吸收功能下降,根区土壤中速效磷钾残留量大幅度增加。(3)丹参根腐病病原真菌分离鉴定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丹参根腐病植株根系中共获得19株真菌分离物,通过丹参根系离体侵染试验得到4株病原真菌,通过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腐皮镰刀菌(F.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各2株。(4)丹参根腐病拮抗放线菌筛选鉴定利用琼脂块拮抗圈测定和发酵液抑菌率测定法从300株供试放线菌中筛选出22株对腐皮镰刀菌(F.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有显着拮抗性的放线菌,其中有8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D62,F54,D3,D38,Act8,L8,Act12,Act1),分别为锈赤蜡黄链霉菌(S. rubiginosohelvolus, D62)、林可链霉菌(S. lincolnensis, D3)、橄榄色链霉菌(S. olivaceus, D38)、密旋链霉菌(S. pactum, L8, Act12)、加州链霉菌(S.californicus, Act1)以及(Streptomyces sp. F54, Act8)。其中放线菌D62、F54、D3和Act8对腐皮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抑制作用明显,抑菌率为31.0%~55.6%。菌株L8、D62和Act12对4株病原真菌的单位菌体抑菌率为18.3%~91.0%;菌株D62和F54对尖孢镰刀菌1的拮抗环宽度分别为7.0和6.8mm,其发酵滤液对其抑菌率分别达53.5%和51.4%。(5)Act12放线菌菌剂对丹参的促生作用及根域微生态的调整效应放线菌剂Act12+草木灰蘸根接种具有如下作用:①对丹参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小区试验中,与对照相比,放线菌剂稀释10倍、100倍处理丹参茎叶鲜质量分别增加29.7%、35.5%,根鲜质量分别增加44.0%、39.6%,根干质量分别增加26.3%、33.3%。在大田试验中,放线菌剂蘸根处理丹参增产2022.0kg·hm-2。②能显着提高丹参产量及药材中丹参酮IIA、丹酚酸B和丹参素含量及单株产量,改善药材品质。在小区试验中,放线菌剂稀释100倍处理丹参根内丹参酮ⅡA、丹酚酸B及丹参素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75.0%、102.6%及110.0%,三者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348.7%、230.6%及242.6%。在大田试验中,放线菌剂蘸根处理丹参根内丹酚酸B、丹参素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9.4%、20.8%,二者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7.1%、28.5%。③能明显调整丹参植株根域土壤微生态平衡,减少有害微生物数量,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改善微生物区系。在丹参根区土壤中,放线菌处理细菌、真菌数量分别较对照减少58.8%、34.8%,放线菌数量较对照增加85.3%。③在放线菌处理丹参根区、根表土壤中,有7种优势微生物可能对丹参生长有促进及抗病作用:2株优势细菌假中间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pseudogrignonense)和鞘脂菌(Sphingobium aromaticiconvertens);5株优势放线菌为黄暗色链霉菌(S.xanthophaeus)、微管螺旋链霉菌(S. capillispiralis)、马特链霉菌(S. matensis)、教酒链霉菌(S. chartreusis)和林可链霉菌(S. lincolnensis)。有4株优势真菌可能对丹参根系有害,分别为黄曲霉(As. flavus)、黑曲霉(As. niger)、露湿漆斑菌(M. roridum)和红球丛赤壳菌(Nectria haematococca)。关于这几种真菌对其他作物的有害作用已有报道。④放线菌剂接种对丹参根结线虫侵染有强烈抑制作用,可使大田根结线虫侵染率降低50%,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放线菌剂减弱了病原菌真菌对丹参根系的侵染,导致线虫侵染下降所致。(6)Act12放线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对丹参的促生作用及根域微生态的调整效应Act12放线菌菌剂与腐植酸钾混合施用具有如下作用:①能增强菌剂对丹参的促生效果。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丹参成活率较对照提高8.7%,收获时的死亡率较对照减少39.0%;茎叶鲜质量、根鲜质量、单株根鲜质量、根干质量以及单株根干质量分别较对照增加6.1%、28.6%、11.1%、36.3%以及9.0%。②可以调整丹参植株根域土壤微生态平衡,降低有害微生物数量,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改善微生物区系。在丹参根表土壤中,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B/A值较对照降低78.4%,A/F值较对照增加95.0%。在丹参根系内,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细菌数量较对照增加195.0%,未检测到真菌和放线菌存在。③在放线菌处理丹参根区、根表土壤中,有6种优势菌可能对丹参生长及抗病有益:3株优势细菌分别为硝基愈疮木胶节杆菌(Arthrobacter nitroguajacolicus)、放射型根瘤菌(R. radiobacter)和弗雷德里克斯堡假单胞菌(Ps. frederiksbergensis);3株优势放线菌分别为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 diastatochromogenes)、砖红链霉菌(S.lateritius)和卡伍尔链霉菌(S. cavourensis)。有2株优势菌疑为有害微生物:优势细菌为耐寒短杆菌(B. frigoritolerans),1株优势放线菌为肿痂链霉菌(S. turgidiscabies)。这2种菌对其他作物的有害作用已有报道。④对丹参根结线虫侵染有强烈抑制作用,可使田间根结线虫侵染率降低49.6%。

高宇,葛士林,蔡万里,沈春岩[10](2011)在《黄檗主要病虫害及无公害防治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黄檗的主要病虫害种类、为害特点和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无公害防治措施,可为进一步做好黄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护现有黄檗资源及其可持续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二、黄柏幼苗烂根病的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柏幼苗烂根病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农业(生态)措施
    1.1 环境安全措施
        1.1.1 田间及周边环境管理
        1.1.2 土壤及水肥管理
    1.2 种苗准备和茬口安排
        1.2.1 种子、种苗选择
        1.2.2 合理轮作
2 物理(机械)措施
    2.1 色板诱杀
    2.2 灯光诱杀
    2.3 食物、气味诱杀
        2.3.1 糖醋诱蛾
        2.3.2 性诱杀和性引诱剂
        2.3.3 毒饵诱杀
        2.3.4 杨柳枝诱蛾
    2.4 防虫网
        2.4.1 规格
        2.4.2 覆盖模式
        2.4.3 应用要点
    2.5 银灰反光膜
3 生物(制剂)防治措施
    3.1 以虫治虫
        3.1.1 丽蚜小蜂
        3.1.2 捕食螨
        3.1.3 异色瓢虫
        3.1.4 赤眼峰
    3.2 以菌治虫
        3.2.1 苏云金杆菌(Bt杀虫剂)
        3.2.2 白僵菌
        3.2.3 绿僵菌
        3.2.4 阿维菌素
        3.2.5 多杀菌素
    3.3 以菌治菌
        3.3.1 枯草芽孢杆菌
        3.3.2 农用链霉素
        3.3.3 木霉菌
    3.4 植物源杀虫剂
        3.4.1 苦参碱
        3.4.2 印楝素
        3.4.3 鱼藤酮
        3.4.4 烟碱
        3.4.5 除虫菊素
        3.4.6 苦皮藤素
        3.4.7 藜芦碱
    3.5 植物源杀菌剂
        3.5.1 乙酸素
        3.5.2 大黄素甲醚
        3.5.3 丁子香酚
        3.5.4 小檗碱
4 总结

(2)黄菠萝育苗与造林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学特征
2 播种
    2.1 选种
    2.2 选地、整地
    2.3 播种
3 苗期管理
    3.1 间苗与定苗
    3.2 中耕除草
    3.3 追肥
    3.4 浇灌
4 造林技术
5 病虫害管理
    5.1 锈病防治
    5.2 烂根病防治
    5.3 花椒风蝶防治
    5.4 蚜虫防治

(3)黄菠萝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繁殖黄菠萝的重要性
2 黄菠萝种植技术
    2.1 选地
    2.2 黄菠萝种子采集
    2.3 黄菠萝种子处理
    2.4 黄菠萝播种
    2.5 苗期管理
        2.5.1 间苗与定苗。
        2.5.2 中耕除草。
        2.5.3 追肥。
        2.5.4 灌溉。
3 黄菠萝病虫害防治

(4)黄柏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柏种植技术
    1.1 育苗
    1.2 选地
    1.3 播种
2 黄柏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2.1 幼苗期主要病虫害
        2.1.1 根腐病
        2.1.2 地老虎
    2.2 成林期主要病虫害
        2.2.1 锈病
        2.2.2 煤污病
        2.2.3 轮纹病
        2.2.4 凤蝶
        2.2.5 斑枯病
        2.2.6 主要虫害
3 结语

(5)三木药材——黄柏、杜仲、厚朴的无公害生产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无公害三木药材产地选择
    1.1 无公害产地环境质量要求
    1.2 三木药材适宜生态因子
    1.3 三木药材适宜选址区域
2 三木药材优良品种选择
3 三木药材无公害种植及田间综合管理
    3.1 无公害种苗培育
        3.1.1 种子采收及贮藏
        3.1.2 种子处理及播种
        3.1.3 苗木出圃及质量要求
    3.2 三木药材栽培模式选择
    3.3 三木药材田间综合管理
        3.3.1 苗期管理
        3.3.2 幼林管理。
        3.3.3 成林管理
    3.4 三木药材无公害合理施肥
    3.5 三木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
        3.5.1 综合农艺措施
        3.5.2 物理防治
        3.5.3 生物防治
        3.5.4 化学防治
4 三木药材树皮采收方法及质量标准
    4.1 三木药材的剥皮再生方法
    4.2 无公害三木药材质量标准
5 小结

(7)关黄柏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要内容
    1.2 适用范围
2 引用标准
3 环境条件
    3.1 产地自然条件
    3.2 种植基地的环境质量
4 物种类型
    4.1 种质资源
    4.2 形态特征
5 培育苗木
    5.1 苗圃地准备
    5.2 种子繁殖
        5.2.1 采种。
        5.2.2 播种育苗。
    5.3 扦插繁殖
6 田间管理与移栽
    6.1 间苗、定苗
    6.2 中耕除草
    6.3 追肥
    6.4 排灌
    6.5 移栽定植
7 病虫害防治
    7.1 锈病:
    7.2 煤污病:
    7.3 花椒凤蝶:
8 采收加工与贮藏运输
    8.1 采收时间
    8.2 采收方法
        8.2.1 砍伐。
        8.2.2 环剥。
        8.2.3 条剥。
    8.3 产地加工
    8.4 贮藏和运输

(8)浅谈黄柏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形态特征
    1.1 川黄柏落叶乔木, 高10~12m。
    1.2 关黄柏与川黄柏的主要区别为树皮有加厚的木栓层。
2 生长习性
3 栽培技术
    3.1 选地、整地黄柏为阳性树种, 山区、平原均
    3.2 繁殖方法
        3.2.1 种子繁殖春播或秋播。
        3.2.2 分根繁殖在休眠期间, 选择直径1厘米左右
    3.3 田间管理
        3.3.1 间苗、定苗苗齐后应拔除弱苗和过密苗。
        3.3.2 中耕除草一般在播种后至出苗前, 除草1次, 出苗后至郁闭前, 中耕除草2次。
        3.3.3 追肥育苗期, 结合间苗中耕除草应追肥2~3次,
        3.3.4 排灌播种后出苗期间及定植半月以内, 应经
    3.4 病虫害防治
        3.4.1 锈病5~6月始发, 为害叶片。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敌锈钠400倍液或25%粉锈宁700倍液喷雾。
        3.4.2 花椒凤蝶5~8月发生, 为害幼苗叶片。
4 采收与加工
5 留种技术

(9)丹参根部病害发生微生态机制与放线菌促生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丹参连作障碍现状
    1.3 丹参连作障碍发生机制
        1.3.1 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1.3.2 植物的自毒作用
        1.3.3 植物根际土壤微生态失衡
    1.4 丹参常见根系病害及防治方法
        1.4.1 农业措施
        1.4.2 化学防治
        1.4.3 丹参品质遗传改良
        1.4.4 生物防治
    1.5 生防放线菌的抗病促生研究
    1.6 植物内生细菌研究进展
    1.7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7.1 目的意义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丹参根系内生细菌分离鉴定及促生活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内生细菌鉴定
        2.2.2 丹参内生细菌对甜瓜种子萌发的促生作用
        2.2.3 丹参内生细菌无细胞发酵滤液供试病原真菌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丹参红叶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丹参红叶病株叶片中 5 种元素含量
        3.2.2 丹参红叶病株根区土壤养分含量
        3.2.3 丹参红叶病株根区土和根表土的微生物区系
        3.2.4 丹参红叶病株根区土及根表土中的优势微生物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丹参枯萎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丹参枯萎病株叶片中 5 种元素含量
        4.2.2 丹参枯萎病株根区土壤养分含量
        4.2.3 丹参枯萎病株根区和根表土壤微生物区系
        4.2.4 丹参病株与健株根区及根表土壤中的优势微生物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丹参根腐病病、健株根域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丹参根腐病株叶片中 5 种元素含量
        5.2.2 丹参根腐病株根区土壤养分含量
        5.2.3 丹参根腐病株根区土、根表土和根系的微生物区系
        5.2.4 丹参健株与根腐病株根域优势真菌种类及其比例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丹参根腐病病原真菌分离、鉴定及其侵染性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病原菌鉴定
        6.2.2 真菌 rDNA-ITS 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6.2.3 真菌的侵染性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丹参根腐病拮抗放线菌筛选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皿内拮抗作用
        7.2.2 生防放线菌无菌发酵滤液对 4 株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7.2.3 拮抗放线菌的鉴定结果
    7.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放线菌剂对丹参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材料
        8.1.2 试验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放线菌剂对丹参的促生作用
        8.2.2 放线菌剂对丹参品质的影响
        8.2.3 放线菌剂对丹参抗根结线虫侵染的影响
    8.3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放线菌对丹参促生作用的微生态机制
    9.1 材料与方法
        9.1.1 材料
        9.1.2 方法
    9.2 结果与分析
        9.2.1 生防放线菌处理丹参根区土壤养分含量
        9.2.2 生防放线菌对丹参根域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9.2.3 生防放线菌处理丹参根域土壤中的优势微生物
    9.3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放线菌与腐植酸钾配施对丹参的促生作用及其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0.1 材料与方法
        10.1.1 材料
        10.1.2 方法
    10.2 结果与分析
        10.2.1 放线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对丹参的促生作用
        10.2.2 放线菌剂处理丹参根域土壤微生物区系
        10.2.3 放线菌处理丹参根域土壤中的优势微生物
    10.3 小结与讨论
第十一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11.1 结论
    11.2 创新点
    11.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黄柏幼苗烂根病的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闫庚戌,高运茹,申彦平. 农业与技术, 2020(02)
  • [2]黄菠萝育苗与造林技术探讨[J]. 范秀娟. 山西林业, 2019(01)
  • [3]黄菠萝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探究[J]. 李大鹏.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2)
  • [4]黄柏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J]. 杨志勤. 种子科技, 2018(08)
  • [5]三木药材——黄柏、杜仲、厚朴的无公害生产技术探讨[J]. 杨俐,李洪运,丁丹丹,叶萌,向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07)
  • [6]我国小麦种子携带真菌研究[J]. 杨克泽,马金慧,任宝仓,李玉斌. 种子世界, 2016(07)
  • [7]关黄柏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J]. 燕魁,王振月,孙文军,王喜军. 中国林副特产, 2013(06)
  • [8]浅谈黄柏栽培技术[J]. 李强.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3(08)
  • [9]丹参根部病害发生微生态机制与放线菌促生作用研究[D]. 段佳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5)
  • [10]黄檗主要病虫害及无公害防治技术[J]. 高宇,葛士林,蔡万里,沈春岩. 北方园艺, 2011(20)

标签:;  ;  ;  ;  ;  

黄柏幼苗根腐病的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