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潮州,回归澳门

回归潮州,回归澳门

一、归朝欢 澳门回归(论文文献综述)

聂世雄[1](2020)在《雅俗碰撞与融合下的柳永和周邦彦词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词最初即是作为配合音乐的歌词而出现,后入文人之手,成为诗客曲子词,其内部存在着音乐性与文学性、娱乐功能与抒情功能的内在矛盾。本文绪论部分首先明确文人、民间词坛的建立和不同的词体功能建构。北宋仁宗朝市井青楼与酒筵歌席两个歌场唱词活动的复兴,标志着词体成为上层士人雅文化与下层市井俗文化共同建构之物,形成了两个词坛。两个词坛在互相对立与交流中对词体功能建构有着不同的要求,对民间而言,词体作为文化消费的流行歌曲,偏重词体音乐性与娱乐功能,而对于文人而言首先应当是可读之诗,追求文学性与抒情功能。士人诋毁、民间传唱的柳永词,若从原因探究,其雅俗碰撞体现为对音乐性与娱乐功能的偏重,而文学性与抒情功能的不足。在民间与士人均广为喜爱的周邦彦词,其雅俗融合中即体现为音乐性与文学性、抒情功能与娱乐功能的兼得。第一章比较柳、周词音律谐美的共性,这是柳、周得以民间传唱的首要因素。第二章比较柳、周词的内容,羁旅艳情两大类常人易感的题材,有助于娱乐功能的发挥,这是二人共性。而不同之处在于柳永常人易感的内容中流露出市民趣味的底色,弱化了文学性,周邦彦则能在其中融入身世之感的离骚之旨。第三章比较柳、周词铺叙手法,平铺直叙带来叙事性和细节描写的民间文学特征,便于娱乐功能的发挥,又好做“实说”,这是二人共性。柳永词一味平铺直叙导致浅率直露的弊病,文学性不足,周邦彦则能用勾勒之法带动多重时空转换,以含蓄曲折出之,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第四章比较柳、周词语言,二人词中都有市井俚俗语言的运用,使得俗子易悦。但柳永词语言的化雅于俗削弱了文学性,周邦彦词文学性则通过融化唐诗,以富丽精工得到强化。结语尝试从“新”角度理解柳永和周邦彦词的关系以及周邦彦词的地位。前人从文学性的层面出发,以为周词渊源于柳词,又能超越之,更有周邦彦词“集大成”词史地位的论断。若从词体观来看,周词能袭取柳词偏重于音乐性和娱乐功能而受民间欢迎的优长,又能避柳词文学性和抒情功能不足的短处,则柳周词的关系可上升到词体观与词体功能建构核心层面的理解了。而周邦彦词之“集大成”地位的理解,也可超越具体文学层面上升到核心词体观层面了。

刘利波[2](2019)在《从苏轼“和陶诗”看中国画“影意象”的生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苏轼"和陶诗"中的形影神北宋苏轼是陶渊明的隔世知音,苏轼"和陶诗"成为二人的神会之作,其中"和陶形影神"三首不仅体现了苏轼的文艺观,而且传达了苏轼对形、影、神关系的思考,与其美学文献《传神记》互为参照,表达了作者关于"影"的写形传神的观点。在苏东坡近二百首"和陶诗"中,绍圣二年(1095),苏轼被贬惠州期间创作了《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和陶神释》三首。三首诗所表达的哲学思辨与绘画领域的形神论密切相关。录其原文如下:

郭子君[3](2018)在《刘清韵戏曲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刘清韵,字古香,小字观音,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人,生于清道光壬寅年(1842),卒于民国乙卯年(1915),是清代着名女戏曲家。清韵生性聪慧,深得父母宠爱,家境殷实,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婚后与丈夫钱德奎生活幸福,共同求学,彼此唱和,且跟随丈夫结交了很多良师益友,在这种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使清韵更致力于文学创作。本文重点研究刘清韵的戏曲作品,以期较为全面诠释刘清韵其人其作。论文深入探究作家的生命情感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联,挖掘其戏曲作品深层次的文学价值,并对其戏曲作品的传播和影响做出归纳和总结。本文首先对刘清韵的生平、家世、交游与剧作进行了梳理,清晰地将刘清韵的人生经历、精神面貌与剧作状况予以展现。其次,从叙事艺术、叙事结构、浪漫主义和超时空性三个方面研究刘清韵戏曲的创作手法,从而发掘出作家戏曲作品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最后,结合文本,对其十二部剧作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进行归类整理,同时从戏曲作品的语言、关目等方面,讨论了刘清韵戏曲作品的艺术风貌,并对其历史地位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陈婷婷[4](2017)在《刘清韵剧作艺术研究》文中提出考察明清两代众多的女性戏曲作品时,不难发现,刘清韵在明清女性戏曲家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戏剧作品不容忽视。但是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刘清韵的剧作处于被埋没的状态中,甚至迄今还有几部作品无人标点过。对于刘清韵的相关研究,二三十年代只有零星的研究,八十年代起研究才逐渐增多。从研究成果的形式来看,以期刊文献、硕博论文居多,有些着作中设章节讨论,个案研究专着至今未出现。现今的相关研究几乎都集中在她的生平、剧作的内容概述、创作来源及评述等方面,在剧作艺术特征方面却很少涉及。刘清韵剧作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鉴于刘清韵传奇研究的现状,所以笔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立足于所掌握的文献资料,以刘清韵现存的戏剧作品为研究对象,从排场、脚色、语言、舞台艺术等几方面入手,希望从中窥探、呈现出刘清韵戏剧创作的艺术特征。第一章:刘清韵剧作的排场安排。刘清韵剧作排场设置主要体现在场面布设、场次连缀两方面。首先是戏中梦戏的场面布设,主要是通过十场梦境戏的插入来实现。其次,运用倒叙式叙事结构与插叙式叙事结构来调节叙述节奏,给读者带来多样的审美感受。第二章:刘清韵剧作的脚色设置。在脚色设置方面,刘清韵剧作有两个显着特点。一是脚色设置变例,出现了脚色设置追求单一与脚色出场突破传统两种倾向。二是“丑”脚的灵活使用,“丑”脚的设置特别能凸显刘清韵对其作品的设计是经过精心编排的。第三章:刘清韵剧作的语言特征。本章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刘清韵剧作中大量运用江淮方言,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二是宾白分量的增加,突出说白叙述功能,同时说白还有激发曲词、丰富曲情的效果。第四章:刘清韵剧作的舞台艺术。此章着力对戏服、道具作一番系统的探讨。在戏服方面,其内涵非常丰富,具体表现为具有程式性与识辨性、丰富性与个别性。刘清韵剧作的道具种类繁多,也很有特点,主要体现在具有贯串前后情节,紧密上下剧情、说明人物身份,展现个性差异两方面。由此可见,刘清韵对排场、脚色、语言、舞台艺术等方面非常重视。

杨雪瑾[5](2016)在《张德瀛词与词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德瀛是清末民初岭南地区比较重要的一位词人,他受乾嘉考据思想影响较大,身上带有明显的常州词派烙印。张德瀛尊词体,重寄托;其词充分体现了当时动荡时代中的社会剧变对知识分子心灵的冲击,家国之忧与行旅之感是张词的重要构成,以岭南风物与岭南民俗为主的地域特色是张词风格的底色,词人与画家的双重身份则使张词具有词画交叉的别样美感。张词深婉雅健,张德瀛作词主张“意内言外”,重考据,重音律,重技法,表现出了对词学传统的守望与坚持。张德瀛论词词史意识浓厚,具有相当的理论自觉意识与实践精神,在品藻同时代词家方面尤其表现出色,由点到面地勾勒出了晚清粤词词坛的基本风貌。《词征》对词集版本与词调音律的考证颇有文献价值。随着西学的传入以及时代的发展,新的词学研究方式也开始萌芽并日渐成熟,所以站在时代路口的张德瀛以其对词学传统的守望,应当被定位为最后一批传统词学家的代表之一。

樊婧[6](2014)在《《史记》在元代的传播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西方传播学和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元代对《史记》的传播与接受。少数民族统治的帝国如何接受汉族文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话题,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统治时间较长的时代,研究元代对《史记》的传播与接受有助于从少数民族文学角度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史记》的文学特征、情感特色以及文化底蕴,也有助于从雅俗共赏的角度探究元代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以及在此形势下文学发展的趋势,领略整个时代人们的思想碰撞,从而体会对当代文学研究所起的借鉴作用。在本文的体制安排上,共分为八章。引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元代对《史记》传播与接受的动机、目的、方法和意义,并且概述元前历代对于《史记》传播与接受的基本情况。第一章主要从元代的政治、史学以及宗教出发,介绍元代对《史记》传播与接受的社会背景,说明元代社会生活对于人们传播与接受《史记》所起的作用与影响。同时以彭寅翁刊刻《史记》为中心,研究元代刊刻、印刷、版本学在《史记》的传播与接受的具体情况及作用。第二章通过梳理元代诗歌、词中的《史记》内容,详细阐述元代诗、词对《史记》传播与接受的特点、方式和效果。元代“史记诗”多为咏史诗,徐钧、侯克中等诗人通过吟咏《史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达到或以史为鉴,或咏怀,或考察历史兴衰之目的,这些诗歌风格除宗唐学宋外,也生出了质朴刚毅的新特点。元词引用《史记》内容或典故的共504处,元代词人的着力点已转向了与《史记》的情感共鸣,无论是立功情怀、悲世情怀,还是隐逸情怀,都与《史记》是殊途同归。第三章通过对元代散曲文本的细读,以元代散曲与《史记》中蕴涵的道家道教思想为主线,着重从征用《史记》典故、质疑《史记》英雄两个维度出发,探究产生这两种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深入挖掘元代散曲家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第四章以元代史传、辞赋为切入点,详细阐释元代文、赋对《史记》传播与接受的特点和效果。元代史传文学继承了《史记》的编撰体例,学习借鉴了《史记》的记史方式,而理学家许衡的思想客观上也对《史记》的传播与接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元代辞赋与《史记》的碰撞更多的体现在创作理念上,元代辞赋遵从复古,推崇汉代,继承了《史记》的“讽谏”作用,带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感,但遗憾的是,缺少积极向上的斗争精神。第五章以元杂剧为重点,详细阐明元代杂剧、南戏与《史记》之间的渊源。元代是中国戏曲成熟的黄金时期,许多戏曲剧目都是来自于《史记》,后世称之为“史记戏”。众多“史记戏”中广泛运用了离奇的素材与表现手法,使真实的历史事件走向舞台,从生活真实走向艺术真实,既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民众传播历史知识,又对普通大众进行了爱国教育、道义教育等,可谓是正统史书与民间文学融合的结晶,更加符合大众心理,促进了《史记》的传播。第六章以点带面,重点梳理了元代话本、笔记小说中选材和艺术手法对《史记》的传播和接受情况,元代讲史话本创作成为元代话本接受《史记》的重要阵地,无论是内容选材,还是写人艺术、叙事艺术、语言艺术,话本、笔记小说对于《史记》的借鉴与化用都是极具特点的,充分证明元代话本、笔记小说在《史记》对小说的影响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第七章以戴表元对《史记》的评论为重点,整合梳理了元代学者对《史记》的评论。元代对《史记》发表评论的学者并不多,仅有戴表元、王恽、马端临等。戴表元接受了金华学派与永嘉学派对《史记》史学和文学的重视,在《剡源集》中有十九篇史论文专门针对《史记》人物进行评论,其中强调了个人修为的重要性。另外在对相关文论思想的阐释中,重点阐释、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和苏辙评价司马迁的“以游养气”之说,也进一步推动了《史记》的传播。第八章总结元代对《史记》传播与接受的方式、特点,探究元代的“史记学”之路。元代主要通过舞台艺术、书籍刊刻、人际交流对《史记》进行传播和接受,显示出与其他时代不同的四个特点:少数民族气息浓厚、雅俗共赏、戏曲成为主渠道以及悲剧意味浓厚等,充分说明元代是《史记》传播与接受的转折点。结语部分梳理了元代对《史记》的研究对于明清及现当代对《史记》研究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史记》在中国文学史的独特魅力,说明了元代《史记》传播与接受的研究对于把握汉族文学特质对于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包括汉族的政治、文化等与少数民族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同时说明元代《史记》传播与接受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史学研究以及民族学研究等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也对我们今天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深远的影响。

尚雪红[7](2012)在《东坡词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苏轼词编年校注》(邹同庆、王宗堂校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中收录的331首词为研究对象,兼采今影响较大的其它诸家注本(龙榆生《东坡乐府笺》、曹树铭《东坡词》、石声淮唐玲玲《东坡乐府编年笺注》、薛瑞生《东坡词编年笺证》),将苏轼一生中的331首词作中涉及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157首词作列为研究对象与统计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作统计分析,并将统计数据制作成直观的图表;从语言学角度的研究与量化统计,以期解决东坡词中表现出的儒释道思想问题,从而对苏轼思想研究给予有力的补充与细节上的纠正。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后来者起到基本的文献贡献作用,所得结论亦能为后世研究者足资借鉴。在逐篇爬梳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将苏轼词作中所表现的思想予以阐发,主要是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状况,指出在苏轼在黄州时期、元佑时期、惠州儋州时期是一生中释道思想发展的三个连续相关的高峰,儒家思想并非自始至终地成为忧国忧民的苏轼的主导思想。北宋时期三教合一的大背景,使得文人士大夫的思想中普遍存在外儒内释道的思想状况。苏轼的诗作较多地承担了嬉笑怒骂的批判的社会精神,词作则更多展示了苏轼的个体的性情怀抱。宦海沉浮、人生感悟,较多地表现在了词中。东坡词因大量表现儒释道思想,不再依红偎翠,也促进了苏轼以诗为词的手法的形成;其次,也使苏轼的词作具有了或旷达或洒脱或深沉的多重艺术内蕴。

孙杰[8](2012)在《竹枝词发展史》文中认为竹枝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名为词而非词,以七言四句为主要形式但又非诗歌七绝。它发源于楚地,最晚当在中唐以前即已出现。竹枝词的整理与研究,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目前,在竹枝词整理方面,汇编出版规模最大者当推丘良任等的《中华竹枝词全编》。在竹枝词的研究方面,鉴赏、笺释类的论文与书籍已有很多,对竹枝词的研究也开始向纵深发展,如竹枝词的产生时间、地点、源流、发展演变历程及其在体式、内容、音韵上的一些规律,已引起学者的兴趣。在竹枝词的地域研究、断代研究、作家作品研究等领域,也都出现了一些质量较高的论文。但是,竹枝词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还有一些模糊认识需要厘清,如竹枝词的起源问题,杜甫是否竹枝词开创者的问题,等等。也还有一些前人尚未充分重视的学术空白需要填补,如竹枝词的体式、别称等。最迫切的是,竹枝词及其研究发展至今,需要出现一部对竹枝词发展历史进行整体研究的论着,这样有助于学界对竹枝词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共分八章,除第一章是概论外,其余各章按照朝代排列下来。而清代(含近代)的竹枝词数量最大,因此将其分为三章来论述。第一章主要对竹枝词的起源时间、地域及其风格、体式、名称、语言特色等进行探讨,并对竹枝词的各种别称进行梳理。提出竹枝词源于楚地、至晚出现于中唐以前,竹枝词既非诗也非词,有六种体式、四十二种名称。第二章,对唐代竹枝词进行研究,认为杜甫的诗歌创作受到竹枝词影响,他并非竹枝词的开创者。对刘禹锡、白居易在竹枝词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考量,指出刘禹锡广为传颂的《竹枝词》九首,创作时间还晚于白居易的《竹枝词》四首,充分肯定白居易具有与刘禹锡同等重要的作用。本章对唐代竹枝词的创作与歌唱情况进行了阐述与分析。第三章对宋代竹枝词进行研究,认为宋代竹枝词在体式和创作手法上有了新的发展,题材重心转向记述地方风物。本章还对宋代竹枝词的传播地域进行了梳理,对宋代竹枝词出现叠句的唱法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元代竹枝词在传播地域、题材、语言、情感特征等方面出现的新变化进行了研究,指出自元代始,竹枝词作家开始出现了强烈的风土意识,开始出现了唱和群体。本章还对杨维祯的竹枝词及其在竹枝词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进行了分析。第五章研究了明代竹枝词的演变特征,指出明代竹枝词尤为受到社会环境和文艺思潮的影响。明代竹枝词开始出现俗化特征,而其地方竹枝词亦开始颇有规模,为清代地方竹枝词的繁荣埋下了伏笔。第六章对清代竹枝词中一百首以上篇幅的作品进行了梳理、罗列,对清代竹枝词繁盛的原因及文坛唱和竹枝词之风进行了阐述。通过对竹枝词词序的梳理,对清代竹枝词在理论研究上的成就进行了总结。第七章通过分析竹枝词与方志的合流关系,进一步梳理了清代地方竹枝词的发展情况,对各地竹枝词作了简要总结。本章对吟咏外国的竹枝词及商业竹枝词、娼妓业竹枝词、官场竹枝词也进行了研究。

彭文良[9](2010)在《苏轼诗词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普遍认为诗词之间在内容上有分工,认为“诗言志”、词言情;审美方面存在着明确的区别,认为“诗庄词媚”、“诗之境阔,词之言长”;在创作实践中也严守这些界限,所以同一作家的诗与词在内容与风貌上多不相干,甚至截然不同,形如出自不同人之手。而苏轼则“以诗为词”,“词侵诗疆”,“小词似诗”,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藩篱,这为我们深入比较他的诗词,以及讨论其诗词关系提供了可能。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复分三节:第一节论述目前学界关于苏轼诗词比较、关系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二节,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章节安排及研究方法。另外,由于苏轼诗集、词集内容极为丰富,自宋至清的笺释及编年成果亦极多,有必要做系统的梳理,故再辟一节专述之。第二章,按照时间顺利梳理出苏轼诗词的发展情况。本章分四节,分别讨论苏轼诗词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四个时期的诗词情况。在具体的叙述过程,又分纵、横两个维度:横向上,分别考察每个阶段的诗词在内容、艺术上的异同;纵向上,四个时期合在一起则相当于一部苏轼诗词发展史。本章是全文的基础,同时也是全文的重点章节之一。第三章打破时间顺序,跳出时序限制,着眼于苏轼诗词之间的相同一面综合考察。本章的考察,又分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第一节首先从微观、现象层面入手,从具体的作品出发,分析苏轼诗词之间的互相影响关系;第二节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入手,关注全部作品,综合比较苏诗与苏词在创作倾向、主题、风格、观念上的共通之处。第三节主要从理论高度,从相对抽象的角度考察苏轼诗词关系。第四章从文体观念、意识的角度切入,偏重于苏轼词体观念之考察,着眼点在求苏轼诗词之异。本章要分三节:第一节辨析苏轼在诗词间的分工意识,第二、三节结合文论与作品梳理苏轼词体观的形成历程。

林继中[10](2008)在《柳词:生命诗学的另类话语——文学史潜流研究之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批风抹月的真性情是柳永词的内在生命力。柳词选择俗文学话语为其表达方式,如"裸体语言"、线式叙事语言等,丰富、提高了文学叙事的表现力。柳永游离于传统的"情志"边缘,促成宋人诗词"志"与"情"的分工。

二、归朝欢 澳门回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归朝欢 澳门回归(论文提纲范文)

(1)雅俗碰撞与融合下的柳永和周邦彦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回顾
    二、两个词坛的建立
    三、两个词坛词体功能建构的分流
    四、雅俗碰撞的柳永词
    五、雅俗融合的周邦彦词
第一章 柳周词音乐性的比较
    一、俗子易悦:柳词用调声律对娱乐功能的影响
    二、俗子易悦:周词用调声律对娱乐功能的影响
第二章 柳周词内容的比较
    一、俗子易悦:柳周词羁旅艳情对娱乐功能的影响
    二、雅俗异趣:市民趣味与离骚之旨
        (一)柳俗:柳词市民趣味对文学性的削弱
        (二)周雅:周词离骚之旨对文学性的强化
第三章 柳周词铺叙的比较
    一、俗子易悦:柳周词叙事情节对娱乐功能的影响
    二、雅俗异趣:浅率直露与曲折含蓄
        (一)柳俗:柳词浅率直露对文学性的削弱
        (二)周雅:周词曲折含蓄对文学性的强化
第四章 柳周词语言的比较
    一、俗子易悦:柳周词俚语俗言对娱乐功能的影响
    二、柳周异途:浅近卑俗与富丽精工
        (一)柳俗:浅近卑俗对文学性的削弱
        (二)周雅:富丽精工对文学性的强化
结语
    一、柳周词比较对柳周词关系的“新”理解
    二、柳周词比较对周邦彦词“集大成”的“新”理解
参考文献
致谢

(2)从苏轼“和陶诗”看中国画“影意象”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苏轼“和陶诗”中的形影神
二、视觉艺术中的形影神
三、以影写形与写影传神
    (一) 以影写形
    (二) 以影传神
四、“影”与笔墨意象
    (一) 影与线。
    (二) 影与色。
    (三) 影与形。
    (四) 影与意韵。

(3)刘清韵戏曲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2 近几年研究成果简述
1 刘清韵的生平交游与剧作
    1.1 刘清韵的生平
        1.1.1 少时生活优裕,聪颖好学
        1.1.2 中年因病不育,为夫纳妾
        1.1.3 晚年漂泊异乡,凄凉清苦
    1.2 刘清韵的交游
        1.2.1 与王诩、周丹原的交往
        1.2.2 与张西渠的交往
        1.2.3 与俞樾的交往
        1.2.4 与杨葆光的交往
    1.3 刘清韵的剧作
2 刘清韵戏曲作品之叙事手法
    2.1“传述旧事,时出新意”的叙事艺术
    2.2 多样的叙事结构
        2.2.1 插叙式叙事结构
        2.2.2 倒叙式叙事结构
    2.3 浪漫主义和超时空性
3 刘清韵戏曲作品之主题思想
    3.1 爱情婚姻主题
        3.1.1“一夫多妻”的排斥与接纳
        3.1.2 忠贞不渝的夫妻之情
    3.2 社会关怀主题
        3.2.1 炎凉世态的批判与揭露
        3.2.2 济世安民的凸显与关注
    3.3 社会现实主题
        3.3.1 跨越等级的平等观念
        3.3.2 志士遭际的时代思考
4 刘清韵戏曲作品之人物形象
    4.1 专情聪慧的女性形象
    4.2 疏狂失意的志士形象
    4.3 劝善惩恶的谪仙形象
5 刘清韵戏曲作品之语言结构
    5.1 戏曲语言生动自然
    5.2 戏曲关目新奇简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刘清韵剧作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刘清韵的创作情况
    二 刘清韵戏曲的研究综述
    三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刘清韵剧作的排场安排
    第一节 戏中梦戏的布设
        一 预兆梦
        二 启示梦
        三 神幻梦
    第二节 多样的场次连缀
        一 用倒叙造悬念、表情志
        二 以插叙缓进程、表观念
第二章 刘清韵剧作的脚色设置
    第一节 脚色设置的变例
        一 脚色设置追求单一
        二 脚色出场突破传统
    第二节 “丑”的辅助作用
        一 推动型——串联剧作情化
        二 衬托型——突出正面人物
        三 过客型——调节戏剧气氛
第三章 刘清韵剧作的语言特征
    第一节 江淮方言的运用
        一 词汇
        二 口头语
        三 俗语
    第二节 宾白分量的增加及作用
        一 突出说白叙述功能
        二 激发曲词丰富曲情
第四章 刘清韵剧作的舞台艺术
    第一节 内涵丰富的戏服
        一 程式性与识辨性
        二 丰富性与个别性
    第二节 功能多样的道具
        一 贯串前后情节,紧密上下剧情
        二 说明人物身价,展现个性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前言
    黄碧签
    炎凉券
    氤氲钏
后记

(5)张德瀛词与词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张德瀛生平与作品考
    第一节 张德瀛生平考辨
        一、张德瀛生平、家世考
        二、张德瀛交游考
    第二节 张德瀛作品考辨
        一、版本考述
        二、“耕烟”释名
第二章 《耕烟词》的抒情视角
    第一节 社会剧变与动荡时代的士人感怀
        一、家国之忧
        二、行旅之怀
    第二节 岭南地域文化底色
        一、岭南风物
        二、岭南民俗
    第三节 词画交叉中的文人情怀
        一、题画词
        二、吟咏词
第三章 《耕烟词》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师法与效体
    第二节 择调与声情
    第三节 用字与章句
    第四节 隐括与集句
第四章 《词征》与张德瀛的词学思想
    第一节 张德瀛的词学观
        一、词体论
        二、词源说
        三、词史观
    第二节 张德瀛的批评实践与理论
        一、论词词十六首
        二、本朝词家品藻
结论 《词征》的词话史地位
    一、守望词学传统
    二、张德瀛的词坛定位
参考文献
附录:《耕烟词》笺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6)《史记》在元代的传播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概况
        一、研究动机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元代以前《史记》传播接受史概述
        一、汉魏六朝:《史记》传播接受的发端期
        二、唐宋时期:《史记》传播接受的深入期
第一章 元代《史记》传播与接受的环境与条件
    第一节 元代社会与《史记》的传播
        一、元代“治道”与《史记》的传播
        二、元代史学对《史记》的继承
        三、元代宗教对《史记》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元代《史记》刊刻与传播
        一、元代印刷技术的新成果
        二、元代《史记》刊刻概述
    第三节 彭寅翁与《史记》元刻本
        一、彭寅翁及书院刻书述略
        二、彭寅翁对《史记》的接受
        三、元刻《史记》彭寅翁本的价值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元代诗、词对《史记》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元代“史记诗”
        一、“史记诗”概念界定和文体辨析
        二、元代“史记诗”的学科意义和历史地位
        三、元代“史记诗”分类概观及总结分析
        四、元代“史记诗”的内涵特征与历史意蕴
    第二节 元代词对《史记》的传播与接受——元词情感与《史记》的共鸣
        一、立功情怀:英雄情结的传承
        二、悲世情怀:推己及人的自觉
        三、隐逸情怀:以抑代扬的纠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元代散曲对《史记》的传播接受
    第一节 征用《史记》典故
        一、征典直言
        二、反褒为贬
    第二节 质疑《史记》英雄——以屈原为例
        一、对屈原的书写
        二、对屈原的评论
    第三节 “道”循史公之“道”
        一、叹世思想
        二、忍世思想
        三、避世思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元代文、赋对《史记》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元代散文对《史记》的传播与接受
        一、修“史”学《史记》
        二、“理”念通《史记》
        三、“史传笔法”入文
    第二节 元代辞赋对《史记》的传播与接受——元赋理念与《史记》的契合
        一、大一统观念:恒一的民族心理
        二、崇古意识:重史的文化特征
        三、批判精神:强烈的情感表达
    第三节 元代文、赋接受《史记》的共识
        一、文化主体:蒙汉文化
        二、统一格局:时代需要
        三、科举废兴:经义取士
        四、社会矛盾:发愤之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元代杂剧、南戏对《史记》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史记》题材的撷取与运用
        一、鬼神怪异的书写
        二、“奇节懿行”的钟爱
    第二节 《史记》之“文”的“承变”
    第三节 元代“史记戏”的传播意义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元代话本、笔记小说对《史记》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元代话本对《史记》的传播与接受
        一、仿效《史记》体例
        二、引用或学用《史记》史实
        三、“诗曰”、“有诗为证”与“太史公曰”
    第二节 元代笔记小说对《史记》的传播与接受
        一、拟用《史记》刻画人物
        二、传“奇”色彩浓郁
        三、学“史”撰“文”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元代学者对《史记》的评论
    第一节 元代文人评《史记》
        一、“良史”之论
        二、细节点评
    第二节 戴表元的《史记》评论
        一、金华学派、永嘉学派的史学观念与戴表元《史记》接受
        二、戴表元对《史记》相关文论思想的阐释
        三、戴表元的《史记》人物论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元代《史记》传播接受的特征及地位
    第一节 元代《史记》传播接受的方式
        一、舞台表演与元代《史记》的传播与接受
        二、书籍刊刻与元代《史记》的传播与接受
        三、人际交流与元代《史记》的传播与接受
    第二节 元代《史记》传播接受的特点
        一、民族文化融合
        二、雅俗趣味共存
        三、戏剧接受为主
        四、悲剧意味浓厚
    第三节 元代《史记》传播接受的价值
        一、元代《史记》传播接受的地位、意义
        二、元代《史记》传播接受的成就
    本章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东坡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时期划分
    1.2 本课题写作之缘起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课题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第2章 倅杭之前和倅杭时期的词作:入世为主出世为辅的思想
    2.1 苏轼早年对儒释道思想的接受
    2.2 倅杭之前关涉儒释道思想之词作
    2.3 倅杭之前词作思想初论
    2.4 倅杭时期关涉儒释道思想之词作
    2.5 此时期词作关涉的交游情况
    2.6 倅杭时期词作思想初论
第3章 密徐湖州守时期的词作:儒家思想的深化与释道思想的进一步孕育
    3.1 密徐湖时期关涉儒释道思想之词作
    3.2 此时期词作关涉的交游情况
    3.3 密徐湖州时期词作思想初论
第4章 黄州时期的词作:释道思想显现的高峰期
    4.1 黄州时期关涉儒释道思想之词作
    4.2 此时期词作关涉的交游情况
    4.3 黄州时期词作思想初论
第5章 元佑时期的词作:释道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5.1 元佑时期关涉儒释道思想之词作
    5.2 此时期词作关涉的交游情况
    5.3 元佑时期词作思想初论
第6章 惠州儋州时期的词作:儒释道思想的通融合一
    6.1 惠州儋州时期关涉儒释道思想之词作
    6.2 此时期词作关涉的交游情况
    6.3 惠州儋州时期词作思想初论
结语
附录 未编年词关涉儒释道思想词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导师及作者介绍

(8)竹枝词发展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竹枝词概论
    第一节 竹枝词的起源时间及地域
    第二节 竹枝词的体式
    第三节 竹枝词名称汇考
第二章 唐代竹枝词
    第一节 杜甫与竹枝词
    第二节 刘禹锡、白居易竹枝词
    第三节 唐代竹枝词的书写
    第四节 唐代竹枝词的歌唱
第三章 宋代竹枝词
    第一节 宋代竹枝词词体的发展
    第二节 宋代竹枝词的题材特征
    第三节 宋代竹枝词的传播地域
    第四节 宋代竹枝词在歌唱上的新变化
第四章 元代竹枝词
    第一节 元代竹枝词的新特征
    第二节 元代竹枝词的文体扩张
    第三节 元代竹枝词的风土意识
    第四节 元代竹枝词唱和群体的出现
    第五节 杨维祯竹枝词
第五章 明代竹枝词
    第一节 明代竹枝词的演变特征
    第二节 明代竹枝词的体式新变
    第三节 明代竹枝词的俗化
    第四节 明代地方竹枝词
第六章 清代竹枝词(上)
    第一节 竹枝词作者的唱和之风
    第二节 竹枝词创作的高度繁荣
    第三节 竹枝词理论研究的成就
第七章 清代竹枝词(下)
    第四节 竹枝词与地方志的合流
    第五节 地方竹枝词
    第六节 晚清竹枝词
结束语
附录:地方竹枝词述要
参考文献
后记

(9)苏轼诗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问题
    第二节 本文思路、章节安排,及研究方法
    第三节 苏轼诗词集笺释、编年及评注本介绍
第二章 苏轼诗词之阶段性比较
    第一节 倅杭以前的诗词比较
        一、倅杭以前的诗
        二、倅杭以前的词
    第二节 倅杭时期的诗词比较
        一、倅杭时期的诗
        二、倅杭时期的词
        三、本期诗词比较及关系
    第三节 密州、徐州、湖州时期的诗词比较
        一、此期的诗
        二、此期的词
        三、此期诗词比较
    第四节 黄州时期的诗词比较
第三章 苏轼诗词关系之综合考察
    第一节 苏轼诗词相互影响之作品分析
        一、诗对词之影响
        二、词对诗之影响
    第二节 苏轼诗词共同的创作倾向分析
        一、散文化
        二、议论化、哲理化
        三、频繁用典
        四、日常生活化、世俗化
        五、游戏化
    第三节 关于苏轼“以诗为词”问题分析
        一、从诗与词两种文体的分合关系看“以诗为词”
        二、从词体功能的变迁看苏轼“以诗为词”
        三、从音乐和文本的离合关系,以及词体文学是要求谐律还是表意的角度看“以诗为词”
第四章 苏轼诗词关系之文体考察
    第一节 苏轼存在明确的文体分工意识
        一、根据酬赠性别,选择不同文体
        二、根据题材、内容选择不同文体
        三、近似题材,表现手法和风格不同文体
    第二节 苏词文体观念的形成过程
        一、熙宁以前,对词(乐)尚不接受
        二、倅杭至黄州以前基本视词为歌词
        三、从黄州及以后,词成为独立的文体之观念逐渐形成
    第三节 苏词确立词之为体的两大角度
        一、从词中女性角色的变化看,苏轼在词中对女性所表现出的情感真实性大大提高,促使词体成为表现作者真情实感的载体
        二、从传播形式看,苏词实现了由听唱到阅读的转变,使词由歌词、唱本变为文本、读物,促使词文体属性的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归朝欢 澳门回归(论文参考文献)

  • [1]雅俗碰撞与融合下的柳永和周邦彦词比较研究[D]. 聂世雄. 吉林大学, 2020(08)
  • [2]从苏轼“和陶诗”看中国画“影意象”的生成[J]. 刘利波. 中国书画, 2019(04)
  • [3]刘清韵戏曲作品研究[D]. 郭子君.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4]刘清韵剧作艺术研究[D]. 陈婷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2)
  • [5]张德瀛词与词学思想研究[D]. 杨雪瑾. 暨南大学, 2016(02)
  • [6]《史记》在元代的传播接受研究[D]. 樊婧.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 [7]东坡词思想研究[D]. 尚雪红. 吉林大学, 2012(09)
  • [8]竹枝词发展史[D]. 孙杰. 复旦大学, 2012(03)
  • [9]苏轼诗词比较研究[D]. 彭文良. 吉林大学, 2010(05)
  • [10]柳词:生命诗学的另类话语——文学史潜流研究之一[J]. 林继中.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2)

标签:;  ;  ;  ;  ;  

回归潮州,回归澳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