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轻油燃烧器的设计与分析

自动轻油燃烧器的设计与分析

一、全自动轻油燃烧机的设计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超[1](2021)在《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设计与试验》文中指出全国果园年剪枝量约为9000万吨,其中,陕西省苹果树年剪枝量约为454.56万吨,巨量的果树修剪枝条无法及时和合理地处理,而现有生物质炭化装置需要消耗大量外部热量维持炭化反应的能量需求。针对苹果树剪枝的特性和热解炭化反应的特点,以提高生物质能的利用效率为原则,研发一种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配置气液产物冷凝净化分离装置,并将木燃气用作燃料,为炭化过程提供热量来源,达到干馏中试平台自维持运行的目的。通过对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设计、样机试制和试验、热平衡分析和仿真,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设计。针对现有炭化装置外部能耗高的问题,确定设计目标、工艺原理和结构原理。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主要区域结构和尺寸参数进行设计,并根据工艺流程对控制部分进行设计。设计结果如下:干馏中试平台炭化区炭化主管道直径为200 mm,长度为1300 mm。炉膛直径为400 mm,高度为1000 mm,保温层厚度为100 mm。采用三组木燃气燃烧器进行供热,木燃气喷口直径为6.42 mm,空气喷口直径为18.17 mm。热解气冷凝区采用3级单壳程单管程的壳管式冷凝器。木燃气净化区采用水洗罐和活性炭吸附罐去除杂质和水分。油液分离区采用静置法分离木醋液和焦油。采用2 k W的ZYL型加热炉进行二次裂解。两组额定功率为0.25 k W的高压鼓风机(GHBH型)对木燃气及空气加压。控制系统选用西门子SIMATIC S7-200 SMART系列的PLC作为控制核心。基于Utility Manager组态软件开发人机交互系统,此系统分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模式,并可实时显示、存储和导出数据。(2)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试制及试验。根据设计参数对干馏中试平台进行加工制作、装配和调试,以苹果树修剪枝条为原料,在特定干馏工艺条件下,通过苹果修剪枝条在样机中的热解炭化情况、干馏中试平台炭化区和热解气冷凝区温度变化、炭化产物得率以及固相产物生物炭的性能测试来反应实验平台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干馏中试平台的生物炭得率为32.71%,液相产物得率为31.7%。果木生物炭的孔隙结构丰富,热值为28.53 MJ/kg,固定碳含量为81.16%。炭化区炉膛内的最高温度为602.5℃,炭化管道内最高温度为503.8℃,热解气出口温度为205.2℃,木燃气冷凝后温度约为0℃(室外温度-2℃),热值为20.21 MJ/Nm3。(3)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热平衡分析及仿真。通过传热学的计算,比较果树剪枝自维持干馏中试平台的输入热量与输出热量的供给关系,同时基于ANSYS Fluent对炭化区温度场及流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干馏中试平台需要的燃料量为4.58m3小于每批次原料炭化产生的木燃气的产量7.90 m3,因此,除首次运行需要外部提供的热源以外,以后每次炭化的能量均来自于生物质原料和上一批次所产生的木燃气。仿真分析表明干馏中试平台的木燃气燃烧时,炉膛内的温度约为605℃,炭化管道内的温度约为517℃。

王建安[2](2018)在《清洁能源智能供热对烤烟烘烤效果的研究》文中提出在烤烟农业生产的诸多流程中,烟叶的调制最为耗能。传统上,我国普遍采用燃煤供热烘烤烟叶,每年耗费煤炭约300400万吨,同时产生大量的CO2、烟尘和有毒气体。近几年,随着国内外对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燃煤烤烟所产生的空气污染问题越加凸显。然而,烤烟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现阶段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目前烤烟种植无法取缔的情况下,为实现烟草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必要立足于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进行替代煤炭供热的研究。针对目前我国种类繁多的清洁能源,本文借鉴国内外供热设备传热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固体燃料、醇基液体燃料、天然气气体燃料和太阳能四种类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烟草专卖局418号密集烤房的加热室内底部的有效空间,从20132017年分别研发了几种结构不同的供热设备,并对原有燃煤的智能控制装置根据不同清洁能源的控热流程进行了优化和升级改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规律研发的生物质燃烧/气化一体炉供热设备,固体燃料燃烧和气化气体燃烧区域分开,换热器采用4-3-4自左而右三列共11根散热管的纵列结构。为了有序地控制生物质固体燃料的燃烧和气化速率,采取进风闸板控制定量的助燃空气供给。供热时设备左侧剖面温度变化呈现有序的空间分布,存在2个最高温区域。(2)模仿醇基燃料在燃烧时的火焰喷射形状设计了梭圆型燃烧联体炉供热设备。换热器采用6-6-1三横12根细和1根粗散热管,共计13根的横列结构。燃烧机由轻油燃烧机改装而成,智能控制装置根据烟叶烘烤的需要,自动切换燃烧机上配置的大小两个喷嘴(2.0 gal/h和0.8 gal/h);采用55 W透浦式的离心风机,结合机身底座上的进风口开启2/3能够较好地促进醇基燃料的燃烧。烘烤供热时,散热器的温度分布从梭圆型炉膛的中尾部到连接烟囱出口,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下集热分流柜体连接的底部6根管道温度达到最高值,超过540℃。(3)根据天然气燃料燃烧机的扁平鸭嘴形助燃空气出风的喷射形状,研发出由分体设计整体加工的凸型燃烧联体炉供热设备,换热器采用6-6-6自下而上三横共18根换热管的横列结构。助燃的透浦式离心风机的功率为60 W(压力(hPa):32/40、风量(m3/min):6.5/7.8)。燃烧供热时存在1个最高温区域,出现在炉膛的后端和低棚散热管道的中前部。(4)在闲置的密集烤房的房顶修建了太阳能辅助供热优先的组合装置,可以和不同的热源组合成烤烟的供热设备。安装在密集烤房加热室内的小型离心风机(380 V、0.55 kW、2900 r/min、12472250 m3/h和901937 Pa)提供动力,通过连接收集器和加热室之间的管道,实现太阳能加热的热风流动到烤房内提供烟叶烘烤。烘烤期间内太阳能收集器内的最高温度可超过120℃,通过智能控制装置全程可为烟叶烘烤供热。本设计的太阳能收集器的收集效率为63.93%,组合热泵供热供热时,每炕烟叶较燃煤供热节约16.38%的燃料消耗。以传统燃煤的供热方式为对照,从20132017年连续5年在全国7个省份的11个烟叶产区进行各类清洁能源供热设备的试验验证。(5)各类供热设备所控制密集烤房内温度的精度范围分别为:生物质,±0.8℃;醇基燃料,±0.5℃;天然气燃料,±0.5℃;太阳能组合热泵供热,±0.5℃;对照燃煤,±1.5℃。(6)相对于燃煤,生物质、醇基燃料和天然气燃料能够提高8.1014.05%的烤房系统热效率,烟囱尾气中的CO、NOx和SO2含量是对照燃煤的2%以下。综合烘烤经济分析,每kg干烟的烘烤费用由低到高的顺序是:热泵供热、生物质燃料、煤、醇基燃料和天然气燃料。(7)相对于传统燃煤的供热设备,使用本文所设计的各类清洁能源供热设备,能够适当提高烤后烟叶的橘黄烟比例、改善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和评吸得分。为了评估不同供热设备的经济运行成本,对上述设计和制造的清洁能源供热设备进行了对比试验。(8)燃料类的供热设备属于投入型支出,每炉烟叶需要支出的总费用大小顺序分别是:热泵供热设备、天然气燃料供热设备、醇基燃料供热设备、燃煤供热设备和生物质燃料供热设备。本文设计的投资型的太阳能组合供热装置,在其使用寿命内是盈利的,建议首推这种能够与不同热源组合进行烘烤供热的方式。在组合不同热源的供热设备时,选择控制温度精度高的设备能够获得较好的烤烟效果。

刘建军,仇性启,田孝帅,王轲[3](2018)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轻油燃烧器火焰结构特性数值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低温低压特殊环境下轻油燃烧器的火焰结构特性,运用燃烧学和喷雾学原理,以标准k-ε湍流模型、离散坐标辐射模型和平衡混合分数模型为燃烧单元本构模型,建立了具有圆筒形燃烧室的物理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为273K,环境压力为0.1 MPa时,在不同截面处,燃烧室内的温度随着与燃烧头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截面处最高温度出现在火焰中心或边缘处;火焰最高温度随着外界温度、压力的降低而减小;火焰长度随着环境压力与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仉利[4](2017)在《生物质热解气燃烧设备的研制与试验》文中提出生物质热解是一种热化学转化技术,可以将农作物秸秆或薪柴等转换为品质较高的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热点之一。生物质热解产生的高温气体称为生物质热解气,经除尘、冷凝、除焦等工艺过程分别得到不可冷凝气(即生物质燃气)和可冷凝气(包括生物质焦油、木醋液和水蒸汽)。生物质燃气可以直接用于燃烧,经冷凝得到的焦油可以作为重要化工原料。目前生物质热解技术后端产业链尚未完全打开,焦油未被得到有效利用且除焦过程中易造成二次污染,大量焦油被就地掩埋,给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因此,解决生物质热解气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利用生物质热解气直接燃烧技术,设计了一台生物质热解气燃烧设备,生物质热解气不进行任何处理,直接供于该燃烧设备燃烧,其结构主要包括燃烧器、供风系统、燃烧室及换热器等。燃烧室中设计了催化裂解装置,生物质热解气燃烧的同时进行催化裂解反应,探索催化剂在燃烧过程中对生物质热解气的影响。试验气源来自连续生物质热解炭化设备。本文以花生壳为原料,在炭化温度为500℃、热解时间30min的条件下进行连续热解炭化。试验结果表明:当生物质热解气的过剩空气系数为1.16时,燃烧效率达到最大值;与天然气相比,生物质热解气燃烧所需空气量较高;当燃烧过程中加入催化剂(白云石),燃烧所需过剩空气系数为1.18时,其燃烧效率达到最大值,与未加入催化剂相比,燃烧所需空气量偏高;NOx的排放量在过剩空气系数为最佳值时达到最高。在正常燃烧状态下,燃烧设备性能较好:火焰为淡蓝色、燃烧稳定、烟气排放量符合国家标准,燃烧效率能够达到98%左右,满足设计负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燃烧产生的烟气成分有微量的变化,烟气中O2含量由2.1%升高到2.4%、CO2含量由26.2%升高到27.2%。

袁灿[5](2016)在《某轻烃回收装置运行效果分析及改造研究》文中认为某轻烃装置因原料气条件与设计时有较大变化,C3+含量上升、原料气量逐年下降而温度、压力均逐年上升等一系列变化,导致装置在设计操作参数下C3和C3+收率下降,同时装置存在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设备操作上的问题,本论文主要对该套轻烃回收装置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为了解决装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使该套装置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C3和C3+回收率以及液化气、稳定轻烃的产量,采用HYSYS模拟软件对该轻烃回收装置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装置目前的参数C3+组分含量、原料气温度、低温分离器操作温度和膨胀机的膨胀比都有较大影响,降低原料气预冷温度、增大透平膨胀机的膨胀比,降低脱乙烷塔重沸器温度均有利于提高C3和C3+回收率。针对装置C3、C3+回收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参数优化、残余气循环工艺、膜分离工艺、直接换热工艺等四种方案,并对四种方案的C3、C3+回收率、单位液烃产品能耗以及改造工程量进行了综合对比,确定了参数优化方案作为目前该装置提高C3、C3+回收率合适方案。论文同时针对装置预处理流程冰堵、预处理装置原料气和外输气管线无法实现装置紧急联锁、凉水塔及装置换热器结垢严重、装置膨胀机膨胀端进口紧急切断阀低温部分填料过短容易结冰和锅炉、压缩机等在现行的工艺运行系统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措施。比如讲预处理流程改为逆流再生流程、改造透平膨胀机膨胀-增压流程可适度提高膨胀端进口压力,取增压端干气再生进而提高膨胀比和制冷效率,增加一级RO反渗透水处理装置,使轻烃回收装置水质提升,降低结垢以及通过在压缩机内部结构改造在前后管段进行工艺改造,减少振动,并对流程优选、设备改造前后效果进行了比较,为以后的轻烃回收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陆萍[6](2016)在《操作条件对轻油燃烧机火焰形态影响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轻油燃烧机喷雾燃烧是一个复杂的液滴群燃烧过程,具有雾化场和旋流空气场的混合特征,影响其火焰形态的因素众多,其中,操作条件的改变对火焰形态的影响最为显着。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探讨操作条件对压力旋流雾化同轴配风轻油燃烧机火焰形态的影响规律,以期得到不同操作条件下的火焰形态参数。课题研究对同类燃烧机生产过程中的喷雾实验预测火焰、在不同环境下轻油燃烧机的使用以及对不同炉灶结构的火焰形态适配调节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论文首先在分析总结相关燃烧理论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验研究了控制部件系数与操作参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并拟合得到风门挡板系数与风量、燃烧筒刻度与一次风率、油压表数值与油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此为基础研究了燃烧机出口处粒径与风量、一次风率、油量之间的关系并得出拟合关系式。其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实验分析了风量、一次风率、油量对火焰形态的影响程度。单一变量实验探讨了风量、一次风率、油量分别对火焰长度、火焰直径的影响规律;在综合考虑雾化粒径对火焰形态的影响以及函数变量无量纲化的基础上,将雾化粒径纳入火焰形态影响因素,修正得到两个新变量:火焰相对长度、火焰相对直径,用以关联雾化场与火焰形态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1stOp1.5PRO数据分析软件综合分析火焰形态实验数据,拟合得到火焰相对长度、火焰相对直径分别与风油质量比、一次风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编制出基于操作条件的火焰形态预测软件。

王双兴[7](2016)在《生物质清洁燃油与不凝气混合燃料燃烧机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三大传统化石能源即煤炭、石油、天然气的过度开采,已致传统化石能源的总量逐年减少,资源匮乏,甚至到21世纪末有些化石燃料将被消耗殆尽。而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日益显着,使得环境污染愈加严重,节能环保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人们重视。人们对优质绿色能源的需求变得愈加迫切,而生物燃油作为新兴的可再生能源,由于其燃烧产物经过自然界的循环,符合绿色生态的要求,使得制取和提炼生物燃油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生物燃油的充分利用对缓解世界石油压力以及环境压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燃油工业生产过程中,必须对热载体进行持续加热,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煤、秸秆、石油等燃料燃烧来产生热量,在燃烧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大量污染废弃物,而且煤、秸秆、石油等燃烧设备的成本、维护费用高。在上述背景下,该文旨在设计出一款适用于生物质清洁燃油与不凝气混合燃料燃烧机,为工业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燃油装备提供稳定的热源。同时对生物质热裂解制油得到的副产品可燃不凝气进行燃烧处理利用,使生物质热裂解制油产业实现自给自足,降低成本。根据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质能工程技术中心所生产的生物燃油为样本,通过对生物燃油及可燃不凝气理化特性和燃烧特性较为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生物质清洁燃油及不凝气混合燃料燃烧机这一设计理论。该混合燃料燃烧机通过供可燃不凝气管路内套供生物燃油管路的结构设计方案,用500kPa高压可燃不凝气做雾化剂在雾化喷嘴处实现对生物燃油的充分雾化,使两种燃料在经喷嘴雾化后充分混合燃烧,达到较高的燃烧效率,为工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对生物质清洁燃油与不凝气混合燃料燃烧机进行整机研究与设计如下:确定混合燃料燃烧机的功率为2200kW;通过燃烧学理论计算,得出混合燃料燃烧机额定工作所需的实际空气量、燃烧产生烟气量及燃烧温度等重要参数:对混合燃料燃烧机的各个系统组件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各系统组件结构;通过燃烧效果及产物等方面对混合燃料燃烧机进行了完善设计;对混合燃料燃烧机整机进行建模;应用ANSYS Fluent软件对生物质清洁燃油与不凝气混合燃料燃烧机的雾化喷嘴性能及雾化喷嘴雾化效果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雾化喷嘴的性能及雾化喷嘴具有良好的雾化效果。有利于生物质燃油的充分燃烧,提高生物质清洁燃油及不凝气混合燃料燃烧机的效率。本文通过对生物质清洁燃油与不凝气混合燃料燃烧机的设计建模及其雾化喷嘴进行ANSYS Fluent仿真模拟分析,为生物质清洁燃油与不凝气混合燃料燃烧机今后的市场化生产打下了基础。本文提出的生物质清洁燃油与不凝气混合燃料燃烧机的研究设计,为今后这种混合燃料燃烧设备的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极大地丰富了生物燃油的应用,对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有重要的意义。

田仲富[8](2015)在《工业用生物燃油燃烧机的设计理论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随着人们的过度开采,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越来越匮乏,甚至在21世纪中叶将有部分化石燃料被耗尽。另外,在我国不仅能源消耗巨大,而且能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费结构失衡,使得环境污染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一,而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6.7%均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为了减缓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人们开始寻找开发利用新型能源。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被很多国家广泛接受,特别将生物质能热裂解成生物燃油等液体燃料被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利用。但由于生物燃油燃烧困难,利用传统的燃烧设备燃烧生物燃油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而生物燃油却缺少专用的燃烧设备,这不仅阻碍了生物质裂解制燃油技术的发展,更加影响了生物质能的合理化利用。因此,本文以国家863项目“斜板槽式低能耗精控加热型生物质快速裂解制生物燃油及混合乳化新技术”为依托,收集和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燃油燃烧机的大量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以节能减排、将生物燃油进行充分雾化燃烧、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并结合本实验室前期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设计一种适用生物燃油燃烧的燃烧机,具有重大实际经济意义、能源安全意义、环境保护意义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通过对玉米秸秆而制取的生物燃油的性能实验,对生物燃油粘性、闪点、密度、水分等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柴油的特性进行比较。在生物燃油性能实验基础上,利用Zeldovich燃烧理论、热理论对生物燃油的燃烧过程、燃烧基本理论、火焰传播理论进行分析,并对生物燃油燃烧热动力学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了生物燃油挥发段和燃烧段的动力学机理特性,为生物燃油的燃烧特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生物燃油的燃烧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轻组分挥发、重组分裂解和焦炭燃烧。对生物燃油的燃烧方式、影响升温速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生物燃油的粘度、表面张力、气液质量流量、密度及喷嘴结构等对其雾化特性产生影响的参数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生物燃油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和实际空气量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出实际空气量V应为6.37Nm3/kg,为后续燃烧机的结构设计做前期准备。本文以能够为年产10000吨生物质裂解制生物燃油生产装备供热的燃烧机为依据,对生物燃油燃烧机进行了理论研究和设计,重点对燃油供给系统、喷嘴结构、供风系统进行设计。通过计算得到了生物燃油燃烧机的喷嘴直径为4.59mm,雾化角度为98。,为达到设计要求为该燃烧机配备了四个可同时进行喷油雾化的喷嘴,同时为了使由玉米秸秆而制取的生物燃油接近于柴油的性能,需将该生物燃油预热到70℃后进行燃烧。利用FLUENT流体分析软件对生物燃油燃烧机雾化和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其中,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网格的划分,边界条件、迭代参数的设置等工作。通过模拟结果分析表明:雾化后的燃油粒径均匀、颗粒大小适中,油雾速度高达46m/s,且由喷嘴喷出的油雾温度达473K,缩短了生物燃油的预燃期,满足设计要求。燃烧后的生物燃油温度可达2500K,达到了工业所需温度。同时,生物燃油燃烧在回流区存在负压-3.87Pa,可保证生物燃油与二次雾化空气进行充分混合,从而为生物燃油的完全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同时也提高了燃烧效率。最后,对本文所设计的生物燃油燃烧机样机进行了实验,通过喷雾性能实验,确定了喷嘴结构、喷射压力,并根据生物燃油温度对喷雾过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喷嘴直径、喷射压力和燃油温度。通过生物燃油燃烧机燃烧和优化控制实验,分析了旋流强度对轴向速度的影响和过量空气系数、不同配风量、不同燃油量对生物燃油燃烧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过量空气系数为1.2、配风量为0.41m3/s、燃油量为148.3kg/h的工况为最优工况,在此工况下,生物燃油燃烧效果最佳,燃烧后的温度可达2550k左右,可满足工业应用所需的温度要求。

刘欣,王述洋,薛国磊,孙炳孝[9](2014)在《生物质燃油燃烧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随着生物质热裂解制油技术的发展,为适应其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需要一款可以提供稳定的且高效率的生物燃油燃烧器,而传统的燃烧器很难将生物燃油充分燃烧,因此笔者设计一种生物燃油燃烧器,通过对燃烧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参数研究与确定,对燃烧机的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该燃烧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可以将生物燃油进行三级雾化,燃烧效率高。

刘天龙,张绍群,王述洋,张西洋,焦广泽[10](2014)在《基于传统燃烧机的生物燃油燃烧机优化与改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般状态下,传统燃油燃烧机不能充分燃烧生物燃油,因此本文在普通燃油燃烧机基础上,通过增加燃油喷嘴的雾化次数改进了其雾化细度;并应用农业机械的配风系统解决了规定转速下配风量低的难题;改进燃烧室的结构使其内部预热均匀为燃油点燃创造良好的条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燃油难点燃的难题;选取恰当的油路清洗剂,避免燃烧机的腐蚀。研究结果表明,使得改进后的燃烧机基本解决了由于生物燃油自身的一些不良性质引起的工程难题,能够最大限度燃烧生物燃油,提高了燃油利用率,提高了燃烧机技术。

二、全自动轻油燃烧机的设计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自动轻油燃烧机的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果树剪枝处理现状及问题
        1.1.2 生物质炭化装置存在的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果树剪枝炭化研究进展
    1.3 生物质炭化装置研究进展
        1.3.1 间歇式生物质炭化装置研究进展
        1.3.2 回转式生物质连续炭化装置研究进展
        1.3.3 螺旋式生物质连续炭化装置研究进展
        1.3.4 重力竖向式生物质连续炭化装置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总体设计
    2.1 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2.1.1 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设计目标
        2.1.2 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工艺原理
        2.1.3 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结构原理
    2.2 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主要结构设计
        2.2.1 炭化区设计及参数确定
        2.2.2 热炭冷却区设计
        2.2.3 热解气冷凝区设计
        2.2.4 木燃气净化区设计
        2.2.5 油液分离区设计
        2.2.6 其他部件设计与选型
    2.3 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控制部分设计
        2.3.1 控制部分总体方案设计
        2.3.2 下机位设计
        2.3.3 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2.3.4 数据报表设计
    2.4 小结
第三章 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试制与试验
    3.1 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试制
        3.1.1 干馏中试平台主要部件的安装
        3.1.2 干馏中试平台控制部分的安装
        3.1.3 干馏中试平台总装与调试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干馏中试平台试验过程温度变化分析
        3.3.2 木燃气组分分析
        3.3.3 产物质量得率分析
        3.3.4 生物炭性能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热平衡分析及仿真
    4.1 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热平衡分析
        4.1.1 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输入热量计算
        4.1.2 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输出热量计算
        4.1.3 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热平衡计算
    4.2 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炭化区温度场和流场分析
        4.2.1 炭化阶段炉膛内温度场和流场分析
        4.2.2 炭化阶段炭化管道内温度场和流场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清洁能源智能供热对烤烟烘烤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烤房供热设备的研究进展
    2.1 国外烤房供热设备的发展
    2.2 我国烤房供热设备的发展
        2.2.1 普通供热设备的发展
        2.2.2 密集烤房供热设备的发展
    2.3 烟叶烘烤热源的研究进展
        2.3.1 传统能源的应用
        2.3.2 新能源的应用
    2.4 烤烟智能控制装置的研究进展
    2.5 结束语
第三章 设备研发的基础及原理
    3.1 依据
    3.2 密集烤房可利用的建筑空间结构
    3.3 密集烤房供热参数的参照
    3.4 新设备材料的比较选取
    3.5 新设备智能控制装置的共性参数设置
    3.6 其他原有设施和设备的沿用
    3.7 设备供热的参数计算
第四章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4.1 主要研究内容
        4.1.1 生物质固体燃料供热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4.1.2 醇基液体燃料供热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4.1.3 天然气气体燃料烘烤热的研发与应用
        4.1.4 太阳能辅助供热优先的组合供热设备研发与应用
        4.1.5 热泵供热的供热设备成熟技术的验证
        4.1.6 基于综合烘烤效应的上述清洁能源供热设备的评估
    4.2 试验设计及技术路线
        4.2.1 试验场地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技术路线
    4.3 烟叶烘烤试验平台的设置
        4.3.1 烟叶的采收与整理
        4.3.2 烟叶调制过程中烤房内实时温度的监控
        4.3.3 烤后烟叶的分级及样品的选择
        4.3.4 烘烤时间和燃料的消耗统计
        4.3.5 烘烤操作的用工及费用统计
    4.4 其他测量(定)指标及方法
        4.4.1 常规化学成分检测
        4.4.2 中性致香物质定量检测
        4.4.3 感官质量评定
        4.4.4 烟囱排出成分检测
        4.4.5 供热设备典型外表面温度检测
        4.4.6 太阳能接收辐射量的测量
    4.5 设备运行的经济效益评估
        4.5.1 燃料类供热设备的评估方法
        4.5.2 太阳能温室设备的评估方法
    4.6 图表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第五章 生物质燃料供热设备的研发及对烟叶烘烤的影响
    5.1 引言
    5.2 供热设备的外形与构造
        5.2.1 设备的外形结构设计
        5.2.2 气化气体燃烧区
        5.2.3 固体燃料燃烧和气化区
        5.2.4 散热区域
        5.2.5 供热设备的操作流程
        5.2.6 设备制造的材料及规格
    5.3 材料与方法
        5.3.1 试验设计
        5.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供热设备供热时温度分布状况
        5.4.2 供热设备对烤房内温度精度的影响
        5.4.3 烟囱尾气成分分析
        5.4.4 飞尘颗粒生成的比较
        5.4.5 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分析
        5.4.6 烘烤能耗及系统热效率解析
        5.4.7 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析
        5.4.8 单料烟感官质量评定
    5.5 讨论
    5.6 小节
第六章 醇基液体燃料供热设备的研制及对烟叶烘烤的研究
    6.1 引言
    6.2 供热设备的外形与构造
        6.2.1 设备整体结构的设计
        6.2.2 梭圆型燃烧联体炉的结构特征
        6.2.3 醇基液体燃料燃烧机设置参数
        6.2.4 设备制造的材质及规格
        6.2.5 智能控制装置的改进方案
        6.2.6 供热设备的操作流程
    6.3 材料与方法
        6.3.1 设备供热能力的检测
        6.3.2 燃烧机配套供风动力的测试
        6.3.3 其他检查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4.1 燃烧供风量与排出烟气组分的变化
        6.4.2 密集烤房升温速率的对比
        6.4.3 供热设备控温能力分析
        6.4.4 设备供热过程中温度分布概况
        6.4.5 烟囱排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6.4.6 烘烤能耗及系统热效率分析
        6.4.7 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比较
        6.4.8 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分析
        6.4.9 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分析
        6.4.10 烤后烟叶感官质量的评价
    6.5 讨论
        6.5.1 提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的分析
        6.5.2 代替燃煤操作对烟叶烘烤减工降本的意义
    6.6 小结
第七章 天然气气体燃料供热设备的研制及对烟叶烘烤的影响
    7.1 引言
    7.2 供热设备的外形与构造
        7.2.1 设备的整体外形设计
        7.2.2 凸型燃烧联体炉供热设备的结构特征
        7.2.3 天然气燃烧机的设置参数
        7.2.4 设备制造的材质及规格
        7.2.5 智能控制装置的设计方案
        7.2.6 供热设备的操作流程
    7.3 材料与方法
        7.3.1 试验设置
        7.3.2 检测与分析项目
    7.4 结果与分析
        7.4.1 密集烤房控温精度的检测分析
        7.4.2 加热设备温度分布状况
        7.4.3 烘烤过程中烟囱排出气体成分变化
        7.4.4 烘烤能耗及系统热效率的对比分析
        7.4.5 对烟尘颗粒生成物的影响
        7.4.6 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的比较
        7.4.7 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分析
        7.4.8 烤后烟叶感官质量评价
        7.4.9 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分析
    7.5 讨论
        7.5.1 基础燃气管道铺设的配套问题
        7.5.2 天然气燃料代替煤的前景和意义
    7.6 小结
第八章 太阳能辅助热泵组合供热设备的研发及对烟叶烘烤的影响
    8.1 引言
    8.2 太阳能供热装置的外形与构造
        8.2.1 供热设备系统的工作原理
        8.2.2 太阳能供热装置的结构设计
        8.2.3 配套的热泵供热装置的参数
        8.2.4 智能控制装置的设计方案
        8.2.5 太阳能收集装置的材质及规格
        8.2.6 供热设备系统的操作流程
    8.3 材料与方法
        8.3.1 试验设置
        8.3.2 基础情况测试
        8.3.3 其他检测
    8.4 结果与分析
        8.4.1 接收器接收太阳能辐射的情况
        8.4.2 太阳能提供的热量与烟叶需求的匹配度
        8.4.3 密集烤房温控检测精度分析
        8.4.4 烘烤能耗及系统热效率的对比分析
        8.4.5 太阳能的收集效率
        8.4.6 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比较
        8.4.7 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分析
        8.4.8 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对比
    8.5 讨论
        8.5.1 新设备技术与烟叶烘烤控制的精度改进
        8.5.2 我国太阳能应用于烟叶烘烤的前景
    8.6 小结
第九章 基于综合烘烤效应的不同清洁能源供热设备的研究
    9.1 引言
    9.2 材料与方法
        9.2.1 测定项目
        9.2.2 供热设备的评估
    9.3 结果与分析
        9.3.1 不同供热设备对烤房内温度控制精度的影响
        9.3.2 各类供热设备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9.3.3 烘烤过程中各项费用的统计分析
        9.3.4 燃料类供热设备的经济运行参数的评估
        9.3.5 太阳能烘烤装置经济效益的评估
    9.4 讨论
        9.4.1 如何提高太阳能在烟叶烘烤中利用的有效途径
        9.4.2 烟草烘烤如何合理地利用我国太阳能
    9.5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录1 生物质燃料燃烧/气化一体炉供热设备
        1.1 设计的平面和立体效果图
        1.2 制造实物及安装设备
        1.3 烘烤过程中烟囱情况
        1.4 温度检测抽样点和使用arcgis10.0勾画设备温度误差估计图
        1.5 生物质燃料元素组成
        1.6 废渣情况
        1.7 烘烤出来的烟叶
        1.8 气体燃烧观察口视频截图
    附录2 醇基液体燃料梭圆型燃烧连体率供热设备
        2.1 燃烧机及配件
        2.2 梭圆型燃烧联体炉
        2.3 试验情况
        2.4 智能自控装置
    附录3 天然气燃气凸型燃烧连体炉供热设备
        3.1 凸型燃烧联体炉供热设备
        3.2 试验情况
    附录4 太阳能辅助其他燃料组合供热设备
        4.1 太阳能辅助其他燃料组合供热设备安装及成品
        4.2 离心风机及输送热风管道(红色)
        4.3 智能控制装置
    附录5 我国早期现存的密集烤房
        5.1 土木建造的密集烤房
        5.2 全资引进的密集烤房
        5.3 步进式连续烘烤的密集烤房
作者简介

(3)不同环境条件下轻油燃烧器火焰结构特性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学描述
2 模拟计算
    2.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2.2 Fluent数学模型选取
    2.3 边界条件设置
3 计算结果分析
    3.1 模型有效性验证
        3.1.1 温度场对比
        3.1.2 火焰长度对比
    3.2 数值模拟方案的确定
    3.3 环境因素对火焰温度影响
        3.3.1 同一工况下温度场对比
        3.3.2 不同工况下模拟结果对比
    3.4 环境因素对火焰长度影响
        3.4.1 温度对火焰长度的影响
        3.4.2 压力对火焰长度的影响
4 结论

(4)生物质热解气燃烧设备的研制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物质热解炭化设备现状
        1.2.2 燃气燃烧器分类及性能特点
        1.2.3 国外燃气燃烧器研究
        1.2.4 国内燃气燃烧器研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生物质热解气燃烧设备总体方案设计
    2.1 生物质热解炭气联产设备
    2.2 生物质热解气特性
        2.2.1 生物质热解气的物理特性
        2.2.2 生物质热解气的燃烧计算
    2.3 生物质热解气燃烧设备总体结构
        2.3.1 燃烧设备设计原则
        2.3.2 生物质热解气燃烧器类型
        2.3.3 设备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2.3.3.1 设备整机结构
        2.3.3.2 设备整机工作原理
        2.3.3.3 设备主要参数
3 关键零部件的选型和设计
    3.1 生物质热解气燃烧器的设计
    3.2 生物质热解气设备燃烧室的设计
    3.3 换热器的设计
        3.3.1 传热量的计算
        3.3.2 传热系数
        3.3.3 平均温差
        3.3.4 传热面积
    3.4 控制系统设计
        3.4.1 PLC的选型
        3.4.2 传感器的选择
        3.4.3 MCGS组态软件的设计
        3.4.3.1 MCGS工程建立
        3.4.3.2 组态画面设计与控制流程
4 样机试制与试验
    4.1 样机试制
    4.2 试验
        4.2.1 试验目的
        4.2.2 试验材料
        4.2.2.1 试验原料
        4.2.2.2 试验参数与仪器
        4.2.2.3 试验技术路线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建议
参考文献
感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附表 1
附表 2
附表 3
附表 4

(5)某轻烃回收装置运行效果分析及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天然气轻烃回收技术发展现状
        1.2.1 国外轻烃回收技术进展
        1.2.2 国内轻烃回收技术现状
    1.3 某轻烃回收装置概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某轻烃回收装置运行现状
    2.1 原料气基础条件
        2.1.1 原料气气质条件
        2.1.2 原料气边界条件变化
    2.2 装置设计运行参数
        2.2.1 主要操作参数
        2.2.2 主要设备操作参数
    2.3 装置实际运行参数
        2.3.1 主要操作参数
        2.3.2 主要设备操作参数
    2.4 产品产量收率
    2.5 轻烃回收装置主体装置
        2.5.1 预处理单元运行状况
        2.5.2 轻烃回收单元运行状况
        2.5.3 液化气、稳定轻烃储罐及充装单元运行状况
        2.5.4 循环水系统运行状况
    2.6 轻烃回收装置锅炉及蒸汽系统
        2.6.1 工艺流程简述
        2.6.2 锅炉
        2.6.3 运行状况
第3章 轻烃回收装置的优化改造
    3.1 轻烃回收装置主体装置
        3.1.1 预处理单元优化改造及运用
        3.1.2 轻烃回收单元优化运用
    3.2 轻烃回收装置锅炉及蒸汽系统
        3.2.1 锅炉水处理系统改造
        3.2.2 蒸汽系统改造
    3.3 压缩机振动现象的改造试验
        3.3.1 改造目的
        3.3.2 原因分析
        3.3.3 优化措施
        3.3.4 效果分析
第4章 装置C_3收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原料气组成
    4.2 原料气温度
    4.3 低温分离器的操作温度
    4.4 膨胀机膨胀比(即进口压力/出口压力)
    4.5 脱乙烷塔重沸器温度
    4.6 提高C_3收率的措施及效果
        4.6.1 参数优化
        4.6.2 工艺过程改造
    4.7 小结
    4.8 装置改进建议方案
        4.8.1 工艺优化改造
        4.8.2 工艺参数优化
第5章 结论
    5.1 总结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6)操作条件对轻油燃烧机火焰形态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轻油燃烧机应用进展
        1.2.2 液体燃料雾化技术
        1.2.3 燃烧机配风技术
        1.2.4 喷雾燃烧火焰形态研究
        1.2.5 操作条件参数分析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压力旋流喷雾燃烧理论分析
    2.1 液体燃料雾化理论
        2.1.1 雾化液滴粒径
        2.1.2 雾化液滴尺寸分布
    2.2 喷雾燃烧火焰形态
        2.2.1 湍流射流火焰形态分析
        2.2.2 旋流火焰形态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轻油燃烧机参数标定实验
    3.1 风量标定实验
        3.1.1 风量计算
        3.1.2 风量标定实验
    3.2 油量标定实验
        3.2.1 油量调节
        3.2.2 油量标定实验
    3.3 配风调节数值模拟
        3.3.1 配风流动特性
        3.3.2 配风原则及调节
        3.3.3 配风调节数值模拟
    3.4 小结
第四章 燃烧机雾化特性实验研究
    4.1 实验仪器
    4.2 实验设计
        4.2.1 实验装置
        4.2.2 实验设计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燃烧机出口处粒径关系修正
        4.4.1 理论公式验证及误差分析
        4.4.2 雾化液滴粒径关系修正
    4.5 小结
第五章 喷雾燃烧火焰形态研究
    5.1 火焰形态影响因素实验
        5.1.1 实验设计
        5.1.2 实验结果
        5.1.3 图像处理
        5.1.4 火焰形态影响主因素分析
    5.2 火焰形态影响规律实验
        5.2.1 实验设计
        5.2.2 实验结果
        5.2.3 图像处理
        5.2.4 火焰形态影响规律分析
    5.3 火焰形态与操作参数关系建立
    5.4 基于操作条件的火焰形态预测软件开发
        5.4.1 程序开发及功能
        5.4.2 程序编制及运行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生物质清洁燃油与不凝气混合燃料燃烧机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生物燃油燃烧机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生物燃油燃烧机的发展现状
        1.2.2 国外生物燃油燃烧机的发展现状
    1.3 生物燃油燃烧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的主要目标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混合燃料性能的研究
    2.1 生物燃油的成分分析
        2.1.1 生物燃油的元素分析
        2.1.2 生物燃油的物质分析
    2.2 生物燃油的理化特性
        2.2.1 生物燃油的密度
        2.2.2 生物燃油的黏度
        2.2.3 生物燃油的酸性
    2.3 生物燃油燃烧的理论分析
        2.3.1 生物燃油燃烧方式的确定
        2.3.2 生物燃油的燃烧过程
    2.4 生物燃油燃烧的特性分析
        2.4.1 生物燃油升温速率的影响
        2.4.2 生物燃油燃烧动力学分析
    2.5 可燃不凝气的性能
        2.5.1 不凝气的密度
        2.5.2 不凝气的动力粘度
        2.5.3 不凝气的运动粘度
        2.5.4 不凝气的导热系数
        2.5.5 不凝气的等压热容
        2.5.6 不凝气的热值
    2.6 混合燃料燃烧的理论计算
        2.6.1 混合燃料生物燃油燃烧机功率的确定
        2.6.2 混合燃料燃烧所需空气量的计算
        2.6.3 燃烧产生烟气量的计算
        2.6.4 燃烧温度的计算
    2.7 本章小结
3 混合燃料燃烧机设计理论研究
    3.1 混合燃料燃烧机的技术指标
    3.2 混合燃料燃烧机的机理及设计原则
        3.2.1 混合燃料燃烧机的机理
        3.2.2 混合燃料燃烧机的设计原则
    3.3 混合燃料燃烧机的结构
    3.4 燃油系统的设计研究
        3.4.1 油泵的选择
        3.4.2 油管的设计计算及选择
        3.4.3 雾化喷嘴的设计及计算
    3.5 配风系统的设计
        3.5.1 配风系统的配风供气原理
        3.5.2 配风系统的配风供气原则
        3.5.3 风机叶轮的选型
        3.5.4 配风系统中旋流器的应用
    3.6 电动机的选择
        3.6.1 电动机功率的确定
        3.6.2 电机其它参数的确定
    3.7 传动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3.7.1 传动方式的确定
        3.7.2 皮带传动的设计
        3.7.3 传动轴的设计
    3.8 燃烧室的设计
        3.8.1 燃烧室出口直径的设计计算
        3.8.2 燃烧室气流理论研究
    3.9 燃烧机点火方式的确定
    3.10 本章小结
4 混合燃料燃烧机的完善
    4.1 混合燃料的燃烧预热
    4.2 燃烧产物的控制
        4.2.1 CO的控制
        4.2.2 NO_x的控制
    4.3 噪声的控制
        4.3.1 控制声源
        4.3.2 控制噪声的传播
    4.4 混合燃料燃烧机的防风
    4.5 混合燃料燃烧机控制流程
    4.6 混合燃料燃烧机的建模
        4.6.1 混合燃料燃烧机动力及传动系统建模
        4.6.2 混合燃料燃烧机主体建模
        4.6.3 混合燃料燃烧机实装整体建模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FLUENT混合燃料燃烧机雾化喷嘴的仿真研究
    5.1 雾化喷嘴的ANSYS Fluent仿真研究
        5.1.1 雾化喷嘴模型的建立
        5.1.2 雾化喷嘴中流体模型的建立
        5.1.3 雾化喷嘴模型的网格划分
        5.1.4 雾化喷嘴模型边界的定义
        5.1.5 计算模型的选择
    5.2 雾化喷嘴的ANSYS Fluent仿真结果讨论
        5.2.1 雾化喷嘴模型中流体速度仿真
        5.2.2 雾化喷嘴模型中流体速度矢量仿真
        5.2.3 雾化喷嘴模型中流体流线仿真
    5.3 雾化喷嘴雾化效果的ANSYS Fluent仿真研究
        5.3.1 燃烧室模型的建立
        5.3.2 燃烧室模型的网格划分
        5.3.3 燃烧室模型边界的定义
        5.3.4 计算模型的选择
    5.4 雾化喷嘴雾化效果的ANSYS Fluent仿真结果讨论
        5.4.1 雾化喷嘴喷出的混合燃料速度仿真
        5.4.2 雾化喷嘴喷出的混合燃料速度矢量仿真
        5.4.3 雾化喷嘴喷出的混合燃料压强仿真
        5.4.4 雾化喷嘴喷出的生物燃油雾滴大小及均匀度仿真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工业用生物燃油燃烧机的设计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生物燃油的燃烧应用
    1.3 燃烧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燃烧机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燃烧机的研究现状
        1.3.3 发展趋势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生物燃油性能实验及燃烧理论研究
    2.1 生物燃油成分
    2.2 生物燃油主要理化特性实验研究
        2.2.1 实验样品及仪器
        2.2.2 实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2.3 燃烧基本理论分析
        2.3.1 热理论分析
        2.3.2 热动力学分析
    2.4 生物燃油燃烧特性研究
        2.4.1 生物燃油燃烧方式
        2.4.2 生物燃油燃烧的过程
        2.4.3 升温速率的影响
    2.5 生物燃油雾化特性参数研究
        2.5.1 雾化特性参数
        2.5.2 雾化影响因素
    2.6 本章小结
3 生物燃油燃烧机设计及其理论研究
    3.1 生物燃油燃烧理论计算
        3.1.1 燃烧所需空气量计算
        3.1.2 燃烧后温度计算
    3.2 生物燃油燃烧机机理
        3.2.1 生物燃油燃烧机基本结构
        3.2.2 生物燃油燃烧机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
        3.2.3 生物燃油燃烧机设计原则
    3.3 燃油供给系统的理论计算
        3.3.1 燃烧机油泵和油管设计
        3.3.2 生物燃油预热系统理论分析
    3.4 喷嘴结构理论计算
        3.4.1 雾化喷嘴的设计
        3.4.2 雾化喷嘴直径的计算
        3.4.3 拉瓦尔管理论计算
        3.4.4 雾化角的设计
    3.5 供风系统理论计算
        3.5.1 稳焰机理及稳焰方式
        3.5.2 燃烧机配风原则
        3.5.3 配风器的设计
    3.6 点火装置的设计
    3.7 燃烧控制系统设计
        3.7.1 控制方案
        3.7.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7.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8 本章小结
4 基于FULENT生物燃油燃烧机数值模拟研究
    4.1 数值模拟技术
    4.2 数学模型及方程建立
    4.3 基于FLUENT燃烧机数值模拟过程及模型建立
        4.3.1 模型建立
        4.3.2 网格划分
        4.3.3 边界条件
    4.4 基于FLUENT燃烧机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4.4.1 松弛因子的选择
        4.4.2 生物燃油雾化计算结果与分析
        4.4.3 生物燃油燃烧计算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工业用生物燃油燃烧机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研究依据
    5.2 喷雾性能实验研究
        5.2.1 实验仪器及检测装置
        5.2.2 实验过程
        5.2.3 喷嘴直径对雾化质量的影响
        5.2.4 供风压力对雾化质量的影响
        5.2.5 生物燃油温度(粘度)对雾化质量的影响
    5.3 样机实验及其优化控制
        5.3.1 实验样机
        5.3.2 实验过程
        5.3.3 实验结果分析
        5.3.4 燃烧优化控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生物质燃油燃烧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质燃油燃烧器构造与基本原理
    1.1整体结构
    1.2基本原理
2 燃油燃烧器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参数
    2.1设计原则
    2.2主要技术指标
3 生物质燃油燃烧器理论计算与结构设计
    3.1 理论计算与结构设计
        3.1.1 喷头结构设计。
        3.1.2 雾化方式及结构设计。
        3.1.3 二级雾化混合管的设计。
    3.2 生物燃油燃烧器的配风原则
4 小结

(10)基于传统燃烧机的生物燃油燃烧机优化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燃油燃烧机
    1. 1 传统燃油燃烧机的结构及特点
    1. 2 生物燃油燃烧机的特殊性
2 生物燃油燃烧机的结构及改进
    2. 1 生物燃油燃烧机的整机结构
    2. 2 燃烧机喷嘴的改进
    2. 3 配风器的设计
    2. 4 燃烧室的改进
    2. 5 燃油系统的改进
    2. 6 控制系统
3 结束语

四、全自动轻油燃烧机的设计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果枝竖向批式干馏中试平台设计与试验[D]. 郭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清洁能源智能供热对烤烟烘烤效果的研究[D]. 王建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2)
  • [3]不同环境条件下轻油燃烧器火焰结构特性数值分析[J]. 刘建军,仇性启,田孝帅,王轲.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4]生物质热解气燃烧设备的研制与试验[D]. 仉利.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1)
  • [5]某轻烃回收装置运行效果分析及改造研究[D]. 袁灿.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6]操作条件对轻油燃烧机火焰形态影响规律研究[D]. 陆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7]生物质清洁燃油与不凝气混合燃料燃烧机研究与设计[D]. 王双兴.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8]工业用生物燃油燃烧机的设计理论及实验研究[D]. 田仲富.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1)
  • [9]生物质燃油燃烧器的研究与设计[J]. 刘欣,王述洋,薛国磊,孙炳孝. 安徽农业科学, 2014(19)
  • [10]基于传统燃烧机的生物燃油燃烧机优化与改进[J]. 刘天龙,张绍群,王述洋,张西洋,焦广泽. 森林工程, 2014(02)

标签:;  ;  ;  ;  ;  

自动轻油燃烧器的设计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