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道教与古代文化关系初探

长江流域道教与古代文化关系初探

一、道教与长江流域古代文化的关系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韦秋培[1](2021)在《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 ——以汉中盆地段为例》文中认为在ICOMOS《文化线路宪章》引领下,2009年俞孔坚等多位学者提出构建中国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长江沿线文化带被界定为国家级线性文化遗产,其中汉江作为长江第一大支流,也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继而开启了从文化线路视角研究汉江的新领域。汉江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大河之一,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产生巨大影响。目前的研究缺少对汉江本体和沿线文化带的遗产关联性方面更细致的研究和梳理。2020年,在《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编制工作中首次从文化线路视角分析汉江两岸的密集古迹分布带及沿汉江呈现文化传播的现象,并提出“汉江水路”概念及“汉江水路”系列遗产保护目标,但对其遗产构成和价值识别等工作尚未深入展开。因此本文将从文化线路视角对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遗产构成和价值进行识别和研判,这对推动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及“汉江水路”遗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次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研究,“汉江水路”作为一个新的遗产保护对象,需根据《文化线路宪章》等国际宪章和文件,借鉴“水路遗产”和“水路文化遗产”等概念,梳理“汉江水路”的命名和内涵;依托“汉江水路”的历史发展研究,梳理汉江水路历史演变过程和历史线路;在此基础上,从文化线路视角,对“汉江水路”满足“文化线路”定义、具备“文化线路”特征等方面进行认知。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基于案例借鉴和相关文件解读探讨文化线路遗产构成和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构建相应的技术路线。第三部分为实践研究,实践研究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识别和遗产资源调查,基于构建的技术路线和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历史功能,建立汉江水路遗产体系,并基于遗产构成要素识别原则,确认属于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构成要素清单,并对已确定的遗产构成要素进行资源现状调查;其二为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研究和判断,借鉴Attributes(价值特征要素)的认定逻辑建立了遗产要素与遗产价值的联系,通过分析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各类遗产要素与线路功能相关的价值特征,从而归纳总结各类型遗产要素共有的价值内容,选择《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价值体系作为遗产要素共有的价值转化为整体价值的框架,继而从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和社会五方面总结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整体价值。本文基于文化线路视角,梳理了“汉江水路”命名和概念内涵,构建了文化线路遗产构成和价值研究的技术路线,并以汉江水路汉江盆地段为例,厘清了其遗产构成要素与遗产价值。本研究为类似的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与价值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框架,同时为“汉江水路”遗产名录及保护与利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施昂[2](2021)在《晚唐五代词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唐五代藩镇割据、政局动荡、兵戈不断。在此时代背景下,文人四处游走、被迫迁移,其思想与创作免不了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同时,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本表达体裁,在晚唐五代时期逐渐兴盛。对词学的地理与地域研究的学术史的梳理中可以看到,涉及晚唐五代阶段的研究较少,且鲜少有对此时期的各文学要素的地理分布作系统探讨。因此对晚唐五代词地理分布的梳理很有必要。本文将在“文学地理学”理论的引导下,尝试对晚唐五代词作地理分布现象的梳理。词人籍贯地与活动地的分布及其所受区域文化,能呈现其时词学版图的静态特征与动态流变,从而在空间上勾联南北,在词史的发展上纵向贯通。全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首先回顾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及其理论建构,梳理词学研究中有关地理与地域的研究。其次,阐明晚唐五代词的地理分布与区域文化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最后,介绍全文的研究思路、篇章结构与方法。第一章晚唐五代词人的分布。首先,对晚唐五代词人词作的基本情况包括词人名、分属时期、籍贯地、籍贯地的今属地、词人生卒年、所用词调数、所作词作数、词人的徙任地及有关基本情况的备注如所仕政权等进行梳理。其次,分别对其中分属于晚唐和五代的词人的籍贯作地理分布的列表统计。接着,根据词人仕途流徙析出文人流向表,得出其时的词学版图具有扩散性、南方化及都市向心力的特点,从动态上展现晚唐五代词史的发展。并据此,生成其时的五个文学区系六个区域文学中心。第二章晚唐五代词内容的区域分异。分别对隶属于六个区域文学中心即长安—洛阳—开封、敦煌、成都、长沙一江陵、江都一金陵一杭州、长乐一泉州一兴王府的词人的词作内容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在对文本内容的考察中发现同一区域文学中心中本土或移民词人对于都市等外部环境的感知不同,反映在文本上就呈现出了不同的画面,这一现象在西蜀词人中颇为瞩目。从整体上而言,晚唐五代词在内容上涉及到的地理因素除自然地理外,以地区发展为多。第三章晚唐五代词的区域比较。从地理风貌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与水文水系、气候特征及以矿产与动植物资源为代表的自然资源等,地区发展如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教育培养与人才选拔、军事制度与城市建设等以及文学文化渊源的传承等方面对晚唐五代词的区域分异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地理风貌对词人审美情趣与文学选择有熏染与促成作用;地区发展对词的创作有推动和鼓励作用;文学文化渊源上除了佛、道等思想外,中原大唐气象崇文尚武的余韵、蜀中尚“靡丽”的文学传统、荆楚之地“骚怨”传统的回归与超越、六朝以来江南诗性文化的形成与成熟、闽粤岭南流贬文人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各地呈现出了不同的传承风貌。第四章晚唐五代词的地理意象。由于词人之间存在着交流互动、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接受的历来文化传统的同一性使得词人创作的文本内容呈现出趋同。这种相似与趋同性在地理意象的运用与表达上可以显见。于是将晚唐五代词的地理意象粗分为区域意象和地景意象,试图对这些地理意象的意蕴以及差异进行阐释。区域意象包括边地意象、江南意象与荆楚意象;地景意象包括两大都市意象群即长安—洛阳都市意象群、吴越都市意象群,以及巫山意象。

刘璇[3](2021)在《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文中认为洪涝灾害是当今世界严重的灾害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会出现很多不同程度的洪水的灾害,尤其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是最为严重。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大多都是通过史料记载的方式,进行清朝气候记录。如何模拟清朝时期的水旱灾害空间结构并分析赣江下游流域的水患灾害的洪水高度是当前环境规划与设计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主要难题。赣江下游流域是我国典型的汇水盆地区,是鄱阳湖入长江流域的重要水陆交通命脉。其研究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复原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的水系、湖泊、洪水高程对当今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显着意义。然而,在当今清朝时期的水环境研究中,大多都处于明清时期历史文献记载,分析明清时期的气候环境。本文以万寿宫为研究点,通过分析万寿宫的文化功能和环境功能,以文化功能分析了以治水英雄“许真君”的典型案例,以及万寿宫分布的发展历程。按照3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解析了万寿宫遗址的高程、坡度、河网密度等环境功能。依据现存万寿宫遗址识别了万寿宫空间分布规律,得出万寿宫临水特征。基于历史气候资料,运用综合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系统地解析了依据万寿宫遗址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的时空演化特征。识别了以万寿宫作为洪水高程到达点的空间洪涝灾害模拟,探讨了基于水神庙为古代水文站在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研究方法建议,为研究清朝气候和清朝水环境记录提供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支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其万寿宫文化功能的梳理,得出万寿宫作为水神庙的结论。从万寿宫文化角度,分析了许真君作为“为民除水患,镇蛟斩蛇”治理水患的人物事迹。分析了许真君其人生平治水的事迹,以及万寿宫建成的起源、历史、功能、文化。以许真君为“为民除水患水神”慢慢转变成“江西福主”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以许真君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万物有道,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通过田野的调查获得万寿宫遗址的基础数据,万寿宫作为水神庙大多都建立在治理水患的区域和水患频发的地区,其空间分布规律具有“临水”之特征,万寿宫遗址主要分布在临水的赣江下游流域。通过万寿宫遗址的环境功能分析得出三个结论:其一,万寿宫水神庙是古代水陆交通的航标。其二,出于文化景观的作用,万寿宫作为水神庙的代表性寺庙建筑。其三,万寿宫作为水文站具有古代水患灾害标记之作用。(2)通过实地考察,获取了万寿宫水神庙建成的地形、地貌、高程、坡度、河网密度等基础数据。经过27座万寿宫遗址的环境功能解析,得出万寿宫遗址大多处于低海拔冲积平原地区。万寿宫遗址高程大多都分布在20-30m。万寿宫遗址坡度范围大多都是适合人类生产生活的15°以内。基于河网密度值计算,万寿宫遗址分布大多在4-30 km/km2区间。(3)运用柯本气候分类法,从空间上分析得出赣江下游流域处于Cfa温暖带常湿温暖气候。基于历史气候资料,综合运用统计分析,运用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流域各地区气候特征相关性R2为0.7182,表示赣江下游流域的各地区被解释变量的水旱灾害具有较高的可信程度。同时说明赣江下游流域各地区的气候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赣江下游流域都处于Cfa温暖带常湿温暖气候,清朝时期各地区的水旱灾害对临近地区影响较高。(4)通过历史资料统计法收集赣江下游流域水旱灾害数据,运用滑动平均法、水患灾害等级法。结果表明:从1644年-1704年,大致是清朝初年至康熙前期,这一时期水旱灾害较为频繁,以旱灾为主,是清朝旱灾最为密集的时期。第二时间段是从1704年-1824年,康熙四十三年至道光四年,约120年时间,这一时间段赣江下游流域的城市又是水旱灾害多发期,水灾的频率高于旱灾。第三时间段为1824年-1911年,道光四年至宣统三年,约有84多年时间。这一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旱灾害频发期,水灾频率明显大于旱灾频率。(5)基于史料量化数据运用小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流域水旱灾害小波分析的结果表明:0-5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2.82a、4.75a。50-10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2.82a、4.75a。100-15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4a、4.475a。150-20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4.75a、8a。200-25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4.75a、8a。由此得出,在250年的时间段内赣江下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周期为2a-8a。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周期是2-7a。说明清朝洪涝灾害周期性和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周期性大体一致。(6)基于清朝时期史料量化数据通过功率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清朝时期新干县水旱灾害的周期性为8.40a、2.50a、4.13a、3.58a、3.03a。清朝时期南昌市水旱灾害的周期性为8.33a、5.09a、4.14a。清朝时期南昌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13a、2.49a、5.06a、4.02a、3.95a、3.68a。清朝时期湾里区水旱灾害周期性为2.50a、5.03a、4.17a。清朝时期新建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13a、3.09a、4.14a。清朝时期安义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2.50a、4.17a、2.82a。清朝时期进贤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33a、5.03a、2.50a、3.64a。清朝时期樟树市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33a、5.03a、4.26a、4.15a、3.68a、2.70a、2.54a、2.27a。清朝时期丰城市水旱灾害周期性为5.08a、4.55a、4.41a、4.26a、2.68a。清朝时期永修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55a、7.14a、5.10a、4.41a、4.20a、3.97a、3.45a、2.25a。也就是说赣江下游流域洪涝周期性灾害和厄尔尼诺现象2a-7a出现的周期性大体相近。(7)清朝时期气候变化对万寿宫遗址研究实证分析,得出清朝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对万寿宫遗址影响显着。因古代并没有水文站进行水文历史记录,故以万寿宫水神庙的高度作为水文站标高,运算Arc GIS空间智能计算,在不同的降雨条件下,进行了无源分析,计算了18次洪水灾害模拟,得出18种情景模拟下研究区洪水影响情况。在不同情景条件下,得出万寿宫遗址淹没区范围及受到影响的遗址的数量、受灾面积及空间分布。以最低水位吴城万寿宫黄海高程1米情景下进行空间模拟,得出淹没区面积184197hm2,占研究区总面积6.45%。以钱塘万寿宫黄海高程78米情景下进行空间模拟,得出淹没区面积2231949hm2占研究区总面积78.17%。并通过运用Arc Scene软件,进行水淹没演进模拟分析。(8)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的清朝赣江下游水系复原。通过对古地图进行整理,通过其空间定位运用投影转换、赋予同名点以现代坐标的方法,对空间地图进行地图校正。基于WGS84地理坐标系,叠加1820年清朝江西省地图,矢量化提出赣江流域湖泊水系系统。通过的Arc GIS空间分析法,得出当今鄱阳湖面积缩小的结论,以及赣江下游流域弯曲处河流演变的研究结果。综上分析,本文基于原有洪涝灾害与现代降雨量拟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提出基于空间上,以万寿宫水神庙为古代水文站标志站点进行水环境记录的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是新型研究理论机制创新。

杨小敏[4](2020)在《宋代药业研究》文中提出药业,即医药行业,在中国古代溯源悠久。传统药业涵盖古人为了防治疾病、延续生命的一系列药物认知、利用以及经营活动。药业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及加工药物、经营管理机构、药市及药业文化等内容,其发展不仅与医学、农业、商业联系紧密,更具有独立发展路径。宋代以前,药物发展经历了从民间经验到官方认证的过程。宋代以后,药物利用更多体现在官方主导下的民间传播过程。厘清宋代用药、制药、售药等相关机构之间的联系,是理解古代药业经营管理以及官民用药发展水平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宋代药业的发展历程,既有利于展现传统药业的阶段性演变,也是阐释宋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关乎生命的重要行业,古代药业以战国秦汉以来的医药认知体系为基础,逐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战国秦汉时期为第一阶段,出现了主要满足少数人补益需求的最早用药风潮。不过当时上层社会的用药习惯与百姓应疫需求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魏晋隋唐时期是第二阶段,不仅逐步掀起了古代“医药分家”的序幕,也促使隋唐以后城镇药肆、药市的初步兴起。宋代开启了古代药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构建了政府引导下的药业运行体系,在药物利用、经营管理、药业信仰等方面多有革新。宋代药业的兴盛,为下一阶段明清时期的药材商帮活动奠定了行业发展基础。在药物利用方面,宋代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别药物分别在专业栽培、利用观念、功效地位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植物药种植中,宋代人工栽培药物的种类、技术、规模范围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在动物药利用中,宋代不断稳定并付诸于实践的“辰属”观念,引导人们深入开发利用已经熟知的动物药,而非恣意妄用其他野生品种。在包括动物药在内的药物代用品方面,宋代医药家不是无节制的增加代用品种类,而是采取相对稳定的用药标准,推动成药规范化发展。在矿物药的功效利用中,宋代矿物药被大量引入治疗普通疾病,但在实践中也遭到越来越多医家、士人的质疑。政府一度颁布旨在扼制滥用金石药的禁令,其他植物类药物(如黄耆)的补益地位逐步形成。这些药物资源的利用变化,是宋代药业兴盛的重要基础。在经营管理方面,宋政府重视革新医药机构,形成了内廷用药与外朝制售的有机结合。官方制售机构以翰林医官院、太医局的行政教育职能分化为基础,自上而下逐步影响至基层乡里,有效强化了官药业的市场优势地位。中央及地方官药局各有侧重,而非单一的直属关系。地方药局具有比较自由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与中央官药局运行模式不同、相对独立、临时性的地方医疗救助体系。在比较协调的政策环境下,宋代(特别是南宋)商业性市镇普遍兴起,南方民间药肆明显多于北方。许多民间药肆不再与医家直接相关,而是由商人直接经营。药材商品的独立化以及药业主体的多样化发展,成为宋代药业兴盛的突出表现。此外,药品流通过程中度量衡的规范与进步、剂型的商业性变化、药价的持续走高,一并彰显了宋代药业发展的新面貌。在药业信仰方面,宋代儒释道力量在医药活动中相互联系,形成了以佛、道为名,由士人融合构建的行业崇拜雏形。宋代士人通过家宅种药和开辟药园等活动,在社会上形成了认识药物、利用药物的良好环境。他们以理性的批判精神,成为当时传验方药的重要主体。士人对道家祠观和佛家寺院的记载和传颂,既推动了道家先贤及医药人物逐步具备了行业神的崇拜形象,也进一步提高了佛家寺僧医药活动的社会影响。宋代以后各种“药王”的多样化记载,是明清时期医药行业民间崇拜的社会文化基础。就现实意义而言,宋代作为超越古代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关键时期,是我们恰当总结古代药业发展经验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阶段。以药物利用为线索,注重探讨药材商品的经营活动及文化背景,是系统阐释宋代药业发展水平、拓展宋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合理途径和独特视角。传统药业至今关乎民众生活、政府治理、社会秩序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综合规划药学史的研究路径、如何理解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药物的依赖和需求,仍是人们值得不断深思的重要课题。

熊浚[5](2020)在《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文中提出社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节日文化。在中国的典籍,如《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等,都有许多有关社日的记载。“社祭”作为一种官方和民间共同的礼俗,在中国延续了至少两千多年之久。“社”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与节日礼俗,在中国影响如此之大,以致人们至今仍然沿用“社”的名称,命名“社会”“社团”“社区”等当代社会组织,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今日之中国,传统的社节早已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全面萎缩,只有极少数地区保存着这种古老文化的遗留。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的春社,就是社节以活态形式在民间生活中存续的一个节日。传统社节是一种怎样的节日文化?其运作方式和文化表征是怎样的?她要实现什么样的社会功能?为什么恩施土家族人在现代生活中仍能保存甚至激活这种古老的节俗?他们的春社习俗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今天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土家族社节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众广泛参与的传统节俗呢?这些问题,就是笔者作为一个从小在“春社”节俗中长大的土家族人,同时又是正在学习民俗学的博士生,以局内和局外两种眼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感,通过亲身参与和田野调研后,所要作出的答卷。本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论文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重难点、创新点。论文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从社神社主、社祭形式、社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了学术史的追溯和研判,决定将研究重点放在厘清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习俗的主要形态,并以此为基础发掘春社习俗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之上。提示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通过对三个村落中春社节俗的调查,重构“社祭”节俗的演变形态,再现古老社节的当代形态,对社节的仪式过程、象征符号、社会功能、核心价值和女性文化等作出深描与阐释。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二章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民俗传统三个方面阐述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源流。首先对武陵山区的地理环境和土家族传统文化作了简要分析。其次对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来源展开辨析。从“社”的中原汉民族文化的来源,考察移民迁徙过程的影响,理解春社习俗是以简化的汉族社祭为外在表现形式,以汉文化与土家文化相交融产生的独特习俗为内容,由此可以确认汉文化的“社祭”是春社的源头,土家族的春社习俗是支流。第三章在源流研究基础上,运用田野民俗志的方式,分别以恩施地区的金龙坝、楸木园、双堰塘这三个古村落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村落传说对春社习俗的差异性展开具体的描述与分析。金龙坝保留了较原始的以山神、土地龙神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楸木园有保存完好的社神象征,形成了以社主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双堰塘村地处城乡结合处,形成了以娱人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春社习俗的防疫与巫术心理揭示出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与亲情伦理智慧。第四章主要从春社习俗的具体形态来讨论恩施地区土家族的文化内涵问题。主要体现在承载原始生命观、包含多神信仰、崇尚女性价值等三方面。拦社习俗体现出恩施地区土家族丧葬礼俗的豁达乐观、圆融新生的原始生命观。多神信仰是土家族群原有信仰在儒、道、释三种宗教影响下而产生的独特民族信仰。社饭习俗是一场充分体现恩施地区土家族女性价值与地位的展演,拦社习俗也展现出女性在土家族群中所拥有的崇高地位,是女性氏族社会的历史遗风。第五章讨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春社习俗作为体现土家族人独特文化内涵的一项民俗事项,具有补偿与治癒功能、认同与整合功能,以及传承与教化功能。这些文化功能在现代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此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辨析。第三部分是第六章及结语,总结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源流、习俗、个案、特征和功能问题,延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来思考春社习俗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春社习俗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民俗事项,它更是土家族丧葬文化、性别文化的实际载体,它在具体施行过程中成功演绎了亡者由人变神的具体过程,同时揭示了土家女性主体在性别文化和婚姻关系之间所处的地位与意义。本文通过全面解读当代恩施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特质,认识到当代春社习俗所蕴含的土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真与自我的日渐沦丧。思考如何在政府主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把握春社习俗的现代传承规律,使春社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更好地传承,为新时代的民族文化建设提供富有现实价值的生活智慧。

修梦琦[6](2020)在《行旅文化视野下唐代荆楚地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荆楚地区位于长江中游战略要地,有着丰富的行旅资源,游人流连于此。从唐代的地理文献中对山水形胜和人文景观的记载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主要的自然与人文行旅景观集中在,襄、荆、鄂为中心的夏路、次路驿纵向旅游线和以归、峡、蕲、黄州为中心的长江中游航线横向旅游线,古楚文化遗址,三国文化遗址、江汉文化景观、三峡自然景观、佛教禅宗文化景观点缀其中,多姿多彩的楚风楚俗与稻饭羹鱼的饮食特色是构成人口聚集的吸引力,也是荆楚地区文化在唐代繁荣的重要体现。地形地势的区位优势和唐代中后期逐渐发展迅速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使得此地人口流动增大,进而促成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亭台楼阁的修建、驿馆设备的完善、水陆交通网络的完备、寺院数量的增多和旅游功能的开发为行旅者汇聚于此提供了客观条件,是荆楚文化得以传播和发展的必备因素。荆楚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有唐一代经历了逐渐上升的过程,在“扬一益二”的长江航运经济带中间位置的带动作用下,带动着荆楚地区的转运商贸的活跃,以襄、荆、鄂、州为代表的长江航道上重要节点,成为来往公私商船的必经之地。本地丰富的农业、手工业产品,为吸引商人来此交易提供了内在动力,区域内便捷的水陆交通连接了长安、洛阳、楚州、扬州、广州、益州等重要的对外贸易路线节点,荆楚地区已发展成为西北内陆丝绸之路和东部海上丝绸之路的的出发点,国内外商旅的聚集是唐代荆楚地区经济强势的重要表现。以荆州为中心的佛教传播活动引得众多信徒僧侣汇集于此,形成了僧侣云集的场景。均州武当山与衡州南岳衡山则集合了风景独绝的自然环境与佛道教文化传统,在浓厚的宗教文化积淀下,成为唐代南方宗教发展的中心区域。科举制下干谒活动的盛行使得文人士子纷纷奔走远游,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局面的愈演愈烈,幕府逐渐成为吸引士人入仕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干谒远游还是入幕远游,在去向选择上集中于荆襄地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荆州、襄州为中心的荆楚地区在全国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

谢丹[7](2020)在《安徽佛教寺院建筑研究》文中认为安徽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地理位置较为特殊。东汉楚王刘英左迁泾县事件使得该地成为较早流入佛教的地区之一;深受河南、江苏、浙江等历史上佛教传播中心的影响,安徽佛教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江淮之地曾屡次沦为战场,南北为不同政权所割据,佛教具有地域性差异。佛教寺院建筑作为佛教的物质载体,不仅能够反映佛教发展状况,其本身还具有宗教艺术的研究价值。然而,历代佛教寺院破坏严重,现今建设活动大批仿古,地域特色惨遭磨灭,因此亟需厘清安徽佛教的发展轨迹以及展开安徽佛教寺院建筑的系统研究。本文以始建时间为古代的现存安徽佛教寺院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地方州志和文献,从历史脉络、寺院分布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出发,梳理安徽佛教的发展脉络,分析出佛与儒道交织、禅净宗派传播、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并结合实际调研和数据统计,总结安徽佛教寺院建筑的特征。在地域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中,对照自然条件、政局区划、地域文化的分区标准,将安徽佛教寺院所在区域划分为皖北、皖中、皖南三部分;在建筑本体中,按照建筑群体的选址、朝向、形态、类型以及建筑单体的平面、立面、构件、装饰等方面分析安徽佛教寺院建筑的地域差异性;在佛与儒道交织、禅净宗派传播的因素中,从佛教文化和儒道文化两方面探讨它们对安徽佛教寺院建筑的影响。安徽佛教寺院建筑的地域差异主要体现在因自然条件、地域文化不同而导致的寺院选址、布局形态、建筑样式、细部构件的差异。具体而言,在寺院选址中,皖北平原辽阔、寺院多位于城市平地,皖中水域充沛、寺院多临近水系,皖南山林延亘、寺院常隐于偏远山地;在布局形态中,由北向南,群体从规整到自由、从疏朗到紧凑;在建筑样式中,单体由庄重肃穆的官式到活泼多样的民居式;在细部构件中,由斗拱向斜撑转变,尤其是受徽州文化影响颇深的皖南佛教寺院建筑具有四落水屋顶、马头墙、轩顶等特色构件。而儒、释、道文化对安徽佛教寺院建筑的影响主要在于建筑的配置。佛教在文化融合的趋势下,对内,禅净合流,佛教寺院既具有净土宗的念佛堂、三圣殿,又具备禅宗的法堂、禅堂等配置,对外,与儒、道合一,佛教寺院的布局具有多样化、属性趋于多元化。此外,受佛教九华山地藏信仰的影响,安徽各地掀起了建设地藏殿的热潮。

赵水静[8](2019)在《五代十国文化研究》文中提出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作为连接唐、宋文化的纽带,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有独特地位,具备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学术界对于五代十国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前、后蜀、南唐和吴越等国,对同时代北方地区的文化关注则相对较少。将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视为有机整体,并对南、北文化进行深入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认知五代十国文化,亦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各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经济发展状况与社会结构的变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呈现周期破坏与缓慢发展交替的情况,南方地区在局部统一后则发展相对迅速。除此之外,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阶层变动异常剧烈,南北经济格局变迁与阶层流动均促使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出现若干新特点。五代十国时期的各文化领域与唐代相比出现了不小变化,某些领域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教育领域出现官学教育萎缩,私学教育有较大发展的情况。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书院、学馆、私塾,尤以南方地区成就突出,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科举方面,中原王朝与南方诸国均深化建立相关制度,竞相举行考试,录取人数有较大提升,进而刺激了文化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史学成果颇为可观,官方编撰了一大批典籍,其成就超过我国历史上其他分裂时期。就文学领域而言,这一时期北方地区停滞不前,而南方各地则发展迅速。词的创作日趋繁荣,诗歌创作逐渐萎缩。小说数量虽少,但不乏精品。俗文学的发展开启了宋代市民文学的先声。散文创作颓势虽难以遏制,但王闽与吴越地区仍有可称之处。在绘画与书法领域,创作题材及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释道人物画渐趋衰落,山水花鸟画数量则大为增加。绘画材质从画壁称雄转变为以卷轴画为主,这种变化与作品的商品化趋势有密切关系。五代十国时期书法艺术成就颇高,开启了宋人书法尚意风格之先河。五代十国时期的乐舞与唐代相比衰落严重,但其承前启后的作用仍不容忽视。这一时期的区域文化呈现较大发展,主要呈现在江浙地区、川蜀地区、闽广地区及两湖地区,反映出我国文化版图的巨大变迁。南方各区域中,文化发展体现出不平衡态势。江浙与西蜀两地发展最快,两湖地区次之,闽地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两湖地区,南汉所在的岭南地区发展仍相对滞后。五代十国时期伴随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各地经济与文化迅猛发展,导致文化重心进一步加速南移。自此时起,南方地区在文化上的全面优势地位就此奠定,其后基本未发生改变,并积极引领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古代文化重心的转移始于五代十国时期,两宋时期南方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坚实发展基础上的。这一时期文化发展表现出了与其他历史时期不同的特点与新趋势。其基本特点是:(一)南北文化的差异是政治上的分裂在文化上的体现。(二)五代十国文化体现了汉地文化的特色。(三)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力有所减弱。(四)佛教文化的色彩愈来愈淡。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是:(一)词的发展方兴未艾。(二)绘画艺术的新趋势对后世影响极大。(三)私学教育发展趋势影响了宋代教育的基本格局。(四)尚意书法影响了宋代及后世书法的审美趋向。(五)五宗的理论与思想对宋代理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陈小琴[9](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马盟雨[10](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二、道教与长江流域古代文化的关系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教与长江流域古代文化的关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 ——以汉中盆地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解析
        1.3.1 研究范围
        1.3.2 相关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汉江相关研究
        1.4.2 文化线路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解析
    2.1 “汉江水路”概念由来
        2.1.1 “汉江水路”名称解析
        2.1.2 “汉江水路”概念解读及特征分析
    2.2 “汉江水路”历史研究
        2.2.1 汉江及汉江流域基本概况
        2.2.2 “汉江水路”历史演变
        2.2.3 “汉江水路”线路梳理
    2.3 从文化线路的角度对“汉江水路”进行认知
        2.3.1 “汉江水路”历史作用总结
        2.3.2 辨析“汉江水路”是否符合文化线路定义
        2.3.3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的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识别理论研究
        3.1.1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
        3.1.2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案例借鉴
        3.1.3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的相关研究
        3.1.4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识别技术路线
    3.2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理论研究
        3.2.1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案例借鉴
        3.2.2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的相关研究
        3.2.3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体系比较分析
        3.2.4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技术路线
    3.3 本章小结
4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识别
    4.1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背景概述
        4.1.1 汉中及汉中盆地区域概况
        4.1.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线路走向及其自然地理环境
        4.1.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重要地位
    4.2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分析
        4.2.1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体系构建
        4.2.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识别原则
        4.2.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清单
    4.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资源调查
        4.3.1 交通设施资源调查
        4.3.2 自然环境要素调查
        4.3.3 与军事战略相关要素资源调查
        4.3.4 与文化影响相关要素资源调查
        4.3.5 与商业贸易相关要素资源调查
        4.3.6 非物质遗产要素资源调查
    4.4 本章小结
5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研判
    5.1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研判方法
        5.1.1 价值特征要素的识别
        5.1.2 遗产价值的梳理
    5.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特征要素分析
        5.2.1 线路本身价值特征要素分析
        5.2.2 其它基本要素的价值特征要素分析
    5.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解析
        5.3.1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各类型遗产要素共有的价值分析
        5.3.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整体价值阐述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一: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物质遗产要素现状调查表
附录二: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非物质遗产要素现状调查表
附录三: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数量统计表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晚唐五代词的文学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晚唐五代词人的分布
    第一节 晚唐五代词人的籍贯分布
        一 晚唐五代词人词作的基本情况
        二 晚唐词人的籍贯分布
        三 五代词人的籍贯分布
    第二节 文人流向与区系文学中心的形成
        一 文人流向分布
        二 区系文学中心的形成
        (一)扩散性
        (二)南方化
        (三)都市向心力
第二章 晚唐五代词内容的区域分异
    第一节 长安—洛阳—开封区域文学中心
        一 创作内容涉及秦晋地理景观
        二 创作内容反映秦晋地区发展与都市生活
    第二节 敦煌区域文学中心
    第三节 成都区域文学中心
        一 创作队伍渐趋西蜀“本土化”
        二 创作内容涉及巴蜀地理风貌
        三 创作内容反映成都都市生活
    第四节 江都一金陵一杭州区域文学中心
        一 创作内容涉及江南风物
        二 创作内容反映吴越地区发展
    第五节 其他区域文学中心
        一 长沙一江陵区域文学中心
        二 长乐一泉州一兴王府区域文学中心
第三章 晚唐五代词的区域比较
    第一节 地理风貌对词人审美情趣与文学选择的熏染与促成
        一 地理位置:勾联中西南北,吸引四方来客
        二 地形地貌与水文水系:峰峦叠嶂、雄峻开阔与沟渠纵横、奇丽婉转
        三 气候特征:伤春悲秋又兼夜雨绵绵
        四 自然资源
        (一)矿产资源:金、银、铜中的“富贵气”与“铁”骨铮铮
        (二)动植物资源:花草簇拥下的艳丽风情与江河湖海间的渔隐思想
    第二节 地区发展对晚唐五代词创作的推动和鼓励
        一 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
        二 教育培养与人才选拔
        三 军事制度与城市建设
    第三节 文学文化渊源对晚唐五代词内容与风格的承启
        一 各区系承载文学渊源的不同
        (一)中原大唐气象崇文尚武的余韵
        (二)蜀中尚“靡丽”的文学传统
        (三)荆楚之地“骚怨”传统的回归与超越
        (四)六朝以来江南诗性文化的形成与成熟
        (五)闽粤岭南流贬文人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 文化思想传播交流的影响
第四章 晚唐五代词的地理意象
    第一节 区域意象
        一 边地意象:忠勇无畏与切切相思
        二 江南意象:丽景乐游与淡淡闲愁
        三 荆楚意象:烟水浩渺与凄艳感伤
    第二节 地景意象
        一 长安—洛阳都市意象群
        二 吴越都市意象群
        三 巫山意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万寿宫遗址研究现状
        1.2.2 清朝时期气候研究现状
        1.2.3 气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1.3 基于万寿宫遗址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方法
        1.3.1 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现状
        1.3.2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模式和方法概念
        1.3.3 基于万寿宫遗址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结构框架
        1.4.4 研究创新点
        1.4.5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区概况及相关概念
        1.5.1 研究区概况
        1.5.2 万寿宫的概念
第二章 万寿宫的起源、历史及建设形成的环境要素
    2.1 万寿宫起源及发展史
        2.1.1 万寿宫的起源
        2.1.2 万寿宫的发展史
    2.2 万寿宫祭拜主要的人物——许真君
        2.2.1 许真君生平
        2.2.2 许真君传说
        2.2.3 许真君信仰由来
        2.2.4 许真君的民间崇拜
    2.3 万寿宫内的宗教仪式及主要活动
        2.3.1 许真君崇拜活动——庙会
        2.3.2 纪念许真君的朝圣活动
    2.4 许真君为代表道家思想观点
        2.4.1 “万物有道”观点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4.2 道家思想对当今的社会意义
    2.5 万寿宫建设形成的环境要素
        2.5.1 地形地貌特征
        2.5.2 水文特征
        2.5.3 气候特征
    2.6 万寿宫建设形成的人文要素
        2.6.1 交通活动
        2.6.2 人类活动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遗址分布特征及环境功能分析
    3.1 万寿宫的主要分布及特征
        3.1.1 信仰万寿宫的族群发展过程
        3.1.2 江西省内万寿宫分布
        3.1.3 江西省外万寿宫分布
        3.1.4 国外万寿宫分布、联系和特征
    3.2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遗址分布
        3.2.1 新干县万寿宫遗址
        3.2.2 永修县万寿宫遗址
        3.2.3 丰城市万寿宫遗址
        3.2.4 樟树市万寿宫遗址
        3.2.5 进贤县万寿宫遗址
        3.2.6 南昌市万寿宫遗址
    3.3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时间序列分布
    3.4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空间序列分布
    3.5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遗址与安义古道的关系
    3.6 赣江下游万寿宫遗址高程分析
    3.7 赣江下游万寿宫遗址坡度分析
    3.8 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河网密度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朝小冰期水旱灾害时空演化规律
    4.1 清朝时期的气候特征
        4.1.1 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
        4.1.2 清朝的历史
        4.1.3 清朝温度和降水基本特征
        4.1.4 清朝时期极端气候事件
        4.1.5 清朝后期社会动荡
    4.2 柯本气候空间类型区划
        4.2.1 全球柯本气候空间类型区划
        4.2.2 赣江下游流域柯本气候空间类型区划
    4.3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分布规律
        4.3.1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旱涝指数数据来源
        4.3.2 水旱灾害等级序列
        4.3.3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各地区旱涝指数分析
        4.3.4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总体旱涝指数分析
        4.3.5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地区旱涝指数相关性分析
    4.4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小波分析
        4.4.1 小波分析应用于气候的原理
        4.4.2 1644-1911 赣江下游流域小波分析结果
    4.5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周期分析
        4.5.1 功率谱分析的原理
        4.5.2 基于史料数据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分析的结果
    4.6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空间分布规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朝小冰期水旱灾害对万寿宫遗址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
    5.2 基于万寿宫遗址高程赣江下游流域淹没区分析
    5.3 基于万寿宫遗址高程赣江下游流域淹没区空间分析
    5.4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毁灭的原因
        5.4.1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位
        5.4.2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冷与热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的水环境复原
    6.1 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的清朝赣江下游水系复原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6.1.3 研究结果:基于GIS地理配准的清朝水系复原
        6.1.4 万寿宫遗址在赣江下游流域的3D空间分布
    6.2 鄱阳湖古代近代对比
        6.2.1 数据来源
        6.2.2 清朝1820 年鄱阳湖水系面积
        6.2.3 2002 年鄱阳湖水系面积
        6.2.4 古今鄱阳湖水系对比
    6.3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水系复原
        6.3.1 赣江下游流域的河道提取
        6.3.2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的水系复原
        6.3.3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古今水系对比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结论
        7.1.1 基于田野考察提出万寿宫遗址数据
        7.1.2 提出基于万寿宫遗址分布的空间形式
        7.1.3 基于万寿宫遗址进行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模式的可行性
    7.2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对当今生态环境治理的意义
致谢
参考文献

(4)宋代药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宋代以前药业概述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药物利用与流通
        一、战国秦汉时期的药物认识及利用
        二、秦汉时期的药物流通
    第二节 魏晋隋唐时期的医药分家
        一、医药分家的内涵及表现
        二、医药分家与药业兴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宋代药物的栽培与利用
    第一节 宋代植物药栽培的新发展
        一、栽培品种成倍增多
        二、栽培方法改良更新
        三、专业栽培的规模化发展
    第二节 宋代动物药的选择及利用
        一、动物药与“辰属”观念
        二、常见动物药的利用
        三、药物代用品的新探索
    第三节 宋代矿物药补益功用的弱化
        一、矿物药利用观念的变化
        二、矿物药利用实践的积累
        三、矿物药补益功效的替代——兼论黄耆“补药”地位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代药业的经营及管理
    第一节 官府机构
        一、皇室用药
        二、药物储藏
        三、官方制售
    第二节 民间药肆
        一、政府管理
        二、地域发展
    第三节 专门药市
        一、形成特点
        二、流通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药商与行业发展
    第一节 药商的社会形象
        一、药商的指代名称
        二、药商的行业形象
    第二节 药商的行业活动
        一、“药行”与“药市”
        二、药商的行业活动
    第三节 药商的地域环境
        一、北方药材的利用情况——以雄州一带为例
        二、南方药市的区域特点——以长江流域为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士人与药业文化
    第一节 种药建园
        一、家宅种药
        二、开辟药园
    第二节 传方验方
        一、传方
        二、验方
    第三节 助力佛道
        一、道家祠观
        二、佛家寺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宋代对外药物贸易
    第一节 宋与辽夏金的药物贸易
        一、与契丹辽国
        二、与党项夏国
        三、与女真金国
    第二节 宋与东南亚诸国的药物贸易
        一、进口药物的种类
        二、进口药物的地区交易
        三、进口药物与岭南瘴疾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宋代药业兴盛的主要特征
    二、宋代药业兴盛的主要原因
    三、宋代以后的药业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学方法
        (二) 人类学方法
        (三) 性别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恩施土家族春社的文化语境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
        二、多样化的自然资源
        三、文化影响
    第二节 历史源流
        一、史前时代
        二、商周至两汉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唐宋时期
        四、元明清时期
    第三节 民俗传统
        一、物质民俗
        二、社会民俗
        三、精神民俗
第二章 恩施地区社文化的源流
    第一节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来源辨析
        一、社的来源及演变
        二、社神与神主
    第二节 汉文化影响以前的土地信仰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社”信仰
        一、过渡——唐代的官社与私社
        二、承继——汉文化对社祭的影响
第三章 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机制
    第一节 土家族春社习俗
        一、春社起源传说
        二、“社饭”:春社的饮食习俗
        三、“拦社”:春社的祭祀习俗
    第二节 三个村落的春社民俗志
        一、金龙坝春社:以土地龙神为中心
        二、南河春社:以社主为中心
        三、双堰塘春社:以娱人为中心
    第三节 土家族春社的形成机制
        一、防疫机制:社饭隐喻的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
        二、巫术心理机制:拦社隐喻的亲情伦理智慧
第四章 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融入丧葬礼俗的生命观
        一、豁达的生命观
        二、圆融的生命观
        三、新生的生命观
        小结
    第二节 佛道并重的多神信仰
        一、道(巫)教信仰
        二、儒家信仰
        三、佛教信仰
        小结
    第三节 崇尚女性价值
        一、血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二、姻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三、妯娌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小结
第五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
    第一节 补偿与治疗功能
        一、拦社——心理治疗
        二、社饭—生理治疗
    第二节 认同与整合功能
        一、家族的凝聚力
        二、姻族的互助关系
    第三节 传承与教化功能
        一、礼俗制度的传承功能
        二、民族价值观的教化功能
第六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保护与传承
    第一节 传承现状
        一、传承内容
        二、传承方式
    第二节 保护策略
        一、生活型保护
        二、制度型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楸木园陈家院子布局图
附录二 访谈对象名单及亲属关系个案
    一、村落代表性访谈人员名单
    二、亲属关系图
附录三 村落采访记录节选
    一、白果坝乡金龙坝采访记录选编
    二、芭蕉乡楸木园采访记录选编
    三、龙凤坝镇双堰塘采访记录选编
    四、其他乡镇采访记录选编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致谢

(6)行旅文化视野下唐代荆楚地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 概念界定
        1 荆楚地区范围界定
        2 行旅概念界定
    (三) 研究现状
        1. 唐代旅游问题研究成果
        2. 唐代荆楚地区研究成果
    (四) 学术要点
        1. 研究思路
        2. 研究难点
        3. 研究创新点
        4. 研究方法
一、“江汉风流地,游人何岁归”
    (一) 行旅景观
        1. 襄、荆、鄂州地区
        2. 岳、永、澧、朗、道州地区
        3. 归、峡州地区
        4. 蕲、黄州地区
    (二) 民风民俗
    (三) 行旅食品
    (四) 基础设施
        1. 亭台楼阁的修建
        2. 驿馆的修建
        3. 水陆交通网络完备
        4. 寺院行旅功能的开发
二、“自古如今要路津,风天气色属商人”
    (一) 经济发展背景
    (二) 国内贸易枢纽
    (三) 国际贸易繁荣
三、佛道荟萃,行旅纷纷
    (一) 以荆州为中心的僧徒行旅
    (二) 以武当山、衡山为中心的佛道融合之旅
四、“江汉风流万古情,地多词客自风流”
    (一) 文人汇聚之动因
        1. 远游求举
        2. 远游入幕
    (二) 文人游览之概况
        1. 贬谪之游
        2. 山水漫游
        3. 任职宦游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专着
    2.古籍
    3 期刊
    4.博(硕)士学位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安徽佛教寺院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安徽佛教发展概况
    2.1 历史沿革
        2.1.1 初传期: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2.1.3 发展期:隋唐五代
        2.1.4 稳定期:宋元
        2.1.5 鼎盛期:明清
        2.1.6 衰落与复苏期:近、现代
    2.2 寺院分布
    2.3 发展特点
        2.3.1 佛与儒、道交织
        2.3.2 禅、净宗派传播
        2.3.3 地域发展不均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安徽佛教寺院概况
    3.1 寺院地域分区
        3.1.1 重点佛教寺院现状
        3.1.2 区域划分
    3.2 寺院典型实例
        3.2.1 皖北地区
        3.2.2 皖中地区
        3.2.3 皖南地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安徽佛教寺院建筑群体特征
    4.1 寺院选址
        4.1.1 选址环境
        4.1.2 选址特征
    4.2 群体布局
        4.2.1 方位朝向
        4.2.2 布局形态
        4.2.3 空间序列
        4.2.4 功能类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安徽佛教寺院建筑单体特征
    5.1 平面类型与立面样式
        5.1.1 平面类型
        5.1.2 立面样式
    5.2 构件与装饰
        5.2.1 构件
        5.2.2 装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儒释道交织下的安徽佛教寺院建筑
    6.1 佛教文化影响下的寺院建筑
        6.1.1 须弥宇宙观对寺院建筑的影响
        6.1.2 禅净合流对寺院建筑的影响
        6.1.3 地藏信仰对寺院建筑的影响
    6.2 儒、道文化影响下的寺院建筑
        6.2.1 儒、佛、道三教合一
        6.2.2 三教融合对寺院建筑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五代十国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1、关于“文化”的定义
        2、“文化重心”与“文化中心”概念辨析
        3、“五代十国”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选题缘由与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主要内容与拟解决问题
        3、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
    第一节 南北方的经济格局
        一、北方经济的破坏与缓慢恢复
        二、南方经济的恢复与迅速发展
    第二节 社会阶层的剧烈变动
        一、统治阶层的变动
        二、农民阶层的新特点
        三、商人阶层的壮大
        四、市民阶层的作用
    小结
第二章 教育与科举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官学与私学教育
        一、官学教育的衰落
        二、南方私学教育的兴盛
    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变化
        一、中原诸朝科举
        二、南方诸国科举
    小结
第三章 史学传统的延续与发展
    第一节 史馆制度的延续
        一、五代史馆设置状况
        二、十国史馆设置状况
    第二节 史馆的组织与管理
        一、监修国史
        二、史馆修撰
        三、直史馆
    第三节 修撰史书活动与成就
        一、官方修史的成就
        二、私家修撰的兴盛
    小结
第四章 文学与艺术的发展
    第一节 文学的地域差异
        一、文学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南北文学的差异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状况
        一、绘画艺术的变化与影响
        二、书法创作的新动向
        三、乐舞艺术的成就
    小结
第五章 五代十国时期文化重心的转移及原因
    第一节 文化版图与分布格局的特点
        一、晚唐的文化格局
        二、五代时期的文化格局
        三、南方区域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 区域文化中心形成的原因
        一、唐后期以来自然环境的变迁
        二、南方统治者的文化政策
        三、人口的迁移与分布
        四、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三节 文化重心转移的标准及历史影响
        一、文化重心转移的标准
        二、文化重心转移的历史影响
    小结
结语: 五代十国文化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表

(10)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1.3 概念辨析
        1.3.1 城市
        1.3.2 山水
        1.3.3 城市山水系统
        1.3.4 营造思想
    1.4 研究范畴
        1.4.1 时间范畴
        1.4.2 空间范畴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相关研究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实地调查研究
        1.6.2 系统分析方法
        1.6.3 地志、舆图分析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导言
    2.1 环境基础
        2.1.1 中国地理环境
        2.1.2 宁波地理环境
        2.1.3 小结
    2.2 相关理论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2.3 系统析要
        2.3.1 建构思想
        2.3.2 系统特质
        2.3.3 诠释方法
    2.4 系统组成
        2.4.1 山水本底体系
        2.4.2 山水建构体系
        2.4.3 山水意象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导言
    3.1 发展脉络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3.1.6 小结:脉络梳理
    3.2 发展动因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3.3 本章小结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导言
    4.1 营造传统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4.2 文化体现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4.3 本章小结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导言
    5.1 象位
        5.1.1 城市选址
        5.1.2 秩序呼应
        5.1.3 间架构建
    5.2 量度
        5.2.1 水利骨架
        5.2.2 耕地区划
        5.2.3 聚落单元
    5.3 场域
        5.3.1 支撑型场域
        5.3.2 政权型场域
        5.3.3 教化型场域
        5.3.4 利济型场域
    5.4 焦点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5.5 共感
        5.5.1 意象格局
        5.5.2 城市“八景”
    5.6 本章小结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导言
    6.1 启示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6.2 传承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余论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7.2 创新点
    7.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道教与长江流域古代文化的关系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 ——以汉中盆地段为例[D]. 韦秋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晚唐五代词的文学地理学研究[D]. 施昂.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D]. 刘璇.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4]宋代药业研究[D]. 杨小敏. 河北大学, 2020(03)
  • [5]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D]. 熊浚.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行旅文化视野下唐代荆楚地区研究[D]. 修梦琦.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安徽佛教寺院建筑研究[D]. 谢丹.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8]五代十国文化研究[D]. 赵水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02)
  • [10]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长江流域道教与古代文化关系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