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术研究标准化编辑出版机制

构建学术研究标准化编辑出版机制

一、建构学术研究规范化的编辑出版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葛威[1](2021)在《考古学研究的跨学科范式与新文科建设》文中认为跨学科是考古学与生俱来的特点,这是由其研究材料的多样性和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决定的。本文通过两个案例展示了考古学跨学科研究的主要范式,包括与人文学科的交叉以及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考古学需要关注更多现实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培养胜任考古工作的新一代学者。中国考古学还应该着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体系。通过改革学术出版机制和加强国际学术交流,自觉融入国际学术共同体,中国考古学将能够不断扩大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李家军,范军[2](2021)在《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文学出版的历史贡献与经验启示》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文学出版是现代文学出版的延伸和发展,它融合了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学出版传统,又沿袭了革命文学、左翼文学和苏区文学出版机制,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曲折推进,在复杂的意识形态较量中艰难发展,又在文艺政策、媒介制度和多种规范的制约下不断丰富,确立起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学出版新方向,具有革命史、文学史、出版史等多重意义和突出的政党政治属性。它不仅繁荣了现代文学出版,在历史的关键点上,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影响和划定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今70多年的文学出版地图,而且为全面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和文化基础,在特殊历史时期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积累的丰富经验给当代文学出版以有益的启示。

付国乐,张志强[3](2021)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一体三维”评价体系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理论研究方面,从期刊社会功能、国际化程度、国际影响力3个单一评价维度思考构建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评价体系,为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评价提供新思路。【方法】应用文献分析法和框架分析法,对社会功能、国际化程度、国际影响力3个评价维度的评价基础、理论、层面、指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针对单一评价维度的缺点,探索性地构建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一体三维"评价体系。"一体三维"评价体系的评价基础关注期刊-社会、出版产业流程、发文-引用和使用量,连接期刊评价的宏-中-微观层面。评价理论既有出版规制、双效、国际化度理论的社科理论指导,又有文献计量学的数理理论指导。评价层面和指标吸取国际影响力评价维度的可操作经验,提高社会功能和国际化程度评价维度的操作性。研究方法将社会功能评价维度的理论探讨、国际化程度评价维度的案例分析、国际影响力评价维度的量化实证有效结合。【结论】"一体三维"评价体系在理论方面解决了单一评价维度评价框架的不足;在实践方面保持SCI等评价体系优势的同时,秉持中国特色出版制度,覆盖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产生的新特征。

周怡帆[4](2020)在《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国城镇快速一体化发展带来自然村落减少,使用汉语方言的人群在迅速递减,诸多少数民族语言随着族人老龄化而迅速消亡。方言(1)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和活化石,还是语言多样性的集中体现,更是语言生态发展的持续动力和重要保障。现阶段方言面临的困境实则是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大众对待方言的态度从“不敢说”到“不愿说”到现在的“不会说”,形成当代人虽拥有乡愁却难正乡音的现状。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将方言进行传播、保护和传承是本文的研究起点。本文立足于方言传播的现状与事实,采用跨学科研究视角将语言学与传播学相结合,从全媒体视域对方言传播图景、方言传播模式和方言传播省思及启示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全面审视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的逻辑演进,提出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理论,旨在为保护和传承方言提供新路径、建立新范式。全文共五章分三个层次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层次:研究问题和相关概念的确立,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理清思路,确立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价值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则在此基础上,探讨全媒体与方言传播联合共生的关系,对方言传播的内涵、外延、性质、属性进行阐述,对全媒体方言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现实动因和挑战进行考察。第二层次:传播形态和传播模式的解构,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二层次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从方言节目、方言电影、方言微平台、方言短视频、方言出版五个方面进行了详尽调查和研究,探寻不同形态下方言传播的特征、规律和问题。同时,就现阶段方言传播的模式进行总结,提出语言资源保护模式和参与传播模式。第三层次:方言传播机制和范式的建构,包括第五章;基于前四章的研究和梳理,对全媒体方言传播进行省思并创新性地提出全媒体方言传播的新机制和新范式,为后人研究提供新思路。通过详尽的调查数据和分析,阐明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的缘起、现状、困境和对策。运用三个层次的逻辑递进,拓展方言学和传播学的研究视角,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献策助力。

赵萌萌[5](2020)在《比较视阈下的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态势反思》文中研究指明痞子蔡在1998年发表《第一次亲密接触》被不少研究者视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开端,以此推算,中国的网络文学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凭借庞大的读者与作者群体、作品存量和经济收益,网络文学已日渐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独特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对网络文学的关注虽然多,但大多数研究是将视角聚焦在国内现状上,对西方网络文学状况的涉猎较少。基于媒介革命而产生的网络文学是全球性的一种文学现象,但中西之间的发展状况却呈现出很大不同。相较而言,中国网络文学在作者、作品、读者、网站、IP改编等几个主要环节均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运作模式,共同催生了中国网络文学产业的成熟。不仅如此,中国网络文学还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向外输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代表本国特色的文化输出力量。”1而西方的网络文学仅满足于小范围内的电子文学实验或同人文创作,以自娱自乐为主,缺乏争取市场的野心,并未形成产业化。换言之,西方的网络文学仍然是精英的、小众的,而中国的网络文学则走向了通俗化与大众化,甚至闯入到了西方的文化环境中。那么,相较于西方而言,中国网络文学为何会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态势?对于这一问题恐怕需要深入到中西之间不同的文学生态中才能解答。而且从这一问题出发对中国网络文学重新定位与评价,也能准确捕捉当前中国网络文学发展中的一些弊病,并向西方借鉴有效的发展举措。在这种情形下,摆脱单维视角,用一种中西对比的跨文化视域来重新观照这一问题,利于为中国网络文学提供更精准的定位和发展路径。导致中国网络文学呈现如此迅猛之势的原因驳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难以穷尽,只能就文学与文化环境、文学生产机制、版权意识等主要的影响因素做出剖析。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对经典的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及作家的研究已有不少,所以本文不再集中关注具体的作家或作品,而是在比较视域中重点考察中国网络文学“风景这边独好”的原因,并对这种产业化催动的“繁荣”现象做出冷思考。

王晓燕[6](2020)在《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自1958年出版,其后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历经作家雪克四次修改,为当代文学史留下五个版本,呈现了数十万字的异文语料,这是珍贵的文献资源。现有研究有很多重要的成果,绪论第一节分类描述了此类研究的价值。但与本文考察对象直接相关的版本研究存在待开发空间:其一,从版本研究的共同要求观察,《战斗的青春》同类研究的版本意识相对匮乏、版本指向比较模糊、版本依据时见错漏。其二,从红色经典版本变动的区别特征观察,《战斗的青春》同类研究相对忽略了政治修辞>艺术修辞的文献事实。本文拟对同类研究的不足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以《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为研究对象,采取线性对比的方式,依次将1958版/1960版、1960版/1961版、1961版/1962版、1962版/1978版进行对比,穷尽性地统计版本变动内容。依据后版相对于前版“重构了什么——怎样重构——为什么重构”的逻辑路径,立足五个版本的精细对勘,将其置于广义修辞学“两个主体(表达者—接受者)、三个层面(话语建构—文本建构—人的精神建构)”的理论框架,考察《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的修辞重构特点、修辞成因及话语生态。以小说标题“战斗”关联的战争叙事、“青春”关涉的性爱叙事,以及统摄两者的阶级叙事为关注点,聚焦阶级叙事、战争叙事、性爱叙事等不同版本变动主题,参照版本增扩、删减、置换和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分析版本变动篇幅、变动趋势、修改意图等因素。研究发现:增扩主要分布在阶级叙事和战争叙事的修辞重构中,部分分散于性爱叙事的修辞重构;置换和删减在阶级、战争和性爱叙事的重构中分布相对平均;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相对集中在战争叙事中正反群像的形象重构以及性爱叙事中的角色位移和修辞重构。研究认为:《战斗的青春》版本修改本质上是特定意识形态规约下对前版本的一种修辞重构,是一个故事的不同讲法,重构了不同的文本呈现形式,隐含着人的存在方式的修辞信息。据此勾勒相应的叙事变动路径,综合语义分析和修辞考察,分析作家个人讲故事的方式和接受群体听故事的审美期待之间的缝隙,比如受接受者的阅读取向影响,不同版本中许凤三姐妹经历了[+牺牲]→[-牺牲]→[+牺牲]的修辞重构,这里有作家主动或被动的自我调适,个人与时代的互动、及其契合主流意识形态和文艺体制的修辞加工,从中挖掘文学想象和政治想象复杂纠葛中的历史文化信息,尝试将无序分布于不同版本的碎片信息转化为有序的再阐释资源。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战斗的青春》不同版本的修辞重构可能有同质性大于异质性的总体倾向,革命的纯粹性可能部分地遮盖人的复杂性,但那是时代需要的精神能量,是影响同时代人并激发后人追溯的红色基因。当年艺术之“我”融会于政治之“我”的文学生产和产品再加工,仍是考察红色经典版本重构待开发的话语场。希望本文区别于现有研究的分析,能够为修辞学—文学研究互相拓展跨界学术生产、构建更为开放的学科形象和学科生态,探索一种可能性。

张璐[7](2020)在《大运河文化出版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中国大运河”申遗以来,大运河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运河沿线各地都在积极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珍贵遗产,要以大运河为核心,深入挖掘其文化资源。大运河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出版资源,对于出版社来说,是一座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出版资源“富矿”,可为出版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从大运河文化出版资源开发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大运河文化出版概况、图书种类结构、作者层次和数字出版状况,发现目前出版社在对大运河文化这一出版资源进行开发时,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出版物开发总量少且深度开发薄弱;二是出版形式单一且立体化开发不足;三是选题分布不均且普及性读物偏少;四是版权输出、文化品牌建设有待加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大运河文化出版资源开发的具体对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构建有利于大运河文化出版资源开发的政策环境和出版人才机制;二是对大运河文化出版资源的核心内容,即选题资源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三是要推进体系化和规范化开发,扩大出版规模,平衡不同层次的大运河文化出版物,加大普及类出版物开发力度;四是开发多元化出版形式,促进大运河文化网络出版和立体化开发;五是全方位打造大运河文化精品出版,提高出版物质量,注重品牌建设。

徐亚强[8](2019)在《我国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研究》文中认为大学出版社是依托高等学校成立的出版机构,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地位上,都是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出版社的重要任务是学术出版,这不仅是其与生俱来的出版使命,更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因此而成为我国学术出版的重镇。当前,在出版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重视,以高质量为导向的精品出版成为趋势的背景下,我国出版业总体呈现精品不足的局面,大学出版社自然也不例外。基于此,本文选择大学出版社这一重要主体,从精品出版的角度切入,分析其精品学术出版的概况以及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优化方案。考虑到精品出版的特定背景以及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阶段,本文所探讨的学术出版主要限定于学术图书的出版。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案例比较分析法完成研究。文章主要内容分为六个部分:首先,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选题所涉及的关键要素如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以及精品学术图书进行概念界定,并且尝试总结出精品学术出版的关键要素图,为后文的研究内容确定范围;其次,以出版界重大奖项、学术界重大奖项以及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作为精品学术出版的参照,调查统计大学出版社在其中的获奖及参与情况,以此了解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的基本概况,同时对精品学术出版的理论逻辑和实践经验形成基本认识;再者,在概况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总结我国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面临的问题,从而为优化方案的设计提供确切的目标;次之,选取国内外在学术出版领域坚持精品战略的大学出版社进行案例研究,国外选取以学术出版着称的哈佛大学出版社,国内选取已形成学术品牌的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结其精品学术出版的现状及策略,并进行对比分析,探求不同出版背景下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提供可行的思路;接着,针对问题,并结合案例分析得出的启示,为我国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提供优化策略;最后,为全文作总结。通过研究,本文认为精品出版是学术出版的发展趋势,学术出版精品化是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方向。面对目前精品不足的具体问题,大学出版社要实现精品学术出版,其首要前提是进行精准定位,回归学术本位,并且制定中长期规划,其次是从内容、机制、资金和人才四个方面进行能力建设。此外,外部的学术评价体系还需继续优化,以此为大学出版社提供学术环境保障。

吴国彬[9](2018)在《突破与推进:1980年代以来的延安文艺研究史》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及其学术发展史上,延安文艺的研究与延安文艺本身的发生和发展同步进行,其所积累的研究成果,本身即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具有不凡的学术史价值和意义。由于延安文艺学术史的整理与发掘研究相当繁复浩阔,很难在有限的篇幅内作深度研究,因此,本文着力于回顾、梳理、整合与提炼自1980年代以来各个不同时段的延安文艺研究及其学术史进程,探察与反思近40年来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党的文艺政策研究、延安文艺运动及其作家作品研究,以及延安文艺文献史料整理等各个领域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和发现延安文艺研究在中国现当代学术发展史中的历史经验、价值意义等,这无疑对于推进延安文艺研究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化,具有较高的学术史价值和当代借鉴意义。引言:综观20世纪延安文艺研究的历史及其现状,纵览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史的研究对象及基本问题,概述论文选题及其学术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基本思路与目标。第一章思想与学术:1980年代初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转变。主要呈示和总览1980年代初“文革”结束后,学术研究如何从以往的“思想战线”向学术研究“拨乱反正”转变。延安文艺研究及其作家作品批评等,不仅开始逐步走出思想及方法的束缚及僵化,而且也在研究立场及方法的转变、文艺史料的整理、作品文本的解读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及其历史特征。第二章探索与自觉:“新时期”延安文艺研究理论方法的多元趋势。在“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在多种外国文艺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涌入、思想理论界开展“人道主义”及“异化”论论争、文艺理论界提出主体性文论以及文学史的“重写”及“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等学术思想背景下,集中讨论“新时期”延安文艺研究如何在理论方法的借用、研究视角的拓展及学术史角度的反思等方面,所展示出的学术探索面貌和学术研究的自觉等。第三章规范与多元:1990年代延安文艺研究及其学术思潮的演变。通过对1990年代学术界“规范化”及专业化思想的提出,以及对于文献史料的高度重视及其相关图书资料编纂出版等多方面成果的梳理,探讨海外学术思想的影响与不同研究社团流派之于延安文艺研究的特征,并结合“王实味遗案”研究中资料搜集及其历史阐释的个案分析,探寻延安文艺研究在学术规范、视域拓展及其知识积累等方面所呈现的学术演进与时代特征。第四章拓展与深化: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新走向。梳理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在学术领域及其理论视野、作家及其专题研究等方面发生的新成果与新变化,尤其是诸如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中国化”研究,党的文艺政策理论体系研究,以及延安文艺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陕甘宁文艺与当代中国文艺研究等学术领域的拓展与深化等,探讨延安文艺学术的自觉、新一代学人的拓展、深化及其学术规范意识的确立等。第五章整理与编纂:延安文艺史料的编辑出版及史料考辨与数据库建设。主要对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文献史料整理与研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长足进步,有关延安文艺文献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及论述。从学术思想及其理论方法、学科意识及其规范化等方面,探讨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在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史的重要地位等。结语:对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研究的时代流变、阶段特征、文学史立场以及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联等进行综合评述,探寻填补研究空白与拓展研究视域的可能空间与具体途径。

林俊敏[10](2019)在《网络小说的生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二、建构学术研究规范化的编辑出版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构学术研究规范化的编辑出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考古学研究的跨学科范式与新文科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范式与考古学研究的范式
二、考古学的跨学科特点
    (一)考古学研究材料的异常多样化
    (二)考古学研究方法的多学科化
    (三)考古学研究问题的交集性
    (四)考古学从业者的背景多样化
    (五)考古学学术共同体的日益分化
三、考古学的跨学科研究范式之一:与人文学科交叉
    (一)关于卣的定名
    (二)人虎相合主题的反复出现
    (三)历史文献资料
    (四)民族志资料
    (五)神话学资料
四、考古学的跨学科研究范式之二:与自然科学交叉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元素组成分析
    (三)红外光谱分析
    (四)数学方法对碳和磷相关性的考察
    (五)扫描电镜观察和EDS分析
    (六)淀粉粒分析
    (七)考古学背景分析
五、新文科建设与“新”考古学
    (一)“新”考古学的学科定位
    (二)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中产生新动力
    (三)构建跨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五)重视学科理论建构
    (六)改革考古期刊出版机制
结语

(2)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文学出版的历史贡献与经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文学出版的历史贡献
    1.1 延安文学出版繁荣和发展了现代新文学出版
    1.2 延安文学出版推动了出版媒介发展和传播制度的建立
    1.3 延安文学出版为建立新中国提供了意识形态支持和精神动力
2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文学出版的基本经验
    2.1 以新文化观念为引领,增强文化自信
    2.2 以党的中心工作为遵循,加强党对出版媒介的意识形态管理
    2.3 以政治为第一标准,加强文艺政策和文学制度的规约
3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文学出版的重要启示
    3.1 坚持统一战线政策,加强文学出版的组织
    3.2 坚持服务人民的宗旨,创新文学出版机制
    3.3 坚持与时俱进,调整完善文艺政策体系
4 结语

(3)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一体三维”评价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设计
2 3个单一评价维度的框架分析
    2.1 社会功能评价维度的框架梳理
    2.2 国际化程度评价维度的框架梳理
    2.3 国际影响力评价维度的框架梳理
    2.4 3个单一评价维度的优点与缺点
        2.4.1 优点
        2.4.2 缺点
3“一体三维”评价体系的构建
    3.1“一体三维”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
    3.2“一体三维”评价体系拟解决的实际问题
4“一体三维”评价体系的应用
5 结语
作者贡献声明:

(4)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思路
        1.1.1 研究缘起
        1.1.2 方言现状
        1.1.3 研究思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及创新
        1.4.1 研究学术价值
        1.4.2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全媒体与方言传播的联合共生
    2.1 方言传播的历史与逻辑演进
        2.1.1 方言传播的内涵和外延
        2.1.2 方言传播的性质与功能
    2.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理论建构
        2.2.1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界定
        2.2.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动因考察
        2.2.3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现实挑战
第三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图景解构
    3.1 方言节目的多元与统一
        3.1.1 方言节目的演化脉络
        3.1.2 方言节目背后的价值演进规律
        3.1.3 方言节目的文化本质与多元思考
    3.2 方言电影的固守与转变
        3.2.1 何谓“方言电影”与“方言元素”
        3.2.2 方言电影的创作流变
        3.2.3 方言电影的价值意义
        3.2.4 方言电影的文化透视
    3.3 方言微平台的融合与创新
        3.3.1 方言微平台全网数据呈现
        3.3.2 微博中方言传播的裂变和激增
        3.3.3 微信中方言传播的依存和互动
        3.3.4 客户端中方言传播的分享和叙事
    3.4 方言短视频的崛起与繁荣
        3.4.1 短视频中方言传播的延伸与突破
        3.4.2 短视频中方言传播的集中和力量
    3.5 方言出版的嬗变与革新
        3.5.1 EP同步构建纸电融合新平台
        3.5.2 大数据与AR建立跨域沉浸新互动
第四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模式
    4.1 方言传播的决策力量:语言资源保护模式
        4.1.1 方言保护路径之单一的纸本记录
        4.1.2 方言保护路径之多角度的调查保存
        4.1.3 方言保护路径之全方位联动保护
    4.2 方言传播的推动力量:参与传播模式
        4.2.1 媒体近用:参与传播的切入口
        4.2.2 媒介参与:建构公众的主体性
        4.2.3 精英扩散:参与传播的突破点
        4.2.4 大众赋权:实现参与的关键点
第五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省思与启示
    5.1 方言媒介化传播的文化省思
        5.1.1 传播主体价值偏离
        5.1.2 传播源始精准缺乏
        5.1.3 传播内容娱乐过度
        5.1.4 传播过程监管困难
    5.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多维启示
        5.2.1 树立方言传播新观念,奠定语言资源根基
        5.2.2 打造方言传播新内容,弘扬传统文化内涵
        5.2.3 建构方言传播新机制,凸显语言多元魅力
        5.2.4 创建方言传播新范式,提供语言发展动力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方言节目一览表
附录二 :方言电影一览表
附录三 :方言表情包一览表
附录四 :方言短视频一览表
附录五 :乡音情怀公众号内容统计一览表
附录六 :山西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成果
附录七 :口述史(一)
附录八 :口述史(二)
附录九 :国际音标的动漫设计
附录十 :言途网APP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比较视阈下的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态势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西网络文学迥异的发展样貌
    第一节 中国网络文学的产业化运营模式
    第二节 西方网络文学的个性化创作实验
第二章 文学与文化环境
    第一节 文学脉络与教育普及
    第二节 文化价值趋向与文化供给
第三章 文学生产机制与版权意识
    第一节 编辑与出版管理制度
    第二节 版权乱象与非盈利
第四章 跨文化视域下中国网络文学再定位
    第一节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举措
    第二节 中国网络文学出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重要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战斗的青春》:文本和版本研究(1959—2020)
        一、文本研究
        二、文本研究的一个特别类型:版本研究
    第二节 现有研究的局限
        一、文本研究不足
        二、版本研究缺失
    第三节 本文选题意义、拟探讨的问题、主要理论资源、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拟探讨的问题
        三、主要理论资源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战斗的青春》版本状况和相关说明
    第一节 雪克与《战斗的青春》及五个版本
        一、雪克与《战斗的青春》创作和修改
        二、《战斗的青春》版本依据和版本变动情况
    第二节 本文写作的相关问题说明
        一、版本变动数量统计规则和分类原则
        二、本文写作的相关说明
        (一)关于词语变动、句子变动、段落变动的界限区分
        (二)关于“增扩”“置换”“删减”混杂出现的归类
        (三)正文自述系统和引述系统
        (四)脚注和引例标注说明
        (五)符号说明
        (六)繁简字说明
第二章 《战斗的青春》阶级叙事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重构更明确的阶级界限
        一、增扩[+阶级出身]
        二、增扩[+阶级界限]
    第二节 重构更强化的阶级对立
        一、置换[+隐忍 -抗争]→[-隐忍 +抗争]
        二、增扩和置换[+个人恩怨 -阶级仇恨]→[-个人恩怨 +阶级仇恨]
    第三节 重构阶级角色的话语空间
        一、删减反面角色话语权
        二、增扩阶级教谕话语
    小结
第三章 《战斗的青春》战争叙事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英雄群像的修辞重构
        一、置换和删减英雄群像主体[-次要人物 +主要人物 -领导个体+领导集体]
        二、增删置换英雄群像生理形象[+雄化+正向强化]
        三、增扩和置换英雄群像精神成长[+忠诚+善言+读书]
        四、增扩和删减英雄群像行为特征[+警觉+善战-负向]
        五、增扩和置换英雄群像人际关系[+亲情+互助+感召力]
    第二节 反面群像的修辞重构
        一、增扩和置换反面群像形体样态[+动物化]
        二、增删置换反面群像生物本能[+攻击本能+食色本能]
        三、增扩和删减反面群像人际关系[+黑化]
    第三节 两个向度:重构文本修辞风格
        一、置换和增扩[+乐观性]
        二、置换和删减[-悲剧性]
    小结
第四章 《战斗的青春》性爱叙事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修辞重构的性爱叙事:“不变”的规约和“变”的路径
        一、性爱分配“不变”的规约:语义分析和修辞策略
        二、性爱分配“变”的路径:语义分析和修辞重构
    第二节 许凤—胡文玉:角色关系与角色位移
        一、增扩许凤—革命者胡文玉[+革命]→[-性+爱]
        二、置换许凤—公开叛徒身份的胡文玉[-革命]→[-性+恨]
        三、增删置换许凤—未公开叛徒身份的胡文玉[-革命]→[-性-爱]
        四、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角色位移与文本建构
        五、参照对比:胡文玉—小鸾[+性-爱]程度浅→程度深
    第三节 许凤—李铁:性爱克制与修辞重构
        一、删减[-性爱之感]
        二、置换[+政治引导]
        三、参照对比:江丽—李铁[-性 +爱]→[-性 -爱]
    小结
结语 本文主要观点、创新点、主要不足
附录1 本文图表索引
附录2 版本比对汇总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大运河文化出版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有关大运河文化的研究
        二、大运河文化资源开发状况研究
        三、相关出版资源开发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
        三、比较分析法
        四、文本分析法
第一章 大运河文化与出版资源概述
    第一节 大运河文化的概念
    第二节 出版资源的概念
    第三节 大运河文化出版资源的开发价值
        一、普及运河文化,让公众了解和传承大运河文化
        二、深入挖掘运河文化,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三、打造运河文化世界品牌,对外传播国家形象
第二章 大运河文化出版资源开发现状
    第一节 大运河文化图书出版概况
        一、大运河文化图书出版数据分析
        二、大运河文化图书呈现形式分析
    第二节 大运河文化图书种类结构分析
        一、通俗大众类图书
        二、史料典籍类图书
        三、精品艺术类图书
        四、学术专着类图书
    第三节 大运河文化出版物作者分析
        一、学院派作者
        二、大众作者
        三、政府部门
    第四节 大运河文化数字出版状况
        一、数字音像制品开发状况
        二、在线知识服务产品开发状况
        三、网络数据库的建设状况
第三章 大运河文化出版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节 出版物开发总量少且深度开发薄弱
    第二节 出版形式单一且立体化开发不足
    第三节 选题分布不均且普及性读物偏少
    第四节 版权输出和文化品牌建设有待加强
第四章 大运河文化出版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第一节 构建大运河文化出版资源开发的有利环境
        一、出版社加强与政府合作,利用好政策支持
        二、重视出版人才队伍的建设
    第二节 全面深入开发大运河文化选题资源
        一、深入挖掘大运河物质文化选题资源
        二、深入挖掘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选题资源
        三、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选题资源
        四、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旅游选题资源
    第三节 推进大运河文化出版资源体系化和规范化开发
        一、系列化开发,形成规模效应
        二、平衡不同层次的大运河文化出版物
        三、加大运河文化普及类出版物开发力度
    第四节 开发大运河文化多元化出版形式
        一、积极培育大运河文化网络出版
        二、一源多用,探索大运河文化立体开发
    第五节 全方位打造大运河文化精品出版
        一、提升出版物质量,树立精品化出版意识
        二、加强大运河文化出版品牌建设
        三、加强版权输出,打造国家文化品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大学出版社
        1.2.2 学术出版
        1.2.3 精品学术图书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关于大学出版社的研究
        1.3.2 关于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研究
        1.3.3 关于大学出版社精品出版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 我国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概况
    2.1 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的内容
        2.1.1 前沿学术成果的出版
        2.1.2 重大历史文化典籍的整理出版
    2.2 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数据管窥
        2.2.1 基于出版界重大奖项的统计
        2.2.2 基于学术界重大奖项的统计
        2.2.3 基于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统计
    2.3 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的特征
        2.3.1 集中于少数大社,发展不均衡
        2.3.2 双一流高校出版社优势明显
        2.3.3 注重发挥大学的特色优势
3 我国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面临的问题
    3.1 学术“高峰”缺乏
    3.2 经营压力下缺少对精品学术的追求
        3.2.1 缺乏中长期规划
        3.2.2 对学术出版投入不足
        3.2.3 少儿、教材教辅类图书占比过高
    3.3 精品学术出版机制建设不足
        3.3.1 选题机制不完善
        3.3.2 审稿机制不健全
    3.4 外部学术评价体系不完善
4 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案例分析及对比启示
    4.1 哈佛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
        4.1.1 哈佛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概况
        4.1.2 哈佛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策略
    4.2 北京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
        4.2.1 北京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概况
        4.2.2 北京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策略
    4.3 对比及启示
        4.3.1 哈佛大学出版社与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对比
        4.3.2 启示
        4.3.2.1 坚守学术出版定位
        4.3.2.2 立足校内,积极拓展优质资源
        4.3.2.3 出版机制注重学术评价
        4.3.2.4 善于借力学术出版项目
        4.3.2.5 注重编辑队伍专业化建设及科学化管理
5 我国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优化策略
    5.1 精准定位和前瞻规划
        5.1.1 坚持精品学术出版的战略定位
        5.1.2 形成具有特色的出版定位
        5.1.3 制定长期性的出版规划
    5.2 优质资源的发掘与拓展
        5.2.1 挖掘大学优势资源
        5.2.2 整合一流学术力量
        5.2.3 加强对外学术交流
    5.3 出版机制的优化和健全
        5.3.1 建立选题论证机制
        5.3.2 引入同行评议机制
    5.4 学术出版项目的申报与利用
    5.5 高级编辑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5.5.1 建立人才专业化培养体系
        5.5.2 实行人才分类考核与激励
    5.6 外部学术评价体系的优化和完善
        5.6.1 改变重“量”轻“质”的评价导向
        5.6.2 注重学术图书评价
        5.6.3 完善学术项目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突破与推进:1980年代以来的延安文艺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延安文艺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术史研究
    一、20世纪延安文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的研究对象及基本问题
    三、论文选题及学术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基本思路与目标
第一章 思想与学术:1980年代初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转变
    第一节 “思想解放”:延安文艺研究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反思与重整:延安文艺史料研究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推进
第二章 探索与自觉:“新时期”延安文艺研究理论方法的多元趋势
    第一节 延安作家的“重评”及其专题研究方面的新拓展
    第二节 延安文艺思潮及其理论方法研究的不断探索
    第三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及《讲话》研究的深化
    第四节 研究团体及专题研究的形成与学术实践
第三章 规范与多元:1990年代延安文艺研究及其学术思潮的演变
    第一节 “再解读”与专业化:海外学术思潮及方法的引进与影响
    第二节 坚守与突进:学术思想的活跃及各研究领域的深化
    第三节 史料整理与历史阐释:史料意识的自觉及学术思想的拓展
第四章 拓展与深化: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新走向
    第一节 学术自信与理论坚持: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艺传统及其关系研究
    第二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党的文艺政策理论体系研究
    第三节 延安作家群体及其文体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推进
第五章 整理与编纂:延安文艺史料的编辑出版及史料考辨与数据库建设
    第一节 延安文艺文献史料的整理及大型书系的出版
    第二节 延安文艺专题性史料汇编及史料考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建构学术研究规范化的编辑出版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考古学研究的跨学科范式与新文科建设[J]. 葛威.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1(03)
  • [2]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文学出版的历史贡献与经验启示[J]. 李家军,范军. 科技与出版, 2021(07)
  • [3]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一体三维”评价体系构建[J]. 付国乐,张志强.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02)
  • [4]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D]. 周怡帆. 山西大学, 2020(02)
  • [5]比较视阈下的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态势反思[D]. 赵萌萌. 山东大学, 2020(11)
  • [6]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D]. 王晓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7]大运河文化出版资源开发研究[D]. 张璐. 苏州大学, 2020(03)
  • [8]我国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出版研究[D]. 徐亚强. 南京大学, 2019(07)
  • [9]突破与推进:1980年代以来的延安文艺研究史[D]. 吴国彬.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10]网络小说的生产机制研究[D]. 林俊敏. 暨南大学, 2019

标签:;  ;  ;  ;  ;  

构建学术研究标准化编辑出版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