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成功用稻草制作筷子

北京通州成功用稻草制作筷子

一、北京通州用秸秆造筷子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戴祥[1](2019)在《京西地区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研究》文中指出乡土建筑作为中华几千年农耕文明的载体,凝聚了民间工匠的建造经验和智慧,是民族精神的根基。同时,传统民居与传统营造技艺,二者相辅相成,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主体为京西地区的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目前关于北京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研究,大都聚焦于城区的四合院,很少有目光投射到郊区的传统村落中,也很少关注到民居营造技艺层面。本文通过在京西地区传统村落的实地调研与工匠访谈,深度解读了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并进行了跨地域的类比,对技艺的传承与演变进行了研究。笔者期望以这种方式,进一步挖掘传统工匠的经验与智慧,为如今的传统民居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围绕京西地区传统民居的营造技艺,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对京西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研究,旨在了解营造技艺的生长和发展环境;第二部分,是对传统民居的类型化研究,结合了大量的测绘资料,为营造技艺研究打下了基础;第三部分,是对传统营造技艺本体的研究,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工匠访谈和实地调研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实现的,客观展现了传统工匠眼中的营造技艺;第四部分,是对营造技艺的价值进行提炼,包括技艺原理、匠人智慧、传统与现代的营造技艺对比等。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进而得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民居及其营造技艺的类型化形成,以及营造过程中的工匠口诀中所蕴涵的技艺原理,营造技艺经过世代相传,许多难以被关注到的建造细节和技巧都被工匠浓缩进口诀当中。这些研究,一方面填补了京西地区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空白,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当地传统民居的修缮和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对面临失传的珍贵技艺进行了抢救性的记录和整理,随着传统民居数量的衰落,传统营造技艺的价值越发宝贵。同时,对营造技艺原理展开的科学性研究,有利于将传统技艺应用到现代的建造过程中。

杨鹏宇[2](2015)在《北京市农村生物质能利用现状与发展预测研究》文中提出与化石能源相比,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蕴藏量大、清洁、易获取。发展生物质能产业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由于化石能源供应有限,产生的能源紧缺局面,且有利于保护环境,同时还能拓展第一产业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但由于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较差,对于农村地区生物质能利用水平、利用技术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导致基础数据缺乏,故对农村生物质能蕴藏量、利用效果缺少深入的了解,从而难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来解决农村生物质能利用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理论分析、数学建模等多种方法对北京市农村地区生物质能蕴藏量及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首先,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给出了北京市生物质能资源的分布情况,建立了实物量、市场和综合经济三类指标结合构成的指标体系,对北京市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进行评价,充分考虑能源特性、技术特点和市场应用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评价结论更客观、准确。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生物质能蕴藏量丰富,最大可获得量超过900×104t。在北京市,大兴区的秸秆资源理论蕴藏量和可获得量最丰富;通州区的可利用资源量最丰富;密云县的粪便资源最丰富;平谷区的果树修枝资源最为丰富。从相对量上看,秸秆资源最丰富的是通州区,资源量密度为186.58t/km2;粪便资源最丰富的是大兴区,资源量密度为903.3t/km2;果树修枝资源最丰富的为平谷区,资源量密度为60.72t/km2。通过对现有能源领域常用的数学预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与比较,本文利用北京市2001-2012年北京市历史数据建立了灰色GM(1,1)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通过模拟预测发现,这两个模型均有较大误差。据此,建立基于以上两种模型的灰色-指数平滑组合预测模型,发现该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利用上述模型对2015-2022年间北京生物质能蕴藏量变化情况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在此期间,北京市以农业剩余物为来源的生物质能蕴藏量持续上升。与2013年相比,2022年农业剩余物生物质能蕴藏量增加95%,而以林业剩余物和禽畜粪便为来源的生物质能蕴藏量则将持续下降。因此,在农村农牧业结构不发生重大改变的前提下,从中长期看来,北京应重点发展秸秆直燃发电、秸秆固化成型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等与农业剩余物相关的生物质能产业。尽管禽畜粪便在预测区间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它的可利用量大且在北京生物质能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因此,粪便发酵供气在中期内仍是北京农村地区应用潜力最大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最后,通过文案调研、访谈调研、电话调研和问卷调研等多种方法,对北京市生物质能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农户家庭经济特征和能源费用支出两个指标对生物质能技术应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在选用生物质能源技术时,受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使用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和沼气集中供气之后,农户家庭的燃料费用支出整体上均有所降低;而生物质炉具使用前后的家庭燃料总支出费用,各区县呈现不同的情况。就北京地区整体来看,使用生物质炉具后,各区县的月均费用支出略有增加,但可以大幅减少煤炭的消耗,具有显着的环保效益。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北京市制定生物质能产业政策、推广生物质能技术应用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王宝红[3](2005)在《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笔记小说自魏晋迄清,着述繁富。以笔记小说中的俗语词为对象展开研究,是词汇研究中的新视角,已有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清代是笔记小说集大成的时代,清代笔记小说数量可观,词汇容量大,作品内容庞杂,作者人数众多,词汇覆盖面广,反映的社会面广泛而细致。在语言上,多以浅近的文言写作,行文不辞鄙俚,文白夹杂,保存了丰富的俗语词资料。这些资料,虽然缺乏用语的系统性,但它也没有特定的限制,笔记一事一议的特点,使作者能够自由地把自己所注意到的、有特点的材料记录下来。它们对于清代汉语及整个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着其他文献资料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俗语词资料还未受到足够的注意,是同类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本论文选定清代笔记小说中的俗语词作为研究的课题。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搜集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本文在广泛阅读清代笔记小说着作的基础上,重点对其中的300多部作了全面调查,搜集到大量的俗语词,然后从中筛选出2728个词语作为研究对象。在词语的选择上,并不仅仅局限于新词新义和疑难词语的搜罗,凡是清代使用的俗语词,都将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这是本文搜集材料的基本考虑。(2)对所选定的每一个俗语词作了分类整理和详细地释义研究。在每一小类词语汇释之后,利用数理统计法对其中词语的首见年代及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作了分析,揭示了其中一些比较突出的词汇现象。大量语言事实的分类描写,可使人们对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汇的基本面貌和发展变化的情况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3)在分类描写的基础上,又从整体上对俗语词的组成成分、音节特点、语义架构、构词方式以及词义的发展变化诸问题作了探讨,总结了这一时期俗语词汇发展的特点,可使人们对这一时期背离文言规范的俚俗层面的用语状况获得一个全新的理性

方筠[4](2002)在《用秸秆造筷子获得成功》文中指出

二、北京通州用秸秆造筷子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通州用秸秆造筷子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京西地区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价值
        1.1.2 研究的重要性
        1.1.3 研究的紧迫性
        1.1.4 研究的创新性
        1.1.5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研究范围界定
        1.2.2 研究对象定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区域背景
    2.1 自然地理
        2.1.1 区位环境
        2.1.2 地理环境
        2.1.3 气候条件
    2.2 历史文化
        2.2.1 北京城市职能的演变
        2.2.2 传统村落与营造技艺的孕育
        2.2.3 传统村落与营造技艺的交流
    2.3 本章小结
3 传统民居
    3.1 概述
    3.2 院落布局
        3.2.1 院落选址
        3.2.2 平面形制
    3.3 建筑类型
        3.3.1 划分依据
        3.3.2 屋顶类型
        3.3.3 墙体类型
    3.4 本章小结
4 营造技艺
    4.1 概述
    4.2 前期准备
        4.2.1 匠人分工
        4.2.2 材料筹备
    4.3 营造流程
        4.3.1 地基施工
        4.3.2 房屋立架
        4.3.3 墙体垒砌
        4.3.4 屋面铺设
        4.3.5 门窗安装
        4.3.6 装修墁地
    4.4 本章小结
5 价值特色
    5.1 技艺原理
    5.2 工匠智慧
        5.2.1 低技策略
        5.2.2 地域适应性技术
    5.3 匠人精神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工匠访谈记录整理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北京市农村生物质能利用现状与发展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关于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研究现状
    1.3 生物质能发展与利用现状
        1.3.1 美国
        1.3.1.1 现状
        1.3.1.2 政策
        1.3.2 巴西
        1.3.2.1 现状
        1.3.2.2 政策
        1.3.3 欧洲
        1.3.3.1 现状
        1.3.3.2 政策
        1.3.4 我国农村生物质能源应用进展
        1.3.4.1 生物质固化成型
        1.3.4.2 生物质燃气利用
        1.3.4.3 生物质液化技术
        1.3.4.4 我国生物质能发展政策
        1.3.4.5 北京市生物质能源应用进展
    1.4 研究的必要性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2章 北京市农林生物质资源评价
    2.1 生物质资源评价与分析方法
    2.2 理论蕴藏量评价
        2.2.1 农作物秸秆
        2.2.2 农产品加工剩余物
        2.2.3 禽畜粪便
        2.2.4 林业生物质资源
        2.2.5 城市木质剩余物
    2.3 可获得资源量评价
        2.3.1 农作物秸秆
        2.3.2 农产品加工剩余物
        2.3.3 禽畜粪便
        2.3.4 林业生物质资源
    2.4 可利用量
        2.4.1 农作物秸秆
        2.4.2 农产品加工剩余物
        2.4.3 禽畜粪便
        2.4.4 林业生物质资源
        2.4.5 城市木质剩余物
    2.5 资源量分布密度
        2.5.1 农作物秸秆
        2.5.2 禽畜粪便
        2.5.3 林业生物质资源
    2.6 有效供能时间
    2.7 经济可供给量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市农村生物质能开发潜力预测
    3.1 常用能源预测方法及模型
        3.1.1 指数平滑模型
        3.1.2 灰色GM(1,1)模型
        3.1.3 组合预测模型
    3.2 农村生物质能开发潜力预测
        3.2.1 生物质能源预测模型
        3.2.2 评估思路及方法
    3.3 主要生物质资源产量预测
        3.3.1 玉米产量预测
        3.3.2 小麦产量预测
        3.3.3 禽类粪便量预测
        3.3.4 畜类粪便量预测
        3.3.4.1 存栏猪粪便量预测
        3.3.4.2 出栏猪、存栏牛、存栏羊粪便量预测
        3.3.5 果树剪枝量预测
    3.4 主要生物质资源可利用量预测
        3.4.1 农业剩余物可利用量预测
        3.4.2 禽畜粪便可利用量预测
        3.4.3 林业剩余物可利用量预测
    3.5 主要生物质资源折标及总潜力分析
        3.5.1 农林业剩余物折标分析
        3.5.2 禽畜粪便折标分析
        3.5.3 主要生物质资源总潜力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市农村生物质能技术现状及用户特征分析
    4.1 北京农村地区生物质能应用现状
        4.1.1 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技术
        4.1.1.1 技术特点
        4.1.1.2 北京市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发展现状分析
        4.1.2 生物质气化炉发展现状
        4.1.2.1 技术特点
        4.1.2.2 北京市生物质气化炉发展现状分析
        4.1.3 生物质成型燃料
        4.1.3.1 技术特点
        4.1.3.2 北京市生物质成型燃料发展现状
        4.1.4 沼气发酵技术
        4.1.4.1 技术特点
        4.1.4.2 北京市沼气工程发展现状
    4.2 不同生物质能源技术用户家庭特征分析
        4.2.1 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技术
        4.2.1.1 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用户的家庭经济特征分析
        4.2.1.2 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工程使用前后农户的家庭能源支出分析
        4.2.2 生物质气化炉
        4.2.2.1 生物质气化炉使用户的家庭经济特征分析
        4.2.2.2 生物质气化炉使用前后燃料构成及支出分析
        4.2.3 沼气集中供气技术
        4.2.3.1 沼气集中供气户的家庭经济特征分析
        4.2.3.2 农户使用沼气集中供气前后家庭燃料费用支出分析
        4.2.4 生物质成型燃料
    4.3 北京市农村生物质能源技术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生物质集中气化
        4.3.2 生物质气化炉
        4.3.3 生物质成型燃料
        4.3.4 大中型沼气工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促进北京市农村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健康发展
    5.1 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
    5.2 大中型沼气工程
    5.3 户用生物质气化炉
    5.4 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
    5.5 政策措施支持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清代笔记小说的概况和特点
    1.3 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的记载方式
    1.4 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的历时来源
    1.5 研究的材料及方法
2 清代笔记小说中的称谓类俗语词
    2.1 亲属称谓
    2.2 社交称谓
    2.3 职业称谓
    2.4 品质评价
    2.5 绰号、别名
3 清代笔记小说中的衣食住行类俗语词
    3.1 衣着装饰
    3.2 饮食菜肴
    3.3 住所建筑
    3.4 行旅交通
    3.5 器具杂物
    3.6 日常举止
4 清代笔记小说中的社会生产类俗语词
    4.1 生产经营
    4.2 钱财
    4.3 集市、商业机构
    4.4 科举官制
    4.5 棍骗盗抢
    4.6 人际交往
5 清代笔记小说中的精神生活类俗语词
    5.1 游戏娱乐
    5.2 民间艺术
    5.3 节会
    5.4 民间信仰
    5.5 婚嫁、生育、丧葬
6 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天地万物类俗语词及其他
    6.1 天文地理
    6.2 人体医药
    6.3 动植物
    6.4 性质、状态
    6.5 其他
7 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的构成
    7.1 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的词汇成分
    7.2 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的构成特点
    7.3 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的历史层次分析
    7.4 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的移用现象
8 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的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附录:词目索引
引用书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后记

四、北京通州用秸秆造筷子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京西地区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研究[D]. 戴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2]北京市农村生物质能利用现状与发展预测研究[D]. 杨鹏宇. 北京工业大学, 2015(03)
  • [3]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D]. 王宝红. 四川大学, 2005(06)
  • [4]用秸秆造筷子获得成功[J]. 方筠. 农村实用技术, 2002(02)

标签:;  ;  ;  ;  ;  

北京通州成功用稻草制作筷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