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团结的新理解

对团结的新理解

一、关于团结的再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萍[1](2021)在《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比较阅读教学研究 ——以胡杨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古诗词的题材类型多样、表现形式灵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们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意使古诗词教学能高质量、有效率地呈现在课堂上,方法不同反馈结果也不同。胡杨中学的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课堂上运用了多种教学方式,比较阅读也是他们尝试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们在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探讨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对深入分析抽象问题、纠正学生赏析品读误区、多元探讨古诗词阅读有一定作用,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上也有一定影响。本论文对胡杨中学的古诗词比较阅读教学进行了专题研究。首先,在绪论中就胡杨中学的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比较阅读教学的意义和实施的教学原则以及策略提出问题,并对相应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其次,本文围绕绪论中的问题展开具体论述。第二章通过梳理调研数据,分析胡杨中学的古诗词比较阅读教学理念,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方面存在的各种困难,并探讨了教师的古诗词教学理念。第三章结合胡杨中学的古诗词教学问题,探究古诗词比较阅读教学对胡杨中学的教学意义以及教学要求。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对古诗词的编排顺序和特点有利于“比较阅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教学结合“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和“知识建构”学习理论有利于解决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困难;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教师要依据本班学情实施教学,并遵循古诗词比较阅读教学的原则,以有效地解决古诗词教学问题。第四章根据古诗词特点设计比较文本,如同一题材中流露的不同情感,诗人在人生阶段中不同的创作风格和不同学段中异曲同工的作品,教师在不断挖掘与探索中完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文本时还应考虑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以及复习巩固情况。最后,在第五章以跨学段和课内古诗词为比较文本设计课例,通过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教学案例加强学生的团结能力,解决学生对古诗词中思想感情的掌握不深问题,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南疆兵团团场经济落后,团场中学的教学设备不及市中学,但教师们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以改善现有的教学状况。其中胡杨中学作为文本的研究对象,在团场中学中具有代表性。根据本校教学现状探究古诗词比较阅读教学策略,为后期持续开展教学提供可参考价值。总之,实施古诗词比较阅读教学既要注意因材施教,又要结合学情因势利导,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刘伟[2](2021)在《黑龙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第一章,说明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明确研究对象,梳理相关学术简史,介绍研究方法,提出研究目标。本文第二至七章,主要是黑龙江流域诸区域新石器文化的编年序列研究。首先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文化传统,将黑龙江流域区分为嫩江流域、西流松花江流域、海拉尔河流域、黑龙江中游地区、乌苏里江-黑龙江下游地区、兴凯湖平原及邻近地区等六个区域;其次对各区域新石器文化的性质与内涵、分期与年代进行讨论,进而建立了各区域诸考古学文化遗存的编年序列。本文第八章是黑龙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的时空框架构建和谱系关系研究。通过六个地区考古学文化遗存年代序列的横向比较,同时根据诸区域考古学文化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将黑龙江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存划分为四个时代八个发展阶段,并总结和对比各阶段的特征,建立起黑龙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以考古学文化的年代早晚关系和分布区域为线索,以陶器主体纹饰所反映出的亲缘关系为着眼点,将黑龙江流域的诸考古学文化划分为四个不同的文化系统——附加堆纹系统、刻划纹系统、绳纹系统、戳印纹系统。依据前文所建立的时空框架体系,探讨了黑龙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诸文化系统的交流、融合、扩张、迁徙等相互作用关系,考察了在不同发展阶段文化系统之间的互动所造成的格局变迁。

王哲[3](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样态及存在状态,是对其外在形象的描述与内在根据的揭示,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形态研究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有着重要而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根据,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一学科基础性、前提性问题的再认与反思,是一个学科“自我发现”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既是对学科基础理论中一个重要但被遮蔽领域的探索与开拓,同时该问题也具有元理论性质,涉及到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质、起源等问题的反思和批判,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走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和深化产生影响。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这一核心问题,论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概念及其研究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和遵循。基于词源学方法对中西方语境下“形态”一词基本含义的考察,可知形态不仅是关于对象外在样态的描绘,而且是内部结构与存在状态的表征,是事物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借鉴、归纳既有其他学科形态学理论,可知形态学是对对象形态进行系统性、学理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于特定视角进行分析性结构考察与综合性历史考察是形态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形态概念的出场语境和基本含义特别是社会形态理论为研究范例,为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提供了借鉴,即善于把握对象内核本质、分析功能要素与结构表征、注重发展性过程性研究,把握好具体与抽象、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概念界定,并引入视域概念,明确研究者的视域与研究对象的形态呈现具有内在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具有多维性、层次性、关联性等特征,同时与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本质、模式等概念既相互关联而又彼此区分。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的出场语境与研究逻辑。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研究的出场语境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研究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理路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即“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该方法内含从具体到抽象的前提规定,从一个简单的抽象规定性出发,在历史与逻辑的互释生成中使对象“在思维的行程中具体地再现”。基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理路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具有过程和维度的双重契合性。这一逻辑理路的具体展开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架构,包括研究思路与叙述思路两个层面,是对论文结构与体系安排的主张与澄明。理论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是研究的逻辑起点,其依据在于划定研究边界、体现研究对象的基本矛盾和要素方面。第三章,结构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指在特定社会结构中具体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上来分解研究和系统解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形态包括渗透在其他社会要素或活动中的潜隐形态以及以相对独立面貌呈现的显形态;后者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可分为要素构成、运作实现、内核本质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直观的现象层面,主要包括人的要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物的要素——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等方面;第二层次是要素间相互关联作用即运行层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时空场域(主要指具体的微观空间),目标依据、过程环节等方面;第三层次是深层的内在核心,主张基于社会关系与秩序的建构和维系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这三个层次相对应,思想政治教育可划分为构件形态、运作形态、内核形态三种形态。构件形态可从主导性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划分;运作形态基于具体的空间环境、不同的目标导向、实现的方式依托、整体的过程环节等角度来区分;本质形态则依据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亚形态。第四章,历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指在宏观历史过程中作为人类社会一般文化现象意义上把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从本体存在的角度考察其产生发展、过程状态与演进规律。通常来说,阶级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基本场域,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是主张统治阶级利益与诉求、维系阶级统治的一种思想上层建筑。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视域看,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有其消亡的时刻;与之相应,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建构和维系方式,与阶级社会相适应的阶级形态也只是其宏大过程中的一种形式,由此生发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非阶级形态的逻辑推论,主要包括原始社会原发-形成中形态与共产主义社会自觉-本真两大形态,这二者是从存在论角度对阶级形态何以可能与终极走向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在人类社会整体视域观照下,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的完整序列呈现出一定的演进规律,主要表现为边界扩展、聚合统一、否定回归等;从更为深层的角度讲,这些规律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熔铸于并伴随人类自我超越自我确证的解放历程,是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充分彰显和集中体现。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问题归依与价值旨趣。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研究的落脚点与目的所在。就理论本身而言,对该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质等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与拓展,实现“思维抽象”向“思维具体”的第一次跃升;从现实指向来看,在“思维具体”的基础上从理论回归现实,对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加以考量是思维行程的第二次跃升。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方位及特征,当下我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处于一种过渡形态,对这种过渡形态的研究分析有助于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意味着扬弃,意味着继承、批判与发展,在描述现状、分析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探寻改进方向、谋划策略与方式,从而探索尝试构建出精准思政、日常思政、嵌入-融合思政、“非常态”思政等符合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

吴聪敏[4](2021)在《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建构与现实启示》文中认为共产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一直以来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共产主义思想的建构过程不仅能直接反映马克思思想的转变发展过程,而且能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之路。马克思一开始参与社会实践,就面临着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合中,逐渐从一名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者。他一生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直到晚年,马克思依然密切关注世界发展新趋势和工人运动新情况,提出了关于东方社会可以走一条非西方化的共产主义道路的设想。论文力求在研读马克思不同时期的关于共产主义着作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共产主义思想的建构历程,把握其建构过程中蕴含的内在逻辑,发掘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初步探索阶段。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首次使用“共产主义”一词,形成了对当时共产主义学说的见解;到《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提出了人类解放的命题,并初步阐述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话题;此后,马克思在理论联系实践的基础上撰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两部着作,开始突破唯心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局限性,走上唯物主义的道路。第二部分论述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系统阐述阶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系统论述了共产主义思想,标志着科学的共产主义思想在理论上的确立;《共产党宣言》在各国的广泛传播,让广大工人阶级认清了真正的共产主义思想,宣告了共产主义思想的问世;之后,在《资本论》的写作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深刻批判,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第三部分论述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践检验与再认识阶段。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马克思通过《法兰西内战》认真地总结了此次革命实践失败的经验教训,加深了对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认识;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通过批判拉萨尔机会主义,马克思深化了对共产主义阶段性问题的思考;在晚年对俄国公社的考察中,马克思提出了对共产主义实现方式的新认识。第四部分论述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建构逻辑。在梳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别从逐步走向现实性、逐渐确立实践性、始终围绕人民性、最终呈现科学性四个维度入手,分析了该思想在建构过程中蕴含的内在逻辑。第五部分论述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启示。通过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建构历程的梳理,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遵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大势、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循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业四个方面探析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朴真浩[5](2020)在《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经济与社会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夏家店下层文化以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遗址的发现、发掘而得名,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支早期青铜文化。依据类型学研究和碳十四侧年数据,其年代为BC2000BC1400年,大体相当于夏到早商时期。在本研究第二章中已分析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等级,依据聚落的面积大体分为7个等级,以其为基础再结合遗址分布情况又分为6个规模不同的社会组织单元:第一等级聚落为特大型中心聚落,第二等级聚落为大型中心聚落,第三等级聚落为中型中心聚落、第四等级聚落为小型中心聚落,第五、六等级聚落为大型周边聚落,第七等级聚落为小型周边聚落。从这些聚落分布看,基本上低等级聚落围绕着高等级聚落分布。这种聚落分布形态明确体现了社会结构上的层次。相比于辽西地区铁器时代之前的其他考古学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聚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口的剧增,而人口的剧增导致聚落数量也呈快速增长之势。在已确认的5262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中,低等级聚落数量偏多,高等级聚落数量较少,呈现出金字塔式结构。其中第五、六、七等级聚落分布最为广泛,受地形的限制比较少。这些低等级聚落是整个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内的基础,同时,又围绕着高等级聚落呈向心分布状。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剩余生产的增多,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也变化发展。对剩余产品分配问题出现,聚落之间形成了竞争关系,结果出现控制社会矛盾的统治者或权力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是复杂化社会的必需条件。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夏家店下层文化在聚落和墓葬等方面都具有明确的等级与地位差别,且存在着不同的劳动分工,甚至女性和男性的社会地位有别。其社会的权力者控制居民,分配剩余产品,各个区域的权力者之间具有某种纽带,使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成为具有垂直的层级区别的组织体系。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在继承当地的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再融合石砌建筑物、三足陶器等外来文化因素,形成一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这些过程中外来因素的作用比较大,夏家店下层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因素,促进了本地区文化的发展,结果新传入的文化因素比较容易传播到整个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内。对夏家店下层文化国家形成问题看,虽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分布范围内尚未发掘出具有多样的功能区的大城市,但城址分布非常紧密,成为一个具有系统网络的聚落群体。如果具有不同功能区的不同聚落,它们互相紧密地交流、交换、沟通的话,便能发挥跟一个大城市接近的作用。当时为建设大规模的石城或土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样的建设工程,只在存在强制性威权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形式接近的建筑物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区比较广泛的出现,表明具有强制性的威权对各地施加了影响。这些劳动力与大甸子墓地中发现的仿制货贝一样,该文化社会已存在着原始税制的间接证据。可以说已具备了形成早期国家阶段的基本条件。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在辽西地区传统的文化因素基础上,吸收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因素而融合发展起来的一支早期青铜文化。在东北地区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中,夏家店文化不仅是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而且也是发展水平最高的一支。夏家店下层文化在东北地区早期青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突出的引领作用,中原地区和医巫闾山以东地区曾受到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强烈影响。

王增元[6](2020)在《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 ——以《太行山上》等三部电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是一个不断丰富更新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具有一条承前启后又有所不同的发展脉络,实质是中华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政治多极化背景下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本文以电影《太行山上》《金陵十三钗》《举起手来》等为例,通过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类型和典型人物等的综合分析,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和艺术美学总结。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文献分析法、典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目的是总结与探寻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的类型和典型,让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实现历史与逻辑一致的抗战终极人文关怀,并通过论文正文五章内容分别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选题背景、现实依据和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并且说明研究现状、目标、方法与创新,以及研究对象概念的界定,研究文献综述和论文框架及研究主要内容等。第二章概述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起源和发展,呈现21世纪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第三章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中塑造的的正面人物类型、反面人物类型和小人物类型进行归纳总结。第四章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中刻画的典型人物进行重点分析。第五章是对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进行的几点思考。

李荣[7](2020)在《论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当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习近平主席在2012年11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的谈话中讲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和宽广视域。一群人才能做成事,人民群众的问题终究要人民自己来解决。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政策由人民落实,人民群众的落实又惠及人民群众自身,这种辩证发展的思维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深刻哲学内涵。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逐步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历史过程,它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和继续发展不断雕琢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富有特色、贴近民心的内容,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思想,以及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群众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等内涵深刻的思想。十九大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内发展状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我国主要矛盾和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发展环境发展任务发展策略都有了相应改变和提升,要想完成党的伟大事业必须继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在认真仔细的阅读过《毛泽东选集》、党中央历代领导人的群众路线思想和专家学者的研究之后,发现关于毛泽东思想整体的研究较多,但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方面的研究系统性、整体性、时代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当代价值方面的完整性论述尚显不足,此时结合新的发展条件和形势变化对当代价值进行追根溯源的系统论述就显得尤为必要。第一章论述了选题依据和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分类和综述,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第二章重点论述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理论本质,任何一项理论的创造创新都有一定的历史酝酿,研究群众路线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为我们正确认识理论创新提供参照,为新时代的理论创新提供借鉴。第三章探讨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继续继承和发展,党的每一代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群众路线思想,并贯彻落实于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之中,与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完整的统一于一个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系统又各自具有创新之处。第四章结合新的发展形势和所处历史方位的新特点对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行系统论述,具体划分为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我国的重大工程包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利国利民为人民谋利益的项目,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对这些工程的顺利推进和实现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都始终贯穿于重大方针政策提出到实践的全过程。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从酝酿到产生,从初步形成到不断完善再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继续发展和创新,每一个过程和步骤都有着一定历史时期赋予的特殊时代意义,它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又具有科学详实的真理性内容,它不仅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对党的发展壮大以及一项又一项成就的取得起到关键作用,而且对新时代的发展依然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新的时代深入学习和贯彻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从其来龙去脉、深刻内涵、当代价值等三个维度进行探究,对新时代开创群众路线的广阔发展空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王松磊[8](2019)在《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新论 ——基于唯物史观视角》文中认为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合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由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产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之所以把马克思的这段话放在摘要的第一段,是因为这段话是贯穿于本研究的灵魂。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深化改革,不能离开历史,隔离传统。理解传统社会,才能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相比阶级分析法、传统-现代理论范式、国家-社会二分法、以及新制度经济学,唯物史观能提供更科学的视角,来理解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及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依据唯物史观,本研究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传统农业中国的生产力状况。文明社会早期阶段,地理环境作为“初始条件”,其特性通过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对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气候的变化,导致人类结束了“原始的丰裕生活”,不得不驯化可食用的物种,进而发明了农业。作为劳动对象,黄土的土壤环境、冬干夏湿的气候特点以及粟和黍的植物特性,产生了旱作农业的生产方式。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限制,农业生产工具没有根本的革新,生产工具的驱动力长期以自然力为主。第二部分论述了生产关系的相关核心概念和不同社会类型的生产关系特点。分配是以权威为媒介的生产关系,这是传统农业中国社会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交换是遵循价值规律的生产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分配与交换并重。基于交换和分工的集体是生产上相互依赖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基于分配关系的集体是在外部因素作用下生产上自给自足的个体的强制性共同体。两种类型的集体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中国的集体属于后一种类型。第三部分阐明了交换关系在传统农业中国的约束条件。受到交通运输成本的影响,交换关系在中西方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由于存在优良的河流和海洋,西方社会的交换关系具有天然优势。而在传统的农业中国,道路、河流、运河等交通运输条件则依赖中央政府的能力。社会分工与交换,在西方是基于经济需求,在传统农业中国则基于政治需求。无论是起源还是后来的发展,商人和工商业均受制于政治统治。第四部分对集体社会的形成进行了阐述。农耕社会生产方式对外扩张和防御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对内统一作为保障。农耕生产方式的内敛性则产生了对内排斥军事暴力和离心倾向。由于公有制、资源稀缺性、集中分配的管理方式和服从权威的共性,使农耕生产方式与军事组织能够结合在一起,其最佳方式就是兵农合一的集体制度。最大的集体单位是天下(国家),最小的集体单位是个体家庭,与家族、宗族、官僚制等其他类型的集体单位,共构成了包含许多集体单位的等级性集体社会。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第五部分对家国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交换关系为经济基础,西方的家国异构本质上是私的家庭的血缘亲属关系不同于公共权力的国家的政治关系。而传统农业中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分配关系为基础,家国同构是伦理道德和父家长权威的结合。随着农耕经济被市场经济取代,应当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家国关系。结论是对全文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传统农业中国是建立在农耕生产方式基础上的集体社会;第二,传统中国集体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以分配为中心环节,当前中国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提高交换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第三,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底色具有多层性。

孙延青[9](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文中研究表明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承载着国家管控基层社会、关爱基层民众的重要使命。中国自宋朝开始“王权止于县”,形成了传统“皇权—绅权”二元权力控制型社会。但近代以降,传统社会在内外交困中开始陷入全面危机之中。发端于清末新政以来国家现代化基层政权重构实践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在“自治化”与“行政化”的路径选择中,在由“无为”转向“有为”的历程中,国民政府力主推行“乡闾保甲”、“新县制”等举措,但不仅未能完全实现国家权力的下延,相反在攫取资源过程中进一步造成农村社会“内卷化”。而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方面将马克思列宁国家政权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基层政权建设理论进行摸索。另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基层政权实践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政经验。1949年8月湖南省长沙专区获得了和平解放。在此过程中国家并未“用完成革命的力量来非程序地、权威式”的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情况较为复杂。从1949年到1954年间,中共长沙地委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及湖南省委领导下,历时五年,立足于“行政化”路径下的“党治国家”模式,通过诉诸于“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核心的国家权力下延,对专区基层政权进行建构,实现了近代以来历届政权的未竟之业。在“政党下乡”过程中,通过培养基层干部、健全党委制度等“内部耦合”方式,实现了“政党”这一内生性权威从无到有的建构与渗透。长沙专区高度重视干部选拔、培养和整训工作。一方面通过采取审查甄别、建立学习机制、干部整风举措及开展“三反”等运动,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基层干部,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思想觉悟,整顿了工作作风,奠定了干部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则通过“审查党员”、“公开建党”、“整党建党”等举措,健全了党委机构,纯洁了党的组织,发展了党员,实现了党组织权威在乡(镇)乃至村级的确立。伴随着基层干部的“党员化”,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有机契合保证了中共的坚强领导。在“政权下乡”过程中,中共长沙地委相继进行了以“接管建政”、“废除保甲”、“土地改革”和“人民普选”为核心的基层建政运动。力图以“外部嵌入”方式实现对专区基层政权组织和外延性权威的破旧立新。这既是持续的建政步骤,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四个阶段之间相互协同衔接,呈现出明显的步骤性和系统性。具体而言,长沙专区成立后,在“接管建政”历程中,实现了县级、区级政权的接管和建制。在随后以“废除保甲”为核心的建政运动中,主要通过开展“武装剿匪”、“支前筹粮”、“双减退押”运动,破除了地方军事权威及政治权威,延续千年之久的保甲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运动中,破除了经济权威乃至文化权威。与此同时,通过在运动中启发民众政治觉悟和参政意识,民众在认识自身力量的基础上,逐步成立了农民协会、青年团、民兵、妇联等群团组织,实现了对民众基础的重塑和改造。最终在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运动中,通过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与建立乡人民政府,建构了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地方基层民主政权,确立了以乡(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最终伴随着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发,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结构和职能获得了制度性安排和法理保障。长沙专区完成了以“乡(镇)”为主体的基层政权建设历程,乡村权力结构和乡村社会乃至基层民众也实现了权势转移。在这一系列“短平快”的运动治理方式主导下,长沙专区在破除旧有基层政权和权威的基础上,实现了以“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标志的基层政权的合法性重构,完成了自清末以来国家政权的下延和权威重塑历程。而民众在建政改造的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到“党、政、群、团”等组织中来,专区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但这种基于国家偏好的选择性建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乡村简单化和片面化认知,延续千年的传统乡村模式在“布新”和“除旧”中被批判而被“他者化”,对农村传统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本文选取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湖南省长沙专区为个案研究,在占有广泛档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历程进行全景式描绘,力图梳理出中共长沙地委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逐步控制和重塑过程,进而考察分析中共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建政运动模式和内在治理逻辑。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视域,进一步增强学界对于农村基层政权重构研究的广延性,同时通过总结建政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资鉴价值。

吴礼明[10](2019)在《斯大林群众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始者之一,无产阶级执政党的第一代领袖人物,斯大林在“一切为了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带领苏联党和人民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奋进中,对人类解放事业的历史本体、历史主体、历史运动的开展、历史发展的目的展开了深入的思考,进行了伟大的实践,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留下了沉痛的教训;既为他赢得无上荣誉,也给他带来无尽流言!他带领人民群众奋进伟大事业中的理论和实践,在后世的批判中湮没不彰,乏人问津!今天,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为镜,对斯大林群众观的生发前提、历史演进、理论结构、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透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镜,对遮蔽斯大林群众观的流言蜚语尽可能地做出符合历史的辩证分析,提炼其独特性特征,总结其经验教训。这不仅是准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者——斯大林的需要,也是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艰辛辽远运动历程的需要,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全文由导论和正文六章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意义,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人”、“人们”、“人民”、“群众”等概念的内涵界定、斯大林“群众”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综合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述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是溯源斯大林群众观的生发前提。把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中的群众理论创制和实践开展,放眼近代人类世界化进程加速的大时代、人类世界对抗、融合和竞争的大时代下来审视;把斯大林群众观的历史呈现放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托命者、俄国历史传统的附体者两维角度来观察;并从原生家庭、学校教育、新生家庭的小环境来体味。指出:在人类及其社会世界化进程加速推进,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矛盾对抗加剧,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及现实基础,承继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衣钵,原生家庭、早期教育的个性塑造以及新生家庭的动荡不安,成为斯大林在解释、改造世界的人生历程中,构建自身与世界关系的现实基础。第二章是探析斯大林群众观的历史演进。把斯大林群众观的生成放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保持政权、巩固政权并使之不可战胜的历史实践中,结合斯大林从革命的“学徒”、“帮工”而为革命的“师傅”进而“领袖”的成长历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艰辛辽远的历史运动角度,把斯大林的群众观当做一个有机的生命而非割裂的器官。指出:斯大林的群众观是在惊心动魄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过程中,为保持、巩固政权并使之不可战胜的伟大实践开展中逐步形成、发展、丰富起来的。它经历了工人运动中的学习探索,革命斗争中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巩固、发展中的日渐成熟,社会主义高歌猛进中的矛盾实践,它是事物辩证运动的历史呈现。第三章是透视斯大林群众观的理论结构。从哲学基础、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等方面对斯大林群众观进行全面透视。指出:斯大林对其群众观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理解、把握及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随着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入开展而不断丰富调整的,是在对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问题的不断呼应中发展完善的,经历了一个抽象“反映”、本质“把握”和真正“拥有”的辩证过程。斯大林的一生,是学习、宣传、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生,是在“一切为了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下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马克思主义立场与无产阶级群众立场的统一便是斯大林一以贯之的基本立场。斯大林在解释布尔什维克党、苏维埃政权的本体和社会主义的主体时,把人民群众与党、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统一起来,认为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人民群众是布尔什维克的力量之源,苏维埃政权是人民群众的政权,它的合法性依据在于人民群众的信任,社会主义的历史主体是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在于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在探索“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方法时,把理论道路抉择、干部选拔监督培训、教育信任群众与党的坚强领导统一起来,认为不管是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领导干部的布尔什维克化还是实现党的真正领导,都需要真正而先进的理论;在政治路线正确的前提下,挑选干部、监督干部、培训干部就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决定力量;同时,工人阶级先进分子要同群众保持广泛而密切联系,相信群众,教育群众,向群众学习;最后,在党的争论、批评完成后,不管是统一的党还是铁的纪律,全体党员意志的统一和行动的统一就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无产阶级专政胜利的必要条件。第四章是考察斯大林群众观的实践活动。把斯大林构建的群众理论放在无产阶级保持政权、巩固政权并使之不可战胜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实践中来考察。指出:在政权建设上,斯大林在保持、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并使之不可战胜的实践开展中,既有改善、改造国家机关的真实行动,也有无产阶级新贵族形成的历史事实;既有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被唤醒后积极管理国家的真实一面,也有无产阶级民主法制之外,政治警察的大行其道;既大量涌现出社会主义新人,也给人民群众带来无尽苦恼。特别说明的是,大清洗的发动并不是一夜之间做出的,它是苏俄在根深蒂固的专制传统中,在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长期敌视包围的环境下,党内路线之争、社会主义建设矛盾长期积累的产物。它随着斯大林对苏联国内外矛盾、形势认识的变化而转换为不同的斗争方式。这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运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能力不足而又无力摆脱落后的旧秩序梦魇纠缠的矛盾体现。这不是社会主义的错,但它却使社会主义蒙了羞!无产阶级政权需要历史的经验和过程。在经济建设上,斯大林高举列宁“社会主义最后胜利”的伟大旗帜,构建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出国家计划指导、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并行、社会主义集体协作与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相结合的苏联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然而,在农业集体化运动实施过程中,由于党的领导经验缺乏,干部能力不足,社会在急于通过改造生产关系建成社会主义的心理驱使下,农业改造中出现了正确理论原则与具体实践相脱节、甚至侵犯群众利益行为大量发生的波折,经过加强党的领导与政策调整,农业集体化目标最终完成。这为苏联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建成打下了物质和社会基础。第五章是提炼斯大林群众观的基本特征。把斯大林群众观的特征提炼放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运动史的历史视野下,进行历史的、整体的、辩证的动态考察,指出:斯大林的群众观是在继承历史、发展历史、影响历史进程的历史运动中产生的;是在对人类历史、党的历史、苏维埃历史和社会主义历史的整体把握中发展的;是在对自我与历史、卓越人物或领袖与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作用的辩证认识中升华的;是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中呈现的。它具有历史性、整体性、辩证性和矛盾性。它是有机的生命存在,而非孤立抽象的理论教条。第六章是总结斯大林群众观的经验教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把斯大林群众观的理论和实践放在共产党人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长河中来感悟,指出:探索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律是社会主义事业永恒发展的首要前提,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教条主义相斗争,在与人民群众心理无限逼近的历史运动中才能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事业平稳运行的坚强保障,其中,坚持并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开展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的内在动力,坚持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的法治保障;“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它要求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永恒价值追求中,通过不断“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而实现每一个人的物质和精神解放。

二、关于团结的再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团结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比较阅读教学研究 ——以胡杨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第2章 胡杨中学的调研数据整理分析
    2.1 调查资料及访谈整理
    2.2 分析数据及探讨原因
第3章 依据学情再认识比较阅读教学
    3.1 比较阅读教学价值
    3.2 遵循阅读教学原则
第4章 部编版初中比较阅读教学建议
    4.1 比较点选择
    4.2 实施过程
    4.3 注意事项
第5章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分析
    5.1 一对一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5.2 一对多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2)黑龙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嫩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编年研究
    2.1 后套木嘎一期文化的特征与年代
    2.2 双塔一期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年代
        2.2.1 文化内涵
        2.2.2 文化特点
        2.2.3 文化年代
    2.3 后套木嘎二期文化的特征与年代
        2.3.1 文化特征
        2.3.2 文化年代
    2.4 后套木嘎三期文化的特征、分期与年代
        2.4.1 文化特征
        2.4.2 文化分期
        2.4.3 文化断代
    2.5 哈民忙哈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5.1 发现与认识
        2.5.2 文化分期
        2.5.3 年代判定
    2.6 昂昂溪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年代
        2.6.1 发现认识
        2.6.2 内涵界定
        2.6.3 文化特征
        2.6.4 年代推断
    2.7 嫩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第3章 西流松花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编年研究
    3.1 左家山遗址两种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区分
        3.1.1 1985年第一次发掘材料的再认识
        3.1.2 2015年第二次发掘材料的再认识
        3.1.3 1984年调查材料的再认识
        3.1.4 两种考古学文化的区分
    3.2 左家山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3.2.1 遗址材料的分组研究
        3.2.2 文化分期
        3.2.3 文化年代
    3.3 左家山上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3.3.1 材料分析
        3.3.2 文化分期
        3.3.3 文化年代
    3.4 西流松花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第4章 海拉尔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编年研究
    4.1 扎赉诺尔文化的命名、内涵与年代
        4.1.1 发现认识与文化命名
        4.1.2 遗存确认与文化特征
        4.1.3 年代推断
    4.2 哈克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4.2.1 发现研究
        4.2.2 年代判定
    4.3 辉河水坝二期遗存的辨识与断代
        4.3.1 遗址发现与遗存辨识
        4.3.2 文化特征与年代推断
    4.4 海拉尔河流域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第5章 黑龙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文化编年研究
    5.1 格罗马图哈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5.1.1 文化内涵
        5.1.2 文化特征
        5.1.3 分期与年代
    5.2 新彼得罗夫卡文化的特征与年代
        5.2.1 文化特征
        5.2.2 年代判定
    5.3 奥西诺湖文化的特征与年代
        5.3.1 发现与研究
        5.3.2 文化特征
        5.3.3 文化年代
    5.4 黑龙江中游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第6章 乌苏里江-黑龙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文化编年研究
    6.1 奥西波夫卡文化的特征、分期与年代
        6.1.1 研究历程
        6.1.2 文化特征
        6.1.3 年代与分期
    6.2 亚米赫塔文化的特征与年代
        6.2.1 研究历程
        6.2.2 文化特征
        6.2.3 年代判定
    6.3 马林斯克文化的特征和年代
        6.3.1 文化特征
        6.3.2 文化年代
    6.4 孔东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6.4.1 编年位置的确定
        6.4.2 文化内涵的界定
        6.4.3 文化分期
        6.4.4 年代推断
    6.5 马雷舍沃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6.5.1 典型遗址材料分析
        6.5.2 其他遗址材料分析
        6.5.3 马雷舍沃文化分期
        6.5.4 马雷舍沃文化年代
    6.6 沃兹涅谢诺夫卡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6.6.1 典型遗址材料分析
        6.6.2 其他遗址材料分析
        6.6.3 文化分期
        6.6.4 文化年代
    6.7 乌苏里江-黑龙江下游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第7章 兴凯湖平原及邻近地区新石器文化编年研究
    7.1 切尔尼戈夫卡文化的特征和年代
        7.1.1 文化特征
        7.1.2 文化年代
    7.2 鲁德纳亚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7.2.1 内涵界定
        7.2.2 文化分期
        7.2.3 文化年代
    7.3 新开流-维特卡文化的辨识与年代
        7.3.1 中国新开流文化的材料确认
        7.3.2 俄罗斯维特卡文化的材料确认
        7.3.3 文化年代
    7.4 振兴-罗津-博伊斯曼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7.4.1 文化内涵和分布范围
        7.4.2 文化分期
        7.4.3 文化年代
    7.5 金谷-西浦项-扎伊桑诺夫卡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7.5.1 典型遗址的分组研究
        7.5.2 一般遗址的分组研究
        7.5.3 其他可分组遗址
        7.5.4 文化分期
        7.5.5 文化年代
    7.6 石灰场-沃多帕德诺耶文化的辨识与断代
        7.6.1 文化辨识
        7.6.2 文化断代
    7.7 兴凯湖平原及邻近区域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第8章 黑龙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和谱系格局研究
    8.1 黑龙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的时空框架
        8.1.1 历时性纵坐标的建立:六个编年序列
        8.1.2 共时性横坐标的划分:八个发展阶段
        8.1.3 时空框架体系的构建
    8.2 黑龙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的谱系关系
        8.2.1 纵向的亲缘传承:四个文化系统的划分
        8.2.2 横向的交流互动:文化格局形成与变迁
第9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3)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和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形态和形态学
        (一)形态概念内涵及辨析
        (二)形态学理论及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形态
        (一)马克思主义形态概念的出场语境和基本含义
        (二)研究范例: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形态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三、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及其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内涵与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
        (三)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的出场语境与研究逻辑
    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的出场语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理路
        (一)“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理路的基本规定
        (二)“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理路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适用性
        (三)“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理路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中的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架构
    三、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凝结为理论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为逻辑起点的依据
第三章 结构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定位与潜隐形态
        (一)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社会定位
        (二)渗透在其他社会要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潜隐形态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与构件形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构成
        (二)基于要素的思想政治教育构件形态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运行与运作形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运行和实现
        (二)贯穿于整体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运作形态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内核形态
        (一)始基于社会关系和秩序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二)反映本质关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核形态
第四章 历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
    一、阶级社会基本场域与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
        (一)阶级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基本时空场域
        (二)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的历史呈现
    二、人类历史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逻辑论证
        (一)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的前提追问与时空扩展
        (二)原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推论
        (三)共产主义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推论
        (四)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的完整序列
    三、人类历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演进规律
        (一)边界扩展、否定回归与聚合统一
        (二)熔铸于人类自我超越、自我确证的解放历程中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问题归依与价值旨趣
    一、理论反思:形态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一)形态研究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重要理论工具
        (二)形态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质的再认识
        (三)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回归和跃升
    二、现实观照: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定位
        (一)当代中国发展的时空方位和特征
        (二)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渡形态
    三、形态研究视域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守正创新
        (一)发展现状、问题及原因
        (二)改进方略、原则及路径
        (三)新形态的探索、尝试与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建构与现实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1.学术价值
        2.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状况
        2.国外研究状况
        3.研究现状简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初步探索
    (一)共产主义思想的火花闪现
        1.“共产主义”的出场
        2.“批判的共产主义”
    (二)共产主义思想的哲学思辨
        1.“解放”思想的提升
        2.向现实的“旧制度”宣战
    (三)共产主义思想的初步阐发
        1.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2.共产主义与唯物史观的初步结合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系统阐述
    (一)共产主义思想的确立
        1.人类历史的根基:“生活实践”
        2.科学关系的确立:“意识”与“生活”
        3.共产主义的前提:“世界交往”
        4.共产主义的归宿:世界性与人类性的高度统一
    (二)共产主义思想的问世
        1.现代社会的分化与历史发展的趋势
        2.共产主义的根本要求:废除私有制
        3.共产主义的实现形式:自由人的联合体
    (三)共产主义思想的论证
        1.资本的积累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
        2.消灭雇佣劳动
        3.对未来社会的理论预想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践检验和再认识
    (一)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践检验
        1.巴黎公社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2.建立真正的人民政府
    (二)共产主义思想的再认识
        1.对共产主义阶段性问题的深化
        2.对共产主义实现方式的再思考
四、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建构逻辑
    (一)由“天国”到“尘世”:逐步走向现实性
        1.“天国”中的上帝信仰与精神诉求
        2.宗教批判与“尘世”反思的现实转向
    (二)由“抽象性”到“生活实践”:逐渐确立实践性
        1.青年黑格尔派的“理性”考察方式
        2.人的解放要从“生活实践”出发
    (三)由“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始终围绕人民性
        1.“政治解放”只是一部分政治权利的有限解放
        2.“人类解放”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四)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最终呈现科学性
        1.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彻底批判
        2.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历史观的彻底清算
五、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1.深刻认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科学性
        2.明确中华民族复兴的社会主义道路选择
    (二)遵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大势
        1.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2.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1.树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念
        2.坚持人民中心立场
    (四)循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业
        1.清醒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位
        2.践行新时代“两步走”的战略安排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经济与社会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辽西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二、辽西地区古环境特征
    第二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研究概况
        一、发现与命名
        二、分期与年代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分布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阴河中下游及英金河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阴河中下游及英金河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阴河中下游及英金河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三节 半支箭河及锡伯河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半支箭河及锡伯河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半支箭河及锡伯河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四节 教来河中游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教来河中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教来河中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五节 大凌河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大凌河上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大凌河中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四、大凌河上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五、大凌河中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六节 孟克河中游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孟克河中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孟克河中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七节 柳河上游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柳河上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柳河上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八节 小结
        一、聚落分布与选址特征
        二、聚落等级划分与相互关系
第三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典型聚落遗址的发掘与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大甸子遗址与墓地
        一、发现与发掘
        二、房址
        三、灰坑
        四、夯土墙
        五、墓地
    第三节 二道井子遗址与墓地
        一、发现与发掘
        二、环壕与城墙
        三、院落与房址
        四、窖穴及灰坑
        五、墓地
        六、陶窑
    第四节 康家屯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城墙及附属设施
        三、房址
        四、石筑穴
        五、石函
    第五节 丰下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房址
        三、墓葬
    第六节 三座店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城墙
        三、院落
        四、房址
        五、窖穴及灰坑
    第七节 上机房营子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城墙
        三、房址
        四、窖穴及灰坑
        五、陶窑
        六、双重石圆圈
    第八节 城子山遗址
    第九节 其他遗址
        一、西梁遗址
        二、大山前第一地点
        三、大山前第四地点
        四、东八家石城
        五、药王庙遗址
        六、点将台遗址
        七、蜘蛛山遗址
        八、四分地东山咀遗址
        九、红山石城
        十、宁城三座店遗址
        十一、喀喇沁河东遗址
        十二、水泉遗址
        十三、牛河梁地十六地点(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
        十四、萧杖子遗址
        十五、平顶山遗址
        十六、界力花遗址
        十七、向阳岭遗址
        十八、西大川遗址
        十九、代海遗址
        二十、马圈子遗址
        二十一、望宝山遗址
        二十二、西大砬子遗址
        二十三、大马口子南山遗址
        二十四、台山遗址
        二十五、盖子顶遗址
        二十六、上河首遗址
        二十七、朝阳热电厂遗址
        二十八、罗锅地遗址
        二十九、西灰同遗址
        三十、东水泉遗址
        三十一、西小山遗址
        三十二、下三家遗址
        三十三、卧龙山遗址
        三十四、水手营子墓葬
        三十五、胡金稿遗址
        三十六、小东沟遗址
    第十节 小结
        一、聚落的营建、使用及废弃
        二、聚落内部结构与布局特征
        三、聚落类型与功能划分
        四、不同功能聚落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经济形态研究
    第一节 农业经济
        一、植物考古证据
        二、农业生产工具
        三、农业生产方式与经济形态
    第二节 家畜饲养业
        一、动物遗存分析
        二、稳定同位素证据
        三、家畜饲养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 狩猎采集经济
        一、动植物遗存考古证据
        二、狩猎采集工具
        三、狩猎采集经济传统的继承及意义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形态研究
    第一节 社会组织形式
        一、社会等级与社会分层
        二、社会分工与社会分化
    第二节 社会关系
        一、内部社会关系
        二、对外社会关系
    第三节 祭祀与宗教信仰
        一、卜骨的发现与占卜术
        二、祭祀活动与社会背景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聚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
        一、聚落方面
        二、经济方面
        三、社会方面
    第二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三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在中国青铜文化体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6)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 ——以《太行山上》等三部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6.1 创新点
        1.6.2 难点
第二章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概述
    2.1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起源与发展
        2.1.1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起源
        2.1.2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发展
    2.2 21世纪中国抗战题材电影概况
第三章 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中塑造的人物类型
    3.1 正面人物类型
        3.1.1 八路军指战员
        3.1.2 国民党的爱国军人
        3.1.3 抗日民众
        3.1.4 普通群众
    3.2 反面人物类型
        3.2.1 日本侵略者
        3.2.2 汉奸
        3.2.3 消极抗战的国军指挥官
    3.3 小人物类型
        3.3.1 妓女
        3.3.2 传教士、殓妆师
        3.3.3 投降的日本兵
第四章 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中刻画的典型人物
    4.1 中共抗日将领
        4.1.1 朱德
        4.1.2 左权
    4.2 抗日游击队员
        4.2.1 崔二旦
        4.2.2 郭大叔
    4.3 抗日学生和教官
        4.3.1 “姥姥”
        4.3.2 李教官
    4.4 抗战中的女性
        4.4.1 国际友人史沫特莱
        4.4.2 孟书娟
        4.4.3 玉墨
第五章 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的几点思考
    5.1 人物形象的成因
    5.2 人物形象的影响
    5.3 人物形象的不足
    5.4 人物形象发展的理论导向
    5.5 人物形象塑造的社会价值
    5.6 人物形象承担的历史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1)期刊
    (2)专着
    (3)学位论文
    (4)其它(电子文献和报纸文章)
附录:21世纪中国华语抗战电影基本信息一览表
致谢

(7)论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理论本质
    2.1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条件
        2.1.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的传播
        2.1.2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2.1.3 中国革命实践的历练
    2.2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丰富内涵
        2.2.1 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追求
        2.2.2 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原则
        2.2.3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3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理论本质
        2.3.1 唯物史观立场
        2.3.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2.3.3 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
第三章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继承发展
    3.1 邓小平理论中群众路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1.1 对群众路线思想的高度重视
        3.1.2 以人民群众为党的事业的落脚点
    3.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跨世纪发展
        3.2.1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工作的衡量标准
        3.2.2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视角
    3.3 新世纪新阶段科学发展观中的新发展
        3.3.1 以人为本的执政追求
        3.3.2 牢固的人民立场
    3.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
        3.4.1 以人民的美好追求为奋斗目标
        3.4.2 对群众生活进行细致入微的关心
        3.4.3 把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
第四章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当代理论价值
        4.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群众观的理论渊源
        4.1.2 改革开放进程中保持党的政治优势的思想前提
        4.1.3 新时代构建管党治党方略的思想基础
        4.1.4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保障
    4.2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当代实践价值
        4.2.1 治国理政实践的方法论
        4.2.2 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方法
        4.2.3 改革开放进程中一系列管党治党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指针
        4.2.4 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手段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8)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新论 ——基于唯物史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一)提出问题
        (二)思维历程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阶级分析法与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研究述评
        (二)传统——现代理论范式与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转型研究述评
        (三)国家——社会理论范式与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研究述评
        (四)新制度经济学与农业中国的集体产权研究评述
    三、思路方法
        (一)研究旨趣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1章 黄土地上的社会生产力
    1.1 地理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
        1.1.1 地理环境特性决定生产力发展状况
        1.1.2 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初期起决定性作用
        1.1.3 地理环境特性的“蝴蝶效应”
    1.2 地理环境特性与农业革命
        1.2.1 原始社会的“丰裕生活”走向资源稀缺
        1.2.2 物种特性产生不同社会组织制度
    1.3 黄土环境与黄土文明新论
        1.3.1 黄土文明而非黄河文明
        1.3.2 黄土分布于华夏文明核心区
        1.3.3 黄土成因决定中国农业社会的起源
    1.4 黄土土壤与定居式旱作农业
        1.4.1 黄土土壤特性产生旱作农业
        1.4.2 旱作农业产生轮耕制
        1.4.3 旱作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中国特色的上层建筑
    1.5 农业生产工具与驱动动力
        1.5.1 农业生产工具的自然和人为局限
        1.5.2 青铜很少用做农业生产工具
        1.5.3 驱动动力长期以自然力为主
    小结
第2章 以分配为中心环节的生产关系
    2.1 相关核心概念新解
        2.1.1 作为前提性存在的生产
        2.1.2 以权威为媒介的等级性分配
        2.1.3 遵循价值规律的交换
        2.1.4 以分配关系为基础的集体权威
    2.2 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理论新解
        2.2.1 交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中心环节
        2.2.2 分配是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中心环节
        2.2.3 交换和分配并重是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3 传统农业中国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2.3.1 西方交换关系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2.3.2 传统中国分配关系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2.3.3 对若干重要问题的反思
    小结
第3章 受限制的交换关系
    3.1 交换关系的生产力限制
        3.1.1 西方社会交换关系存在天然优势
        3.1.2 传统中国交换关系存在天然局限
        3.1.3 运输成本对交换关系影响深远
    3.2 政治统治主导下的社会分工与交换
        3.2.1 政治需求产生分配的社会分工
        3.2.2 政治需求导致青铜业与农业分离
        3.2.3 制陶业与农业关系复杂
        3.2.4 纺织业与农业结合产生自然经济
    3.3 官商关系新论
        3.3.1 “商人”自起源就出身低贱
        3.3.2 战国以后抑商成为基本国策
        3.3.3 商人无取得政权之可能
        3.3.4 官营工商业排挤私营工商业
    小结
第4章 农耕生产方式和军事制度合成的集体社会
    4.1 农耕生产方式的对外扩张性
        4.1.1 战争起源于社会生产方式
        4.1.2 农耕生产方式扩张与防御
        4.1.3 农耕生产方式要求政治统一
    4.2 农耕生产方式的对内收敛性
        4.2.1 农耕生产方式对内排斥军事暴力
        4.2.2 农耕生产方式天然地存在内部离心力
    4.3 农耕生产方式与军事组织的契合
        4.3.1 契合于资源稀缺性
        4.3.2 契合于集中分配的管理方式
        4.3.3 契合于集体权威
    4.4 集体社会的形成
        4.4.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前提
        4.4.2 最大的集体单位是天下(国家)
        4.4.3 最小的集体单位是个体家庭
    小结
第5章 伦理和权威的家国同构
    5.1 西方社会的家国异构论
        5.1.1 亚里士多德:家务管理异于城邦政治
        5.1.2 梅因:地域国家取代血缘政治
        5.1.3 摩尔根:血缘人身关系的古代社会与地域财产的政治国家
        5.1.4 恩格斯:血缘亲属与阶级国家
    5.2 传统中国的家国同构论
        5.2.1 西方思想家:伦理道德与家父权力的家国同构
        5.2.2 日本学者:秩序的家国同构
        5.2.3 中国学者:宗法的家国同构
        5.2.4 梁漱溟:伦理的家国同构
    5.3 对家国异构论与同构论的再思考
        5.3.1 西方社会家国异构的质疑
        5.3.2 传统中国家国同构论的缺陷
    小结
结论
    (一)传统农业中国是建立在农耕生产方式基础上的集体社会
    (二)传统中国集体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以分配关系为中心
    (三)传统农业中国具有多重社会底色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4 相关概念界定
第1章 长沙专区社会历史背景
    1.1 长沙专区的人文历史和建制沿革
    1.2 中国历代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
    1.3 晚清及北洋政府时期“自治化”实践
    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自治化”向“行政化”过渡
    1.5 “国家政权内卷化”
第2章 中共基层政权建设的理论来源与实践探索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理论来源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实践探索
    2.3 “行政化”路径下“党治国家”模式的确定
第3章 长沙专区的解放与面临的复杂形势
    3.1 长沙专区的解放
    3.2 长沙专区各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3.3 长沙专区新生人民政权面临的复杂形势
第4章 长沙专区成立初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4.1 中共长沙地委领导机构的组建与南下
    4.2 中共南下长沙地委与地下党的会师
    4.3 长沙专区基层干部选拔
    4.4 基层干部的培训与整风
第5章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党的权威重塑
    5.1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现状
    5.2 审查党员:保持组织纯洁性
    5.3 公开建党:公开党的组织与发展基层党组织
    5.4 整党建党:健全党委制度与整风整党
第6章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建政
    6.1 以“城乡兼顾”为工作中心的确定
    6.2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政权的初创
    6.3 区、乡政权的接管和区政府、党委的成立
    6.4 保甲制度的暂时保留
第7章 “剿匪”及“清匪”运动
    7.1 匪患的形成原因与目标指向
    7.2 剿匪运动的历程
    7.3 主力地方化和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
    7.4 全面发动群众,进行清匪斗争
    7.5 镇压反革命
第8章 “支前征粮”
    8.1 征粮运动的必要性
    8.2 “夏借”工作的开展
    8.3 “秋征”工作的开展
    8.4 党政群组织的初建与对民众的初步动员
    8.5 阶级斗争下的“加征大户”和“查挤黑田”
    8.6 征粮运动与基层政权的建设
第9章 “双减反霸”
    9.1 “双减反霸”运动的缘起
    9.2 “双减反霸”运动历程
    9.3 双减反霸与党群团组织的初建
    9.4 保甲制度的废除与乡政权的初建
第10章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
    10.1 土改的必要性
    10.2 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
    10.3 .土地改革对民众的动员与改造
    10.4 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改造
第11章 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和乡基层政权的确立
    11.1 乡基层政权的逐步确立
    11.2 民主建政工作的开展
    11.3 《宪法》的颁布与乡(镇)基层政权的正式确立
第12章 长沙专区基层政权建政特点与历史影响
    12.1 建政特点
    12.2 历史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斯大林群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一) 准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者——斯大林的需要
        (二) 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念及实践辽远、艰辛历史运动的需要
        (三)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二、概念界说
        (一) “人”:历史的起点
        (二) “人们”:历史的主体和对象
        (三) “人民”: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群众”概念
        (四) “群众”:无产阶级解释、改造世界的“人民”概念
        (五) 斯大林“群众”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斯大林群众观的生发前
    一、时代前提
        (一) 人类世界化进程加速的大时代
        (二) 人类世界对抗、融和与竞争的大时代
    二、理论前提
        (一) 斯大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二) 俄国历史传统的梦魇纠缠
    三、家庭及学校环境
        (一) 从约瑟夫到柯巴到斯大林的名字变换说起
        (二) 失爱压抑的原生家庭
        (三) 保守、强势的教会学校教育
        (四) 渴望温情的新生家庭
第二章 斯大林群众观的历史演进
    一、工人运动中的学习探索
    二、革命斗争中的初步形成
    三、社会主义巩固、发展中的日渐成熟
        (一) 社会主义政权取得及巩固中的领导地位确立
        (二) 社会主义道路抉择中的领袖地位确立
    四、高歌猛进中的矛盾实践
        (一) 农业集体化:准备不足——混乱无序——加强领导
        (二) 大清洗:对反对派认识变化——斗争方式转换——反思
        (三) 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后的教条僵化与晚年反思
第三章 斯大林群众观的理论透视
    一、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
        (一) 革命低潮中的正本清源:马克思主义的抽象“反映”
        (二)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总结: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把握”
        (三) 晚年反思: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拥有”
    二、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群众立场
        (一) 马克思主义立场
        (二) 无产阶级群众立场
    三、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党、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的立身之本
        (一) 党的性质及力量之源
        (二) 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及合法性依据
        (三) 社会主义的历史主体与价值旨归
    四、基本方法:理论、干部、群众与党四位一体关系的统一
        (一) 正确的理论和道路
        (二) “组织决定一切”与干部的选拔、监督与培训
        (三) 相信群众,教育群众,向群众学习
        (四) 党的意志的统一
第四章 斯大林群众观的实践考察
    一、在政权建设上:保持政权,巩固政权,使它成为不可战胜
        (一) 无产阶级专政的使命及路径设计
        (二) 保持、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措施
        (三) “清洗自己队伍中的机会主义分子”
    二、在经济建设上: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一) 前进中的“后退”: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
        (二) 统一中的分歧:“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三) 工业化:社会主义最后胜利的基础和保障
        (四) 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发展、为社会主义巩固构建基础
第五章 斯大林群众观的基本特征
    一、历史性
        (一) 斯大林群众观是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观的历史继承中发展起来的
        (二) 斯大林群众观在推进人类历史发展中影响着人类历史
    二、整体性
        (一)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与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相统一
        (二) 人民群众在自身发展中也在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发展
        (三) 人民群众是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力量之源、立身之本
        (四)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为人民服务”与社会主义的统一
    三、辩证性
        (一) 对卓越人物、领袖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作用上的辩证认识
        (二) 对个人崇拜的辩证认识
    四、矛盾性
        (一) 时代矛盾是斯大林理论及实践运动的存在底色
        (二) 理论矛盾是斯大林对时代对立现实的内心呼声
        (三) 实践矛盾是时代矛盾、理论矛盾在改造世界中的综合反映
        (四) 评价矛盾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矛盾合力的结果
第六章 斯大林群众观的历史鉴戒
    一、探索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律是社会主义事业永恒发展的首要前提
        (一) 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探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 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呈现必须坚持同教条主义做斗争
        (三) 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把握必须坚持与民心相符合
    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事业平稳运行的坚强保障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顺畅开展的政治前提
        (二)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的内在动力
        (三)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的法治保障
    三、“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
        (一)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永恒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关于团结的再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比较阅读教学研究 ——以胡杨中学为例[D]. 李佳萍.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黑龙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D]. 刘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3]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D]. 王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建构与现实启示[D]. 吴聪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经济与社会形态研究[D]. 朴真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6]21世纪初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研究 ——以《太行山上》等三部电影为例[D]. 王增元.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论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当代价值[D]. 李荣.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新论 ——基于唯物史观视角[D]. 王松磊. 山西大学, 2019(02)
  • [9]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D]. 孙延青. 湘潭大学, 2019(12)
  • [10]斯大林群众观研究[D]. 吴礼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对团结的新理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