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基腐植酸生产工艺及生物活性研究

硝基腐植酸生产工艺及生物活性研究

一、硝基腐植酸生产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日明[1](2014)在《腐植酸对钾的吸附特性和水稻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建立腐植酸(humic acid, HA)对K+的吸附模型,同时获得水稻不同生育期腐植酸最佳施用量及施用浓度,本文以黑龙江褐煤作为原材料,经提取纯化得到HA样品。测定了HA对K+的吸附特征参数,探讨了HA对水稻种子萌发、营养生长、养分吸收、抗衰老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pH值、K+初始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均影响HA对K+的吸附。具体表现为:酸性条件下,吸附量较低,pH为7.0时,吸附量最高,达到6.07mg·g-1;在pH5.0-pH7.0条件下,HA对K+的吸附量随K+初始浓度的升高而上升,当K+初始浓度为120mg·L-1时,HA对K+的吸附达到饱和;HA对K+的吸附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20mmin基本达到饱和,而吸附速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减缓,且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2)HA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刺激种子萌发,高浓度抑制种子萌发。浓度为50ag·L-1~200mg·L-1,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幼苗长度均随浓度升高而提高;HA浓度大于200mg·L"1时,刺激生长作用开始下降;当HA浓度大于500mg·L-1时,抑制种子萌发,并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因此,水稻浸种应以200mg·L-1的HA为宜。(3)HA对水稻生长的刺激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HA浓度为15Omg·L-1~200mg·L-1和灌浆期HA浓度为200mg·L-1~250mg·L-1时,水稻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表现为最高。而当HA浓度高于300mg·L-1后,反而会抑制水稻生长。(4)HA能增强水稻的抗衰老能力。在水稻分蘖期,HA对SOD、POD、CAT3种酶的活性影响均不显着,而到孕穗期和灌浆期,施用150mg·L-1~300mg·L-1浓度HA,3种酶的活性均明显提高,分别提高了16.8%~20.1%、11.6%~23.1%、12.1%-18.7%。(5)HA能促进水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低钾水平(K+为50μmo1·L-1)下,促进作用尤为显着,正常供钾(K+为200μmol·L-1)或高钾(K+为1000μmol·L-1)条件下,促进作用有所降低;HA促进水稻对各营养元素积累表现为Fe和Mg增幅最为显着,增幅大于15%;Na、P、Mn次之,增幅大于10%;Cu、Zn、Ca增幅小于10%。

张超[2](2010)在《腐植酸缓释钾肥对甘薯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研究于2008年5月-2009年10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进行,选用济薯22为试验材料。采用池栽试验的方法,对腐植酸缓释钾肥提高甘薯钾素吸收利用的不同因素做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腐植酸缓释钾肥对甘薯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施用腐植酸缓释钾肥,提高了甘薯植株中的钾素积累量,最终提高了钾肥吸收利用效率。与混施处理和钾肥处理相比,腐植酸缓释钾肥的钾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16.39%、20.12%;钾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20.68%、39.84%。2腐植酸缓释钾肥对肥料钾素释放的影响与硫酸钾相比,腐植酸缓释钾肥的钾素释放峰值降低,前期释放速率低于硫酸钾,而后期释放速率则高于硫酸钾。腐植酸缓释钾肥的钾素积累释放速率曲线较为平缓,对钾素释放具有较好缓释效果。3腐植酸缓释钾肥对甘薯生长的激发效应施用腐植酸缓释钾肥,促进甘薯生长发育,提高了甘薯的生物产量。施钾和施用腐植酸均可提高鲜薯产量和干物质量。同时,施用钾肥可促进地上部干物质转运,提高了干物质在地下部的分配比例,其中腐植酸钾缓释肥处理效果最为显着。与混施处理和钾肥处理相比,腐植酸缓释钾肥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施钾和施用腐植酸均可有效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其中缓释钾肥处理光合作用提高最明显。施用钾肥和腐植酸均能提高植株叶片中SOD、POD酶活性,降低MDA含量,施用缓释肥处理效果最明显;与混施处理相比,缓释钾肥处理提高了前中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后期SOD、POD活性。各施肥处理均提高了甘薯块根膨大初期吸收根的根系活力;与其它施肥处理相比,施用缓释肥可更有效的提高吸收根的根系活力,同时促进更多根系向块根分化。腐植酸缓释钾肥与钾肥处理及腐植酸与钾肥混施处理相比,提高了甘薯植株在前期(栽秧后60-80天)地上部的N/K值,而降低了在中后期甘薯地上部的N/K值。4腐植酸缓释钾肥对土壤中钾素含量的影响腐植酸缓释钾肥处理,在前期土壤速效钾含量要低于腐植酸与钾肥混施处理,而在中后期则要高于混施处理;腐植酸处理与空白对照相比,混施处理和缓释钾肥处理与钾肥对照相比,土壤中速效钾含量降低。在甘薯生育期中,三个施用腐植酸处理土壤有效性钾含量呈显着上升趋势,其中腐植酸缓释钾肥处理的表现最明显;而速效钾肥处理的土壤有效钾含量变化不大。相对于空白对照,施用腐植酸的处理土壤中缓效钾含量降低,而钾肥处理土壤缓效钾含量则有所上升。

杜伟[3](2010)在《有机无机复混肥优化化肥养分利用的效应与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具有消纳有机废弃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优化化学肥料养分高效利用的作用,逐渐受到产业界的重视。本研究采用团粒法工艺,利用味精厂制糖形成的糖渣(A)、糠醛厂的有机废弃物糠醛渣(B)和味精厂污水处理形成的污泥有机废弃物(C)作为有机原料,与化学氮肥(尿素)、化学磷肥(磷酸一铵)和化学钾肥(硫酸钾)复混分别制成有机无机复混氮肥、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和有机无机复混钾肥。运用大型土柱栽培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作物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利用淋洗试验、土壤培养试验等系统研究了有机物料与化学肥料复混对化学肥料养分释放模式、转化过程以及损失等的影响,揭示有机物料与化学肥料复混优化化肥养分高效利用的效应与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有机物料与化学肥料复混形成有机无机复混肥,相比化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等养分投入,在低氮、中氮和高氮水平下,施用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处理平均玉米籽粒产量分别比单施化肥氮提高19.1%、9.0%和5.6%;在低磷、中磷和高磷水平下,施用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处理平均玉米籽粒产量平均分别比单施化肥磷提高19.1%、11.3%和37.8%;在低钾、中钾和高钾水平下,施用有机无机复混钾肥处理平均玉米籽粒产量平均分别比单施化肥钾提高27.8%、-3.2%和10.8%。本试验条件下,总体看,有机无机复混肥中随有机物料含量比例提高,对增产效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是很有规律和十分明显。另外,等氮量投入下,有机氮(有机物料处理)比无机氮减产。(2)在等化肥氮量投入情况下,无论是低氮、中氮还是高氮投入水平,有机无机复混氮肥比对应有机物料处理的玉米增产幅度都较化肥氮处理比对应不施氮肥(CK1)处理的增产幅度高;低氮、中氮和高氮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处理平均玉米籽粒产量分别比单施化肥氮提高12.4%、4.8%和5.4%。有机无机复混氮肥比化肥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3)有机物料与化学肥料复混具有明显促进养分吸收的效应。等氮量投入,低氮、中氮和高氮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处理平均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比化肥处理分别提高27.9%、14.6%和7.3%;等化肥氮投入,低氮、中氮和高氮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处理平均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比化肥处理分别提高29.0%、21.6%和18.9%。等全磷投入,低磷、中磷和高磷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处理平均玉米植株磷素吸收量比化肥处理分别提高12.6%、2.8%和33.4%。等全钾投入,低钾、中钾和高钾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钾肥处理平均玉米植株钾素吸收量比化肥处理分别提高31.3%、-9.1%和16.1%。(4)有机物料与化学肥料复混具有优化化学肥料养分利用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效果。等氮量投入,低氮、中氮和高氮投入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处理平均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较化肥处理提高了35.4、13.1和4.9个百分点。此外,等氮量条件下,有机氮(有机物料处理)的氮肥利用率不及无机氮的高。等尿素氮投入,低氮、中氮和高氮投入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处理平均的化肥氮(尿素N)的表观利用率分别比化学肥处理(尿素N)提高了33.5、11.6和13.0个百分点。等磷投入条件下,低磷、中磷和高磷投入水平,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处理平均其化肥磷的表观利用率分别比化肥处理提高了16.2、0.8和15.7个百分点。等钾投入条件下,低钾、中钾和高钾投入水平,有机无机复混钾肥平均其化肥钾的表观利用率分别比化肥处理提高了55.1、-3.3和2.1个百分点。(5)玉米收获后测定,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土壤有机质增加作用不明显;土壤全氮含量比相应化肥处理略有增加。由于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促进了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在等养分投入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和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比相应化肥处理的偏低;有机无机复混钾肥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比对应化肥处理的稍有增加。相比单施化肥处理,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量氮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6)等化肥磷施入条件下,相比化学磷肥处理,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显着增加,提高了磷肥的供肥性。与化肥处理比较,有机无机复混磷肥明显提高了土壤Ca2-P、Ca8-P含量和比例,却显着降低土壤Al-P的含量。(7)等化肥钾投入条件下,相比化学钾肥处理,糠醛渣(B)和污泥(C)有机无机复混钾肥的钾素淋洗总量略有增加,而糖渣(A)有机无机复混钾肥钾素淋洗总量略有减少。有机无机复混钾肥没有明显降低钾素在土壤中的运移性。相比化学钾肥处理,糖渣(A)和糠醛渣(B)有机无机复混钾肥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而钾的固定量(K)分别减少了42mg/kg和39mg/kg。

许恩光[4](2009)在《腐植酸类农药:回顾与思考》文中认为回顾腐植酸类农药的产生和发展,是时代的选择,是农业持续发展与环保的需求。思考未来,腐植酸类农药在开拓中必须创新,以《腐植酸》杂志为发展平台,做好植酸类农药示范与推广工作,为农田生产做出新贡献。

张水花[5](2009)在《H2O2氧解年青煤制备腐植酸的工艺及产物组成特征》文中认为腐植酸广泛存在自然界的土壤、泥炭、风化煤,尤其是年青褐煤中,在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直接从褐煤中提取的腐植酸分子量较大,黄腐酸含量低,活性不强,如何提高低价煤(如褐煤)中黄腐酸、腐植酸的产率及上述化合物中活性官能团的含量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过去的研究主要采用HNO3氧化降解褐煤提高黄腐酸、腐植酸及产物中的活性基团的含量。但HNO。降解法对环境不友好,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同时,所制备的硝基黄腐酸在某些领域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因此,本文探讨以黄腐酸产率为指标,用H2O2氧化降解年青褐煤制取黄腐酸、腐植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了以优化工艺制备的黄腐酸,原褐煤及氧化残煤中的腐植酸的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寻甸褐煤、昭通褐煤、曲靖褐煤为原料,H202作为氧化剂,考察了氧化剂用量、氧解温度、氧解时间、氧化剂浓度对水溶性黄腐酸产率的影响,用正交试验L9(34)设计方法优化黄腐酸的制备工艺,找到了实验室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氧化剂用量对黄腐酸产率的影响最大,氧化降解时间,氧化降解温度有较大的影响,氧化剂浓度对产率的影响最小。优化工艺条件:寻甸褐煤:煤与H2O2用量比1:0.38,氧化降解温度30℃,氧化降解时间180min,H202浓度为15%。按照此条件进行试验,黄腐酸产率可以达到19%左右。三善堂褐煤:煤与H202用量比1:0.65,氧化降解温度30℃,氧化降解时间180min,H202浓度为15%。按照此条件进行试验,黄腐酸产率可以达到25%左右。潦浒褐煤:煤与H2O2用量比1:0.60,氧化降解温度45℃,氧化降解时间210min,H2O2浓度为15%。按照此条件进行试验,黄腐酸产率可以达到20%以上。2.通过透析将寻甸褐煤氧解生产的黄腐酸分为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组分,对每一组分进行官能团含量测定、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考察了每一级分的结构特点;对主要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K组分)进行了核磁共振分析;用GC-MS分析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组分的硅醚化产物。研究发现:黄腐酸主要集中在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组分中(<1K);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黄腐酸分子中的元素碳、元素氢的含量增加,元素氧和含氧官能团含量减少;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显示主要组分中可能含有较多低分子的脂肪酸类化合物。GC-MS分析表明二元羧酸构成了含量上优势化合物,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为含量较高的化合物;羟基羧酸类以α-羟基丙酸含量最高;醇类、芳香类、类醇类、氨基酸类化合物含量少;内酯类、稠环芳烃等环状化合物含量很低或不存在。3.用pH分级法将寻甸褐煤和氧化残煤中的腐植酸分为酸性不同的组分,对每一组分进行元素、红外光谱、官能团含量定性、定量分析,测定了主要组分的凝聚限度值,从结构组成、性质方面将两种腐植酸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降解前后腐植酸的结构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降解后腐植酸(OHA)分子质量减小主要组分的酚羟基、羧基含量分别由HA中的3.68 mmol/g、3.00 mmol/g增加到OHA中的4.76 mmol/g、3.61 mmol/g,主要组分的凝聚限度值由20.42 mmol·L-1减小到16.80 mmol·L-1;随着沉淀溶液酸度的增强,总酸性基团、羧基、酚羟基含量增大;元素氧含量,C/H原子比增加,元素碳、元素氢含量,C/O原子比减少。两种腐植酸都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4.昭通、曲靖褐煤降解后,腐植酸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降解后,黄腐酸、腐植酸中极性基团含量有所增加。

李瑞海[6](2008)在《不同配方叶面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油菜、番茄、辣椒和小白菜为供试作物,采取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方叶面肥对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作物优质高产高效叶面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获得了如下结果:1、喷施能壮组合叶面肥能够促进苗期油菜营养生长,增加其生物量。与对照(喷施清水)比较,处理4(营养物质+复硝酚钠和DA-6+表面活性剂)的苗期油菜植株具有最大的生物量、叶片长宽增加值和株高净增量。各处理叶片的SPAD值及光合速率均有升高趋势,处理4增幅最大,分别增加27.8%和23.0%;油菜N、K累积量也以处理4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31.1%、31.3%。本试验中能壮组合4是较好的配方。2、喷施多多组合叶面肥均可显着增加番茄和辣椒的果实产量,与对照比较,番茄增产28.6%~85.7%,辣椒增产12.0%~24.6%。适当浓度的芸苔素内酯(BRs)和营养物质配合,可显着促进番茄、辣椒植株的生长,提高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增加植株的生物量;还能够提高番茄和辣椒果实的Vc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其中番茄增幅分别为1.0%~27.4%和7.6%~38.9%,辣椒增幅分别为15.8%~50.5%和2.3%~39.4%),降低番茄果实有机酸的含量,使果实品质得到显着改善。可见营养物质和BRs与微量元素配合可达到最理想施肥效果。3、喷施不同原料堆肥提取液能够促进小白菜生长、提高生物量、改善其品质。与对照比较,喷施猪粪堆肥提取液的小白菜产量最高,增幅达10.8%左右,其它处理小白菜产量高低依次为菇渣堆肥提取液、菜粕堆肥提取液和中药渣堆肥提取液。喷施清水提取的堆肥提取液有利于小白菜生长,提高其生物量;喷施0.5 mol·L-1 K2SO4溶液提取的堆肥提取液则有利于小白菜对养分的吸收,增加其Vc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幅分别为1.6%~42.0%和4.2%~50.0%),降低硝酸盐含量,改善小白菜品质。4、与喷施清水比较,喷施菇渣堆肥提取液与最佳能壮和多多组合的叶面肥能够增加辣椒植株的生物量,显着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崔海涛,常利红,王蕊,李文德[7](2008)在《腐植酸在西瓜种子发芽过程中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研究了不同浓度黄腐酸、腐植酸和原料风化煤对西瓜种子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腐植酸类物质对西瓜种子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在选用合适浓度的溶液处理后,种子萌发率提高,萌发整齐,幼苗粗壮,种子的活力指数提高。浓度对其促进作用有较大的影响,浓度过大时反而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

杨文友[8](2007)在《腐植酸系列复合肥工艺研究》文中指出肥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施肥是保证农作物获得高产及高效益的主要措施之一。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黑龙江省资源丰富的泥炭为原料,通过适度硝化等技术处理,得到一种生物活性相当于黄腐酸的泥炭硝基腐植酸,进而与微量元素复合制成硝化泥炭复合肥。样品取自于桦川县泥炭原料基地,成分测试结果表明桦川泥炭属于中分解草本类型。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硝酸与泥炭进行了硝化反应,通过实验确定了硝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根据硝化产物中硝基腐植酸的收率,确定了硝酸的最佳质量分数。结果表明:10%硝酸硝化产物中硝基腐植酸收率最高。本论文对泥炭与硝酸的硝化反应时间进行了研究,然后测定了硝化产物中硝基腐植酸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硝化时间较短时,反应进行得不彻底,硝基腐植酸收率较低;而时间过长,则导致硝基腐植酸继续分解,也会使其收率降低。最终确定硝酸与泥炭的硝化时间以2小时为最佳,最佳反应温度应控制在100℃左右为宜。将硝基腐植酸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分别对小麦、玉米、黄瓜等农作物种子进行了发芽和幼苗生长实验。从结果可以看出,一定浓度的硝基腐植酸对农作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对不同的植物其作用大小也不相同。本论文还对比了硝基腐植酸、风化煤腐植酸和碱抽提泥炭腐植酸对不同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硝基腐植酸对小麦、黄瓜、玉米等都表现出很好的促进作用。最后将硝基腐植酸与微量元素配制成复合液肥,进行了肥效试验,通过对大豆和玉米在性状和产量上的影响,充分的证明了泥炭硝基腐植酸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赵春山,张辉,郭宗文[9](2003)在《硝基腐植酸生产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用泥炭与不同质量分数的硝酸进行硝化反应,对硝化产物中硝基腐植酸(NHA)的收率进行了测定,得出泥炭硝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与泥炭按3:1的质量比,加热回流2h,所得硝基腐植酸收率最大达到28.82%,并对不同作物种子进行发芽和幼苗生长试验.结果表明,硝基腐植酸确实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刘波,张辉,姜文勇,肖玉梅[10](2000)在《风化煤硝基腐植酸促进植物生长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不同硝化程度的硝基腐植酸对小麦、玉米、黄瓜、茄子、萝卜、大豆等作物种子的萌发及苗期生长的促进作用,以及对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呼吸、苗期暗呼吸和光呼吸、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氨酶活性、α-淀粉酶活性等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讨论了硝基腐植酸活性官能团含量对植物生长促进作用的影响。

二、硝基腐植酸生产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硝基腐植酸生产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腐植酸对钾的吸附特性和水稻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腐植酸概述
        1.1.1 HA的元素组成
        1.1.2 HA的结构与官能团
        1.1.3 HA的生物学效应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HA对钾的吸附特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样品HA的基本理化性质
        2.2.2 pH值和K~+初始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2.2.3 反应时间对吸附作用的影响
        2.2.4 等温吸附模型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HA对水稻生长和元素吸收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作物
        3.1.2 供试 HA
        3.1.3 试验地点
        3.1.4 试验方法
        3.1.5 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HA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3.2.2 HA对水稻生长指标的影响
        3.2.3 HA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4 HA对水稻根系活力的影响
        3.2.5 HA 对水稻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3.2.6 HA对水稻吸收营养元素的影响
    3.3 结论与讨论
全文结论
本研究创新点
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2)腐植酸缓释钾肥对甘薯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腐植酸对土壤养分的活化作用
        1.2.2 腐植酸对肥料养分的缓释作用
        1.2.3 腐植酸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4 腐植酸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田间取样方法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腐植酸缓释钾肥的缓释效果评价
    3.2 腐植酸缓释钾肥对甘薯产量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3.2.1 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2 对块根鲜重增长的影响
        3.2.3 对植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3 腐植酸缓释钾肥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3.3.1 对甘薯地上部农艺性状及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3.3.2 对根系活力及薯块形成的影响
    3.4 腐植酸缓释钾肥对甘薯植株氮、钾元素吸收的影响
        3.4.1 对甘薯不同器官中钾素含量的影响
        3.4.2 对甘薯不同器官中钾素积累量的影响
        3.4.3 对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
        3.4.4 对甘薯 N/K 值的影响
    3.5 腐植酸缓释钾肥对土壤中不同形态钾素及氮、磷含量的影响
        3.5.1 对土壤中不同形态钾素的影响
        3.5.2 对土壤中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5.3 对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3.6 对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4 讨论和结论
    4.1 腐植酸缓释钾肥对甘薯钾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4.1.1 对甘薯钾素含量的影响
        4.1.2 对甘薯钾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4.2 腐植酸缓释钾肥对钾素的缓释效应
    4.3 腐植酸缓释钾肥对甘薯生长的激发效应
        4.3.1 对甘薯产量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4.3.2 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4.4 腐植酸缓释钾肥对土壤中不同形态钾素含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情况

(3)有机无机复混肥优化化肥养分利用的效应与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的途径
        1.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特点
        1.2.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国内外发展概况
        1.2.3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生产工艺技术
        1.2.4 有机无机复混肥优化养分利用的效果与原理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材料与方法
        2.3.1 试验概况
        2.3.2 试验设计
        2.3.3 测试项目与方法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第三章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1 前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等全氮条件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2.2 等化肥氮条件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2.3 等全磷条件下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2.4 等全钾条件下有机无机复混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4.1 前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等全氮条件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对玉米吸收利用氮素的影响
        4.2.2 等化肥氮条件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对玉米吸收利用氮素的影响
        4.2.3 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对玉米吸收利用磷素的影响
        4.2.4 有机无机复混钾肥对玉米吸收利用钾素的影响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5.1 前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等全氮条件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5.2.2 等化肥氮条件下有机无机复混氮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5.2.3 等磷条件下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5.2.4 等钾条件下有机无机复混钾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5.3 讨论
    5.4 结论
第六章 有机无机复混磷肥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组成变化及其供磷特性的影响
    6.1 前言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有机无机复混磷肥的供肥特性
        6.2.2 有机无机复混肥养分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
        6.2.3 土壤无机磷形态与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关系
    6.3 讨论
    6.4 结论
第七章 有机无机复混钾肥钾素的释放特性与供应特征
    7.1 前言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有机无机复混钾肥钾素释放特性
        7.2.2 有机无机复混钾肥养分的供应特性
        7.2.3 有机无机复混钾肥钾素养分的固定与损失
    7.3 讨论
    7.4 结论
第八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结论
    8.2 研究特色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H2O2氧解年青煤制备腐植酸的工艺及产物组成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腐植酸、黄腐酸研究现状
        1.1.1 腐植酸、黄腐酸的制备研究现状
        1.1.2 腐植酸、黄腐酸的结构研究现状
        1.1.3 腐植酸、黄腐酸的应用研究现状
    1.2 本课题的总体研究思路
        1.2.1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2.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1.2.3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褐煤样品的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仪器及药品
        2.2.2 药品的配置
        2.2.3 水分的测定
        2.2.4 灰分的测定
        2.2.5 总腐植酸的测定
        2.2.6 游离腐植酸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褐煤氧化降解生产黄腐酸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仪器、试剂
        3.2.2 原料煤的性质
        3.2.3 H_2O_2氧解褐煤制取黄腐酸的方法
        3.2.4 工艺研究的试验方法
    3.3 H_2O_2氧解褐煤制取黄腐酸的工艺研究
        3.3.1 H_2O_2氧解寻甸褐煤制取黄腐酸的工艺研究
        3.3.2 H_2O_2氧解昭通褐煤制取黄腐酸的工艺研究
        3.3.3 H_2O_2氧解曲靖褐煤制取黄腐酸的工艺研究
    3.4 结论
第四章 金所褐煤氧解产物理化性质及波谱特征研究
    4.1 引言
    4.2 寻甸褐煤降解所得黄腐酸的分析
        4.2.1 黄腐酸的制备、分级
        4.2.2 黄腐酸官能团含量的测定
        4.2.3 元素分析
        4.2.4 红外光谱分析
        4.2.5 黄腐酸各组分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和E_4/E_6测定
        4.2.6 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千的核磁共振分析
    4.3 寻甸褐煤及氧化残煤中腐植酸的分析
        4.3.1 腐植酸的制备、分级
        4.3.2 腐植酸官能团含量的测定
        4.3.3 元素分析
        4.3.4 红外光谱分析
        4.3.5 主要组分凝聚限度值分析
    4.4 黄腐酸、腐植酸的初步研究(昭通、曲靖)
        4.4.1 黄腐酸、腐植酸的制备分级、水分、灰分官能团含量的测定方法
        4.4.2 结果与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黄腐酸相对分子量小于500的分析(寻甸)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红外光谱的分析
        5.2.2 官能团含量的测定
        5.2.3 GC-MS分析
        5.2.4 气相色谱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红外光谱分析
        5.3.2 主要理化性质分析
        5.3.3 黄腐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5.3.4 黄腐酸的气相色谱
    5.4 结果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
        6.1.1 过氧化氢氧化降解三种褐煤的实验室工艺研究
        6.1.2 寻甸褐煤氧化降解产物黄腐酸的理化性质、波谱特征、GC-MS分析
        6.1.3 寻甸褐煤及氧化残煤中腐植酸的理化性质、波谱特征研究
    6.2 建议
    6.3 理论价值与创新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不同配方叶面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叶面肥的机制和特点
        1.1 植物叶面吸收养分的机制
        1.2 植物叶面吸收养分的特点
    2 叶面肥的研究现状
        2.1 叶面肥的类型和肥效研究
        2.2 叶面肥配方的研究
    3 叶面肥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一 引言
二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分析方法
        2.1 土壤基本性状分析
        2.2 有机肥料与植株全氮、全磷和全钾测定
        2.3 植株生长性状测定
        2.4 叶绿素、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测定
        2.5 蔬菜和果实品质的测定
    3 数据处理方法
        3.1 数据结果的表述
        3.2 数据处理方法
三 结果与讨论
    1 能壮组合叶面肥对苗期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
        1.1 引言
        1.2 能壮组合叶面肥对苗期油菜生长的影响
        1.3 能壮组合叶面肥对苗期油菜叶片SPAD值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1.4 能壮组合叶面肥对苗期油菜植株氮磷钾积累量的影响
        1.5 讨论
        1.6 小结
    2 多多组合叶面肥对番茄和辣椒生长的影响
        2.1 引言
        2.2 多多组合叶面肥对番茄和辣椒果实产量和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2.3 多多组合叶面肥对番茄和辣椒植株生长的影响
        2.4 多多组合叶面肥对番茄和辣椒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2.5 多多组合叶面肥对番茄和辣椒品质的影响
        2.6 讨论
        2.7 小结
    3 不同原料堆肥提取液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不同原料堆肥提取液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3.3 不同原料堆肥提取液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
        3.4 不同原料堆肥提取液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
        3.5 不同原料堆肥提取液对小白菜养分含量的影响
        3.6 讨论
        3.7 小结
    4 菇渣堆肥提取液与最佳能壮和多多组合叶面肥对辣椒生长的影响
        4.1 引言
        4.2 不同处理对辣椒生物量的影响
        4.3 不同处理对辣椒株高、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植株N、P、K累积量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四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7)腐植酸在西瓜种子发芽过程中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原料、主要试剂及仪器
    1.2 腐植酸的制备
    1.3 黄腐酸的制备
    1.4 生物活性试验方法
    1.5 放大试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黄腐酸浓度对西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2.2 腐植酸浓度对西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2.3 原料风化煤 (腐植酸含量为65.25%) 浓度对西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2.4 黄腐酸对郑杂9号西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3 结论

(8)腐植酸系列复合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腐植酸资源及分布
    1.2 腐植酸在农业中的应用
        1.2.1 改良土壤
        1.2.2 提高肥料利用率
        1.2.3 刺激作物生长
        1.2.4 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1.2.5 改善农产品品质
        1.2.6 总结及展望
    1.3 腐植酸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1.3.1 工业领域的应用
        1.3.2 腐植酸在医药、农药方面的应用
        1.3.3 腐植酸在环保上的应用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腐植酸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
    2.1 腐植酸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2.1.1 腐植酸对完整高等植物生长的影响
        2.1.2 腐植酸对高等植物器官生长的影响
        2.1.3 腐植酸影响植物生长机理的探讨
        2.1.4 腐植酸通过降低有毒物质的毒害促进植物生长
    2.2 腐植酸的吸收及影响营养元素吸收的机制
    2.3 腐植酸对蛋白质及核酸含量的影响
    2.4 腐植酸对光合、呼吸作用及酶活性的影响
第3章 泥炭硝化工艺的研究
    3.1 泥炭的硝化
        3.1.1 基本原理
        3.1.2 仪器与试剂
        3.1.3 实验步骤
        3.1.4 结果与讨论
    3.2 硝基腐植酸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3.2.1 基本原理
        3.2.2 仪器与试剂
        3.2.3 实验步骤
        3.2.4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合液肥肥效的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供试土壤
        4.1.3 供试作物
        4.1.4 供试方法
        4.1.5 喷施方法
    4.2 试验结果与讨论
        4.2.1 复合液肥对大豆性状的影响
        4.2.2 复合液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4.2.3 复合液肥对玉米性状的影响
        4.2.4 复合液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工程硕士研究生个人简历

(9)硝基腐植酸生产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主要仪器和试剂
    1.2 泥炭的硝化
    1.3 硝化样品中总腐植酸质量分数的测定
    1.4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试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硝酸质量分数对硝基腐植酸收率的影响
    2.2 硝化时间对硝基腐植酸收率的影响
    2.3 硝基腐植酸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3 结语

四、硝基腐植酸生产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腐植酸对钾的吸附特性和水稻生长的影响[D]. 赵日明.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9)
  • [2]腐植酸缓释钾肥对甘薯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张超.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6)
  • [3]有机无机复混肥优化化肥养分利用的效应与机理[D]. 杜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4]腐植酸类农药:回顾与思考[A]. 许恩光. 第八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 2009
  • [5]H2O2氧解年青煤制备腐植酸的工艺及产物组成特征[D]. 张水花.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3)
  • [6]不同配方叶面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D]. 李瑞海.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7]腐植酸在西瓜种子发芽过程中的影响研究[J]. 崔海涛,常利红,王蕊,李文德.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08(05)
  • [8]腐植酸系列复合肥工艺研究[D]. 杨文友.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7(04)
  • [9]硝基腐植酸生产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J]. 赵春山,张辉,郭宗文.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03(06)
  • [10]风化煤硝基腐植酸促进植物生长活性研究[J]. 刘波,张辉,姜文勇,肖玉梅. 腐植酸, 2000(02)

标签:;  ;  ;  ;  ;  

硝基腐植酸生产工艺及生物活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