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地雷达在旧路评价中的应用

探地雷达在旧路评价中的应用

一、探地雷达在旧路评定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雷适瑄[1](2019)在《陕西省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检测评价与养护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公路网的建设完成,公路的发展重心逐渐由建设向养护过渡。路面作为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公路路面行驶质量舒适与否,路面病害的破损程度都关系到行车是否顺适。伴随着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以及受制于自然因素影响,路面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各种类型、各种程度的病害,这些病害在公路实际运营中都产生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当前社会经济方方面面都蓬勃发展,公路交通的基础设施保障作用愈发重要,日益繁忙的交通运输,使得路面病害影响行车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积极采取公路病害检测与评价,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对策逐步延缓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衰减,有效延长公路路面使用寿命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归类并分析公路了路面的主要病害类型及成因,调查研究了陕西省主要典型的路面病害和分布特点;其次,较为全面的总结路面病害检测技术,阐述了各路面评价指标的快速检测理论基础、可采取的检测方法;再次,根据陕西省公路养护管理的特征,基于现行路面使用性能的评价体系以及评价的方法,路面病害评价的各项指标及评价标准,介绍陕西省路面性能评价分析的初步应用实践,最后,基于陕西省多年的公路养护管理经验,通过分析影响养护对策的主要因素,总结了本省对沥青路面病害养护大修、中修、预防性养护所采取的处置对策,并深入探讨了在综合考虑地域差异、交通量、以及路面指标优先层次等因素下公路养护对策树的建立方法。

马永波[2](2019)在《湖南潭邵高速公路大修工程加铺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部分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经过多年的交通荷载作用后,普通修补和中修已不能满足车辆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急需大修提质改造来改善道路整体结构性能。现有关于高速公路大修工程加铺结构方面的研究还不太系统,依托实体工程开展湖南潭邵高速公路大修工程路面加铺结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依托湖南省潭邵高速大修工程项目,对大修工程加铺结构进行研究。通过收集相关设计、施工等资料和数据,利用落锤式弯沉仪对3种加铺结构进行实测弯沉盆数据的采集,通过收集温度资料,建立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对沥青层不同深度处的温度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计算得到沥青层平均温度。通过设置有无刚性下卧层,借助SIDMOD和EVERCALC程序对加铺结构进行模量反算,得出3种加铺结构的动态模量并进行分析,并从不同角度对影响模量反算结果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利用ABAQUS有限元建立3层结构模型,并以SIDMOD程序反算结果为初始值进行弯沉盆拟合,验证了SIDMOD程序反算结果的可靠性。借助BISAR程序对实测弯沉盆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度较高的三种加铺结构的理论弯沉盆和相应的各结构层模量组合;并以该模量组合为基准,以沥青直接加铺结构为例,计算和分析了路面结构在FWD作用下弯沉盆随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成果可为大修工程和新建工程厚度设计及结构材料选择提供参考。对旧路检测得到的贝克曼梁弯沉值,借助CMSR程序对铺筑后的加铺层材料进行刚度验算,计算出加铺层材料所需达到的最低刚度。对拟合得到的结构层模量组合在参考现行规范取值范围的基础上考虑一定的折减,对3种加铺结构分别进行相应的验算,结果表明三种加铺结构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对3种加铺结构实体工程的关键技术质量控制要点进行阐述;并对加铺结构实体工程进行了 3D探地雷达检测,以旧沥青路面直接加铺结构为例进行了病害类型分析和实体工程验证,雷达厚度计算结果表明:对各测试点进行模量反算时,采用雷达检测值作为模量反算厚度参数值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可为完善湖南省高速公路大修工程加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养护维修费用具有实际意义。

肖冠成[3](2015)在《景区道路“二改一”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公路总里程数的不断增加,我国交通拥挤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但许多已建成公路面临着运输能力不足及病害多发问题,而通过公路改扩建,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我国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技术已相对趋于成熟,相关研究成果亦较多,但对于二级及以下公路改扩建工程研究则较少,而我国早期的景区道路多为二级及以下公路,此类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除面临常规公路改扩建难点外,环境保护及景观打造要求特别高。因此,有必要在高速公路改扩建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此类景区道路改扩建技术展开研究。本文依托国道321阳朔至桂林段扩建工程(No.1标段),对该景区“二改一”(二级公路升等为一级)项目路线设计技术、原有路况评价及利用技术、景观设计技术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该景区道路“二改一”路线设计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类似工程设计可遵循“注重沿线环境保护,环保选线”、“减小对重点景区的干扰,文明选线”、“选择合理的扩宽方式,精心布线”等六大设计要点;该“二改一”项目制定的路况评价方法是可靠的,即二级及以下公路改扩建工程原路面使用状况评价,在设备资金等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可采用半经验半理论的评价方法,在测定路面承载力或结构强度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项目的路面病害特征,选取主要指标对路面使用状况做出评定,评价结果可作为路面改造设计依据;对于提级升等道路路面利用方案设计,如需调整原路平纵,应首先根据路况确定路面理论最小抬高值,再根据平纵调整情况,分段设计每个段落的路面利用方案;创新性地将部分原路行道树保存于扩建后中分带或侧分带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且取得了较好的景观与环保效果,而该项目中分带景观设计方案与观景平台设计方案,均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对依托项目的设计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总结出该景区“二改一”工程的路线设计要点,总结出基于必要性关键指标的改扩建公路路面使用状况评价方法,提出基于理论最小抬高值的纵断面设计方法,提出以“保护和利用”为核心的景区公路改扩建景观设计原则及方法,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刘湘龙[4](2015)在《地震波法检测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板底脱空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一种常见的病害,其直接影响到道路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截止2012年底,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里程为165.32万公里,占我国公路总里程的39.0%,由此可见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地位之重,因而及时检测、预防、处治脱空变得尤为重要,而准确地评定板底脱空状态则是处治脱空的前提。本文在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形成机理之后,对现有的脱空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然后基于机械振动相关理论,视板底脱空为对混凝土板振动系统等效刚度的削减,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脱空检测法——地震波检测法。借助振动记录仪,通过大量室内外试验,记录与分析不同脱空状态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微地震波,探索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在不同脱空状态下的振动特性规律,初步获得了水泥混凝土板在不同脱空状态下的振动规律,开发了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脱空检测方法。检测时可对混凝土板施加定量的冲击荷载时,并用振动仪采集水泥混凝土板的振动信号,判定其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脱空状态,该方法在实体工程得到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板的脱空状态与其振动信号参数(最大振速、主频、振动时间)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不同脱空状态的(无脱空、轻微脱空、严重脱空)水泥混凝土板均有其各自的振动规律。脱空程度对试验结果影响最显着,且脱空程度越严重,所测板振动信号的最大振速越大、主频越高、振动时间越长,此外,不同的锤击位置和不同的落锤高度以及接触面等也会对试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脱空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同时也对水泥混凝土面养护和改造时的脱空处治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李念[5](2014)在《高速公路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大量水泥混凝土路面面临着急需改造的问题。由于沥青面层能提供优良的路面功能性性能,而且加铺沥青层能充分利用旧路面结构强度,施工周期短,使加铺沥青层方案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选择加铺层结构、材料的盲目性大,加铺层设计方法不完善以及缺乏成熟的施工技术等原因,导致加铺改造措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深入研究加铺层设计理念、材料与结构组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理论计算论证了潭耒高速拟定的加铺方案,得到水泥混凝土板的综合疲劳应力为3.0MPa,小于它的弯拉强度标准值。基于潭耒高速路面调查数据,建立了路面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以此计算沥青加铺层在标准轴载作用下的应力及变形,研究合理的沥青加铺层结构方案。结果表明,在直接加铺沥青层的情况下,加铺厚度应该要达到30cm,而在设置了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抗裂层的情况下,加铺总厚度可以减小到18cm。在相同的总加铺厚度条件下,设置抗裂层后,加铺层的最大剪应力减小了3.7%,加铺层层底拉应力减小了 31.2%,说明抗裂层能有效改善加铺层的受力状况。因此,在对旧水泥路面进行沥青层加铺改造时,应根据旧路结构强度,采取有效的抗反射裂缝及补强措施,减小沥青层的加铺厚度,以取得更好的结构性能和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本文还对掺玄武岩纤维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及抗裂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是它一种很好的抗裂层材料。

杨帆[6](2013)在《新疆复合式路面使用性能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新疆复合式路面使用状况和性能的调查与评价,对典型路段的交通组成、路面结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与测试。结合调研情况和新疆气候特点,总结了路面病害产生的机理及预防措施,对路基、路面使用状况多方面进行了评价与分析,依据各结构层的设计参数,对不同条件下复合式路面的受力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了现有结构类型在新疆地区的使用效果及适应程度。通过理论计算,采用BISAR软件对复合式路面进行深入分析,分析了荷载等因素对于层间剪应力的影响规律,在分析过程中,综合考虑了水泥混凝土板厚度、沥青层厚度、水泥混凝土板模量和地基层模量等各种因素对路面结构的力学性能影响。通过对典型路面的工程特性、适用性及对存在问题的分析,从而验证了原设计路面典型结构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论文紧密联系工程实际,以乌鲁木齐市河滩快速路改造路段以及吐-乌-大公路改造路段为研究对象,通过路基路面使用性能调查与综合评价后认为新疆目前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在新疆干旱大温差气候条件及交通量变化的环境下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适应性。

齐磊[7](2010)在《寒区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沥青面层作为原路面的加铺层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补强方法。然而,国内外对水泥路面加铺改造仍处于研究、试验阶段,尚没有将层间列为专门的研究对象,缺乏对层间结构的工作状态的全面分析。至今仍没有一套成熟可行、效果显着且具有明显社会经济效益的理论设计方法和施工处治措施。且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各地交通、气候及筑路条件的差异,在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之间缺乏共同的认识,给设计和施工部门的具体操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对旧水泥混凝土加铺路面进行调查研究。系统研究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评价、病害处治、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处治方法、加铺层层间工作状态等方面的内容。并研究了基于控制反射裂缝的加铺层设计方法。在深入分析压浆材料性能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多种压浆材料配合比试验研究,提出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轻度、中度、重度脱空的各专用自补偿式压浆材料。建立以面板沉降量和静弯沉值为评价指标的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不同破碎、错台、脱空程度的冲击压稳处治评价标准。提出了以表面摩擦系数和糙化深度为指标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糙化处治的评价标准。系统的研究了沥青加铺层结构层间工作状态。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层间处治措施及材料,系统研究了层间APP油毡、SBS油毡、高粘结撒布式应力吸收层与高性能摊铺式应力吸收层等层间抗裂材料的性能指标,并推荐了评价标准。系统深入研究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目标可靠度和控制裂缝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

王乾[8](2009)在《基于板底脱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处治与力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脱空评价、处治与力学状态研究是处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研究核心地位的内容,但是到目前为止,上述方面尚没有进行综合及系统的研究,而且部分研究的内容和深度未能达到工程所要求的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研究的发展和工程应用。因此,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为研究对象,结合烟威高速试验路为依托,内容涉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检测方法、评价标准、力学状态及处治技术等方面。(1)路面板底脱空评价体系与标准研究在对路面板底脱空成因及现有检测判别方法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系统地研究同板板中、板边中点、板角动静弯沉差,唧泥高度,路面雷达板底脱空判别方法,以同板动静弯沉差和唧泥高度作为评价指标分别建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轻度、中度、重度脱空的分级标准,以期能简便、准确、实用的评价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补充和完善我国相关规范。(2)基于板底脱空的路面板力学行为研究全面研究在荷载和温度作用下不同路面板底脱空位置、面积,路面板厚度,接缝传荷能力,基层厚度等因素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应力及弯沉的影响;系统分析路面板最大应力及弯沉,总结最大应力及弯沉的变化规律,明确板底脱空路面板的力学行为,计算板底脱空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疲劳寿命,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判别方法等方面研究提供力学基础。(3)路面板底脱空处治技术与评价标准研究主要对蓝派冲击压实、门刀式打裂压稳、MHB碎石化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冲击压稳处治技术及针对板底不同脱空程度的有机类、水泥类、掺砂式自补偿式压浆处治材料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进而推荐适用于不同板底脱空程度的处治效果评价标准,以应用于板底脱空不同处治技术效果评价,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处治技术和材料设计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4)板底脱空压浆处治路面板力学行为研究通过对板底脱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力学行为和板底脱空压浆处治技术的研究,进一步研究在荷载作用下不同路面板底压浆位置、面积,浆体模量,路面板厚度,基层厚度等因素对压浆处治路面板应力和弯沉的影响,确定压浆处治路面板的力学状态,得到不同压浆材料的有效处治面积。(5)基于脱空的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力学行为研究系统分析荷载和温度耦合作用下沥青罩面层模量、厚度及旧水泥路面厚度等因素对沥青加铺层应力及弯沉的影响,剖析存在脱空的旧水泥路面加铺薄层沥青罩面复合式结构的力学行为,并以弯沉作为检测指标提出旧水泥路面加铺薄层沥青罩面复合式结构脱空评价标准。为沥青加铺层结构组合、材料设计和效果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侯贵[9](2009)在《路用雷达检测系统在内蒙地区公路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检测手段需要不断更新。然而,内蒙古地区现行的公路检测手段却相对落后,比如路面厚度检测仍然采用钻芯取样、手工测量的方法,各结构层压实度、含水量等指针的检测仍依赖人工手段,如环刀法、灌砂法等,不仅效率低、代表性差,而且路面具有破坏性。因此加快开发快速、高效的公路检测技术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路用探地雷达(简称GPR)是一种新型的公路无损检测设备,它具有连续作业,采样密度高,且测量快(行车速度可达80公里/小时)、无破损、检测内容丰富等优点,可进行资料的实时成像处理,而且对路面无破损,已经在我国其他省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GPR作了较全面的分析,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发展过程、设备组成与探测原理,并依据大量的工程实践,探讨了探地雷达在公路建设中的各种应用。重点就GPR在内蒙古地区路面结构层厚度检测方面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工程实例。

吕小武[10](2008)在《探地雷达在路面基层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公路工程的快速发展,对公路检测技术不断提出新的挑战,要求公路检测技术做到无损、准确、快速、全面,这已成为当代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而现有的公路检测技术越来越显得不适应公路工程发展的需要。探地雷达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无损检测工具。应用探地雷达(GPR)进行路面基层的缺陷和厚度检测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监控以及养护评价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检测手段,应给予大力推广应用。通过在路面基层内各层界面处埋置金属板,进行探地雷达检测与钻孔取芯对比试验,首次明确了路面基层内不同界面上的雷达图像特征。特别是研究了由于路面基层界面处存在界面空隙“带”,使界面反射波初至呈反相性起跳特征;明确提出了基层内同料分层铺筑的界面处一般呈现微弱的、断续的、负峰、平缓、近水平的同相轴或色谱线,其异常图像越弱,越窄表明其施工质量越好。以上成果对于路面基层检测中的探地雷达图像判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对比表明:利用钻芯对比法是确定路面基层内各结构集料层的速度参数或介电常数的首选方案。通过对河南境内的多条在建和运营高速公路的参数测定,提出了高速公路路面基层介电常数常见值,可作为开展利用探地雷达进行路面基层检测的依据和图像解释的参考值。本论文提出的探地雷达检测用于路面基层厚度和缺陷的技术标准。进行了探地雷达检测路面基层厚度精度的理论分析,明确了影响基层厚度检测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关键技术措施;在深入研究路面基层各类缺陷雷达异常产生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雷达异常图像的判别标准,路面基层分层施工界面粘合和缺陷程度的异常判别和判定量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自动识别软件。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验证基础,具有很大的实际推广应用价值。本研究成果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检测精度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检测精度差难题;对现有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认为反褶积和偏移处理对提高异常的分辨率具有明显的效果。理论分析与数据处理表明,小波分析用于雷达图像的处理具有很好的去噪,提高异常分辨率和奇异值分解效果。

二、探地雷达在旧路评定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地雷达在旧路评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省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检测评价与养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路面病害处置研究现状
        1.2.2 路面病害检测研究现状
        1.2.3 公路路面病害评价研究现状
        1.2.4 公路路面养护对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公路路面病害类型及成因
    2.1 公路路面病害类型
        2.1.1 沥青路面病害划分
        2.1.2 水泥路面病害划分
    2.2 公路路面病害成因
        2.2.1 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
    2.3 陕西省沥青路面病害调查与成因分析
        2.3.1 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病害调查
        2.3.2 陕西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布及特点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检测
    3.1 公路路面病害检测
        3.1.1 路面损坏检测
        3.1.2 路面平整度检测
        3.1.3 路面车辙检测技术
        3.1.4 路面抗滑性
        3.1.5 快速弯沉检测
    3.2 陕西公路路面检测应用中的优缺点
    3.3 路面病害检测技术的合理选择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4.1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概述
    4.2 分项评价
        4.2.1 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
        4.2.2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
        4.2.3 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
        4.2.4 路面抗滑性能指数
        4.2.5 路面结构强度指数
    4.3 路面性能综合评价
        4.3.1 评价体系
        4.3.2 路面综合评价指标层级关系
    4.4 陕西省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分析
        4.4.1 路网级路面路面使用性能评定
        4.4.2 路面使用性能分线路、分管理单位评定
        4.4.3 路面使用性能历史评价对比
        4.4.4 路况评定等级年度转移分析
        4.4.5 特定路段路况评定等级年度对比分析
        4.4.6 基于四象限分析法的趋势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对策研究
    5.1 影响养护对策选择的因素
    5.2 陕西省沥青路面养护对策方案库
        5.2.1 预防性养护
        5.2.1.1 干线公路主要预防性养护对策
        5.2.1.2 高速公路主要预防性养护对策
        5.2.2 中修养护对策
        5.2.2.1 直接加铺罩面
        5.2.2.2 铣刨加铺罩面
        5.2.3 大修养护对策
        5.2.3.1 旧路面直接加铺
        5.2.3.2 面层铣刨重铺
        5.2.3.3 铣刨基层补强
        5.2.3.4 路面重建
    5.3 公路养护决策树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致谢

(2)湖南潭邵高速公路大修工程加铺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加铺结构FWD路表弯沉数据采集与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弯沉数据采集
    2.3 沥青层平均温度计算
    2.4 厚度数据收集及结构层划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FWD动态弯沉盆的加铺结构模量反算
    3.1 模量反算基本原理及其方法
    3.2 加铺结构模量反算及其分析
    3.3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加铺结构模量反演分析
    3.4 模量反算影响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加铺结构力学响应与加铺结构验算
    4.1 基于理论弯沉盆拟合的加铺结构模量研究
    4.2 基于弯沉分析的加铺层刚度验算
    4.3 加铺结构验算与分析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测试评价分析
    5.1 实体工程施工关键技术质量控制
    5.2 3D探地雷达在大修工程中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主要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3)景区道路“二改一”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项目概况
        1.4.1 项目区位
        1.4.2 原路状况
        1.4.3 项目定位
第二章 景区道路“二改一”路线设计研究
    2.1 路线设计原则
    2.2 依托工程路线方案设计研究
        2.2.1 路线平面关键方案比选研究
        2.2.2 纵断面设计研究
        2.2.3 横断面设计研究
    2.3 景区道路“二改一”路线设计六要点
    2.4 小结
第三章 原有路况的评价方法及利用研究
    3.1 原路面的结构组成及养护历史
    3.2 原有路面的评价方法研究
        3.2.1 原路面评价方法制定
        3.2.2 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与评价
        3.2.3 原沥青路面检测与评价
    3.3 原有路面利用研究
        3.3.1 原路面利用控制因素
        3.3.2 新建路面方案
        3.3.3 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利用方案
        3.3.4 原沥青路面利用方案
    3.4 小结
第四章 景区道路“二改一”景观设计研究
    4.1 景观设计理念及思路
    4.2 行道树的保存及设计研究
        4.2.1 行道树的保存依据
        4.2.2 行道树的保存难点
        4.2.3 行道树的保存方案
        4.2.4 行道树保存注意事项
    4.3 中分带景观设计研究
        4.3.1 设计原则
        4.3.2 周边道路景观调研
        4.3.3 中分带景观设计方案
    4.4 观景平台设计研究
        4.4.1 设计原则
        4.4.2 设计方案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实施效果分析与评价
    5.1 路线设计实施效果评析
    5.2 原路面评价与利用方法评析
        5.2.1 原路面评价方法评析
        5.2.2 原路面利用方案评析
    5.3 景观设计效果评析
        5.3.1 行道树保存方案评析
        5.3.2 中分带景观设计方案评析
        5.3.3 观景平台设计方案评析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4)地震波法检测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基于经验的脱空检测方法
        1.2.2 基于贝克曼梁的脱空检测方法
        1.2.3 基于落锤式弯沉仪的脱空检测方法
        1.2.4 基于探地雷达的脱空检测法
        1.2.5 基于地震波及其相关理论的脱空检测方法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脱空机理与影响分析
    2.1 脱空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1.1 脱空发展早期
        2.1.2 脱空发展中期
        2.1.3 脱空发展后期
    2.2 脱空影响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震波法检测脱空的原理
    3.1 机械振动
        3.1.1 振动系统的组成和振动的分类
        3.1.2 振动问题的求解
    3.2 单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的固有频率
        3.2.1 单自由度无阻尼自由振动
        3.2.2 单自由度有阻尼自由振动
    3.3 振动系统的测试
        3.3.1 振动测试的仪器设备
        3.3.2 振动特性参数
        3.3.3 信号分析技术
    3.4 地震波法检测脱空的基本原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试验方案设计
    4.1 室内试验
        4.1.1 试验内容和目的
        4.1.2 试验步骤
        4.1.3 试验时需注意的问题
    4.2 室外试验
        4.2.1 试验内容和目的
        4.2.2 试验步骤
        4.2.3 试验时需注意的问题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震波试验结果分析
    5.1 室内试验结果分析
        5.1.1 不同脱空状态试验结果分析
        5.1.2 不同锤击位置试验结果分析
        5.1.3 不同落锤高度试验结果分析
        5.1.4 不同接触面试验结果分析
    5.2 室外试验结果分析
        5.2.1 室外试验结果
        5.2.2 试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高速公路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潭耒高速旧水泥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及加铺方案
    2.1 潭耒高速公路概况
    2.2 旧水泥路面使用性能调查与评价
    2.3 潭耒高速公路旧水泥路面加铺方案及论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直接加铺沥青层结构分析
    3.1 沥青加铺层强度验算指标研究
    3.2 沥青加铺层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3 基于旧路面结构强度的沥青加铺层结构有限元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抗裂层技术研究
    4.1 常用抗裂层的抗裂机理分析
    4.2 抗裂沥青加铺层结构分析
    4.3 潭耒高速公路抗裂层抗裂增加机理及材料试验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施工质量控制与工后状况评价
    5.1 旧水泥路综合处治施工质量控制
    5.2 沥青加铺层施工质量控制
    5.3 潭耒高速工后状况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6)新疆复合式路面使用性能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必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新疆公路自然环境工程地质及交通量特点分析
    2.1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2.2 新疆公路概况
    2.3 交通量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疆复合式路面使用性能调查与评价
    3.1 调查路段的选择
    3.2 交通量
    3.3 路面厚度
    3.4 气象条件
    3.5 路面病害
    3.6 路基技术状况评价
    3.7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疆复合式路面结构力学分析
    4.1 路面力学指标的选取
    4.2 路面层间剪应力计算分析
    4.3 疲劳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综合评价及适应性分析
    5.1 综合性能评价
    5.2 适应性分析
    5.3 病害处治及防范措施
    5.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6章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寒区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与评价标准
    2.1 国内外路况检测与评定概述
    2.2 旧水泥路面状况评价标准
        2.2.1 基于板中、板边弯沉差的板底脱空检测与评价标准
        2.2.2 基于探地雷达的板底脱空检测与评定标准
        2.2.3 基于唧泥高度的板底脱空判别标准
        2.2.4 结构承载力评价标准
        2.2.5 路面平整度评价标准
        2.2.6 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标准
    2.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
        2.3.1 水泥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2.3.2 水泥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处治标准
    3.1 常见病害处治
    3.2 脱空与软弱地基压浆处治标准
        3.2.1 压浆材料种类
        3.2.2 压浆材料性能要求
        3.2.3 浆体原材料性能要求
        3.2.4 压浆材料研究
        3.2.5 施工方法
        3.2.6 检测标准
    3.3 断板处治与破碎标准
        3.3.1 路面断板处置方法
        3.3.2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工艺研究
        3.3.3 效果评价
        3.3.4 评价标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处治标准
    4.1 粘结强度理论及粘层油选择标准
        4.1.1 粘结强度理论
        4.1.2 论粘层油的选择
        4.1.3 论粘层油规格及用量标准
    4.2 糙化处治
        4.2.1 糙化处治原则
        4.2.2 糙化处治方式
        4.2.3 糙化效果分析
        4.2.4 糙化效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层间工作状态研究
    5.1 吉林省气候状况及对公路工作状态影响
        5.1.1 吉林省气候特征
        5.1.2 吉林省气温状况
        5.1.3 吉林省高低温分布及对公路工作状态影响
    5.2 层间应力理论
    5.3 层间压应力分析
        5.3.1 层间最大压应力位置分析
        5.3.2 加铺层厚度对层间压应力的影响
        5.3.3 水泥板厚度对层间压应力的影响
        5.3.4 超载对层间压应力的影响
    5.4 层间剪应力分析
        5.4.1 层间各点最大剪应力分布
        5.4.2 层间最大剪应力受超载的影响
        5.4.3 层间剪应力受加铺层模量的影响
        5.4.4 沥青加铺层厚度对层间剪应力的影响
        5.4.5 夹层模量对层间剪力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路面层间材料标准
    6.1 层间材料应用现状分析
    6.2 APP改性沥青油毡
        6.2.1 APP油毡概述
        6.2.2 APP油毡技术指标分析
        6.2.3 APP油毡推荐标准
    6.3 SBS改性沥青油毡
        6.2.1 SBS油毡贴铺宽度
        6.3.2 SBS油毡技术指标分析
        6.2.3 SBS油毡推荐标准
    6.4 玻纤格栅
    6.5 撒布式应力吸收层
    6.6 摊铺式应力吸收层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及典型结构
    7.1 加铺层设计模式
    7.2 公路可靠度设计标准
    7.3 基于公路可靠度的反射裂缝控制标准
    7.4 控制反射裂缝的加铺层设计方法
        7.4.1 沥青加铺层基于控制反射裂缝的设计流程
        7.4.2 车辆—温度耦合作用下反射裂缝扩展的数值分析方法
        7.4.3 基于反射裂缝和应力强度分析的设计方法
    7.5 算例分析
    7.6 推荐典型结构
    7.7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1 主要研究结论
    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板底脱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处治与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2.3 研究意义
    1.3 依托工程概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路面板底脱空评价体系与标准研究
    2.1 路面板底脱空成因分析
    2.2 现有板底脱空判别方法分析
    2.3 基于动静弯沉差的板底脱空判别方法
    2.4 基于唧泥高度的板底脱空判别方法
    2.5 基于路面雷达的板底脱空检测方法
        2.5.1 路面雷达检测板底脱空原理
        2.5.2 路面雷达检测板底脱空参数选择
        2.5.3 推荐的雷达型号及相关参数
        2.5.4 路面雷达检测板底脱空步骤
    2.6 依托工程实例分析
        2.6.1 基于动静弯沉差的板底脱空检测与评价
        2.6.2 基于唧泥高度的板底脱空检测与评价
        2.6.3 基于路面雷达的板底脱空检测与评价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板底脱空的路面板力学行为研究
    3.1 路面板底脱空计算模型与参数
        3.1.1 计算模型
        3.1.2 计算参数
    3.2 基于板边脱空的路面板力学行为分析
        3.2.1 降温幅度对板边脱空路面板力学行为影响
        3.2.2 轴载对板边脱空路面板力学行为影响
        3.2.3 板厚对板边脱空路面板力学行为影响
        3.2.4 脱空面积对板边脱空路面板力学行为影响
        3.2.5 脱空厚度对板边脱空路面板力学行为影响
        3.2.6 接缝传荷能力对板边脱空路面板力学行为影响
        3.2.7 基层厚度对板边脱空路面板力学行为影响
    3.3 基于板角脱空的路面板力学行为分析
        3.3.1 降温幅度对板角脱空的路面板力学行为影响
        3.3.2 轴载对板角脱空路面板力学行为影响
        3.3.3 板厚对板角脱空路面板力学行为影响
        3.3.4 脱空面积对板角脱空路面板力学行为影响
        3.3.5 脱空厚度对板角脱空路面板力学行为影响
        3.3.6 接缝传荷能力对板角脱空路面板力学行为影响
        3.3.7 基层厚度对板角脱空路面板力学行为影响
    3.4 板底脱空路面结构疲劳寿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路面板底脱空处治技术与评价标准研究
    4.1 路面板底脱空处治技术概述
        4.1.1 冲击压稳处治技术
        4.1.2 压浆处治技术
    4.2 冲击压稳处治技术研究
        4.2.1 冲击压稳设备与工艺
        4.2.2 不同工艺处治效果对比
        4.2.3 不同工艺经济效益分析
    4.3 压浆处治材料研究
        4.3.1 压浆材料性能
        4.3.2 压浆材料体积变形
        4.3.3 压浆材料收缩量
        4.3.4 自补偿式压浆材料
    4.4 依托工程实例分析
        4.4.1 冲击压稳效果评价
        4.4.2 压浆处治效果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板底脱空压浆处治路面板力学行为研究
    5.1 板底脱空压浆处治路面板计算模型与参数
    5.2 板底脱空压浆处治路面板力学行为分析
        5.2.1 轴载对压浆处治路面板力学行为影响
        5.2.2 板厚对压浆处治路面板力学行为影响
        5.2.3 基层厚度对压浆处治路面板力学行为影响
    5.3 压浆材料有效处治面积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脱空的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力学行为研究
    6.1 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脱空计算模型与参数
    6.2 基于板边脱空的加铺路面结构力学行为分析
        6.2.1 降温幅度对板边脱空加铺路面结构力学行为影响
        6.2.2 轴载对板边脱空加铺路面结构脱空力学行为影响
        6.2.3 面层厚度对板边脱空加铺路面结构力学行为影响
        6.2.4 面层模量对板边脱空加铺路面结构力学行为影响
        6.2.5 面板厚度对板边脱空加铺路面结构力学行为影响
    6.3 基于板角脱空的加铺路面结构力学行为分析
        6.3.1 降温幅度对板角脱空加铺路面结构力学行为影响
        6.3.2 轴载对板角脱空加铺路面结构脱空力学行为影响
        6.3.3 面层厚度对板角脱空加铺路面结构力学行为影响
        6.3.4 面层模量对板角脱空加铺路面结构力学行为影响
        6.3.5 面板厚度对板角脱空加铺路面结构力学行为影响
    6.4 依托工程实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路用雷达检测系统在内蒙地区公路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探地雷达技术的发展
    1.3 路用探地雷达的应用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路用探地雷达的探测原理
    2.1 路面雷达的基本原理
    2.2 GPR探测性能和测量参数的分析
        2.2.1 探测深度
        2.2.2 分辨率
        2.2.3 探地雷达中心频率的选择
        2.2.4 采样时窗的选择
        2.2.5 采样间隔的选择
    2.3 路用雷达设备主要性能指标
        2.3.1 噪音与信号之比(NSR)
        2.3.2 短期信号稳定性(STS)
        2.3.3 长期信号稳定性(LTS)
        2.3.4 末端反射(ENR)
        2.3.5 硅探测实验(CPT)
        2.3.6 时间标定偏差(TCD)
    2.4 路面材料的介电特性分析
        2.4.1 介电常数的定义
        2.4.2 路面介质的介电特性
        2.4.3 介电常数的测量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路用探地雷达在道路评价中的应用
    3.1 地基勘探及现场调查
        3.1.1 基层土壤
        3.1.2 岩床深度和岩床质量
        3.1.3 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位
        3.1.4 霜冻的敏感性和压缩性
    3.2 路面损坏状况调查
        3.2.1 裂缝和裂缝的扩展
        3.2.2 沥青层的剥落识别
        3.2.3 霜冻的识别
        3.2.4 沉降及崩塌识别
    3.3 新铺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
    3.4 含水量和压实度的评价
    3.5 其他应用
        3.5.1 高速公路病害的检测和调查
        3.5.2 公路质量的维修检测
        3.5.3 水泥砼构件构造检测
        3.5.4 公路隧道构造检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路用雷达检测技术在内蒙地区的应用研究
    4.1 路用雷达类型分析研究
        4.1.1 各种路用雷达介绍
        4.1.2 各种雷达比较
    4.2 在内蒙地区公路评价中引入路用雷达检测技术的必要性
    4.3 自治区使用雷达检测仪器介绍
    4.4 探地雷达在内蒙古地区路基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4.4.1 技术原理
        4.4.2 现场检测数据采用
        4.4.3 数据处理
        4.4.4 结果分析
    4.5 小结
    4.6 探地雷达在内蒙古地区路面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4.6.1 概况
        4.6.2 检测原理
        4.6.3 技术参数
        4.6.4 路面结构层各层的介电常数计算
        4.6.5 路面厚度计算
        4.6.6 检测数据对比分析试验
        4.6.7 检测实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探地雷达在路面基层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公路检测的现状
        1.1.1 路面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1.1.2 探地雷达在道路检测中的应用
    1.2 目前公路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探地雷达检测方法技术试验研究
    2.1 试验研究的目的
    2.2 现场试验方法
        2.2.1 试验路段
        2.2.2 仪器设备
        2.2.3 检测试验设计
    2.3 现场路面基层检测的技术标准研究
        2.3.1 测线、测网布置原则
        2.3.2 中心频率的选择
        2.3.3 测量时窗选择
        2.3.4 时间采样间隔的选择
    2.4 探地雷达资料数字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2.4.1 数字滤波
        2.4.2 反褶积
        2.4.3 波动方程偏移
        2.4.4 小波变换技术
        2.4.5 局部异常提取处理技术
    2.5 探地雷达检测资料解释方法
        2.5.1 探地雷达的基本波形特征
        2.5.2 探地雷达波相的识别方法
        2.5.3 正常路面基层的探地雷达检测图像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探地雷达检测路面基层厚度研究
    3.1 探地雷达检测基层厚度的原理和方法
    3.2 电磁波传播速度的获取方法
    3.3 探地雷达检测路面基层厚度误差分析
    3.4 路面基层厚度检测效果
        3.4.1 基层不同铺筑阶段的厚度检测效果
        3.4.2 不同天线频率的检测效果
        3.4.3 横向电磁波速度不均匀对厚度检测效果的影响
        3.4.4 接触式天线的垂向颠簸对基层厚度检测精度的影响分析
    3.5 探地雷达检测路面基层厚度的准确性试验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路面基层缺陷的探地雷达无损检测
    4.1 路面基层结构及其常见缺陷(病害)类型
        4.1.1 路面基层结构
        4.1.2 路面基层常见病害类型
    4.2 己运营公路基层常见缺陷(隐患)检测
        4.2.1 基层富水致使强度变低导致路面塌陷的隐患缺陷检测
        4.2.2 基层裂缝检测
        4.2.3 路面下脱空检测
    4.3 施工过程中路面基层缺陷检测
        4.3.1 施工过程中路面基层的探地雷达信号的基本特征分析
        4.3.2 结构完整的基层探地雷达信号特征
        4.3.3 结构缺陷的基层探地雷达信号特征
    4.4 施工过程中探地雷达检测的路面基层缺陷判别方法
        4.4.1 绝对幅值缺陷判别法
        4.4.2 相对幅值缺陷判别法
    4.5 路面基层松散缺陷的判别与检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探地雷达检测路面基层技术的推荐标准
    5.1 基本要求
        5.1.1 适用范围
        5.1.2 检测方法
        5.1.3 应用条件
        5.1.4 检测工作程序
    5.2 仪器设备及技术要求
        5.2.1 仪器类型
        5.2.2 技术要求
        5.2.3 天线
        5.2.4 检测辅助设备
    5.3 外业工作
        5.3.1 一般要求
        5.3.2 现场踏勘
        5.3.3 试验对比
        5.3.4 检测线(网)布置原则
        5.3.5 仪器技术参数的设置
        5.3.6 探地雷达记录
    5.4 内业工作
        5.4.1 一般要求
        5.4.2 原始资料的整理与编辑
        5.4.3 数据处理
        5.4.4 探地雷达检测图像的分析与判别
        5.4.5 探地雷达检测图像的解释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探地雷达在旧路评定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省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检测评价与养护对策研究[D]. 雷适瑄. 长安大学, 2019(12)
  • [2]湖南潭邵高速公路大修工程加铺结构研究[D]. 马永波.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6)
  • [3]景区道路“二改一”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 肖冠成. 重庆交通大学, 2015(04)
  • [4]地震波法检测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的试验研究[D]. 刘湘龙. 长沙理工大学, 2015(04)
  • [5]高速公路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研究[D]. 李念. 长沙理工大学, 2014(07)
  • [6]新疆复合式路面使用性能分析与评价[D]. 杨帆. 新疆农业大学, 2013(01)
  • [7]寒区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研究[D]. 齐磊. 长安大学, 2010(03)
  • [8]基于板底脱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处治与力学行为研究[D]. 王乾. 长安大学, 2009(01)
  • [9]路用雷达检测系统在内蒙地区公路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侯贵. 长安大学, 2009(03)
  • [10]探地雷达在路面基层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吕小武. 长沙理工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探地雷达在旧路评价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