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渣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开发与研究

常压渣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开发与研究

一、常压渣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开发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曹彦锴[1](2020)在《渣油加氢催化剂失活规律及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了中石化大连(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脱金属催化剂和脱硫催化剂,在小型固定床渣油加氢反应器上设计了催化剂失活实验和动力学实验,分析了两种催化剂的失活规律及加氢性能,并基于此分别提出了渣油加氢催化剂失活动力学模型、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本实验采用双反应器串联的下流式固定床渣油加氢工艺,在一反脱金属催化剂床层温度415℃、二反脱硫催化剂床层温度425℃、反应压力15.0 MPa、氢油体积比500 v/v和液时空速0.8 h-1的操作条件下,进行了渣油加氢催化剂失活规律研究实验,取得了一系列不同运转时间下的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在失活原因和失活规律呈现出较强的相似性。初期的快速失活主要是由焦炭的快速沉积造成的,但此阶段的金属硫化物的影响也不可忽略;而随着运转时间的推移,金属硫化物沉积对催化剂失活的影响超过了焦炭沉积,造成了其在运转中期的缓慢失活。基于催化剂失活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综合考虑焦炭和金属硫化物共同作用的催化剂失活动力学模型,并成功应用于渣油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本实验采用了两套对照的固定床渣油加氢工艺流程,在一反脱金属催化剂床层温度395~420℃、二反脱硫催化剂床层温度405~430℃、反应压力15.0 MPa、氢油体积比300~700v/v和液时空速0.6~1.0 h-1的操作条件下,进行了渣油加氢动力学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提高温度,降低液时空速,均可以显着提升两种催化剂的加氢效率,而氢油体积比对加氢效率的影响却相对有限。分析了两种催化剂的区别,发现脱硫催化剂的加氢效率更高,而且其最佳活性温度区间要高于脱金属催化剂。基于动力学实验数据和失活动力学,建立了n级幂律方程形式的加氢精制动力学模型和四集总的加氢裂化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无论加氢精制反应动力学模型还是加氢裂化反应四集总动力学模型,其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验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5%。

朱宇荣[2](2020)在《从废加氢脱硫催化剂中回收氧化铝的研究》文中提出废加氢脱硫催化剂是一种以氧化铝为载体,含有大量钒、钼、镍、铁等重金属的失活催化剂。对废加氢脱硫催化剂进行综合回收,不但可防止重金属的流失浪费,又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环境意义。传统的废加氢催化剂回收利用大多只是针对其中金属的回收利用,而对主体部分的氧化铝则极少回收利用。本文开展了废催化剂中铝和其他金属的同时回收利用。利用废催化剂中焦炭含量高的特点,与碳酸钠混合后利用焦炭燃烧产生的高温方式反应,进而分离与提取铝和其他金属,采用提取出的铝制备大孔氧化铝。提出了由废加氢脱硫催化剂制备大孔氧化铝的新技术。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如下:1.废加氢脱硫催化剂中铝与镍、铁的分离在无水碳酸钠与废加氢脱硫催化剂中Al2O3的摩尔比为2.5,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4h,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30 min,液固比3:1,搅拌速度500 rpm的焙烧和浸出条件下,废催化剂中铝、钒、钼的浸出量达到最高,镍铁则完全富集在浸出渣中。2.碱性介质中铝与钒、钼的分离在铝、钒、钼共存的碱性介质中,用分步沉淀法,在40℃时氢氧化钡与VO43-发生反应,使钒与铝、钼分离;随后,在80℃时铝酸钡与MoO42-反应,使铝和钼分离。铝与钒、钼的分离效果好,并使铝酸钠溶液得到深度净化。3.大孔氧化铝的制备通过废加氢脱硫催化剂-碳酸钠焙烧和浸出、铝酸钠溶液精制后,得到了深度净化的铝酸钠溶液,这为制取大孔氧化铝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本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上,以硫酸铝溶液和铝酸钠溶液为原料,考察了硫酸铝浓度对制备氧化铝的影响,得到了大孔氧化铝。本文提出了由废加氢脱硫催化剂制备大孔氧化铝的综合利用工艺流程。该流程可实现废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有效利用,得到氧化铝、钒酸钡和钼酸钡三种产品。制备的氧化铝比表面积为594.8 m2/g,孔体积为2.59 cm3/g。

许颖睿[3](2019)在《催化材料表面与孔道在加氢反应中的高效利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利用重质原油生产高质量超清洁燃料的技术途径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而加氢工艺是改善油品质量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其中加氢催化剂作为加氢处理的关键环节,其载体的研发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针对传统工业氧化铝及分子筛载体进行优化设计或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采用高效、简便的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形貌的纳米氧化铝载体材料,探究了氧化铝载体不同晶面暴露情况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活性相结构以及加氢脱硫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氧化铝纳米颗粒的各晶面面积暴露比与其形貌密切相关。当水热合成体系的pH值从5增大至10时,氧化铝纳米粒子长径比逐渐降低,而其表面(111)晶面的暴露比也逐渐降低;当pH为5时,所得产物为具有最高(111)晶面暴露比的纳米棒状氧化铝(AN)。该氧化铝负载活性金属制成的加氢脱硫催化剂NiMo/AN,其MoS2纳米晶簇倾向于沿氧化铝纳米晶体边缘生长,形成长度较长且堆积层数较低的晶貌。并且所制催化剂显示出最佳的噻吩和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活性。其次,采用高结晶度氧化铝纳米棒(AN)作为铝源,控制Al3+缓慢释放到合成体系液相中的策略,成功地合成了骨架铝在晶粒内部均匀分布的ZSM-5纳米晶体。高结晶度的氧化铝纳米棒结构在ZSM-5制备过程的严苛条件下仍能较长时段内稳定存在,在结晶过程中可作为Al3+的缓释存储库。这种工艺可有效避免合成体系液相中铝元素局部过量情况的出现。利用此种方法制备的ZSM-5样品结晶度高,结构稳定性好,表面积大,相对于传统方法制备的ZSM-5分子筛,在正庚烷异构化反应中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从而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采用选择性刻蚀技术,对骨架铝均匀分布的反应后ZSM-5催化剂样品进行处理;结果是,经刻蚀后的分子筛晶体所呈现的中空结构可有效地反映催化剂的积碳位置,从而佐证分子筛晶体内部骨架铝的分布状况。最后采用氨水刻蚀ZSM-5分子筛前躯体,成功地制备了具有完整外壳的空心ZSM-5纳米晶体。本文提出的氨水刻蚀方法所得的产品与利用有机胺刻蚀的产物性质类似,而此种方法条件温和,操作便捷,所用试剂价廉易得,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与常见的四丙基氢氧化铵刻蚀法相比,在显着缩短的时间内制备出壳层厚度约40 nm的空心ZSM-5纳米晶体。氨水刻蚀方法的条件易于控制,通过对不同刻蚀时间的中间产物进行详细分析,表明ZSM-5纳米单晶的结构类似于微米尺度的ZSM-5分子筛晶体粒子结构,其结构由具有金字塔形边界的次级结构单位组成。本刻蚀法进一步推广至不含铝的ZSM-5分子筛(Silicalite-1)的刻蚀过程中,并进一步成功制备了空心S-1分子筛封装的Pt催化剂,此催化剂在均三甲苯和甲苯的加氢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择形选择性。

蒋宗轩,刘欣毅[4](2016)在《第四章 石油炼制催化作用》文中研究指明4.1前言如今,石油炼制工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能源和有机化工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全世界约有40%的能源需求依赖于石油产品,而有机化工原料也主要来自石油产品,世界每年生产的石油约有10%用于有机化工。由于石油是多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组成复杂,其相对分子量分布从几十至几千,对应的沸点也从常温到500℃以上,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经过复杂的加工炼制,才

刘涛,邵志才,杨清河,戴立顺[5](2015)在《延长渣油加氢装置运转周期的RHT技术及其工业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通过研制抗积炭和脱金属、容金属能力高的催化剂,进行合理的级配装填,并控制反应器压差过早上升和热点过早出现,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能显着延长操作周期的渣油加氢处理(RHT)技术及RHT系列渣油加氢催化剂。在多套渣油加氢装置的工业应用中,RHT系列催化剂不仅表现出良好的活性,更表现出了优异的活性稳定性,延长渣油加氢装置的运转周期,为炼油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张迪[6](2015)在《ART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工业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对汽、煤、柴等轻质油品消费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执行标准的愈加严格,渣油加氢处理工艺日益受到炼油厂的青睐,石油加工过程中渣油的加工和充分利用已成为当今炼油加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详述了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渣油加氢处理装置渣油加氢处理工艺的原理及工艺路线、工艺操作影响因素。作者通过对生产装置预计加工处理原料油蒸馏曲线及预期的目标产品分布、产品性质数据的模拟,对第三周期ICR系列催化剂级配方案中催化剂型号的选择及装填比例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催化剂级配系统的级配装填方案及硫化方案。另外,通过对工业生产操作数据、产品质量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对第三周期ICR系列催化剂级配系统工业应用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催化剂级配系统综合评价对生产周期内装置操作参数变化、操作参数改变后产品性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改进生产操作的可行性建议,为生产装置的长周期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对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李大东[7](2013)在《支撑未来炼油工业发展的若干关键技术(英文)》文中提出概述了未来炼油厂主要任务中关键技术的特点和使用效果. (1)提高轻质油收率, 关键在于重油的高效转化, 关键技术包括渣油加氢技术、重油加氢与催化裂化双向组合技术、多产轻质油的催化裂化蜡油选择性加氢工艺与选择性催化裂化工艺集成技术、浅度溶剂脱沥青-脱沥青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技术; (2)生产清洁燃料, 主要是生产要求越来越高的清洁汽油和柴油, 关键技术有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技术、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 (3)生产优质化工原料, 关键技术主要是催化丙烯技术.

胡大为,杨清河,戴立顺,赵新强[8](2013)在《第三代渣油加氢RHT系列催化剂的开发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通过优化催化剂的活性与稳定性、扩散性能与反应性能、催化剂成本与使用性能等,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成功开发了第三代渣油加氢RHT系列催化剂。与第二代RHT系列催化剂相比,第三代RHT系列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加氢脱金属和加氢脱残炭性能得到全面提升,催化剂长周期运转的稳定性也得到明显改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第三代RHT系列催化剂的性能优于目前使用的催化剂产品,有利于渣油加氢与FCC组合工艺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

李国良[9](2011)在《FCC原料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文中提出原油质量的逐年变差及渣油的掺炼使得仅对FCC的产品进行后精制已很难满足环保法规的要求,而对FCC进料加氢预处理是生产清洁油品和提高FCC装置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重油加氢脱硫而言,催化剂的孔结构对其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从载体的成型过程入手,考察了成型条件及各类扩孔剂对载体孔道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活性组分配比、第二助剂用量及孔结构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首先考察了成型条件对γ-Al2O3载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和成型时的水粉比对载体孔结构影响最大,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孔径逐渐增大,比表面积逐渐减小;增大水粉比能显着降低挤条过程中挤压力的影响,使载体的孔道结构向原粉靠拢,在水粉比为Y+0.4时,载体孔容、孔径及比表面积最大,但仍不能完全避免挤压力的影响,15nm以上大孔破坏严重。对各种扩孔剂的研究表明,能相互聚集成链状结构的炭黑扩孔效果明显,且在加入量不太高的情况下,成型载体的强度下降不明显。本实验选取两种纳米级炭黑考察了其对载体孔结构的影响,在相同加入量的情况下,采用粒径较大的CB-1载体产生较多的大孔;而采用比表面积和吸油值较大、粒径相对较小的CB-2载体产生的大孔较少,同时能得到较大的孔容和比表面积。研究表明,在CB-2加入量达到4x%时,载体开始呈现双峰分布的趋势,继续增加用量,载体呈明显的双峰分布,但此时15nm以上孔道太多,同时载体强度骤降。炭黑与水粉比结合能降低获得双峰分布载体时炭黑的用量,且此时载体中15nm以上孔道所占比例明显下降。同时适宜的水粉比与炭黑的结合还能得到孔径集中分布于4~10nm的单峰分布载体。选用孔道集中于4~10nm的单峰分布载体制备催化剂,以混合蜡油为原料在100mL连续固定床加氢装置进行活性评价,考察了Ni/(Mo+Ni)与第二助剂P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i/(Mo+Ni)为A+0.04时催化剂HDS最高,P/MoO3为B+0.02时催化剂HDS与HDN活性最高。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孔道结构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本实验所用混合蜡油而言,当催化剂的孔径较小时,HDS与HDN活性均较低,孔径集中于4~10nm之间时催化剂具有最高的HDS与HDN活性,而选用具有双峰分布的催化剂时,由于催化剂中大孔占有相当比例,HDS活性略有下降,但HDN活性显着降低。

蒋立敬[10](2011)在《渣油加氢反应动力学及组合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燃油标准的日趋严格,以及重质燃料油需求量的逐渐下降,经济环保的渣油加氢处理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在石油化工领域争相开发的热点之一为了优化渣油加氢反应过程,降低催化剂使用成本,利于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和现场操作,本文采用FZC系列渣油加氢催化剂,从渣油加氢反应过程的催化剂失活、渣油加氢主要影响因素、催化剂组合装填比例等方面建立了渣油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同时开发了SFI渣油加氢与催化裂化深度组合系列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炼化企业总体经济收益。渣油加氢处理技术开发的关键之一是催化剂的研制和各类催化剂的组合。本文首先根据渣油加氢反应和催化剂的特点,研究了FZC系列各类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和活性、稳定性评价结果,为FZC系列催化剂组合研究提供技术依据。研究结果表明,FZC系列催化剂的主要物化性质和反应活性均达到了国外同类催化剂的水平,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次,依据采用FZC系列催化剂的渣油加氢工业装置实测数据,应用经验动力学模型和催化剂时变失活模型分别对茂名、齐鲁、海南三套装置的实测操作数据进行模拟和分析,建立了渣油加氢失活动力学模型,求取了各装置的反应动力学参数和失活动力学模型表达式。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运用渣油加氢失活动力学模型可以预测产品杂质含量和催化剂使用寿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FZC系列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中试试验,分别研究了原料油性质和操作条件对渣油加氢处理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包括原料油影响因子校正和操作条件影响因子校正的渣油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同时,针对工业装置各种催化剂没有达到同步失活的现状,提出了催化剂组合装填比例优化的动力学研究方法。最后,针对现有组合工艺的不足开发了SFI渣油加氢与催化裂化深度组合技术,其主要特征是渣油加氢装置不设产品分馏系统和催化裂化重柴油、回炼油及油浆外循环到渣油加氢装置。该组合技术实现了重油深度转化最大量生产高价值汽油产品的预期目标,显着地提高了原油资源利用率;而且该组合技术工艺流程简单,装置建设投资和操作费用低,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炼化企业总体经济收益。

二、常压渣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开发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压渣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开发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渣油加氢催化剂失活规律及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渣油加工工艺介绍
        1.1.1 溶剂脱沥青工艺
        1.1.2 催化裂化工艺
        1.1.3 固定床加氢工艺
        1.1.4 移动床加氢工艺
        1.1.5 沸腾床加氢工艺
        1.1.6 悬浮床加氢工艺
    1.2 渣油加氢一般反应机理及其动力学
        1.2.1 加氢脱硫反应及其动力学
        1.2.2 加氢脱金属反应及其动力学
        1.2.3 加氢脱残炭反应及其动力学
        1.2.4 加氢裂化反应及其动力学
    1.3 渣油加氢催化剂失活机理及其动力学
        1.3.1 渣油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1.3.2 催化剂失活机理
        1.3.3 催化剂失活动力学
第2章 实验概述
    2.1 实验原料
    2.2 主要实验装置
    2.3 实验流程
        2.3.1 流程概述
        2.3.2 装置开停工流程简述
        2.3.3 装置产品油样的采集
第3章 渣油加氢催化剂失活规律及失活动力学
    3.1 实验方案
    3.2 催化剂表征结果分析
    3.3 失活动力学模型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渣油加氢精制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1 实验方案
    4.2 实验操作条件对渣油加氢精制反应的影响
        4.2.1 温度的影响
        4.2.2 氢油体积比的影响
        4.2.3 液时空速的影响
    4.3 加氢精制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4 模型参数拟合与结果分析
    4.5 模型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渣油加氢裂化反应集总动力学模型建立
    5.1 实验条件对渣油加氢裂化反应的影响
        5.1.1 温度的影响
        5.1.2 氢油体积比和液时空速的影响
    5.2 加氢裂化反应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5.3 模型参数拟合和结果分析
    5.4 模型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从废加氢脱硫催化剂中回收氧化铝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铝、钒、钼资源利用现状
        1.1.1 铝资源利用现状
        1.1.2 钒资源利用现状
        1.1.3 钼资源利用现状
    1.2 废加氢脱硫催化剂回收利用现状
        1.2.1 废加氢脱硫催化剂组成及来源
        1.2.2 废加氢脱硫催化剂回收利用方法
    1.3 氧化铝的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
        1.3.1 氧化铝的性质及应用
        1.3.2 氧化铝制备方法
    1.4 课题来源
    1.5 课题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研究方案
    2.1 废加氢脱硫催化剂主要成分
    2.2 实验部分
        2.2.1 研究方案
        2.2.2 物化表征
    2.3 实验过程
第三章 废加氢脱硫催化剂钠化焙烧和浸出过程研究
    3.1 钠化焙烧过程
        3.1.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3.1.2 热进和冷进的区别
        3.1.3 无水碳酸钠添加量
        3.1.4 焙烧温度
        3.1.5 焙烧时间
    3.2 铝、钒、钼的浸出
        3.2.1 浸出温度
        3.2.2 浸出时间
        3.2.3 液固比
        3.2.4 搅拌速度
        3.2.5 浸出渣的主要成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铝酸钠溶液中铝与钒、钼的分离实验
    4.1 铝酸钠溶液中铝、钒、钼分离概述
    4.2 铝酸钠溶液中铝与钒、钼分离方案
    4.3 铝酸钠溶液中铝与钒、钼分离研究
        4.3.1 浸出铝酸钠溶液的性质
        4.3.2 实验方法
        4.3.3 铝、钼与钒分离
        4.3.4 铝钼分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氧化铝的制备及表征
    5.1 精制铝酸钠溶液的性质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
        5.2.2 实验仪器
        5.2.3 物化表征
        5.2.4 薄水铝石的制备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XRD表征
        5.3.2 低温N_2吸附-脱附表征
        5.3.3 XRF表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3)催化材料表面与孔道在加氢反应中的高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延迟焦化工艺
        1.1.2 灵活焦化工艺
        1.1.3 固定床渣油加氢工艺
        1.1.4 沸腾床渣油加氢工艺
        1.1.5 悬浮床加氢工艺
        1.1.6 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研究
    1.2 多级孔材料的发展
        1.2.1 多级孔氧化铝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1.2.2 多级孔分子筛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1.2.3 载体材料的优化设计与改性
    1.3 选题依据及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2.1.1 主要试剂规格及来源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载体及相应催化剂的制备
    2.3 催化剂常规表征
        2.3.1 N_2吸脱附实验测试
        2.3.2 X射线粉末衍射(XRD)测试
        2.3.3 热重(TG)测试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2.3.5 扫描电镜(SEM)测试
        2.3.6 高倍透射电镜(HRTEM)及测试
        2.3.7 程序升温还原(H2-TPR)测试
        2.3.8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测试
        2.3.9 固体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MAS NMR)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
        2.4.1 常压HDS反应装置与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
        2.4.2 高压反应装置及催化剂HDS活性评价方法
        2.4.3 连续式高压反应装置及催化剂选择性加氢反应评价方法
        2.4.4 间歇式高压反应装置及催化剂选择性加氢反应评价方法
第三章 高(111)晶面暴露的γ-氧化铝载体用于加氢脱硫催化剂
    3.1 引言
    3.2 γ-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3.3 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表征
    3.4 NiMo/Al_2O_3系列催化剂的活性测试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利用缓释型铝源制备具有均匀分布骨架铝的ZSM-5分子筛
    4.1 引言
    4.2 ZSM-5分子筛的合成及表征
    4.3 Pt/ZSM-5催化剂反应性能
    4.4 反应后Pt/ZSM-5催化剂的积碳分布
    4.5 反应后催化剂的选择性刻蚀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内部缺陷导向溶解:中空ZSM-5分子筛纳米结构的可控演变
    5.1 引言
    5.2 氨水静态刻蚀前后的样品表征
    5.3 氨水动态刻蚀前后的样品表征
    5.4 中空Pt@S-1催化剂的制备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致谢

(4)第四章 石油炼制催化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4. 1 前言
4. 2 石油的性质及化学组成
4. 3 催化裂化及加氢裂化中的催化作用
    4. 3. 1 催化裂化反应
    4. 3. 2 催化裂化催化剂
        4. 3. 2. 1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组成与结构
        4. 3. 2. 2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性能
        4. 3. 2. 3 工业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种类
        4. 3. 2. 4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4. 3. 3 催化裂化工艺流程
    4. 3. 4 加氢裂化反应
    4. 3. 5 加氢裂化催化剂
        4. 3. 5. 1 加氢裂化催化剂的组成与结构
        4. 3. 5. 2 加氢裂化催化剂的性能
        4. 3. 5. 3 工业加氢裂化催化剂的种类
        4. 3. 5. 4 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
    4. 3. 6 加氢裂化工艺流程
4. 4 加氢精制中的催化作用
    4.4.1加氢精制中的化学反应
        4.4.1.1加氢脱硫反应
        4. 4. 1. 2 加氢脱氮反应
        4. 4. 1. 3 加氢脱氧反应
        4. 4. 1. 4 加氢脱金属反应
        4. 4. 1. 5 加氢脱芳烃反应
    4. 4. 2 加氢精制催化剂
        4. 4. 2. 1 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组成和性能
        4. 4. 2. 2 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
4. 5 催化重整中的催化作用
    4. 5. 1 催化重整中的化学反应
        ( 1) 六元环烷烃的脱氢反应:
        ( 2) 五元环烷烃的异构脱氢反应:
        ( 3) 烷烃的环化脱氢反应:
        ( 4) 异构化反应:
        (5)加氢裂化反应:
    4. 5. 2 催化重整催化剂
        4. 5. 2. 1 重整催化剂的功能、组成和分类
        4. 5. 2. 2 重整催化剂的失活和再生
    4. 5. 3 催化重整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
    4. 5. 4 催化重整工艺流程

(5)延长渣油加氢装置运转周期的RHT技术及其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RHT技术及RHT系列催化剂开发
    1.1 减少催化剂表面积炭
    1.2 开发脱金属和容金属能力更高的脱金属催化剂
    1.3 开发活性更高的主催化剂
    1.4 建立催化剂级配专有技术
    1.5 控制反应器压差过早上升和热点过早出现
2 RHT技术及RHT系列催化剂工业应用
    2.1 在国内最大渣油加氢装置的应用
    2.2 在长岭分公司1.7 Mt/a渣油加氢装置的工业应用
3 结束语

(6)ART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渣油的组成及其性质
    1.2 渣油加氢处理工艺
    1.3 渣油加氢处理化学反应原理
        1.3.1 加氢脱硫反应
        1.3.2 加氢脱金属反应
        1.3.3 加氢脱氮反应
        1.3.4 芳烃加氢饱和反应
        1.3.5 烯烃加氢饱和反应
        1.3.6 加氢裂化反应
    1.4 加氢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1.4.1 原料油的影响
        1.4.2 氢分压
        1.4.3 反应系统压力
        1.4.4 反应温度
        1.4.5 空速
        1.4.6 氢油比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渣油加氢处理装置及数据处理方法
    2.1 前言
    2.2 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原油加工方案
        2.2.1 海南炼化渣油加氢处理装置概况
        2.2.2 装置流程介绍
    2.3 渣油加氢处理装置数据的采集及处理方法
        2.3.1 生产操作参数及产品质量性质数据的采集
        2.3.2 生产操作参数及产品质量性质数据的处理方法
第三章 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
    3.1 前言
    3.2 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种类及特征
        3.2.1 保护剂
        3.2.2 加氢脱金属催化剂
        3.2.3 加氢脱硫催化剂
        3.2.4 加氢脱氮催化剂
    3.3 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
        3.3.1 载体的作用及制备
        3.3.2 加氢处理催化剂活性组分的负载
    3.4 ICR系列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
        3.4.1 加氢脱金属催化剂ICR 161
        3.4.2 过渡催化剂ICR 167
        3.4.3 过渡催化剂ICR 137
        3.4.4 加氢脱硫催化剂ICR 131
        3.4.5 加氢脱硫催化剂ICR 153
    3.5 海南炼化渣油加氢处理装置ICR系列催化剂的级配方案
        3.5.1 催化剂级配方案的设计基础
        3.5.2 ICR系列催化剂的级配
    3.6 ICR系列催化剂的装填
    3.7 预期的催化剂性能表现、产品分布和产品性质
    3.8 ICR系列催化剂的硫化
        3.8.1 催化剂硫化的目的、原理及方法
        3.8.2 海南炼化渣油加氢处理装置第三周期催化剂硫化方案
        3.8.3 催化剂级配系统硫化效果评价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ICR系列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应用评价
    4.1 前言
    4.2 原料性质
    4.3 ICR系列催化剂级配体系的实际应用情况
        4.3.1 催化剂级配体系运行初期评价
        4.3.2 催化剂级配体系运行中期评价
        4.3.3 催化剂级配体系全周期运行评价
    4.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7)支撑未来炼油工业发展的若干关键技术(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 Introduction
2. Some crucial technologies supporting future development of petroleum refining industry
    2.1. High‐efficiency heavy oil conversion technology
        2.1.1. Residue hydrotreating technology
        2.1.2. Residue hydrotreating integrated with catalytic cracking process
        2.1.3. Integration of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FGO with selective catalytic cracking for maximizing light oil yield
        2.1.4. Superficial solvent deasphalting‐DAO hydrotreating‐FCC technology
    2.2 Key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f clean fuel
        2.2.1 RIPP selective hydro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RSDS) [7]
        2.2.2. Hydrogenation technology for production of ULSD[10].
        2.2.3 RS‐1000 and RS‐2000 catalysts for Ultra‐deep HDS of diesel
    2.3 Technology for producing premium chemical feedstocks[2]
3.Conclusions

(8)第三代渣油加氢RHT系列催化剂的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催化剂的开发思路
    1.1 催化剂活性与稳定性
    1.2 催化剂扩散性能与反应性能
    1.3 催化剂性能与成本
    1.4 催化剂生产与应用
2 催化剂性能评价
    2.1 催化剂活性评价
    2.2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
3 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4 结论

(9)FCC原料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原油劣质化
        1.1.2 FCC 原料中硫的危害
        1.1.3 环保法规日益严格
        1.1.4 FCC 原料加氢预处理的作用
    1.2 重质馏分油加氢处理现状
        1.2.1 催化裂化原料加氢预处理技术
        1.2.2 FCC 原料预处理催化剂
    1.3 加氢脱硫催化剂的载体及其孔结构调变
        1.3.1 调节氧化铝成孔粒子的大小
        1.3.2 改变成孔粒子的堆积方式
        1.3.3 FCC 原料加氢脱硫催化剂的载体
    1.4 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及助剂
        1.4.1 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1.4.2 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助剂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第2章 FCC 原料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的设计与制备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和药品
        2.2.2 载体的制备流程
        2.2.3 成型条件的考察
        2.2.4 扩孔剂的考察
        2.2.5 水粉比与炭黑结合调变载体孔道结构
        2.2.6 分析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焙烧温度对载体影响
        2.3.2 胶溶剂对载体性质的影响
        2.3.3 不同改性剂对载体的影响
        2.3.4 不同氧化铝干胶对载体孔结构性质的影响
        2.3.5 炭黑对载体孔道结构的影响
        2.3.6 水粉比对载体孔道结构的影响
        2.3.7 引入炭黑与调节水粉比结合对氧化铝载体孔道结构的调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Ni/(Ni+Mo)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3.2.2 催化剂的制备
        3.2.3 催化剂的表征
        3.2.4 催化剂的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 含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4.2.2 催化剂的制备
        4.2.3 催化剂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孔结构对FCC 原料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催化剂的制备
        5.2.2 催化剂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4 活性对比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渣油加氢反应动力学及组合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渣油加氢反应动力学及组合工艺研究进展
    1.1 前言
    1.2 渣油加氢反应性能
        1.2.1 渣油加氢主要反应
        1.2.2 渣油加氢催化剂
        1.2.3 渣油加氢主要影响因素
    1.3 渣油加氢反应动力学研究现状
        1.3.1 加氢脱金属反应动力学
        1.3.2 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
        1.3.3 加氢脱氮反应动力学
        1.3.4 加氢脱残炭反应动力学
        1.3.5 加氢裂化反应动力学
    1.4 渣油加氢组合工艺研究现状
        1.4.1 固定床渣油加氢—重油催化裂化组合工艺
        1.4.2 固定床渣油加氢—延迟焦化组合工艺
        1.4.3 沸腾床渣油加氢裂化—延迟焦化组合工艺
        1.4.4 溶剂脱沥青—脱沥青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工艺
    1.5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2. FZC系列催化剂物化性质和反应性能研究
    2.1 保护剂物化性质和反应性能
        2.1.1 保护剂的物化性质
        2.1.2 保护剂的反应性能
    2.2 脱金属剂的物化性质和反应性能
        2.2.1 脱金属剂的物化性质
        2.2.2 脱金属剂的反应性能
    2.3 脱硫剂的物化性质和反应性能
        2.3.1 脱硫剂的物化性质
        2.3.2 脱硫剂的性能评价
    2.4 脱氮剂的物化性质和反应性能
        2.4.1 脱氮剂的物化性质
        2.4.2 脱氮剂的反应性能
    2.5 小结
3. 渣油加氢失活反应动力学研究
    3.1 失活动力学模型的选择
    3.2 茂名S-RHT装置失活动力学模型
        3.2.1 S-RHT装置简介
        3.2.2 工业装置数据采集
        3.2.3 模型建立和参数估算
        3.2.4 模型计算和结果讨论
        3.2.5 模型验证
    3.3 齐鲁UFR/VRDS装置失活动力学模型
        3.3.1 UFR/VRDS装置简介
        3.3.2 工业装置数据采集
        3.3.3 模型计算和结果讨论
    3.4 海南RDS装置失活动力学模型
        3.4.1 RDS装置简介
        3.4.2 工业装置数据采集
        3.4.3 模型计算和结果讨论
    3.5 金属沉积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3.5.1 金属沉积量和运行时间的关联
        3.5.2 金属沉积量对反应速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3.5.3 金属沉积量和催化剂活性系数的关联
    3.6 渣油加氢失活动力学模型的应用
        3.6.1 模型预测产品杂质含量
        3.6.2 模型预测催化剂使用寿命
    3.7 小结
4. 渣油加氢影响因素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4.1 渣油加氢操作主要影响因素
        4.1.1 渣油加氢原料油性质的影响
        4.1.2 渣油加氢操作条件的影响
    4.2 原料油性质影响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4.2.1 原料油性质影响试验
        4.2.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2.3 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
    4.3 操作条件影响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4.3.1 操作条件影响试验
        4.3.2 动力学模型假设和方程建立
        4.3.3 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
    4.4 渣油加氢影响因素动力学模型的应用
    4.5 小结
5. 渣油加氢催化剂组合装填比例优化研究
    5.1 渣油加氢催化剂组合装填技术
        5.1.1 催化剂组合装填的作用和原则
        5.1.2 催化剂组合装填比例的确定
    5.2 渣油加氢催化剂寿命的预测和分析
        5.2.1 工业装置运转概况
        5.2.2 工业装置催化剂寿命预测和结果分析
    5.3 渣油加氢催化剂组合装填比例优化动力学研究
        5.3.1 催化剂级配比例优化中试试验方法
        5.3.2 催化剂级配比例优化中试试验结果
    5.4 小结
6. SFI渣油加氢与催化裂化深度组合工艺研究
    6.1 渣油加氢与催化裂化工艺概述
        6.1.1 渣油加氢与催化裂化组合工艺技术现状
        6.1.2 渣油加氢与催化裂化组合工艺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6.2 SFI渣油加氢与催化裂化深度组合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6.2.1 SFI组合工艺试验催化剂及工艺条件的选择
        6.2.2 SFI组合工艺试验结果
        6.2.3 掺炼催化裂化相关生成油对催化剂影响的考察试验
    6.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的创新点摘要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常压渣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开发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渣油加氢催化剂失活规律及动力学研究[D]. 曹彦锴.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2]从废加氢脱硫催化剂中回收氧化铝的研究[D]. 朱宇荣.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催化材料表面与孔道在加氢反应中的高效利用[D]. 许颖睿. 厦门大学, 2019(02)
  • [4]第四章 石油炼制催化作用[J]. 蒋宗轩,刘欣毅. 工业催化, 2016(01)
  • [5]延长渣油加氢装置运转周期的RHT技术及其工业应用[J]. 刘涛,邵志才,杨清河,戴立顺.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5(07)
  • [6]ART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工业应用[D]. 张迪.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7]支撑未来炼油工业发展的若干关键技术(英文)[J]. 李大东. 催化学报, 2013(01)
  • [8]第三代渣油加氢RHT系列催化剂的开发及应用[J]. 胡大为,杨清河,戴立顺,赵新强.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3(01)
  • [9]FCC原料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D]. 李国良.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1)
  • [10]渣油加氢反应动力学及组合工艺研究[D]. 蒋立敬.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常压渣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开发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