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危害环境影响调查

电磁辐射危害环境影响调查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环境影响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刘斌[1](2021)在《电网企业职工职业紧张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职业紧张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危害因素,正威胁着职业人群的职业生命质量。我国职业紧张研究起步较晚,从理论研究到评价方法与欧美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的研究成果仍不足以满足当前职业紧张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有限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了一些个体特征、职业特征可能是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但并未深入到分子生物学层面探讨职业紧张可能的影响因素。且目前大部分研究关注的人群主要是医护人员、警察、教师等,其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职业人群尚存在疑问。因此本研究结合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测,了解供电企业职工职业紧张的现况,分析职业紧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代谢异常、氧化应激、神经递质、炎症因子对职业紧张的影响,系统地探讨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为更有针对性开展职业紧张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对某电网企业各变电站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51名职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内容问卷》、《付出-回报失衡问卷》、《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用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职业倦怠通用量表》测量研究对象JDC和ERI模式职业紧张、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职业倦怠情况。(2)测定研究对象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水平,分析代谢异常对职业紧张的影响作用。(3)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5-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水平,分析氧化应激、神经递质、炎症因子对职业紧张的影响作用。结果:(1)在JDC模式中月收入、运动情况、高温高空作业和VDT作业对职业紧张有影响;在ERI模式中年龄、工种、睡眠时间、VDT作业是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2)工作要求、付出、内在投入程度越高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得分及检出率和职业倦怠检出率越高,自主程度、社会支持、回报程度越高,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得分及检出率和职业倦怠检出率越低。(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ERI模式职业紧张是焦虑症状、抑郁症状、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JDC职业紧张是抑郁症状和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4)代谢异常指标数量越多,付出、内在投入得分及E/R比值越高,回报得分越低。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代谢异常对D/C比值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对ERI职业紧张的影响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ERI模式中,高职业紧张组T-AOC水平低于低职业紧张组,5-HT水平高于低职业紧张组。JDC模式中的工作要求维度与MDA水平呈负相关。T-AOC与TG水平呈负相关,SBP、DPB与SOD水平呈负相关。(6)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代谢异常对职业紧张的总效应显着,对中介变量T-AOC的效应显着,控制代谢异常后T-AOC对职业紧张效应不显着,bootstrap法检验显示T-AOC的中介效应不显着。结论:(1)供电企业职工两种模式职业紧张检出率较高,高温高空作业、VDT作业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会增加职业紧张发生的风险。(2)职业紧张会增加焦虑症状、抑郁症状、职业倦怠发生的风险。(3)代谢指标异常数量上升会增加ERI模式职业紧张程度,但对JDC模式职业紧张影响不明显。(4)低T-AOC水平可能与高职业紧张有关联,5-HT水平上升会增加ERI模式职业紧张发生的风险,MDA水平与工作要求呈负相关。(5)T-AOC在代谢异常与职业紧张中的中介效应不显着,代谢异常对职业紧张的影响作用尚不能认为是通过影响抗氧化能力介导的。

于建飞[2](2021)在《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分析与管理方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5G技术的飞速发展,5G基站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使得5G基站带来的电磁辐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5G采用了大规模MIMO技术,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波束赋形,这就使得传统的基站预测方法,不能准确的预测5G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可能会产生高估的结果,因此,对5G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的分析研究,可以减少人们的恐慌,还可以为5G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的测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工作有如下两个部分:基于5G系统的波束赋形特性,本文在不同的业务模式以及不同的用户分布的场景下,对5G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环境进行了仿真预测分析,并且通过测试实验来验证仿真的有效性。首先通过搭建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得到不同场景的天线方向图,然后通过HFSS对实际环境的地形进行建模,最后通过基于射线追踪的复杂电磁仿真软件CEMS进行电磁辐射强度的预测。并且通过对具体的5G基站进行了相应场景的电磁辐射强度测量,来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有效性。基于基站的电磁辐射测试任务过程繁多,为了提高测试效率,规范测试流程,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基站测试的实验室管理系统。本系统从资源管理,测试业务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管理三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基础资源模块包括对人员,设备,标准等的管理,测试业务模块包括了项目,合同,测试活动,客户服务以及事故报告的管理,质量控制模块包含了内部审核,不符合项和管理评审等内容。本文所设计的基于基站测试业务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如下目标,实现对人员,设备,标准等基础资源的全面掌控,实现对基站等测试任务的流程化管理,自动生成测试报告,实现信息化管理。

张培艳,牟丹,成锴[3](2020)在《无线基站电磁辐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准,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重要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大消费者对通信服务需求越来越高,为充分保证网络覆盖区域和质量,网络运营商加大通信基站建设密度,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使用需求,但是电磁辐射问题也是愈发突出。因此,本文通过概述无线基站的电磁辐射基本内涵特性和危害因素,分析无线基站电磁辐射产生因素及防护基本原理,探究无线基站电磁辐射防护策略等研究方法,旨在探寻无线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基本规律,以便运营商有针对性做出准确判断,采用防护措施,避免环境污染情况发生。

邹安琼[4](2020)在《5G基站建设冲突中利益相关者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生活需要大量的通信设备来支撑移动网络通信的正常运转,移动通信基站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基站建设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人体不可避免地暴露在不同程度的电磁辐射中,但关于电磁辐射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学术界还存在争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维权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电磁辐射污染问题。由于缺乏对电磁辐射原理的充分了解,对政府监督策略的信任不足,部分居民“谈辐色变”,对电磁辐射产生过高的心理恐慌,抵制和阻挠基站建设的事件屡屡发生。如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常见的邻避设施一般,基站在选址和建设运营过程中受到社区居民的抗议而引发的邻避冲突时常发生。社区居民要求网络信号良好的同时又拒绝基站建设在住宅区附近,基站建设冲突和居民与企业博弈可能成为5G基站建设和提升5G网络服务的障碍,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在以往3G、4G基站的建设与运营管理过程中,有关研究研究已经关注到基站基站选址、民众的风险感知以及利益冲突等方面。随着5G网络建设逐步展开,部分学者也探索了一些5G基站的建设模式。但已有研究在影响基站建设冲突发生和演化的居民的风险感知、企业建设行为、风险沟通等因素的分析上存在不足,尤其是从动态演化视角探究基站建设利益相关者的心理感知、行为偏好和策略选择的研究相对较少,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基站建设冲突防范和化解策略。因此,展开基站建设的邻避效应及社会冲突化解策略的研究,对基站建设利益相关者行为策略及冲突化解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5G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发的社会冲突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价值。论文在研究思路上,针对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污染风险及其引发的社会冲突具有现实的不确定性和利益相关主体风险感知差异共同影响的特点,首先,采用扎根分析基站建设冲突的典型案例,在大量新闻媒体报道、运营企业公开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基站建设冲突情景对于社区居民应对策略实施的影响过程。其次,结合社会冲突分析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风险感知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等对5G基站建设运营的社会冲突进行解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扎根分析,从基站建设冲突中社区居民的应对策略决策过程看出,基站建设冲突情境影响了社区居民的心理感知,通过信息处理和风险处理社区居民有选择性的做出对应的常规行为、理性应对行为和非理性应对行为。过高的风险感知下社区居民更有可能做出非理性应对行为,例如人为的破坏基站等行为。(2)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社区居民-运营企业”行为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运营企业、社区居民两大个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冲突和博弈,通过复制动态方程讨论了基站建设冲突和博弈的协调与均衡。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基站建设过程中,社区居民的策略选择受其自身风险感知程度的影响,运营企业的建设行为以及基站与住宅区的距离、补偿程度以及风险沟通机制等因素也会影响社区居民的策略;通过改善性建设、优化选址、合理补偿和强化风险沟通机制效果能降低居民损失,提高社区居民采取合作策略的概率。(3)通过社会仿真分析方法,对演化博弈模型及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拓展居民的意见表达渠道和维权渠道,提高基站建设过程中居民的参与程度,有利于加强社区居民对运营企业建设策略影响和监督,提高运营企业采取改善性建设的概率。(4)综合研究结果,解决基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和博弈问题,需要降低居民的理性抗议成本、企业的改善性建设成本和风险沟通的成本,同时增加社区居民非理性抗议成本和企业非改善性建设需要承担风险,以此提高居民采取合作策略、企业采取改善性建设策略的概率,全面协调不同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本文提出了完善信息公开,拓展公众参与、加强科普宣传,完善风险沟通、科学优化选址,加强改善性建设、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政府监管的冲突防范和化解策略。

黄维嘉[5](2020)在《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4G/5G手机、磁悬浮铁路、特高压电网、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高新科技产品给人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社交、工作、出行等方方面面带来极大的好处。然而,这些高新科技电磁产品都带有一定强度水平的电磁辐射。随着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电磁辐射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也逐渐开始关注身边电磁辐射可能带来的污染。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日益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我国早在上世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就相继的制定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和《环境电磁卫生标准》等国家标准文件。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功能完备的电磁辐射污染防治专项法律制度体系。我国当前的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主要体现为现存法律规范等级较低、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电磁辐射国家标准不统一、现存防治法律规范不成体系、现存监管制度效果不佳、现有评价制度的可操作性较弱,导致近年来我国与电磁辐射污染问题相关的诉讼纠纷案件不断的增加。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分析了电磁辐射污染可能具有的危害以及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当前需要加快完成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方面的专项立法,提升我国电磁辐射相关法律的立法等级,完善统一电磁辐射相关的国家标准,构建功能齐全电磁辐射污染民事赔偿责任。与此同时,根据我国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实际需要,提出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的制度应当包括市场准入制度、电子产品非强制性标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跟踪与监测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

尹梦宾[6](2020)在《基于变电站电磁环境的人体生物效应研究》文中指出面对社会日益重视的电磁场辐射和电磁环境问题,针对特殊工作场合下电磁场辐射剂量及人体生物电磁效应进行建模和研究,对劳动保护措施制定以保护人体免受电磁场辐射具有很好的意义。本文从变电站变压器电磁参数出发,对变电站环境下人体关键部位的电磁效应进行了建模分析,为变电站的合理设计和保障公众和职业人员的安全健康提供依据。本文首先从生物学和电磁学角度分析了电磁场生物效应,明确了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不容忽视。然后分析了变电站内的电磁辐射现象、评价标准和测量方法,通过FEMM软件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给出了变压器电磁辐射的分析模型。以110kV变压器为例,计算其宽频暂态分析模型,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 FEMM软件结合有限元方法分析模型的可行性。然后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对隔离开关开断10KV空载变压器的电弧重燃熄灭过程进行仿真,生成了高频脉冲信号,并得知在分断过程中脉冲信号的幅值高达电源电压的3倍。最后利用CST软件建立了电磁脉冲对头部比吸收率影响的仿真模型,分别就辐射源位于头部不同方位、辐射源距离头部不同距离、辐射源强度不一、辐射源数量不等这四种情况进行了电磁仿真结果,并给出了变电站电磁防护的措施和建议。

陈春华[7](2020)在《潍坊铁塔LTE-5G通信基站项目风险研究》文中认为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是为了满足2020年以后移动通信市场而研发的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5G本身的频谱利用率与能效是很高的,和4G移动通信相比,其资源利用率以及数据传输速率等指标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在传输延迟时间、用户体验、信息安全方面更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该技术可以和其他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共同建设新时代遍布各个角落的移动信息网络,在今后的10年里,确保数据传输速率高、接入超多、延时低。不断开发更新的5G系统会更加灵活,面对今后信息社会无法预测的一些变化能够自行感知、自行调整。目前国内外关于5G的相关技术理论研究,涵盖了基础理论、网络制式、运行管理、终端设备、产业应用等各方面内容,5G的理论体系已经完善,设备技术也基本成熟,但鲜有规模化网络基站建设的实际项目案例。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塔)是经国务院同意、国资委审批创办的大规模通信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企业,主营业务是搭建、运营及维护室内分布系统以及通信铁塔等基站基础设施。2019年作为中国5G试商用的一年,中国铁塔必须抓住机会,建立并完善5G通信基站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体系,为即将到来的5G时代铺平道路。结合2019年潍坊铁塔承接的三大运营商5G试商用基站建设项目,研究工作贯穿于实际项目的全流程,进而完善目前5G网络建设的风险管理体系,并为后期大规模5G网络建设和维护积累全方位的风险管理经验,规避或降低各类风险产生的不良影响,减少工期延误、施工质量等问题。本文总结优化前期4G建设经验,并对5G新特点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和应对,搭建完善的5G通信基站建设风险管理体系。同时,通过本项研究,提升公司项目管理尤其是项目风险管理水平,将日常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体系高度,对公司后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8](2019)在《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鄂环发[2019]14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生态环境局:为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使用和监督,现将《湖北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湖北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鄂环发[2010]25号)自即日起废止。2019年7月3日湖北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

胡洁[9](2019)在《城市高压电力系统电磁环境实测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十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在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获得了较大发展,尤其是在高压变电站扩建和高压架空线路的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加快,为适应新发展形势,供电网络在许多城市得以扩建,而对于生态环境来讲,高压变电所、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其影响是不能避免的。所以说,对于我国电力工业来讲,加强对电磁辐射的研究具有极高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中高压架空线工程的推进实施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不断加快。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城市的发展规划也受环境中电磁辐射的影响,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规划,并加快有关措施的推进实施,对于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基于上述的发展背景,笔者结合国内外研究工作,并选取北京市几个区域的有关高压线路、变电站等所存在的电磁辐射状况展开数据收集研究,并结合有关的标准来进行比较,从而将当前这些相关区域中电磁辐射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并对于当前高压线路的铺设和优化提出了具有一定参考性的建议,笔者将有关的结论归纳为:(1)对于此次课题的可行性和研究价值意义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分析,又在此过程中对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发展回顾,结合这些资料,并作出深层次的数据分析后,笔者认为此次课题具有很高的可行性。(2)对于电磁辐射所产生的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充分结合了工频电磁场和相关技术指标的有关计算方法。又对国内相关的检测标准、评估标准和国内外的测量环境、方法和有关仪器也做了详细的分析介绍。(3)对于高压架空线和电磁场的强度数值进行仪器测量,并将这些数据与环境安全标准要求进行比较;在这一测量过程中,可以看出高压场强会因为远离高压架空线而逐渐增强,而对于变电站来讲却正好相反,距离越远场强数值越小。(4)在正常工作时,对于变电站中出现的辐射进行检测得知辐射强度在国家相关安全标准以内,对于周围环境不会造成伤害。在输电线路进出口,由于位置较为特殊,测量得出这些位置的场强要超出有关安全标准,但是这些接口位置都远离居民的生活区,因此也不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影响。(5)笔者还进一步对相应的污染现状分析之后,又提出一些优化当前高压线路的建议和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黎昌金,余洁[10](2019)在《电磁辐射污染在国内外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收集国内外研究电磁辐射相关文献,阐述国内外电磁辐射对环境和人体污染影响,对国内外研究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发现其中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动植物体上;同时为将来的电磁辐射研究及其运用提出建议.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环境影响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磁辐射的危害环境影响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电网企业职工职业紧张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职业紧张对心理健的康影响
    1.3 职业紧张与代谢异常的关系研究
    1.4 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网企业职工职业紧张现况及结局相关性分析
    2.1 引言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人口学特征资料
        2.3.2 职业紧张调查
        2.3.3 抑郁症状调查
        2.3.4 焦虑症状调查
        2.3.5 职业倦怠调查
        2.3.6 质量控制
        2.3.7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
        2.4.1 电网企业职工一般情况调查
        2.4.2 JDC模式职业紧张影响因素分析
        2.4.2.1 不同个体特征JDC职业紧张检出率比较
        2.4.2.2 JDC模式职业紧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4.3 ERI模式职业紧张影响因素分析
        2.4.3.1 不同个体特征ERI职业紧张检出率比较
        2.4.3.2 ERI模式职业紧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4.4 职业紧张与焦虑症状相关分析
        2.4.4.1 不同个体特征焦虑症状得分与检出率比较
        2.4.4.2 职业紧张各维度焦虑症状得分和检出率比较
        2.4.4.3 两种职业紧张模式下焦虑症状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4.5 职业紧张与抑郁症状相关分析
        2.4.5.1 不同个体特征抑郁症状得分与检出率比较
        2.4.5.2 职业紧张各维度抑郁症状得分和检出率比较
        2.4.5.3 两种职业紧张模式下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4.6 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2.4.6.1 不同个体特征职业倦怠检出情况比较
        2.4.6.2 职业紧张各维度的职业倦怠得分与检出率比较
        2.4.6.3 两种职业紧张模式下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5 讨论
        2.5.1 两种模式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分析
        2.5.2 职业紧张对焦虑症状的影响
        2.5.3 职业紧张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2.5.4 职业紧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代谢异常对职业紧张的影响
    3.1 引言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代谢指标测量与检测
        3.3.2 质量控制
        3.3.3 统计学方法
    3.4 结果
        3.4.1 不同个体特征代谢组分水平比较
        3.4.2 代谢健康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4.3 不同代谢异常情况的职业紧张水平比较
        3.4.4 代谢异常对JDC模式职业紧张的影响作用分析
        3.4.5 代谢异常对ERI模式职业紧张的影响作用分析
    3.5 讨论
        3.5.1 代谢健康的影响因素
        3.5.2 职业紧张与代谢异常的关系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职业紧张与氧化应激标志物和神经递质、炎症因子的关系
    4.1 引言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3.1 主要仪器和试剂
        4.3.2 氧化抗氧化指标检测
        4.3.2.1 丙二醛MDA水平检测
        4.3.2.2 总抗氧化能力(T-AOC)检测
        4.3.2.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
        4.3.3 神经免疫因子水平检测
        4.3.4 实验室质量控制
        4.3.5 统计方法
    4.4 结果
        4.4.1 不同个体特征氧化抗氧化指标水平比较
        4.4.2 不同职业紧张程度氧化抗氧化指标水平比较
        4.4.3 职业紧张各维度与氧化抗氧化指标偏相关分析
        4.4.4 氧化抗氧化标志物对职业紧张的影响分析
        4.4.5 不同代谢健康情况的氧化抗氧化标志物水平比较
        4.4.6 代谢指标与氧化抗氧化标志物的偏相关分析
        4.4.7 氧化抗氧化标志物对代谢异常的影响分析
        4.4.8 不同个体特征神经递质、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4.4.9 不同职业紧张程度神经递质、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4.4.10 职业紧张各维度与神经递质、炎症因子偏相关分析
        4.4.11 神经递质、炎症因子对职业紧张的影响分析
        4.4.12 不同代谢健康情况的神经递质、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4.4.13 代谢指标与神经递质、炎症因子的偏相关分析
        4.4.14 代谢指标与神经递质、炎症因子对代谢异常的影响分析
        4.4.15 职业紧张与代谢健康的中介效应分析
    4.5 讨论
        4.5.1 职业紧张与氧化应激标志物、神经免疫因子的关系
        4.5.2 氧化应激标志物、神经递质、炎症因子在职业紧张与代谢健康中的作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分析与管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文章结构安排
第二章 Massive MIMO基础理论
    2.1 Massive MIMO技术
        2.1.1 引言
        2.1.2 信道模型
        2.1.3 信道估计
    2.2 阵列天线
        2.2.1 基础理论
        2.2.2 天线阵列结构
    2.3 波束赋形技术
        2.3.1 引言
        2.3.2 波束赋形的原理
        2.3.3 波束赋形准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分析
    3.1 预测方法
        3.1.1 传统预测模型
        3.1.2 传统预测模型存在的问题分析
        3.1.3 基于射线追踪的仿真预测方法
    3.2 基于MATLAB的MIMO通信系统仿真
        3.2.1 仿真程序流程
        3.2.2 不同场景的仿真结果
    3.3 基于射线追踪原理的5G基站电磁辐射仿真预测
        3.3.1 场景建模
        3.3.2 不同场景对5G基站电磁辐射的影响分析
        3.3.3 不同场景的电磁辐射强度仿真预测
    3.4 实验方案与误差分析
        3.4.1 实验方案
        3.4.2 预测与实验结果对比
        3.4.3 测试结果和预测结果误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站测试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
    4.1 系统的总体架构
        4.1.1 系统的总体目标
        4.1.2 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
        4.1.3 系统的非功能性目标
    4.2 基本资源管理
        4.2.1 人员
        4.2.2 设备
        4.2.3 标准
    4.3 测试业务管理
        4.3.1 项目
        4.3.2 合同
        4.3.3 测试活动
        4.3.4 客户服务
        4.3.5 事故报告
    4.4 质量控制管理
        4.4.1 内部审核
        4.4.2 不符合项
        4.4.3 管理评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无线基站电磁辐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无线基站的电磁辐射
    1.1 无线基站的电磁辐射特性
    1.2 无线基站的电磁辐射危害因素
2.无线基站电磁辐射产生因素及防护基本原理
    2.1 无线基站电磁辐射产生因素
    2.2 无线基站电磁辐射防护基本原理
3. 无线基站电磁辐射防护策略
    3.1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3.2 科学规划无线基站建设方案
    3.3 制定多样化防护措施
    3.4 无线基站电磁辐射环保评估

(4)5G基站建设冲突中利益相关者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基站冲突研究综述
        1.2.1 基站建设冲突
        1.2.2 基站建设冲突管理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3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
    2.1 社会冲突管理理论
        2.1.1 冲突与社会冲突
        2.1.2 社会冲突管理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相关研究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基站建设冲突中的利益相关者
    2.3 风险感知理论及相关研究
        2.3.1 风险以及风险感知
        2.3.2 通信基站风险相关研究
    2.4 演化博弈理论及相关研究
        2.4.1 演化博弈理论
        2.4.2 环境冲突中的博弈分析
第3章 传统基站建设冲突案例分析
    3.1 数据搜集
    3.2 范畴提炼与模型构建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主轴编码
        3.2.3 选择性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3 模型阐释
        3.3.1 “冲突情境-心理感知”影响过程
        3.3.2 “心理感知-应对策略实施”影响过程
第4章 演化博弈分析
    4.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4.2 博弈模型分析
    4.3 分析与思考
第5章 仿真分析
    5.1 合作—非改善性建设结果仿真
    5.2 抗议—改善性建设结果仿真
    5.3 合作—改善性建设结果仿真
第6章 5G基站建设冲突防范化解策略
    6.1 完善信息公开,拓展公众参与
    6.2 加强科普宣传,完善风险沟通
    6.3 科学优化选址,提高改善性建设程度
    6.4 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政府监管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站建设冲突案例事件清单
附录(2) NetLogo仿真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2章 电磁辐射污染概述
    2.1 电磁辐射污染之概念、类型以及可能产生危害的形式
        2.1.1 电磁辐射污染的概念
        2.1.2 电磁辐射污染的类型
        2.1.3 电磁辐射污染可能产生危害的形式
    2.2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诉讼纠纷主要来源
        2.2.1 布局不合理的工程类电磁辐射设施和设备
        2.2.2 产品类电磁辐射行业标准缺失
第3章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现状及不足
    3.1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现状
        3.1.1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现状
        3.1.2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现状
        3.1.3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现状
    3.2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方面的不足
        3.2.1 现存法律规范等级较低
        3.2.2 现存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
        3.2.3 现存电磁辐射标准不一
        3.2.4 现存防治法律规范不成体系
    3.3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制度方面的不足
        3.3.1 相关监管制度效果不佳
        3.3.2 现有评价制度可操作性较弱
第4章 完善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措施
    4.1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的指导思路
        4.1.1 风险预防之原则
        4.1.2 合理统一规划之原则
        4.1.3 科学控制之原则
    4.2 完善电磁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主要措施
        4.2.1 制定专项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
        4.2.2 完善电磁辐射污染的法律责任的主要措施
        4.2.3 建立统一的国家标准体系
    4.3 构建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之基本制度
        4.3.1 建立市场准入之制度
        4.3.2 建立电子产品非强制性标识之制度
        4.3.3 建立信息公开之制度
        4.3.4 建立跟踪、监测之制度
        4.3.5 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基于变电站电磁环境的人体生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电磁辐射相关研究
        1.3.2 变电站工频电磁场环境研究
        1.3.3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分析
        1.3.4 电磁辐射区场的划分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电磁场的生物效应
    2.1 生物体与电磁场的耦合机制
    2.2 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2.3 生物组织的电磁特性
        2.3.1 生物组织的导电特性
        2.3.2 生物组织的介电特性
    2.4 人体的电磁特性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电站电磁辐射分析及建模仿真
    3.1 变电站的电磁场环境
    3.2 变电站电磁环境的评价标准
    3.3 变压器电磁暂态模型的建立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电站高频脉冲对头部SAR的影响
    4.1 变电站信号源模型的建立
    4.2 变电站电磁环境仿真模型的建立
    4.3 人体头部模型的构建
    4.4 仿真结果和分析
        4.4.1 辐射源方位对SAR的影响
        4.4.2 辐射源距离对SAR的影响
        4.4.3 辐射源强度对SAR的影响
        4.4.4 辐射源数量对SAR的影响
    4.5 电磁辐射标准与防护措施
        4.5.1 我国的电磁辐射标准
        4.5.2 电磁辐射防护措施与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7)潍坊铁塔LTE-5G通信基站项目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风险管理理论
    2.2 LTE-5G通信基站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2.3 风险评价方法综述
第三章 5G通信基站项目风险识别
    3.1 5G通信基站项目概述
    3.2 基于德尔菲法的5G通信基站项目风险识别
    3.3 5G通信项目风险因素解释
第四章 5G通信基站项目风险评价
    4.1 5G通信基站项目风险评价过程
    4.2 5G通信基站项目风险评价组织
    4.3 5G通信基站项目风险评价方法
    4.4 5G通信基站项目风险评价结果
第五章 5G通信基站项目风险应对
    5.1 风险应对措施
    5.2 风险管理保障措施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城市高压电力系统电磁环境实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电磁辐射与高压输变电电磁环境
    2.1 电磁辐射
        2.1.1 电磁辐射的原理
        2.1.2 电磁辐射污染源
        2.1.3 电磁辐射的危害
    2.2 高压输变电电磁环境
        2.2.1 高压输变电电磁辐射的原理
        2.2.2 高压电电磁辐射的特性
        2.2.3 高压输变电电磁辐射的危害
        2.2.4 高压输变电电场强度的计算
        2.2.5 高压输变电磁场强度的计算
        2.2.6 高压输电线无线电干扰场强的计算
第3章 高压输变电电磁辐射的测量
    3.1 测量方案
        3.1.1 测量区域
        3.1.2 测量点选择
        3.1.3 测量仪器
        3.1.4 测量方法
        3.1.5 测量环境
    3.2 测量数据与分析
        3.2.1 人口稀少地区
        3.2.2 人口密集地区
        3.2.3 变电站
        3.2.4 无线电干扰
第4章 高压输变电电磁环境的防护
    4.1 加强对电磁辐射环境管理
    4.2 对人体危害的削减
    4.3 通信电路干扰的消除
    4.4 电晕放电干扰的消除
    4.5 提高公众意识
第5章 对城市建设规划的影响
    5.1 城市电网规划与建设规划
        5.1.1 城市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
        5.1.2 正确处理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关系的措施
    5.2 城市规划建议
        5.2.1 城市电缆线路入地
        5.2.2 规划程序严格化,增强公众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电磁辐射污染在国内外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电磁辐射污染国内研究现状
    1.1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
    1.2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1.2.1 热效应
        1.2.2 非热效应
        1.2.3 累积效应
2 电磁辐射污染国外研究现状
    2.1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
    2.2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3 电磁辐射污染国内外研究的特点比较
    3.1 相同点
    3.2 不同点
4 研究展望

四、电磁辐射的危害环境影响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电网企业职工职业紧张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刘斌. 广东药科大学, 2021(02)
  • [2]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分析与管理方法[D]. 于建飞.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无线基站电磁辐射研究[J]. 张培艳,牟丹,成锴.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13)
  • [4]5G基站建设冲突中利益相关者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D]. 邹安琼.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我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 黄维嘉. 南昌大学, 2020(01)
  • [6]基于变电站电磁环境的人体生物效应研究[D]. 尹梦宾.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7]潍坊铁塔LTE-5G通信基站项目风险研究[D]. 陈春华. 山东大学, 2020(11)
  • [8]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的通知[J].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9(16)
  • [9]城市高压电力系统电磁环境实测与分析[D]. 胡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10]电磁辐射污染在国内外研究综述[J]. 黎昌金,余洁.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9(04)

标签:;  ;  ;  ;  ;  

电磁辐射危害环境影响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