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和预防胃肠手术并发症

重视和预防胃肠手术并发症

一、重视和预防胃肠外科手术并发症(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1](2021)在《中国放射性直肠损伤多学科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文中指出放射治疗在盆腔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可能导致部分患者出现直肠放射性损伤, 对其躯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常合并盆腔整体性损伤, 其病情评估应强调多学科协作, 综合临床、内镜、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等方面, 运用各项客观评分标准对患者肿瘤学预后、放射性肠损伤病变严重程度及病情所处阶段进行评估并细化临床分型, 以确定整体治疗策略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应充分考虑疾病的自限性特点, 对早期病变尽可能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而对病情反复、病变持续进展出现晚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应尽快进行手术干预。在损伤预防上, 针对放射性直肠损伤的高危患者, 应通过放疗技术改进、物理防护及药物预防等方法进行综合预防。本共识旨在为我国放射性直肠损伤临床诊疗实践提供指导意见。

余向南,付达安,戴拯,张鹏,尹玉平,蔡明,陈俊华,蔡开琳,陶凯雄,王征,王国斌[2](2021)在《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漏预防及治疗》文中研究说明吻合口漏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常见严重并发症,目前仍然是结直肠癌外科医生所需要面对的最为棘手问题之一。吻合口漏发生将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围手术期死亡风险增加、原位复发率升高,总体生存期缩短等不良影响,因此对其预防和治疗是直肠癌围手术期重要工作之一。本文旨在对吻合口漏发生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综述分析。

吴国豪,谈善军[3](2021)在《胃肠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全程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胃肠外科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尤以老年、肿瘤、重症及病理性肥胖病人更为显着[1]。胃肠外科病人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足、肌少症、恶病质、肥胖、肌肉脂肪浸润等形式,主要原因是原发疾病状况及治疗引起的营养物质摄入减少、胃肠功能不全、机体代谢变化和自身组织消耗。此外,手术创伤应激导致机体分解代谢增加、炎性反应、蛋白质分解代谢和氮丢失[2]。研究结果显示,大手术病人机体的持续分解代谢可持续至术后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恢复正氮平衡,严重影响病人组织、器官生理功能恢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影响病人预后[3]。

胡洁蔓[4](2021)在《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结直肠外科广泛开展,患者住院时间显着缩短。直肠癌临时造口多为回肠造口,造口排泄物稀薄量大且腐蚀性强,造口护理难度大。如何让临时造口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造口护理技术成为当前临床造口护理工作的难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临时造口还纳后,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肠功能障碍,降低其术后生活质量。目前,关于造口护理的实践和研究均集中在造口建立期,尚缺乏还纳后患者的护理方案。研究目的:描述并分析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在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的支持性护理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支持性护理需求状况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系统检索、评价和汇总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护理循证证据;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框架,按照患者需求、证据综合、证据传播、证据应用4个环节开展研究。1.患者需求:采用混合方法研究中的会聚平行混合方法对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临时造口患者进行需求分析。分别对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临时造口患者开展同期的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在定量研究部分,分别对长春市两所三甲医院行ERAS理念下直肠癌根治术和临时造口术的造口建立期患者,以及行造口还纳术的造口还纳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简版癌症支持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和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还纳期患者调查问卷还包括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量表。在质性研究部分,采用最大差异抽样法选取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两个阶段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根据事先设计的访谈提纲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整合。2.证据综合:采用系统检索的方法对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对符合纳入排除条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内容分析,提取和总结相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分级和推荐强度划分,最终形成最佳实践信息册或总结。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原始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总结归纳。3.证据传播:基于前期对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两阶段患者需求分析的结果,以及关于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护理循证证据的最佳实践信息册和还纳期护理相关文献系统评价结果,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通过邀请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开展专家会议法对该方案初稿进行修订形成终稿。4.证据应用:通过在吉林省两所三甲医院开展前瞻性同期类实验研究,一所医院采用上述护理方案,另一所采用ERAS理念下常规护理方案,并在患者造口术后1个月、3个月和9个月继续对患者进行持续随访评估以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1.患者需求:造口建立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总分中位数为68,四分位间距为19.75,且都有着广泛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其中信息需求、支持需求和心理需求得分最高,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是57.95(47.73)、50.00(50.00)和47.50(40.00)。该阶段患者信息需求主要包括造口护理相关信息和癌症治疗相关信息,支持需求主要为获得医疗团队的支持。自卑、无力感、内疚和担忧是该阶段患者主要的心理问题。造口还纳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总分中位数为95,四分位间距为35,略好于造口建立期患者。信息需求和支持需求是该阶段患者得分最高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是72.73(36.36)和40.00(45.00)。该阶段患者信息需求主要包括管理症状的方法和疾病的预后相关信息,支持需求包括医疗团队的支持和同伴支持。2.证据综合阶段:通过对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和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指南和系统评价进行文献检索,最终分别纳入指南文献5篇和系统评价7篇,以及指南文献9篇和系统评价3篇。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汇总以及专家小组的论证,最终形成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和造口建立期护理最佳实践信息册。因缺乏造口还纳期护理指南,对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原始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并总结归纳出9个方面的系统评价结果。3.证据传播阶段: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经研究小组反复讨论,构建了《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包括护理原则、造口两阶段护理子方案以及并发症预防和护理子方案三个部分。通过专家论证法将该方案进行简化和修订,形成终稿,包括护理原则、造口建立期护理方案和造口还纳期护理方案三个部分,造口建立期护理方案和造口还纳期护理方案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延续性护理三个方面。4.证据应用阶段:除社会家庭状况维度外,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其他维度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除在性需求维度外,干预组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造口还纳时间以及LARS的严重程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论:1.ERAS理念下造口建立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支持性护理需求程度较高,其中信息需求特别是造口护理和癌症治疗相关信息以及获得医疗团队的支持是该阶段患者最主要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2.ERAS理念下造口还纳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支持性护理需求程度较高,其中信息需求特别是管理症状的方法和疾病的预后相关信息以及获得医疗团队和同伴的支持是该阶段患者最主要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3.构建的《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应用于我国结直肠ERAS临床情境中具有一定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推广并为临床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宋子晨[5](2021)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机器人减重手术患者氧合功能及呼吸力学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 strategy,LPVS)对机器人减重手术患者肺氧合功能及呼吸力学的影响。寻找最适合机器人减重手术患者的通气策略,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42例行机器人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组)和对照组(C组)。采用容量控制模式辅助通气,吸呼比(I∶E)1∶2。全程根据理想体重(Predicted body weight,PBW)设置潮气量(Tidal volume,VT)。C组:VT 9ml/kg,不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Fi O2)为60%;P组:气管插管后至气腹开始10分钟通气模式同C组,气腹10分钟后采用VT 7ml/kg,PEEP 6cm H2O,Fi O2为40%,全程保持平台压<30 cm H2O。两组术中气体流量为2L/min,并保持Sp O2≥95%,若不能维持,可通过调整通气参数和通气策略来改善患者氧合功能;同时,调整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ETCO2)在35~45mm Hg。记录气管插管后5分钟(T0)、气腹开始后10分钟(T1)、60分钟(T2)、120分钟(T3)、气腹关闭后10分钟(T4)的呼吸力学指标:潮气量、RR、气道峰压(Airway peak pressure,PPeak)、平台压(Airway plateau pressure,PPlate),并计算肺动态顺应性;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血压、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 O2)。分别于T0、T1、T2、T3、T4抽取动脉血,测定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 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a CO2),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记录手术时间、术中液体用量、尿量和出血量。记录术中通气并发症。术后第1、3、5天随访患者,观察呼吸系统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与C组相比,P组在患者PPeak在T1、T2、T3时更低(P<0.05);PPlate在T2时更低(P<0.05);PETCO2在T2时更高(P<0.01);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在T3、T4时的更低(P<0.01);OI在T1、T2、T4时更高(P<0.05,其中T2时P<0.01);Pa O2在T1时更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和术中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可能的PPC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 O2增加是减重手术患者发生PPC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1.088,95%CI为1.010~1.172,P<0.05)。结论LPVS可以改善机器人减重手术患者的呼吸力学和氧合功能。在本实验中LPVS不能降低机器人减重手术患者PPC的发生率,其中,Fi O2增加是PP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石凯[6](2021)在《低尿酸血症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 ——一项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本研究首次选择血清尿酸这一生化指标,探讨分析低尿酸血症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基于队列的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检索并随机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间入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共858例。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入组患者共708例,由此建立接受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患者的研究队列。在此队列中,观察有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性别、年龄(±2岁)的匹配条件,采用1:1的比例进行匹配,随机选择队列中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术前(D0)、术后24h内(D1)、术后14天内(D2)的血清尿酸最低水平(即D0UA、D1UA、D2UA)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组间差异,并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分别在术前(D0)、术后24h内(D1)、术后14天内(D2)的变化趋势。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存在低尿酸血症的比例是否具有差异。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低尿酸血症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合临床实践,本研究将低尿酸血症定义为血清尿酸水平低于参考值下限,即男性血清尿酸水平低于208μmol/L、女性血清尿酸水平低于155μmol/L为低尿酸血症。将术后并发症定义为患者手术后在住院期间发生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结果 708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00±10.50)岁。在此队列中,观察到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共有149例,作为病例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05%。根据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系统,其中发生轻度并发症的有39例,占5.51%,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有110例,占15.54%。按照性别、年龄(±2岁)的匹配条件,采用1:1的比例进行匹配,最终纳入149例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性别比、ASA分级、年龄、吸烟史、术前合并症、手术类型、BMI指数、术前血清白蛋白、术前血肌酐和术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晶体量、胶体量、失血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病例组患者在术前(D0)(t=2.656,P=0.009)、术后24h内(D1)(t=4.376,P<0.001)、术后14天内(D2)(t=6.583,P<0.001),其血清尿酸水平更低,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与对照组患者的DUA值(34.55±19.59)%相比较,病例组患者的DUA值(44.32±19.94)%更大,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12,P<0.001)。对照组中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D0UA、D1UA、D2UA分别为343.59±85.46μmol/L、258.68±88.72μmol/L、188.73±83.96μmol/L;而病例组中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D0UA、D1UA、D2UA分别为319.68±79.21μmol/L、212.25±89.70μmol/L、137.66±70.59μmol/L。病例组和对照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在D0、D1、D2变化趋势相似且呈下降趋势,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低尿酸血症的定义,术后24h内(D1),病例组和对照组存在低尿酸血症的患者分别为68例、26例,得c2=27.413,两组存在低尿酸血症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4天内(D2),病例组和对照组存在低尿酸血症的患者分别为135例、83例,得c2=46.204,两组存在低尿酸血症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多因素调整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术后24h内(D1),存在低尿酸血症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是未存在低尿酸血症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2.639倍(95%置信区间为1.2045.7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术后14天内(D2)存在低尿酸血症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是未存在低尿酸血症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11.312倍(95%置信区间为3.74934.1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通过绘制ROC曲线并比较其曲线下面积(AUC)后发现,AUC(D2UA)=0.699(95%置信区间0.6400.758,P<0.001)较AUC(D1UA)=0.659(95%置信区间0.5970.721,P<0.001)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19,P=0.821)。在术后14天内(D2),AUC2(男性)=0.772(95%置信区间0.7060.838,P<0.001)、AUC2(女性)=0.632(95%置信区间0.5270.737,P=0.018)。通过计算最大Youden指数,可得:在术后14天内,对于男性,当D2UA值为207.10μmol/L时,Youden指数最大,且为44.21%,其预测术后并发症的灵敏度为94.74%(95%置信区间为88.27%97.73%),其特异度为49.47%(95%置信区间为39.64%59.35%);而对于女性,当D2UA值为119.30μmol/L时,Youden指数最大,且为24.08%,其预测术后并发症的灵敏度为66.67%(95%置信区间为53.36%77.76%),其特异度为57.41%(95%置信区间为44.16%69.67%)。结论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其在术后可出现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且呈下降趋势,在术后并发症患者中可并存低尿酸血症,低尿酸血症与术后并发症之间存在相关性。血清尿酸水平可作为预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指标。鉴于本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在术后早期检验中如出现低尿酸血症,应早期引起警惕。

黄隆锴[7](2021)在《新辅助化疗后进展期胃癌实施根治性手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管理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对于实施新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仍处于初步阶段。本研究旨在探讨ERAS理念管理对新辅助化疗后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短期疗效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可行性、安全性以及临床价值,并评估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是否可以参加进展期胃癌的ERAS管理路径。方法:从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根治性手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共96例参加了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并且这些病人术前均接受2-4周期新辅助化疗,其中实施ERAS管理路径共30例,实施常规治疗路径共66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进行1∶1匹配后,30例施行ERAS管理的患者为观察组,30例施行传统围术期管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包括术后恢复时间、术后短期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在术前一般资料、肿瘤部位、淋巴结情况、手术时长、估计出血量、术式、消化道再建方式、是否喂养性造口、引流管数量、术后总蛋白、术后白蛋白、术后血红蛋白、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评分系统分级、R0切除率、病理分期、肿瘤退缩程度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首次下床时间(1.5±0.6天vs.3.2±1.1天)、首次经口进食流质时间(1.53±0.5天vs.3.5±1.6天)、首次经口进食半流质时间(3.16±0.5天vs.6.1±1.5天)均显着更早(P<0.05)。而且,观察组的患者术中总尿量(321.7±111.2ml vs.436.7±151.2ml)和术中输注液体总量(1620.0±278.0ml vs.1900±389.5ml)更少,同时住院总费用更少(66215.1±18139.9元vs.86599.9±29034.8元),患者满意度更高(967±1.5分vs.93.7±1.5分)(P<0.05)。3.在观察组中,进行分层分析后显示,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和术前接受营养支持、术后第1天经口进食的依从率差异显着(50.0%vs.95.0%,P<0.05;30.0%vs.90.0%,P<0.05)。有趣的是,术后住院时长和ERAS所有管理措施的总依从率呈显着负相关(P<0.05)。此外,就术后康复时间而言,术前新辅助化疗3周期的效果显着优于仅行2周期的效果(P<0.05)。结论:接受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胃癌实施根治性手术联合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是安全可行的,在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前提下,能加速机体功能恢复,从而缩短术后住院时长和减少住院费用,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聂宗强[8](2021)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吻合口漏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定好纳入排除标准后,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胃肠外科在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行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是否围手术期输血、是否行新辅助放化疗、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血红蛋白水平、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是否预防性造瘘、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肿瘤最大径、肿瘤下缘距肛距离、术中出血量、是否放置肛管减压、手术时间、术后白蛋白水平、病理类型、组织大体类型、TNM分期,采用SPSS20.0软件对可能影响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严格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后共341名患者符合条件,其中男性217例(63.6%),女性124例(36.4%),年龄(62.0±10.1)岁。术后出现吻合口漏的患者共26例(7.62%),其中B级漏23例,发生时间为术后(5.65±2.17)天;C级漏3例,1例发生在造口还纳后6个月,2例分别发生在术后3、4天。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新辅助放化疗以及组织大体分型(溃疡型、隆起型、浸润型)与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3.434,P=0.030)、进行新辅助放化疗(OR=3.516,P=0.009)及术后白蛋白≤30g/L(OR=2.655,P=0.025)是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显示男性、进行新辅助放化疗及术后白蛋白≤30g/L是患者行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具有此类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制定个性化的治疗策略,注意吻合口漏的防治。此外,针对患者的一些可调控因素(低血清白蛋白)的早期积极干预治疗对预防吻合口漏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李东亮[9](2021)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近端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近端胃切除术(Proximal gastrectomy,PG)已应用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多年,然而 PG 术后吻合方式暂无统一标准。本研究通过探讨AEG患者行PG术后四种不同吻合方式(食管胃前壁吻合、双通道空肠间置吻合、单通道空肠间置吻合、overlap法管型胃食管吻合)的近期临床疗效,以期望进一步明确各种吻合方式优劣,为临床医师诊疗提供可靠依据,进而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行PG的Siewert Ⅱ、Ⅲ型AEG患者119例,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根据吻合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四组,分别为:传统食管胃前壁吻合(EG)组、双通道空肠间置吻合(DTR)组、单通道空肠间置吻合(STR)组、overlap法管型胃食管吻合(OTG)组,后三组均为抗反流吻合组。分析比较四组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RDQ评分、术后并发症,尤其是术后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吻合口狭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营养指标。以SPSS26.0软件行统计学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四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术后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Siewert分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三个抗反流吻合组手术时长均显着长于EG(P<0.05),三组间相互对比没有明显区别(P>0.05)。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短期恢复指标(通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长)相当(P>0.05)。其中,OTG组各项术后短期恢复指标平均值均为四组中最短。3、术后胃食管反流相关并发症:三个抗反流吻合组术后1、3、6月RDQ评分及术后6月GERD发生率都显着低于EG(P<0.05),且三组间互相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四组患者术后6月RE发生率分别为:EG组(25%)、DTR组(2.94%)、STR组(4%)、OTG组(3.57%),四个吻合组间互相对比发现,DTR术后6月RE发生率显着低于EG(P=0.024),其余四组间互相比较均未见明显区别(P>0.05)。4、其他术后并发症比较:DTR、STR、OTG组术后胃潴留、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均低于EG。四组间相互对比发现,DTR组胃潴留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均为四组最低,且显着低于EG组(P<0.05)。此外,三个抗反流吻合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也都显着低于EG组(P<0.05),三个抗反流组间相互对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5、术后营养状况比较:三个抗反流吻合组术后营养指标包括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重均显着高于EG组(P<0.05),三组间互相对比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行四组内术后6月营养指标与术前比较发现,EG组、DTR组、OTG组术后6月营养指标显着低于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TR组术后半年TP、ALB以及体重较术前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PG术后四种吻合方式(EG、DTR、STR、OTG)的手术安全性及术后短期恢复情况相当,四组病患均成功进行手术且术后得以良好恢复。OTG的手术侵袭性低,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最早。2、与EG相比,三种抗反流吻合方式(DTR、STR及OTG)成功的减少了术后RE等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提高了病人术后生活水平。3、三种抗反流吻合术术后除RE以外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也均低于EG,且三种抗反流吻合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着低于EG,因而可认为三种抗反流吻合在预防术后除RE以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上也具有一定作用,进一步优化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其中,DTR在预防胃潴留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上优势明显。4、与EG相比,三种抗反流吻合术在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上具有明显优势,且以STR术后营养状况恢复最佳。

张文铨[10](2021)在《膜解剖理论下3D腹腔镜在进展期胃癌D2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目的在于探讨膜解剖理论在进展期胃癌D2根治性手术当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可复制性,进一步探讨3D腹腔镜在膜解剖理论指导下的胃癌D2根治性手术的外科应用方面的优劣势和临床实际效果。方法:本研究项目系采用回顾性数据分析,收集2018年06月至2020年12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利用腹腔镜(3D/2D)完成的共计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研究组(3D腹腔镜组)和对照组(2D腹腔镜组)分别包含32名和28名患者,各个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等相关资料差异性P值大于0.05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手术均按照膜解剖理论完成。上述手术过程均使用影音录像系统全程录像,结束后参加手术的人员集体观看手术录像回放,根据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收集相应的数据资料包括如下方面:1.术前患者一般情况信息。2.术中的腔镜下游离、清扫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病理淋巴分拣数量、术后病理分型、术后排气时间、消化道功能恢复(进全流食)时间、有没有出现并发症、住院的总共天数、总体花费的住院费。3.手术后切除下来的大体标本图片资料以及经过病理学处理后通过显微镜下观察验证系膜完整性与否,收集观察到的相关资料数据。4.通过问卷满意度调查方式请术者评分,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负荷量、操作体验、成像清晰度、视觉效果以及配台护士的工作负荷评估。完成数据收集后利用软件计算分析,探究膜解剖理论下3D腹腔镜的外科应用的优劣势和临床实际效果。结果:从收集到的术后大体病理标本图片及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学处理后得到的病理切片可以发现,3D腹腔镜手术后切除的系膜完整性更好,完整率更高24例(75%)。手术方面在手术中的镜下用时更短(185.03±22.96min vs 232.29±41.41min,P<0.05),术中的出血量也更少(123.28±47.29ml vs 154.86±52.08ml,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多(24.09±3.28 vs 20.14±5.62枚,P<0.05),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总体时间大幅缩短(16.68±3.86天vs 19.21±4.89天,P<0.05),住院费用的平均花费更低(79998.53±18850.51元vs 88347.39±17162.38元,P>0.05)但差异没有统计意义。并发症方面(X2=4.499,P<0.05)包括3D组4例(12.5%),2D组10例(35.7%)。其中胃瘫的概率为(6.3%vs 25%,x2=4.118,P<0.05),切口感染的概率为(6.3%vs 10.6%,x2=0.533,P>0.05),3D腹腔镜组并发症的总体出现几率较低。从医护填写的调查问卷评分得知,术者工作负荷方面无明显差异,操作难易程度3D腹腔镜更胜一筹(3.80±0.63分vs3.40±0.51分,P>0.05;4.30±0.67分vs3.5±0.707分P<0.05)。成像清晰度和视觉效果方面研究组好于对照组(4.70±0.48分vs3.30±0.48分,P<0.05;4.00±1.05分vs3.00±0.67分,P<0.05)。护士认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工作负荷量对比无实际差别(3.80±0.84分vs3.14±0.67,P>0.05)。结论: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到实际的手术应用过程当中,膜解剖理论在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和可复制性,3D腹腔镜可以更好地体现膜解剖理念。并且在术中及术后相关方面也占据一定优势。医护评分结果也符合所得结论。它的安全性可靠,使用体验优于传统2D腹腔镜,值得在医疗机构中宣传推广,普及使用。

二、重视和预防胃肠外科手术并发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和预防胃肠外科手术并发症(论文提纲范文)

(2)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漏预防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一、 前言
二、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
    1.营养支持:
    2.肠道准备中抗生素运用:
    3.梗阻患者的支架置入术:
    4.预防性造口:
    5.肛管:
    6.生物蛋白胶:
    7.左结肠动脉保留:
三、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治疗
    1.充分引流:
    2.覆膜支架:
    3.内镜下OTSC系统:
    4.再次手术:
四、总结

(3)胃肠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全程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论文提纲范文)

1 营养风险筛查
2 营养评定及营养不良诊断
3 营养治疗通则
    3.1 营养治疗适应证
    3.2 能量和营养底物需求
    3.3 营养治疗方式和途径
4 术前代谢及营养治疗
5 术后处理及营养治疗
6 围手术期液体及血糖管理
7 特殊营养制剂的选择和补充
8 特殊类型胃肠手术及常见并发症的营养管理
    8.1 减重手术病人
    8.2术后胃肠道动力障碍
    8.3 吻合口漏、肠瘘和腹腔感染
    8.4 消化道出血
9 出院后营养管理

(4)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核心概念界定
        1.2.2 相关理论
        1.2.3 ERAS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内容
        1.2.4 ERAS在结直肠外科治疗护理中的应用的文献回顾
        1.2.5 癌症患者需求测评工具
        1.2.6 结直肠癌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及其相关因素的文献回顾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患者需求
    2.1 ERAS理念下造口建立期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混合方法研究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方法
        2.1.3 研究结果
    2.2 ERAS理念下造口还纳期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混合方法研究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方法
        2.2.3 研究结果
    2.3 讨论
        2.3.1 造口建立期患者护理需求分析
        2.3.2 造口还纳期患者护理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证据综合:系统评价
    3.1 成立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造口护理循证实践小组
    3.2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文献的检索和评价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研究结果
    3.3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证据的总结和等级评价
        3.3.1 研究目的
        3.3.2 研究方法
        3.3.3 研究结果
    3.4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文献的检索和评价
        3.4.1 研究目的
        3.4.2 研究方法
        3.4.3 研究结果
    3.5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证据的总结和等级评价
        3.5.1 研究目的
        3.5.2 研究方法
        3.5.3 研究结果
    3.6 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文献系统评价
        3.6.1 研究目的
        3.6.2 研究方法
        3.6.3 研究结果
    3.7 讨论
        3.7.1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3.7.2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3.7.3 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证据传播: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
    4.1 成立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制定小组
    4.2 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
    4.3 《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的专家论证
        4.3.1 研究目的
        4.3.2 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证据应用:临床试点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和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研究方法
        5.2.3 评价指标
        5.2.4 资料收集
        5.2.5 质量控制
        5.2.6 伦理许可
        5.2.7 统计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失访情况
        5.3.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5.3.3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5.3.4 干预方案对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5.3.5 干预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5.3.6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不同时点的造口相关并发症比较
        5.3.7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造口还纳时间比较
        5.3.8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LARS严重程度比较
    5.4 讨论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造口建立期患者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 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三 造口建立期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表
    附录四 造口建立期患者访谈提纲
    附录五 造口还纳后患者问卷调查表
    附录六 造口还纳期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表
    附录七 造口还纳期患者访谈提纲
    附录八 中文版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Ⅱ
    附录九 AMSTAR评价清单及说明
    附录十 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 版)
    附录十一 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5)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机器人减重手术患者氧合功能及呼吸力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综述
    1.手术前处理
    2.术中麻醉管理
    3.术后管理
    4.结语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及分组
    3.2 研究方案
    3.3 观察指标
    3.4 统计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呼吸力学指标
    4.2 血流动力学指标
    4.3 氧合功能指标
    4.4 PPC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
第5章 讨论
    5.1 LPVS对呼吸力学的改善作用
    5.2 LPVS对氧合功能的改善作用
    5.3 PPC的危险因素
    5.4 局限性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低尿酸血症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 ——一项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3 围术期相关定义以及诊断要点或标准
    4 主要指标测定方法
    5 前期研究
    6 样本量估算
    7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队列人群的基本特征描述
    2 确定纳入研究对象
    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
    4 两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之间的差异比较
    5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
    6 低尿酸血症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
    7 血清尿酸水平与术后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8 血清尿酸水平预测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低尿酸血症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辅助化疗后进展期胃癌实施根治性手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管理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一 中英文缩略语表
附录二 并发症的定义
附录三 Clavien-Dindo分级
附录四 ASA分级
附录五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 评估表
附录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患者VTE风险评估
附录七 AJCC第八版胃癌病理分期
附录八 TRG分级(Becker分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 新辅助化疗
        2.1.1 新辅助化疗方案
        2.1.2 新辅助化疗期间安全管理
        2.2 加速康复外科(ERAS)管理
        2.2.1 术前管理
        2.2.2 术中措施
        2.2.3 术后策略
        2.3 传统围手术期管理
        2.4 手术操作的标准化
        2.5 康复标准
        2.6 出院标准
        2.7 观察指标
        2.7.1 主要观察指标
        2.7.2 次要观察指标
        2.8 统计分析
结果
    1.研究对象术前一般资料
    2.手术情况
    3.术后恢复情况
    4.术后病理结果
    5.术后并发症情况
    6.观察组情况
        6.1 ERAS依从性
        6.2 ERAS依从性和术后恢复时间的相关性
        6.3 术前新辅助化疗周期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6.4 术前新辅助化疗周期与术后病理的关系
        6.5 术前新辅助化疗周期与术后恢复时间的关系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8)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纳入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围手术期准备
    2.4 手术方式
    2.5 吻合口漏的诊断标准及分级
    2.6 研究指标分组标准
        2.6.1 年龄分组标准
        2.6.2 BMI分组标准
        2.6.3 ASA分组标准
        2.6.4 血红蛋白分组标准
        2.6.5 术后白蛋白水平分组标准
        2.6.6 TNM分期标准
        2.6.7 肿瘤相关指标及手术时间、出血量分组标准
    2.7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及处理情况
    3.2 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3.2.1 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3.2.2 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4.讨论
    4.1 性别与年龄因素对吻合口漏的影响
    4.2 新辅助放化疗因素对吻合口漏的影响
    4.3 血清白蛋白因素对吻合口漏的影响
    4.4 贫血与输血因素对吻合口漏的影响
    4.5 预防性造口因素对吻合口漏的影响
    4.6 肿瘤特征相关因素对吻合口漏的影响
    4.7 血糖因素对吻合口漏的影响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直肠前切除术吻合口漏术中预防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9)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近端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观察指标
        2.4.1 四组患者一般资料
        2.4.2 围手术期指标
        2.4.3 术后并发症
        2.4.4 营养指标
    2.5 手术方法
        2.5.1 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
        2.5.2 食管胃前壁吻合术
        2.5.3 双通道空肠间置术
        2.5.4 单通道空肠间置术
        2.5.5 Overlap法管型胃食管吻合术
    2.6 随访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四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3.3 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3.3.1 RDQ评分、胃食管反流病及反流性食管炎
        3.3.2 吻合口相关并发症
        3.3.3 胃潴留
        3.3.4 其他术后并发症
    3.4 四组患者营养学指标比较
4 讨论
    4.1 围手术期指标
        4.1.1 安全性指标
        4.1.2 术后短期恢复指标
    4.2 术后并发症
        4.2.1 胃食管反流相关并发症
        4.2.2 吻合口相关并发症
        4.2.3 胃潴留
        4.2.4 其他术后并发症及总并发症
    4.3 术后营养状况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综述 近端胃切除术及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中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膜解剖理论下3D腹腔镜在进展期胃癌D2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1.1 胃癌流行病学背景
    1.2 胃癌外科治疗的基本概况
    1.3 胃癌手术的发展背景
    1.4 膜解剖的发现
    1.5 胃的膜解剖研究现状
    1.6 本课题目的及意义
文献综述 “膜解剖”理论在3D腹腔镜进展期胃癌D2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发展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资料选择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资料收集
    2.2 手术方法
        2.2.1 术前准备
        2.2.2 膜解剖理论的探究
        2.2.3 手术的详细步骤操作
        (1)建立气腹及Trocar的置入
        (2)处理大网膜、游离胃网膜左系膜、切除并清扫淋巴
        (3)胃左系膜及胃后系膜的游离、切除并清扫淋巴
        (4)胃网膜右系膜的松解,幽门下区域淋巴清扫
        (5)胃右系膜的游离、切除并清扫淋巴
        (6)胃短系膜的游离、切除并清扫淋巴
        2.2.4 术后处理
        2.2.5 出院标准
    2.3 观察内容
    2.4 统计数据录入分析
数据结果
    3.1 患者的基本资料
    3.2 手术术中、术后相关数据
        3.2.1 术后病理镜下胃网膜右系膜完整数量对比
        3.2.2 术中腹腔镜下游离、清扫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3.2.3 术后病理淋巴结分拣数量
        3.2.4 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
        3.2.5 住院时间
        3.2.6 住院总费用
        3.2.7 并发症情况
    3.3 手术术者以及配台护士的问卷调查研究
        3.3.1 医师组评分调查结果
        (1)医师的工作负荷量
        (2)手术操作难度
        (3)成像清晰度
        (4)视觉效果
        3.3.2 护士组评分调查结果
讨论
结论
课题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四、重视和预防胃肠外科手术并发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放射性直肠损伤多学科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J].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1(11)
  • [2]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漏预防及治疗[J]. 余向南,付达安,戴拯,张鹏,尹玉平,蔡明,陈俊华,蔡开琳,陶凯雄,王征,王国斌.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1(05)
  • [3]胃肠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全程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J]. 吴国豪,谈善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1(10)
  • [4]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 胡洁蔓. 吉林大学, 2021(01)
  • [5]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机器人减重手术患者氧合功能及呼吸力学的影响[D]. 宋子晨. 吉林大学, 2021(01)
  • [6]低尿酸血症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 ——一项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D]. 石凯.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7]新辅助化疗后进展期胃癌实施根治性手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管理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讨[D]. 黄隆锴.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8]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D]. 聂宗强.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9]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近端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 李东亮. 扬州大学, 2021(02)
  • [10]膜解剖理论下3D腹腔镜在进展期胃癌D2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D]. 张文铨.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重视和预防胃肠手术并发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