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与科技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正畸与科技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一、口腔正畸学科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蔡承霖,叶年嵩,袁玲君,吴思成,李律元,陈淑怡,潘国燕,房兵[1](2021)在《不同观察者对唇部突度影响面部美学评价的差异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使用3dMD立体摄影技术采集面部立体图像,模拟改变唇部突度,比较口腔正畸医师、口腔全科医师与普通人3组观察者对面部美学评价的差异。方法:选择1名女性志愿者,拍摄自然头位面部三维图像,利用软件模拟唇部沿矢状向离开VSL线向前后移动,移动幅度为2 mm,最大幅度在VSL线前、后6 mm。观察者纳入口腔正畸医师组、口腔全科医师组、普通人3组共268人,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价。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3组观察者对面部美学评分的差异。采用SAS 9.4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上、下软组织唇突点在VSL线上时,3组观察者评分最高且无统计学差异。唇前突于VSL线前6 mm和线后6 mm时,3组观察者的评分低且无显着差异。唇后缩每2 mm,3组评分平均下降1.3861;唇前突2 mm,3组评分平均下降1.8961;每一幅度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VAS评价中位数5分以下作为不可接受的面部美学得分,口腔正畸医师组和普通人组在唇前突于VSL线前4 mm时评分低于5分,3组观察者在唇前突于VSL线前6 mm时评分低于5分。3组观察者在唇后缩于VSL线后4 mm以上时,评分均低于5分。以观察者不同性别分析唇前突对面部美学的影响,男性观察组在唇前突于VSL线前2 mm时,平均评分较女性观察组低;女性观察组在唇后缩于VSL线后4 mm以上时,评分较男性观察组低。结论:唇部位置对面部美观评价有显着影响,不仅唇前突影响面部美观,唇部后缩同样影响面部美观。不同观察者对唇部突度影响面部美观的评价有显着差异,提示口腔正畸医师在确定正畸治疗目标时,需要更多与患者沟通,以提高治疗满意度。

宋少华,庞煊奈,莫水学[2](2021)在《浅谈口腔正畸学科中的社会人文属性》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口腔正畸学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新兴学科,作为临床口腔科学的分支学科,其具有自然科学的一般特点,但较之其他临床学科具有更多的人文色彩。口腔正畸学的研究内容及学科发展与社会背景、经济发展、个体认知、性格特点、心理学等人文社科类知识息息相关。文章就正畸学的整个学科内容,从学科的研究对象、流行病学特征、基础学科、诊断、治疗及保持等多个方面的特点来简要阐述其人文特征,以期为相关专业人员及广大患者提供有意义的思考,促进本学科更加健康更加理性地发展。

阴哲炜[3](2021)在《骨性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病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骨性I类和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和部分咬合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骨性I类和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各50例,利用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前伸髁道斜度和部分咬合相关测量项目。结果:(1)骨性I类和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CA)和下颌平面角(MFA)有极其显着的统计学差异,Downs(牙合)平面和功能(牙合)平面有统计学差异,而两类患者的切道斜度(IA)、Spee曲线深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2)骨性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CA)与咬合因素均不相关。(3)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CA)与功能(牙合)平面呈低度正相关,与其他咬合因素不相关。结论:骨性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较II类患者更为陡峭;这两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与咬合因素之间不协调或关系异常,可能是颞下颌关节症状的潜在危险因素,应引起医生的关注;同时医生通过正畸治疗建立新的咬合关系时要注意其与髁突之间的协调关系,有利于维护口颌系统健康。目的:对成人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过全面的术前检查和分析,制定详细的矫治方案,利用固定矫治技术,采用不同的矫治策略,包括拔除牙位、支抗控制技术以及矫治过程均不相同,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选取3例本人研究生期间治疗的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成年患者。病例一:DHP,女,18岁,主诉为“右侧后牙咬合不佳”求治,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骨性II类均角骨面型,上颌前突,下颌后缩,下颌骨发育不足;上下牙列重度拥挤,双侧尖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右侧第二前磨牙和磨牙正锁(牙合)。上颌利用固定式横腭杆控制上颌磨牙位置,配合(牙合)垫打开咬合,采用交互牵引先解除右侧后牙锁(牙合);随后拔除14、24、35、45牙进行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内收前牙,减小突度,改善咬合关系。病例二:LBH,女,27岁,主诉以“牙列不齐”求治;骨性II类均角骨面型,上下唇严重前突,下颌骨发育不足,下颌后缩;上颌中度拥挤,下颌重度拥挤,双侧磨牙中性关系,前牙深覆盖,Bolton指数不协调。拔除三个第一前磨牙和一个龋坏的第二前磨牙,上颌采用微螺钉进行强支抗控制内收前牙,同时控制垂直高度,防止面型恶化,下颌利用拔牙间隙排齐整平牙列,尽量内收前牙,减小突度。病例三:LYT,女,21岁,主诉为“龅牙”求治。骨性II类伴高角趋势的患者,上下唇严重前突,上颌骨前突,下颌骨发育不足,颏部严重后缩;上下牙列轻度拥挤,前牙轻度开(牙合)、深覆盖,双侧尖牙远中关系,磨牙中性关系。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进行正畸掩饰性治疗,上颌采用PASS技术进行支抗控制,下颌利用拔牙间隙,尽量内收上下前牙,减小突度,改善侧貌,同时建立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和良好的咬合关系。结果:三位患者在采用不同的矫治方案和固定矫治技术治疗后,建立了良好的咬合关系,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成年患者,正畸医师需在治疗前进行详细的检查分析,得出正确的诊断。因成年患者无生长发育潜力,要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和临床状况制定矫治方案,采用适宜的固定矫治技术,可以获得医患双方均满意的矫治结果。

蔡森鑫,苏杰华,许潾于[4](2021)在《基于胜任力导向的口腔正畸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传统口腔正畸学本科教学困境,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建立口腔本科医学生正畸学胜任力评价指标,通过传统教学与线上教育、Typodont颌架、案例教学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传统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不足,全方面提升口腔本科医学生正畸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胜任口腔正畸岗位的本科人才。新教学模式还存在胜任力体系推广性和临床适用性有待考证等问题,需从深入教改研究、强化教师主导和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不断改进。

孙昊[5](2021)在《新疆维吾尔族成人骨性Ⅰ类和Ⅱ类错牙合下颌联合形态与下切牙倾斜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新疆维吾尔族成人骨性Ⅰ类和Ⅱ类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联合形态与下切牙倾斜度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2020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科的维吾尔族成年患者180例,年龄18-30岁,平均年龄:24.42岁,包括90例骨性Ⅰ类患者(0°≤ANB≤4.7°)和90例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ANB>4.7°),根据下颌平面角(SN-MP)和前后面高比(S-Go/N-Me),将骨性Ⅰ类和Ⅱ类患者分别分为3组:高角组(30例)、低角组(30例)、均角组(30例)。拍摄自然头位下头颅侧位定位片,利用Winceph 8.0软件定点测量分析下颌联合的相关指标,采用SPSS 22.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骨性Ⅰ类、骨性Ⅱ类组均表现为下颌联合的高度、下颌联合高/宽比(H/A)、Holdaway率与下颌平面角呈正相关,下切牙的倾斜度(IMPA)、下颌联合的宽度、颏角与下颌平面角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中下切牙倾斜度:骨性Ⅱ类>骨性Ⅰ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下颌联合在高度、宽度、下颌联合高/宽比(H/A)、颏角、Holdaway均无明显差异(P>0.05),颏角与下切牙倾斜度存在显着正相关性(P<0.05)。结论:下颌联合的形态与垂直骨面型相关性较强,与矢状骨面型相关性较弱,下颌联合角度与下切牙倾斜度(IMPA)呈正相关关系。

徐璐璐,王婧,蔡川[6](2020)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正畸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文中认为目前,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已经广泛深入到全球各个行业,结合当前我国口腔正畸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依据口腔临床错牙合畸形患者的诊治特点,初步提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正畸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为口腔医学生的培养提供崭新的视角。

夏小凡[7](2020)在《牙齿正畸矫治中的数字化去釉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邻面去釉作为正畸治疗中一种非拔牙的重要辅助手段,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大量运用,可解决患者牙列轻度拥挤和上下牙列宽度不协调问题,并且具有促进牙列排齐、简化矫治过程,缩短正畸治疗周期等优点。传统邻面去釉中,临床上医生通过在牙模上测量计算去釉量,然后对患者牙齿进行大致的打磨,去釉的精度较低,技术水平也与当前广泛应用数字化正畸技术不匹配。本研究基于激光扫描、三维重建、虚拟排牙和3D打印技术,探讨并实现了牙齿正畸矫治中邻面去釉的数字化。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选取合适的病例,应用口腔正畸学基本原理,以数字化牙列三维模型为基础,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分析技术,提出了数字化邻面去釉方案制定的流程,在虚拟牙列上精准确定了去釉区域和去釉的量。(2)为了精确控制去釉量,设计了基于牙列固定的个性化去釉导板,研究了去釉导板在牙列上的定位方法以及三维模型构建技术。采用基于SLA的3D打印工艺,对去釉导板打印的摆放角度和支撑添加方式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去釉导板打印的工艺参数。(3)通过去釉导板在牙模上进行模拟去釉实验,优选基于导板的去釉工具,为去釉导板的临床应用打下基础,实验表明与传统的手工去釉相比,基于去釉导板的数字化去釉可有效避免去釉位置偏差造成的相邻牙齿接触面偏差。本研究实现了从去釉方案制定到去釉导板设计与制作的全程数字化,为临床上精准邻面去釉提供了新的手段。临床应用表明,利用数字化技术,正畸邻面去釉的效率和质量具有显着提高,对改善临床上邻面去釉操作的难度和经验依赖具有重大意义。

王静[8](2020)在《伴TMD错(牙合)患者RP-ICP咬合和颌面特征的差异》文中研究说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的病因机制复杂,其中咬合与TMD的关系颇具争议,有些学者认为(牙合)或者颌位因素是引起TMD的潜在因素,即正中(牙合)(centric occlusion,CO)-正中关系(centric relation,CR)不调时会使咬合不稳定,可能会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失调,进而发展为TMD。“功能(牙合)”正畸矫治理念中也强调除了关注静态咬合的稳定性还要注意CO-CR的协调性,这样才能保证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在正畸前临床检查中,医生更加重视颞下颌关节、咬合和颌位的状况以及其相互关系。那么伴有TMD的错(牙合)患者在不同颌位时咬合和颌面特征有什么差异,颌位的不调与TMD的发生是否存在关联性?本课题旨在研究伴有TMD错(牙合)患者在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和参考位置(referenceposition,RP)两个不同颌位咬合和颌面特征的变化,包括髁突位置、下颌骨的位置和咬合关系的差异,帮助正畸医生在设计矫治方案时引入颌位因素,以获得稳定的矫治效果,并为TMD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目的:通过分析RP-ICP不同颌位时髁突的位移、下颌骨位置和咬合关系的变化,探讨伴TMD错(牙合)患者RP-ICP两个不同颌位的咬合和颌面特征差异。方法:选取2017-2019年来天津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和招募的志愿者,根据纳入标准进行初步筛选,然后依据DC/TMD和个别正常(牙合)的诊断标准,将受试者分为无TMD个别正常(牙合)组(A组)、有TMD个别正常(牙合)组(B组)、无TMD错(牙合)组(C组)和有TMD错(牙合)组(D组)四组。利用髁突位置测量仪(condylar position measurement,CPM)分别记录RP、ICP时髁突的位置,利用游标卡尺测量髁突由RP到ICP的位移;分别在RP、ICP拍摄头颅侧位片,用CADIAX系统的GAMMADocument Browser分别进行头影测量,取两颌位时头影测量值的差值绝对值;在(牙合)架上测量由RP到ICP时磨牙关系矢状向偏移量、覆(牙合)和覆盖变化量以及中线偏移量。所有测量指标测三次取均值,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矢状向,A组与B组、C组与D组、A组与D组髁突的位移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B组大于A组,D组大于A组和C组。垂直向,D组右侧髁突的位移量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髁突横向的位移量在四组组间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下颌由RP到ICP时,髁突在矢状面位移的方向共有八种不同的情况:前上、前下、后上、后下、向前、向后、向上、位置不变。A组和D组髁突位移方向占比最大的为前上,分别为35%和42.5%,B组和C组中髁突位移方向占比最大的为后上,分别占50%和33.33%。RP-ICP髁突位置无位移者A组中最多。2.8个头影测量指标中,RP-ICP两个不同颌位时,SNa Pog的差值在A组与B组、C组与D组、A组与D组之间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于A组,D组大于A组和C组。Facial Depth和LFH在C组与D组、A组与D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的差异大于A组和C组。其余测量指标在四组组间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3.在RP和ICP两个不同颌位时,B组磨牙关系变化量大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覆(牙合)、覆盖和磨牙关系变化量在A组和D组、C组和D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大于A组和C组。A组与C组四种咬合关系指标的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线偏移量在四组组间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有TMD正常(牙合)人群常伴有RP-ICP矢状向的髁突位移、下颌骨位置和磨牙关系的变化。2.无TMD错(牙合)患者RP-ICP髁突位移、下颌骨位置和咬合关系变化与无TMD正常(牙合)人群无显着差异。3.有TMD错(牙合)患者存在较大的RP-ICP颌位不调,具体表现在垂直向和矢状向上髁突位移、下颌骨位置和咬合关系变化。4.RP-ICP的髁突位移、下颌骨位置变化和咬合关系变化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

王训[9](2020)在《成年女性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牙弓形态特征的CBCT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CBCT测量探讨成年女性骨性II类不同垂直骨面型牙弓形态特征及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和贵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成年女性骨性II类错畸形患者共78例,平均年龄24.26±4.23岁,以下颌平面角(SN-MP、FH-MP)从垂直方向将骨面型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低角、均角、高角,其中选取(Go-Gn plane)作为下颌平面(MP plane)。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学资料。将所得影像学资料保存为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格式,导入Mimics20.0软件,进行上下颌三维模型的重建,确定每个研究对象的牙冠标志点,再导入3-Matic 12.0软件中建立水平向参考平面(即平面occlusal plane OP)并生成三维坐标,进行线距、角度的测量分析,其中反映成年女性骨性II类错畸形牙弓形态测量和计算指标共28项,并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成年女性骨性II类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间牙弓形态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牙弓前段宽度低角组大于均角组和高角组,下牙弓前段宽度高角组小于均角组和低角组,上牙弓后段宽度低角组大于均角组和高角组,下牙弓后段宽度低角组大于均角组大于高角组,上、下牙弓前、后段宽度低角组最大;上牙弓前段长度低角组小于均角组和高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上牙弓前、后段指数低角组小于均角组和高角组,下牙弓后段指数低角组小于均角组小于高角组,上颌尖牙角高角组小于均角组和低角组,上颌后牙弓角高角组大于低角组,均角组和高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颌后牙弓角高角组大于均角组和低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上、下颌前段牙弓宽度之差低角组大于高角组,上、下颌后段牙弓宽度之差低角组大于均角组和高角组,上、下颌前段牙弓长度之差低角组小于均角组和高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牙弓形态测量指标与下颌平面角之间存在相关性。上牙弓前段宽度、上、下牙弓后段宽度、上颌尖牙角与下颌平面角呈负相关;上、下颌后牙弓角与下颌平面角呈正相关,其余测量指标与SN-M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1.成年女性骨性II类高角患者牙弓宽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高角患者有必要早期采取扩展牙弓宽度和调整其矢状向不调,为唇倾的前牙内收提供间隙,改善前突的面型,早期治疗比均角组和低角组更加紧迫。2.低角患者弓形偏方圆,高角患者弓形偏尖圆。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不同垂直骨面型进行考量通过调整弓丝的弓形,使牙弓与口周肌肉,面部相协调。3.成年女性骨性II类上牙弓前段宽度、上、下牙弓后段宽度、上颌尖牙角与垂直骨面型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随着下颌平面角的增大,逐渐减小;上、下颌后牙弓角与垂直骨面型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下颌平面角的增大,逐渐增大。

瞿文沁[10](2020)在《面向口腔正畸应用的数字化排牙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饮食习惯或者遗传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牙齿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牙齿拥挤、稀疏、哨牙等现象普遍存在于广大人群中。本文从临床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一套面向正畸应用的数字化排牙方法,来帮助正畸医师快速定位托槽的位置。具体包括交互式虚拟托槽定位方法、基于理想牙弓线引导的牙齿排列方法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排牙方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一种使用LDNI(Layered Depth-Normal Images,分层深度-法向图)与点集匹配的虚拟托槽交互方法,通过鼠标交互的方式,实现托槽在牙齿表面的快速移动。具体来说,首先在3D空间坐标系中使用LDNI完成对托槽底部点的采样;然后通过最近距离算法查找牙齿表面的对应点;最后通过点集匹配的方法确定托槽在牙齿表面的位置。2.提出一种基于理想牙弓曲线引导的牙齿排列方法。首先针对不同类别的牙齿,选取不同位置和数量的特征点;其次根据选取的特征点,使用β函数拟合出牙弓曲线,并用二次Laplacian算法进行曲线优化,得到理想的牙弓曲线;然后,计算每颗牙齿移动到理想矫治位置的平移量和旋转量,并在牙齿移动过程中使用OBB包围盒法对相邻牙齿之间进行碰撞检测;最后按照确定的排牙顺序,用理想牙弓线引导牙齿排列。3.开发出一套基于VR的口腔正畸可视化系统。首先,我们利用VR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想象性的特点,从模块、交互方式、功能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功能设计;然后基于Unity 3D开发平台,使用HTC Vive手柄与虚拟环境进行人机交互,实现了口腔诊所场景漫游、正畸数据可视化以及交互式排牙的功能,让用户有很强的参与性体验,同时对于普及口腔知识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系统试用表明,我们提出的数字化排牙方法比较合理,基于VR的口腔正畸可视化系统的用户反馈较好。此外,使用Open GL和Unity 3D平台进行开发,分别从灵活性和沉浸感两个方面为医生提供了可视化交互方式。

二、口腔正畸学科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口腔正畸学科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观察者对唇部突度影响面部美学评价的差异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样本选择
    1.2 图像采集
    1.3 图像评价
    1.4 评分方法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3组观察者的评分信度
    2.2 3组观察组的评分两两比较
    2.3 唇前突和后缩梯度变化的评分差异
    2.4 3组观察者唇部位置变化评分分析
    2.5 不同性别观察者的差异分析
3 讨论

(3)骨性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骨性I类和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固定矫治技术治疗成人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例报告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病例一 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伴单侧后牙正锁(牙合)的病例报告
    病例二 应用微螺钉支抗治疗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例报告
    病例三 应用MBT自锁托槽结合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治疗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例报告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后牙正锁((牙合))的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胜任力导向的口腔正畸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口腔正畸学本科教学胜任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一)口腔正畸学传统教学方法特点与难点
    (二)胜任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二、基于胜任力导向的口腔正畸学本科教学改革实践
    (一)调整教学时长与内容
    (二)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理论基础
    (三)Typodont颌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四)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改善学生学习态度
    (五)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个人能力
三、基于胜任力导向的口腔正畸学本科教学改革的不足与对策
    (一)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正畸学本科教学模式的不足
    (二)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正畸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改进对策
        1.深入教改研究,明确教学目标。
        2.强化教师主导,优化教学内容。
        3.推进自主学习,注重因材施教。

(5)新疆维吾尔族成人骨性Ⅰ类和Ⅱ类错牙合下颌联合形态与下切牙倾斜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纳入、排除标准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分析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骨性Ⅰ类和骨性Ⅱ类下颌联合形态与下切牙的位置相关测量项目的比较
    2.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联合形态与下切牙位置关系的比较
    3.下颌联合角度与下切牙的相关性
讨论
    1.下颌联合
    2.下颌联合的研究方法
    3.下切牙的位置对正畸诊疗的影响
    4.侧貌与面部美学的关系
    5.下颌联合的形态与拔牙和非拔牙矫治的关系
    6.牙齿移动的生物学限度
    7.下颌联合形态与下切牙的关系
    8.垂直骨面型与下颌联合的关系
    9.本实验的不足之处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下颌联合形态与正畸诊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6)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正畸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口腔正畸学科的临床教学特点
2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正畸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2.1 临床与科研的平衡
    2.2 综合与专科的区分

(7)牙齿正畸矫治中的数字化去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牙齿正畸矫治技术
        1.2.1 正畸矫治的临床技术方法
        1.2.2 邻面去釉技术
    1.3 数字化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及优势
    1.4 邻面去釉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1.5.1 现有研究的不足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3 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基于正畸矫治目标的邻面去釉原则
    2.1 引言
    2.2 正常颌的六项标准
    2.3 安氏错颌分类
    2.4 牙列拥挤度与Bolton指数分析
    2.5 正畸治疗中的非拔牙矫治
    2.6 非拔牙矫治中的邻面去釉
        2.6.1 邻面去釉技术概述
        2.6.2 邻面去釉的解剖生理基础和必要性
        2.6.3 邻面去釉技术适应症
        2.6.4 传统邻面去釉的技术步骤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精确排牙的数字化去釉方案设计
    3.1 引言
    3.2 正畸排牙技术
    3.3 数字化邻面去釉技术
        3.3.1 去釉方案设计流程
        3.3.2 病例数据获取
    3.4 运用Magics进行数字化排牙
    3.5 去釉量与去釉面的确定
        3.5.1 去釉的安全限度
        3.5.2 去釉区域的确定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性化去釉导板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
    4.1 引言
    4.2 个性化去釉导板数字化设计
        4.2.1 去釉导板的设计需求
        4.2.2 去釉导板的结构设计
    4.3 去釉导板加工方式的选择
    4.4 基于SLA的去釉导板制造
        4.4.1 打印机的选择
        4.4.2 去釉导板摆放及支撑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去釉导板牙模操作实验及临床应用
    5.1 引言
    5.2 去釉工具
    5.3 去釉导板石膏模型实验
    5.4 去釉导板临床应用
        5.4.1 去釉导板去釉
        5.4.2 导板去釉偏差分析
    5.5 去釉导板的优化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8)伴TMD错(牙合)患者RP-ICP咬合和颌面特征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伴TMD错(牙合)患者RP-ICP髁突位移的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实验材料
        1.1.3 实验步骤
        1.1.4 测量项目
        1.1.5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重测信度分析
        1.2.2 组间RP-ICP髁突位移的比较
    1.3 讨论
        1.3.1 RP的选择
        1.3.2 真实铰链轴的意义
        1.3.3 不同颌位时髁突的位移
        1.3.4 本实验的不足
    1.4 小结
二、伴TMD错(牙合)患者RP-ICP头影测量值的差异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实验步骤
        2.1.3 测量项目
        2.1.4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重测信度分析
        2.2.2 四组RP-ICP头影测量指标差值的比较
    2.3 讨论
        2.3.1 RP-ICP不同颌位下颌骨位置的变化
        2.3.2 本实验的不足
    2.4 小结
三、伴TMD错(牙合)患者RP-ICP咬合关系的差异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实验步骤
        3.1.3 测量项目
        3.1.4 统计学处理
    3.2 结果
        3.2.1 重测信度分析
        3.2.2 组间RP-ICP咬合关系差异的比较
    3.3 讨论
        3.3.1 RP-ICP咬合关系的变化
        3.3.2 RP-ICP髁突位移量、头影测量值差异和咬合关系变化之间的关系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CO-CR位的差异以及其与TMD关系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成年女性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牙弓形态特征的CBCT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牙弓形态在口腔正畸领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面向口腔正畸应用的数字化排牙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牙齿正畸技术国外发展现状
        1.2.2 牙齿正畸技术国内发展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 本文章节结构
2 交互式虚拟托槽定位
    2.1 虚拟托槽交互方法
        2.1.1 托槽定位
        2.1.2 交互方法
        2.1.3 确定托槽在牙齿表面的位置
    2.2 托槽与牙齿的碰撞避免
        2.2.1 LDNI实现碰撞避免的原理
        2.2.2 碰撞避免
    2.3 转移粘接装置的生成
        2.3.1 转移粘接托盘生成的方法
        2.3.2 转移粘接装置设计的方法和要求
        2.3.3 生成转移粘接装置
    2.4 虚拟托槽交互软件设计
        2.4.1 软件基本框架
        2.4.2 软件功能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理想弓线引导的牙齿排列
    3.1 引言
    3.2 理想弓线的生成
        3.2.1 牙齿特征点选取
        3.2.2 β函数拟合牙弓曲线
        3.2.3 曲线优化算法
        3.2.4 理想牙弓曲线生成
    3.3 牙齿排列过程中碰撞避免的方法
        3.3.1 碰撞避免方法选择
        3.3.2 OBB包围盒碰撞检测原理
        3.3.3 牙齿碰撞避免
    3.4 排牙算法
        3.4.1 牙齿理想矫治位置确定
        3.4.2 单颗牙齿排列方法
        3.4.3 完整的牙齿排列过程
    3.5 数字化排牙软件设计
        3.5.1 软件的运行环境和框架
        3.5.2 软件功能
        3.5.3 数字化排牙软件测试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VR的口腔正畸可视化系统
    4.1 虚拟现实技术
    4.2 系统模块设计
        4.2.1 系统主界面
        4.2.2 场景漫游模块
        4.2.3 正畸数据可视化模块
        4.2.4 交互式排牙模块
    4.3 交互方式设计
        4.3.1 与UI菜单交互
        4.3.2 人物漫游
        4.3.3 触碰交互
    4.4 系统功能设计
        4.4.1 场景漫游
        4.4.2 正畸数据可视化
        4.4.3 交互式排牙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开发与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
    5.2 相关技术
        5.2.1 系统开发引擎Unity3D
        5.2.2 头戴式设备HTC Vive
        5.2.3 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技术
    5.3 系统功能实现
        5.3.1 主界面
        5.3.2 场景漫游
        5.3.3 正畸数据可视化
        5.3.4 交互式排牙操作
    5.4 用户体验和反馈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四、口腔正畸学科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观察者对唇部突度影响面部美学评价的差异比较[J]. 蔡承霖,叶年嵩,袁玲君,吴思成,李律元,陈淑怡,潘国燕,房兵. 上海口腔医学, 2021(06)
  • [2]浅谈口腔正畸学科中的社会人文属性[J]. 宋少华,庞煊奈,莫水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26)
  • [3]骨性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伸髁道斜度与部分咬合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病例报告[D]. 阴哲炜.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基于胜任力导向的口腔正畸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J]. 蔡森鑫,苏杰华,许潾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5]新疆维吾尔族成人骨性Ⅰ类和Ⅱ类错牙合下颌联合形态与下切牙倾斜度的研究[D]. 孙昊.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6]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正畸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 徐璐璐,王婧,蔡川. 当代医学, 2020(24)
  • [7]牙齿正畸矫治中的数字化去釉技术研究[D]. 夏小凡.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8]伴TMD错(牙合)患者RP-ICP咬合和颌面特征的差异[D]. 王静.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成年女性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牙弓形态特征的CBCT研究[D]. 王训. 贵州医科大学, 2020(04)
  • [10]面向口腔正畸应用的数字化排牙方法研究[D]. 瞿文沁.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正畸与科技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