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航举办“国际民航日”纪念活动

我国民航举办“国际民航日”纪念活动

一、我国民航举行活动纪念“国际民航日”(论文文献综述)

魏彤羽[1](2019)在《泰特勒翻译三原则指导下的《联合国年鉴快车》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联合国各项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而中文也作为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之一,被广泛应用。多数联合国文件首先以英文编写然后译入其他几种官方语言。在过去几年里,联合国启动了将历届英文版《联合国年鉴》译为中文的项目,笔者认为该翻译项目有助于提升中国在联合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近年来,苏州大学承担起联合国新闻部的部分《联合国年鉴快车》的汉译。笔者作为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一名翻译硕士研究生,参与了6册《年鉴快车》的翻译实践,对整个翻译过程、可能遇到的翻译问题以及可以采用的解决办法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联合国文件的翻译对于准确性、流畅性和一致性的要求极高,因此我们在翻译的时候非常注重其翻译原则,尽量保证初稿的质量。除此之外,我们还在译文的讨论、修改和校对阶段花了大量的时间,以期能高质量地完成这项翻译任务。笔者根据在此项目翻译过程中的所学所得所感,完成了这篇关于《联合国年鉴快车》汉译的案例分析报告。该报告介绍了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该理论对《联合国年鉴快车》汉译策略研究的指导作用。在介绍《年鉴快车》的文本特点和翻译原则的基础上,该报告通过分析《年鉴快车》中的翻译案例,对比三个版本的译文(个人稿、小组稿和发送稿),不仅体现了翻译及修改过程,还从词汇、句法、语篇的层面具体探究了其翻译困难及方法,以期为同—类型文本的英译汉提供有用的参考和指导。

吴丹丹[2](2018)在《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取得较快发展,志愿服务精神被广泛传播,志愿服务主体逐渐扩大,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多彩,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力助手。然而在大量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背后,大学生志愿服务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影响其规范化和长久化发展。东南大学成立了诸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其志愿服务内容不断扩充,志愿服务形式呈现多样化,志愿服务影响范围也在逐渐扩大。通过在东南大学志愿者群体中,采取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式,结合当前我国众多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本文主要分为三章内容,第一章是对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概述及其意义,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和内容,以及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自身素质、学校文化建设、社会稳定发展产生的积极意义。第二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首先,阐述了当前志愿服务活动取得的成就,包括我国志愿者人数、志愿服务对象人数、志愿服务组织数量、志愿服务时长都有所增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其次,根据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调研结果和个人访谈情况,找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比如参与动机不单纯、志愿服务存在短期性和形式化、志愿服务活动专业性不强等等;最后,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比如未充分认知志愿服务精神、未完善志愿服务的机制建设、未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专业优势。第三章提出了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建设的对策。包括政府部门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搭建平台、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法律体系、加大财政物质支持;高校组织开设志愿服务课程、实现志愿服务专业化和项目化;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运营科学化,此外,还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作用,共同构建“志愿之城”。本文以东南大学志愿服务活动为研究基点,通过提出改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建设的对策,希望能够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稳定发展,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挥更多的社会正能量,帮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毕晓光,张明明[3](2015)在《原地实寄的2014年纪念邮资封片》文中指出中国邮政为纪念重大事件,于2014年发行纪念邮资信封4套4枚,纪念邮资明信片12套12枚。在认真研究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原地集邮爱好者不辞辛劳、前往选定之原地邮局寄发纪念邮资封片,从而完成了原地邮品的制作。现将部分实物展示给同好共赏(多个原地作者只展示1枚)。纪念邮资信封一、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个体单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

卢刚,周群芬[4](2009)在《举队旗,抒发爱国情怀 送爱心,传递冬日暖流——2009年12月份少先队活动提示》文中认为本期宣言:举队旗,抒发爱国情怀:送爱心,传递冬日暖流。纪念日扫描: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12月7日,国际民航日;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世界足球日;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12月第二个星期日,国际儿童电视广播日;12月12日,

杨建国[5](2005)在《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汉语熟语单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汉语词典学界和中文信息处理界重“词”轻“语”的现象,对词组研究、熟语研究进行了反思,提出“熟语单位”(Idiom Unit,IU)的概念。所谓“熟语单位”,就是“结合紧密,使用稳定”,功能相当于熟语的结构单位,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并被人们经常当作一个词来使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或凝固表达式。我们判别IU的三条原则为:是否“结合紧密,使用稳定”;是否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IU的长度一般为7±2);流通度要达到一定的阈值。IU理论上包括一切具有熟语性的词语组合单位。本文讨论的IU范围包括三字格中的惯用语和“差不多、靠不住、来不及”这样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结构串;四字格中的成语和新固定短语;简称略语、插入语和字母词语等。 本研究选用的是《人民日报》2001—2003三年的文本,约8000万字。文章以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理论为指导,以流通度理论为基础,以年平均流通度阈值(0.5)作为主要筛选依据,运用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熟语单位”(IU)进行了初步的提取研究;并对部分提取结果的噪声环境做了定量与定性分析。 对于IU的提取,我们采取的策略和基本步骤是: 1、利用点号和“的、是、在、和、了、有”等高频词(字)将文本化短;自动提取时牺牲包含切分点的字符串,该部分字符串另行补救。 2、数据格式转换。将切分得到的形式上“完整”的2—8字串转为数据库格式。 3、统计3—5字串的频度、散布度和流通度。 4、用字符串全年的平均流通度阈值进行筛选。 5、对5音节(含)以上字串进行分词并词性标注,对其中的3字串、4字串和符合“N+N”、“N+V”、“V+N”、“V+V”等语法组合规则的相邻字符串(二元组)进行抽取;再对抽取的字符串重复上面的第3和第4步。 6、对筛选得到的字符串进行噪声剔除,全部进行重新切分并词性标注,然后运用静态规则模板(共30条规则)再次过滤。 7、借助辅助手段对熟语单位进行直接抽取。 8、得到3—5字格熟语单位表(约13,500条)。 本文还对提取出来的2001年的5,500个三字格、2002年的6,500个四字格做了简单的分类和例示性的分析说明。重点考察了具有熟语性的短语。三字格中我们重点探讨了音节为“1+2”式、结构为“V+N/NP”式和音节为“2+1”式、结构为“V/VP+N”式两类,验证了冯胜利有关三音节组合的论断:音节为“1+2”式的是短语,音节为“2+1”式的是韵律词。 四字格中我们重点探讨了“N+V”式和“V+N”式。N和V之间存在复杂的语法、语义以及音节制约关系。关于“N+V”式,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定中关系的“N+V”式四字格熟语性最强,数量也最多:状中关系次之,主谓关系的四字格熟语性最弱,且N与V之间存在离散性。关于“V+N”式,我们发现:第一,“V+N”式四字格如果表示通名,它往往是或者容易成为一个NP习惯性搭配。第二,“V+N”式四字格中的N如果是比较抽象的双音节名词,则这类四字格构成的NP其熟语性相对较强。第三,“V+N”式四字格中的V如果是双音节述宾式动词,那么这种“双音节述宾式动词+宾语”形成的NP熟语性很强。 本文还从应用的角度对流行语、字母词语和插入语进行了考察研究。对流行语的科学评定和字母词语的规范发表了意见。

陈亚青[6](2004)在《中国民航空管系统安全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用来保障航空安全的中国民航空管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空管系统涉及的范围广阔、部门众多,而空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新专业,不为社会所熟知。目前的空管安全研究,大多局限于针对空管运行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而采取的部门内的技术革新、小范围空域内的协调规范,不能够从根本上发现空管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民航空管系统的特点,安全概率要求高、没有完整的历史统计数据。经过对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选择运用人-机-环-管分析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全面深入地剖析中国民航空管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结合中国民航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空管系统,分别论述系统中人、机、环境等要素对空管系统安全性的影响。同时找出了客观存在的薄弱环节:系统中的管制员在管制信息决策流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是没有特别的选拔、培养机制;无线电陆空通话是空管信息传递的唯一途径,但语音信息的组织编排难以保证传递准确:军、民航交叉使用空域,对民航空管系统的安全运行形成严重干扰;现有的管理手段已经不能可靠的协调系统中各类人员、设施、空域之间的关系。并且用实例和统计数据对分析结论进行了验证说明。最后指出,中国民航管制员的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增加选拔程序、加强考核机制,进一步规范无线电陆空通话用语,理顺空域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适应中国民航的空管运行管理规章。

刘剑锋[7](2001)在《大力发展航空运输,架起飞向世界的桥梁──纪念2001年国际民航日》文中研究表明

苏宁[8](2001)在《每月要闻》文中提出

刘溢海[9](1998)在《“世界日”:天天边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男日亦称国际日,是经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或其他国际组织的建议,由联合国大会讨论而确定的就某一主题每年举行一次宣传或纪念的单项活动日。还有一些最初只是某一国家的节日,后来因为不少国家仿效而发展成带有国际性的共同节日,这类节日多带有民间性或传统性,如"母亲节"。世界日的设立,或旨在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对某些问题的重视,或是从事某种行业的人为表达对自己工作的热爱。迄今为止世界日已达100多个。现将笔者收集整理的资料奉献给读者。

二、我国民航举行活动纪念“国际民航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民航举行活动纪念“国际民航日”(论文提纲范文)

(1)泰特勒翻译三原则指导下的《联合国年鉴快车》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Textual Features of the UN Yearbook Express
    1.3 Struc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Chapter 2 Theoretical Basis
    2.1 Tytler's Thre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2.2 Application of Three Principles in the Express Translation
Chapter 3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3.2 Considerations during Translation
    3.3 Revisions after Translation
Chapter 4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4.1 At Lexical Level
        4.1.1 Technical Terms
        4.1.2 Diction
        4.1.3 Word Classes
    4.2 At Syntacical Level
        4.2.1 Passive Voice
        4.2.2 Impersonal Subjects
        4.2.3 Long Sentences
    4.3 At Textual Level
        4.3.1 Accuracy
        4.3.2 Cohesion
        4.3.3 Coherence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References
Appendices

(2)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立题依据及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四、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难点和解决办法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概述及其意义
    第一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概念、特点及发展历程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概念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特点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普遍形式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特殊形式
    第三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二、有利于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第二章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
    第一节 志愿服务活动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调研结果
        一、大学生志愿者的基本情况
        二、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自愿性、周期性和服务时长
        三、志愿者了解志愿服务信息的渠道
        四、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
        五、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类型及专业优势
        六、志愿服务活动的机制建设情况
        七、阻碍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因素
        八、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遇到的困难
    第三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志愿服务参与动机不单纯
        二、志愿服务存在短期性和形式化
        三、志愿服务活动专业性不强
        四、志愿服务队伍缺乏稳定性
        五、志愿服务机制不够健全
        六、志愿服务创新力度不够
        七、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独立性
    第四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未充分认知志愿服务精神
        二、未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专业优势
        三、未充分发挥党员和优秀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未完善志愿服务的机制建设
        五、未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
        六、未充分发挥高校的组织领导作用和政府的保障协助作用
        七、志愿服务活动存在失灵现象
第三章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建设的对策
    第一节 政府部门为志愿服务活动保驾护航
        一、严格遵守志愿服务总则
        二、大力鼓励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三、为志愿服务活动搭建平台,拓宽志愿服务领域
        四、加大对志愿服务的法律约束
        五、加大对志愿服务的法律和物质支持
    第二节 高校组织为志愿服务活动搭基固本
        一、将志愿服务内容融入课程化学习
        二、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专业化和项目化
    第三节 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运营科学化
        一、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素质
        二、明确大学生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
        三、依法签订志愿服务协议
        四、健全志愿服务活动各方面机制
    第四节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作用
        一、充分认识“互联网+”时代的便利性
        二、将志愿服务与互联网有机结合
    第五节 帮助构建“志愿之城”,学习优质志愿服务经验
        一、积极投入到建设志愿之城的队伍中
        二、学习优秀志愿服务模式和成功志愿服务经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原地实寄的2014年纪念邮资封片(论文提纲范文)

纪念邮资信封
纪念邮资明信片

(5)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汉语熟语单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本研究提出的背景
        1.1.1 词组(短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1.2 熟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1.3 熟语单位的界定
        1.1.4 “熟语单位”的范围
    1.2 本研究的目标
    1.3 本研究的意义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1.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4.2 本研究的难点
    1.5 小结
第二章 基于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熟语单位提取研究
    2.1 语料的选取
    2.2 语料库及语料库语言学
    2.3 词语自动提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2.4 我们对中文信息处理及汉语的认识
    2.5 提取熟语单位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2.6 辅助提取手段分析
    2.7 部分结果验证及相关分析
    2.8 小结
第三章 三字格、四字格熟语单位研究
    3.0 已有的研究
    3.1 三字格概况
        3.11 三字格里的词
        3.12 三字格里的语
    3.2 音节为“1+2”式、结构为“V+N/NP”式的三字格
    3.3 音节为“2+1”式、结构为“V/VP+N”式的三字格
    3.4 四字格概况
        3.41 四字格里的词
        3.42 四字格里的语
    3.5 “N+V”式的四字格
    3.6 “V+N”/“V+V”式的四字格
    3.7 小结
    3.8 附论5字格
第四章 流行语、字母词语和插入语研究
    4.1 流行语研究
        4.11 “流行”的界定
        4.12 关于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
        4.13 流行语的科学认定
        4.14 余论
    4.2 字母词语研究
        4.21 引言
        4.22 基于词典的字母词语的分类及相关分析
        4.23 基于报纸语料库的字母词语的使用情况举隅
        4.24 关于字母词语规范的两点思考
    4.3 插入语研究
        4.31 已有的研究
        4.32 插入语对中文信息处理的作用
        4.33 报纸语料中部分插入语的频次考察
第五章 简称考察研究
    5.1 引言
    5.2 简称的界定
        5.21 定义
        5.22 简称的性质
    5.3 简称的分类
    5.4 固定简称
        5.41 固定简称的构成方式
        5.42 固定简称的形成规律
        5.43 固定简称的使用特点
    5.5 临时简称
    5.6 通过形式标记提取的简称例示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的研究方法
    6.2 熟语单位的应用价值
        6.21 熟语单位与对外汉语教学
        6.22 熟语单位与辞书编纂
    6.3 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
        6.31 存在的问题
        6.31 熟语的确定
        6.31 熟语单位的自动提取
        6.31 熟语的标注规范
        6.32 下一步工作
        6.32 熟语单位的外部功能及其语义研究
        6.32 建立实用的分类、分级语表
参考文献
附录1 两本新词语词典所收的部分新词语比较
附录2 基于大学生的词语语感测量
附录3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2字串
附录4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3字串
附录5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4字串
附录6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5字串
附录7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6字串
附录8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7字串
附录9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8字串
附录10 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部分3字格熟语单位
附录11 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部分4字格熟语单位
附录12 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部分5字格熟语单位
附录13 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相同的部分熟语单位
附录14 2001年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附录15 2002年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附录16 2003年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附录17 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相同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附录18 部分“V+V”实例
附录19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收录的简称词条
附录20 2002年《人民日报》中的部分简称
附录21 本文所使用的标记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中国民航空管系统安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背景与理论基础
    1.1 迫切性及意义
    1.2 分析方法
        1.2.1 系统安全概念
        1.2.2 分析方法比较
        1.2.3 本文选择的方法及依据
        1.2.4 中国民航空管系统的构成
    1.3 本文内容安排
第2章 系统中人的因素
    2.1 人的可靠度对系统总体效能的影响
    2.2 研究状况及借鉴之处
    2.3 以管制员为中心的信息处理系统
        2.3.1 空管系统信息决策流程的特点
        2.3.2 影响管制决策的要素分析
        2.3.3 管制员素质
    2.4 人-机关系
        2.4.1 管制过程中的人-机关系
        2.4.2 陆空通话
        2.4.2.1 语音通话
        2.4.2.2 无线电陆空通话常见错误
    2.5 管制员工作负荷
    2.6 人为因素的隐患及预防措施
        2.6.1 管制错误的产生
        2.6.2 管制员差错的预防措施
第三章 系统的环境因素-空域
    3.1 军航空管系统对民航空管系统的干扰
        3.1.1 现状与问题
        3.1.2 军民航危险接近或相撞的原因
    3.2 军民航管理体制的改善
第4章 系统的管理因素-健全规章制度
    4.1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管制员的潜能
    4.2 健全国际标准的行业法规
        4.2.1 国际标准与建议措施
        4.2.2 中国民航执行ICAO标准与建议措施的必要性
        4.2.3 几点建议
第5章 分析验证
结论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我国民航举行活动纪念“国际民航日”(论文参考文献)

  • [1]泰特勒翻译三原则指导下的《联合国年鉴快车》翻译报告[D]. 魏彤羽. 苏州大学, 2019(04)
  • [2]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研究[D]. 吴丹丹. 东南大学, 2018(12)
  • [3]原地实寄的2014年纪念邮资封片[J]. 毕晓光,张明明. 集邮博览, 2015(02)
  • [4]举队旗,抒发爱国情怀 送爱心,传递冬日暖流——2009年12月份少先队活动提示[J]. 卢刚,周群芬. 辅导员, 2009(11)
  • [5]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汉语熟语单位研究[D]. 杨建国. 北京语言大学, 2005(04)
  • [6]中国民航空管系统安全分析[D]. 陈亚青. 西南交通大学, 2004(04)
  • [7]大力发展航空运输,架起飞向世界的桥梁──纪念2001年国际民航日[J]. 刘剑锋. 中国民用航空, 2001(12)
  • [8]每月要闻[J]. 苏宁. 中国民用航空, 2001(01)
  • [9]“世界日”:天天边节[J]. 刘溢海. 东方企业家, 1998(12)

标签:;  ;  ;  ;  

我国民航举办“国际民航日”纪念活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