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超高产棉花需肥特征初探

新疆超高产棉花需肥特征初探

一、新疆超高产棉花需肥特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闫江伟[1](2020)在《新疆早熟陆地棉推广品种产量、品质对施肥量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具有发展棉花的资源优势,是我国最重要的优质棉产区。新疆棉花生产的快速发展是在植棉新技术和新品种不断突破的条件下取得的,尤其是近年来化肥投入数量增长快,棉花生产的物化成本中化肥投入的增长,导致植棉效益下滑,比较优势降低。棉花生产中施肥过量的问题,不仅增加了种植成本,而且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污染,土壤质量降低。因此,在保持现有棉花单产水平条件下,优化肥料高效利用综合技术,筛选对氮、磷、钾利用率更高的棉花品种,对实现棉花优质、高产、低成本及环境友好的生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疆目前推广早熟陆地棉品种为对象,开展不同施肥量对棉花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其中设置高肥(施肥量N为193.2 kg/hm2、P2O5为138 kg/hm2、K2O为85.5 kg/hm2,均为生产上现有的施肥量)、低肥(施肥量为高肥处理的50%)、不施肥(对照)三个处理,选用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分别为新陆早45号、新陆早57号、新陆早61号、新陆早64号、新陆早72号、新陆早74号共6个,调查不同品种产量、品质对施肥量的响应,筛选养分高效利用的棉花品种,为肥料减施下的棉花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研究取得了以下结论:1.不同施肥量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株高、果枝数、节间长度、果枝始结高度和茎粗对施肥量敏感度最小的品种分别是新陆早45号、新陆早72号、新陆早45号、新陆早72号和新陆早45号。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籽棉产量对施肥量敏感度最低的品种分别是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新陆早64号、新陆早45号。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整齐度指数、纤维伸长率对施肥量敏感度最低的品种分别是新陆早61号、新陆早64号、新陆早64号、新陆早45号、新陆早61号。2.不同施肥量对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养分吸收的影响。新陆早74号干物质积累能力较强,新陆早72号干物质向生殖器官的分配率较高。早熟陆地棉6个推广品种在吐絮期分配率分布在50.25%-72.07%;氮磷钾的主要分布器官在生殖器官;新陆早61号在不同施肥量下均有较高的养分积累量,各处理条件下无论在生殖器官还是营养器官,养分含量表现为全钾>全氮>全磷。3.不同施肥量对棉花光合特性和冠层结构特征的影响。随施肥量的增大,盛花期后净光合速率下降速度呈减缓趋势;不施肥处理在盛铃前期(出苗后82天左右)群体光合速率呈持续下降趋势,低肥和高肥处理则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随施肥量的增大,盛铃期前后群体光合速率的变化幅度增大;随施肥量增大,前期叶绿素含量增加,后期衰退速度加快;施肥量增大,减缓了冠层整体光截获率的下降速度,但加快了叶面积指数的衰亡速度。新陆早57号、新陆早64号有较强的群体光合能力。

敦磊[2](2020)在《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对棉花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于2018至2019年在南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进行,以杂交棉中棉所75为材料,通过两因素三水平裂区设计研究了窄(66 cm)、中(76 cm)、宽(86 cm)行距与高(18万株/hm2)、中(15万株/hm2)、低(12万株/hm2)密度配置对棉花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对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下棉花主要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冠层结构指标、干物质及营养物质的积累与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棉纤维品质等进行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行距与密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在相同密度条件下,株高随着行距的增加而增高,密度对株高的影响不显着。宽行距的生育期长于窄行距和中行距,早熟指数偏低。棉株的倾斜角度随着行距的增加而增大,而茎粗与密度和行距都成负相关。果枝始节高度随密度和行距的增加而增加,处理间差异显着;始节位和节间长在不同密度间差异显着,而不同行距间差异不显着。行距和密度对果枝数影响不显着,且不存在交互作用。不同行距和密度配置下叶片SPAD值均呈现下层叶>中层叶>上层叶,宽行距高密度配置下叶片SPAD值最大。2、不同行距与密度对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相对于窄行距和宽行距,中行距有利于保持生育后期的叶面积指数;高密度的叶面积指数始终高于低密度与中密度。中行距高密度条件下,叶片上举有更合适的平均叶簇倾角,可以更好的利用光能,减少漏光损失,提高光能的利用率,有利于棉花产量提高。行距对透光率的影响大于密度对透光率的影响,不同密度间的差异不显着。盛花期的光合作用较为旺盛,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行距间差异显着,中行距处理的棉花具有更高的光合速率,中行距高密度下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及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率高于其他行距与密度配置,宽行距低密度处理棉株光合物质快速累积期速率下降明显。3、不同行距与密度对干物质生产及营养物质吸收的影响棉花地上部总干物质、茎枝干物质、生殖器官干物质累积均呈S型增长曲线。种植密度和行距显着影响棉花群体干物质累积的动态变化,高密度时棉花单株生长势弱,但群体叶量充足、地上部总干物质较高。中行距高密度干物质快速积累期开始早,持续的时间也长。生育前期,窄行距与中行距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差异较小;生育后期中行距的干物质积累量高于窄行距和宽行距。中行距和宽行距的快速生长期持续时间均随密度增加而缩短。在盛铃期,行距和密度对地上部各器官的氮素含量有显着影响;行距对叶片氮素含量有显着影响,而密度对叶片氮素含量影响不显着,交互作用也不显着;在各器官中茎枝的氮素含量较低,在不同行距和密度影响下差异不显着。不同密度蕾铃氮素含量差异显着,而行距对氮素含量的影响不显着,交互作用不显着。4、不同行距与密度对成铃特性、籽棉产量及棉纤维品质的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蕾铃数呈现减少的趋势,随着行距的增加,单铃重明显下降;单位面积的总铃数虽然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着。中行距高密度组合在保持较高的收获铃数的同时,单铃重最大,产量最高,且吐絮良好,杂种优势表现明显。行距和密度的变化对棉花纤维品质无明显影响。行距对棉花的早熟性指数有负相关,行距越大,早熟性指数越小。衣分在不同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

杨健[3](2020)在《棉花生育期SPAD值快速诊断推荐施氮技术优化》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新陆中66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4种推荐施肥策略:杨涛模型(Y)、潘薇薇模型(P)、常规施肥(C)、不施肥(B),综合分析比较不同施肥策略追氮(Y 305.7kg·hm-2、P 352.95 kg·hm-2、C 315 kg·hm-2、0 kg·hm-2)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利用以及产量效应的影响,从而通过验证比较,筛选最优的施肥策略模型,为南疆棉区适期适量追肥保产增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现阶段研究验证结果如下:1、不同施肥策略下,棉花株高、主茎真叶数、茎粗等农艺性状指标均会有所差异,苗期至蕾期,不同施肥策略带来的影响不显着,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推进,棉花进入生殖生长阶段,P施肥策略下的株高、茎粗、真叶数均高于其它施肥策略,但与Y施肥策略没有明显差异,B施肥策略的株高、茎粗、真叶数均显着低于Y、P、C各施肥策略。2、在本试验4个施肥策略下,各施肥策略棉花苗期的干物质积累特征变化没有显着性差异,随着不同施肥策略在特定生育时期施氮量的投入,各施肥策略下棉花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均在增加,但Y施肥策略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88.56 g),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较高;在整个干物质积累分配中,施氮总量最多的P施肥策略在向生殖器官运输转换干物质量分别低于Y和C施肥策略。3、本试验4个施肥策略中,随棉花生长发育,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Y、P施肥策略SPAD值和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均显着高于C、B施肥策略,且Y施肥策略>P施肥策略,Y施肥策略追氮量305.7 kg·hm-2棉花在盛铃期群体叶面积指数较适宜,棉花的主茎功能叶在吐絮期依然能够维持较高的生理活性状态。4、4个施肥策略下棉花对于氮素的利用效率存在显着性差异,Y施肥策略下棉花的氮素积累量最多(368.8 kg·hm-2),氮素利用效率为36.1%,此施肥策略下棉花的氮素吸收效果较好,且综合对比土壤硝态氮含量,Y施肥策略下土壤硝态氮多集中分布在30-40 cm土层之间,P、C施肥策略下土壤硝态氮含量峰值出现于50-60 cm土层之间,存在一定的氮素漏渗损失风险。5、在本试验4个施肥策略下,Y、C施肥策略的棉花单株结铃数要显着高于P、B施肥策略,Y施肥策略的单铃重要显着高于其它3个施肥策略,各个施肥策略间的衣分没有明显差异,Y、C施肥策略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间无差异,但二者均显着高于P、B施肥策略。综合以上结论,在田间相同的种植管理模式下,B施肥策略下棉花株型较小、养分吸收转化低、干物质积累量少、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整体偏低、产量最少。P施肥策略下的氮素施用总量最多(352.95 kg·hm-2),棉花平均产量不是最佳。Y施肥策略氮素施用量(305.7 kg·hm-2)相对于C施肥策略(315 kg·hm-2)减少了2.95%,却增产了4.99%,氮素利用效率达到最高。C施肥策略是棉田一种常规普遍的施肥方式,而Y施肥策略在此基础上减少了一定量的氮素施用,却并未影响到棉花的氮素吸收转化以及产量构成。可见因地制宜的施氮量才是棉花丰产增收的前提保障,在试验区配合Y施肥策略,根据棉花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合理施氮,满足棉花养分需求,能够获得最优的产量结构、最高的经济效益,满足棉农的利益需求,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对棉田的污染。

杜刚锋[4](2019)在《灌溉方式和灌水量对棉花冠层结构指标及群体光合生产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新疆属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适宜棉花生长,但新疆水资源短缺,传统栽培条件下,新疆棉花多采用大水漫灌方式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低,限制了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膜下滴灌植棉技术的形成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推进了新疆棉花生产的快速发展。前人针对膜下滴灌棉花节水增产机理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明确了膜下滴灌棉花节水高产的机理,并发展膜下滴灌棉花栽培技术体系。然而针对膜下滴灌和传统漫灌所引起水分分布变化,比较研究传统漫灌和膜下滴灌对棉花冠层结构特性影响的研究仍有欠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设置不同灌溉方式和灌水量处理,从棉花冠层结构变化及产量形成的角度,比较灌溉方式对棉花冠层结构及光合物质生产力的影响,总结两种灌溉方式下土壤水分差异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明确膜下滴灌和传统漫灌下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差异,探讨进一步发挥膜下滴灌棉花节水增产潜力的技术途径。【方法】试验设两种灌溉方式:膜下滴灌(Drip irrigation)和传统漫灌(Flood irrigation),2个灌水量处理:3900 m3·hm-2和6000 m3·hm-2,共4个处理(FI-3:将膜下滴灌水量进行传统漫灌,水量3900m3·hm-2;FI-6:传统漫灌,水量6000 m3·hm-2;DI-3:膜下滴灌,水量3900 m3·hm-2;DI-6:将传统漫灌水量进行膜下滴灌,水量6000 m3·hm-2)。通过测定株高、叶面积指数、光吸收率、群体光合生产力、生物量及产量构成等指标,探究不同灌溉方式对棉花冠层结构及群体光合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1)膜下滴灌棉花土壤水分主要集中在0-60 cm土层,且水分变化稳定,波动小;60 cm以下土层,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对灌溉的响应逐渐降低;传统漫灌棉花在0-100cm土层水分波动较大,80-100土层土壤含水量对灌溉水有明显响应,水分供应不稳定,影响棉花生长发育。研究表明,棉株高度对两种灌溉方式响应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随灌水量增加,2年中传统漫灌棉株分别增加了6.68 cm和6.10 cm,而膜下滴灌棉花仅增加了1.74 cm和0.7 cm;棉花主茎节数和果枝数的变化与株高变化趋势相同,膜下滴灌棉花在灌水量增加到6000 m3·hm-2后,主茎节数和果枝数没有显着增加,而传统漫灌棉花的主茎节数和果枝数呈显着增加趋势。(2)随灌水量增加,灌溉水利用效率呈现降低趋势,膜下滴灌3900 m3·hm-2处理棉花灌溉水利用效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棉花生育中后期植株叶铃配置合理,群体光合生产力高,有利于光合产物向产品器官转运和累积,有利于产量形成,单铃重较大。2年中膜下滴灌3900 m3·hm-2处理棉花籽棉产量均最高,传统漫灌6000 m3·hm-2处理棉花产量次之,膜下滴灌棉花过量灌水量不利于产量形成,而传统漫灌棉花增产显着。(3)盛铃后期,膜下滴灌3900 m3·hm-2处理的棉花上部叶面积指数维持在22.5之间,中下部在11.5之间;同时,上部透光率良好,中下部光吸收量提高,叶面积垂直分布均匀,叶铃配置适宜,有利于光合产物生产。相同水量,在传统漫灌条件下棉花受旱,植株叶片脱落严重,虽然上部透光良好,但中下部叶面积不足,截获光能少,光合生产不足,产量低。传统漫灌棉花随灌水量增加,土壤含水量快速上升,冠层上部叶片增多,整株叶面积指数显着上升,下部光损失得到改善,但生育后期中部叶片急剧脱落的情况仍没有改变,棉株整体的叶铃配置与光能分布比例匹配不佳,群体光合生产力不足,与膜下滴灌3900 m3·hm-2处理棉花产量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结论】膜下滴灌相对于传统漫灌,土壤水分波动较小,向棉株供应的水分相对稳定,能够塑造适宜株高、多果枝、多主茎节数的优势株型,为生育后期优良的冠层结构奠定了基础。盛铃期开始,传统漫灌棉花各层叶面积指数低,光截获较少,群体光合生产力弱,同时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不足,造成干物质累积少,产量不高;膜下滴灌棉花上部有足够叶面积,整体光能吸收强,中下部光损失少,群体光合生产力强,并且各层结铃分布均匀,为产量形成奠定了基础。灌水量增加到6000m3·hm-2,膜下滴灌棉花营养生长时间延长,光合产物向生殖器官累积时间不足,收获期青铃比例仍较高,产量降低;传统漫灌棉花上部和下部叶面积增加,光截获能力得到改善,群体光合能力提高,上部结铃比例增加,增产显着。适宜膜下滴灌水量,易于塑造更优良的冠层结构,有利于群体光合生产;盛铃期,源库比例合理,单株结铃数多,单铃重大,光合产物累积速度快,有利于棉花高产。因此,新疆棉区要进一步提高产量,在保证中下部稳定结铃的同时,增加棉株冠层上部结铃量,并保留适宜叶面积。

李春艳[5](2018)在《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产量及氮肥利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拾花劳动力紧缺以及拾花成本逐年上涨,机械采收已成为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与棉花机械采收相配套的农艺技术尚未完全建立。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是影响机采棉产量的关键性技术措施。本文以新陆中54号为供试品种,在南疆主产棉区阿瓦提县进行田间裂区试验,主区为2个种植密度18万株/hm2(D18)、24万株/hm2(D24),副区为4个施氮量0 kg/hm2(N0)、170 kg/hm2(N1)、320 kg/hm2(N2)、470 kg/hm2(N3)。在(66+10)cm一膜六行机采种植模式下开展密度与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干物质与氮素积累分配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探讨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的影响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在相同种植密度下,随施氮量的增加株高、真叶数、倒三叶宽、果枝数、茎粗增加,表现为N3>N2>N1>N0。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D24较D18种植密度上述农艺性状有所降低。增加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会使棉花生育期延长。在D18密度条件下,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籽棉产量、增产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D24密度条件下以上性状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D24N2处理的增产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0.68%、6.38 kg/kg。2.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光合及冠层特性的影响在相同种植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叶片温度、蒸腾速率增加,表现为N3>N2>N1>N0,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D18的叶面积指数、叶片温度、蒸腾速率高于D24。在D18密度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b、a+b含量、初始量子效率呈增加的趋势,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表现为先增后降,在D24密度条件下以上性状均表现为先增后降。D24盛铃期叶面积指数较D18增加15.14%,冠层中部叶绿素a+b增加5.84%。D24N2处理对光能的利用范围广,且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为36.54μmol·m-2·s-1。3.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干物质积累与氮肥利用的影响在D18种植密度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总量、吐絮期生殖器官所占群体干物质积累总量的比例增加,在D24种植密度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总量增加,吐絮期生殖器官所占群体干物质积累总量的比例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D24较D18种植密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群体氮素积累量增加。两种植密度条件下,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回收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表现为N2>N3>N1,氮肥偏生产率和氮素依存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表现为N1>N2>N3。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D24较D18种植密度氮肥吸收利用率有增大的趋势,氮肥偏生产力、氮素依存率、氮肥回收率呈先增后降。D24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较D18提高22.81%,群体氮素积累量提高10.90%。D24N2吐絮期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较D18N3增加14.21%,氮肥吸收利用率提高34.35%。综上所述,在新疆南疆阿克苏地区,当种植密度为24万株/hm2,施氮量为320 kg/hm2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氮肥利用率最高,光合作用性能较强,冠层结构合理,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多,且在生殖器官与营养器官中分配比例均衡。

刘晓永[6](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董合忠,杨国正,李亚兵,田立文,代建龙,孔祥强[7](2017)在《棉花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及其生理生态学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棉花轻简化栽培是指采用现代农业装备代替人工作业、减轻劳动强度,简化种植管理、减少田间作业次数,农机农艺融合,实现棉花生产轻便简捷、节本增效的耕作栽培方式和方法。本文对轻简化栽培内涵、关键技术内容和相关生理生态学机制进行了总结性评述。实现棉花生产的轻便简捷、节本增效,依赖于轻简化栽培的关键技术,包括精准播种或轻简育苗技术,经济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集中成铃技术等。单粒精播的壮苗机制在于棉花种子萌发出苗时,其弯钩形成关键基因HLS1与COP1和下胚轴伸长关键基因HY5与ARF2的差异表达;密植减免整枝机制在于密植引起棉株激素合成代谢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抑制了叶枝的生长;轻简栽培棉花的丰产稳产机制在于棉花产量构成、生物量和经济系数的适应性协同;依据适宜叶面积指数及其动态,适宜株高、节枝比和棉柴比等量化指标,可以有效塑造高光效群体,实现优化成铃和集中成铃与采收;轻简施肥的依据在于棉花对肥料N的吸收集中在开花后20 d以内,初花肥利用效率最高且主要分配到生殖器官;分区灌溉节水机制在于部分根区灌溉诱导地上部合成茉莉酸,茉莉酸又经韧皮部运至灌水侧根系,增强了该侧根系的吸水能力,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展望未来,应在深入研究轻简化植棉生理生态学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和优化种植制度,创新关键栽培技术,研制新的物质装备,促进农艺技术和物质装备高度融合,为轻简化植棉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推动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龚双凤[8](2016)在《水肥调控对机采棉模式下棉花株型结构塑造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棉花机械采收模式在新疆得到长足发展,机采棉模式下棉花如何在生育期适时适量进行水肥调控,以塑造适合机械采收的株型结构及保持中高水平产量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选择在干旱区新疆库尔勒典型棉区进行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在各生育阶段进行不同追水追肥调控策略对棉花株型、群体结构、棉株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明确塑造适合机械采收模式株型结构的水肥调控措施,为提高机采棉模式下棉花产量、提高机械采收效率、提高机械采净率提供参考。主要结论有:(1)氮肥应相对的充足时,在生育期通过的氮肥调控,机采棉在整个生育的期中蕾期-花铃期对养分的需求量最大,吸收N素养分占全生期吸收总N养分的83.22%66.14%、吸收P2O5占总P2O5的73.07%52.39%、吸收K2O占总K2O的79.08%75.57%,整个生育期的养分吸收呈现出先慢的增加,后迅速的增加的趋势,棉株苗期到蕾期的对养分吸收速率的缓慢,从蕾到花铃期的吸收速率增快,盛铃期吸收速达到高峰,从而机采棉获得高产。因此,选择适宜的施氮总量,在生育期通过适当的氮肥调控可以有效发挥机采棉生育期精细化施肥策略的增产作用。(2)氮肥供应相对充足时,机采棉种植得模式下生育期的通过氮肥调控(氮肥基追比为30%:70%)下的棉株的单位面上吸收N、P2O5、K2O其他调控处理的吸收量,并且K2O吸收量最大,特别棉花生育的后期。不同产量是水平下N、P2O5、K2O吸收比值总体上相的,但在各生育期的养分吸收比值有些的差异,本研究中的高产、最高的产棉株整个的生育期吸收钾的比都高于一般的产量的棉株,特别在花铃的期和吐絮的期表现的更明显。因此,在氮肥的调控过程要注意磷肥、钾肥的在全生育的稳定供应,更要注意的生长后期的钾肥供给。(3)水肥供应的充足时,机采棉生的育期水肥调控下精细化水的肥运筹策略(W1N2;氮肥追肥比例为7%、8%、20%、20%、8%、7%;灌溉策略为2%、3%、6%、12%、13%、14%、14%、13%、12%、6%、3%、2%),能使棉花获得高产稳健的株型,可调控第1果枝高至21.5 cm,达到机械采收规定的高,同时,精细化水肥运筹可显着影响各处理的果枝台数,其中高产的处理W1N2的单株的果枝台数达到9.1台,本研究中,棉花棉铃的横向以内围的铃为主,各处理内围铃占总铃比例均在70%左右,各处理均符合棉花高产对棉铃横向分布的要求,处理W1N2、W3N3的棉花上、中、下的部铃分布比的较均匀,处理W1N2、W3N3的下部铃的占总铃比例分别略高于中部铃和上部铃,符合机采棉模式下棉花棉铃纵向分布的要求,因此,水肥调控能够调节机采棉株型结构及产量构成。(4)水肥供应的充足时,机采棉生的育期水肥调控下高产处理的W1N2的棉花单铃的质量为5.90 g,单株有效的铃数为5.8个,达到了7845.88 kg/hm2的高产水平。机采棉种植模式下,通过膜下滴灌精细化水肥运筹,可显着提升棉花株高、株宽、茎粗、干物质积累量,改善棉花单铃质量、铃数,增加籽棉产量;有效调控始果枝节高、果枝台数、棉铃分布均匀性等塑型指标。生产中在生育期实行“前六次轻,后六次重”(2%、3%、6%、12%、13%、14%、14%、13%、12%、6%、3%、2%)的灌溉策略和“前后等量追施”(7%、8%、20%、20%、8%、7%)的追肥策略能够保障机械采净率及高产稳产。

龚双凤,马兴旺,索俊宇,陈宝燕,朱靖蓉,何万义,杨涛[9](2015)在《氮肥运筹对机采棉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田间试验,探明机采棉种植模式下氮肥运筹技术模式,研究不同产量水平下机采棉各生育期吸收N、P、K的量与比例及其区别,以期明确土壤-棉花体系养分吸收利用特征,指导机采棉模式下高效施肥。【方法】在田间不同施氮策略处理下,对机采棉各生育期定点采集植株样品并测产,统计分析N、P、K含量和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随着氮肥基施比例由0提高到40%,在机采棉模式下,可形成7 667.15 kg/hm2超高产,7 376.12 kg/hm2的中高产,7 212.33 kg/hm2的一般产量三种水平;机采棉在苗-蕾期对氮素的吸收是占主要的,占棉花这时期吸收养分总量的34.57%48.52%。蕾期-花铃期对养分的需求量最大,吸收N占棉花整个生育期吸收总N的66.14%83.22%、吸收P2O5占总P2O5的52.39%73.07%、吸收K2O占总K2O的75.57%79.08%。机采棉种植模式下棉花对养分的需求表现出对氮需求较早,且量也较大;对磷的需求稍晚,但需求持续时间长;对钾的需求时间和强度处于氮、磷之间。【结论】机采棉种植模式下,通过氮肥的基追比例运筹,能够调控棉花达到不同的产量水平。机采棉超高产棉花单位面积上吸收N、P2O5、K2O的量高于一般产量和中高产棉花的吸收量,并且对K2O吸收的绝对量最大。不同产量水平下棉花对N、P2O5、K2O养分吸收比值总体上是相近的,但在各生育期养分吸收比值有差异。

车升国[10](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二、新疆超高产棉花需肥特性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超高产棉花需肥特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早熟陆地棉推广品种产量、品质对施肥量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不同棉花品种类型的需肥特性研究
    2 施肥量对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
    3 施肥量对棉花物质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4 施肥量对棉花冠层特征的影响
    5 施肥量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第二章 施肥量对早熟陆地棉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量下6个棉花品种农艺性状的变化
        2.2 不同施肥量下6个棉花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
        2.3 不同施肥量下6个棉花品种纤维品质的变化
        2.4 不同施肥量下6个棉花品种肥料利用率的变化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施肥量对早熟陆地棉品种物质积累、分配及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量下6个棉花品种生殖器官生物量的变化
        2.2 不同施肥量下6个棉花品种总生物量的变化
        2.3 不同施肥量下6个棉花品种分配率的变化
        2.4 不同施肥量下6个棉花品种不同器官全氮、全磷、全钾积累与分配的变化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施肥量对新疆早熟陆地棉推广品种光合特性和冠层特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量下6个棉花品种群体光合速率的变化
        2.2 不同施肥量下6个棉花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2.3 不同施肥量下6个棉花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2.4 不同施肥量下6个棉花品种叶面积指数的变化
        2.5 不同施肥量下6个棉花品种冠层整体光截获的变化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施肥量对新疆早熟陆地棉推广品种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5.1.2 施肥量对新疆早熟陆地棉推广品种物质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5.1.3 施肥量对新疆早熟陆地棉推广品种光合特性和冠层特征影响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2)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对棉花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影响棉花产量的因素
        1.2.2 行距及密度配置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1.2.3 行距及密度配置对棉花冠层结构的影响
        1.2.4 行距及密度配置对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
        1.2.5 行距及密度配置对棉花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2.6 行距及密度配置对棉花营养物质吸收的影响
        1.2.7 行距及密度配置对棉花抗病性及虫害的影响
        1.2.8 行距及密度配置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技术路线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1 棉花农艺性状调查
        2.5.2 棉花叶绿素含量测定
        2.5.3 黄萎病害调查
        2.5.4 棉花冠层指标测定
        2.5.5 棉花光合指标测定
        2.5.6 土壤基础养分及植株氮素含量测定
        2.5.7 棉花干物质积累测定
        2.5.8 棉花纤维品质测定
        2.5.9 棉花产量指标及霜前花率测定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行距和密度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行距和密度对生育期的影响
        3.1.2 行距和密度对株高的影响
        3.1.3 行距和密度对茎粗的影响
        3.1.4 行距和密度对棉株倾斜角度的影响
        3.1.5 行距和密度对棉花形态的影响
        3.1.6 行距和密度对棉花SPAD值的影响
    3.2 行距和密度对棉花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
        3.2.1 行距和密度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2.2 行距和密度对平均叶簇倾角的影响
        3.2.3 行距和密度对冠层开度的影响
    3.3 行距和密度对棉花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行距和密度对棉花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3.2 行距和密度对棉花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3.3.3 行距和密度对棉花气孔导度的影响
        3.3.4 行距和密度对棉花胞间二氧化碳的影响
    3.4 行距和密度对棉花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5 行距和密度对棉花氮素积累的影响
    3.6 行距和密度对棉花黄萎病指数的影响
    3.7 行距和密度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3.8 行距和密度对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4.1 行距和密度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行距和密度对棉花冠层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4.3 行距和密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4.4 行距和密度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棉花生育期SPAD值快速诊断推荐施氮技术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作物氮素营养诊断的研究进程
    1.2 氮素追肥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氮素追肥对于棉花叶片SPAD值的影响
    1.4 氮素追肥对棉花氮肥利用率、淋溶的影响
    1.5 氮素追肥对于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2.2.1 试验设计
        2.2.2 试验推荐施肥模型
        2.2.3 技术要求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田间土壤基础性质测定
        2.3.2 施氮方案统计
        2.3.3 土壤硝态氮测定
        2.3.4 棉花生长、生理指标测定
        2.3.5 棉花全氮测定
        2.3.6 计算方法
        2.3.7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株高的影响
        3.1.2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茎粗的影响
        3.1.3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主茎真叶的影响
    3.2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2.1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SPAD值的影响
        3.2.2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2.4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三桃结构的影响
        3.2.5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3.3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干物质合成的影响研究
        3.3.1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2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叶片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3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器官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3.4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对棉花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研究
        3.4.1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棉花氮素积累量与分配
        3.4.2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土壤硝态氮含量
        3.4.3 不同施肥策略追肥棉花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不同施肥策略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4.2.2 不同施肥策略对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4.2.3 不同施肥策略对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4.2.4 不同施肥策略对棉花养分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4.2.5 不同施肥策略对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4.2.6 不同施肥策略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灌溉方式和灌水量对棉花冠层结构指标及群体光合生产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灌溉方式对作物冠层结构的影响
        1.1 新疆高产棉花冠层结构、光分布及叶配置特性
        1.2 灌溉方式对冠层结构和光分布的影响
        1.3 灌溉方式对叶配置的影响
    2 灌水量变化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3 灌溉方式及水量变化对棉花干物质累积及分配的影响
    4 灌溉方式及水量变化对产量构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二章 灌溉方式和灌水量对土壤水分分布及棉株生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数据统计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水分分布的变化
        2.2 棉花株高的变化
        2.3 棉花主茎节数的变化
        2.4 棉花果枝数的变化
    3 讨论
第三章 灌溉方式和灌水量对冠层结构和光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数据统计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面积指数的变化
        2.2 冠层透光率的变化
        2.3 群体光合速率和群体呼吸速率的变化
    3 讨论
        3.1 膜下滴灌比传统漫灌棉花冠层结构更合理,群体光合生产力更高
        3.2 叶面积和光能分布协调是膜下滴灌棉花高产的重要原因
第四章 灌溉方式和灌水量对棉花冠层叶铃配置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数据统计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冠层部位叶面积指数的变化
        2.2 不同冠层部位光吸收率的变化
        2.3 不同果枝及果节位棉铃分布状态
        2.4 单位叶面积承载力的变化
        2.5 不同灌溉方式和灌水量下棉花各层干物质分配情况
    3 讨论
        3.1 各层适宜叶面积是改善光环境、提高光合生产力的关键
        3.2 膜下滴灌棉花具有更好的叶铃配置,利于棉花生产
        3.3 优良的冠层结构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累积与分配
第五章 灌溉方式和灌水量对光合产物累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数据统计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棉花干物质累积及分配的变化
        2.2 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
        2.3 棉花纤维品质的变化
    3 讨论
        3.1 棉株生长对不同灌溉方式响应差异,造成干物质累积变化
        3.2 膜下滴灌节水效果显着,更利于产量形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1.1 膜下滴灌棉花根区土壤水分灌水前后波动较小,易塑造稳定株型
        1.2 膜下滴灌相对传统漫灌,更易塑造优良的冠层结构
        1.3 膜下滴灌有利于棉花干物质累积和产量形成,灌溉水利用效率更高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5)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产量及氮肥利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密度对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1.1.2 氮肥对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1.1.3 存在问题
    1.2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2.1 目的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第2章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生育进程的影响
        2.2.2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农艺性状的影响
        2.2.3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棉铃分布的影响
        2.2.4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讨论
        2.3.2 小结
第3章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光合及冠层特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叶面积指数、冠层开度的影响
        3.2.2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盛花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3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温度的影响
        3.2.4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盛铃期光合响应曲线的影响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4章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干物质积累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4.2.2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群体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4.2.3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2.4 氮肥利用效率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5.1.2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光合及冠层特性的影响
        5.1.3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干物质积累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1.3.1 研究方法
        1.3.2 参数选择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1.5 研究契机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估算方法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2.2.2 秸秆还田
    2.3 讨论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2.3.4 对策和建议
    2.4 小结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估算方法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3.3 讨论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3.3 问题及建议
    3.4 小结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估算方法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4.3 讨论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4.3.2 问题及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估算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估算方法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6.3 讨论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4 小结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估算方法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7.3 讨论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7.3.2 对策建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估算方法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8.1.3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8.3 讨论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8.3.3 对策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9.1 材料与方法
        9.1.1 估算方法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养分需求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9.3 讨论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9.4 小结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致谢
作者简历

(7)棉花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及其生理生态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棉花轻简化栽培的概念和关键技术
    1.1 轻简化栽培的概念和内涵
    1.2 棉花轻简化栽培的关键技术
2 棉花轻简化栽培的生理生态学机制
    2.1 单粒精播壮苗机制
    2.2 密植减免整枝机制
    2.3 轻简化栽培棉花的丰产稳产机制
    2.4 基于集中成铃的棉花高光效群体指标
    2.5 棉花N素营养规律
    2.6 棉花适应非充分灌溉的生理学机制
3 展望

(8)水肥调控对机采棉模式下棉花株型结构塑造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机采棉种植模式下水肥调控的研究趋势
第二章 研究方案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材料与方法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机采棉种植模式氮肥调控下棉花的响应规律
    3.1 各生育期不同氮肥调控下机采棉产量及其构成的特点
    3.2 各生育期不同氮肥调控下机采棉养分积累及SPAD值的特点
    3.3 各生育期机采棉不同产量水平下养分吸收量及养分吸收比例的关系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机采棉种植模式水肥调控下棉花的响应关系
    4.1 各生育期不同水肥调控对机采棉个体株型响应程度
    4.2 各生育期不同水肥调控对机采棉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3 各生育期不同水肥调控对机采棉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4.4 各生育期不同水肥调控对机采棉吐絮初期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氮肥运筹对机采棉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1.2.1试验设计
        1.2.2测定项目
2结果与分析
    2.1机采棉模式下不同产量水平棉花N、P、K积累
    2.2机采棉下不同产量水平下各生育期吸收养分量与比例
        2.2.1机采棉不同产量棉花吸收N、P、K状况
        2.2.2机采棉不同产量棉花各生育期N、P、K配比状况
3讨论
4结论

(10)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3.1 研究方法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3.1 引言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3.2.1 配方依据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3.5 模型评价
    3.6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1 引言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1 引言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1 引言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6.5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1 引言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7.5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1 引言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8.5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1 引言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9.5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1 引言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0.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1 引言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1.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12.1 主要结论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数据来源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新疆超高产棉花需肥特性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早熟陆地棉推广品种产量、品质对施肥量变化的响应[D]. 闫江伟.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2]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对棉花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敦磊. 塔里木大学, 2020
  • [3]棉花生育期SPAD值快速诊断推荐施氮技术优化[D]. 杨健. 塔里木大学, 2020(12)
  • [4]灌溉方式和灌水量对棉花冠层结构指标及群体光合生产力的影响[D]. 杜刚锋.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5]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产量及氮肥利用影响的研究[D]. 李春艳.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6]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7]棉花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及其生理生态学机制[J]. 董合忠,杨国正,李亚兵,田立文,代建龙,孔祥强. 作物学报, 2017(05)
  • [8]水肥调控对机采棉模式下棉花株型结构塑造及产量的影响[D]. 龚双凤.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
  • [9]氮肥运筹对机采棉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J]. 龚双凤,马兴旺,索俊宇,陈宝燕,朱靖蓉,何万义,杨涛. 新疆农业科学, 2015(07)
  • [10]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标签:;  ;  ;  ;  ;  

新疆超高产棉花需肥特征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