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在基础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激光在基础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激光在基础科学研究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兴耀[1](2020)在《AI领域全球知识网络对本地知识创新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推进与发展,人工智能(AI)作为现代和未来产业的代表和核心,正在主导和重塑全球各行各业,并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随着5G和物联网基础技术的快速推进,人工智能的突破速度大大也超过预期,而建立健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已成为实现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大核心抓手和奋斗目标。与传统领域和技术不同,人工智能领域知识创新发展既有不同空间尺度的多层次空间网络特征,同时其技术发展与应用演进又具有多样化与复杂性并存的复杂系统特征。人工智能领域知识创新发展的这一双重特性使得其知识创新活动中,全球知识网络对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过去依靠单个创新主体独立研发与技术转化难以诠释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创新发展变化。有鉴于此,本文拟从知识网络视角来研究探讨人工智能领域全球知识网络对本地知识创新演进的影响,包括知识网络“全球通道”桥接机理以及本地吸收转化“本地蜂鸣”过程。无疑,研究工作在丰富和完善知识创新网络发展理论的同时,对于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知识创新发展更好融入和借助全球创新网络,以更好实现本地知识创新,更好建立健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化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论文通过对人工智能知识网络的演进与发展,以及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践的分析与认识,在廓清人工智能领域科学与技术全球区域发展格局,以及国际人才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桥接角色和作用基础上,对全球科学与技术知识网络、“全球-本地”双层知识网络的影响路径进行了系统刻画。具体包括:首先,从“全球通道-本地蜂鸣”理论、创新网络的行为主体与特征、知识网络与创新过程和知识网络嵌入等方面全面客观描绘全球知识网络影响本地(国家、城市)知识创新相关的核心理论、概念及其逻辑关系,清晰厘清全球知识网络和本地(国家、城市)知识创新的研究现状和缺口,提炼全球知识网络影响或嵌入本地(国家、城市)知识创新在理论层面的关键要素及其作用路径。其次,在上述梳理的研究缺口和问题的突破口基础上,承接前述关于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的本质特点,通过企业、高校、“企业-高校”联合实验室三个不同维度和层次的探索性案例具象刻画全球知识网络对本地知识创新影响的作用路径,进而提炼人工智能领域在实践层面全球知识网络嵌入下本地知识创新的关键要素及其作用路径,并由此延伸假设命题:围绕行为主体与要素之间的联系,“全球-本地”过程中知识、人才和组织等要素之间的运行过程机理是什么?基于国家宏观层面视角,知识创新过程中全球知识网络所产生的大量差异化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如何影响国家知识创新绩效?本地城市知识创新一方面既受到全球知识网络嵌入的影响另一方面其也是知识创新主要驱动力,那么“全球-本地”双层知识网络将如何影响知识创新?再次,以三个假设命题形成三条逻辑链条并分别构建对应子研究,并以分别代表技术和科学知识的USPTO专利数据库和WOS论文数据库建立逻辑证伪的基础数据库展开实证分析,进而在数据层面验证全球知识网络嵌入下本地知识创新的作用路径:子研究一聚焦国际人才在全球知识网络嵌入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即“全球通道”;子研究二分析全球知识网络对国家知识创新的影响方式,即“本地(国家)蜂鸣”;子研究三则研究全球知识网络和本地知识网络双重嵌入下的本地城市知识创新问题,即“本地(城市)蜂鸣”。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国际人才在“全球-本地”过程中扮演重要桥接“全球通道”作用:向内重塑组织知识结构,向外影响组织在知识网络的位势。通过国际人才全球知识流入到组织内,异质性知识改变了组织知识结构,影响了组织知识创新;同时,跨区域合作过程中组织的知识网络也向外部溢出和扩散,通过国际人才建立国际合作交流,可以提升组织影响力,帮助企业和科研组织提升网络位势。(2)全球科学知识网络与全球技术知识网络组成了全球知识网络,双重嵌入格局下,前者在国家知识创新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后者则直接影响国家知识创新。通过跨层次网络的研究范式,将不同空间尺度下多层次网络结构联系研究,实现了整体和局部的有机结合,突破了地理空间网络单一维度的研究范式。(3)全球知识网络为本地知识网络带来了异质性创新资源,本地知识网络则为资源的吸收和转化提供了基础保障,“全球-本地”双层知识网络共同推动了本地知识创新,“全球-本地”双层知识网络对本地城市知识创新起到重要合力作用。

王贻芳,白云翔[2](2020)在《发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引领国际科技创新》文中提出科学研究对仪器设备的依赖是逐步发展的。从放大镜、显微镜等简单扩展人的观察能力的小仪器到电子显微镜等大型仪器设备,一直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道路,世界科技强国都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放在科技发展战略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时代,我国经济实力已逐渐与发达国家相比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必然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如何聚焦重大科学前沿做出重大发现,如何对我国的科技和其它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如何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引擎,都是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介绍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设施在重大科学突破、多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培养、产业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深远影响,针对设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对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设施发展战略提出建议。

蒋新颖[3](2020)在《高效重频大能量脉冲激光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能量重频脉冲激光器在基础科学、工业加工、国防建设等领域中有重要应用。此类激光器由于是重频运转,相对于单次运行的激光器,对热管理有更高的要求,相对于连续激光器,对自发辐射光放大(ASE)的控制有更高的要求。在满足以上两点主要要求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激光器的转换效率、实现激光器紧凑化对其适应高要求的应用场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高效紧凑的大能量重频脉冲激光器关键技术和物理问题进行研究,重点从激光器的热管理、ASE抑制、激光器光学构型等方面展开理论分析、设计与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如下:1.阐述了大能量重频脉冲激光器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对影响大能量脉冲激光器效率和紧凑性的关键问题作了定性分析,理清了设计此类激光器的技术难点和基本设计思路。2.分别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激光器热管理问题进行了设计与研制。针对水冷激活镜放大器的热管理与光束控制问题,采用流道优化、边缘热平衡设计、主动应力等方法,使得放大器在强泵浦下的高频波前畸变和增益介质在多物耦合应力加载下的像散得到有效控制。设计并研制了高速气冷模块和基于正十八烷固液相变的温控模块,掌握了大口径介质透射式气冷的关键技术、相变热管理关键技术,为百焦耳百赫兹脉冲激光器不同应用场景的热管理提供了解决方案。3.针对介质ASE抑制问题,提出了介质边缘切割成梯形多面体的边缘处理方法,解决了高折射率晶体无折射率匹配胶情况下的ASE光线导出问题,实现了激光介质高效储能,并消除了激活介质边缘产热跳跃,实现了边缘热平衡和ASE一体化控制。4.设计了基于Nd:YAG介质的十焦耳级重频激光器;初步设计了的基于单链路15J合束的百焦耳百赫兹激光器构型,并对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得到了采用相变热控的介质温度随运行时间变化情况;设计了单口径大能量气冷激光器构型,并对其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开展了十焦耳级激光器单元性能测试和系统联调,国内首次实现10J-50Hz的脉冲激光输出。

黄庆桥[4](2020)在《基础与应用之辩:李政道与杨振宁对中国科技战略的不同观点及现实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李政道和杨振宁对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不同观点和建议。李政道针对"文革"对基础研究的否定以及改革开放后功利主义的盛行,极力主张中国要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支持中国建设高能加速器;杨振宁针对中国科技和工业落后的现实状况,极力主张中国要更加重视应用科学研究以满足国家建设的急需,并反对中国建设高能加速器。在如何看待李、杨观点相左这一问题上,不能陷入非此即彼的窠臼,非要评判二者孰优孰劣、谁对谁错。二人的观点都很深刻,都有理有据,只是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李、杨二人观点相左,对于中国科技发展而言,反而是好事。不同观点的碰撞,能让中国领导人听到不同的声音,进而能让中国的科技战略决策更加理性、务实、周全。

梁国文[5](2019)在《二维纳米材料超快非线性光学特性及全固态超快激光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超短脉冲(超快)激光在工业精密加工、医疗美容、激光通信、军事武器以及基础科学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超快激光器及相关器件正朝着低成本、高性能方向高速发展。探索具有更低成本、更高性能的新型全固态超快激光器以及与之相关的新型非线性光学器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纳米材料的兴起,基于二维(2D)纳米材料的新型可饱和吸收体和新型光限幅器件,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与传统的非线性光学材料相比,石墨烯及过渡金属硫化物等二维纳米材料具有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工作波段宽(覆盖紫外到红外波段)等特点,在超快激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针对这一背景,本文主要对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的新型二维纳米材料超快非线性光学器件以及新型全固态超快激光系统进行探索研究;在新型超快非线性光学器件方面,论文主要对基于二硫化钨(WS2)纳米薄膜的锁模器件,和基于二硫化钼复合有机玻璃(MoS2/PMMA)固态光限幅器件的制备以及超快非线性光学特性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在新型超快激光器方面,论文针对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低成本、高光束质量全固态Yb:KGW新型超快激光器展开了理论及实验研究。本论文围绕超快激光相关的新型器件与系统展开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基于WS2纳米薄膜的锁模器件的制备和超快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提出了一个考虑带间激子复合效应的可饱和吸收(Saturable Absorption,SA)理论模型,并成功推导出两个重要解析式,它们能够描述启动阈值Fon及调制深度?T这两个关键SA参数随激发脉冲宽度变化规律;该理论模型及解析式可以用于分析及估算2D纳米薄膜的可饱和吸收行为在飞秒至纳秒区域内随脉宽变化的规律。在实验研究中,我们采用磁控溅射沉积法成功制备了多种厚度的WS2纳米薄膜,并通过控制磁控溅射沉积时间的长短来改变WS2纳米薄膜的厚度及形态,获得了一种可以极大地调控WS2薄膜的非线性SA特性的途径。然后,分别采用飞秒(fs)、皮秒(ps)及纳秒(ns)级别的多种激光脉冲来系统地研究这些纳米薄膜的SA特性。实验与理论研究结果完全一致。这些研究结果对推动基于WS2纳米薄膜的新型可饱和吸收体的发展及相关新型超快激光器的开发有着重要意义。2.基于MoS2/PMMA复合纳米材料的固态光限幅器件的制备和超快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我们将二维层状MoS2纳米片均匀地合成到固态PMMA中,成功制备出MoS2/PMMA复合块状材料;并分别利用皮秒及飞秒激光脉冲对这些MoS2/PMMA复合材料进行激发,对它们的超快非线性光学(NLO)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同时对它们的NLO特性随MoS2纳米片浓度及激发脉冲宽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们制备的少层MoS2/PMMA复合有机玻璃在飞秒和皮秒激光领域均拥有优越的光限幅特性;样品的光限幅响应随着合成到PMMA基质中的MoS2纳米片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并随着激发脉冲宽度的增加而减弱。与10 ps激光脉冲相比,样品在100 fs激光脉冲作用下的光限幅响应要强烈很多。对于100 fs激光脉冲,此MoS2/PMMA复合玻璃展现出21.5 mJ cm-2的启动阈值,315.1 mJ cm-2的限幅阈值及1.6%的钳位透过率(限幅微分透过率),这些值均低于此前报道的拥有类似透过率(85%)的其他块状纳米材料(Fe2O3,C60,及Se掺杂硅胶等)的对应参数。这些研究结果为MoS2/PMMA复合有机玻璃作为高效的光限幅器件在超快激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同时也对研制具有低光学损耗、高可靠度、低成本的固态超快光限幅器件有着重要现实意义。3.高光束质量超快激光谐振腔的解析设计方法研究。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设计两端臂像散精确补偿的激光谐振腔的解析法,该方法无需在谐振腔中引入额外的布儒斯特角单元,即可让谐振腔内两曲面镜的像散实现相互补偿,从而使得激光谐振腔两端臂的像散得到精确补偿。我们从谐振腔中两曲面折叠镜的像散能够相互补偿的充分必要条件出发,利用高斯光束传输变换理论推导出了像散相互补偿的解析表达式。利用这些解析表达式,可以直接计算出谐振腔的相关结构参数,从而轻松明了地设计出无布儒斯窗式两端臂像散同时得到精确补偿的激光谐振腔。在实验研究上,根据我们解析表达式所设计的激光谐振腔,搭建了一台典型的侧面泵浦Z型腔Nd:YAG激光器。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器两端臂光束的光斑强度分布形变及相位畸变均得到了有效的补偿,理论与实验研究结果完全吻合。本解析设计方法,有望在超快激光谐振腔设计中获得广泛应用,有助于降低高光束质量激光器的设计难度,提高超快激光谐振腔的结构灵活性,以及提升超快激光器的效率,稳定性和光束质量。4.兆瓦级全固态Yb:KGW主振荡功率放大超快激光系统的实验研究。设计并搭建了一套脉冲能量可达微焦量级(峰值功率达兆瓦级)的全固态Yb:KGW超短脉冲激光系统。该激光系统采用主振荡功率放大(Master Oscillator Power Amplifier,MOPA)结构,由种子源振荡器,脉冲选择单元及多通放大器组成。首先设计并搭建了一台基于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锁模的全固态Yb:KGW超短脉冲激光振荡器作为种子源。该Yb:KGW振荡器在1037 nm处实现了平均功率高达2.2 W的超短脉冲激光输出,光光效率高达22%,输出脉冲的重复频率约为43 MHz,单脉冲能量高达51 nJ。通过调整腔内的负色散量,振荡器可以输出395 fs至1.6 ps范围内的超短激光脉冲。种子源采用了高效稳定的温度控制方案和有效的像散补偿谐振腔设计,振荡器具有较高的工作稳定性以及良好的输出光束质量。在放大的过程中,我们利用脉冲选择单元将种子脉冲的重复频率降低到10 KHz以下,再注入到多通放大器中进行放大。多通放大器采用六通式折叠腔结构,并采用输出功率高达20 W的980 nm激光二极管对Yb:KGW激光晶体进行端面泵浦。种子激光脉冲经过六通放大后,脉冲能量高达2.8μJ,相应的峰值功率可达4.9×106 W。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开发的全固态Yb:KGW超快激光系统,可以高效稳定地输出中心波长为1037 nm,脉冲能量高达2.8μJ的飞秒或皮秒激光脉冲。此兆瓦级高光束质量全固态Yb:KGW超快激光器,将成为我们研究新型纳米材料的超快非线性光学特性的有力工具,也有望在超短脉冲激光加工,医疗美容以及基础科学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刘欣[6](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盛政明,陈民,翁苏明,远晓辉,陈黎明,张杰[7](2018)在《超短超强激光驱动新型粒子加速器:机遇和挑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因发明"光学镊子"和"啁啾激光脉冲放大"两项重大技术的3位科学家。其中啁啾激光脉冲放大技术使得人们在实验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超短超强激光脉冲。文章简要介绍了由超短超强激光开拓的新兴科学前沿,特别是这种强激光技术推动下的新型粒子加速器研究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王开阳[8](2018)在《钙钛矿微腔的激光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卤化铅钙钛矿(lead halide perovskite),是一种具有优异的材料特性的新兴光伏材料,例如光学吸收系数高,载流子传输长度长,载流子寿命长和缺陷态密度低等。目前,基于卤化铅钙钛矿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高达22.7%,有望超过基于晶体硅的太阳能电池。除了优异的光伏特性,钙钛矿也是一类直接带隙半导体,具有成本低廉、可溶液制备、荧光量子效率高以及辐射波长可调谐等特点,为实现电激励的低成本半导体激光器带来了曙光。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各式各样的钙钛矿激光器不断涌现,从谐振腔类型、泵浦光源的波长和脉冲宽度,到制备工艺都各不相同。然而,目前对钙钛矿微腔激光器的研究还仅停留在对谐振腔的类型、钙钛矿的种类和泵浦波长的研究上,对于激光本身的性能以及实际应用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针对上述情况,本论文从激光器的基本特性,如模式数量、品质因子(quality factor,Q值)、激光出射方向等,激光模式耦合以及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提高钙钛矿激光的性能并拓展其应用前景,为实现在常温下连续光泵浦甚至是电激励的钙钛矿激光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周围环境调控微腔模场的新机制,为微腔中的模场调控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基底模场的调控,在钙钛矿微米线中实现了单纵模高Q值的激光,并在硅光栅上实现了高密度、波长均一的钙钛矿纳米激光阵列;探究了基于模式耦合的钙钛矿光子分子激光;通过引入直波导,在钙钛矿微盘中实现了单向出射的激光。以上研究成果均为在常温下连续光泵浦和电激励的钙钛矿激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探究了基底对谐振腔中的谐振模式的影响。通过在钙钛矿微米线的一端引入泄漏损耗,抑制了沿轴向振荡的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FP)模式,从而在钙钛矿微米线中首次实现了基于横截面内的回音壁(whispering gallery,WG)模式的激光。通过降低散射损耗和辐射损耗,实现了高Q值的钙钛矿激光。通过改变泵浦位置和泵浦光斑大小,在同一根钙钛矿微米线中探究了横截面内的WG模式与轴向上的FP模式之间的模式竞争以及光开关现象。(2)探究了空间上周期分布的泄漏损耗对微腔中的谐振模式的影响。通过将钙钛矿微米线转移到高折射率的硅光栅基底上,实现了制备简单、集成密度高、波长均一的钙钛矿纳米激光器阵列。(3)探究了钙钛矿微米线之间的模式耦合。通过将一根钙钛矿微米线折断,并将折断的两部分钙钛矿相互靠近,在泵浦光作用下,实现了光子分子激光器。(4)探究了直波导对钙钛矿微盘中的出射方向的影响。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制备出直波导与微盘相连的钙钛矿样品,首次实现了单向出射的钙钛矿激光。本文的研究工作不仅为电激励的钙钛矿激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还为微腔中的模场调控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任林琇[9](2018)在《基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PI制管理模式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科技与经济交融发展特征明显,综合国力竞争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加依靠科技创新。基础研究是产出原创性成果、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先导和源泉,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开展科学研究的必然选择和战略重点。科研管理模式是影响科研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源自西方国家的PI制模式经过多年的摸索、积累,已经证明在基础研究领域起到了较好地组织管理作用。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在积极引进PI制,但因我国体制机制与西方国家不同,PI制功能在我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何在我国现实国情、现有体制、现行机制下将PI制管理模式应用到我国的科研管理工作中,并发挥其优势管理功能,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焦点。从现有研究来看,学术界关于PI制的理论研究较少,多从科研管理的某一个方面,如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等方面研究。努力结合我国科研管理机构体制、机制的特点,紧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规律,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科研管理模式,以期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管理体制的PI制,提高科研产出绩效、增强科技竞争力[1]。研究并构建符合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发展特征的PI制管理模式,对促进我国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发展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以构建新型PI制管理模式,促进我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提高原创性和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产出为目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专家深度访谈、专家咨询、问卷调查以及系统分析、理论推演、总结归纳等方法。在确定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查找并整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比较国内外PI制科研管理概况,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影响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紧扣我国体制、机制的特点,提出PI制管理模式实施的建议,并探索构建适合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PI制管理模式,为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及管理参考。论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PI制管理模式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主要内容。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并归纳国内外对PI制、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以及科技人力资源等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的相关理论、研究所涉及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了本论文研究提出的问题、应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制定技术路线。第二部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PI制管理模式相关理论因素研究。对科学研究、科研管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激励与约束理论、PI制等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发达国家的科研管理研究。本章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的科研管理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成功经验,为下文PI制科研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借鉴。第四部分:国内科研管理历史演进及现状研究。首先阐述了国内的科研管理历史;接着梳理了我国的科研管理模式演进,重点对PI制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找出我国PI制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选取国内四个实施PI制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机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所、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行案例研究,针对案例科研机构,总结、分析、归纳其实施经验及遇到的瓶颈,为本研究构建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PI制管理模式准备实践基础。第五部分:为PI制管理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影响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应用德尔菲法采集因素,建立PI制的影响因素库,并根据每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赋值打分,按得分大小排序确认重要程度。其次,采用Dematel法建立因素的直接影响矩阵,通过对直接影响矩阵进行正规化、逆矩阵、矩阵乘积计算后得出综合影响矩阵,并计算出每个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依据各因素的原因度值和中心度值,最终确定影响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第六部分: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PI制管理模式构建研究。本章在前文文献研究、国内外科研管理分析及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等工作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面向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PI制管理模式:首先,在宏观层面,国家需要用政策引导、法律保障PI制实施顺畅;其次,在中观层面,基础研究领域的行政管理部门要结合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规律,制定相应的机制、营造合适的环境促进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再次,在微观层面,研究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要素管理制度,包括有利于PI制管理模式实施的各项制度。第七部分:结论与展望。本章主要对本研究的发现进行总结讨论,阐述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实践价值以及主要创新点,分析本研究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本研究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基本特征出发,立足于创新性成果产出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将管理学的系统理论、激励理论、权变理论、公平理论等同时应用在科研管理领域展开对应的分析,进而得出在PI制模式构建时应该重点强调的制度及其建设的核心。通过研究,创新提出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实施PI制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并对PI制模式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心的构建提出建设构想。本研究丰富了我国科研管理方面理论研究,同时针对性建议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选用PI制管理模式作为常态化、最优模式,并在实际工作开展上提供政策建议和管理参考。

林燕[10](2017)在《广东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基础研究政策执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础研究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源泉,基础研究政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手段。从实际效用价值看,基础研究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进步的关键环节,而立足于政府,基础研究政策是政府弥补市场失灵,引导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可见,基础研究及其政策对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但中国的基础研究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基础研究政策薄弱,起步也较晚。而对于国内各省市譬如广东,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并未有所提升,基础研究政策执行过程存在问题,而目前关于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基础研究政策的研究比较缺乏,因此,对广东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基础研究政策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与理论意义。本文立足于探讨省市层面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基础研究政策的特点,以广东这一发达省份的整体发展为背景,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统计分析以及政策研究等方法对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基础研究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二章是基本理论研究,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与政策分析模型等,对创新、创新驱动、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政策、创新驱动发展与基础研究政策两者关系、政府支持基础研究政策的依据等进行理论概述。第三章运用史密斯模型深入分析广东省基础研究政策执行的现状与问题,对问题的产生进行究因,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对调整和完善基础研究政策执行过程的需求。第四章介绍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省市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研究政策执行的经验。第五章是在理论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视角就优化广东现行基础研究政策执行提出针对性建议。通过对广东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基础研究政策执行过程的全面深入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新时期,广东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基础研究政策特点鲜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等主体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总体上呈现历年增长的趋势,基础研究环境建设也逐渐受到重视。但在基础研究政策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基础研究政策投入不足、执行机构执行效力不高、三大研究主体投入力度较低、科研环境不太乐观等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积极做好基础研究政策投入工作,加强基础研究政策执行过程的管理,引导并与三大主体建立有效的“政-企-校-研”基础研究合作模式,不断优化基础研究环境,更好地实现以基础研究政策工具带动广东创新驱动发展。

二、激光在基础科学研究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光在基础科学研究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AI领域全球知识网络对本地知识创新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全球通道-本地蜂鸣”理论
        2.1.1 理论脉络与研究趋势
        2.1.2 空间尺度与分析层面
        2.1.3 全球-地方网络分析框架
    2.2 创新网络的行为主体与特征
        2.2.1 创新网络行为主体类型
        2.2.2 创新网络组成要素与结构特征
        2.2.3 创新网络分析层次的划分与联系
    2.3 知识网络与创新过程
        2.3.1 知识网络内涵与研究趋势
        2.3.2 网络关系与知识流动
        2.3.3 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
        2.3.4 知识网络与合作创新
    2.4 知识网络嵌入相关研究述评
        2.4.1 知识网络嵌入源起与内涵
        2.4.2 人力资本在网络嵌入中的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探索性案例研究
    3.1 案例研究概述
        3.1.1 案例研究类型
        3.1.2 案例研究步骤
    3.2 案例研究设计
        3.2.1 案例选择
        3.2.2 数据收集
    3.3 案例简介
        3.3.1 DG公司
        3.3.2 ZW大学
        3.3.3 KD公司与HG大学
    3.4 案例分析与主要发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思路
    4.2 “全球通道”-国际人才视角
    4.3 “本地蜂鸣”-国家知识创新
    4.4 “本地蜂鸣”-城市知识创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人才视角下全球知识网络嵌入的组织知识创新
    5.1 研究数据
    5.2 引言
    5.3 全球知识网络对本地组织知识创造的影响
    5.4 全球知识网络嵌入下本地组织在网络中位势
    5.5 实证分析与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球知识网络嵌入下的国家知识创新
    6.1 引言
    6.2 全球技术知识网络对国家技术创新的影响
    6.3 科学知识网络对技术知识网络的调节效应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球-本地”双层知识网络与城市知识创新
    7.1 全球与本地知识网络特征分析
        7.1.1 科学知识网络特征
        7.1.2 技术知识网络特征
        7.1.3 科学与技术知识网络的知识特征对比分析
        7.1.4 科学与技术知识网络的空间特征对比分析
    7.2 本地知识网络对城市知识创新的影响
    7.3 “全球-本地”知识网络对本地城市知识创新影响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管理启示
    8.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发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引领国际科技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言
    (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的定义
    (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分类
    (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特点
二、国际、国内背景与发展趋势
    (一)美、欧国家的设施发展状况
    (二)以探索物质深层次结构为目标的设施仍然是“基础中的基础、前沿中的前沿”
    (三)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建立综合型科学中心是国际科技发展的特点
    (四)中国的大科学装置建设发展历程
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作用与影响
    (一)专用研究设施产生重大基础科学突破
    (二)公共实验平台支撑多学科发展
    (三)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造就一流人才团队
    (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高指标和超前性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动力
    (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六)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支撑能力
四、中国第一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果的回顾与启示
    (一)BEPC为我国大科学装置发展奠定基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二)从“一席之地”到全面发展,为多学科发展提供先进研究平台
    (三)“大科学”与“小科学”互为补充、协调发展
    (四)未来发展:从“一席之地”到全面领先
五、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大科学装置的数量、体量、成果产出与科技强国存在差距
    (二)设施规划和项目遴选中的重点不够突出,不足以实现引领
    (三)设施建设中的技术引进比重偏大,关键部件的自主创新需进一步加强
    (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预制研究环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五)预算管理存在不合理之处,限制了技术创新
    (六)设施缺少国际吸引力,国际贡献比重低,国际合作活跃程度不够
六、抓住历史机遇,在重点领域实现引领
    (一)发挥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避免以量的扩张取代质的跨越
    (二)将科学发展和国家战略相结合,准确判断突破方向,在重要领域抢占先机实现引领
    (三)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创建国际科学中心
七、结语

(3)高效重频大能量脉冲激光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发展现状
        1.2.1 大能量重频脉冲激光器应用发展现状
        1.2.2 大能量重频脉冲激光器发展现状
        1.2.3 重频大能量激光器的主要技术问题
    1.3 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高效重频大能量脉冲激光器关键问题分析
    2.1 重频脉冲激光器热管理关键问题分析
        2.1.1 热管理物理问题
        2.1.2 热管理技术问题分析
    2.2 影响效率的关键问题分析
        2.2.1 影响效率的物理问题分析
        2.2.2 影响效率的技术问题分析
    2.3 高效重频大能量激光器的设计难点分析与研制思路
        2.3.1 设计难点分析
        2.3.2 研制思路
第三章 重频热管理与光束质量控制
    3.1 背向水冷激活镜激光器热管理方案设计与数值分析
        3.1.1 高效均匀的冷却结构设计
        3.1.2 激光介质热分析
    3.2 光束波前畸变分析与抑制
        3.2.1 光束波前畸变分析
        3.2.2 光束波前畸变对光束质量的影响实验研究
        3.2.3 强泵浦下热致波前畸变抑制
        3.2.4 放大器指向与介质象散控制
    3.3 氦气冷却的热管理模块设计与验证
    3.4 相变热管理方案设计与验证
        3.4.1 相变过程分析与优化
        3.4.2 相变控温验证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效储能增益模块的关键问题
    4.1 影响储能密度的参数数值计算
        4.1.1 材料尺寸对储能密度的影响
        4.1.2 材料发射截面对储能密度的影响
        4.1.3 能级结构对储能密度的影响
    4.2 提高储能效率的方法与设计
        4.2.1 介质边缘处理方法
        4.2.2 采用合适尺寸的介质材料
    4.3 高效储能增益模块实验研究
        4.3.1 荧光曲线测试
        4.3.2 增益曲线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激光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5.1 高重频10J脉冲激光器设计
        5.1.1 总体技术路线
        5.1.2 单元设计技术
    5.2 高重频10J脉冲激光器实验研究
        5.2.1 单元性能测试
        5.2.2 激光系统集成调试
        5.2.3 激光系统输出参数测试
    5.3 百焦耳百赫兹激光器概念设计
        5.3.1 泵浦钛宝石用激光器器总体技术路线与关键单元技术
        5.3.2 泵浦光参量放大器的百焦耳百赫兹激光器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论文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基础与应用之辩:李政道与杨振宁对中国科技战略的不同观点及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问题的提出
1 李政道强调基础科学研究
    1.1 鼎力支持中国建设高能加速器
    1.2 极力主张中国应重视基础科学研究
2 杨振宁强调应用科学研究
    2.1 持续反对中国建设高能加速器
    2.2 极力主张中国要更加重视应用科学研究
        第一,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是从长远观点来讲的。
        第二,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更需要应用科学研究。
        第三,结合中国国情和现实需要建议海外学子开阔视野。
3 基础与应用之辩的现实意义

(5)二维纳米材料超快非线性光学特性及全固态超快激光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产生超短脉冲激光的关键技术简介
        1.2.1 锁模技术的基本原理
        1.2.2 锁模技术的实现方法
    1.3 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的发展状况
    1.4 二维纳米材料超快非线性光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1.4.1 WS_2 二维纳米薄膜材料超快可饱和吸收特性的研究进展
        1.4.2 MoS_2 纳米材料的超快光限幅特性的研究进展
    1.5 全固态超快激光器的关键技术简介
        1.5.1 超短脉冲激光谐振腔中像散补偿方法的研究进展
        1.5.2 全固态超快激光器中的激光二极管泵浦技术
        1.5.3 全固态超快激光器的增益介质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WS_2纳米薄膜锁模器件的制备和超快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WS_2 纳米薄膜样品的制备及表征分析
    2.3 WS_2 纳米薄膜的非线性光学实验研究及讨论
        2.3.1 非线性光学实验装置
        2.3.2 非线性光学实验结果及讨论
        2.3.3 考虑带间激子复合效应脉冲宽度依赖的非线性吸收模型及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oS_2/PMMA复合纳米材料固态光限幅器件的制备和超快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MoS_2/ PMMA复合块状材料的制备
        3.2.2 非线性光学实验装置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3.1 材料表征结果及分析
        3.3.2 超快非线性光学实验结果及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光束质量超快激光谐振腔设计的解析法研究
    4.1 引言
    4.2 像散补偿的解析法及解析表达式
    4.3 实验验证及讨论
        4.3.1 像散补偿折叠腔激光器两端臂输出的光斑强度分布
        4.3.2 像散补偿折叠腔激光器的相位补偿状况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兆瓦级全固态Yb:KGW超快激光系统的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全固态Yb:KGW超快激光振荡器的实验研究
        5.2.1 Yb:KGW激光晶体的工作特性
        5.2.2 泵浦源及泵浦方式的特性
        5.2.3 激光谐振腔的结构设计及实验
        5.2.4 Yb:KGW超短脉冲振荡器的输出特性
    5.3 Yb:KGW超短脉冲激光多通放大器的实验研究
        5.3.1 脉冲选择单元工作特性
        5.3.2 Yb:KGW超短脉冲激光多通放大器的实验装置
        5.3.3 Yb:KGW超短脉冲激光多通放大器的实验结果
    5.4 兆瓦级全固态Yb:KGW超快激光系统的总体描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6.2 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超短超强激光驱动新型粒子加速器:机遇和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及其催生的超强激光竞赛
2 超强激光催生的新兴交叉学科
3 超强激光驱动新型粒子加速器
    3.1 激光尾波加速
    3.2 激光驱动离子加速
4 展望

(8)钙钛矿微腔的激光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钙钛矿激光器的发展现状
        1.2.1 自主成腔的钙钛矿激光器
        1.2.2 外腔耦合的钙钛矿激光器
        1.2.3 双光子或多光子泵浦的钙钛矿激光器
        1.2.4 稳定性增强的钙钛矿激光器
    1.3 现有研究结果的不足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钙钛矿微米线横截面内的单模激光
    2.1 引言
    2.2 单晶钙钛矿的制备和表征以及显微操作系统
        2.2.1 单晶钙钛矿的制备
        2.2.2 单晶钙钛矿的表征
        2.2.3 显微操作系统
    2.3 钙钛矿微米线中的FP模式激光
        2.3.1 实验装置及泵浦光路
        2.3.2 钙钛矿微米线FP模式激光
        2.3.3 钙钛矿微米线FP模式数值仿真
    2.4 钙钛矿微米线横截面的WG模式激光
        2.4.1 钙钛矿微米线FP模式激光的抑制
        2.4.2 钙钛矿微米线横截面内的激光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钙钛矿微米线中的高Q值激光和模式间相互作用
    3.1 引言
    3.2 钙钛矿微米线横截面内高Q值的WG模式激光
        3.2.1 钙钛矿微米线中的高Q值激光
        3.2.2 高Q值激光模式的数值仿真
        3.2.3 钙钛矿微米线横截面WG模式Q值统计
    3.3 单根钙钛矿微米线中的模式竞争
        3.3.1 钙钛矿微米线中的模式竞争
        3.3.2 无机钙钛矿微米线中的模式竞争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钙钛矿微米线的纳米激光阵列和光子分子激光器
    4.1 引言
    4.2 集成密度高、波长一致的钙钛矿纳米激光阵列
        4.2.1 基底对结构限制光能力的影响
        4.2.2 光刻胶基底上的纳米激光阵列
        4.2.3 硅基底上的纳米激光阵列
    4.3 光子分子激光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单向出射的钙钛矿激光器
    5.1 引言
    5.2 波导连接的钙钛矿微盘的合成
    5.3 单向出射的钙钛矿微盘激光器
        5.3.1 波导连接微盘结构的数值仿真
        5.3.2 波导连接微盘的钙钛矿样品激光的单向出射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基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PI制管理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科学研究内涵
    2.2 科研管理相关理论
    2.3 生命科学基础相关研究
    2.4 PI制相关研究
    2.5 相关管理理论
第三章 主要发达国家科研管理模式的分析
    3.1 国外科研机构的组织模式变革
    3.2 主要发达国家科研管理模式研究
    3.3 研究启示
    3.4 小结
第四章 我国科研管理历史演进及现状研究
    4.1 我国科研管理的近代历史溯源
    4.2 科研管理模式演进
    4.3 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机构PI制模式实施案例研究
    4.4 研究启示
    4.5 小结
第五章 影响PI制管理模式功能发挥的因素研究
    5.1 TN法概述
    5.2 因素分析与识别的DEMATEL法及其实施步骤
    5.3 应用德尔菲法进行PI制管理模式影响因素识别
    5.4 应用DEMATEL法进行PI制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分析
    5.5 影响PI制功能因素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PI制管理模式构建
    6.1 构建目标
    6.2 构建原则
    6.3 构建方法
    6.4 “全自由契约式”PI制科研管理模式的构建
    6.5 PI制管理模式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心建设构想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科研团队PI制组织模式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广东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基础研究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3.4 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概述
    2.1 创新驱动发展
        2.1.1 创新驱动发展的涵义
        2.1.2 各创新主体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
    2.2 基础研究政策
        2.2.1 基础研究的涵义
        2.2.2 基础研究政策的涵义与属性
    2.3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加强基础研究政策执行的必要性
        2.3.1 创新驱动发展与基础研究政策的内在关系
        2.3.2 创新驱动发展对基础研究政策的现实需求
    2.4 省市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依据和政策工具
        2.4.1 理论依据
        2.4.2 现实依据
        2.4.3 政策工具
    2.5 基础研究政策执行分析模型——史密斯模型
    2.6 本文分析应用的主要理论
        2.6.1 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6.2 市场失灵理论
        2.6.3 公共产品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省的基础研究政策及其执行效果
    3.1 广东省基础研究政策的内容和特点
        3.1.1 广东省基础研究政策的内容
        3.1.2 广东省基础研究政策的特点
    3.2 广东省基础研究政策执行的现状
        3.2.1 执行机构:加大基础研究执行力度
        3.2.2 目标群体:三大主体投入增幅明显
        3.2.3 环境因素:三大环境助力政策执行
    3.3 广东省基础研究政策执行的效果
        3.3.1 论文产出颇丰
        3.3.2 获奖数量增加
        3.3.3 发明专利产出速增
        3.3.4 基础研究优秀人才队伍壮大
    3.4 广东省基础研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3.4.1 政策因素:基础研究政策投入不足
        3.4.2 执行机构:政策执行效力有待提高
        3.4.3 目标群体:三大主体基础研究投入不足
        3.4.4 环境因素:科研环境不容乐观
    3.5 广东省基础研究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5.1 基础研究政策评价机制尚未健全
        3.5.2 执行机构意识与专业素质较弱
        3.5.3 “企-校-研”合作机制尚未建立
        3.5.4 功利性的人文和市场环境影响科研环境
    3.6 创新驱动发展对完善广东省基础研究政策执行过程的需求
        3.6.1 基础研究政策评价机制确保政策有效性
        3.6.2 专业素质人才保证政策执行过程的质量
        3.6.3 “企-校-研”合作机制推动政策落实
        3.6.4 良好的科研环境促进市场导向型政策发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基础研究政策执行的经验借鉴
    4.1 OECD典型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基础研究政策执行的经验借鉴
        4.1.1 美国的经验
        4.1.2 英国的经验
        4.1.3 日本的经验
        4.1.4 对广东的启示
    4.2 我国其他发达省市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基础研究政策执行的经验借鉴
        4.2.1 北京的经验
        4.2.2 上海的经验
        4.2.3 江苏的经验
        4.2.4 对广东的启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完善促进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研究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
    5.1 重视基础研究政策投入
        5.1.1 加大基础研究政策投入力度
        5.1.2 建立有效的基础研究政策评价机制
        5.1.3 设立广东特色的基础研究政策目标
    5.2 加强基础研究政策执行管理
        5.2.1 加强执行人员意识与专业素质的培养
        5.2.2 建立完善的基础研究资助体系
        5.2.3 健全基础研究资源管理机制
    5.3 加强三大基础研究主体投入
        5.3.1 引导高校重视基础研究
        5.3.2 发挥科研机构的主体优势
        5.3.3 建立有效的“政-企-校-研”基础研究合作模式
    5.4 重视基础研究环境建设
        5.4.1 营造学术自由、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
        5.4.2 建成学术开放、设施完善的研发环境
        5.4.3 坚持追求创新、重视质量的科研环境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四、激光在基础科学研究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AI领域全球知识网络对本地知识创新影响研究[D]. 李兴耀.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发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引领国际科技创新[J]. 王贻芳,白云翔. 管理世界, 2020(05)
  • [3]高效重频大能量脉冲激光器关键技术研究[D]. 蒋新颖.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20(01)
  • [4]基础与应用之辩:李政道与杨振宁对中国科技战略的不同观点及现实意义[J]. 黄庆桥. 中国科技论坛, 2020(01)
  • [5]二维纳米材料超快非线性光学特性及全固态超快激光器的研究[D]. 梁国文. 深圳大学, 2019(09)
  •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7]超短超强激光驱动新型粒子加速器:机遇和挑战[J]. 盛政明,陈民,翁苏明,远晓辉,陈黎明,张杰. 物理, 2018(12)
  • [8]钙钛矿微腔的激光特性研究[D]. 王开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9]基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PI制管理模式的构建[D]. 任林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2)
  • [10]广东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基础研究政策执行研究[D]. 林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激光在基础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