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堡水电站建设管理

魏家堡水电站建设管理

一、魏家堡水电站的建设管理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成波[1](2021)在《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及保障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水资源短缺地区河流断流及萎缩等不可逆转的水环境恶化问题,亟需重点研究河道生态基流保障及补偿机制,以促进该区域河流水生态健康的恢复。基流保障是恢复河流水生态环境的关键,但目前为止对基于生态效益和可接受经济损失的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基流保障补偿量、基流保障补偿机制及补偿资金分担量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迫切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研究主要针对缺水地区典型河流水资源特点提出了 4种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补偿量计算模型;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模型;构建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机制。本文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对上述研究方法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所示:(1)本文分别采用经验公式法、水力学及一维水质模型计算了维持河流水沙平衡、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水质净化3个生态保护目标的适宜生态流速;结合3个适宜生态流速确定1个可以同时满足3个生态保护目标的耦合生态流速;基于3个河流生态保护目标耦合生态流速提出了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并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研究结果表明:1)非汛期的耦合生态流速范围为[0.39,0.46 m/s]和汛期耦合生态流速底限值为0.80 m/s;2)非汛期河道生态基流为[5.66,7.42 m3/s],汛期河道生态基流底限值为21.69 m3/s;3)2000~2015年生态基流平均保障率为28.95%,不能达到政府部门要求的90%保障率。(2)将河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经济和生态服务功能,分别采用C-D生产函数法和当量因子法分别计算了河流生态和经济服务功能价值,并将两个价值加和,当其总价值达到最大值时,生态服务功能需水量即为河道生态基流:计算基流保障的农业经济损失,将其划分为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经济损失,并在基流保障经济损失计算过程中各变量变化区间划分基础上计算了不同河道生态基流临界值的可接受经济损失概率,结合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农业损失概率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将河流水资源划分为生态基流和经济用水,分别计算了经济用水效益和生态用水价值,以前者作为后者的机会成本,结合生态基流边际效益最大化目标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以渭河干流宝鸡段枯水年为例,结果表明:基于河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最大化、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损失概率及生态基流边际效益最大化目标的河道生态基流分别为该段河流流量的35.02%、21.59%及33.83%。(3)基于河道生态基流定义、内涵、计算方法、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政府部门对河流考核指标定量化构建了适宜河道生态基流确定方法;并在分析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计算模型,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研究成果表明:1)非汛期适宜河道生态基流底限为5.66 m3/s;2)基于投入成本的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为2.69亿元;3)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增量的补偿量为0.95亿元;4)上述两个补偿量差异较大原因是人们对基流价值的认可度较低和外部性效应,本文以价值增量的补偿量为主,符合现阶段生活水平。(4)利用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过程中不同个人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辨明了其保障的补偿主、客体;结合5种补偿途径的优缺点明确了补偿途径的最佳补偿方案;在补偿主体分享基流价值和其总价值比例的基础上建立了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模型;结合补偿主、客体、最佳补偿方案、补偿量及补偿资金分担量构建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机制,以渭河干流宝鸡段2010年非汛期为例,研究成果表明:1)补偿主体分别为陕西省、宝鸡市、咸阳市、西安市及渭南市政府,补偿客体为受损农户和灌区管理局;2)现金、智力和项目补偿的3者组合是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最佳补偿方案;3)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系数分别为70.81%、22.84%和6.35%(陕西省(包含西安市和渭南市)、宝鸡市和咸阳市);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分别为0.67、0.22及0.06亿元。

马伟杰[2](2021)在《宝鸡峡灌区水库优化调度研究》文中认为气候变化及高强度人类活动干扰了渭河流域正常的水文循环过程,径流出现变异且径流量减少,影响了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加之灌区缺少合理的水库联合调度规则,灌区用水矛盾突出,灌溉年保证率偏低,河道生态用水遭到破坏。因此,开展灌区水库调度研究,对缓解灌区用水矛盾、指导灌区调度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宝鸡峡灌区水库水电站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林家村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探讨水库多目标竞争机制;依据拟定的林家村水库与灌区聚合水库联合供水规则,构建出灌区水库联合调度模型,验证其规则的合理性,并求得相应的水库调度图,旨在为灌区的科学管理与运行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基于熵理论的年径流序列变异点诊断模型。基于近似熵、样本熵、二维熵、模糊熵方法及滑动窗口技术,构建径流序列变异点诊断模型,分析径流序列的滑动熵值;借助林家村、魏家堡水文站径流序列熵值曲线分析径流序列的动力学结构特征,诊断识别径流序列的变异点;结果表明林家村站径流序列变异点发生在1971年、1993年,魏家堡站径流序列变异点发生在在1968年、1993年;采用滑动t检验和Brown-Forsythe检验方法,验证了熵理论诊断模型研究结果的可靠性。(2)计算灌区需水量。依据灌区1987~2017年的种植数据、气象资料等,采用参考作物需水量的方法估算灌区逐月灌溉需水量;采用Tennant法、90%保证率法等水文学法估算林家村断面河道生态流量过程。(3)构建了渠首林家村水库多目标调度模型。基于林家村水库的供水目标,建立了灌溉-发电-生态的多目标调度模型,选取灌溉效益最大、发电量最大、生态溢缺水量最小作为目标函数,采用NSGA-Ⅱ算法求解,获得了丰、平、枯水年的调度非劣解集,结果表明:不同水平年的pareto前沿基本分布在一个较光滑的空间曲面上,表明各目标之间竞争关系良好;将pareto散点图进行二维投影,分析调度目标两两之间的竞争关系,得出:对于丰水年和平水年,当生态溢缺水量一定时,随着发电效益的增加灌溉效益呈下降趋势;当发电效益一定时,随着灌溉效益的增加生态溢缺水量呈增加的趋势。对于枯水年,随着灌溉效益的增加,生态溢缺水量呈减少的趋势,发电效益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灌溉效益一定时,发电效益与生态溢缺水量之间的竞争关系增强,即随着发电效益的增加,生态溢缺水量值也增加。(4)构建了灌区“两库-两电站”联合优化调度模型。以灌区复杂水库水电站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灌区五座渠库结合水库进行聚合处理,拟定林家村水库与聚合水库的联合供水规则,建立“两库-两电站”的联合调度模型,采用PSO算法求解,并进行水库供水调度风险评价,将优化结果与常规调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制定的调度规则较合理,采用本文的调度方式能将灌区多年平均年灌溉缺水量从0.3674亿m3减少至0.3255亿m3,灌溉年保证率从56.67%提高到66.67%,灌区电站系统发电量增加约100万k Wh;水库供水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出优化调度的可靠性、恢复性、脆弱性等风险指标均优于常规调度。综合分析表明本文制定的联合调度规则比常规调度规则更优。

方巍[3](2020)在《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灰狼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研究及其在径流预报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修建水库大坝的能力越来越强,径流的形成过程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致使径流的复杂性和非平稳性越来越明显。因此,在水资源利用和防洪抗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径流预报逐渐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为此,针对径流预报的难点,本文采用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灰狼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采用该预报模型对渭河眉县段月径流量进行预测,希望能为渭河中游的径流预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论文主要做的工作如下:(1)以渭河眉县段魏家堡水文站采集的600个月径流量为研究对象,首先统计了该段径流的变化特性相关信息,该段径流年代间变化较为统一,年内分布不均,7成多的径流量都集中在5月至10月之间,从600个月时间尺度上看,月径流周期性明显。(2)建立灰狼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并对月径流样本进行了仿真实验。论文对灰狼优化算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详实的说明,针对一般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超参数选择困难问题,采用灰狼优化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惩罚因子C和核参数σ进行优化寻取。建立灰狼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从600个月径流量中分别选用300、400和500个样本进行训练,并与粒子群优化模型和遗传优化算法优化的模型进行对比,训练结果表明灰狼优化模型收敛速度更快,50次迭代运行时间灰狼优化模型比粒子群平均快了0.0328秒,比遗传优化模型快了0.4279秒。(3)基于变分模态分解技术,将径流原始时间序列分解为一系列特征模态分量,改进采用了变分模态分解灰狼优化预测模型,并用该混合预报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了该混合预测模型的优越性。论文对变分模态分解算法的理论,变分函数的建立与重构条件进行了介绍,变分模态分解将原始径流数据分解成规律性较强的一系列特征分量,再采用灰狼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特征分量分别预测,最终重构各特征分量预测结果,得到径流预报模型的最终预测结果。用变分模态分解的灰狼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校正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未分解的灰狼优化模型和经验模态分解的灰狼优化模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分解的优化模型预测结果各项评价指标都明显优于未分解的优化模型,变分模态分解的优化模型预测结果决定系数比经验模态分解优化模型高了0.016,而平均绝对误差少了0.028411亿立方米。

石国栋[4](2020)在《渭河陕西河段健康评价及生态需水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陕西省面临的重大任务,需要系统性分析、针对性治理。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选取评估河段,对渭河陕西河段健康从水生态完整性及社会服务功能完整性等方面进行评价;选取与评价河段相对应的控制断面,计算生态需水量,分析关键断面生态需水满足状况及各用水户间的竞争性用水态势;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研究服务于生态需水的水量调度及保障措施,引入基于区间化协调理念,满足多利益主体的需水要求,建立适应强竞争条件的生态调度机制。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渭河陕西河段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水生态进行了评价。在深入调查渭河陕西河段河道及工程概况、水生态基本情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地貌变化、土地利用状况、行政分区及水功能区划,将渭河陕西河段划分为10个评价河段;按照《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的要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指标间相互独立,且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针对不同指标分配权重并选取相应的评价方法;从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化学、生物及社会服务功能这5个方面完整性对渭河陕西河段水生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评价结果,总结渭河陕西河段存在的水量不足及水质较差等问题。(2)选取了合适的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分项计算了渭河陕西河段生态需水量,并分析其满足状况。结合陕西河段水功能区划,选取与评价河段相适应的控制断面,计算各断面的分项生态需水量;包括生态基流、非汛期河道渗漏与蒸发量、重点断面产卵期生态流量过程、河道输沙需水、湿地与景观生态需水和环境流量6项,得到了不同时空分布、不同保证率下的生态需水量,并以长系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态需水的满足程度;最后将关键断面的生态需水与其他用水户的用水量进行对比,发现竞争用水态势将呈现常态化趋势,凸显问题亟待解决的紧迫程度。(3)建立了生态需水调度模型,提出了长中短期水量调度方案编制流程,构建了适应强竞争条件的多利益主体协调机制。针对生态需水难以保障的问题,采用WROM模型进行生态水量调度分析计算,给出年、月、旬水量调度方案编制的流程,在此基础上编制枯水调度期水量调度方案,并以此为例,评价了模型的效果;考虑到多利益主体的用水需求,采用区间化协调理念,提出了生态调度机制;在此基础上,从调蓄工程建设、水质保障措施、调度管理、信息化建设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方面阐述了生态需水的保障措施,内容全面,方法有效。

岳思羽[5](2020)在《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价值与时空变化研究 ——以渭河为例》文中认为对于非季节性河流,河道生态基流使河道中常年有水,保持河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是水资源管理的热点之一。在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关键期为枯水期,这时河道生态基流保障与当地生产生活用水之间的矛盾比较尖锐。虽然人们逐步认识到了河道生态基流的重要性,但由于其价值比较难以定量化和货币化,导致河道生态基流在河流水资源分配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难以保障。科学、准确地建立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定量化方法,研究河道生态基流的价值与时空变化,可以发挥价值在协调河流水资源供需矛盾、优化水资源配置中的经济杠杆作用,为河道生态基流长效保障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指河道生态基流在防止河道出现断流或萎缩、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与河流自然演变过程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本文以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河道生态基流为研究对象,基于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通过明确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和价值构成,提出了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计算方法、基于河段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以及基于流域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分别从河段尺度和流域尺度探究了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驱动力,并以渭河为例对所提出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应用和验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界定了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与价值构成。借鉴河流功能的划分,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由自然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构成。其中,自然价值分为避免河道断流价值、水文循环价值、地质价值和输沙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分为维持河漫滩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营养物质输移价值、水质净化价值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价值:社会价值分为水产品生产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和提高生活品质价值。一定量的河道生态基流可以同时支持多个分项价值。(2)提出了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计算方法。基于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现有价值评估技术,确定了分项价值的量化方法和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依托河道生态基流各分项价值之间的关系,分别求出河道生态基流各类需水组成支持价值的最大值,再对独立的部分进行加和得到河道生态基流总价值。该方法可解决价值评估时的重复计算问题,尽量准确地实现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定量化计算。(3)构建了基于河段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通过提出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系数,表征降水量、河道流量、水质、人类用水量和支付能力等因素对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计算方法,构建了基于河段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用总价值和单方水价值表示河段尺度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时空变化。(4)建立了基于流域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根据机会成本理论,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可用由于水量稀缺而对河流水资源的其他用途造成的最大损失来估算。通过引入考虑河道生态基流需求的流域水资源稀缺评价方法,对子流域的水资源稀缺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机会成本法建立了基于流域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用单方水价值表示流域尺度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时空变化。(5)应用实例研究。以渭河为例对所提出的理论方法进行实例分析和验证,选择渭河关中段作为河段尺度的研究范围,渭河流域作为流域尺度的研究范围。①2017年渭河关中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极小值为45.35亿元。②1980—2017年非汛期(11月—次年6月)渭河不同河段河道生态基流总价值的年际变化值为2.99—4.24亿元,河道生态基流单方水价值的年际变化值为0.86—6.40元/m3;不同典型年渭河不同河段河道生态基流总价值的年内变化值为0.42—0.82亿元,河道生态基流单方水价值的年内变化值为0.94—14.34元/m3;降水量、河道流量、综合污染指数(水质)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均呈现极显着负相关关系,是河段尺度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变化的主要驱动力。③建立了渭河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预测模型,模拟结果比较满意(R2=0.95)。④采用情景分析法得到渭河流域河道生态基流单方水价值的变化值为0.15—3.09元/m3,价值较高的区域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和关中平原地区,以降水量为代表的气候因素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呈现显着的空间差异特征,土地利用强度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呈现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气候和土地利用因素是流域尺度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变化的主要驱动力。⑤与同类研究成果对比,渭河实例计算结果基本合理,说明提出的理论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定量化研究以及有限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杨建涛[6](2020)在《渭河水文变异传递规律解析与驱动归因》文中指出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日趋强烈,加之大规模人类活动影响,流域水文系统发生了明显变化,实测水文序列常表现出显着的非一致性,导致基于平稳性假设的传统水文水利计算方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探究变化环境下水文演变机制与非一致性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的科学高效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都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透过对流域水文气象要素的趋势性、周期性和变异性诊断;实施变异类型划分与变异的时空传递机制分析,探明渭河流域上游水文变异对下游的潜在影响,并理清各个区域水文变异的主要驱动源。此外,通过对渭河流域及各个区域径流改变量展开定量分析,从气象条件、水利工程、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方面实施不同区域水文变异类型的驱动因子分析,查明渭河流域大规模发生各种变异类型的主导因素。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开展渭河流域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系分布、水文气象、植被覆盖与土地利用、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社会经济等基线调查,通过分析可知渭河流域径流、降水等水文气象要素随时间变化呈现递减趋势;流域内植被覆盖受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影响呈现趋好趋势;耕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流域内20世纪70年代建设了许多水利工程(水库、淤地坝等),对径流变化产生了较大影响;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尤其在2000年以后,用水量激增,供需紧张问题持续存在。透过对渭河流域基线的研究分析,发现渭河流域20世纪70年代以后受到了较大的人类活动影响,且人类影响的时间与空间分布,引发了复杂的流域水文变化。(2)对渭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的趋势性检验,发现渭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在90年代以后都呈现出显着下降趋势;透过对渭河流域径流和降水数据的周期性分析,可发现渭河流域径流的主周期基本维持在30年左右,降水序列的主周期在35年左右;结合渭河流域主要水文站的径流、降水和泥沙数据均值和方差变异点诊断结果,可知渭河流域大规模发生均值变异和方差变异的时间基本都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3)划定径流变异时段,并将水文变异划分为五种类型(I-V类),运用定量分离法推求各个水文站实测径流序列所发生变异的驱动量,进而梳理渭河流域水文变异传递机制。当同时考虑均值与方差变异驱动传递机制时,各水文站的变异驱动量会发生改变,驱动量会出现叠加或者抵消的情况,这表明当某站径流序列出现非一致性时,可能是由多种驱动因素耦合影响而成。分析结果表明渭河流域水文变异驱动量的64.7%来源于干流,35.3%的来源于支流;干流中,北道-咸阳区间和咸阳-华县区间是变异驱动量的主要来源,分别占32.9%和24.9%,即渭河流域水文变异来源主要是中下游。此外,研究发现在支流中,张家山以上区域、葫芦河、黑河和千河也是引发渭河流域水文变异的主要驱动来源。(4)通过渭河流域水文变异驱动机制分析,可知渭河流域径流变化主要是由气候因素的改变和人类活动引起,目前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降水量的减少和蒸散发改变。针对北道以上流域、北道-咸阳段、张家山以上流域和咸阳-华县段,从气象条件和水利工程建设、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变异驱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发生的Ⅱ类水文变异主要由70年代的水利工程建设引起,造成渭河流域Ⅲ类水文变异发生的主要驱动因素可能是气象因子中蒸发量的显着变化,引起流域发生大规模Ⅳ类水文变异的主要驱动可能是流域降水量的减少及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社会需水量增多和部分区域水利工程建设的联合影响。

杨斌[7](2020)在《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灌区是我国商品粮、棉、油的重要基地,在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建设现代化农业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1世纪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危及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灌区建设以提高灌区利益为主要目标,忽略了利益背后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水资源锐减、灌溉水利用效率不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严重,土质下降、灌区自净能力减退等都在透支着灌区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能力。随着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成为各地区新的发展追求。以绿色发展模式探讨灌区发展思路,对提高灌区发展空间,促进灌区系统良性发展,实现区域人水和谐、环境和谐、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灌区实现绿色发展为基本理念,开展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峡灌区为例,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仿真的方式模拟灌区实际系统行为,在坚持绿色发展情况下对灌区2017-2030年的供需水状况,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行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宝鸡峡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了有效性检验。宝鸡峡灌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以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能较真实地模拟灌区“水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杂系统内部的结构及其行为动态。(2)以2017年为基准年,根据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用水构成,模拟了不同频率下灌区2017-2030年的供需水量情况,结果表明,按现状发展情况,在丰水(25%)和平水(50%)情况下灌区供水相对能满足灌区需水要求,但从2028年起出现缺水情况;而在枯水(75%)情况时缺水较为明显,从2026年起出现缺水情况。当考虑灌区绿色发展,增加需水量时,水资源对灌区发展制约愈发显着,而通过节水、产业结构调整、考虑外调水等措施时均可缓解灌区供需矛盾。(3)构建了灌区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基于灌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宜粮则粮、宜农则农”、“适水发展”等发展模式,考虑生态需水、节水、产业结构调整和外调水等灌区发展情境设置5种调控方案。模拟结果表明,方案5在保证灌区绿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节水、产业结构调整、外调水等合理的调控措施,可提升灌区水资源承载力。(4)构建了水资源承载指数计算模型,以2025年和2030年为规划年,分析计算25%、50%和75%频率情况下的灌区水资源承载规模、水资源对灌区人口、GDP和灌溉面积的承载指数,结果表明,方案5对提高灌区绿色发展下的承载能力最为显着,灌区水资源可承载灌区经济人口的发展。

刘铁龙[8](2020)在《渭河基流保障生态补偿及调度方案层次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陕西省渭河全线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渭河生态流量保障成为渭河生态系统修复面临的迫切需求。针对渭河干流宝鸡峡至魏家堡河段生态流量保证率低的问题,基于层次化需水理论方法和利益相关方解析,研究适用于该河段水利工程特点和生态环境状况的河道基流生态补偿和调度方案。通过研究,提出了渭河流域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等不同类型用水的优先等级,综合确定了层次化的生态环境需水和经济社会需水保障次序;在此基础上,基于不同情景下利益相关方损益分析,按照基于最小生态流量的水生态保障义务、基于低限生态流量的水生态补偿过渡、基于适宜生态流量的水生态补偿责任3个层次,提出了渭河宝鸡段水生态补偿机制,并提出了不同情景下的生态流量调度方案和具体补偿措施。

孙芳[9](2019)在《魏家堡水电站建设工程进度控制实践探析》文中认为文章以宝鸡峡魏家堡水电站建设工程为案例,分析了所采取的进度控制原则、措施及效果,通过制定进度网络图、周密组织、分工协作、倒排工期、抓好关键线路、克服雨雪天气的干扰、加班加点赶工等措施,做好施工过程动态控制,较陕西省政府计划工期提前半年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

田若谷[10](2019)在《渭河干流关中段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科学协调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外引水与生态基流的矛盾问题,推动生态基流保障工作开展,本文以渭河干流关中段为例,重点研究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程度、生态基流保障引起的农业损失量以及保障后的生态基流价值量;并探讨了生态基流的可持续保障措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渭河关中段各断面生态基流调控值,重点对生态基流短缺情况严重的渭河宝鸡段林家村断面生态基流保障率和最大调控值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目标保障值下的生态基流缺水量。结果表明.:①魏家堡、咸阳、临潼、华县断面均能够满足生态基流目标调控值要求,林家村断面生态基流短缺情况严重。②随着来水频率的增大,生态基流保障率整体呈现减小的趋势。工程引水前后渭河宝鸡段林家村断面可满足的生态基流最大调控值相差较大,河道外引水对河道流量影响显着,减少引水量来提高生态基流保障率具有一定可行性。③不同年份宝鸡段林家村断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情况,尤其在非汛期短缺量严重,需重点保障。(2)以河道外引水减少量计算结果为基础,采用作物生长Jensen模型和社会保障损失计算模型,计算了保障基流后宝鸡峡灌区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量、保障前后保障率变化情况以及保障后的基流价值。结果表明:①典型年农业直接损失量上、下限分别为6.61亿元和1.04亿元,年际间平均直接损失量上、下限分别为3.97亿元和2.51亿元。典型年间接总损失上、下限分别为4.2亿元和1.22亿元,年际间间接平均损失量上、下限分别为3.28亿元和1.35亿元。河道生态基流保障引起的损失量随保障值的提高而增大。②实施生态基流保障措施后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率明显提高,生态基流保障效果显着。③随着生态基流调控值增大,其价值随之增大。保障河道生态基流带来的社会、生态效益远大于其带来的损失量。保持河道充盈的水量利于恢复和维持健康的河道生态系统,发挥河道的各项功能。④林家村断面最低限制流量为5 m3/s,平水年和枯水年基流最大调控值可控制为10 m3/s,特枯年最大调控值可控制为9 m3/s。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呈现负相关关系,决策部门可根据河流生态健康状况或期望达到的生态基流价值及可承受的经济损失来设定生态基流调控值。宝鸡峡灌区承担着重要的粮食供给任务,实际保障过程中还需考虑粮食安全等因素,必要时可适当调整或降低调控值。(3)针对宝鸡峡灌区和关中各市用水情况,提出生态基流可持续保障措施。结果显示:①农业节水方面,宝鸡峡灌区近期规划水平年节水量上、下限分别为1.84亿m3和4.18亿m3;远期规划水平年节水量上、下限分别为2.23亿m3和4.9亿m3。②工业节水方面,关中各市中西安、咸阳、渭南三市节水潜力最大。规划水平年工业节水总量2.93亿m3。③生活节水方面,影响居民家庭节水情况的主要因素为:居民对家庭水费的关注程度、职业以及受教育程度。影响居民公共区域节水情况的主要因素为:居民所处地区生活节水宣传情况、水资源短缺状况、职业、以及受教育程度。因此应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全面推广实行阶梯水价制度、提高供水管网输水效率、推广中水回用技术以促进生活节水。④补偿主体为陕西省、宝鸡市、咸阳市政府,补偿客体为宝鸡峡灌区农户和魏家堡电站。补偿方式通常有资金补偿、实物补偿、政策补偿和技术补偿。⑤水库联合调度、跨流域调水、严格控制引水发电等都是实现生态基流可持续保障的有效途径。

二、魏家堡水电站的建设管理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魏家堡水电站的建设管理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及保障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道生态基流定义
        1.2.2.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1.2.3.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
        1.2.4.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补偿机制
        1.2.5. 河道生态基流管理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状况
    2.1. 研究区域
    2.2. 基础数据
        2.2.1. 区域水资源量
        2.2.2. 气候状况
        2.2.3. 河流泥沙
        2.2.4. 社会经济
        2.2.5. 行业用水
        2.2.6. 土地利用
        2.2.7. 水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2.3. 宝鸡峡塬上灌区概况
    2.4. 研究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基于河流生态保护目标的耦合生态流速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3.1. 河流生态保护目标选择
    3.2.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3.2.1. 维持水沙平衡的生态流速
        3.2.2.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流速
        3.2.3. 满足水质标准的生态流速
        3.2.4.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3.3.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
        3.3.1. 维持水沙平衡的生态流速
        3.3.2.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流速
        3.3.3. 满足水质标准的生态流速
        3.3.4.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流生态流速
        3.3.5.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流生态基流
        3.3.6. 结果合理性分析
        3.3.7. 河流生态基流保障现状评价
    3.4.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价值最大和可接受损失保障目标的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1.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计算方法
        4.1.1. 河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
        4.1.2.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计算方法
        4.1.3.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
    4.2. 不同类型经济用水效益计算方法
        4.2.1. 工业用水效益
        4.2.2. 农业灌溉用水效益
        4.2.3. 其他经济用水效益
        4.2.4. 不同经济用水的总效益
    4.3. 基于河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最大目标的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3.1. 河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
        4.3.2.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3.3. 渭河干流宝鸡段的河道生态基流
    4.4. 基于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经济损失概率目标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4.1. 优先保障河道生态基流的农业经济损失评估
        4.4.2. 基于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经济损失概率目标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4.3.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
    4.5. 基于生态基流边际效益最大化目标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5.1.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5.2.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流生态基流及其价值的拟合曲线
        4.5.3. 农业灌溉用水效益与农业灌溉用水的拟合曲线
        4.5.4.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
    4.6. 四种方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计算模型
    5.1. 适宜河道生态基流确定方法
        5.1.1. 适宜河道生态基流确定方法
        5.1.2. 渭河干流宝鸡段适宜河道生态基流
    5.2.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计算模型
        5.2.1. 计算模型理论基础分析
        5.2.2.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生态补偿量计算模型
    5.3. 渭河干流宝鸡段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
        5.3.1. 基于成本投入的农业补偿量
        5.3.2. 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增量的补偿量
    5.4. 本章小结
6.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6.1.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补偿主、客体界定原则
        6.1.1. 补偿主、客体界定原则
        6.1.2. 渭河干流宝鸡段基流保障的补偿主体分析
        6.1.3. 渭河干流宝鸡段基流保障的补偿客体分析
    6.2.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最佳补偿方案
        6.2.1. 生态补偿途径的划分
        6.2.2. 基于生态补偿途径的补偿量计算模型
        6.2.3.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最佳补偿方案
        6.2.4. 渭河干流宝鸡段多种生态补偿方案
    6.3.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计算方法
        6.3.1. 不同层次资金分担量计算模型建立原则
        6.3.2.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
        6.3.3.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系数
        6.3.4. 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计算模型
    6.4. 渭河干流宝鸡段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
        6.4.1. 河流生态基流服务功能影响范围界定
        6.4.2. 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系数
        6.4.3. 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宝鸡峡灌区水库优化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
        1.2.2 水库调度图优化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渭河流域概况
        2.1.2 宝鸡峡灌区概况
        2.1.3 地形与地貌
        2.1.4 气象水文
    2.2 工程概况及资料
        2.2.1 水库电站资料
        2.2.2 资料来源
    2.3 灌区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入库径流演变规律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近似熵
        3.1.2 样本熵
        3.1.3 二维熵
        3.1.4 模糊熵
        3.1.5 滑动t检验
        3.1.6 Brown–Forsythe检验
    3.2 径流演变规律分析
        3.2.1 参数及数据选择
        3.2.2 熵方法检测变异点
        3.2.3 变异点验证
    3.3 径流变异成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灌区需水量计算
    4.1 灌溉需水量计算
        4.1.1 参考作物需水量计算
        4.1.2 灌区主要作物需水量计算
        4.1.3 主要作物净灌溉需水量计算
        4.1.4 农田灌溉需水量计算
    4.2 生态需水量计算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塬上灌区林家村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
    5.1 调度目标分析与建模
        5.1.1 调度目标提取
        5.1.2 目标函数
        5.1.3 约束条件
    5.2 多目标调度模型求解算法
        5.2.1 多目标优化的概念
        5.2.2 NSGA-Ⅱ算法理论
        5.2.3 带约束的NSGA-Ⅱ算法
    5.3 优化调度模型求解
        5.3.1 代表年选取
        5.3.2 生态流量区间确定
        5.3.3 调度策略
        5.3.4 参数设置
    5.4 优化调度结果分析
        5.4.1 丰水年调度结果分析
        5.4.2 平水年调度结果分析
        5.4.3 枯水年调度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宝鸡峡塬上灌区水库联合优化调度研究
    6.1 调度模型构建
        6.1.1 系统概化
        6.1.2 目标函数
        6.1.3 约束条件
    6.2 水库联合调度规则拟定
        6.2.1 渠首水库供水规则
        6.2.2 聚合水库供水规则
        6.2.3 灌区现行调度规则
    6.3 模型优化算法及求解
        6.3.1 基本条件
        6.3.2 粒子群优化算法
        6.3.3 编码及参数设置
    6.4 水库调度结果分析
        6.4.1 调度结果及合理性分析
        6.4.2 灌溉缺水分析
        6.4.3 水库供水风险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Penman-Monteith公式详细计算步骤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灰狼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研究及其在径流预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中长期径流预报研究进展
        1.2.1 传统中长期径流预报的方法
        1.2.2 现代中长期径流预报的方法
    1.3 研究流域概况
        1.3.1 自然地理
        1.3.2 气象水文
        1.3.3 社会经济
        1.3.4 径流数据特性简析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其技术路线
        1.4.1 主要工作内容
        1.4.2 论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理论
    2.1 支持向量机
        2.1.1 统计学习理论
        2.1.2 支持向量机模型
    2.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2.2.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
        2.2.2 常见核函数
        2.2.3 模型评价指标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
    3.1 灰狼优化算法
        3.1.1 灰狼优化算法来源
        3.1.2 灰狼优化算法数学模型
    3.2 GWO-LSSVM模型
        3.2.1 GWO-LSSVM模型分析
        3.2.2 GWO-LSSVM模型构建
    3.3 GWO-LSSVM模型仿真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MD-GWO-LSSVM模型在径流预报中的研究应用
    4.1 变分模态分解
    4.2 VMD-GWO-LSSVM预测模型的构建
    4.3 仿真实验
        4.3.1 变分模态分解后子序列预测结果
        4.3.2 VMD-GWO-LSSVM月径流预报结果及分析
        4.3.3 VMD-GWO-LSSVM与其他模型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渭河陕西河段健康评价及生态需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流健康评价相关研究
        1.2.2 生态需水内涵及方法研究
        1.2.3 生态修复措施及效果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渭河陕西河段水生态健康评价及问题分析
    2.1 渭河陕西河段概况
        2.1.1 河道及工程概况
        2.1.2 水生态基本情况
        2.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2 渭河陕西河段健康评价方法
        2.2.1 河段划分
        2.2.2 指标体系与分级标准
        2.2.3 权重设计与评价方法
    2.3 渭河陕西河段健康评价方法
        2.3.1 水文水资源完整性评价
        2.3.2 物理结构完整性评价
        2.3.3 化学完整性评价
        2.3.4 生物完整性评价
        2.3.5 社会服务功能完整性评价
        2.3.6 综合评价
    2.4 渭河陕西河段水生态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渭河陕西河段生态需水及满足状况分析
    3.1 渭河陕西河段水功能区划
        3.1.1 水功能区划
        3.1.2 控制断面选取
    3.2 渭河陕西河段生态需水量分析
        3.2.1 生态恢复目标
        3.2.2 分项生态需水量计算
        3.2.3 功能区断面生态需水量确定
    3.3 关键断面生态满足状况及竞争用水态势分析
        3.3.1 现状生态满足状况分析
        3.3.2 竞争用水态势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服务于生态需水的水量调度及保障措施
    4.1 服务于生态需水的调度方案
        4.1.1 生态调度模型选取
        4.1.2 调度方案编制
        4.1.3 渭河流域枯水调度期生态调度方案
        4.1.4 生态调度方案评价
    4.2 服务于生态调度的多利益主体协调机制
        4.2.1 机制概念的引入
        4.2.2 基于多利益主体的区间化协调理念
        4.2.3 适应强竞争条件的生态调度机制
    4.3 保障生态需水的措施
        4.3.1 调蓄工程建设
        4.3.2 水质保障措施
        4.3.3 调度管理实践
        4.3.4 信息化建设
        4.3.5 节水型社会建设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价值与时空变化研究 ——以渭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河道生态基流的研究现状
        1.2.2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研究现状
        1.2.3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与价值构成研究
    2.1 河道生态基流的概念与内涵
        2.1.1 国内外对河道生态基流概念与内涵的界定
        2.1.2 本文对河道生态基流概念的界定
    2.2 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
        2.2.1 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分析
        2.2.2 枯水期与非枯水期河道生态基流的功能辨析
        2.2.3 河道生态基流功能之间的关系
    2.3 河道生态基流的价值构成
        2.3.1 本文对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概念的界定
        2.3.2 经典价值论对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分析
        2.3.3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特点
        2.3.4 河道生态基流的价值构成分析
    2.4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研究尺度
        2.4.1 时间尺度
        2.4.2 空间尺度
        2.4.3 本文研究尺度的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
    3.1 研究范围
    3.2 渭河关中段基础数据(河段尺度)
        3.2.1 河段概化
        3.2.2 河道生态基流盈亏分析
        3.2.3 降水量时空变化分析
        3.2.4 经济社会状况
        3.2.5 水资源开发利用
    3.3 渭河流域基础数据(流域尺度)
        3.3.1 地形地貌
        3.3.2 土地利用
        3.3.3 土壤
    3.4 本章小结
4 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研究
    4.1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定量化评估技术体系
        4.1.1 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定量化评估技术
        4.1.2 河道生态基流分项价值的评估技术
        4.1.3 河道生态基流总价值的评估框架
    4.2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计算方法
        4.2.1 河道生态基流分项价值的计算方法
        4.2.2 河道生态基流总价值的计算方法
    4.3 渭河关中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实证研究
        4.3.1 河道生态基流分项价值
        4.3.2 河道生态基流总价值
        4.3.3 结果合理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河段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研究
    5.1 基于河段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
        5.1.1 研究框架
        5.1.2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驱动因子
        5.1.3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系数
        5.1.4 河段尺度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
    5.2 渭河关中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实证研究
        5.2.1 驱动因子与时空变化系数
        5.2.2 分项基准价值
        5.2.3 不同河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年际变化计算与特征分析
        5.2.4 不同河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年内变化计算与特征分析
        5.2.5 结果合理性分析
    5.3 河段尺度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驱动力研究
        5.3.1 变量设置
        5.3.2 相关性分析
        5.3.3 驱动力分析
    5.4 渭河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预测模型
        5.4.1 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
        5.4.2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预测模型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流域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研究
    6.1 基于流域尺度的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
        6.1.1 研究框架
        6.1.2 产水量的时空变化模型
        6.1.3 水资源稀缺评价方法
        6.1.4 流域尺度价值时空变化的计算方法
    6.2 渭河流域河道生态基流价值时空变化的实证研究
        6.2.1 情景设置
        6.2.2 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6.2.3 模型率定与验证
        6.2.4 产水量的时空变化
        6.2.5 水资源稀缺的时空变化
        6.2.6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时空变化
        6.2.7 结果合理性分析
    6.3 流域尺度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驱动力研究
        6.3.1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6.3.2 气候和土地利用因素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时空集聚特征
        6.3.3 气候和土地利用因素对河道生态基流价值驱动的时空分异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渭河水文变异传递规律解析与驱动归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文序列变异诊断研究
        1.2.2 变异归因研究现状
        1.2.3 渭河流域水文变异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流域概况与基线分析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河流水系
    2.4 水文气象
    2.5 植被覆盖与土地利用
        2.5.1 植被覆盖
        2.5.2 土地利用
    2.6 水利工程概况
    2.7 社会经济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演化特征
    3.1 站点与数据选取
    3.2 流域水文气象要素趋势性分析
        3.2.1 研究方法
        3.2.2 降水趋势变化
        3.2.3 径流趋势变化
        3.2.4 泥沙趋势变化
    3.3 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周期性分析
        3.3.1 研究方法
        3.3.2 降水周期变化
        3.3.3 径流周期变化
    3.4 流域水文要素均值变异性分析
        3.4.1 研究方法
        3.4.2 降水均值变异
        3.4.3 径流均值变异
        3.4.4 泥沙均值变异
    3.5 流域水文要素方差变异性分析
        3.5.1 研究方法
        3.5.2 降水方差变异
        3.5.3 径流方差变异
        3.5.4 泥沙方差变异
    3.6 流域水文要素时域变异性分析
        3.6.1 降水时域变异性分析
        3.6.2 径流时域变异性分析
        3.6.3 径流变异对降水变异的响应关系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渭河流域水文变异传递机制
    4.1 水文变异传递机制内涵
    4.2 渭河流域水文变异的时间分布特征
    4.3 渭河流域水文变异的空间分布特征
    4.4 渭河流域水文变异传递机制分析
        4.4.1 渭河流域均值变异传递机制
        4.4.2 渭河流域方差变异传递机制
        4.4.3 渭河流域均值方差变异传递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渭河流域径流量均值变异驱动机制
    5.1 基于水量平衡的径流变化归因
        5.1.1 渭河流域蒸散发计算
        5.1.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
    5.2 基于降水-径流关系的径流变化归因
        5.2.1 降水-径流关系变异诊断
        5.2.2 渭河流域降水-径流关系分析
        5.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5.3 渭河流域径流变异驱动因子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绿色发展研究
        1.2.2 需水量研究
        1.2.3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1.2.4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
        1.2.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绿色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理论
    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和特征
        2.1.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2.1.2 水资源承载力内涵
        2.1.3 水资源承载力特性
    2.2 基于绿色发展的灌区水资源承载力
        2.2.1 绿色发展理念
        2.2.2 基于绿色发展的灌区水资源承载力
    2.3 水资源承载力模型
        2.3.1 承载规模计算
        2.3.2 承载指数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象条件
        3.1.3 地形地貌
    3.2 水文水资源概况
    3.3 工程概况
    3.4 社会经济状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宝鸡峡灌区供需水量分析
    4.1 灌区供需水构成分析
    4.2 农业需水量
        4.2.1 降水典型年选取
        4.2.2 农田灌溉需水量计算
        4.2.3 牧渔业需水量计算
    4.3 二、三产需水量
    4.4 生活需水量
    4.5 生态环境需水量
    4.6 可供水量分析
        4.6.1 灌区可供水量及其影响因素
        4.6.2 灌区可供水量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宝鸡峡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5.1 系统动力学概述
        5.1.1 系统动力学特点
        5.1.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成
        5.1.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5.2 模型构建
        5.2.1 建模目的
        5.2.2 模型边界
        5.2.3 数据来源
    5.3 系统结构分析
        5.3.1 社会子系统
        5.3.2 经济子系统
        5.3.3 生态环境子系统
        5.3.4 水资源子系统
    5.4 模型构建及参数估计
        5.4.1 系统流程图绘制及参数估计
        5.4.2 系统方程
    5.5 模型有效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宝鸡峡灌区水资源承载力模拟
    6.1 基于绿色发展的模拟方案设计
    6.2 模拟结果分析
        6.2.1 各方案模拟结果
        6.2.2 方案对比分析
        6.2.3 水资源承载结果分析
    6.3 建议与措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作者简介

(8)渭河基流保障生态补偿及调度方案层次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层次化需水理论
    2.3 研究思路与方法
3 渭河需水等级划分
    (1)生活用水。
    (2)农业用水。
    (3)工业及第三产业用水。
    (4)生态环境用水。
4 水生态补偿与生态水量调度方案
    4.1 水生态补偿方案
        (1)基于最小生态流量的水生态保障义务。
        (2)基于低限生态流量的水生态补偿过渡。
        (3)基于适宜生态流量的水生态补偿责任。
    4.2 生态流量调度方案
        4.2.1 利益相关方分析
        (1)林家村水电站。
        (2)魏家堡水电站。
        (3)杨凌水电站。
        (4)绛帐水电站。
        4.2.2 生态调度方案
5 结 语

(9)魏家堡水电站建设工程进度控制实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工程实施进度计划与控制原则
    2.1 工程进度计划
    2.2 工程进度控制原则
        2.2.1 系统控制原则
        2.2.2 动态控制原则
3 工程进度控制措施分析
    3.1 前池枢纽工程进度控制
    3.2 压力管道制安工程进度控制
    3.3 厂区枢纽土建工程进度控制
    3.4 厂区机电设备安装进度控制
4 结 语

(10)渭河干流关中段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基流价值研究进展
        1.2.2 生态基流保障及产生的代价研究进展
        1.2.3 生态基流保障措施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案与步骤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及气候状况
    2.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3 水资源及用水结构状况
    2.4 存在的问题
3 生态基流保障程度分析
    3.1 各控制断面生态基流调控值分析
    3.2 林家村断面生态基流保障程度分析
        3.2.1 生态基流保障程度分析方法
        3.2.2 天然条件下河道生态基流最大调控值分析
        3.2.3 水利工程建设后河道生态基流最大调控值分析
        3.2.4 水利工程引水前后河道生态基流最大调控值变化分析
        3.2.5 生态基流保障率计算
    3.3 基于生态基流保障的缺水量计算
        3.3.1 生态基流缺水量计算方法
        3.3.2 生态基流缺水量计算
        3.3.3 生态基流缺水量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损失量和价值计算
    4.1 基流保障下河道外引水量计算
        4.1.1 基流保障下河道外引水减少量计算方法
        4.1.2 基流保障下河道外引水减少量计算
    4.2 基流保障造成的损失量计算方法
        4.2.1 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4.2.2 间接损失计算方法
    4.3 基流保障造成的损失量计算
        4.3.1 直接经济损失计算
        4.3.2 间接损失计算
        4.3.3 损失量合理性分析
    4.4 保障效果分析
        4.4.1 生态基流保障率变化情况
        4.4.2 生态基流保障效果分析
    4.5 基流保障后的价值计算
        4.5.1 生态基流价值计算方法
        4.5.2 生态基流价值计算
    4.6 生态基流保障水平分析
        4.6.1 不同生态健康状况保障水平
        4.6.2 不同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保障水平
    4.7 本章小结
5 河道生态基流可持续保障措施研究
    5.1 农业节水
        5.1.1 农业节水技术
        5.1.2 农业节水管理
        5.1.3 农业节水量估算模型
        5.1.4 农业节水量计算
    5.2 工业节水
        5.2.1 工业节水主要途径
        5.2.2 工业节水潜力估算模型
        5.2.3 工业节水潜力计算
    5.3 生活节水
        5.3.1 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存在的问题
        5.3.2 居民节水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5.3.3 生活节水措施
    5.4 流域生态补偿制度
        5.4.1 补偿主客体
        5.4.2 补偿方式
    5.5 生态水量调控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魏家堡水电站的建设管理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及保障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D]. 成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宝鸡峡灌区水库优化调度研究[D]. 马伟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灰狼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研究及其在径流预报中的应用[D]. 方巍. 南昌工程学院, 2020(06)
  • [4]渭河陕西河段健康评价及生态需水分析[D]. 石国栋.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5]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价值与时空变化研究 ——以渭河为例[D]. 岳思羽.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渭河水文变异传递规律解析与驱动归因[D]. 杨建涛. 长安大学, 2020(06)
  • [7]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D]. 杨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渭河基流保障生态补偿及调度方案层次化分析[J]. 刘铁龙. 人民黄河, 2020(03)
  • [9]魏家堡水电站建设工程进度控制实践探析[J]. 孙芳.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9(11)
  • [10]渭河干流关中段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研究[D]. 田若谷.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魏家堡水电站建设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