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 卡夫卡 读书报告

诉讼 卡夫卡 读书报告

问:我已读了卡夫卡的<<审判>>,读得很头疼,它到底表达了什麽
  1. 答:评论界对《诉讼》(又译作《审判》)的关注仅次于《城堡》。1981年周建生就写了《试论<审判>》(《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第2期),对小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述评。早稿一般认为,这部小说至少包含着以下三层意思:即小说中的“审判”既被人看作是对无罪的审判,也被人们读作是对有罪的审判,同时还被人们解释为对“审判”的审判。主人公约瑟夫·K 莫名其妙地在自己的寓所里被捕了,最后被判处死刑,这是对“无罪”的审判;K在上诉的过程中渐渐认识到,在这个罪恶的世界里,自己作为其中的一分子,作为这个罪恶世界中的一个环节,虽然为罪恶势力所害,但自己也在有意无意的为害他人,这便是对有罪的审判;在所有这些审判的背后还有一个最后的总审判,卡夫卡说:“我们发现自身处于罪孽很深重的状态中,这与实际罪行团睁猜无关。《审判》是遥遥无期的,只是永恒的法庭的一个总诉讼”,[33]这就是对“审判”的审判。从“对无罪的审判”来看,小说主要具有的是社会批判意义;从“对有罪的审判”来看,小说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它的自觉的伦理道德意识;从“对‘审判’的审判”来看,小说的意义便主要在塌型宗教方面。
  2. 答:虚设的法律,冷酷自私的人心
  3. 答:这是带有寓言色彩的小说,简单地说就是表现人生的荒诞。
问:诉讼的作者简介
  1. 答: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他是一位冲答用德语写作的业余作家,国籍属奥匈帝国。他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世隐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搜判厅。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
问:卡夫卡的小说怎样更深层次理解?
  1. 答:当你长时间感到孤独没人理解的时候,恭喜你,你可以去读卡夫卡了。
诉讼 卡夫卡 读书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