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石炭系地层变化与三分法

秦岭石炭系地层变化与三分法

一、秦岭石炭纪地层的变异与三分性(论文文献综述)

聂飞[1](2019)在《甘孜-理塘造山带南段构造演化与典型矿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孜-理塘造山带是“三江”构造-岩浆中一个重要的构造单元,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Au-Cu多金属成矿带,本次论文通过对其南段的蛇绿岩、梭罗沟造山型金矿、德工牛场斑岩型铜矿详细的研究,总结出甘孜-理塘构造带南段的构造演化与成矿模式,并对蛇绿岩岩石成因,梭罗沟大型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成矿年代、成矿流体特征,德工牛场铜矿含矿斑岩岩石成因、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特征获得如下成果:1.梭罗沟大型金矿围岩为一套蛇绿岩套,其岩性组合为橄榄岩、MORB型玄武岩、OIB型玄武岩、硅质岩、灰岩。其中,橄榄岩为方辉橄榄岩,在形成过程中局部熔融程度低,并且在甘孜-理塘洋俯冲时受到壳源的流体作用的影响;枕状玄武岩是由正常的、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受到富集组分的影响而形成的;岩石形成过程中消减组分加入基本没有关系,主要与源区幔源性质及形成过程地幔部分熔融及有关。2.确定梭罗沟大型金矿为造山型金矿,成矿年龄为238±52Ma,证明在晚印支期,甘孜-理塘带存在一期Au-Cu成矿作用;其物质来源以幔源为主,并且壳源的混染,与围岩中的蛇绿岩密切相关;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由中-高温、富CO2的变质热液向低温、贫CO2的大气降水热液演化,成矿流体温度的降低、CO2逃逸以及硫化物的沉淀是控制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因素。3.德工牛场含矿斑岩侵位年代在214Ma左右,岩石成因为俯冲带之上的幔源岩浆既提供热量诱发(下)地壳本身重熔,又与该地壳源熔体混合形成母岩浆,并且说明此时的甘孜-理塘洋盆还没有关闭;黄铜矿δ34S值与黄铁矿δ34S值均与陨石S同位素组成相近,落于幔源硫范围,证明硫的来源为深部岩浆。同时,铅同位素特征反映了铅的来源主要为造山带的壳幔混源铅;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德工牛场斑岩型铜矿早-中期为中高温、中低盐度的V-L和L-V体系热液系统,与甘孜-理塘古特提斯洋俯冲形成的岩浆活动有关,引发了铜为主的斑岩成矿作用。晚期仅发育低温、中低盐度的L体系热液系统,该期次不存在矿化。

亢松松[2](2016)在《甘肃北祁连西段刃岗沟—古浪峡铁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北祁连沟-弧-盆系元古代走廊南山岛弧,处于柳沟峡-镜铁山-古浪峡Fe、Cu、Au、W、Mo、Mn、Pb、Zn、Ni、Cr成矿区带内。区内矿产比较丰富,主要有桦树沟铁(铜)矿床、黑沟铁(铜)矿床、黄沙泉铁矿、卡瓦铁矿、朱龙关铁矿、西柳沟铁(铅锌)矿、小龙张铁(铜金)矿床、柳沟峡铁矿床、白尖铁矿床、塔儿沟钨矿床、小柳沟钨(钼)矿床等,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成矿区带,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研究区内铁矿产地达60余处,目前已探明大型铁矿床2处、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12处,矿点35处。近年新发现正在开展地质找矿工作的大型铁矿床3处(黄沙泉铁矿、卡瓦铁矿、小张龙铁矿),其中卡瓦铁矿具有特大型前景。矿石类型十分丰富,主要有磁铁矿、菱铁矿、镜铁矿、赤铁矿,同时又有共生的铜、铅锌等。铁矿床成因类型有:岩浆热液型、矽卡岩型、海相热卤水“Sedex”型(镜铁山式)、海相火山岩-沉积类“VMS”型(朱龙关式)、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海相沉积型。因此对本区内铁矿床进行系统研究,成矿期次划分,初步的成矿系列研究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在研究区内新开展的1:5万矿产远景调查,甘肃省铁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地质矿产大调查研究以及详实的矿山生产资料,大量的研究论文及专着,无疑对本次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地质资料支撑。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内铁矿床的赋矿围岩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研究,并进行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对比,总结刃岗沟-镜铁山-古浪峡成矿带内的成矿特征。其次,依据前人资料,对本区内铁矿床成矿的大地构造演化、岩浆活动进行系统总结研究,再结合典型铁矿床的地质特征,研究控矿条件,总结铁矿床分布规律,阐述研究区内铁矿优势成矿类型,指明不同类型铁矿床的找矿方向。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将区域成矿作用与区域地质演化相结合,系统将研究区内铁矿床划分为6个成因类型,并指明优势成矿类型;(2)将成矿带细化为3个铁矿成矿亚带,6个成矿预测区并进行分级;(3)系统总结了研究区内铁矿成矿规律与成矿控矿条件,并指明找矿方向。

李焕同[3](2014)在《华南赋煤区煤系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研究区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入手,分析了区域地球物理场和深部构造、主要控煤断裂特征及区域构造演化历程进行总结,分析了成煤盆地原型演化及煤系赋存特征,划分了赋煤构造单元三级体系,将华南地区划分为1个赋煤构造区、2个赋煤构造亚区及19个赋煤构造带,并分析了各赋煤构造带控煤构造基本特征。完善控煤构造样式划分方案,归纳为伸展构造样式、挤压构造样式、走滑与旋扭构造样式,反转构造样式、滑动构造样式、同沉积构造样式等6个大类和40个类型。华南赋煤构造区主要控煤构造样式类型可以概括为褶皱、逆冲推覆构造、重力滑动构造、滑推叠加型构造、伸展构造、走滑构造等,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煤系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成因机制和分布特征提出隔档式褶皱和隔槽式、逆冲推覆、滑脱构造等的控煤模式。煤系构造递进变形区带划分即四川盆地盆—山耦合构造变形区,雪峰山陆内复合构造变形区,东南推覆、滑脱构造变形区及川滇走滑构造变形区。雪峰山构造带两侧煤系构造变形的差异是构造演化背景、多层次滑脱层的控制作用、岩性组合差异性及深部构造及基底属性对浅部构造的控制等因素差异性作用结果。

张燕[4](2013)在《上扬子地区深部结构与浅部构造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论文选择上扬子地区深部结构与浅部构造关系为研究内容,综合分析利用数字高程模型、重磁资料以及浅部水系、地貌、构造特征,对上扬子地区米仓-汉南隆起、龙门山陆内造山带、大巴山构造带、鄂渝湘和雪峰隆起的结构构造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取得如下进展和认识:1.水系分析结果表明,上扬子及邻区发育树枝状、格状、平行状水系形态,树枝状和格状水系为主要水系形态,平行状水系分布范围有限。四川盆地内部、安康断裂以北地区、米仓山北部地区均发育树枝状水系,大巴山、龙门山、川东及鄂渝湘地区则发育规模和主流方向不同的格状水系,不同区块水系发育特点显着不同,并受深大断裂控制。特别是龙门山和大巴山地区,水系出现直角弯转现象,由北西转为北东方向及北东转为北西方向,即由先前垂直山势的径流水系转为顺山势的纬向水系,反映曾有不同方向的构造应力作用,也说明新生代特别是第三纪以后仍有显着构造活动发生。2.上扬子及其邻区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活动,构造地貌也呈现多元化和显着差异性特点。整个上扬子地区地势大致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楔形斜坡,不同区块的海拔高程差异较大。地形等高线表明龙门山坡度大、海拔高、地势陡峻,呈现由于多次推覆而造成的沟谷纵横型地貌;米仓山和大巴山属中低海拔山体,也形成由于多次逆冲推覆作用而造成的沟谷纵横,但这些沟谷却基本平行,呈现山岭平行排列的带状地貌;四川盆地属低海拔地势,高差变化小且地势平坦;川东与渝鄂湘地区呈现平行山岭排列地貌,是隔槽式、隔档式褶皱构造带在地貌学中的反映。不同地貌单元之间以深大断裂为界,研究区的基本地貌格局被深大断裂控制。3.布格重力异常的变化主要是深部构造特征的反映,深部构造以隆起和凹陷相间为主要特征。上扬子北部地区为东西走向的隆起和凹陷格局,龙门山、四川盆地及其以东地区为北东走向的基底隆起和沉积凹陷相间格局,显然是受到秦岭造山带、青藏高原和太平洋板块综合影响及多期次构造活动的结果。4.研究区上地幔顶部(莫霍面)呈东部和东北部高、中部平缓、而西部低的台阶形状,与大地构造区划基本一致。可分为西部幔坡区、北部秦岭幔坡区、东部武陵山幔坡区和中部幔坪区。通过剖面计算,发现莫霍面起伏及其深度变化是造成布格重力异常特征的主要原因。5.通过对航磁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航磁异常主要反映出岩浆岩类和变质结晶基底的构造特征,异常具有多方向性和性质差异大的特点,说明研究区基底由不同性质的地质体组成,由多个块体拼合而成。结合研究区岩石磁性条件,分为川中和川北式、火地垭式、川西南式和湘鄂式四种类型的磁性基底。并推断若干条北西或者近东西走向的隐伏断裂,它们与地表出露断裂呈斜交关系,反映出扬子基底形成过程中的构造活动方向与后期沉积史中的构造活动方向及应力作用存在显着差别。6.通过对研究区构造变形的分析认为,上部沉积层的构造变形自龙门山陆内造山带向东至四川盆地由厚皮构造向薄皮构造变化,川东北及大巴地区的构造变形则以远距离推覆构造和基底厚皮构造为特点,湘鄂地区以厚皮构造为主,表层构造变形与深部结构构造之间关系复杂。纵向上深部和浅部构造之间存在改造关系、叠加关系和继承性关系;横向上则表现为突变和渐变的关系,这种多元化的关系显然是扬子地块与秦岭造山带和松潘陆块等相邻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任隽[5](2012)在《渭河盆地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盆地构造研究》文中指出渭河断陷的成因机理、复杂隆升与沉降、秦岭造山的大陆动力学问题、鄂尔多斯周缘的活动断裂系以及华北地台如何与秦岭微地块乃至与扬子板块的拼合及接触关系,其在地壳深部的岩石圈分层,岩石流变和莫霍面的最新构造形态等研究方面还存在许多关键问题没有解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渭河盆地开展了深地震反射探测,在盆地及邻区包括秦岭褶皱系和鄂尔多斯地台区域开展了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和高分辨地震折射联合探测研究。通过深地震探测联合剖面研究,首次查明了渭河断陷盆地及邻近地区主要活动断层在地壳深部的延伸情况;地壳深部的速度结构,地壳精细结构,地壳介质特性和深、浅部的构造关系等,为进一步研究渭河盆地构造特征与大陆动力学以及深部孕震构造背景,判明渭河断陷盆地未来中强地震的发震构造提供依据。深地震反射测线布设在渭河盆地的长安区与礼泉县之间,测线方向为北西—南东向。南东端(0m桩号)位于长安区太乙宫镇沙场村附近,北西端位于礼泉县骏马镇付官寨附近,测线全长69km,观测点间距为40m,炮点间距为120m。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测线布设在河南西峡县与陕西长武县之间,测线方向也为北西—南东向。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测线的东南段为秦岭—华山山地,中段为渭河盆地,西北段为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全长约360km。此外,在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测线的蓝田至淳化区段之间,还布设了为高分辨地震折射测线,高分辨地震折射的测线的长度为120km。高分辨地震折射测线布设观测点156个,观测点距平均0.77km,炮点9个(其中和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共用炮点2个),平均炮距12km,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多重追逐相遇观测系统。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测线在高分辨地震折射剖面之外,布设仪器220台套,平均观测点距1.4km,炮点5个,平均炮距约50km。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如下:1.蓝田—西安—淳化高分辨地震折射探测的结果表明,区内基底与盖层的结构具有典型的分区特性。大致以测线的桩号241km和341km为界,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块。其中,桩号241km以南是秦岭褶皱带区,桩号241km—341km之间是渭河断陷盆地,桩号341km以北则是鄂尔多斯地台区,三个分区的边界均为大断裂带或强速度梯度带。秦岭褶皱区和鄂尔多斯地台区的盖层薄,P波速度相对高,基底埋深浅,结构相对简单与完整,秦岭褶皱区的基底出露于地表;而渭河断陷盆地的沉积盖层厚,盖层最深可达6km左右,P波速度非常低,基底埋藏深,断陷盆地的结构甚为复杂。2.西峡—西安—长武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剖面的P波速度结构、构造图像所反映的区内地壳、上地幔也具有明显的分区特性,分区的情况与高分辨地震折射的结果相一致。秦岭褶皱带的地壳厚度约37~38km,地壳的结构相对简单,结晶基底埋藏浅,以至出露于地表。鄂尔多斯地台的地壳厚度较大,约为42—43km,地壳的结构也相对简单,结晶基底埋藏浅。渭河断陷盆地的地壳厚度约为32~33km,渭河断陷盆地的莫霍界面相对两侧的鄂尔多斯地台和秦岭褶皱带明显产生了上隆现象。3.根据渭河断陷盆地的深、浅部速度结构、构造图象推测,渭河断裂、临潼—长安断裂和华山山前断裂可能延伸到了中地壳的底部,深度约为22km左右。在测线桩号310~330km之间,存在莫霍界面被错断的情况。沿着莫霍界面被错断的薄弱面,上地幔的高密度热物质侵入到下地壳中。4.结合渭河断陷盆地的石油钻井资料,长安—礼泉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反映了第四系底面TQ、上第三系底面TN2,中第三系底面TN1,下第三系底面TE,结晶基底顶面Tg,C界面,RB界面,Moho界面的反射波组以及倾斜反射事件RA。据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的解译,渭河断陷盆地的上部地壳被一系列穿透深度不等的正断层所切割,形成大地堑镶嵌小地堑或梯状断阶的构造格局;与断陷盆地的中心相对应,还存在一条切穿莫霍界面的深断裂。5.渭河断陷盆地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深部构造条件,莫霍界面相对鄂尔多斯地块突变隆起和上地幔高速物质侵位于下地壳,是该区中强性地震发生的深部构造背景;渭河断裂、临潼—长安断裂以及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F6断裂很可能是未来中强性地震的重要孕震构造,也是控制渭河断陷盆地中心的断裂构造,这几条断裂具有切割深、规模大的突出特点。乾县—富平断裂切割比较浅,应不具备发生强烈地震的条件。

蔡耀平[6](2011)在《陕西宁强埃迪卡拉纪晚期高家山生物群中的Conotubus hemiannulatus及Gaojiashania cyclus:化石埋藏学与古生态学研究》文中指出产于我国上扬子区陕西宁强—勉县境内埃迪卡拉纪晚期的高家山生物群(最大时限范围:551-541 Ma),主要产出多种类型的宏体管状化石。其中,Conotubus和Gaojiashania这两个属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只见于高家山生物群中,而且只在陕西宁强境内的几个剖面中被发现。虽然Conotubus hemiannulatus与Gaojiashania cyclus的古生物学意义引起了前人的关注,然而它们的化石埋藏学与古生态学却没有得到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对Conotubus hemiannulatus与Gaojiashania cyclus的化石埋藏学和古生态学进行研究。化石埋藏学部分的研究主要包括:(1)对赋存这两种化石的埃迪卡拉系灯影组高家山段地层在横向上的沉积学与岩石学特征变化进行对比分析;(2)对高家山剖面的高家山段在垂向上的沉积序列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微相研究;(3)对赋存这两种化石的地层序列开展了详细的厘米级保存特征(分散、破碎)分析并划分出两个埋藏相;(4)对生物遗体沉积学过程进行复原;(5)对三种不同风化程度的粉砂岩—泥岩层中的化石成岩矿物的主要特征和成岩期次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并讨论了它们可能的风化过程;(6)对Conotubus hemiannulatus与Gaojiashania cyclus的三种化石成岩方式(黄铁矿化、有机碳质压膜、铝硅酸盐矿物交代)进行了对比研究。古生态学部分的研究主要包括:(1)对Conotubus hemiannulatus的系统古生物学进行厘定并对其形态学以及可能的发育序列进行复原;(2)对Conotubus hemiannulatus的各种生物—沉积物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生活方式进行了分析讨论;(3)对Gaojiashania cyclus的系统古生物学进行厘定并对其形态学进行复原;(4)对Gaojiashania cyclus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认为:(1) Conotubus hemiannulatus与Gaojiashania cyclus赋存的地层序列中广泛发育细粒碎屑事件沉积。事件沉积不仅为生物的快速埋藏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也为其快速矿化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些细粒碎屑事件沉积物主要为毫米级厚的、由发育正粒序的粉砂岩层及均一块状的泥岩层构成的层偶,它们分别属于事件沉积早期和晚期阶段的产物。化石主要保存在发育正粒序的粉砂岩层内,极少出现在均一块状泥岩层内。(2)黄铁矿—有机碳质压膜—铝硅酸盐矿物的混合保存方式与寒武纪澄江型化石库中的化石成岩方式非常类似。黄铁矿保存了最多的化石形态学信息和最好的化石立体形态,而有机碳质压膜—铝硅酸盐矿物只保存了有限的形态学信息和较差的三维形态。高家山生物群中的实证材料表明,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寒武纪细粒碎屑岩中的特异保存方式可以追溯到前寒武纪。高家山生物群以及澄江生物群中的化石保存特征都体现了黄铁矿化作用在化石化过程中的首要作用。(3)Conotubus hemiannulatus是一种厘米级大小的锥形管体,较细的一段封闭,较粗的一端开口。管体由一系列筒状的管壁套合而成。第一管节由一个尖端封闭的光滑锥形管壁构成,其余的管节都由两端开口的具横纹的筒状管壁构成。这种管体结构与世界范围内广布的锥管状化石Cloudina中发育的非常类似,二者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Conotubus hemiannulatus可能采用直立固着(年青个体)+匍匐平躺(老年个体)的生态方式固着到发育微生物席的泥质基底上,但靠近开口端的管体部分始终保持直立伸入水体中,表明其可能是一种滤食生物。(4)Gaojiashania cyclus是一种厘米级大小的直筒状化石,两端开口,管体中空。管体上发育密集的环纹以及相对较厚而坚硬的O形圆环。Gaojiashania cyclus可能采用匍匐平躺的生活方式,依靠相对坚硬的圆环固着到发育微生物席的泥质基底上。除了圆环,其余的管体部分都富有柔韧性,因此管体可以发生自由的弯曲、伸长、以及收缩。这表明Gaojiashania cyclus可能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能够在水体—沉积物界面上进行水平方向的自由运动。(5)前人对Conotubus和Gaojiashania这两个属的化石分别做了一次初始描述和一次补充性的描述。然而,本文的研究认为前人划分属种的部分依据属于埋藏原因(压实、压扁、黄铁矿的再生长或重结晶、不完整保存)造成的假象。除了Conotubus varius被移除Conotubus属外,前人建立的所有种在本文中被归并为模式种Conotubushemiannulatus(半环纹锥管虫)。除了Gaojiashania haihaoliangensis被移除Gaojiashania属外,前人建立的所有种在本文中被归并为模式种Gaojiashania cyclus(圆环高家山虫)。

焦扬[7](2011)在《青藏高原及邻区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立足于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全面收集和利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数据,重新厘定青藏高原泥盆纪地层系统、建立大地构造相分类体系,强调采用将大地构造相与沉积相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沉积学、构造学、地层学、古地磁学等多种手段,以板块构造运动、多岛弧盆系理论为指导思想,反映泥盆纪的地层、岩相组合和大地构造背景,重塑这一地史时期的海陆分布格局,造山带、多岛弧盆地的空间配置关系以及沉积古地理面貌等,全面恢复青藏高原及其邻区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并编绘了青藏高原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图。此次研究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为青藏高原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的需要,对青藏高原泥盆纪大地构造单元系统进行了归纳和整合,合计划分为12个大相,22个相,归并为5大组合、3大系统。2、将青藏高原泥盆纪研究区构造背景概括为一个主大洋和大洋南北两边两个大陆边缘系统。即主洋域为原古特提斯大洋,泥盆纪已发生俯冲消减作用。两个大陆边缘系统,即北侧的泛华夏大陆边缘和南侧的冈瓦纳大陆边缘。在早古生代的碰撞造山作用结束之后,北侧的大部分地区已转为陆地,其南界为昆仑活动陆缘弧。南侧雅鲁藏布江结合带所代表的洋盆在泥盆纪尚未打开,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地块连为一体,共同构成以陆表海沉积为主的冈瓦纳被动大陆边缘。

韩鹏,牛桂芝[8](2010)在《中国硫矿主要矿集区及其资源潜力探讨》文中认为介绍了两个主要矿集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及其典型矿床的研究,总结其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中国硫铁矿的资源潜力,寄于深部找矿和前寒武纪古老地层的开发,应转移硫铁矿的工作重点于中、西部,扩大找矿线索,开辟新的找矿基地。

杨国臣[9](2010)在《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层序充填及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文中研究表明综合运用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岩相古地理学、地球化学等的理论以及构造-层序分析方法,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框架下,系统研究了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的沉积体系类型和沉积模式、层序地层划分与等时地层格架对比、古水流特征和物源区属性等,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晚侏罗世至新近纪的盆地古地理和层序充填演化特征、盆-山耦合关系和盆地性质及演化。归纳起来,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1.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进一步梳理了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划分方案,重新厘定了地层区划和地层对比关系。2.通过对野外露头、钻/测井和地震资料的沉积学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中识别出9种沉积体系类型,总结了7种沉积模式;根据不同级别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将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划分为3个一级层序、5个(二级)构造层序、9个超层序和15个(三级)层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盆地不同剖面在构造层序或超层序框架控制下的以层序为对比单元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3.通过泥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碳酸盐岩砾石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了晚侏罗世末期至白垩纪沉积物源区的性质、构造背景和盆地沉积环境特征。泥质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从J3末期到K2,四川盆地以咸化程度较低的淡水环境和暖湿气候条件为主;泥质岩主要形成于一种总体偏氧化、局部偏还原性质的沉积环境;泥质岩母岩岩性以沉积岩和花岗质岩石为主;物源区主要属于大陆岛弧构造背景,也有来自被动大陆边缘的物源。4.根据大量的实测古流向、砾岩砾石统计和砂岩碎屑成分统计数据,详细地分析了晚侏罗世至白垩纪的古流向变化、盆地古地理迁移和物源区属性演化特征。提出四川盆地川中一带早白垩世曾发生古流向逆变过程,其特点为,发生时间上北早南晚、对盆地沉积的影响强度上北强南弱。5.在沉积相和层序地层综合划分的基础上,综合相关文献成果,以构造层序和超层序为编图单元,重建了不同构造旋回的盆地古地理,揭示了晚侏罗世至新近纪盆地沉积中心的迁移和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与演化。6.在系统的盆地沉积相、层序地层和区域构造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以盆地充填动力学的相关理论方法为指导,建立了盆地不同剖面的层序充填序列样式,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以超层序和构造层序为分析单元,应用构造-层序分析方法,深入讨论了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的沉积充填、盆-山耦合和盆地性质及演化特征。

李煜航[10](2009)在《新疆北山黑山岭东南石炭纪—早二叠世火山活动特征与裂谷构造演化》文中提出北山构造带位于塔里木板块的东北缘,是夹持在库鲁克塔格地块与敦煌地块之间的古生代裂谷带,是塔里木古陆伸展而形成的,据其活动的时空特点,可分为南、北两带:北带为早古生代活动带,南带为晚古生代活动带。研究区绝大部分区域位于南带晚古生代活动带内,石炭纪—早二叠世区内火山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大量的火山岩,系统的分析研究该套火山岩系的各种特征对于揭示该区的构造演化历史以及与中亚巨型复合造山带—天山之间的相互关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以沉积建造为背景,系统对比讨论了新疆北山黑山岭东南地区石炭纪-早二叠世地层区域变化,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地层单元中火山岩岩石学、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性质,取得的主要认识有:1.对研究区内的上石炭统,进行了重新厘定。研究区矛头山断裂两侧自北向南依次出露石板山组(C2sb)、胜利泉组(C2sl)和干泉组(C2g),依据沉积建造特征认为原划上石炭统胜利泉组c段(翠绿色凝灰岩段,层间含有大量的含金石英脉)与干泉组火山活动密切相关,故将其划归到干泉组,而胜利泉组的真正含义是一套代表北山裂谷平静期的半深海-深海相复理石建造。2.在研究区矛头山东部灰岩中,于干泉组上段顶部灰岩中采获蜓类化石:Schubertella sp.(苏伯特蜓),Fusulinella cf.vozhgalensis(伏芝加尔小纺锤蜓),Aljutovellasp.(阿留陀夫蜓),Aljutovella isvarica(似脊状阿留陀夫蜓),Staffella sp.(史塔夫蜓),Ozawainella sp.(小泽蜓),Eofusulina?sp.(始纺锤蜓)。蜓科化石时代为晚石炭世晚期之末。据此,确定干泉组时代为晚石炭世晚期。3.通过沉积建造分析和区域对比发现研究区经历了早石炭世的初始裂陷、晚石炭世早-中期的持续伸展、晚石炭世末期的挤压收缩及早二叠世的挤压背景下的伸展这四个阶段,其中石板山组时期裂谷的伸展裂陷具有从西向东发展的过程,在胜利泉组时期伸展裂陷作用有逐渐向东部发展的趋势,晚石炭世干泉组时期裂谷的愈合作用又具有从西向东发展的态势。4.重点对上石炭统干泉组和下二叠统红柳河组的火山岩进行了研究讨论,较为全面的阐述了其岩石产出位态、岩石组合、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特征,通过以上的研究显示:干泉组火山岩是总体挤压收缩构造背景下的产物,来自沉积建造和这一时期的侵入体岩石化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也印证了这一判断,由此可见北山裂谷的聚敛闭合发生于晚石炭世末期。分布于盐滩断裂带两侧的火山岩(原划为晚石炭世干泉组),在本次研究工作中,通过岩石产出位态、岩石组合特征以及可靠的U-Pb同位素SHRIMP测年结果将其重新厘定为早二叠世并归入红柳河组。同时发现早二叠世红柳河时期火山活动是晚石炭世火山活动的继续和发展,而在红柳河组时期的裂解是在整体挤压收缩的活动背景下的伸展和短期反作用。联系发生于晚石炭世末期的挤压收缩事件,推测这一裂解事件很可能是由造山带增厚的岩石圈拆沉导致亏损地幔部分熔融上升而造成的。5.研究区的火山活动明显受深大断裂的控制,从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火山活动中心从北向南迁移,早石炭世时期研究区处于相对平静的火山盆地之中;晚石炭世末的火山活动向南迁移至矛头山一带,火山活动的方式以中心式喷发为主;早二叠世研究区存在南、北两个火山活动带,北带为溢裂式喷发,而南带则以中心式喷发为主。6.典型的化石资料、区域地层对比以及较为精确的SHRIMP同位素测年资料为这一时期的火山活动建立起了较为精准的时间标尺。在此基础之上将研究区晚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裂谷演化发展阶段划分为:早石炭世初始裂谷边缘裂陷期;晚石炭世早、中期裂谷活动平静期;晚石炭世末期裂谷收缩起始期;早二叠世裂谷挤压收缩继承和发展期。

二、秦岭石炭纪地层的变异与三分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秦岭石炭纪地层的变异与三分性(论文提纲范文)

(1)甘孜-理塘造山带南段构造演化与典型矿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 实物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7 区域矿产特征
3 梭罗沟蛇绿岩特征
    3.1 蛇绿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3.2 蛇绿岩与洋岛玄武岩大地构造背景
    3.3 梭罗沟蛇绿岩形成时代的讨论
4 梭罗沟大型金矿特征
    4.1 梭罗沟金矿发现历史
    4.2 矿区地质特征
    4.3 矿体特征
    4.4 矿石类型及成矿阶段
    4.5 围岩蚀变
    4.6 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4.7 成矿流体特征
    4.8 成矿年代学特征
    4.9 成矿物质来源
    4.10 矿床成因类型
5 德工牛场斑岩型铜矿特征
    5.1 德工牛场斑岩型铜矿发现历史
    5.2 矿区地质特征
    5.3 德工牛场含矿斑岩体岩石成因
    5.4 德工牛场斑岩型铜矿成矿物质来源
    5.5 德工牛场斑岩铜矿成矿流体特征
6 甘孜-理塘特提斯洋构造演化与成矿
    6.1 蛇绿岩带对梭罗沟金矿的成生关系
    6.2 蛇绿岩带对德工牛场铜矿的成生关系
    6.3 甘孜-理塘特提斯洋构造演化
    6.4 甘孜-理塘特提斯洋构造演化与成矿
7 结论
    7.1 主要认识
    7.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甘肃北祁连西段刃岗沟—古浪峡铁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
    2.2 构造演化
        2.2.1 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2.2.2 构造单元分类
        2.2.3 褶皱
        2.2.4 边界断裂
    2.3 岩浆岩
        2.3.1 侵入岩
        2.3.2 火山岩
    2.4 区域矿产
第3章 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
    3.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3.1.1 区域重力场特征
        3.1.2 区域航空磁场特征
        3.1.3 重磁场特征所反映的基底特征
        3.1.4 重磁所反映的主要断裂特征
        3.1.5 综合地球物理场对造山带结构的研究
    3.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3.2.1 主要元素的区域场分布特征
        3.2.2 各地质单元中的地球化学特征
        3.2.3 元素的地史演化规律
        3.2.4 区内元素地化场特征
        3.2.5 元素异常的分布特征
第4章 刃岗沟-古浪峡成矿带特征
    4.1 铁矿床(点)类型划分
    4.2 成矿带划分
    4.3 成矿带内成矿区地质特征
第5章 典型铁矿床地质特征
    5.1 概述
    5.2 镜铁山铁矿床
        5.2.1 矿区成矿及控矿条件
        5.2.2 矿体特征
        5.2.3 矿石物质组成
        5.2.4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5.3 刃岗沟铁矿床
        5.3.1 矿区成矿及控矿条件
        5.3.2 矿石物质组成
        5.3.3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5.4 黄沙泉铁矿床
        5.4.1 成矿地质背景特征
        5.4.2 矿区成矿及控矿条件
        5.4.3 矿石物质组成
        5.4.4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5.5 白尖铁矿床
        5.5.1 成矿地质背景特征
        5.5.2 矿区成矿及控矿条件
        5.5.3 矿石物质组成
        5.5.4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第6章 成矿规律、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6.1 形成时代及产出演化规律
    6.2 空间分布特征
    6.3 区域地壳演化与铁矿成矿作用
    6.4 成矿特征
    6.5 找矿方向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3)华南赋煤区煤系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内外研究状及发展势
        1.2.2 存在的主要问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区域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特征
        2.2.1 重力场特征
        2.2.2 航磁特征
        2.2.3 地震场特征
    2.3 主要断裂带特征
        2.3.1 扬子地块控煤裂构造
        2.3.2 华夏地块控煤裂构造
    2.4 区域构造演化历程
    2.5 本章小结
3 煤田地质特征
    3.1 含煤地层发育特征
        3.1.1 晚古生代含煤地
        3.1.2 中生代含煤地
        3.1.3 新生代含煤地
    3.2 煤系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3.2.1 华南石炭二叠纪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3.2.2 华南晚三叠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分
    3.3 本章小结
4 赋煤构造单元构造特征
    4.1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
    4.2 扬子赋煤构造亚区特征
        4.2.1 米仓山大巴山逆冲推煤构造带
        4.2.2 扬子北逆冲煤构造带
        4.2.3 龙门山逆冲煤构造带
        4.2.4 川中南部隆起煤构造带
        4.2.5 川渝隔档式褶皱煤构造带
        4.2.6 丽江雄坳陷煤构造带
        4.2.7 康滇隆煤构造带
        4.2.8 滇东褶皱煤构造带
        4.2.9 川南黔叠加褶皱煤构造带
        4.2.10 渝鄂湘黔隔式褶皱煤构造带
        4.2.11 江南隆煤构造带
    4.3 华夏赋煤构造亚区特征
        4.3.1 湘桂陷煤构造带
        4.3.2 赣湘坳陷煤构造带
        4.3.3 上饶安福曲仁坳陷煤构造带
        4.3.4 浙赣东坳陷煤构造带
        4.3.5 闽南坳陷煤构造带
        4.3.6 右江褶皱煤构造带
        4.3.7 雷琼陷煤构造带
    4.4 本章小结
5 煤田构造格局形成与演化
    5.1 聚煤盆地类型
    5.2 主要成煤期构造格局
        5.2.1 晚古生代古构造格局
        5.2.2 中生代古构造格局
        5.2.3 新生代古构造格局
    5.3 成煤盆地构造演化
        5.3.1 聚煤盆地构造发育阶
        5.3.2 聚煤盆地构造演特征
        5.3.3 聚煤盆地富煤带迁移变
    5.4 本章小结
6 控煤构造样式研究
    6.1 控煤构造样式涵义及划分
    6.2 典型控煤构造样式及分布特征
    6.3 控煤构造模式探讨
    6.4 本章小结
7 煤系构造变形规律
    7.1 煤系构造变形特征
    7.2 煤系构造递进变形区带特征
        7.2.1 四川盆地盆山耦合构造变
        7.2.2 雪峰山陆内合构造变
        7.2.3 东南推、滑构造变
        7.2.4 川滇走滑构造带构造变
    7.3 煤系构造变形差异性对比分析
        7.3.1 雪峰山构造带两侧煤系构造变的差异
        7.3.2 煤系构造变控制因的对比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上扬子地区深部结构与浅部构造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工作量
        1.5.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5.2 野外地质调查
        1.5.3 数据处理及成果图件编制
第二章 上扬子地区的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地层分布概况
        2.2.1 秦岭地层区
        2.2.2 扬子地层区
        2.2.3 龙门山造山带
        2.2.4 碧口地块
第三章 地形和地貌特征分析
    3.1 数字高程模型
        3.1.1 数字地形分析
        3.1.2 水系分析
    3.2 构造地貌特征分析
        3.2.1 米仓-汉南隆起构造-地貌特征
        3.2.2 大巴山构造-地貌特征
        3.2.3 龙门山构造-地貌特征
        3.2.4 渝鄂湘地区构造-地貌特征
        3.2.5 小结
第四章 上扬子地区地球物理场特征研究
    4.1 重磁场特征
        4.1.1 密度和磁性特征
        4.1.2 重磁资料来源及数据处理
        4.1.3 重力场特征
        4.1.4 磁场特征
    4.2 波速特征
    4.3 大地电磁特征
第五章 断裂系统及构造变形
    5.1 断裂特征
        5.1.1 大巴山断裂系
        5.1.2 米仓山断裂系
        5.1.3 龙门山断裂系
        5.1.4 四川盆地内部断裂
        5.1.5 鄂渝湘黔断裂系
        5.1.6 神农架-黄陵背斜断裂系
    5.2 构造分区特征
        5.2.1 构造体系划分
        5.2.2 构造分区的变形样式
第六章 上扬子的深部构造格架
    6.1 深部构造特征
    6.2 上扬子磁性基底及基底断裂
        6.2.1 上扬子地区磁性基底
        6.2.2 基底断裂
    6.3 莫霍面深度及特征
    6.4 构造转换关系分析
        6.4.1 剖面解释分析
        6.4.2 纵向构造交接关系
        6.4.3 横向构造交接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渭河盆地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盆地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深部探测计划与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研究概况
        1.2.2 国内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现状
        1.2.3 地震发震机理、深部孕震构造背景研究的应用
        1.2.4 渭河盆地及邻区地下深部结构研究综述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本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
第二章 区域大地构造环境
    2.1 区域大地构造单元
        2.1.1 区域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
        2.1.2 大地构造单元的演化简史
    2.2 区域构造地质和第四纪地质环境
        2.2.1 鄂尔多斯地块地质构造与第四纪地质环境
        2.2.2 秦岭褶皱系地质构造与第四纪地质环境
        2.2.3 渭河断陷带形成与演化
    2.3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2.3.1 鄂尔多斯地块面状掀斜隆升
        2.3.2 秦岭强烈隆升与掀斜运动
        2.3.3 渭河断陷带强烈沉陷与掀斜运动
    2.4 渭河盆地井下地层
        2.4.1 井下地层的几个问题
        2.4.2 井下地层划分
    2.5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2.5.1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2.5.2 区域航磁异常特征
第三章 渭河盆地形成机理与构造动力学背景
    3.1 深部地壳活动影响盆地构造
        3.1.1 盆地边缘构造特征
        3.1.2 渭河盆地内部的深、浅构造特征
        3.1.3 渭河盆地基底构造模型
        3.1.4 渭河盆地深部构造影响发育的主要活断层
    3.2 新构造运动与地表演化过程
        3.2.1 新构造运动特征
        3.2.2 构造地貌
第四章 渭河盆地深地震反射探测与研究
    4.1 深地震反射剖面位置与测量
        4.1.1 深地震反射剖面位置
        4.1.2 深地震反射剖面的测量与定位
    4.2 深地震反射勘探的野外方法
        4.2.1 现场试验
        4.2.2 数据采集方法
    4.3 质保措施与资料质量
    4.4 室内资料处理
        4.4.1 基本数据处理流程
        4.4.2 主要数据处理方法
        4.4.3 由资料处理获得的地震波速度结构
    4.5 深地震反射剖面资料分析解释
        4.5.1 深地震反射叠加剖面的基本特征
        4.5.2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断裂特征
        4.5.3 盆地深部构造解释及意义
第五章 渭河盆地及邻区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和高分辨折射剖面联合探测与研究
    5.1 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测线位置
    5.2 观测系统
    5.3 地震宽角反射/折射野外工作方法
        5.3.1 地震仪器和工作方式
        5.3.2 钻井爆破
        5.3.3 完成的工作量和数据质量
    5.4 高分辨地震折射资料处理
        5.4.1 高分辨地震折射数据
        5.4.2 有限差分初至波成像
        5.4.3 时间项反演
    5.5 地震宽角反射/折射资料处理
        5.5.1 震相识别
        5.5.2 X2- T2方法及地壳各层的平均速度和深度
        5.5.3 反射界面单点深度计算
        5.5.4 Pg 波走时反演(W-H 方法)
        5.5.5 反射波走时反演(PLUCH 方法)
        5.5.6 一维走时拟合
        5.5.7 二维地壳速度结构 Zelt 反演计算
        5.5.8 二维非均匀介质射线追踪正演拟合
    5.6 地震宽角反射/折射资料解释
        5.6.1 盖层与基底的结构构造
        5.6.2 高分辨地震折射结果
        5.6.3 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结构与构造
第六章 渭河盆地深部构造特征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6.1 渭河盆地深部构造特征
    6.2 渭河盆地与秦岭、鄂尔多斯地块的关系
        6.2.1 盆地与秦岭、鄂尔多斯地块的新构造运动特征
        6.2.2 深部联合探测剖面反映盆地与相邻地块的深部构造关系
    6.3 渭河盆地构造活动与地震的关系
        6.3.1 渭河盆地的深部孕震环境
        6.3.2 盆地内主要断裂活动特征与地震
    6.4 渭河盆地地震活动特征与构造条件分析
        6.4.1 区域大震构造条件分析
        6.4.2 盆地内主要断裂与周边历史地震发震构造的构造类比
        6.4.3 深反射剖面上主要断裂最大潜在震级与未来地震危险性定性分析
第七章 结论、讨论和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
    7.3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陕西宁强埃迪卡拉纪晚期高家山生物群中的Conotubus hemiannulatus及Gaojiashania cyclus:化石埋藏学与古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化石记录的重要性
    1.2 埃迪卡拉纪特异埋藏化石库
    1.3 高家山生物群特异埋藏化石库
    1.4 高家山生物群古生物学意义
    1.5 高家山生物群化石埋藏学意义
    1.6 高家山生物群古生态学意义
    1.7 小结
第2章 地质背景
    2.1 构造及地层背景
    2.2 高家山生物群古生物学面貌
    2.3 讨论
第3章 化石埋藏学
    3.1 高家山段
    3.2 高家山段在扬子地台的分布
        3.2.1 陕西南部
        3.2.2 四川北部
        3.2.3 云南东部
        3.2.4 贵州中部
    3.3 宁强及勉县地区的高家山段
        3.3.1 宽川铺露头带的高家山段
        3.3.2 胡家坝露头带的高家山段
        3.3.3 高家山露头带的高家山段
    3.4 高家山段沉积微相
        3.4.1 粉砂岩和粉砂质页岩相
        3.4.2 发育正粒序的粉砂岩相
        3.4.3 均—块状的泥岩相
        3.4.4 发育微生物结构和内碎屑的灰岩相
        3.4.5 砂岩—砾岩相
    3.5 生物遗体沉积学
        3.5.1 生物遗体沉积学复原
        3.5.2 埋藏相
        3.5.3 发育正粒序的粉砂岩相与均—块状泥岩相在不同露头带之间的对比
        3.5.4 讨论
    3.6 化石成岩学
        3.6.1 化石成岩方式
        3.6.2 黄铁矿化
        3.6.3 有机碳质压膜及铝硅酸盐矿物
        3.6.4 讨论
第4章 古生态学
    4.1 Conotubus(锥管虫属)系统古生物学及形态学
        4.1.1 系统古生物学厘定
        4.1.2 形态学复原
        4.1.3 亲缘关系
        4.1.4 Conotubus hemiannulatus与Cloudina hartmannae的对比
    4.2 Conotubus hemiannulatus(半环纹锥管虫)古生态学
        4.2.1 生活方式与生态位
        4.2.2 管体发育过程
        4.2.3 群落时间均一化
        4.2.4 小结
    4.3 Gaojiashania(高家山虫属)系统古生物学及形态学
        4.3.1 系统古生物学厘定
        4.3.2 Gaojiashania cyclus形态学特征
    4.4 Gaojiashania cyclus(圆环高家山虫)古生态学
    4.5 小结
结论及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青藏高原及邻区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指导思想、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3.1 指导思想
        1.3.2 研究方案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1.4.1 工作概况
        1.4.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课题创新及存在问题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2.3 大地构造相及分类体系
        2.3.1 大地构造相
        2.3.2 泥盆纪大地构造相划分
    2.4 研究区地质构造演化概述
        2.4.1 泛华夏大陆早古生代秦祁昆构造区
        2.4.2 泛华夏晚古生代大陆羌塘-三江地区
        2.4.3 冈瓦纳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
    2.5 地层分区及地层年代格架
    2.6 沉积相划分及标准
    2.7 岩浆岩相
3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3.1 祁连-柴达木地块(Ⅰ)
        3.1.1 祁连陆内盆地相(Ⅰ_2)
        3.1.2 祁连南缘陆缘裂谷盆地相(Ⅰ_3)
        3.1.3 柴达木地块相(Ⅰ_4)
    3.2 昆仑弧系大相(Ⅲ)
        3.2.1 西昆仑陆缘弧相
        3.2.2 东昆仑陆缘弧相(Ⅲ_2)
4 南昆仑-巴颜喀拉山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4.1 构造特征
    4.2 岩相特征
    4.3 古地理特征
5 钱塘江-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5.1 中咱-中甸-义敦地块大相
        5.1.1 构造特征
        5.1.2 岩相特征
        5.1.3 古地理特征
    5.2 金沙江-哀牢山(初始)洋盆大相(Ⅶ)
        5.2.1 构造特征
        5.2.2 岩相特征
        5.2.3 古地理特征
    5.3 昌都-兰坪地块大相(Ⅷ)
        5.3.1 构造特征
        5.3.2 岩相特征
        5.3.3 古地理特征
    5.4 乌兰乌拉湖-北澜沧江(初始)洋盆大相(Ⅸ)
    5.5 甜水海-北羌塘地块大相(Ⅹ)
        5.5.1 塔什库尔干-甜水海被动边缘盆地相(Ⅹ_1)
        5.5.2 北羌塘地块相(Ⅹ_2)
6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6.1 双湖-托和平错-扎多岗日洋壳相(Ⅺ_1)
        6.1.1 构造特征
        6.1.2 岩相特征
        6.1.3 古地理特征
    6.2 南羌塘西部陆壳残片相(Ⅺ_2)
    6.3 保山陆壳残片相(Ⅺ_3)
        6.3.1 构造特征
        6.3.2 岩相特征
        6.3.3 古地理特征
    6.4 左贡陆壳残片相
    6.5 班公湖-怒江洋壳相
7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7.1 喜马拉雅滨浅海碎屑岩相
        7.1.1 构造特征
        7.1.2 岩相特征
        7.1.3 古地理特征
    7.2 冈底斯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相
        7.2.1 构造特征
        7.2.2 岩相特征
        7.2.3 古地理特征
    7.3 聂荣地块
8 周边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8.1 塔里木、敦煌和阿拉善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8.1.1 塔里木-敦煌-陆块(Ⅱ)
        8.1.2 阿拉善陆块(Ⅰ_1)
    8.2 扬子陆块构造岩相古地理
        8.2.1 上扬子陆块(Ⅴ_1)
        8.2.2 诺尔盖-阿坝地块(Ⅴ_2)
    8.3 印度陆块构造岩相古地理
9 泥盆纪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中国硫矿主要矿集区及其资源潜力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硫矿矿集区的圈定
    2.1 硫矿矿集区圈定的原则
    2.2 矿集区圈定的结果
3 硫矿重要矿集区特征
    3.1 铁岭-本溪-营口矿集区 (S4)
        3.1.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3.1.2 矿集区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和评价标志
        (1) 成矿地质条件
    3.2 宁镇-铜陵矿集区 (S25)
        3.2.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3.2.2 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及评价标志安徽省铜陵县新桥硫铁矿矿床位于安徽省、铜陵县新桥镇。
4 近年来找矿新进展 (资源潜力探讨)
    4.1 开展深部找矿意义重大
    4.2 关注前寒武纪地层
5 硫矿成矿远景分析和资源替力探讨
6 结论

(9)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层序充填及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2 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格架
        2.1.1 盆缘主要构造带
        2.1.2 盆地基底及构造格局
    2.2 区域地层特征
        2.2.1 晚侏罗世-新近纪地层概述
        2.2.2 晚侏罗世-新近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3章 沉积体系分析
    3.1 沉积相主要鉴别标志
    3.2 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
        3.2.1 沉积相类型划分
        3.2.2 沉积体系类型和特征
    3.3 沉积模式及演化
        3.3.1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沉积模式
        3.3.2 上白垩统-新近系沉积模式
        3.3.3 小结
第4章 层序划分及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4.1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4.1.1 岩性剖面中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4.1.2 测井曲线上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4.1.3 地震剖面中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4.2 层序界面主要成因类型
    4.3 层序地层单元及划分方案
        4.3.1 层序级别划分的基本原则
        4.3.2 层序地层代码命名规则
        4.3.3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4.4 层序地层特征
        4.4.1 层序地层综合特征概述
        4.4.2 上侏罗统层序地层特征
        4.4.3 下白垩统层序地层特征
        4.4.4 上白垩统层序地层特征
        4.4.5 古近系层序地层特征
        4.4.6 新近系层序地层特征
    4.5 层序地层对比格架
        4.5.1 晚侏罗世早期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4.5.2 晚侏罗世晚期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4.5.3 早白垩世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4.5.4 晚白垩世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4.5.5 古近纪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4.5.6 新近纪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第5章 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5.1 泥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5.1.1 泥质岩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
        5.1.2 泥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1.3 泥质岩沉积环境分析
        5.1.4 泥质岩源区分析
        5.1.5 小结
    5.2 碳酸盐岩砾石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5.2.1 早白垩世沉积碳酸盐岩砾石碳氧同位素特征及物源分析
        5.2.2 晚白垩世沉积碳酸盐岩砾石碳氧同位素特征及物源分析
        5.2.3 小结
第6章 古流和物源区分析
    6.1 古水流分析
        6.1.1 晚侏罗世早期古水流特征
        6.1.2 晚侏罗世晚期古水流特征
        6.1.3 早白垩世古水流特征及古地理演化阶段划分
        6.1.4 晚白垩世古水流特征
    6.2 物源区分析
        6.2.1 砾岩砾石统计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6.2.2 砂岩碎屑成分统计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第7章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
    7.1 S3 构造层序期(晚侏罗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1.1 S3-1 超层序期(遂宁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1.2 S3-2 超层序期(蓬莱镇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2 S4 构造层序期(早白垩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3 S5 构造层序期(晚白垩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4 S6-1 超层序期(古近纪名山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5 S6-2 超层序期(古近纪芦山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7.6 S7 构造层序期(新近纪)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第8章 盆地层序充填及演化
    8.1 层序充填演化特征
        8.1.1 上侏罗统层序充填特征
        8.1.2 下白垩统层序充填特征
        8.1.3 上白垩统层序充填特征
        8.1.4 古近系层序充填特征
        8.1.5 新近系层序充填特征
    8.2 构造层序与盆地演化
        8.2.1 S3 构造层序(上侏罗统)与盆地演化
        8.2.2 S4 构造层序(下白垩统)与盆地演化
        8.2.3 S5 构造层序(上白垩统)与盆地演化
        8.2.4 S6 构造层序(古近系)与盆地演化
        8.2.5 S7 构造层序(新近系)与盆地演化
第9章 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10)新疆北山黑山岭东南石炭纪—早二叠世火山活动特征与裂谷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前人研究基础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大地构造
    2.3 研究区地质概况
        2.3.1 研究区石炭系一二叠系地层单元的划分方案
        2.3.2 研究区构造单元的划分
第三章 研究区边界断裂及火山活动带的划分
    3.1 边界断裂
        3.1.1 黑山岭南断裂
        3.1.2 淤泥河隐伏断裂带
        3.1.3 矛头山次级断裂带
        3.1.4 盐滩断裂
    3.2 火山活动带的划分
        3.2.1 早石炭世火山盆地
        3.2.2 晚石炭世裂陷盆地
        3.2.3 二叠纪火山盆地
第四章 早石炭世火山盆地
    4.1 早石炭世火山盆地沉积建造及构造环境特征
        4.1.1 早石炭世红柳园组沉积特征及对比
        4.1.2 早石炭世红柳园组沉积构造环境特征对比分析
    4.2 早石炭世火山盆地火山岩
        4.2.1 早石炭世火山岩产出位态及岩石学特征
        4.2.2 时代讨论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晚石炭世裂陷构造带
    5.1 晚石炭石板山组沉积建造及构造环境特征
        5.1.1 晚石炭世石板山组沉积特征及对比
        5.1.2 晚石炭世石板山组沉积构造特征对比分析
    5.2 晚石炭世胜利泉组沉积建造及构造环境特征
        5.2.1 晚石炭世胜利泉组沉积特征及对比
        5.2.2 晚石炭世胜利泉组沉积构造特征对比分析
    5.3 晚石炭世干泉组沉积建造及构造环境特征
        5.3.1 早石炭世干泉组沉积特征及对比
        5.3.2 晚石炭世干泉组沉积构造特征对比分析
    5.4 晚石炭世裂陷带火山岩
        5.4.1 晚石炭世火山岩产出位态及岩石学特征
        5.4.2 晚石炭世火山岩特征
    5.5 时代讨论
    5.6 小结及讨论
第六章 早二叠世火山盆地构造活动带
    6.1 早二叠世火山盆地沉积建造及构造环境背景特征
        6.1.1 早二叠世红柳河组沉积特征及对比
        6.1.2 早二叠世红柳河组沉积构造特征对比分析
    6.2 早二叠世火山盆地火山岩
        6.2.1 早二叠世红柳河组火山岩产出位态及岩石学特征
        6.2.2 早二叠世红柳河组火山岩特征
    6.3 早二叠世火山盆地火山喷发活动时代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构造演化发展史
    7.1 古-中元古代结晶基底形成阶段
    7.2 早古生代陆块解体及陆内裂谷发展演化阶段
    7.3 晚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陆内裂谷演化发展阶段
        7.3.1 早石炭世初始裂谷边缘裂陷期
        7.3.2 晚石炭世早、中期裂谷活动平静期
        7.3.3 晚石炭世末期裂谷收缩起始期
        7.3.4 早二叠世裂谷挤压收缩继承和发展期
    7.4 中新生代陆内走滑、推覆造山演化阶段
结论及讨论
参考文献
图例
图版及图版说明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秦岭石炭纪地层的变异与三分性(论文参考文献)

  • [1]甘孜-理塘造山带南段构造演化与典型矿床研究[D]. 聂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2]甘肃北祁连西段刃岗沟—古浪峡铁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D]. 亢松松.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3]华南赋煤区煤系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D]. 李焕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02)
  • [4]上扬子地区深部结构与浅部构造关系研究[D]. 张燕. 西北大学, 2013(11)
  • [5]渭河盆地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盆地构造研究[D]. 任隽. 长安大学, 2012(07)
  • [6]陕西宁强埃迪卡拉纪晚期高家山生物群中的Conotubus hemiannulatus及Gaojiashania cyclus:化石埋藏学与古生态学研究[D]. 蔡耀平. 西北大学, 2011(09)
  • [7]青藏高原及邻区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D]. 焦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8]中国硫矿主要矿集区及其资源潜力探讨[J]. 韩鹏,牛桂芝. 化工矿产地质, 2010(02)
  • [9]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层序充填及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D]. 杨国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5)
  • [10]新疆北山黑山岭东南石炭纪—早二叠世火山活动特征与裂谷构造演化[D]. 李煜航. 长安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秦岭石炭系地层变化与三分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