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利湿在慢性脾肾阳虚型肾炎中的应用

清热利湿在慢性脾肾阳虚型肾炎中的应用

一、清热利湿法在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曹留洋[1](2021)在《清肾颗粒治疗慢性肾炎肾虚湿热证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马骋翔[2](2020)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及杨玉兰主任治疗慢性肾炎用药数据挖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通过对中药治疗或联合西药治疗与西药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对比,分析中医药治疗的疗效,以及慢性肾炎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2.通过数据挖掘和病例收集,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与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建立数据库,总结杨玉兰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用药经验。研究方法:1.以“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题词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从建库开始到2019年12月的文献,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2.收集杨玉兰主任门诊慢性肾炎病例203例,记录其一般情况、诊断、处方用药等,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杨主任治疗慢性肾炎的用药规律,同时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数据挖掘,找出潜在的新药方。研究结果:1.Meta分析结果得出:总共纳入17篇文献,总案例1584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其中的五项主要指标进行观察:有效率、24h UTP、Scr、BUN、Alb,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炎较西药治疗取得了更好的临床效果。2.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共纳入处方203首,中药共75味,总累计使用频数为2938次,使用频次超过50次的有:黄芪、青风藤、白花蛇舌草、泽兰、川芎、土茯苓、当归、荠菜花、酒萸肉、女贞子、芡实、茯苓、地龙、莪术、蝉蜕、金樱子、姜黄17味,是杨主任治疗慢性肾炎的常用药。频数前10名的有:黄芪、青风藤、白花蛇舌草、泽兰、川芎、土茯苓、当归、荠菜花、酒萸肉、女贞子,是杨主任治疗慢性肾炎的特色用药。处方用药总共包括15个药物类别,按照使用频次从大到小排序,分别为活血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解毒药、收涩药、止血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平肝息风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理气药、清热泻火药、重镇安神药、清热化痰药。结论:1.杨玉兰主任认为慢性肾炎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亏虚气化失司,三焦水道失畅,气血运行失常,水液代谢失调,日久导致湿热、瘀血、浊毒内生。2.导师治疗慢性肾炎强调扶正和祛邪相结合,标本兼治,针对正虚注重益气养血,补脾益肾,常用黄芪、当归、女贞子、黄精、金樱子等益气补血,补益脾肾,针对邪实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瘀利水,常用泽兰、土茯苓等清热活血利湿,以增加临床治疗效果。注重中药功效的同时结合现代药理作用,中西互参。3.从数据挖掘结果分析,结合杨主任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经验,得出导师治疗慢性肾炎的核心组方是:白花蛇舌草+青风藤+荠菜花,川芎+当归+黄芪,金樱子+山药+泽兰+芡实。SPSS软件提示潜在的新药方有黄芪、酒萸肉、川芎、当归、地龙;青风藤、白花蛇舌草、泽兰、荠菜花、土茯苓;女贞子、芡实、金樱子、莪术;丹参、红花、蒲黄炭、大黄炭、积雪草、胡芦巴、淫羊藿、黄芩炭;白茅根、仙鹤草、茜草、小蓟、莲房炭。4.通过数据挖掘,结合临床用药,得出杨主任治疗慢性肾炎的常用药为黄芪、青风藤、白花蛇舌草、泽兰、川芎、土茯苓、当归、荠菜花、酒萸肉、女贞子。

黎敏刚[3](2020)在《真实世界中诊治慢性肾脏病用药配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用药特点和配伍规律,挖掘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非透析期的)核心药物组合,总结治疗经验,为临床提供指导性帮助。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肾系病(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非透析期)中药处方住院病例。收录的病历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住院就诊基本信息,理化检查结果,诊断信息,治则治法,方名信息,具体处方用药,具有三次以上的中药处方,住院过程中完整的理化指标。经过规范化处理之后,统计分析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治疗肾系病(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非透析期)药物频数、性味、归经。将高频用药进行归类,并且运用中医药数据分析平台系统来进行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分析研究,分析出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治疗肾系病(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非透析期)核心药物组合。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总结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分析经验指导下的用药规律,为我们在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指导性帮助。结果:1、收集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肾系病(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非透析期)中药处方住院病例共1001例。由于1001例住院病历中有107例病历(包含363首处方)不符合本研究的纳排标准,故筛选出慢性肾炎135例,慢性肾衰(非透析期)759例,合共894例病历。筛选出治疗慢性肾炎处方395首,治疗慢性肾衰(非透析期)处方3020首,合共3415首处方。2、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治疗肾系病使用药物有357味,其中黄芪、白术、六月雪、土茯苓、杜仲、石韦、党参、当归、积雪草、怀牛膝、川芎、紫苏梗、薏苡仁、鬼箭羽、续断、苍术、槐花、泽泻、郁金、泽兰等20味中药累积使用频率达到50%以上。治疗慢性肾炎使用有256味中药,其中黄芪、白术、石韦、杜仲、党参、当归、续断、薏苡仁、川芎、怀牛膝、白花蛇舌草、郁金、茯苳、山茱萸、土茯苓、山药、太子参、苍术、甘草、虎杖、紫苏梗、槲寄生、仙鹤草等23味中药累积使用频率达到50%以上。治疗慢性肾衰(非透析期)使用药物有335味,其中黄芪、白术、六月雪、土茯苓、石韦、杜仲、党参、当归、积雪草、怀牛膝、川芎、紫苏梗、鬼箭羽、薏苡仁、槐花、续断、苍术、泽泻、大黄等19味中药累积使用频率达到50%以上。3、统计结果显示,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治疗肾系病整体药物主要药性频数:温性21374次、平性19497次、寒性15073次,药味频数:甘味42049次、苦味36098次、辛味17753次,归经频数:脾经42641次、肝经42066次、肺经29415次。治疗慢性肾炎药物的主要药性频数:平性1964次、温性1898次、寒性1359次,药味频数:甘味4254次、苦味3243次、辛味2236次,归经频数:肝经3912次、脾经3479次、肺经3170次。治疗慢性肾衰(非透析期)药物的主要药性频数:温性17611次、平性15769次、寒性12399次,药味频数:甘味33882次、苦味29979次、辛味20093次,归经频数:脾经35424次、肝经34826次、肺经23260次。(均为前三位)4、最终分析结果得出治疗肾系病的核心药物组合有8味:黄芪-白术-六月雪-土茯苓-杜仲-石韦-党参-当归,治疗慢性肾炎的核心药物组合有5味:黄芪-白术-石韦-杜仲-党参,治疗慢性肾衰(非透析期)的核心药物组合有9味:黄芪-白术-六月雪-土茯苓-石韦-杜仲-党参-当归-积雪草。结论:通过对收集的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治疗肾系病(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非透析期)住院病历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按照总体的分析情况来看,用药的药性主要以平性、温性为主,其次是寒性,药味主要是甘、苦、辛味为主,药物归经主要是归肝、脾、肾、肺经为主,从核心药物和药物的功效情况来看,主要是补虚药,然后是清热利湿药,其次活血化瘀药。2、从三组核心药物组合用药情况来看,以益肾清利活血为重点,重用补虚药、清热利湿药、活血化瘀药,其中补虚药又以补气药为主,兼以补血、补阳。在此基础上,增加清热解毒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从而达到益肾清利活血之功效。3、从分析的治疗用药特点来看,治法上注重气血同治,肝脾肾同调,补虚扶正的同时,注重补益肾气。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补肾的同时,还需要顾护脾胃,做到益气养血,健脾补肾。祛邪则以清热、解毒、利湿、活血等为主,核心药物组合配伍特点为益肾清利活血之效,因此治疗上需要谨守病机,治法用药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崔明明[4](2019)在《肾炎1号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肾炎1号方联合穴位贴敷对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24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等观察指标的影响以及用药安全性分析,探讨肾炎1号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肾炎患者蛋白尿的疗效,为临床提供相关依据。材料与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辽宁中医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且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12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应用肾炎1号方中药汤药的纳入对照组,共56例;应用肾炎1号方联合穴位贴敷的纳入治疗组,共71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疗效性指标,中医临床症状的变化以及相关安全性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临床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93%,经检验,两组有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4%,两组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3.降低蛋白尿: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性(P<0.05),说明两组在用药后蛋白尿均有所改善。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有差异性(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4.改善中医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前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症状积分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改善腰酸痛,食少纳呆,手足心热,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等症状尤为突出(P<0.05),,说明治疗组在缓解患者腰酸痛等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肾炎1号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疗效更显着,不仅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也能够保护肾功能而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较好。

李晓丹[5](2019)在《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法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60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法治疗老年脾肾气阴两虚兼湿热血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使用门诊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16年10月份至2019年1月份,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门诊,并被确诊为慢性肾炎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本试验研究制定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收录在基础治疗配以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法的患者,共30例,作为治疗组;收录使用基础治疗配以黄葵胶囊的患者,共30例,作为对照组。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及肝功、肾功、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结果:1.在中医症候方面,治疗组临床控制8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8%;对照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6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在西医疗效方面,治疗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对照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在降蛋白方面,尿蛋白定性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蛋白定量分析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在减少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法可以明显改善老年脾肾气阴两虚兼湿热血瘀型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尿沉渣红细胞计数,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

倪家庆[6](2019)在《健脾益肾法针药结合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法针药结合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的72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患者,均来自杨浦区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研究病例的纳入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遵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同时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予针刺治疗联合口服中药实脾固肾化瘀方,对照组加予口服实脾固肾化瘀方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第0周、4周、8周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SCr)、e GFR(EPI公式)、血尿素氮(BUN)、尿蛋白/肌酐等疗效性指标,治疗0周、8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1)治疗8周时,治疗组西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为96.9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8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体征均比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55%,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疗效改善更显着;(3)治疗4周时,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2.观察指标比较:(1)治疗4周时,两组间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治疗8周时两组肌酐比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两组间治疗4周、8周时均无明显差异(P>0.05);(3)治疗8周时,治疗组尿素氮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4周、8周时,治疗组尿素氮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4周、8周后e GFR两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5)治疗8周时,治疗组尿蛋白/肌酐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比治疗前未见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着(P<0.05)。3.两组均未出现终点事件和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健脾益肾法针药结合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有明确的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降低尿素氮、尿蛋白/肌酐;2.健脾益肾法针药结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积分;3.健脾益肾法针药结合治疗临床运用安全性好,无明显副作用。4.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样本量偏少,研究时间偏短,期望下一步可以尽量做到大样本长期研究,提高临床研究效果。

陈珑[7](2017)在《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温振肾阳”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在七十余载行医生涯中,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其采用“温振肾阳”的基本方法,贯穿该病的治疗过程。笔者作为朱老嫡孙朱泓的同事,有幸接触大家真迹,通过对朱老的着作和诊治病案的整理归纳,总结国医大师朱良春以“温振肾阳”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学术思想以及诊治经验。方法:1.收集朱老学术着作。2.整理朱良春教授关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治的相关资料。3.在导师孙伟教授指导下,对上述材料归纳总结。4.从“温振肾阳”法的理论依据、诊治经验、治疗方法、用药特点等方面,探讨总结。5.在导师孙伟教授指导下,临床应用朱老治疗经验进行诊疗活动,实践体会。结果:朱良春教授认为慢性肾炎病人肾阳不足常见,并以此为切入点,从理论角度分析提出了“温振肾阳”治疗大法。朱老熟读经方,常以肾气丸、五苓散、真武汤治疗慢性肾炎患者,疗效甚佳。善用虫类药物是朱老治病特征,朱老同样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中有着独到的使用;常用的蜈蚣、蟋蟀、蝼蛄、白僵蚕、水蛭等药在温肾同时兼顾活血、通络;同时朱老临床精炼的药对总结也使慢性肾炎的治疗更上一个层次。结论:朱良春教授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已形成了独到的体系,通过丰富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温振肾阳”的治疗方法。通过总结朱良春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病例,可以看出朱老在治病时从经方至虫药到药对的层层剖析,以此一窥大家思想,并为今后慢性肾炎的治疗指出了新的方向。

蒋蕴智[8](2017)在《益气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气虚证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起病隐匿,病情迁延,病理类型较多,始动因素多为免疫介导炎症,临床表现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为主,最终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医学"久病入络"指疾病病程日久存在瘀血这一病理因素,近年来活血化瘀法在治疗慢性肾脏病中倍受重视。目的:通过比较益气健脾活血法与单用益气健脾法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观察两组的疗效差异,从而探讨益气健脾活血法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脾气虚证的疗效,评判活血化瘀法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50例慢性肾炎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及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软胶囊,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指标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疾病疗效上:治疗组临床控制、显效、有效分别占16%、44%、28%,对照组临床控制、显效、有效分别占8%、20%、40%,经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优(P<0.05)。实验室指标上:治疗后两组在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方面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或0.01),其中在降低尿蛋白定量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红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中医证候积分上: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改善患者疲倦乏力、浮肿、胃脘胀满、大便溏薄这5个脾气虚主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在缓解浮肿方面疗效更显着(P<0.05)。结论: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肾炎脾气虚证能有效改善患者脾气虚症状,减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改善肾功能,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在益气健脾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法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合理运用活血化瘀法对辨证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有增效作用,且安全性好。

胡娟[9](2016)在《益气补肾消症通络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背景: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主要是免疫炎症损伤介导,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大多数隐匿起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多种多样,病情迁延,难以治愈,并呈缓慢进展,最终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我国成年人群中CKD的患病率为10.8%,而CKD的知晓率仅为患病人群的12.5%。慢性肾炎占终末期肾脏病的64.1%,故对本病的治疗非常重要。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是以对症治疗为主,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手段。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因此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对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减退尤为重要。目的:本研究样本来源于十二五“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中“吕仁和肾络微型症瘕辨证方法传承研究”中的临床研究病例。在“三型四候”辨证方法结合“肾络瘢瘕”理论的指导下,以益气补肾、消症通络法治疗早期慢性肾脏病,观察此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54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各27例。暴露组予以益气补肾、消症通络法(基本方:黄芪、当归、灵芝、制何首乌、川牛膝、川芎、丹参、三七、络石藤、鬼箭羽、牛蒡子、连翘、夏枯草、石韦)治疗,西医予以对症治疗,疗程6个月。非暴露组除本方法以外的其他治疗方法均可,疗程6个月。观察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性、中医症候积分等,使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结果:1、暴露组病例肾小球滤过率治疗6个月与入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显着(P=0.002<0.05);非暴露组病例肾小球滤过率治疗6个月与入组相比无明显变化。2、暴露组病例血肌酐治疗6个月与入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显着(P=0.002<0.05);非暴露组病例血肌酐治疗6个月与入组相比略有上升。3、暴露组病例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治疗6个月与入组相比下降,差异显着(P=0.004<0.05);非暴露组病例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治疗6个月与入组相比略有下降。4、暴露组病例尿蛋白定性治疗6个月与入组相比下降,差异显着(P=0.011<0.05);非暴露组病例尿蛋白定性治疗6个月与入组相比略有下降。5、暴露组病例中医症候积分治疗6个月与入组相比减少,差异显着(P=0.02<0.05)。6、综合疗效分析:暴露组病例治疗6个月总有效率为88.9%,非暴露组病例治疗6个月总有效率59.3%,暴露组优于非暴露组。结论:1、用益气补肾、消症通络法治疗慢性肾炎,可以升高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肌酐,改善肾功能。2、用益气补肾、消症通络法治疗慢性肾炎,能够减少患者的蛋白尿。3、用益气补肾、消症通络法治疗慢性肾炎,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4、用益气补肾、消症通络法治疗慢性肾炎,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王东才[10](2016)在《祛风化湿汤治疗风湿型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和研究以祛风化湿,补肺益肾为原则,以灯盏花为君药的自拟方“祛风化湿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慢性肾炎(证型属风湿型)的临床疗效,以及本方对此型患者的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进而对祖国医学中祛风化湿法治疗慢性肾炎(上述证型)的综合疗效做出客观评价,继承发扬吾师经验。方法:1.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患72例,以随机单盲法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对照组)。2.服药方法:1)试验组:除每日服用自拟方“祛风化湿汤”外,余治疗方案与对照组同;祛风化湿汤服法:采用医院煎药机煎药,每剂煎出3袋(150 ml/袋),于三餐后半小时温服。2)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及对症治疗(高血压降压,高血脂降血脂、感染的抗感染、高凝予抗凝、水肿予利尿消肿等,若同时患有其他并发症或伴发症,则予相应的治疗)。4.疗程:本次试验设定一个疗程为30天,需连续观察3个疗程。5.试验结束后立即做一般生命体征、血常规、肝功、肾功等检查,评价服药的安全性。6.注意事项:本次试验研究方案必须严格执行,如期完成整个疗程的各个步骤。结果:1.选取的72例患者中,有12例(被剔除和脱落)未被纳入最终研究。对试验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经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可以开始临床研究。2.经过3个月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3.67%。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3.试验组在降低实验室指标(尿蛋白、尿红细胞、24h尿蛋白)和改善中医各症状方面(如泡沫尿、血尿、腰困重等),效果优于对照组。4.对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进行分析,如一般生命体征(T、P、R、BP)、血常规(HGB、RBC、WBC、PLT)、以及肝肾功(ALT、AST,UREA、SCR)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祛风化湿汤治疗风湿型慢性肾炎患者能收到确切疗效,其在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各类相关实验室指标(蛋白尿、血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方面,试验组明显更优。

二、清热利湿法在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热利湿法在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及杨玉兰主任治疗慢性肾炎用药数据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1 Meta分析介绍及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制定研究流程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检索策略
        2.5 筛选文献
        2.6 质量评价
        2.7 数据提取
        2.8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3.3 风险偏倚评估
        3.4 Meta分析结果
        3.5 敏感性分析
        3.6 发表偏倚
    4 讨论
        4.1 结局指标Meta分析结果
        4.2 问题与不足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杨玉兰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用药规律
    1 研究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获取
        2.2 数据挖掘软件及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患者基本情况统计
        3.2 药物频数统计分析结果
        3.3 药物功效分类频数统计分析结果
        3.4 药性频数统计结果
        3.5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3.6 药物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性别和年龄分布的讨论
        4.2 总体用药频率分析
        4.3 四气五味分析讨论
        4.4 归经分析讨论
        4.5 特色用药分析
        4.6 常用药物类别及核心组方分析
        4.7 常用药对
第三部分 杨玉兰主任治疗慢性肾炎的学术理论总结
    1 关于慢性肾炎的中医学认识
    2 杨玉兰主任对慢性肾炎的治疗思路
        2.1 补虚祛邪并举,标本兼治
        2.2 处方配伍中西互参
        2.3 甘温平补,用药平和
    3 结论
    4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1 慢性肾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2 慢性肾炎的辨证论治
    3 中医外治法对慢性肾炎的作用
        3.1 艾灸法
        3.2 穴位贴敷
        3.3 推拿手法
    4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真实世界中诊治慢性肾脏病用药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慢性肾脏病概述
    2. 慢性肾脏病中医病因病机
        2.1 正虚
        2.2 邪实
    3. 慢性肾脏病中医治疗
        3.1 补虚
        3.2 祛邪
        3.3 标本兼治
        3.4 中医外治法
    4. 慢性肾脏病现代医学治疗
        4.1 饮食治疗
        4.2 控制血压
        4.3 控制蛋白尿
        4.4 控制血糖
        4.5 调血脂
        4.6 纠正贫血
        4.7 抗凝
        4.8 替代疗法
        4.9 其他
    5. 结语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案来源
        2.2 慢性肾脏病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中药名称规范化处理,频数,性味,归经统计
        3.3 中药与疗效关联规则分析
        3.4 复杂网络分析
        3.5 用药规律的规则意外度进行评价
    4. 研究结果
        4.1 肾系病(整体)
        4.2 慢性肾炎
        4.3 慢性肾衰(非透析期)
第三部分 讨论
    1. 病历纳入情况和一般情况分析
    2. 用药经验分析
        2.1 高频药物分析
        2.2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2.3 常用药对分析
    3. 总结分析
结论
    1. 创新不足与展望
    2.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取得学术成果
致谢

(4)肾炎1号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分析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研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法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60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健脾益肾法针药结合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收集
        1.1.1 病例来源
        1.1.2 基本情况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排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4 剔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基础治疗
    2.2 治疗方案
3.观察指标
    3.1 疗效性观察指标
    3.2 安全性观测指标
4.疗效判定标准
    4.1 西医疗效判定标准
    4.2 中医疗效判定标准
5.统计分析
6.技术路线
7.结果与分析
    7.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分析
    7.2 两组疗效的比较分析
    7.3 两组中医临床疗效的比较分析
    7.4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分析
    7.5 两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比较分析
    7.6 两组肌酐、尿素氮、eGFR的比较分析
    7.7 两组尿蛋白/肌酐的比较分析
    7.8 两组安全性观测指标的比较分析
    7.9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比较分析
    7.10 退出病例及不良反应情况
8.讨论
    8.1 慢性肾炎的西医研究进展
        8.1.1 慢性肾炎的流行病学
        8.1.2 慢性肾炎的病理类型
        8.1.3 慢性肾炎的西医治疗
    8.2 慢性肾炎的中医概述
        8.2.1 慢性肾炎的中医病名
        8.2.2 慢性肾炎的病因病机
        8.2.3 慢性肾炎的分型
        8.2.4 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的症状及鉴别
    8.3 叶景华教授学术思想及本课题的思路来源和工作基础
        8.3.1 叶景华教授学术思想
        8.3.2 本课题的思路来源
        8.3.3 本课题的工作基础
    8.4 慢性肾炎的针药结合治疗相关研究进展
        8.4.1 慢性肾炎的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8.4.2 慢性肾炎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8.4.3 慢性肾炎的针药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8.5 本课题针药结合慢性肾炎的特色及临床疗效
        8.5.1 本课题针药结合慢性肾炎的特色
        8.5.2 本课题针药结合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8.6 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综述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温振肾阳”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1.1 沿革
        1.2 病因病机
        1.3 治疗
        1.4 现代研究
        1.5 总结
    2. 朱良春教授“温振肾阳”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2.1 先天之本,肾阳须振
        2.2 温振肾阳,随证加减
第二部分 临证经验
    1. 活用经方
        1.1 肾气丸
        1.2 五荃散
        1.3 真武汤
    2. 善用虫药
        2.1 蜈蚣
        2.2 蟋蟀、蟒蝼
        2.3 白僵蚕
        2.4 水蛙
    3. 精用药对
        3.1 附子、仙灵脾、黄芪
        3.2 黄芪、地龙
        3.3 乌药、山药
    4.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就
致谢

(8)益气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气虚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进展
        1.1 中医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古代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现状
    2. 西医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进展
        2.1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2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分型
        2.3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病例选择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试验病例中止标准
    3. 治疗方案
        3.1 基础治疗
        3.2 分组治疗
    4. 观察指标
        4.1 安全性指标
        4.2 疗效性指标
    5. 疗效评定标准
        5.1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5.2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6. 统计学处理
    7. 治疗结果
        7.1 一般资料
        7.2 两组治疗后疾病疗效比较
        7.3 实验室指标比较
        7.4 两组治疗后证候疗效比较
        7.5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
        7.6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7.7 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
    8. 讨论与体会
        8.1 脾气虚证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本虚证中常见证候之一
        8.2 益气健脾法合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气虚证效果更佳
        8.3 慢性肾小球肾炎脾气虚证用活血化瘀法的理论探讨
        8.4 益气健脾活血法处方分析
        8.5 几点临床体会
    9. 结论
    10.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一)
    附录 (二)
    附录 (三)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益气补肾消症通络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1 病因发病机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对慢性肾炎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1 中医病名
        2 病因病机
        3 治疗
        4 最新研究进展
        5 现代药理研究
        6 讨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疗效评定
        4 统计方法
    结果
        1 一般性描述
        2 疗效评价
        3 不良反应
        4 剔除和脱落
    小结
    讨论
        1 病因病机分析
        2 治法分析
        3 方药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10)祛风化湿汤治疗风湿型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1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文献综述
        1.现代医学对慢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2.祖国医学对慢性肾炎的认识
        3. 展望与评述
        参考文献2
附表
技术路线图
知情同意书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四、清热利湿法在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清肾颗粒治疗慢性肾炎肾虚湿热证临床研究[D]. 曹留洋.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及杨玉兰主任治疗慢性肾炎用药数据挖掘[D]. 马骋翔.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真实世界中诊治慢性肾脏病用药配伍规律研究[D]. 黎敏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肾炎1号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D]. 崔明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法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60例的临床观察[D]. 李晓丹.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健脾益肾法针药结合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倪家庆.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温振肾阳”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陈珑.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4)
  • [8]益气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气虚证临床观察[D]. 蒋蕴智.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7)
  • [9]益气补肾消症通络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D]. 胡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祛风化湿汤治疗风湿型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D]. 王东才. 云南中医学院, 2016(08)

标签:;  ;  ;  ;  ;  

清热利湿在慢性脾肾阳虚型肾炎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