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_2O_3纳米粒子对钼粉性能的影响

La_2O_3纳米粒子对钼粉性能的影响

一、Effect of La_2O_3 nanoparticles on properties of molybdenum powder(论文文献综述)

潘以庆,田青超,徐文进[1](2021)在《钼合金顶头制备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钼合金顶头是生产不锈钢等高合金含量无缝钢管的关键工具之一。从钼合金顶头的化学成分、掺杂工艺、粉体粒度和烧结工艺等方面入手,研究影响顶头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不同合金元素及添加方式对合金强韧化机理的影响,讨论了粉体掺杂工艺、粉体粒度分布及控制对于后续制备过程中获得致密、均一组织的影响,对比了传统烧结工艺、活化烧结技术和新型烧结技术的优缺点,并为今后烧结成形工艺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吴明明,李来平,高选乔,梁静,薛建嵘,林小辉,张文,李延超[2](2021)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钼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概述了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钼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钼基复合材料常用的增强体以及增强体对钼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制备钼基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包括钼粉制备工艺,复合粉末制备方法,粉末成形及致密化技术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同工艺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对钼基复合材料制备的影响。总结了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钼基复合材料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陈璇[3](2021)在《碳化物(Mo2C、Mo2TiAlC2和Mo2TiC2)强韧化钼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金属钼的室温脆性导致其可加工性能差,严重限制了其应用领域的扩展,同时其室温和高温强度也亟需进一步提高以满足现代工业发展对高温结构材料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添加碳化物的钼合金,如TZM合金,因为具备良好的室温强度、延性以及高温抗蠕变性能,已作为高温结构材料应用于航天航空、军工、核能和冶金等领域。但随着各应用领域对材料性能要求越来越苛刻,传统碳化物强化钼合金的性能,尤其是室温延韧性和高温强度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科技应用的需求。亟待探索和研究新型碳化物颗粒强韧化钼合金,为获得高强韧钼合金提供新的思路。针对于此,本文分别采用原位生成Mo2C颗粒以及直接添加的Mo2TiAlC2(MAX相)和Mo2TiC2(MXene相)颗粒作为增强相,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具有不同碳化物添加量的钼合金。研究了所制备合金的微观组织以及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揭示了不同碳化物颗粒对钼合金微观组织、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将微观组织-变形机理-力学性能相关联,建立了原位生成Mo2C强化钼合金的强化机制的定量解析模型,并阐明了添加Mo2TiAlC2和添加Mo2TiC2钼合金的韧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Mo2C强化钼合金中,Mo2C颗粒呈近球形,尺寸以微米级为主,少量为亚微米和纳米级。随Mo2C含量的增加,合金的致密度逐渐提高,晶粒尺寸则逐渐减小,同时晶界处颗粒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大,晶内的颗粒体积分数则逐渐减小。当Mo2C含量为15 wt%时,合金的晶粒尺寸减小至8 μm,Mo2C颗粒主要分布在晶界处,钼晶界和Mo2C颗粒对位错运动的阻碍导致合金的室温屈服强度较纯钼的提高了 100%。但Mo2C颗粒的引入使钼合金的韧性明显降低。在分别添加Mo2TiAlC2和Mo2TiC2的钼合金中,第二相颗粒尺寸均在亚微米级且主要分布在晶内,颗粒与钼基体之间存在厚度为纳米级的啮合界面层。随Mo2TiAlC2和Mo2TiC2颗粒添加量的增加,合金的致密度均逐渐提高,晶粒尺寸则逐渐减小。当Mo2TiAlC2颗粒的添加量为2 wt%时,合金的晶粒尺寸减小至6 μm钼晶粒的显着细化导致该合金的室温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较纯钼的提高了 28%和43%,同时该合金的延伸率(27.8%)和断裂韧性值(102.1 MPa.m1/2)分别达到纯钼的1.6倍和2倍。Mo2TiAlC2颗粒的添加实现了钼合金强度和延韧性的同步提高。与Mo2TiAlC2颗粒相比,Mo2TiC2颗粒对钼晶粒的细化作用较小,但Mo2TiC2颗粒的添加在钼基体中引入了更多的小角度晶界和更大的相界面积,进一步提高了钼合金的塑性变形协调能力。当Mo2TiC2颗粒的添加量为2 wt%时,合金的晶粒尺寸为12 μm,该合金的强度虽然未明显提高,但延伸率达到46.5%,断裂韧性值达到123.3 MPa.m1/2,分别较纯钼的提高了172%和143%。Mo2TiC2颗粒对钼合金的韧化效果最好。强化机制分析表明Mo2C颗粒强化钼合金的屈服强度提高主要源于细晶强化和Mo2C颗粒引起的位错塞积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其中后者对合金屈服强度的贡献更大。添加Mo2TiAlC2和Mo2TiC2颗粒的钼合金在室温拉伸下的断裂模式由纯钼的沿晶脆性断裂转变为微孔聚集型的韧性断裂。韧化机制分析表明Mo2TiAlC2和Mo2TiC2颗粒添加钼合金的高延性均主要源于以下四个因素的协同作用:合金的高致密度、第二相颗粒的微尺度塑性变形松弛了相界面处的应力集中、钼晶粒细化以及合金的高应变硬化率。Mo2TiAlC2和Mo2TiC2颗粒添加钼合金的高断裂韧性主要源于以下四个方面:合金的高致密度、钼基体的局部塑性变形、裂纹偏转和颗粒拔出以及次生裂纹的产生。特别是Mo2TiC2颗粒中存在的碳化物片层间隙导致钼合金中的相界面积和小角度晶界比例增大,进一步提高了钼合金的协调塑性变形能力,使Mo2TiC2颗粒添加钼合金具有优异的延韧性。三种碳化物的添加均提高了钼合金在1000℃、1100℃和1200℃的高温强度。其中,Mo2C含量为15 wt%的钼合金的高温屈服强度达到纯钼的2倍以上,Mo2TiAlC2添加量为2 wt%的钼合金的高温屈服强度可达纯钼的1.9~2.2倍。添加2wt%Mo2TiC2颗粒的钼合金的高温屈服强度虽未见明显提高,但其压缩强度较纯钼的提高了 35%~58%。与纯钼和Mo2C强化钼合金相比,添加Mo2TiAlC2颗粒的钼合金具有较强的形变强化能力且再结晶后晶粒的Schmid因子呈减小趋势,这意味着晶粒向硬取向发生了转变,所以合金在高温屈服后表现出更大的变形抗力。

贾陌尘[4](2021)在《稀土掺杂无机发光材料的比率型温度传感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温度的精确测量在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诸如纳米医学、微电子以及催化反应等领域对纳米空间测温的需求日益高涨。然而,传统的温度计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应运而生的发光温度计凭借其空间分辨率高和快速响应的远程监测等优势成为温度传感的研究热点。由于稀土发光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覆盖整个电磁波谱的窄带发射和独特的多功能性,基于稀土的比率型发光温度计一直颇受欢迎,已用于细胞热成像和微电子故障诊断的研究。本论文围绕基于稀土的比率型发光温度计的选材和优化开展工作,并研发在生物组织中具有更高穿透深度的生物窗口温度计,具体内容如下:(1)对不同测温材料的传感性能进行定量预测将有助于发光温度计的设计和选材,然而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知之甚微。基于Er3+/Yb3+共掺杂10种基质材料,我们对经典的基于Er3+的热耦合测温法进行深入探究。利用复杂晶体化学键介电理论对Er3+周围环境的微观结构参数进行计算,揭示2H11/2→4I15/2和4S3/2→4I15/2跃迁的发光性质和热耦合测温性能。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假设和进一步的结果拟合,首次将测温参数与定义的化学键参数建立定量关系,突破了仅从光谱现象上评估测温能力的局限性,实现对Er3+在给定基质材料中的热耦合测温性能预测。(2)当前的发光温度计集中在可见光区域,存在组织穿透深度低的缺点,限制了其对深层组织的温度探测。由于生物组织对生物窗口的吸收和散射最低,基于Yb3+-MoO42-二聚体敏化的NaYb(c)2:Tm3+纳米片,我们利用声子辅助的发光热增强和热猝灭现象设计了一种位于第一生物窗口(BW-Ⅰ)的超灵敏发光温度计。其相对灵敏度(Sr)在313 K时高达6.5%K-1,并且具有98.3%的可重复性和低至0.16 K的最优温度分辨率。具体研究了Yb3+-Mo O42-二聚体对发光过程和温度传感性能的调谐。此外,验证了所提出的BW-Ⅰ温度计在模拟生物组织中的温度测量,并成功获取鸡胸肉的内部温度。(3)相比于BW-Ⅰ,第二、第三生物窗口(BW-Ⅱ /Ⅲ)可以通过有效滤除自体荧光来进一步提高信噪比,更适合于生物体内的温度探测。利用Ho3+的BW-Ⅱ 发射和Er3+的BW- Ⅲ发射,我们提出了具有声子调谐灵敏度的BW-Ⅱ / Ⅲ比率型测温法。基于声子辅助能量传递和多声子弛豫过程对测温模型和机制进行分析,并通过Ho3+/Er3+/Yb3+共掺杂BaTiO3、Gd2O3、Y2O3、Y3Al5O12和YVO4五种基质材料进行验证,揭示了不同的声子模式对声子辅助能量传递和多声子弛豫过程的贡献不同,进而可以通过基质材料的主声子对测温灵敏度进行估算。另外,我们通过单分散的Y2O3:Ho3+/Er3+/Yb3+纳米球探究其在水溶液和鸡胸肉组织中的温度传感,初步讨论了水分和鸡胸肉组织对测温性能的影响。(4)近十年,基于稀土的比率型发光温度计受到了广泛关注,科研人员致力于研发高灵敏的温度计,包括提高绝对灵敏度(Sa)或者Sr。然而,较高的Sa或Sr是否能改善测温性能以及决定测温精确性的因素却很少被考虑。通过对11种发光材料进行误差分析和实验验证,我们阐明温度不确定度(δT)的内在影响因素为Sr和发光强度的相对误差(σI/I),Sa值高并不能改善δT值,并且σI/I受能级劈裂的影响,纠正了以往对Sa的理解。而对于生物组织的温度探测,我们还需要考虑温度计周围的外部因素影响。为此,我们制备了亲水性NaYF4:Er3+/Yb3+@NaYF4-PEI比率型发光温度计,并探讨了温度计的自加热、激发功率密度、发射强度和穿透深度对测温精确性的影响。

刘萌萌,周玉成,徐流杰[5](2021)在《钼丝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钼丝作为一种重要的钼制品,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应用于线切割行业、喷涂钼丝行业等,但是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成丝率低、断丝率高、寿命短等问题,纯钼丝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各种掺杂钼合金丝日益得到重视,对纯钼丝、TZM合金丝、Al-Si-K掺杂钼合金丝、Mo-Re合金丝、稀土掺杂钼丝、Mo-Al2O3合金丝及多元复合掺杂钼丝的制备方法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钼丝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和展望。

李文虎[6](2020)在《多相Mo-Si-B-La2O3合金的制备及其高温氧化与摩擦磨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型Mo-Si-B合金由于具有熔点高、硬度高和耐腐蚀性能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能源动力等领域用高温结构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Mo-Si-B合金亦存在室温断裂韧性与高温强度之间负相关关系的问题,另外对其摩擦磨损行为的研究还很有限。为满足工程领域对高温结构材料综合性能的需求,不仅要其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同时具备较好的抗氧化和摩擦磨损性能。本文借助La2O3所产生的稀土效应来改善和提高Mo-Si-B合金的微观组织与性能,通过对Mo-Si-B-La2O3合金的微观组织观察和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α-Mo相含量和La2O3掺杂量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高温氧化及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合金的强韧化机制、抗氧化和摩擦磨损机制。设计并制备了不同α-Mo相含量以及不同La2O3掺杂量的多相Mo-Si-B-La2O3合金,其中,使用液-液掺杂方法首先制备了 Mo-La2O3合金粉体,并以此为原料,与Si粉、B粉按照不同的化学计量配比进行配料,获得内含La2O3的Mo-Si-B混合粉体。结合机械合金化和热压烧结工艺分别制备了 α-Mo-Mo3Si-Mo5SiB2基和Mo3Si-Mo5SiB2-Mo5Si3基Mo-Si-B-La2O3合金。对所制备合金的微观组织观察发现,采用液-液掺杂的Mo-La2O3合金粉体能确保掺杂的La2O3颗粒最终以纳米尺寸分布在α-Mo、Mo3Si与Mo5SiB2相的晶粒内部,而且部分颗粒也分布在各相的相界面与晶界处。对多相Mo-Si-B-La2O3合金的维氏硬度、断裂韧性、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进行的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Si和B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硬度、抗压强度逐渐增大,而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逐渐减小。在外加载荷作用下,试样没有发生明显的屈服与塑性变形,即试样在应力达到最大值时发生突然断裂,断口形貌具有脆性材料断裂的典型特征,表现出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的混合形貌。存在于金属α-Mo相中的纳米La2O3颗粒一方面能起到阻碍位错运动,强化合金的作用,另一方面,La2O3颗粒的拔出能消耗部分断裂能,并诱发α-Mo相的穿晶断裂,耗散裂纹扩展能,起到改善合金韧性的作用。然而,合金中硬脆性的Mo3Si、Mo5SiB2和Mo5Si3金属间化合物相随Si和B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多,具有较好延性的α-Mo相的含量则相应减少。由于较少的金属相无法完整的包裹La2O3颗粒,导致存在于金属间化合物或相界面处的La2O3颗粒数量显着增加,硬脆的第二相存在于界面处会导致其结合性降低,容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裂纹或应力集中,发生沿界面的解离。对多相Mo-Si-B-La2O3合金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在1000℃与1100℃氧化时,Si和B含量较低的Mo-10Si-7B-La2O3合金与Mo-12Si-8.5B-La2O3合金的氧化失重速率呈典型的直线型或类直线型规律,而Si和B含量较高的Mo-14Si-9.8B-La2O3合金与Mo-25Si-8.5B-La2O3合金试样恒温氧化过程则包括氧化初期的快速失重和氧化中后期的相对稳定阶段。随La2O3含量的增加,各合金氧化失重降低,表现出更好的抗氧化性能。氧化试验后,各合金的氧化膜的形貌与组成表现出明显差异,Mo-10Si-7B-La2O3合金表面没有生成硼硅玻璃相,而是由垂直于合金表面方向生长的氧化物组成;Mo-12Si-8.5B-La2O3合金与Mo-14Si-9.8B-La2O3合金表面氧化层具有外层的硼硅玻璃相和内层的氧化物层双层结构;Mo-25Si-8.5B-La2O3合金表面形成的硼硅玻璃相与合金基体之间仅见少量的细小氧化物颗粒。抗氧化机制的分析表明,La2O3颗粒通过钉扎氧化产物MoO3,而抑制MoO3的挥发,并且通过阻止Mo4+、Si4+、B3+等离子通过晶界的扩散,降低氧化速度,促进硼硅玻璃相的形成,从而提高Mo-Si-B-La2O3合金的抗氧化性能。对多相Mo-Si-B-La2O3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La2O3含量的增加,Mo-Si-B合金的摩擦系数均增大,内含α-Mo的多相Mo-Si-B-La2O3合金的体积磨损率逐渐增大,而Mo-25Si-8.5B-La2O3合金的体积磨损率则先增大后减小。室温摩擦时,Mo-Si-B-0.3La2O3合金的摩擦系数随载荷的增加而减小,随滑动速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体积磨损率随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增加均增大。高温摩擦时,Mo-Si-B-0.3La2O3合金的摩擦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体积磨损率随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大。依据不同载荷和滑动速度条件下,α-Mo、Mo3Si、Mo5SiB2和Mo5Si3各相的磨损率及其在Mo-Si-B-La2O3合金中体积分数的不同,探讨了合金的磨损机制。室温下合金在低滑动速度低载荷时以轻微磨粒磨损和犁沟磨损为主;随滑动速度和载荷的增加,发生由轻微的磨粒磨损向疲劳磨损和磨粒磨损转变的趋势;在高滑动速度高载荷时,形成以包括疲劳磨损、磨粒磨损和剥落磨损在内的多种磨损机制共同作用。高温下合金的磨损开始以氧化磨损和犁沟磨损为主,伴随着氧化物颗粒的脱落和裂纹的萌生,转变为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最后演变为较为严重的剥落磨损。

孙铁龙[7](2020)在《不同氧化物增强钼合金棒材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钼及其合金具有高熔点,较好的导电及导热性,较低的膨胀系数,良好的抗热震性能和抗磨损性能等特性,在冶金、金属加工、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领域广泛应用。然而,纯钼的强度、塑性较低,限制了钼作为结构材料的进一步应用。金属氧化物Al2O3、ZrO2、La2O3的硬度和熔点高,是提升钼合金力学性能的有潜力的增强相。本文通过液-液掺杂法,以四钼酸铵、硝酸铝、硝酸锆、硝酸镧为原料,分别制备出Al2O3、ZrO2和La2O3掺杂的三类钼合金粉体,并通过压坯成型、无压烧结、旋锻加工等工艺制备出直径为8mm的钼合金棒材。测试钼合金在经不同温度退火后的室温压缩、室温拉伸性能,以及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高温压缩性能,并分析了不同氧化物掺杂对钼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粉体制备阶段,钼粉体的相转变过程为:(NH4)2Mo4O13×2H2O→MoO3×(H2O)0.333→h-MoO3→b-MoO3→a-MoO3→MoO2→Mo。三种氧化物的添加均能细化粉体,且随着氧化物含量的增加,复合粉体尺寸逐渐减小,并出现团聚现象。Al2O3、ZrO2的掺杂对钼粉末形貌不产生影响,钼粉为球状颗粒,La2O3的掺杂改变了钼粉形貌,钼粉呈多面体状。纳米级或亚微米级的氧化物颗粒弥散分布在钼基体中,均能细化钼晶粒尺寸,提高钼合金的密度和硬度。当Al2O3含量为2.0vol%时,钼合金的相对密度达到了98.5%,此时硬度最大;而La2O3掺杂钼合金的密度和硬度最小。旋锻钼合金经850℃退火后微观组织没有明显变化,经1200℃退火后,纯钼发生了完全再结晶,而掺杂氧化物的钼合金晶粒细小,为刚开始再结晶或未发生再结晶。三种氧化物掺杂均能提高钼合金的抗压屈服强度,提高的效果与含量和温度有关。对于旋锻态和850℃退火态的钼合金,其抗压屈服强度随Al2O3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Al2O3含量为1.2vol%时,钼合金的抗压屈服强度最大;掺杂ZrO2的钼合金随ZrO2含量的增加而最大,当ZrO2含量为2.0vol%时,钼合金的抗压屈服强度最大;掺杂La2O3的钼合金随La2O3含量的增加达到最大后处于平缓趋势,表明微量La2O3便能改善钼合金的压缩性能,进一步增加La2O3含量,钼合金室温压缩性能的提升作用有限。当退火温度为1200℃,钼合金的抗压屈服强度随氧化物含量的增加均增大,当氧化物含量为2.0vol%时,三种氧化物掺杂的钼合金抗压屈服强度均达到最大,较纯钼分别提升了56.03%、61.53%、33.76%。压缩过程中的强化机制表现为细晶强化、形变强化和位错强化共同作用,压缩过程中由于位错缠结形成位错墙(DDWs),割裂较大的钼晶粒形成亚晶粒,也有助于提高屈服强度。基体中的La2O3颗粒尺寸较Al2O3和ZrO2大,因此La2O3掺杂的钼合金细晶强化不如Al2O3和ZrO2掺杂效果好,在宏观上表现为屈服强度较低。三种氧化物掺杂均能提高钼合金的抗拉强度,但强化效果有差异。对于旋锻态、850℃退火态和1200℃退火态的钼合金,Mo-Al2O3合金抗拉强度随Al2O3含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Al2O3含量为1.2vol%时,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分别为726.30MPa、679.60MPa和662.88MPa;当ZrO2含量为2.0vol%时,Mo-ZrO2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分别为743.27MPa、717.40MPa和702.87MPa;当La2O3含量为0.4%时,Mo-La2O3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分别为743.26MPa、641.51MPa和626.95MPa。比较发现ZrO2的掺杂对钼合金室温拉伸性能改善最为显着。纯钼和微量的Al2O3、ZrO2掺杂的钼合金断口表现为脆性断口,随着这两种氧化物含量的增加脆性断口转变为韧性断口。而微量的La2O3掺杂钼合金断口表现为韧性断口。三种氧化物含量达到最大时,钼合金的断口均为韧-脆混合型断裂。三种氧化物均能改善钼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其抗压强度随着氧化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ZrO2的含量为2.0vol%时对钼合金高温压缩性能改善最为显着。Mo-2.0vol%ZrO2合金高温压缩变形的应力值随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减小而降低,与纯钼相比,ZrO2的引入降低了钼合金的热激活能,从而提升钼合金的塑性。

李世磊,胡平,段毅,左烨盖,邢海瑞,李辉,邓洁,冯鹏发,王快社,胡卜亮[8](2020)在《掺杂方式对钼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钼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熔点高、强度大、蠕变速率低、膨胀系数小、导热导电及抗热震性能优、抗磨损和抗腐蚀性能强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冶金工业、航天工业和核能技术等领域。纯钼在室温下塑性差但在高温下易产生晶界滑动导致较大变形,其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较室温下有大幅度衰减,且在高温下易产生较大的蠕变,强度和硬度下降明显。这些特性均限制了纯钼作为结构材料的广泛应用。为了提升钼金属的适用范围,改善钼金属在各种使用场景下的强度及韧性,人们通常在钼金属中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通过微量元素的弥散强化及固溶强化作用清除晶界脆化相,以反应物作为弥散相对钼合金起到强化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其性能的目的。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探索下,目前已开发出的钼合金有Mo-Al2O3、Mo-La、TZM、TZC等。钼合金常用的制备方式是粉末冶金法,掺杂是钼合金制备过程中的第一步,不同掺杂方式的选取会对后续钼合金制品的组织与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粉末冶金制备钼合金的过程中常用的掺杂方式有三种:(1)将钼粉与合金元素粉末混合的固-固(S-S)掺杂方式;(2)将合金元素溶解后混入钼(或氧化钼)粉中,干燥后进行还原的固-液(S-L)掺杂方式;(3)利用钼及合金元素的化合物溶液,经干燥、还原制备钼合金的液-液(LL)掺杂方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希望通过改进钼合金粉末冶金过程中的掺杂方式来改善钼合金的组织,提升钼合金的性能。研究表明,改进掺杂方式,首先要改进合金粉末的表面状态,使合金粉末的粒度更加细小且分散均匀;其次要使钼合金的烧结坯组织更为均匀,晶粒更加细小,第二相颗粒更加细小且分散;最终由于细晶强化及第二相强化机制使得钼合金的强韧性得到提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掺杂方式对钼合金组织与性能影响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掺杂方式对多种钼合金的粉末状态、显微硬度、相对密度、微观结构、第二相分布以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掺杂方式的发展做了建设性展望,对钼合金的生产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徐成成[9](2020)在《纳米稀土氧化物/Sb2O3/BEO-PB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作为一种半结晶型热塑性塑料,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优良,但对缺口敏感和极易燃烧的缺点严重限制其使用范围。以溴化环氧树脂(BEO)为阻燃剂、纳米三氧化二锑(Sb2O3)为协效阻燃剂制备的Sb2O3/BEO-PBT复合阻燃材料使得PBT的阻燃性能获得极大的改善,但纳米Sb2O3颗粒的加入降低了PBT的力学性能,所以在保持Sb2O3/BEO-PBT复合材料优良阻燃性能的同时提高力学性能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Sb2O3/BEO-PBT基础上添加不同的纳米稀土氧化物制备纳米稀土氧化物/Sb2O3/BEO-PBT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的纳米稀土氧化物对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概括如下:(1)制备Nd2O3/PBT、CeO2/PBT和La2O3/PBT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的稀土氧化物对PBT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提高了PBT成核效率,加快了结晶速率,降低了活化能;稀土氧化物的添加对PBT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均有提高,其中,CeO2/PBT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好。(2)选择钛酸酯偶联剂NDZ-201为改性剂,分别改性纳米Sb2O3、CeO2和Nd2O3颗粒,发现改性后颗粒的晶型结构没有发生改变;通过检测各样品的Zeta电位发现在改性剂用量为5wt.%时,纳米Sb2O3、Nd2O3和CeO2颗粒电位绝对值均达到最大,纳米Nd2O3和CeO2的粒径测量结果最小,平均粒径分别是63 nm和78 nm,而纳米Sb2O3在NDZ-201用量为7 wt.%时平均粒径最小。(3)纳米Nd2O3颗粒在Sb2O3/BEO-PBT中起到异质成核的作用,适量的纳米Nd2O3可以提高Sb2O3/BEO-PBT阻燃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当改性纳米Nd2O3含量为0.4 wt.%时,Nd2O3/Sb2O3/BEO-PB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63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8.3 KJm-2,二者均达到最大值;纳米Nd2O3颗粒的添加使Sb2O3/BEO-PBT阻燃体系的极限氧指数(LOI)略有降低,但Nd2O3/Sb2O3/BEO-PBT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测试(UL94)仍处于V-0级。(4)纳米CeO2的含量对CeO2/Sb2O3/BEO-PBT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有较大影响,适量的纳米CeO2可以提高CeO2/Sb2O3/BEO-PBT阻燃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且含未改性纳米CeO2的CeO2/Sb2O3/BEO-PBT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低于含改性纳米CeO2的结晶度;随着纳米CeO2含量的增多,CeO2/Sb2O3/BEO-PB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缺口冲击强度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改性纳米CeO2对CeO2/Sb2O3/BEO-PBT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升更大;纳米CeO2颗粒降低了CeO2/Sb2O3/BEO-PBT的LOI,但其UL94等级仍处于V-0级。

李娜[10](2020)在《Y2O3/CeO2掺杂钼合金板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钼和钼合金具有高熔点、高强度、高硬度等性质,但纯钼塑-脆转变温度高、再结晶温度低、高温耐磨性能较差,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应用需求。稀土元素及其氧化物具有较高的熔点、稳定的结构,加入到钼合金中能够有效改善钼合金的力学性能。本文通过Y2O3/CeO2复合掺杂提高钼合金的力学性能。本文利用液液掺杂,并通过煅烧、还原、成型、烧结和轧制过程,制备了Mo-Y2O3/CeO2钼板,研究了钼合金板材制备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物相组成、颗粒形貌、形态转变,以及微观组织与性能,分析了Y2O3/CeO2对钼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水热反应环境对Y2O3/CeO2前驱粉体颗粒的尺寸有较大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制备出Y2O3/CeO2粉体,尿素作为沉淀剂制备的第二相粉体呈球形,分散性好,但颗粒度较大;而氨水作为沉淀剂制备的第二相粉体粒度较小,但存在团聚现象,经酒精超声波分散后,团聚现象得到改善。(2)在煅烧、还原过程中,Y2O3/CeO2能够有效抑制钼相颗粒长大。烧结钼坯中,第二相Y2O3/CeO2颗粒近似球状,尺寸为亚微米或纳米级,较大尺度的趋向分布于晶界处,而较小颗粒趋向分布于晶内,Y2O3/CeO2颗粒能够有效阻止烧结过程中晶界迁移,细化钼晶粒。(3)钼合金组织中的Y2O3物相(222)晶面的晶面间距变小了1.4%,晶胞常数相应的减小了1.4%,原因是Ce4+离子进入Y2O3晶胞置换了Y3+离子所导致。氧化铈和钼基体存在共格关系,均匀分布在钼基体中的氧化铈能够协调钼基体变形,进而提高钼合金的强度和韧性。(4)随着Y2O3/CeO2添加量增加,轧制态钼板硬度和抗拉强度明显上升,轧制态Mo-0.8%Y2O3-0.12%CeO2钼合金板的抗拉强度达到920MPa,比纯钼板提高约22%,硬度达到327.3HV2N,提高了18%;1200℃退火后,抗拉强度比纯钼提高了10%。Y2O3/CeO2的加入能显着提高钼板高温抗拉强度,1400℃时高温拉伸时,Mo-0.8%Y2O3-0.12%CeO2钼合金板的抗拉强度比纯钼提高了41%。(5)混合水热合成Y2O3/CeO2制备的钼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比纯钼提高了近18%,伸长率提高了53%。分别水热合成Y2O3/CeO2制备的钼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比纯钼提高了近21%,伸长率提高了81%。两种方法制备得到的钼合金板的高温抗拉强度值接近,但是分别水热合成Y2O3/CeO2制备的钼合金的高温伸长率较高。

二、Effect of La_2O_3 nanoparticles on properties of molybdenum powd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ffect of La_2O_3 nanoparticles on properties of molybdenum powder(论文提纲范文)

(3)碳化物(Mo2C、Mo2TiAlC2和Mo2TiC2)强韧化钼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钼合金的强韧化研究现状
        1.2.1 细晶强韧化
        1.2.2 固溶强韧化
        1.2.3 颗粒弥散强韧化
        1.2.4 位错强化
        1.2.5 复合强韧化
    1.3 钼合金的应用
    1.4 钼合金的制备方法
    1.5 选题背景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实验设计及方法
    2.1 引言
    2.2 合金的制备
    2.3 微观结构表征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2.3.3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
        2.3.5 致密度测试
        2.3.6 组织结构参数统计
    2.4 力学性能测试
        2.4.1 显微维氏硬度测试
        2.4.2 室温压缩性能测试
        2.4.3 高温压缩性能测试
        2.4.4 室温拉伸性能测试
        2.4.5 室温断裂韧性测试
3 原位生成Mo_2C强化钼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3.1 引言
    3.2 原位生成Mo_2C强化钼合金的制备
    3.3 粉末与合金的微观组织
    3.4 原位生成Mo_2C强化钼合金的力学性能
        3.4.1 显微硬度
        3.4.2 室温压缩性能
        3.4.3 形变强化性能
        3.4.4 室温断裂韧性
    3.5 原位生成Mo_2C强化钼合金的室温强化机制
    3.6 本章小节
4 Mo-Mo_2TiAlC_2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4.1 引言
    4.2 Mo-Mo_2TiAlC_2合金的制备
    4.3 Mo-Mo_2TiAlC_2合金的微观组织
    4.4 Mo-Mo_2TiAlC_2合金的力学性能
        4.4.1 室温拉伸性能
        4.4.2 室温断裂韧性
        4.4.3 形变强化
    4.5 Mo-Mo_2TiAlC_2合金的室温变形与断裂行为
    4.6 Mo-Mo_2TiAlC_2合金的室温韧化机制
        4.6.1 Mo_2TiAlC_2的添加对合金延性的影响
        4.6.2 Mo_2TiAlC_2的添加对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5 Mo-Mo_2TiC_2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5.1 引言
    5.2 Mo-Mo_2TiC_2合金的制备
    5.3 Mo-Mo_2TiC_2合金的微观组织
    5.4 Mo-Mo_2TiC_2合金的力学性能
        5.4.1 室温拉伸性能
        5.4.2 室温断裂韧性
        5.4.3 形变强化
    5.5 Mo-Mo_2TiC_2合金的室温变形与断裂行为
    5.6 Mo-Mo_2TiC_2合金的室温韧化机制
        5.6.1 Mo_2TiC_2的添加对合金延性的影响
        5.6.2 Mo_2TiC_2的添加对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
    5.7 小结
6 碳化物强韧化钼合金的高温压缩性能
    6.1 引言
    6.2 Mo-Mo_2C合金的高温压缩性能
    6.3 Mo-Mo_2TiAlC_2与Mo-Mo_2TiC_2合金的高温压缩性能
    6.4 不同碳化物添加钼合金的力学性能对比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稀土掺杂无机发光材料的比率型温度传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稀土离子发光简介
    1.2 稀土掺杂发光材料
        1.2.1 上转换发光材料
        1.2.2 下转移/下转换发光材料
    1.3 基于稀土的比率型温度传感及研究现状
        1.3.1 比率型发光温度计的测温性能
        1.3.2 基于稀土的单发光中心温度计
        1.3.3 基于稀土的双发光中心温度计
        1.3.4 生物窗口发光温度计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Er~(3+)在含氧化合物中的热耦合测温性能研究和预测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样品的制备
        2.2.2 样品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晶体结构分析
        2.3.2 基于Er~(3+)上转换发光的热耦合测温
        2.3.3 复杂晶体化学键介电理论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声子辅助热增强和热猝灭的高灵敏BW-Ⅰ发光温度计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样品的合成
        3.2.2 细胞毒性实验
        3.2.3 样品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声子辅助发光热猝灭和热增强
        3.3.2 晶体结构分析
        3.3.3 上转换发光机制
        3.3.4 温度传感性能
        3.3.5 生物组织中的温度测量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声子调谐灵敏度的BW-Ⅱ / Ⅲ比率型发光测温法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样品的合成
        4.2.2 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BW-Ⅱ /Ⅲ比率型测温模型的提出
        4.3.2 测温机制的研究
        4.3.3 主声子调谐S_r
        4.3.4 生物组织中的温度传感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稀土比率型发光温度计的测温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的合成
        5.2.2 细胞毒性实验和细胞成像
        5.2.3 样品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测温性能分析
        5.3.2 单发光中心比率型温度计的验证
        5.3.3 双发光中心比率型温度计的验证
        5.3.4 生物组织中测温的影响因素
    5.4 本章小结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钼丝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纯钼丝
2 掺杂钼合金丝
    2.1 Al-Si-K掺杂钼合金丝
    2.2 Mo-Re合金丝
    2.3 稀土强化钼合金丝
    2.4 Mo-Al2O3合金丝
    2.5 复合掺杂钼丝
3 展望

(6)多相Mo-Si-B-La2O3合金的制备及其高温氧化与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高温合金的研究进展
        1.2.1 高温合金的分类及强化机理
        1.2.2 高温合金的制备工艺研究
    1.3 Mo-Si-B合金的研究进展
        1.3.1 Mo-Si-B合金的相组成与结构
        1.3.2 Mo-Si-B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
        1.3.3 Mo-Si-B合金的高温抗氧化与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1.3.4 Mo-Si-B合金的制备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引言
    2.2 Mo-Si-B-La_2O_3合金成分设计
        2.2.1 合金成分的确定依据
        2.2.2 试验成分设计
    2.3 Mo-Si-B合金的制备与技术路线
        2.3.1 原始粉料选择
        2.3.2 粉料球磨处理
        2.3.3 真空热压烧结
    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2.4.1 粉体粒度测试
        2.4.2 密度测试
        2.4.3 硬度测试
        2.4.4 抗弯强度测试
        2.4.5 抗压强度测试
        2.4.6 断裂韧性测试
        2.4.7 高温抗氧化性能测试
        2.4.8 摩擦磨损性能测试与表征
    2.5 物相检测与结构分析
        2.5.1 热分析
        2.5.2 X射线衍射分析
        2.5.3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
        2.5.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5.5 微观结构分析
3 Mo-Si-B-La_2O_3合金的制备与组织结构
    3.1 引言
    3.2 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主要相变
        3.2.1 原始粉末形貌分析
        3.2.2 机械合金化制备粉末的粒度分析
        3.2.3 机械合金化处理和热处理对粉末物相的影响
    3.3 Mo-Si-B-La_2O_3合金的组织结构
        3.3.1 相组成与晶体结构
        3.3.2 显微组织分析
    3.4 真空热压烧结机理分析和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Mo-Si-B-La_2O_3合金的力学性能与强韧化机制
    4.1 引言
    4.2 合金的密度与硬度
    4.3 合金的抗弯强度与断裂韧性
    4.4 合金的抗压强度
    4.5 合金的强韧化机制讨论
        4.5.1 强化机制
        4.5.2 韧化机制
    4.6 本章小结
5 Mo-Si-B-La_2O_3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与抗氧化机制
    5.1 引言
    5.2 恒温氧化动力学曲线
    5.3 氧化膜的结构与微观形貌
        5.3.1 氧化膜的物相组成
        5.3.2 氧化膜的组织形貌
    5.4 氧化过程与抗氧化机理
        5.4.1 氧化膜的形成过程
        5.4.2 合金的抗氧化机理
    5.5 本章小结
6 Mo-Si-B-La_2O_3合金的摩擦学行为与磨损机制
    6.1 引言
    6.2 Mo-Si-B-La_2O_3合金大气环境下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6.2.1 不同成分Mo-Si-B-La_2O_3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
        6.2.2 载荷对Mo-Si-B-La_2O_3合金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6.2.3 滑动速度对Mo-Si-B-La_2O_3合金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6.2.4 温度对Mo-Si-B-La_2O_3合金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6.3 室温时合金的摩擦磨损机制
        6.3.1 不同载荷与滑动速度下单相合金的摩擦系数
        6.3.2 载荷与滑动速度对单相合金磨损率的影响
        6.3.3 磨屑的微观形貌与成分分析
        6.3.4 室温条件下合金的磨损机制探讨
    6.4 高温时合金的摩擦磨损机制
        6.4.1 高温时单相合金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
        6.4.2 高温时单相合金的磨损形貌
        6.4.3 磨屑的微观形貌与成分分析
        6.4.4 高温条件下合金的氧化磨损耦合机制探讨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不同氧化物增强钼合金棒材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常见钼合金研究现状
        1.2.1 ASK掺杂钼合金
        1.2.2 固溶强化钼合金
        1.2.3 TZM合金
        1.2.4 稀土氧化物掺杂钼合金
    1.3 钼合金制备工艺
    1.4 金属氧化物掺杂钼合金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工艺与方案
    2.1 氧化物掺杂钼合金制备
        2.1.1 实验主要原材料
        2.1.2 主要实验设备
        2.1.3 合金制备工艺流程
        2.1.4 实验成分设计
        2.1.5 氧化物掺杂钼合金粉体的制备
        2.1.6 钼合金棒材的制备
    2.2 分析与检测
        2.2.1 粉体分析与检测
        2.2.2 钼合金的物理性能测试
        2.2.3 钼合金微观组织分析
    2.3 钼合金力学性能测试
        2.3.1 钼合金室温力学性能测试
        2.3.2 钼合金高温压缩性能测试
第3章 氧化物掺杂钼合金制备过程中的组织转变
    3.1 水热反应后第二相前驱粉体分析
    3.2 前驱粉体分析
    3.3 煅烧粉体分析
    3.4 还原粉体分析
        3.4.1 复合粉体的一段氢还原
        3.4.2 复合粉体的二段氢还原
    3.5 烧结样的微观组织与显微硬度
    3.6 小结
第4章 氧化物掺杂钼合金的组织与室温力学性能
    4.1 氧化物掺杂对钼合金组织影响
        4.1.1 旋锻态钼合金显微组织
        4.1.2 850℃退火态钼合金显微组织
        4.1.3 1200℃退火态钼合金显微组织
    4.2 氧化物掺杂钼合金精细结构分析
        4.2.1 TEM分析
        4.2.2 位错密度分析
    4.3 氧化物的掺杂对钼合金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
    4.4 氧化物掺杂钼合金的室温压缩性能及强化机理
        4.4.1 氧化铝掺杂钼合金室温压缩
        4.4.2 氧化锆掺杂钼合金的室温压缩
        4.4.3 氧化镧掺杂钼合金的室温压缩
        4.4.4 三种氧化物掺杂钼合金屈服强度综合分析
        4.4.5 氧化物掺杂钼合金强化机理
    4.5 氧化物掺杂钼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及断口分析
        4.5.1 三种氧化物掺杂钼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
        4.5.2 室温拉伸断口分析
    4.6 氧化物掺杂钼合金强化机理分析
    4.7 小结
第5章 钼合金的高温压缩性能
    5.1 温度对氧化物掺杂钼合金高温压缩性能的影响
    5.2 不同应变速率下纯钼和Mo-2.0vol%ZrO_2合金高温压缩性能
        5.2.1 纯钼高温压缩性能
        5.2.2 Mo-2.0vol%ZrO_2 合金高温压缩性能
    5.3 钼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掺杂方式对钼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掺杂方式对钼合金粉末状态的影响
    1.1 掺杂方式对A12O3/Mo合金粉末状态的影响
    1.2 掺杂方式对TZM合金粉末状态的影响
    1.3 掺杂方式对La2O3/Mo合金粉末状态的影响
2 掺杂方式对不同钼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2.1 掺杂方式对A12O3/Mo合金性能的影响
    2.2 掺杂方式对TZM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2.1 掺杂方式对TZM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2.2.2 掺杂方式对TZM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2.3 掺杂方式对La2O3/Mo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3.1 掺杂方式对La2O3/Mo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2.3.2 掺杂方式对La2O3/Mo合金的断裂韧性和断口形貌的影响
        2.3.3 掺杂方式对La2O3/Mo合金抗拉强度的影响
    2.4 掺杂方式对La-TZM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2.4.1 掺杂方式对La-TZM合金微观结构的影响
        (1)烧结坯的金相观察
        (2)合金晶粒尺寸的测量分析
        2.4.2 掺杂方式对La-TZM合金密度的影响
        2.4.3 掺杂方式对La-TZM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3 掺杂新工艺对La2O3/Mo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1 掺杂新技术对La2O3/Mo微观结构的影响
    3.2 掺杂新技术对La2O3/Mo力学性能的影响
4 结语与展望

(9)纳米稀土氧化物/Sb2O3/BEO-PB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研究现状
        1.2.1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概述
        1.2.2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增韧研究
    1.3 纳米稀土氧化物的研究现状
        1.3.1 稀土元素的概述
        1.3.2 纳米稀土氧化物的制备技术及现状
        1.3.3 纳米稀土氧化物的应用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实验内容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流程
    2.4 试样制备
        2.4.1 Nano-Sb_2O_3 的制备
        2.4.2 纳米颗粒的改性
        2.4.3 复合粉体的制备
        2.4.4 复合材料的制备
    2.5 样品的表征及检测
        2.5.1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2.5.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5.3 纳米颗粒红外分析(FT-IR)
        2.5.4 纳米颗粒表面电位表征
        2.5.5 纳米颗粒表面润湿性分析
        2.5.6 纳米颗粒粒度测试
        2.5.7 纳米颗粒显微结构表征
        2.5.8 复合材料热失重分析(TG)
        2.5.9 阻燃性能检测
        2.5.10 力学性能测试
        2.5.11 形貌表征
第3章 稀土氧化物对稀土氧化物/PBT复合材料结晶性能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XRD分析
        3.2.2 DSC分析
        3.2.3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3.2.4 稀土氧化物的成核活性分析
        3.2.5 非等温结晶活化能分析
        3.2.6 力学性能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含量的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颗粒表面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XRD分析
        4.2.2 红外光谱分析
        4.2.3 改性机理分析
        4.2.4 Zeta电位分析
        4.2.5 粒度分析
        4.2.6 接触角分析
        4.2.7 透射电镜(TEM)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Nd_2O_3/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Nd_2O_3/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
        5.2.2 Nd_2O_3/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5.2.3 Nd_2O_3/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5.2.4 Nd_2O_3/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CeO_2/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结果与讨论
        6.2.1 CeO_2/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
        6.2.2 CeO_2/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6.2.3 CeO_2/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6.2.4 CeO_2/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10)Y2O3/CeO2掺杂钼合金板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掺杂钼合金的种类
    1.3 掺杂钼合金制备方法发展现状
        1.3.1 固-固掺杂法
        1.3.2 液-固掺杂法
        1.3.3 液-液掺杂法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的实验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Y_2O_3/CeO_2掺杂钼合金的制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掺杂钼合金制备工艺流程
        2.1.3 实验原料成分设计
        2.1.4 Y_2O_3/CeO_2前驱体的制备工艺
        2.1.5 MoO_3前驱体的制备工艺
        2.1.6 Y_2O_3/CeO_2掺杂钼合金粉体的制备工艺
        2.1.7 坯料冷等静压成型、烧结与板材轧制
    2.2 钼合金板材性能测试与分析
        2.2.1 室温轧制态及退火态拉伸试验
        2.2.2 高温拉伸试验
        2.2.3 密度与硬度测定
        2.2.4 粉体及板材组织与形貌分析
        2.2.5 板材弹性模量测量
第3章 Y_2O_3/CeO_2掺杂钼基复合粉体的制备
    3.1 制备工艺方法对第二相粉体的影响
        3.1.1 尿素作为沉淀剂制备第二相
        3.1.2 氨水作为沉淀剂混合制备第二相
        3.1.3 氨水作为沉淀剂分别制备第二相
    3.2 混合水热制备第二相对钼合金粉体的影响
    3.3 第二相水热合成方法对钼基复合粉体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Mo-Y_2O_3/CeO_2 烧结坯的组织和性能
    4.1 Mo-Y_2O_3/CeO_2 烧结坯组织分析
        4.1.1 不同Y_2O_3/CeO_2掺杂量对烧结坯组织的影响
        4.1.2 Y_2O_3/CeO_2水热合成方法对烧结坯组织的影响
    4.2 Mo-Y_2O_3/CeO_2 烧结坯性能
        4.2.1 Y_2O_3/CeO_2掺杂量对烧结坯性能的影响
        4.2.2 Y_2O_3/CeO_2水热合成方法对烧结坯性能的影响
    4.3 小结
第5章 Mo-Y_2O_3/CeO_2 钼合金板的组织和性能
    5.1 Mo-Y_2O_3/CeO_2 钼合金板的室温轧制态组织和性能
        5.1.1 Mo-Y_2O_3/CeO_2 钼合金板的组织
        5.1.2 Mo-Y_2O_3/CeO_2 钼合金板中的掺杂相
        5.1.3 Mo-Y_2O_3/CeO_2 钼合金板的硬度和弹性模量
        5.1.4 Mo-Y_2O_3/CeO_2 钼合金板的室温力学性能
    5.2 Mo-Y_2O_3/CeO_2 钼合金板退火后的组织和性能
        5.2.1 Mo-Y_2O_3/CeO_2 钼合金板退火后的组织观察
        5.2.2 Mo-Y_2O_3/CeO_2 钼合金板退火后的力学性能
    5.3 Mo-Y_2O_3/CeO_2 钼合金板的高温组织和性能
    5.4 不同掺杂量Mo-Y_2O_3/CeO_2 钼合金板的强化机理
    5.5 小结
第6章 掺杂相水热合成方法对钼合金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6.1 水热合成方法对钼合金板的室温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6.2 Mo-Y_2O_3-CeO_2 钼合金板退火后的组织和性能
    6.3 Mo-Y_2O_3-CeO_2 钼合金板的高温组织和性能
    6.4 不同方法制备钼合金的强化机理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Effect of La_2O_3 nanoparticles on properties of molybdenum powder(论文参考文献)

  • [1]钼合金顶头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 潘以庆,田青超,徐文进. 粉末冶金技术, 2021(05)
  • [2]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钼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 吴明明,李来平,高选乔,梁静,薛建嵘,林小辉,张文,李延超. 粉末冶金技术, 2021(05)
  • [3]碳化物(Mo2C、Mo2TiAlC2和Mo2TiC2)强韧化钼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D]. 陈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稀土掺杂无机发光材料的比率型温度传感特性研究[D]. 贾陌尘. 吉林大学, 2021(01)
  • [5]钼丝研究现状[J]. 刘萌萌,周玉成,徐流杰.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1(03)
  • [6]多相Mo-Si-B-La2O3合金的制备及其高温氧化与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 李文虎.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不同氧化物增强钼合金棒材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D]. 孙铁龙.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6)
  • [8]掺杂方式对钼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李世磊,胡平,段毅,左烨盖,邢海瑞,李辉,邓洁,冯鹏发,王快社,胡卜亮. 材料导报, 2020(09)
  • [9]纳米稀土氧化物/Sb2O3/BEO-PB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徐成成.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10]Y2O3/CeO2掺杂钼合金板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娜.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6)

标签:;  ;  ;  ;  

La_2O_3纳米粒子对钼粉性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