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伦理与以德治环境

论生态伦理与以德治环境

一、论生态伦理与以德治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程天然[1](2019)在《新时代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生态环境部、农村农业部等多次发文要求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农民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其生态道德素养如何关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因此,提高农民生态道德素质具有现实必要性。可见,对新时代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是深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借鉴中国古代生态道德思想的智慧,探析当前农村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探讨新时代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这对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揭示了新时代、生态道德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论述了新时代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来源,并探究新时代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从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氛围、教育师资、教育效果等多个维度,具体分析了当前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揭示了思想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激励不强、教育平台不多、传统习惯影响等是造成当前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提出新时代农民生态道德教育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体验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等基本原则,采用理论灌输法、实践教育法、典型示范法、赏罚激励法、隐性教育法等主要方法。第四部分,从丰富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构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师资建设、加大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政策支持、搭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载体平台等五个方面提出新时代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李东格[2](2019)在《美丽中国视野下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新理念,这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化生态道德教育等都提出了新的内容、目标和要求,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2017年,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观点,并将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目标写进党章。建设美丽中国,不仅要体现在中央文件和宣传口号中,更需要发动全国人民,使之具有极大的热忱,发挥积极的舆论宣传力量,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实现美丽中国的生态目标而奋斗。作为大学生,既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现阶段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队伍,要时刻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生态使命,把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放在首位,当做自己的人生大事,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嘱托,承担起自己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必须将美丽中国的价值理念融入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使大学生准确领会美丽中国新理念,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素养,深化生态道德实践的发展,促使美丽中国的目标早日实现。本文坚持在美丽中国的视域下,研究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首先对美丽中国以及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概念详细阐述,分析了美丽中国的建设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关系,阐明了建设美丽中国新理念下进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美丽中国视野下大学生生态道德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展开具体的原因分析。再次,对美丽中国视野下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阐释,具体内容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理论来源教育、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教育、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教育、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教育四个方面。最后,将美丽中国的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以美丽中国为指导,促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路径与措施,优化生态道德教育教学活动、坚持美丽中国理念引领与榜样示范、强化外在道德评价和内在自我教育、加强生态道德实践锻炼、发挥教育的一致性,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的、艰巨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力,使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在美丽中国生态思想的指导下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力求通过在阐明生态道德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美丽中国理念的新要求,剖析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明美丽中国视野下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和路径,以期能够对促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有所裨益,并服务于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实现。

黎氏娥(LE THI NGA)[3](2017)在《越南革新开放以来的生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革新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越南在取得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水污染与缺水问题并存、酸雨增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土地沙石化严重等。长期来看,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着越南的经济发展。本文根据越南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文献解读法等研究方法,对越南革新开放以来出现的生态问题进行研究,并尝试提出一些应对之策。越南虽然正在进行革新开放,但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片面开放致使一些国家的落后产能转移到越南,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而公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又普遍比较缺乏,加之科技产量不足、过度依赖粗放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这些因素相互叠加,共同造成越南现在在生态环境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国际落后产能大量落户越南、生态污染屡禁不止、工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无序排放、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粗放型农业的生产方式等。对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指导,总结吸收既有研究成果,密切结合越南当下具体的生态环境实际,对存在的这些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应对之策:合理利用外资以促进工业绿色化,外商投资作好进一步的规范和指导,合理利用外资对落后产能的投入;加大科技投入,工业企业的科技实力的提高,能够在企业范围内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加快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并加大监督,有利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改革、更好的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宣传提高公民生态意识,使人们关注自然、关爱生命、保护环境,使生态伦理深入人心;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推动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业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本文的研究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越南的实践与发展,对于解决越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也希冀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王清荣,杜文忠[4](2016)在《五大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逻辑思考》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政治保证。如果说我们党在十八大之前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探索,那么,十八大之后的改革开放则是全方位系统顶层设计的新探索,这种新探索集中体现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所构成的逻辑体系。而五大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一脉相承,既体现了东方发展观的智慧,又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注入了时代的新内涵,更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途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随着五大发展理念的树立与践行,将使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姜云飞[5](2016)在《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探究》文中认为生态危机越来越重,人们已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中国有着众多的人口,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现在面临的任务是使社会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因而,我国对生态文明创设极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以初中生活为基础,引导初中生思想的综合性课程。初中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帮助初中生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责任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有一定丰富的生态教育内容,如: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政策,我国保护环境的基本法律等。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老师,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品德,树立积极的态度和责任意识,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本文寻求思想品德课和生态文明教育的结合点为重点,以期达到共赢的目标,本文以中国传统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思想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生态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探究。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生态文明教育及其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必要性。首先界定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接着阐述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基础,最后分析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探讨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首先从课程设置方面、环境意识方面、生态责任意识方面探讨了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学校方面的原因,社会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初中生思想品德课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先明确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主要内容,其次掌握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原则,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学校教育,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非正规教育,最后加强初中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保障。初中生生态观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初中生生态文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能进一步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王清荣[6](2016)在《“五大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新贡献》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政治保证。党的十八大之后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系统顶层设计的新探索,集中体现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所构成的逻辑体系。"五大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一脉相承,既体现了东方发展观的智慧,又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注入了时代的新内涵,更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新贡献。

黄小琼[7](2015)在《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系统失衡,资源趋于枯竭,空气水源污染严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命健康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然而只单纯的依靠科技手段、行政措施和环境教育已不足以应对当前的生态危机。面对亟待解决的生态危机,我们必须将环境问题纳入到人类道德约束、道德关怀的领域,在人与自然间构建一种新的道德关系,用道德来约束和改善人们对待自然的错误态度和行为,由此就出现了生态道德教育问题。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所具有的能力水平和道德素质将极大的影响我国未来的社会建设和发展。而目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着许多与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现象,其根源在于社会、家庭尤其是高校教育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加强我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规范就成为高校教育及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思想。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全面推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针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应从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建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原则及途径等体系,构建高校教育理念及课堂教学体制等,塑造良好的社会生态风气及家庭环保氛围,全面推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庞惠鸿[8](2014)在《生态道德建设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东营湿地生态旅游为例》文中指出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行业日益火爆。但与此同时,人们的旅游活动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在此形势下,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便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培养具有现代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理性生态人”。基于此,一些学者尝试从生态道德建设的角度去分析和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伦理道德的研究范畴,从而推动了生态道德建设的兴起和发展。当今时代,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如何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我国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在现阶段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这项活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道德的判断能力弱,生态道德建设的责任主体不清晰,生态旅游管理体制的权责不清。因此,亟需对生态旅游进行法制化、规范化管理,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全体公民的生态道德建设。本文以生态道德建设的理论为视角,对山东省东营市的湿地生态旅游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在分析国内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成功案例的同时,也发现了东营市湿地生态旅游发展中取得的一些成效,还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东营市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笔者认为,通过对东营市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个案剖析,可以得到一些宝贵的启示。笔者冀盼能够举一反三,能够对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一些借鉴。本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生态道德建设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目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以及该选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二部分阐述了生态道德建设和生态旅游的含义、功能与属性,探讨了生态道德建设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三部分深入分析了生态道德建设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五部分以生态道德建设的理论为指导,对山东省东营市的湿地生态旅游进行了个案研究,分析了山东省东营市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并对东营市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进行了设想和总体展望,提出了一些促进东营市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在研究东营市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个案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其对我国生态道德建设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梁友[9](2014)在《雾霾引起的环境伦理反思》文中研究表明本文S在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分析当前我国雾霾环境污染问题,为促进我国目前环境伦理相关的发展提供意见,为进一步改善我国H前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严重问题,希望能在理论卜.提供有效的参考。文章主要以近几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雾嬅现象为牛:要切入点,深入研究分析环境污染的原丨41,强调环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任何自然界中的实体存在物都离不开0然环境,丨I有TF.确玴解自然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我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可持续发展下去,为下一步解决雾馑问题从环境伦理视角提出一些见解。文章讨论雾霾的形成,它的定义以及与自然形成雾的区别,指出雾镔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发展环境的伤害?通过这章的描述.得出雾霾不但是自然界的危机,最终是人类生存的问题。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丨司时,避免不了环境污染问题,在发展迅速的背后污染也迅速暴露在人的眼前。从雾遒的现状看起.发展;1丨现了问题,导致大量的各种污染暴露。雾霾的出现其实就是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造成的主要原因:企业环境责任、、工Ik利益的无限追求、相关部门渎职、环境文化滞后、科技技术等。针对这些原因,则引发环境伦3学的反思,最终解决方案提出我国在科技技术、环境责任、消费等观念进行转变,另外就是完善制度,更好的约束和监管社会与0然,最后就是人的伦理思想扩展到A然中,就应加强教学和宣传工作,只有这样人与人才能在环境思想上达到共识,最终才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李新路[10](2014)在《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受着日益严重的破坏,尤其是近年来的全球变暖、多地持续雾霾等天气的出现。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引起了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新的生态文明理念随之而出。当代大学生群体,有着相对较高的知识水平、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主性。他们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智力源泉。他们生态道德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的指引下,着力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道德观和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能使他们更好的成为未来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者,宣传者和推动者。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关概念,进而提出生态道德是在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传统伦理观中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际伦理表现出了极大的局限性的情况下提出的新的伦理道德观。这种道德观是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来的,要求人们正确认识自然环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引导人们应该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合理利用自然的行为习惯,提高生态保护的意识,并能自觉的落实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行动。其次从中国古代文化、西方生态思想、生态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问题的政策等方面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第三,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并进行了原因分析。第四,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需要遵守的原则、内容和解决途径和方法。

二、论生态伦理与以德治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生态伦理与以德治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时代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及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及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新时代
        (二)生态道德
        (三)生态道德教育
    二、新时代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理论基础
        (一)中国古代生态道德思想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三、新时代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需要
        (二)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
        (三)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现实任务
第二章 新时代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新时代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方式比较单一
        (二)教育内容不够丰富
        (三)教育氛围不够浓厚
        (四)教育师资比较匮乏
        (五)教育效果有待提高
    二、新时代农民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思想重视不够
        (二)资金投入不足
        (三)政策激励不强
        (四)教育平台不多
        (五)传统习惯影响
第三章 新时代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一、新时代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二)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三)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
        (四)体验性与文化性相结合
    二、新时代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一)理论灌输法
        (二)实践教育法
        (三)典型示范法
        (四)赏罚激励法
        (五)隐性教育法
第四章 新时代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丰富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采用理论宣传与实践教育相统一的多样化教育方式
        (二)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多元化教育方法
    二、构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
        (一)深化生态文明理念教育
        (二)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三、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师资建设
        (一)组建专业的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师资队伍
        (二)培养兼职的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宣讲人员
    四、加大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政策支持
        (一)健全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法规制度
        (二)加大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资金投入
    五、搭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载体平台
        (一)充分利用传统的教育载体
        (二)积极开拓现代的教育平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美丽中国视野下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美丽中国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2.1 美丽中国相关概念
        2.1.1 美丽中国提出的背景
        2.1.2 美丽中国的内涵
    2.2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相关概念
        2.2.1 生态道德教育
        2.2.2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2.3 美丽中国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关系
        2.3.1 美丽中国生态思想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提供方向指引和理论支持
        2.3.2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和实施保证
    2.4 小结
第3章 美丽中国视野下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大学生生态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1 大学生美丽中国生态知识储备不足
        3.1.2 大学生美丽中国生态道德情感淡薄
        3.1.3 大学生美丽中国生态道德意志不坚定
        3.1.4 大学生美丽中国生态道德行为缺乏自觉性
    3.2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2.1 大学生美丽中国生态道德教育被重视程度较低
        3.2.2 大学生美丽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环境调整优化不足
        3.2.3 大学生美丽中国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机会缺乏
        3.2.4 美丽中国生态思想宣传力度较小
    3.3 小结
第4章 美丽中国视野下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4.1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理论来源教育
        4.1.1 中国古代传统生态智慧
        4.1.2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
        4.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相关论述
    4.2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教育
        4.2.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4.2.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4.3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教育
        4.3.1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
        4.3.2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4.4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教育
        4.4.1 建立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制度
        4.4.2 建立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法治制度
    4.5 小结
第5章 美丽中国视野下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
    5.1 优化生态道德教育教学活动
        5.1.1 搭建美丽中国生态理论教学平台
        5.1.2 设置科学的美丽中国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体系
    5.2 坚持美丽中国理念引领与榜样示范
        5.2.1 美丽中国生态道德知识讲授
        5.2.2 美丽中国生态道德榜样示范
    5.3 强化外在道德评价和内在自我教育
        5.3.1 建立美丽中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品德评价体系
        5.3.2 建立和完善美丽中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制度
        5.3.3 美丽中国大学生生态道德自我教育
    5.4 加强生态道德实践锻炼
        5.4.1 美丽中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校内实践活动
        5.4.2 美丽中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校外实践活动
    5.5 发挥教育的一致性
        5.5.1 美丽中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学校教育影响
        5.5.2 美丽中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家庭及社会教育影响
    5.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越南革新开放以来的生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越南革新开放后的生态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2.2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3. 越南革新开放后生态问题的主要表现
    3.1 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3.2 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盛行
    3.3 环境污染屡禁不止
    3.4 国际落后产能大量落户越南
    3.5 工业生产污染物无序排放
4. 越南革新开放后生态问题突出的原因
    4.1 公民普遍缺乏生态保护意识
    4.2 过度依赖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
    4.3 工业生产高能耗高污染
    4.4 落后产能向越南转移
    4.5 生态保护制度不健全
5. 解决越南革新开放后生态问题的对策
    5.1 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
    5.2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5.3 加大科技投入
    5.4 合理利用外资
    5.5 完善生态保护制度
6.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五大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逻辑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大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东方发展观的智慧
    (一)五大发展理念植根于中国“天人合一”的发展观之中
    (二)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华多元文化的精华
三、五大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内在逻辑
    (一)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本质要求
    (二)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时代要求
四、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途径的新探索
    (一)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开辟了道路
    (二)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指明了方向
五、结语

(5)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生态文明教育及其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必要性
    (一) 生态文明教育的界定
    (二) 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基础
        1. 我国传统生态思想
        2.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3. 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思想
    (三) 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必要性
        1. 有利于落实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
        2. 有利于培养当代中学生生态意识
        3.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1. 课程设置的问题
        2. 环境意识的问题
        3. 生态责任意识的缺乏
    (二) 初中生思想品德课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 学校方面的原因
        2. 社会方面的原因
        3. 家庭方面的原因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
    (一) 明确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主要内容
        1. 生态自然观教育
        2. 生态消费观教育
        3. 生态休闲观教育
        4. 生态科技观教育
        5. 生态法治观教育
    (二) 掌握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原则
        1. 趣味性原则
        2. 系统性原则
        3. 活动性原则
        4. 渗透性原则
    (三)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学校教育
        1. 美化校园环境
        2. 加强教学管理
        3. 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四) 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非正规教育
        1. 家庭教育
        2. 社会教育
        3. 传媒教育
    (五) 加强初中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保障
        1. 组织运行制度
        2. 监督管理制度
        3. 考核评比制度
        4. 奖励惩罚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五大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新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彰显了我们党善于驾驭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睿智与能力
二、“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东方发展观的智慧
    (一)“五大发展”理念植根于中国“天人合一”的发展观之中
    (二)“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华多元文化的精华
三、“五大发展”理念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注入了时代的新内涵
    (一)“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本质要求
    (二)“五大发展”理念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注入了时代的新内涵
四、“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途径的新探索
    (一)“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自身执政规律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时代要求
    (二)“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开辟了道路

(7)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研究现状述评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四) 研究目标和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五) 研究方法和创新
        1. 研究方法
        2. 创新之处
二、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一) 生态道德与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二)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三、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渊源
    (一) 思想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道德及教育思想
    (二) 文化渊源——中国传统生态道德及教育思想
        1. 道家蕴含的生态道德及教育思想
        2. 儒家蕴含的生态道德及教育思想
        3. 佛教蕴含的生态道德及教育思想
    (三) 有益启示——西方现代生态道德及教育思想
四、 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从学校层面看:生态道德教育缺位
    (二) 从社会层面看:生态道德教育氛围缺失
    (三) 从家庭层面看:生态道德教育重视不够
五、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则
    (一)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 生态价值观教育
        2. 生态道德理念教育
        3. 生态道德规范教育
    (二)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开展的基本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2. 实效性原则
        3. 持续性原则
六、 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 加强课堂教学
    (二) 开展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 重视家庭生态道德建设
    (四) 注重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五) 树立正面示范榜样
    (六) 强化制度保障作用
    (七) 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
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生态道德建设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东营湿地生态旅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第二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生态道德建设、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关系
    第一节 生态道德建设的含义、功能
        一、 生态道德建设含义
        二、 生态道德建设的功能
    第二节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属性
        一、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二、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属性
    第三节 生态道德建设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 生态道德建设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生态道德建设的载体
第三章 生态道德建设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状
    第一节 生态道德建设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生态道德建设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生态道德建设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章 东营市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第一节 湿地生态旅游的概念
        一、 湿地的概念及功能
        二、 湿地生态旅游
    第二节 东营市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概况
        一、 东营市湿地生态旅游的资源
        二、 东营市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三、 东营市湿地生态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东营市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设想
    第一节 东营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一、 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二、 以生态道德建设为主要着力点
        三、 以科学性为实施原则
    第二节 东营市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二、 避免生态旅游变相城市化
        三、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四、 东营市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第六章 东营市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第一节 加强生态旅游法制化、规范化管理
    第二节 加强生态道德建设
    第三节 建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网络服务体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雾霾引起的环境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雾霾的形成以及原因
    第一节 雾霾的形成
        一、 雾与霾的定义
        二、 雾与霾的区别
        三、 雾霾天气的危害
    第二节 国内外的雾霾事件
        一、 “伦敦烟雾”事件
        二、 国内雾霾事件
    第三节 京津冀雾霾案例分析
        一、 网络舆情关注度
        二、 网民观点
        三、 专家建议
        四、 综合分析
    第四节 雾霾原因深层分析
        一、 企业对环境治理的责任问题
        二、 工业的经济利益与环境治理的底线
        三、 相关部门渎职
        四、 环境文化滞后
        五、 科技技术问题
第二章 雾霾的环境伦理反思
    第一节 环境伦理学与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一、 生态文明是现代人类的新文明
        二、 环境伦理中的生态视野
    第二节 环境伦理学的基本观念
        一、 人与自然的问题
        二、 尊重生命
        三、 协同进化
        四、 “公地悲剧”的伦理隐喻
    第三节 雾霾的环境伦理追问
        一、 雾霾作为环境问题的特征
        二、 雾霾的环境伦理追问
第三章 雾霾的解决方案
    第一节 价值观转变
        一、 绿色科技
        二、 企业经济价值观
        三、 社会环境责任观念
        四、 个人生活方式转向生态化
    第二节 加强制度建设和教育宣传
        一、 治理污染还要从制度抓起
        二、 完善相关法则
        三、 加强伦理教育与宣传工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四) 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创新之处
        4. 研究技术路线图
二.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 相关概念
        1. 道德
        2. 生态道德
        3. 生态道德教育
    (二) 理论基础
        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2. 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思想
        3. 中国古代的生态思想
        4. 现代西方生态思想
        5. 生态学基础
三. 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 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淡薄呼唤生态道德教育
    (二)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需要充实生态道德教育
    (三) 推进高校内涵建设需要增添生态道德教育
    (四) 高校德育教育发展需要扩展生态道德教育
    (五)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需要增强生态道德教育
四.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现状
        1. 问卷分析
        2. 综合分析
    (二)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1. 社会对生态道德教育不够,生态道德氛围缺失
        2. 高校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重视不够
        3. 高校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管理不够完善
        4. 大学生自身价值追求不同
五.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原则、内容和途径
    (一)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2. 实践性原则
        3. 整体性原则
    (二)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1. 科学发展观教育
        2. 生态文明观教育
        3. 生态消费观教育
        4. 生态公正观教育
    (三)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
        1. 加强高校生态文化建设
        2. 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3. 优化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体系
        4. 组织开展高校生态社团或生态环保组织的生态实践
        5. 加强高校网络及户外传媒基础设施建设,开辟新空间
        6. 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作用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关于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调查问卷

四、论生态伦理与以德治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 程天然.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3)
  • [2]美丽中国视野下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 李东格. 山东财经大学, 2019(08)
  • [3]越南革新开放以来的生态问题研究[D]. 黎氏娥(LE THI NGA).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7)
  • [4]五大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逻辑思考[J]. 王清荣,杜文忠. 社会科学家, 2016(07)
  • [5]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探究[D]. 姜云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6]“五大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新贡献[J]. 王清荣. 传承, 2016(02)
  • [7]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 黄小琼. 赣南师范学院, 2015(01)
  • [8]生态道德建设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东营湿地生态旅游为例[D]. 庞惠鸿.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4(12)
  • [9]雾霾引起的环境伦理反思[D]. 梁友.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2)
  • [10]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 李新路.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论生态伦理与以德治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