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光大厦无粘结预应力楼板设计

厦门海光大厦无粘结预应力楼板设计

一、厦门海光大厦无粘结预应力楼板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赖世贤[1](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指出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袁忠伟[2](2017)在《IDA方法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作为混凝土领域里的一门新兴技术,不仅能加快施工进度、减轻结构自重、节约钢材,而且还能提高其综合效益,是当前建筑结构发展的一种趋势。近些年,虽然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也取得不错成果,但该类结构在抗震设防地区的应用很少,对于其基于性能的抗震研究也很少。为了有效改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推广此类结构在抗震设防地区的应用,本文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基于性能的抗震研究,结合地震易损性分析对结构的抗倒塌能力以及地震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施加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应力大小可以用预应力度来表示,能够直接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为此,本文考虑了预应力度的影响,以某五层两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gen有限元软件分别对预应力度为0.4、0.6、0.8和1.0的结构模型进行增量动力分析,以谱加速度1(,3%)aS T以及最大层间位移角max?分别作为地震动强度指标和结构损伤指标来建立IDA曲线,对多条IDA曲线汇总统计,研究了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弹性阶段,随着预应力度的增大,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有所增大,结构的抗震性能也有所改善;在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后,结构达到CP极限状态时,预应力度为0.6结构的谱加速度1(,3%)aS T最大,并且随着谱加速度1(,3%)aS T的增大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退化较为缓慢,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适合在抗震地区应用。本文采用地震易损性理论,总结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IDA分析结果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流程,分析不同预应力度结构在不同性能水准下的易损性曲线,并对其抗倒塌能力以及地震经济损失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在IO和LS极限状态的易损性曲线不随预应力度的改变而产生较大变化。对于结构在CP极限状态的易损性曲线,预应力度为0.6时,结构易损性曲线最为平缓,在相同水平罕遇地震作用下超越CP极限状态的概率较小,说明在进入弹塑性阶段以后,结构表现出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以及良好的延性耗能性能。从结构的抗倒塌储备系数可以看出,预应力度为0.6的结构抗倒塌储备系数最高,说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中等预应力度下,结构抗倒塌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而且在遭受一次确定性年频率地震时,造成结构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小,有利于结构在抗震地区的应用。

李亚宁[3](2015)在《三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把在普通钢筋混凝土柱截面中心放置一根预应力钢筋以提供竖向预应力,并在柱四周绑扎钢带以提供横向预应力的试件定义为三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该类试件在延缓开裂、减小残余变形的同时仍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性能。本文完成了4个三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与2个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的低周期反复加载试验,确定了轴压比、剪跨比和竖向预应力程度等因素对三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所有试件裂缝发展情况、试件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三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的抗剪承载力、极限变形能力、强度衰减、刚度退化、耗能性能和自复位能力等抗震性能明显优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但是三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的延性稍低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主要原因在于三向预应力柱的屈服位移明显提高,总体而言,三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具有良好抗震性能,试验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三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的抗剪承载力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用建议公式计算了4个不同参数的三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和2个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的开裂点、屈服点以及极限点的水平荷载与位移。将试件抗剪承载力骨架曲线的计算值和试验值进行比较,确定了三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抗剪承载力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的简化方法。

王穗明[4](2013)在《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高层建筑梁、楼板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扩大结构功能,改善受力性能,提高结构耐久性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随着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革新,如今在我国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甚至成为了建筑结构极为重要的结构形式之一。本文阐述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成就,并展望新时局下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趋势,着重讲述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雷雨[5](2010)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计算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方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作为近年来随着材料及制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板柱结构,正日渐受到结构工程师的青睐。因其既能发挥板柱结构在使用功能上的灵活性,又可利用钢管混凝土柱在承重方面优异的力学性能,从而有着广泛的适用性。但是,至今为止,方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体系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机理仍不明确,使其在应用方面受到较多设计方面的限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对水平荷载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的计算模型、等代空间框架模型以及方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程序建立了不同几何尺寸的方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的节点受力模型,并根据水平荷载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节点和等代梁柱节点两者柱顶位移相等的原则,给出了水平荷载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在弹性阶段等代梁计算宽度系数的计算方法。2)建立方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等代空间框架模型,并按规范要求建立等代平面框架模型,以等代平面框架模型的计算结果作为“精确”结果,通过对水平荷载作用下板带弯矩和最大层间位移的分析比较,提出了等代空间框架法中交叉梁系划分的几点设计建议。3)在相同的柱网尺寸和荷载作用下,在楼盖混凝土用量相等的情况下,运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建立了方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的原型结构、等代平面框架结构和等代空间框架结构的模型,针对每种结构分别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输入地震波后的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并通过三种结构的位移时程曲线和层问剪力时程曲线的比较分析,说明了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李延志[6](2009)在《不同布筋方式下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受力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中所采用的预应力筋大多为均匀布置,而且由于其受力机理的复杂性,加之对此研究的还不够,尚未形成较合理的设计计算方法。为了充分发挥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效应,减小预应力筋用量,降低造价,简化施工,本文分析了预应力筋布筋型式对四边简支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承载力的影响,结合三块不同配筋型式板的试验结果,提出了预应力筋的合理布筋型式。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以虚功原理和屈服线理论为基础,推导出三种不同预应力筋布筋型式的四边简支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2、分析了三种不同预应力筋布置型式对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承载力的影响,得出了预应力筋合理布筋型式。3、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4、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预应力筋布筋方式对预应力混凝土板承载力的影响,得出了合理的布筋方式。5、算例说明了四边简支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杨效先[7](2009)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预应力结构因其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成为当今最有发展前途的现代结构之一。第四军医大学文化活动中心工程就采用了预应力结构,其主体框架由3根预应力梁和5道框架梁组成,两道YKL-1和YKL-2斜向交叉布置,五道框架梁南北向横穿YKL-2,楼座圆弧台阶次梁沿东西方向穿过框架梁,共同组成楼座结构体系。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将高强钢材和高强混凝土能动的结合在一起的建筑材料,具有强度高、耗材少、自重轻、刚度大、抗裂性高、耐久性好、稳定性高的优点,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可以有效的加大结构跨度,满足大柱网、大开间建筑的使用功能需要,扩大了钢筋混凝土应用范围。预应力混凝土以其自身突出的优点,迎合了近代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向。本文结合第四军医大学文化活动中心工程的应用实例,介绍了预应力结构的发展现状、优缺点,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和预应力损失产生原因,对大跨度楼座的模板设计、脚手架的搭设、非预应力钢筋的连接安装、波纹管安装、预应力钢绞线的安装、楼座混凝土浇筑、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封锚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总结了特殊大跨度预应力结构的技术处理措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李天成[8](2008)在《无粘结预应力在无梁楼盖中的技术经济性能分析》文中认为预应力混凝土是以预拉的高强钢筋的弹性回缩力对混凝土结构施加一个预设的应力,使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以最适合的应力状态工作。预应力能改善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深入研究。随着预应力结构研究不断深入,无粘结预应力楼板的特性和理论逐渐完善,设计方法也逐渐成熟,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或大跨度的楼板结构中应用得越来越多。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板技术经济性能(如可靠性、适用性、耐久性、经济性)如何,受什么因素影响,影响程度如何,则需要从楼板设计、施工、使用性能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本文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技术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如下:1、楼板跨度、荷载等级、预应力Np取值是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三个主要因素。本文选择一个4×3跨楼板作为计算单元,调整跨度、荷载等级及预应力Np取值,计算出在不同情况下楼板的厚度、配筋等,然后从混凝土消耗量、普通钢筋消耗量、单位面积工程造价方面着手,分析三个因素对无粘结预应力无梁楼盖的经济性能影响。2、人材机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上下波动,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经济性能也随之变化,本文利用敏感性分析了混凝土、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价格变动对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3、楼盖结构体系有多种,对楼板结构形式的选择必须要有参考指标。本文提出楼板方案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体系设计遵循SMART准则,它包括特定的、可测量的、可得到的、相关的、可跟踪的五个含义。在楼板综合评价体系中,首先分析了不同评价主体(业主、设计方、施工方)对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然后从楼板技术经济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结构方面指标、使用方面指标、社会经济方面指标、施工方面指标以及风险指标。指标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确定,通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出各指标的权数并作一致性检验。4、本文结合一个工程实例分析预应力无梁楼板的技术经济性能。采用普通混凝土无梁楼盖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两种结构方案进行设计,并利用综合评价体系对它们的技术经济性能进行对比分析。

罗海艳[9](2008)在《预应力度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柱复位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是地球上发生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常常给人们带来难以平复的灾难和伤痛,震后结构的可修复性就成为当下亟待研究的课题。而残余变形的大小又是工程结构可修复性的关键,也是结构或构件具有良好复位能力的基础,因此残余变形是衡量工程结构震后能否继续满足使用要求和可修复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有效控制钢筋混凝土(Reinforce Concrete,简称RC)结构震后的残余变形,建造具有良好复位功能的RC结构,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而实际震害表明,RC结构的残余变形主要由其竖向承重构件——钢筋混凝土柱的残余变形所致。因而钢筋混凝土柱残余变形及其控制的研究,是研究具有良好复位性能的RC结构的关键和基础。地震作用下,RC柱承受轴力、弯矩和剪力的共同作用,处于复杂受力状态,现行规范和设计方法可保障其在地震作用时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但未考虑其震后的残余变形。针对这一现状,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了预应力度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柱复位能力的影响。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相同轴压比条件下,进行了三个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柱试件的静力往复水平加载试验,得到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柱的残余变形、复位能力、承载力、延性和滞回性能等,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2)利用数据拟合的方式,分析了在各个不同的控制位移作用下,不同预应力度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柱复位能力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复位能力系数与位移、预应力度的拟合曲线,得到了复位能力相对于位移和预应力度的演化模型。(3)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柱进行非线性的受力分析,因所采用的混凝土本构和钢筋本构考虑因素全面,所以骨架曲线的计算结果与本文试验结果吻合较好。(4)介绍了结构及构件复位性能的基本概念,阐述了对应于不同的力—变形关系的复位能力评价指标,并建立了各种不同复位能力系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得到了不同复位能力系数之间的计算基础为位移型复位能力系数,换算的关键为屈服曲率和等效塑性铰长度的计算。

张少坤[10](2007)在《无粘结预应力砼框架边节点抗震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自重轻、施工方便等优点,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针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尤其是边节点的抗震试验研究较少;这阻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推广应用。本文进行了3个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边节点和1个普通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件的主要设计参数是梁中预应力和节点核心区配箍量。通过对滞回曲线、钢筋应变等的分析,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力学和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价。通过对相同轴压比下,不同梁中预应力和不同核心区配箍节点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它们对节点力学和抗震性能的影响,完善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抗震构造措施。结合相关试验数据,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柱边节点的计算理论进行了验证,提出了新的节点强度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符合程度较好。本文还对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的传力模型理论,进行了分析总结。本文研究表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滞回曲线呈梭形,滞回环饱满且稳定,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可以在二级抗震结构中应用。其核心区构造配箍直径与普通混凝土相同,但箍筋间距可以增大。在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抗剪强度时,预应力提供的抗剪强度分项建议采用0.6Npe。

二、厦门海光大厦无粘结预应力楼板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厦门海光大厦无粘结预应力楼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IDA方法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2.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国外发展概况
        1.2.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国内发展概况
        1.2.3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
        1.3.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概述
        1.3.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内容
        1.3.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存在的问题
    1.4 IDA方法的研究概况
        1.4.1 IDA方法的国外研究概况
        1.4.2 IDA方法的国内研究概况
    1.5 结构地震易损性的研究概况
        1.5.1 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国外研究概况
        1.5.2 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国内研究概况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型
    2.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基本假定及工作原理
        2.1.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基本假定
        2.1.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工作原理
    2.2 预应力度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2.2.1 预应力度的概念
        2.2.2 预应力度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2.2.3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要求
    2.3 工程概况以及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
        2.3.1 工程概况
        2.3.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
    2.4 MIDAS/gen有限元建模及材料本构关系
        2.4.1 MIDAS/gen有限元软件的介绍
        2.4.2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2.4.3 钢筋的本构关系
        2.4.4 无粘结预应力筋在有限元中的模拟
        2.4.5 MIDAS/gen中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IDA方法的研究
    3.1 引言
    3.2 IDA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具体实施步骤
        3.2.1 IDA方法的基本原理
        3.2.2 IDA方法实施步骤
    3.3 IDA方法实施过程需要考虑的问题
        3.3.1 地震动的选取
        3.3.2 参数的确定
        3.3.3 比例系数及调幅准则
        3.3.4 极限状态的确定
        3.3.5 多条IDA曲线的汇总统计
    3.4 单一地震动记录的IDA曲线
    3.5 不同预应力度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IDA分析
        3.5.1 多条地震动记录的IDA曲线
        3.5.2 概率分位IDA曲线极限状态的确定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IDA方法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4.1 引言
    4.2 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理论推导
        4.2.1 地震概率需求分析
        4.2.2 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4.2.3 地震易损性分析理论推导
        4.2.4 基于IDA方法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流程
    4.3 不同预应力度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4.3.1 地震概率需求模型
        4.3.2 地震易损性曲线的绘制
        4.3.3 结果对比分析
        4.3.4 结构抗倒塌能力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地震易损性的结构经济损失评估
    5.1 结构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5.1.1 地震危险性分析假定
        5.1.2 地震危险性概率模型的建立
        5.1.3 设计场地危险性分析
    5.2 地震经济损失评估
        5.2.1 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5.2.2 结构损失比的确定
        5.2.3 算例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3)三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竖向预应力混凝土柱的提出
    1.3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和研究概况
        1.3.1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提出
        1.3.2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
        1.3.3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研究概况
    1.4 混凝土柱复位性能的研究概况
        1.4.1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复位性能的研究
        1.4.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柱复位性能研究
    1.5 横向预应力的研究现况
        1.5.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5.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5.3 横向预应力钢带研究已有成果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
2 三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抗震试验研究
    2.1 试验目的
    2.2 试件设计与制作
    2.3 预埋管道
    2.4 试件制作
    2.5 材料力学性能
    2.6 施加竖向预应力
        2.6.1 应变片的粘贴
        2.6.2 竖向预应力钢筋的张拉
        2.6.3 封锚
    2.7 施加横向预应力
        2.7.1 施加横向预应力的设备
        2.7.2 测量横向预应力
    2.8 试验加载方案
        2.8.1 加载装置
        2.8.2 加载制度
        2.8.3 测点布置和测试内容
    2.9 试验现象
    2.10 本章小结
3 三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试验结果分析
        3.2.1 P-Δ滞回曲线分析
        3.2.2 骨架曲线分析
        3.2.3 延性性能分析
        3.2.4 耗能性能分析
        3.2.5 试件的强度衰减及刚度退化分析
        3.2.6 应变片的应力应变特征
        3.2.7 自复位能力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三向预应力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
    4.1 引言
    4.2 钢筋混凝土构件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
    4.3 预应力混凝土试件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
    4.4 建议的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
        4.4.1 确定恢复力模型
        4.4.2 总水平位移的组成
        4.4.3 开裂荷载和开裂位移的计算
        4.4.4 屈服荷载和屈服位移的计算
        4.4.5 极限荷载和极限位移的计算
    4.5 模型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高层建筑梁、楼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概念
2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领域
3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发展过程及现状分析
4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4.1 预应力混凝土在大跨结构中的发展趋势
    4.2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上的发展趋势
    4.3 预应力混凝土工艺发展趋势
    4.4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的发展趋势
    4.5 预应力混凝土设计理论的突破
5 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途径
    5.1 加强技术学习
    5.2 加强科研进程
    5.3 建立大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公司
6 结语

(5)水平荷载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计算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板柱结构中板系理论综述
        1.2.1 古典弹性理论
        1.2.2 极限平衡法
        1.2.3 有限单元法
    1.3 板柱结构实用设计方法
    1.4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4.1 板柱结构国外研究现状
        1.4.2 板柱结构国内研究现状
        1.4.3 方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研究现状
        1.4.4 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本文的研究意义、目的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水平荷载作用下等代框架法计算模型的研究
    2.1 引言
    2.2 等代框架法原理
    2.3 等代框架法的计算模型
        2.3.1 竖向荷载作用下等代框架法的计算模型
        2.3.2 水平荷载作用下等代框架法的计算模型
    2.4 现有的计算方法
    2.5 水平荷载作用下等代梁宽度系数的计算
        2.5.1 中间等代框架内节点等代梁宽度系数的计算
        2.5.2 中间等代框架边节点等代梁宽度系数的计算
        2.5.3 边缘等代框架等代梁宽度系数的计算
    2.6 本章结论
第三章 水平荷载作用下等代空间框架法计算模型的研究
    3.1 引言
    3.2 等代平面框架法中弯矩的分配
    3.3 水平荷载作用下等代框架结构的计算
        3.3.1 计算模型
        3.3.2 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等代框架结构的计算
        3.3.3 水平均布荷载作用下等代框架结构的计算
    3.4 本章结论
第四章 方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弹性时程分析
    4.1 引言
    4.2 时程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4.3 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
        4.3.1 地震波的特点与选取
        4.3.2 地震波的调整
    4.4 建立计算模型
        4.4.1 工程概况
        4.4.2 计算单元的选取
        4.4.3 计算模型的建立
    4.5 模态分析
    4.6 结构动力响应时程分析
        4.6.1 选用的地震波
        4.6.2 动力响应时程结果分析
    4.7 本章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6)不同布筋方式下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绪论
    0.1 引言
    0.2 预应力混凝土楼盖体系
    0.3 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的研究现状
    0.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四边简支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极限承载力分析
    1.1 引言
    1.2 四边简支预应力混凝土正方形板
        1.2.1 破坏机构及屈服线上的抵抗弯矩
        1.2.2 用虚功原理求极限荷载
    1.3 计算实例与分析
        1.3.1 材料及预应力工艺
        1.3.2 截面几何特征
        1.3.3 预应力损失及极限应力
        1.3.4 板的用筋量
        1.3.5 板极限承载力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四边简支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有限元模型选择
    2.1 引言
    2.2 ANSYS 有限元软件简介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1 基本工况条件
        2.3.2 有限元模型单元选取
        2.3.3 材料的本构关系
        2.3.4 建立有限元模型
        2.3.5 ANSYS 非线性问题不收敛问题的常用处理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四边简支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有限元分析
    3.1 引言
    3.2 静力有限元分析过程
        3.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2 加载和求解
        3.2.3 有限元分析
    3.3 有限元分析与试验分析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计实例
    4.1 设计实例
        4.1.1 荷载统计和材料及预应力工艺选择
        4.1.2 预应力筋的布置与线型
        4.1.3 计算确定筋用量A_P和A_s
    4.2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7)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预应力结构在国内外的发展史
        1.1.1 国外的发展史
        1.1.2 国内的发展史
    1.2 预应力结构的发展现状
    1.3 预应力结构的发展趋势
        1.3.1 完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
        1.3.2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
        1.3.3 预应力筋
        1.3.4 预应力结构体系
        1.3.5 预应力结构施工技术
        1.3.6 结构耐久性设计
    1.4 预应力结构的特点及应用
        1.4.1 预应力结构的优点
        1.4.2 预应力结构的缺点
        1.4.3 预应力混凝土的使用范围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2.1 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
        2.1.1 预应力钢筋
        2.1.2 混凝土
    2.2 施加预应力方法
        2.2.1 先张法
        2.2.2 后张法
        2.2.3 共张法
        2.2.4 电热法
    2.3 预应力损失
        2.3.1 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3.2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及后张法构件预应力曲线钢筋的预应力损失
        2.3.3 预应力筋与台座间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3.4 预应力钢筋应力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
        2.3.5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3.6 环向预应力筋挤压混凝土引起的应力损失
        2.3.7 预应力损失的组合
        2.3.8 减少预应力损失的措施
3 第四军医大学活动中心预应力楼座施工实例
    3.1 第四军医大学文化活动中心工程概况
    3.2 第四军医大学文化活动中心预应力楼座施工技术
        3.2.1 施工准备
        3.2.2 工艺流程
        3.2.3 模板工程
        3.2.4 非预应力钢筋工程
        3.2.5 混凝土工程
        3.2.6 预应力工程
        3.2.7 工程效果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无粘结预应力在无梁楼盖中的技术经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1.1.2 预应力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
    1.2 无粘结预应力无梁楼盖的优点
        1.2.1 降低结构高度及结构自重,经济效益良好
        1.2.2 布置灵活、增大伸缩缝间距
        1.2.3 改善结构使用阶段的性能
        1.2.4 耐久性能好
    1.3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的研究现状
        1.3.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理论研究现状
        1.3.2 预应力混凝土楼板技术经济性能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无梁楼盖的设计
    2.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分析方法
        2.1.1 应力理论(弹性理论)
        2.1.2 强度理论(极限状态理论)
        2.1.3 荷载平衡法
        2.1.4 索梁分载法
        2.1.5 名义拉应力法
    2.2 预应力无梁楼盖结构体系的设计分析方法
        2.2.1 等代框架法
        2.2.2 有限元单元法
        2.2.3 两种设计方法比较
    2.3 无粘结预应力无梁楼盖的设计原则与流程
        2.3.1 设计原则
        2.3.2 初步设计阶段
        2.3.3 预应力筋的估算与布置
        2.3.4 正截面极限承载能力计算
        2.3.5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2.3.6 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2.3.7 施工阶段验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粘结预应力的技术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3.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无梁楼盖与普通无梁楼盖计算
        3.1.1 设计资料
        3.1.2 无粘结预应力无梁楼盖的计算
        3.1.3 普通无梁楼盖的计算
    3.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无梁楼盖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3.2.1 跨度影响分析
        3.2.2 荷载等级影响分析
        3.2.3 预应力 Np 取值影响
        3.2.4 人材机市场价格变动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粘结预应力无梁楼盖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4.1 楼盖方案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4.1.1 楼盖方案综合评价方法是对方案进行全局性的评价
        4.1.2 综合评价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4.2 楼盖方案评价目标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楼盖方案评价体系设计的 SMART 准则
        4.2.2 楼盖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4.2.3 不同评价主体对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影响
        4.2.4 楼盖结构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2.5 评价指标分类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4.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4.3.2 构造判断矩阵
        4.3.3 计算各指标的权数
        4.3.4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4.4 评价模型的建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实例
    5.1 工程概况
    5.2 楼盖结构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5.2.1 楼盖方案的技术性能分析
        5.2.2 楼盖方案的经济性能分析
    5.3 楼盖方案的综合评价
        5.3.1 综合评价指标内容及权重的确定
        5.3.2 方案综合评判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论文目录
致谢

(9)预应力度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柱复位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和研究概况
        1.2.1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
        1.2.2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研究概况
    1.3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复位性能的研究概况
        1.3.1 钢筋混凝土柱复位性能的相关研究
        1.3.2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柱复位性能的研究
        1.3.3 预应力度对预应力混凝土柱复位性能的影响研究
        1.3.4 现有研究的主要结论和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柱的试验方案
    2.1 试件概况
        2.1.1 试件的形式及设计
        2.1.2 材料力学性能
        2.1.3 试件制作
    2.2 试验方法和加载制度
        2.2.1 试验方法
        2.2.2 加载装置与加载制度
        2.2.3 屈服和破坏的确定
    2.3 量测内容及量测方法
        2.3.1 量测内容
        2.3.2 量测方法
    2.4 试验过程
    2.5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2.5.1 试件UPCD-1
        2.5.2 试件UPCD-2
        2.5.3 试件UPCD-3
    2.6 本章小结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3.1.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3.1.2 骨架曲线
    3.2 承载力、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分析
        3.2.1 耗能能力
        3.2.2 延性
        3.2.3 承载力和刚度退化
    3.3 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和普通钢筋的应变
        3.3.1 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
        3.3.2 普通钢筋的应变
    3.4 复位能力
    3.5 复位能力的拟合模型
        3.5.1 复位能力系数与控制位移的关系模拟
        3.5.2 复位能力系数与预应力度的关系模拟
    3.6 本章结论
    3.7 本章小结
4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柱的有限元分析
    4.1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目的
    4.2 有限元建模
        4.2.1 有限元单元的选取
        4.2.2 本模型所采用的本构关系
        4.2.3 有限元建模过程
    4.3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
    4.4 本章结论
    4.5 本章小结
5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柱的复位性能
    5.1 复位能力系数的分析
        5.1.1 位移型复位能力系数
        5.1.2 曲率型型复位能力系数
        5.1.3 位移角型复位能力系数
    5.2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柱的复位能力系数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无粘结预应力砼框架边节点抗震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研究概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概况
    2.1 试验目的
    2.2 试件设计
        2.2.1 设计原则
        2.2.2 试件边界条件模拟
        2.2.3 试件尺寸及配筋
    2.3 试件制作
        2.3.1 材料力学性能
        2.3.2 预应力筋的张拉
    2.4 试验装置
    2.5 加载制度
        2.5.1 加载方法的确定
        2.5.2 加载制度
        2.5.3 试验特征点的确定
    2.6 试验测试内容
        2.6.1 柱端轴向荷载及水平反复荷载值
        2.6.2 柱顶加载点处的水平位移
        2.6.3 钢筋和混凝土应变
        2.6.4 预应力筋的应力变化值
        2.6.5 梁端塑性铰区段的转动
        2.6.6 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
        2.6.7 梁端及节点裂缝
第3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试验现象描述
        3.1.1 试验过程
        3.1.2 节点破坏形态
    3.2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分析
        3.2.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3.2.2 骨架曲线
    3.3 刚度、延性和耗能
        3.3.1 刚度
        3.3.2 延性
        3.3.3 耗能能力
    3.4 钢筋应变分析
        3.4.1 箍筋应变
        3.4.2 梁柱纵筋应变
        3.4.3 预应力筋应力
    3.5 梁端及节点变形分析
    3.6 P-Δ效应
    3.7 预应力框架边节点的抗震构造
        3.7.1 各国规范对节点构造的规定
        3.7.2 预应力框架边节点抗震构造建议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理论分析与比较
    4.1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
        4.1.1 各国规范对无粘结筋极限应力的规定
        4.1.2 无粘结筋的极限应力
    4.2 梁和柱的强度
        4.2.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
        4.2.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弯矩
        4.2.3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剪强度
        4.2.4 柱梁抗弯强度比
    4.3 影响节点抗剪强度的因素
    4.4 预应力框架边节点的抗剪强度
        4.4.1 节点核心区初裂剪力
        4.4.2 节点抗剪强度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梁柱节点核心区传力机制研究
    5.1 框架节点的受力分析
        5.1.1 中节点
        5.1.2 边节点
    5.2 节点核心区传力机制
        5.2.1 斜压杆—桁架机制理论
        5.2.2 压杆—拉杆模型理论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厦门海光大厦无粘结预应力楼板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2]IDA方法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的应用[D]. 袁忠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17(01)
  • [3]三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李亚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4]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高层建筑梁、楼板中的应用[J]. 王穗明.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06)
  • [5]水平荷载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计算方法的研究[D]. 雷雨. 中南大学, 2010(02)
  • [6]不同布筋方式下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受力性能研究[D]. 李延志. 大庆石油学院, 2009(03)
  • [7]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D]. 杨效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10)
  • [8]无粘结预应力在无梁楼盖中的技术经济性能分析[D]. 李天成. 湖南大学, 2008(08)
  • [9]预应力度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柱复位性能的影响研究[D]. 罗海艳. 扬州大学, 2008(02)
  • [10]无粘结预应力砼框架边节点抗震试验研究[D]. 张少坤. 北京工业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厦门海光大厦无粘结预应力楼板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