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航道冻裂研究

黄河下游航道冻裂研究

一、黄河下游河道的冻裂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福昌[1](2020)在《黄河宁蒙段凌汛灾害驱动机制与险情诊断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古人云:“伏汛易抢、凌汛难防,凌汛决口、河官无罪”,一语道出了黄河凌汛灾害防御难度之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气象条件影响,黄河宁蒙段凌汛灾害频繁发生并造成严重损失,为我国冬春季节大江大河极为突出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可见凌灾风险科学防控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河凌汛监测与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深入研究了黄河宁蒙段凌情与凌汛灾害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分析了凌汛洪水风险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维度河势分形特征及其与冰塞冰坝的关联关系,提出了冰塞险情诊断、凌汛堤防险工段划分与危险性评价、凌洪溃堤风险动态评估等方法,并进行实际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成果如下:(1)研究了黄河宁蒙段凌情变化特征与气温变化对其影响机制,揭示了凌汛灾害演变特征以及气温变化、水流条件与分凌区应急调控对其驱动机制,并分析了凌汛洪水风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凌汛期在以0.27d/a(头道拐站)的速率逐渐缩短,近15年流凌消失又重现、封河长度波动性变化等异常现象发生概率超过50%;黄河宁蒙段凌汛洪水风险分布具有险点多、险段长、影响范围广等特征,开河期流速快速增大与水位迅速回落是造成凌汛堤防险情的主要动力因素,在水沙冲淤与河相变化驱动下,河床整体抬高,河相系数增大,同流量对应水位升高,导致凌汛灾害风险加剧,而分凌区应急调控能够有效降低凌汛灾害风险,并影响着凌灾险段的分布格局;多因素耦合驱动下凌汛致灾机理更加复杂,突发链发性增强,年均冰坝次数逐渐减少但冰塞不断增多,近30年凌灾影响损失明显增大,冷暖剧变条件下,凌汛险情大幅增加,发生重大凌洪漫溃堤灾害风险更加严峻。(2)通过研究黄河宁蒙段横断面-纵剖面-平面不同维度河势分形特征及其与冰塞冰坝的关联关系,提出了基于多组合均匀优化赋权、K-means聚类与随机森林的冰塞险情诊断方法,并应用于典型河段的冰塞险段判别,辨识冰塞险情主要驱动因子,分析冰塞险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黄河宁蒙段不同维度河势演变均具有多尺度自相似分形特征,冰坝(严重性冰塞)发生频次与主槽弯曲分形维数呈正相关指数型关系,冰坝更易发生于蜿蜒曲折、河湾发育程度较高的宽浅型河道;随机森林算法的冰塞险情等级诊断精确率P=97.72%、召回率R=95.83%、综合指标F1=96.54%,诊断精度明显高于支持向量机等方法;黄河石嘴山-头道拐河段冰塞险情由低至极高4个等级河段占比分别为19%、30%、26%和25%,高风险区多分布在三湖河口至头道拐河段,下游河段冰塞易发风险明显高于上游河段,宽浅型弯曲河道突发链发性冰塞险情更加突出。(3)考虑凌汛堤防险工段与冰塞险情易发河段的差异性,构建了基于改进FAHP-熵权聚类算法的凌汛堤防险工段划分与危险性评价模型,验证了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黄河巴彦高勒-头道拐河段凌汛堤防险工段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堤防危险性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巴彦高勒-头道拐河段低危险至极高危险4个等级堤段占比分别为50%、28%、14%和8%,自上游至下游凌汛堤防危险性整体增大且存在局部高危险堤段,增加考虑分凌区应急调控指标之后,以上比例调整为50%、40%、4%和6%,高危险堤段明显减少,说明分凌区调控减灾效果较好,堤防危险性对其较为敏感;凌汛堤防危险性分布存在空间异质性,变化环境下呈现时空演变特征。(4)考虑凌汛堤防危险性分布的空间异质性,耦合凌汛堤防危险度与凌洪淹没易损度,研究提出了凌洪溃堤淹没风险动态评估方法,建立了黄河巴彦高勒-头道拐河道与泛区凌洪动态耦合仿真模型,利用提出的SREP指标定量化验证了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并进行多溃口凌汛壅水-溃堤-淹没耦合模拟与凌洪联合风险聚类评估,分析溃堤淹没易损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黄河宁蒙段7个溃口凌洪淹没水深大于1m的区域约占46.77%,溃堤淹没风险较高,而且淹没易损性随时间呈逐渐增大趋势,耦合堤防危险度的全区域风险区划结果,能够较好反映跨区域多溃口凌洪淹没风险分布的关联性与差异性,与单一区域风险区划相结合,解决了不同空间尺度下突发链发性凌洪溃堤淹没风险评估的技术难题。综上所述,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理统计、数值模拟、智能算法与综合评价等方法,较为深入地开展了黄河宁蒙段凌汛灾害驱动机制及险情诊断评价研究,研究成果可为凌汛灾害风险的早期识别与预测评价提供理论方法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顾晋饴,陈融旭,王弯弯,刘培,王司阳,吴凯,曹永涛[2](2019)在《中国南北方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差异性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河流具有防洪排涝、供水、生态、景观和文化等多重经济、社会功能,也是受人类作用影响较大的区域。目前针对中国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系统归纳与梳理,尤其针对南方和北方城市河流的地区差异性,及适应于各自区域特征的生态修复工程的系统对比和总结比较匮乏。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文献梳理和工程实践总结,对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梳理和分类,从城市河流的自然条件、污染以及普遍的治理思路上分析南方和北方城市河流具有的差异性特征。对南方和北方城市河流生态修复中的共性技术进行了陈述,详细分析了南北方应用的生态修复技术中,具有差异化的调水改善水环境、生态护岸、人工湿地和人工浮床4项技术的适用性及应用条件。最后对目前城市河流修复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钟建华,宋冠先,倪良田,孙宁亮,郝兵,葛毓柱,薛纯琦,孙景耀,刘闯,曹梦春[3](2019)在《黄河下游与黄河三角洲现代非地震变形层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变形层理是软沉积变形构造(SSDS)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而SSDS的研究又是沉积学、工程地质、地震学及构造地质学等近期的研究热点。但是,目前人们对地震SSDS和非地震SSDS的精确辨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建立起地震与非地震SSDS的辨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变形层理又是SSDS研究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对变形层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黄河下游现代沉积中发育了大量的变形层理,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些变形层理与地震毫无关系,因此详细地研究这些变形层理对于建立识别地震SSDS和非地震SSDS标准具有较重要意义。黄河下游(包括黄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发育的变形层理类型及成因多样,既有典型的包卷层理,也有极不规则的一般变形层理;从成因上,既有密度或重力倒置形成的、也有波浪作用引起的滑动滑塌形成的、还有水牵引和滑动沉积物牵引形成的、甚至还有冰块拖移或压刻形成的变形层理。不同成因的变形层理具有其独特的几何学特征,可以作为其成因的可靠标志,同样也可以作为区别于地震成因的可靠标志。黄河下游发育的变形层理与黄河下游复杂的水动力条件和气候条件及沉积物粒度极细有密切关系。

孙本轩[4](2018)在《草泥技术在黄河下游堤防冲沟应急防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黄河下游堤防冲沟一般采用开挖回填、再植草的方法法进行修复,但此种方式仅适合夏季多雨季节,普适性较差。本文将乡土建筑材料草泥应用于黄河下游堤防冲沟应急防护,此方法施工简便、抗冲能力强,防护效果好,该技术可确保在当年整个雨季草泥修复的堤坡及其周围不再出现新的冲沟,具有较强的推广性和应用价值。

王新法[5](2018)在《吉林伊通河北防洪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水系是连通城市各个地方的纽带,社会聚集地流动着的血脉,对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特色的建立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居民数量的增加,水系在人类聚集地城市中将占据着更加重要的地位,水系建设将成为人类聚集地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除患兴利、行洪排涝、取水利用等目的,利用开挖、疏浚、治导和护岸等方式,对水系进行治理、规划和控制。对伊通河北防洪工程进行建设,以便实现提升保障长春市人民生产生活安全的能力,加快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伊通河北防洪能力的目的。项目为吉林伊通河北防洪工程,结合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状况、项目建设及建成后污染物排放特征,该项目评价以工程分析为基础,根据该项目的污染特征,以项目施工期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物工程占地和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运营期“三废”和噪声作为本项目环评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的治理污染措施、防范风险措施。项目为吉林伊通河北防洪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项目占地合理且本项目的建设得到公众支持。项目建设可以解决长春市伊通河北水体问题,改善区域水环境,提高水环境的质量,社会环境效益显着。因此,只要建设单位认真落实报告书中所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恢复措施建议,从环境角度来看,该项目建设可行。

张安琪[6](2017)在《水流淘刷作用下土质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土质河岸受到长年累月冲刷导致的崩岸问题屡见不鲜,河岸边坡冲刷破坏一直是工程界和科研工作者关心的问题之一。在黑龙江省,由于边界河众多,我国一侧河岸的冲退,无时不刻蚕食的国土,崩岸给人民财产和正常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在总结前人对极限平衡法的丰富和发展基础之上,利用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Flac3D软件)和有限元法(Geo-studio软件)对土质岸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了各影响因素对边坡稳定的敏感度。研究了在水流冲刷作用下,河岸展宽和冲深数学计算模型,利用松花江某水文站2008-2010年水文地质资料进行了冲刷模拟计算。利用有限元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借助Geo-studio软件对土质岸坡稳态渗流条件下,考虑边坡内部应力应变的变化,探讨了水位升降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和内容如下:(1)河岸土质条件是崩岸发生的内在因素,水流条件是破坏发生的外在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通过对各内在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坡角的敏感度为0.785,内摩擦角为0.561,粘聚力为0.417,容重为0.409,边坡坡角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最大,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其次,相比而言土的容重最小。(2)对一概化均质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发现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计算得到安全系数要大于极限平衡法的计算结果。相比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无需对滑坡体受力情况进行假定,减少了误差,计算结果更为精确。(3)利用松花江2008-2010年相关水文地质资料计算的河流展宽和冲深结果表明,河岸在汛期冲刷较为剧烈,非汛期冲刷量较小。横向和纵向冲刷速率在2010年汛期达到了3.4 cm/d和3.1 cm/d。河道冲刷深度受河道含沙量变化影响较大,受水深和河道宽度变化影响较小。河道横向展宽受水深和河道宽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受含沙量因素影响较小。(4)随着坡前水位上升边坡稳定性逐渐增强,随着水位下降稳定性逐渐降低,河岸易在退水期发生失稳崩岸。随着水位的下降岸坡安全系数呈指数下降。水位降低速率越快,边坡稳定性越差,越快达到临界失稳状态。边坡坡脚处不断冲退,导致坡脚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最大变形量逐渐增大,稳定性逐渐降低。(5)雷诺护垫结构、砼铰接块结构、预制混凝土板结合保温衬砌结构等护岸措施应配合合理的护岸形式,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充分发挥材料特性才能减轻季冻区河岸在受到水流冲刷、冻胀和冻融循环作用时的破坏。

李现伟[7](2017)在《明清时期里运河水环境变迁及其对区域农业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时期,政府十分重视对京杭大运河的疏浚和维护,确保了南粮北运的顺利进行。但是运河利用东西走向的自然河道水源来解决南北之间的水路交通问题,就会不可避免地打乱某些地方水系的正常发展。运河沿线的湖泊或为运河水柜,或为运河水壑,排水、放水都受到了政府的严格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田用水、排水以及区域农业水环境的变迁。本文通过对大量正史、地方志、档案资料和其他资料的整理分析,考察里运河发展演变对区域主要河流、湖泊以及对农业水环境的影响。在第一章分析了运西诸湖、扬州五塘和运东射阳湖的变迁及其对农业水环境的影响。第二章分析了明清时期里运河水流方向的改变,以及与里运河密切相关的淮河、减河水系的变迁,论述水系变迁的原因及对农业水环境的影响。第三章阐述了明清两朝为“治漕保运”,在运河上尤其是清口一带进行的综合治理,分析里下河区域水灾状况、特点及危害。第四章从耕地面积、土壤肥力、水利灌溉和劳动力供应等方面分析了里运河水环境对区域农业生产资源环境的影响。第五章从水稻复种指数变化、小麦等旱粮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桑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水产业的发展等方面,探讨了运河影响下明清时期里下河区域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总之,本文从农业发展的角度,阐述了运河开发对区域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引起了区域农业土壤、人口、灌溉、种植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认为里运河的开通和维护,一方面带动了沿线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巩固了封建政权的稳定;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区域农业水环境的改变,造成区域农业发展停滞。

李春雷[8](2017)在《水中国(上)》文中指出水滴,映照日月沉浮,映照大国命运!中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方式最浪费的国家之一。节水,不仅仅是生产、生活和生命问题,更是国家安全问题,民族生存问题!革命,势在必行!改变,迫在眉睫!节水,是回黄转绿的必由之路!节水,从我开始,从现在开始!——题记引言我居住的楼下,有一台自动售水机。每每经过,总会看见人们陆陆续续地排队接水。这常常使我想象古人提着陶罐到泉边汲

徐士友[9](2014)在《清代淮河中游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 ——以水旱蝗灾为中心》文中提出清代淮河中游频繁发生的水、旱、蝗、瘟疫、大风、冰雹、低温霜冻等灾害给区域内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其中以水、旱、蝗灾对社会的危害最大。本文通过对水、旱、蝗灾的研究,深刻分析了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考察了清代淮河中游的仓储备荒情况及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救灾的措施,探讨了清代淮河中游积极减灾的措施——堤防建设和水利治灾工程,剖析了水、旱、蝗灾对淮河中游社会的影响。第一章主要探讨淮河中游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清代淮河中游的地形、气候及水系与历史时期相比较,可以看出淮河中游的地形和气候在清代与历史时期相比较变化不大,只是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北流后,在淮河中游北面留下了一条废黄河。淮河中游的水系在清代与历史时期变化较大,一是清代淮河中游出现了湖泊群,其中以洪泽湖为最;是淮河的北岸支流汝水、颍水、涡河变迁较大,其中以汝水为最。清代淮河中游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时期相比较,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不大;随着商业的发展,清代在淮河流域诞生了一批重镇,包括周家口、正阳关、朱仙镇等;随着“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的落实,区域内人口大量增加,有的州县甚至增加了数倍,出现了人地关系失衡的局面,为了增加食物供给,番薯和玉米得以引进和大面积推广,开始伐林垦荒、侵占陂塘为田。其中的许多因素正是造成水、旱、蝗灾频发的主要原因。第二章主要探讨清代淮河中游水、早、蝗灾三大灾害的概况及形成原因。通过对清代淮河中游水、旱、蝗灾的基本情况、时空分布特点及重大灾情等研究,认为水、旱、蝗灾的发生十分频繁,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三大灾害给区域内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重大灾难。灾害发生的原因虽然自然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但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因素,特别是黄河长期夺淮把大量泥沙淤积在淮北平原上,致使许多河道被淤成平陆,破坏了原有的水系,水流不畅,水、旱、蝗灾频发。第三章主要探讨清代淮河中游各府州县的仓储备荒情况及抗灾救灾措施。可以看出清代淮河中游的常平仓、社仓和义仓的建置是有效的,尤其是康乾盛世时期仓储的粮食充足,在救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一些仓储设施即使到了晚清时期仍然得到不断的建置与修缮,其中有些仓储的粮食甚至到民国时期还在发挥着救灾作用。对于抗灾救灾而言,无论官方救灾,还是民间救灾,都积极踊跃且成效显着,特别是民间救灾方式灵活,灾害降临初期,在官方未能及时救助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章主要探讨淮河中游的堤防建设与水利治灾工程。堤防建设包括淮河的干、支流堤防及区域内黄河南岸堤防;水利治灾工程主要包括重要河段的河道疏浚及部分河道的开挖,可以看出清代淮河中游干、支流堤防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建起了堤防,一些城镇还建起了护城堤防;对于支流的疏浚能够抓住关键河道进行疏浚,以保持水流的顺利下泄,减轻灾害。对于淮河中游的农田水利建设而言,十分重视堰坝、陂塘和沟洫的治理,一些堰坝、陂塘直到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寿州的芍陂等。第五章主要探讨清代淮河中游水、旱、蝗灾对社会的影响。因为灾害频仍,区域内出现了大量流民,并逐步形成了逃荒习俗;在饥饿面前,灾民不得不铤而走险,大大地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因为灾害频繁,造成大量人口、耕牛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发展。为了减轻灾害,官民求助于龙王神和城隍神,希望借助于龙王神和城隍神来驱旱止雨,因此,淮河中游的龙王庙和城隍庙建置十分普遍,并且得到了不断的修缮,这也体现了在水、旱、蝗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环境中,官民适应环境、抵御灾害、应对灾害的一种策略。可以看出清代淮河中游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作用,水、早、蝗灾频发,为了应对灾害,区域内仓储备荒被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仓储贮存了大量的粮食,并在抗灾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减轻灾害,淮河中游的干、支流建起了堤防,影响水流下泄的河道得以不断疏浚;同时,加强堰坝、陂塘、沟洫的治理与管理,以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减少蝗灾发生的频率。清代淮河中游水、旱、蝗灾的频发,不仅增加了区域内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捻军起义正是灾害频发的直接结果;而且加剧了区域内的社会贫困,迟滞了区域内农业生产的发展,滋生了龙王神、城隍神等禳弭信仰,可以说清代淮河中游水、早、蝗灾对社会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靳亦冰[10](201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下,农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在农业转型背景下,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的粗放型生产的聚落营建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居住理念发生转变,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聚落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的需求,聚落的空间重构是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北旱作区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源地,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西北旱作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等诸多严峻问题。在农业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区域中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如何协调建筑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内在矛盾,建立并发展符合该区域整体特征、生产生活规律的人居环境,尤其是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与发展模式的探索尤为迫切和重要。在现代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尤为突出,该地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普遍存在传统乡村聚落布局不适应当前生产方式、聚落营建资源消耗过度、缺乏科学的技术体系支撑、地域特色缺失等诸多问题,且矛盾日益突出,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十分迫切而必要。论文研究站在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人与资源关系和谐的高度,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考察。选取西北旱作区典型传统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农业转型视角下,就其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将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还原于生态系统的宏观背景之中,重点研究农业发展与聚落营建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寻、揭示农业发展不同阶段聚落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深入挖掘该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营建中蕴含的本土营建智慧,尝试优化聚落营建过程中的能源利用与技术支撑体系,探讨适宜的聚落营建模式,尤其对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为缓解西北旱作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构建西北旱作区聚落在农业转型期的营建基本理论框架,能够补充传统乡村聚落理论研究中农业视角研究的不足,对于探索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较为突出的科学意义。论文同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归纳总结出适应该地区生态系统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发展模式,为今后相关研究、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出符合西北旱作区生产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理论框架与适宜的技术支撑体系。本研究是对目前国内此领域研究的扩展,同时也是对现有传统乡村聚落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补充。1)研究的独特视角: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分析探讨,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学等为理论指导,研究“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2)注重旱作区的不同产业方式研究,营建模式理论与营建技术体系并重:在现代农业转型背景下,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从传统乡村聚落农业生产与聚落营建模式之间的关系入手,梳理农业发展不同阶段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从理论层面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深入剖析,尝试建立营建模式理论框架,同时优化营建技术体系,使营建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统一。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结合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的不同产业发展方向,提出适应西北旱作区农业发展的三种聚落营建模式。

二、黄河下游河道的冻裂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下游河道的冻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宁蒙段凌汛灾害驱动机制与险情诊断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凌汛成因、灾害特点与防凌措施研究
        1.2.2 凌洪演进数值模拟与凌情预测预报方法研究
        1.2.3 河势变化与凌汛险情演化特性研究
        1.2.4 堤防险情分析评价及溃堤风险评估研究
        1.2.5 研究不足剖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黄河宁蒙段凌情与凌汛灾害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2.1 凌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2.1.1 凌情变化特征
        2.1.2 凌情变化影响机制
    2.2 凌汛灾害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2.2.1 凌汛灾害主要成因
        2.2.2 凌汛灾害演变特征
        2.2.3 凌汛灾害演变驱动机制
    2.3 凌汛洪水风险分布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黄河宁蒙段河势分形特征及冰塞险情诊断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河势分形维数计算方法
        3.1.2 冰塞险情诊断方法
    3.2 河势分形特征及其与冰塞冰坝的关联性分析
        3.2.1 横断面-纵剖面-平面河势分形特征
        3.2.2 河势分形与冰塞冰坝的关联性分析
    3.3 黄河宁蒙段冰塞险情诊断模型
        3.3.1 诊断指标体系
        3.3.2 诊断样本集构造
        3.3.3 样本训练与参数设定
    3.4 黄河宁蒙段冰塞险情诊断结果及其分析
        3.4.1 冰塞险情诊断结果
        3.4.2 冰塞险情主要驱动因子辨识
        3.4.3 冰塞险情变化趋势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改进FAHP-熵权聚类算法的凌汛堤防险工段划分与危险性评价
    4.1 堤防分段危险性评价方法及模型
        4.1.1 评价方法
        4.1.2 评价堤段划分
        4.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4 评价指标赋值及其标准化
        4.1.5 危险性评价指标赋权
    4.2 黄河宁蒙段凌汛堤防危险度计算及险工段划分
        4.2.1 堤防危险度计算
        4.2.2 堤防险工段划分
    4.3 黄河宁蒙段堤防危险性评价结果及其分析
        4.3.1 凌汛堤防险工段空间分布特征
        4.3.2 分凌区应急调控的敏感性分析
        4.3.3 堤防危险性关键影响因素与变化趋势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黄河宁蒙段凌汛溃堤洪水耦合计算模型与风险动态评估
    5.1 凌汛溃堤洪水耦合计算模型
        5.1.1 模型原理
        5.1.2 模型建立
        5.1.3 模型验证
    5.2 凌洪溃堤淹没风险动态评估方法
        5.2.1 评估思路及方法
        5.2.2 评估指标体系
    5.3 河道与泛区凌汛壅水-溃堤-淹没动态耦合模拟结果
        5.3.1 凌汛溃堤洪水动态演进过程
        5.3.2 凌洪淹没模拟结果分析
    5.4 耦合堤防危险度的凌洪淹没风险聚类评估
        5.4.1 风险评估样本矩阵构造与指标赋权
        5.4.2 凌洪溃堤淹没风险度计算及分级聚类
        5.4.3 不同区域凌洪溃堤淹没联合风险评估
        5.4.4 凌洪溃堤淹没易损性变化趋势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2)中国南北方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差异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概述
2 南方和北方城市河流特征
    2.1 南方城市河流特征
    2.2 北方城市河流特征
3 南方和北方城市适宜性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3.1 调水改善水环境
    3.2 生态护岸
    3.3 人工湿地
    3.4 人工生态浮床
4 问题和讨论

(3)黄河下游与黄河三角洲现代非地震变形层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概况
2 变形层理分类
    2.1 牵引变形层理
    2.2 河口潮汐作用变形层理
    2.3 滑动滑塌变形层理
    2.4 波浪作用变形层理
    2.5 泄水变形层理
    2.6 冰作用变形层理
        (1) 冰层或冰块拖移变形层理
        (2) 冰压刻变形层理
        (3) 冰融塌陷变形层理
3 结语

(5)吉林伊通河北防洪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总则
    1.1 概述
        1.1.1 建设项目的特点
        1.1.2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1.1.3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
        1.2.2 部门规章
        1.2.3 技术导则
    1.3 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
        1.3.1 评价因子
        1.3.2 评价标准
    1.4 评价级别及评价范围
        1.4.1 评价等级
        1.4.2 评价范围
    1.5 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保护目标
    1.6 环境保护目标
        1.6.1 污染控制目标
        1.6.2 环境保护目标
第2章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1 项目概况
        2.1.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2.1.2 建设规模
        2.1.3 建设内容
        2.1.4 工程等级和标准
        2.1.5 工程设计
    2.2 工程分析
        2.2.1 施工条件及原辅材料
        2.2.2 土石方平衡
        2.2.3 工程占地情况及拆迁安置
        2.2.4 施工组织
        2.2.5 耕地占补平衡
        2.2.6“三场”情况
    2.3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2.3.1 工艺流程
        2.3.2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2.3.3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第3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 自然环境调查与评价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质、地貌
        3.1.3 气象、气候
    3.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4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1 工程施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1.2 地表水环境影响
        4.1.3 环境空气影响
        4.1.4 声环境影响分析
        4.1.5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4.2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4.2.1 声环境质量影响分析及预测
        4.2.2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及预测
        4.2.3 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分析
        4.2.4 生态影响分析
        4.2.5 环境风险分析
第5章 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措施
    5.1 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
        5.1.1 水环境保护措施
        5.1.2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5.1.3 噪声控制措施
        5.1.4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5.1.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2 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
        5.2.1 声环境保护措施
        5.2.2 环境空气影响减缓措施
        5.2.3 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5.2.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第6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1 工程概况
    6.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6.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3.1 水环境
        6.3.2 废气
        6.3.3 固体废物
        6.3.4 噪声
        6.3.5 水土流失
        6.3.6 生态环境影响
    6.4 选址合理性综合评价
    6.5 综合评价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水流淘刷作用下土质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质岸坡崩岸机理相关研究
        1.2.2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现状研究
        1.2.3 泥沙冲刷河道演变模拟现状研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边坡冲刷破坏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1 边坡冲刷破坏机理
        2.1.1 水流对河岸的冲刷
        2.1.2 河岸的失稳崩塌类型
        2.1.3 冲刷与河岸崩塌的关系
    2.2 冲刷破坏的影响因素
        2.2.1 河岸土质因素
        2.2.2 水流冲刷因素
        2.2.3 岸坡形态因素
        2.2.4 地下水因素
        2.2.5 其他因素
    2.3 本章小结
3 土质岸坡稳定性分析
    3.1 极限平衡分析法
        3.1.1 瑞典圆弧法
        3.1.2 简化Bishop法
        3.1.3 Janbu法
    3.2 极限分析法
    3.3 数值分析方法
        3.3.1 强度折减法
        3.3.2 边坡破坏标准判断
        3.3.3 边坡稳定性分析
    3.4 边坡稳定性因素敏感性分析
        3.4.1 敏感性分析原理
        3.4.2 算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冲刷条件下河道边坡稳定性研究
    4.1 边坡冲刷范围的计算
        4.1.1 河道横向展宽过程模拟研究
        4.1.2 河道展宽计算
        4.1.3 纵向冲刷深度计算
    4.2 实例资料冲刷过程分析
    4.3 水位升降与边坡冲深展宽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4.3.1 基本资料和相关假定
        4.3.2 坡前水位升降岸坡稳定性分析
        4.3.3 不同水位降速岸坡稳定性分析
        4.3.4 不同展宽和冲深岸坡稳定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季冻区江河岸坡冲刷破坏防治
    5.1 季冻区岸坡冲刷破坏机理
    5.2 季冻区岸坡崩岸治理原则
    5.3 季冻区岸坡崩岸预测
    5.4 季冻区岸坡冲刷破坏治理方法
        5.4.1 常用护岸形式
        5.4.2 护岸措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明清时期里运河水环境变迁及其对区域农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框架
第一章 里运河沿线湖泊变迁与农业水环境改变
    第一节 里运河的自然概况
    第二节 运西湖泊的变迁及影响
    第三节 扬州五塘的变迁及影响
    第四节 运东射阳湖的变迁及影响
第二章 里运河及沿线水系变迁与农业水环境改变
    第一节 里运河水流方向的改变
    第二节 淮河入江河道的形成及影响
    第三节 减河水系的兴废及影响
第三章 里运河水利与区域水灾
    第一节 清口的综合治理
    第二节 里运河水利工程的建设
    第三节 里下河区域水灾状况及危害
第四章 里运河水环境对区域农业资源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土壤肥力下降
    第二节 灌溉系统破坏
    第三节 耕地损失
    第四节 农业劳动力不足
    第五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五章 里运河水环境对区域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
    第一节 粮食作物种植的变化
    第二节 经济作物种植的变化
    第三节 水产业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水中国(上)(论文提纲范文)

1、罗布泊之死
2、又见“北大荒”
3、梦里水乡
4、可耻的全球第一
5、天津问水
6、滴水藏海

(9)清代淮河中游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 ——以水旱蝗灾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资料、方法、结构与创新点
第一章 淮河中游的生态坏境和社会环境
    第一节 淮河中游的地形气候
        一、淮河中游的地形
        二、淮河中游的气候
    第二节 淮河中游水系的变迁
        一、从独流入海到黄河夺淮
        二、淮河中游干流的变迁
        三、淮河中游支流的变迁
    第三节 淮河中游的社会坏境
        一、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
        二、商业贸易的发展
        三、人地关系的失衡
第二章 淮河中游的灾害概况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节 淮河中游的水灾
        一、水灾的基本情况与时空分布特点
        二、水灾类型
        三、水灾灾情举要
    第二节 淮河中游的旱灾
        一、旱灾的基本情况及时空分布特点
        二、旱灾灾情举要
    第三节 淮河中游的蝗灾
        一、蝗灾的基本情况及时空分布特点
        二、蝗灾灾情举要
    第四节 灾害频发的原因分析
        一、灾害频发的自然因素
        二、灾害频发的社会因素
第三章 淮河中游地区的仓储备荒与抗灾救灾
    第一节 淮河中游地区的仓储备荒
        一、淮河中游地区的常平仓
        二、淮河中游地区的社仓
        三、淮河中游地区的义仓
    第二节 淮河中游地区的抗灾救灾
        一、官方的抗灾和救灾
        二、民间力量的社会救助
第四章 淮河中游地区的堤防建设与水利工程
    第一节 河道的堤防建设与疏浚
        一、干流的堤防建设
        二、支流的堤防建设
        三、黄河南岸堤防建设
        四、河道的疏浚开挖
    第二节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一、堰坝的建设
        二、陂塘的建设
        三、沟洫的建设
        四、清代芍陂的治理
第五章 淮河中游灾害对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影响社会稳定
        一、就食他乡与逃荒习俗
        二、饥民抢夺与盗匪频发
    第二节 滞碍农业生产发展
        一、耕地的大面积缺失
        二、入口与耕牛的缺失
        三、农业生产技术的滞后
    第三节 滋生禳弭信仰
        一、龙王庙与龙王信仰
        二、城隍神信仰与城隍庙
结论
参考文献

(10)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来源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几个基本概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外乡村重建案例
        1.3.4 已有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研究框架
    1.8 小结
2 中国农业发展与农业转型
    2.1 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2.1.1 原始农业
        2.1.2 传统农业
        2.1.3 现代农业
        2.1.4 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特征比较
    2.2 农业区划与农业类型
        2.2.1 农业区划
        2.2.2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2.2.3 农业类型
    2.3 干旱与旱作农业
        2.3.1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和界限
        2.3.2 旱作农业的概念
        2.3.3 中国旱作农业区特点与分布
        2.3.4 西北旱作区的农业特点
    2.4 土地制度与农业转型
        2.4.1 中国的土地制度发展与变迁
        2.4.2 中国农业转型
        2.4.3 西北旱作区农业转型
        2.4.4 农业转型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类型与特征
    3.1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历史演变概述
        3.1.1 传统乡村聚落的起源
        3.1.2 传统乡村聚落的历史演变
        3.1.3 传统乡村聚落的演进规律
    3.2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3.2.1 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3.2.2 以地理环境为依托的三种传统乡村聚落
    3.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特征
        3.3.1 总体分布特征
        3.3.2 聚落形态特征
        3.3.3 聚落文化特征
        3.3.4 聚落经济特征
        3.3.5 聚落生态特征
    3.4 影响传统乡村聚落演变的主要因素
        3.4.1 农业资源要素
        3.4.2 经济因素
        3.4.3 社会及文化因素
    3.5 本章小结
4 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建设历程与现状
    4.1 我国乡村聚落建设历程
        4.1.1 乡村聚落数量发展演化
        4.1.2 乡村聚落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
    4.2 农业转型期乡村聚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4.2.1 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
        4.2.2 民居地域性特色缺失
        4.2.3 传统乡村聚落空废化现象严重
        4.2.4 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完善
        4.2.5 问题总结
    4.3 农业转型期传统乡村聚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3.1 机遇与挑战
        4.3.2 聚落更新发展思路
    4.4 本章小结
5 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研究
    5.1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乡村聚落更新
        5.1.1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暖温带半干旱农业区概况
        5.1.2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5.1.3 聚落形态、布局、存在问题比较分析
        5.1.4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5.1.5 应对产业转型的聚落更新发展模式
    5.2 青海东部农业区乡村聚落更新
        5.2.1 青海东部低山丘陵半干旱偏旱农林牧区概况
        5.2.2 青海东部旱作农业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5.2.3 乡村聚落形态分类
        5.2.4 不同形态聚落分布特点
        5.2.5 青海东部农业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5.3 面对产业转型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
        5.3.1 以现代旱作农业为主的聚落更新
        5.3.2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的聚落更新
        5.3.3 以文化产业开发为主的聚落更新
    5.4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模式研究
        5.4.1 产业转型
        5.4.2 聚落更新营建类型
    5.5 本章小结
6 西北旱作区典型民居更新营建探索
    6.1 典型民居的类型与特征
        6.1.1 西北旱作区民居分类
        6.1.2 西北旱作区民居现状
        6.1.3 原因分析
    6.2 窑洞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6.2.1 陕北窑洞民居现状
        6.2.2 窑洞民居更新营建
        6.2.3 窑洞民居更新策略
        6.2.4 窑洞民居更新实践案例
    6.3 庄廓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6.3.1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特征
        6.3.2 青海东部河湟地区民居营建探索
    6.4 庄廓民居更新营建保障措施
        6.4.1 更新建设指导原则
        6.4.2 政策措施
        6.4.3 实施措施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清洁能源利用的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探索
    7.1 概念的提出
        7.1.1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7.1.2 清洁能源利用及分类
    7.2 民居营建中清洁能源利用的必要性
        7.2.1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必要性
        7.2.2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意义
        7.2.3 清洁能源在乡村聚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7.3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现状
        7.3.1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特点
        7.3.2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
        7.3.3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沼气
    7.4 民居更新设计案例
        7.4.1 内蒙古园子沟村窑洞民居改造设计
        7.4.2 内蒙古园子沟村生土民居改造设计
    7.5 清洁能源利用的策略与方法
        7.5.1 利用网络化
        7.5.2 技术标准化
        7.5.3 推广模块化
    7.6 本章小结
8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探索
    8.1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
        8.1.1 城乡一体化理念及其对村镇建设的启示
        8.1.2 聚落规划原则
        8.1.3 聚落营建措施
    8.2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
    8.3 本章小结
9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1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2 岱海园子沟村调研问卷
附录 3 岱海园子沟村建筑调研测绘图

四、黄河下游河道的冻裂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宁蒙段凌汛灾害驱动机制与险情诊断评价方法研究[D]. 田福昌. 天津大学, 2020
  • [2]中国南北方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差异性特征[J]. 顾晋饴,陈融旭,王弯弯,刘培,王司阳,吴凯,曹永涛. 环境工程, 2019(10)
  • [3]黄河下游与黄河三角洲现代非地震变形层理的研究[J]. 钟建华,宋冠先,倪良田,孙宁亮,郝兵,葛毓柱,薛纯琦,孙景耀,刘闯,曹梦春. 沉积学报, 2019(02)
  • [4]草泥技术在黄河下游堤防冲沟应急防护中的应用[J]. 孙本轩. 珠江水运, 2018(21)
  • [5]吉林伊通河北防洪工程环境影响评价[D]. 王新法. 吉林大学, 2018(01)
  • [6]水流淘刷作用下土质边坡稳定性研究[D]. 张安琪.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4)
  • [7]明清时期里运河水环境变迁及其对区域农业的影响[D]. 李现伟. 聊城大学, 2017(08)
  • [8]水中国(上)[J]. 李春雷. 时代文学, 2017(01)
  • [9]清代淮河中游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 ——以水旱蝗灾为中心[D]. 徐士友.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10]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D]. 靳亦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黄河下游航道冻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