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逻辑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兼论周为民、陆宁

马克思逻辑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兼论周为民、陆宁

一、马克思逻辑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兼与周为民、陆宁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吴亦婧[1](2021)在《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及其在中国的实现研究》文中认为

王海飞[2](2017)在《马克思的分配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已步入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关口,社会生产领域的问题日渐突出、亟待解决。社会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环节的诸多方面。其中,分配是促进该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一环,与生产、交换和消费密切相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合理化和必然性诉求,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的目标指向,都迫在眉睫、不可或缺。强化对马克思分配思想及其演进过程的研究,在分配理论与实践层面有着较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和现代化建设的良性发展。在分配领域,马克思并没有构建一套单独和整体的理论框架,也未创作专门着作探讨其实践问题,但关于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思想的研究,却贯穿在马克思的整个生命历程里,遍及其异化劳动、剩余价值和劳动价值等论断,散见于其各个时期和不同阶段的文本创作中。马克思重点关注的,并非分配什么(如收入、生产资料和社会产品等),也不是如何分配(如分配比例或具体形式等),而是分配的合理性问题。基于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以及分配方式、分配关系等的研究,可知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关系是其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基础;分配和生产实质上又是同一的,生产决定分配、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在资产阶级社会中,“劳而不获,不劳而获”的分配现实已成为常态,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揭示分配关系的形成根源,批判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论述极不平等的分配现实,批判《哥达纲领》的观点、反对机会主义的分配纲领,批判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构想未来社会的分配蓝图等;事实上,马克思基于不同的视角,对与资本主义社会分配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中诸多现象和思想做出详细解读和深度批判,最终提出其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全方位的分配构想。本论文以马克思的着作文本为研究基础,对其分配思想及其演进历程进行研究,从分配的视角出发,探讨我国在相关领域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论述马克思分配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与实践的启示和思考。

秦子忠[3](2013)在《对“分配正义”的批判与反思》文中提出以现实的人为批判支点,马克思揭示了私有制社会的一般本质:不平等的关系以更异化、普遍化的方式不断地再生产出来;并断言这样的社会结构必然最终被它的不可克服的不平等所窒息,随之而来的是公有制社会作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安排。与私有制不同,公有制再生产的是平等,即平等不仅作为一种产品,还作为再生产这一产品的社会关系。考虑到历史条件及劳动整体性,共产主义社会需先后经历两个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历史通往按需分配原则的必经之路,它的不可替代性在于它确立劳动的唯一性。这个唯一性建立在社会历史最终将劳动的整体性还给每一个人这一必然性上,即劳动的整体性作为确证人的自由自觉类本质的形式、作为生产消费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劳动力、作为换取补偿劳动力消耗的劳动产品三个基本面的统一体,在每一个劳动者那里得以实现。但是,按劳分配原则只是实现了形式上的平等,它默认:个人的天赋是天然特权;及其基础上的劳动收入差别、家庭负担差别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受生活资料制约程度的差别。因此,要实现真正的正义,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按劳分配原则当前所遭遇的困境在于,它在其自身所需要的历史条件尚未具备的前提下被付诸实践,因而不是被教条化,就是被曲解。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不是同一历史时期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恰恰相反,要素分配原则是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在全球化时代的新的分配关系,而按劳分配原则则是共产主义社会生产组织在初级阶段的分配关系,前者的前途是后者的现实化。按劳分配原则的现实化,必然是全世界性的。在当前的世界历史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世界历史的进程中,我们要做的是给人们指出一条现实可行的通往分配正义的路径。

王翠荣[4](2012)在《论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林霞[5](20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再生产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构成的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运动。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但是不通过产品的交换和分配,消费需求是无法实现的。所以,由社会总产品形成的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就成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在任何社会制度下,分配得当,就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推动和促进生产的发展;分配不当,就会影响和阻碍生产的发展。这是一条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依据,分析了我国传统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总结了分配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及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进行了解读,对制度形成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改革开放前,我国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借鉴苏联的传统分配方式,试图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但是,由于没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造成了改革前三十年经济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在实践中对传统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形成了现在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大幅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优化了资源配置。但是,不足与问题也难以避免。理论上,如何突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如何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等问题还有待解决。实践中,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悬殊严重是当前收入分配领域最突出的问题。因此,针对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本文从理论探索和制度创新两方面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就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中国特色是相对于传统的苏联模式和西方资本主义而言的,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二是符合中国国情,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国情就是已经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是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具体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这一特色体现为:一是我国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按劳分配,这是与传统按劳分配不一样的地方;二是我国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的而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这是与西方资本主义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一样的地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在形成过程中有三点经验:一是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循序渐进的道路;三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本文认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们群众的利益。为此需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一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二是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三是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对于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认为,要从初次分配、再分配以及其他相关的制度与政策的创新入手,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具体制度体系。在初次分配领域,要健全国有企业资本收益制度:要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重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尤其要加强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工资指导线制度,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在再分配领域,要通过合理的税收制度来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保障,帮助弱势群体,通过均等的公共服务为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增加收入的机会。除此之外,还需要其他相关改革的配套进行,以缓解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差距过大的问题。

杨欢进[6](2011)在《论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兼与周为民、陆宁商榷》文中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从质的规定性说,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从量的规定性说,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或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所谓按劳分配,分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与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实质上包含着四个方面含义的问题。在我国现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问题上,按劳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按劳分配包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所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命题。

杨进汴[7](2011)在《当前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整体性和发展性的高度上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从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的最大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唯物历史观的内核——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与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辩证法以论证当前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世界观与方法论意义的实现,论证按生产要素分配在我国成为现实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前提,它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提供理论上的可能性与合法性;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实现的最根本原因,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我国多元化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直接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生产要素的资本化,它的内在必然性要求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生产要素所有权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直接原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现阶段的公平是社会实践中承认有差别的现实性公平,有差别的现实性公平是现阶段公平的本质要求。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坚持现实性公平原则的事实上承认也必然会产生合法性的收入差距。我国不能因为施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会加剧收入差距扩大化,就不张扬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优越性。我们不仅要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而且还要进行一系列综合性配套改革促进其优越性的发挥。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践中,应健全国家宏观调控收入差距的制度与控制机制以减少非合法性收入差距的空间,以便政府能更好地对收入再分配进行宏观调控,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趋势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任洲鸿[8](2010)在《“新按劳分配”论 ——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的“按劳分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我们似乎很难找到哪一个经济学概念能象“按劳分配”一样造成如此程度理解上的混乱不清了,这就使得究竟应当如何贯彻“按劳分配”成为伴随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的“老、大、难”问题。同时,在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从理论上系统阐释作为社会主义原则的“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与实现机制,又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不能回避的一个“新”的理论课题。当前理论经济学界关于“按劳分配”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按劳分配”到底是按什么分配即“按劳分配”中的“劳”到底指的是什么和如何正确理解和科学阐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大问题展开的。其实,这两个大问题又可以归结为一个直面现实的总问题,即如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提供一种逻辑一致的理论阐释。“新按劳分配”论认为,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资本历史使命理论和“资本一般”范畴既是在当代中国重新认识“资本”和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大理论源泉,也是重新研究和阐发按劳分配并对其实现理论创新的最深层次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人类社会的“第二大社会形态”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客观上承担着完成资本历史使命的历史功能,从而为人类社会向“第三大社会形态”即实现社会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类联合体创造着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将被追求价值增殖的“资本一般”逻辑所统治和贯穿,商品仍然是社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元素形式。劳动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同样受到“资本一般”逻辑的统治而必然表现为凝结或物化成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人们的全部现实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本质上都已经沦为服从于“资本一般”逻辑历史统治的社会存在。在这种时代条件下,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等精神形态的生产要素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尽管它们本身并没有具体的实物形式,但是它们作为人类社会精神劳动和精神生产的结晶,同样表现为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精神商品。尤其重要的是,各种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精神生产资料都可以由劳动者通过学习劳动与生产实践等各种劳动(特别是脑力劳动)形式所掌握和占有,并且取得了与劳动主体无法分割的一体化存在,从而表现为属于劳动主体的劳动力资本。在这种时代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必然表现为劳动主体即劳动者通过与一定的物质生产资料相结合,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属于劳动者自己的劳动能力(体力和智力)和劳动力资本(即由劳动者掌握和占有的精神生产资料,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过程。“新按劳分配”论借鉴和吸收了马克思研究剩余价值时撇开剩余价值所具体表现出来的利润、利息和地租等不同特殊形态的科学抽象法,在研究劳动力资本时,同样撇开劳动力资本所具体表现出来的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等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精神生产资料的各种特殊形态,紧紧把握住这些不同精神生产资料的共同的质的社会经济规定性,即作为人类抽象劳动凝结或物化的价值本质和追求价值增殖的“资本一般”逻辑的运动本质。“新按劳分配”论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来说,由精神生产资料与劳动者一体化所形成的新型生产资料所有制,必将导致“双重所有,两种结合”的新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的形成,即一方面,有知识、有技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表现为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资本的“双重所有者”;另一方面,劳动者作为劳动力商品的所有者,与物质形态的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一种“间接结合”,劳动者作为劳动力资本的所有者,与精神形态的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一种“直接结合”。根据马克思经济学“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生产成果的分配”的基本原理,这种“双重所有,两种结合”的新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客观上要求一种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包括具体表现为科学、知识、技术和管理等精神形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则是包括这些不同具体生产要素的一般经济范畴)分配有机结合起来的新型分配方式与之相适应。“新按劳分配”论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分配的本质是对价值的分配,分配的逻辑是按照各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所有权进行分配。一方面,作为劳动力商品所有者的劳动者,凭借对自己的劳动力商品的所有权,要求按照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分配即取得工资收入;另一方面,劳动者作为与其自身结合在一起的精神形态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力资本的所有者,要求凭借对自己所掌握和占有的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精神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即劳动力资本所有权),取得一部分由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新按劳分配”论以马克思的产品价值公式为切入点,将马克思的产品价值公式“改造”成为价值分配公式,并分别在马克思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对价值分配公式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拓展,从而使“新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和实现机制(包括从静态上实现和动态上实现)获得了系统的理论表述。与此同时,还对价值分配公式每一步理论拓展都给出了相应的形式化的表达式(包括八个数学方程),由此为“新按劳分配”论构建起完整的数学表达方法,从而使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中的“按劳分配”取得了“新按劳分配”的理论形态。“新按劳分配”论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的方法论指导,在深入挖掘马克思经济学的精神实质和充分运用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时代特征与社会经济条件,力图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中的“按劳分配”提出一种全新的理论阐释,从而全面实现对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理论创新,并且有望能够对学术界关于“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长期争论提供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回答。“新按劳分配”论的提出与构建,旨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提供一种逻辑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阐释,从而在实现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具体化和当代化的同时,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进程。

王雷[9](2007)在《科学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分配制度和分配格局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分配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如果处理不好,将严重的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时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3年1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又提出了一些具体政策。最近,又明确提出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其中调节分配关系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经典社会主义、传统社会主义和现代社会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理论及实践的发展过程,会对我国分配领域的调整和改革产生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就是以此为目的,力图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总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配理论,以科学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及实践的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着重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发展过程、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全文的结构安排如下:在第一章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作简要概述;第二章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借鉴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按需分配、均等分配和按劳分配的思想萌芽,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分配理论的科学成分,第一次形成了科学的按劳分配理论,并进行了科学的预测。第三章论述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初期实践和发展。列宁全面阐发了马克思的分配思想,明确提出了按劳分配的概念,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分配从理论付诸实践。斯大林通过总结了社会主义分配的实践,发展和完善了按劳分配理论,第一次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分配公式提了出来,第一次将按劳分配具体化为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标准分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者借鉴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建立起了我国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分配模式。第四章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发展。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反对平均主义、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充分肯定不同劳动力之间的分配差别,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资本经营收入等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再到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及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原则,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之后主要从关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的争论、在分配理论依据上存在的争论、关于目前的分配制度的争鸣、关于公平与效率和关于收入差距五个方面论述了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分配理论的几种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指明了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按“知”分配成为我国分配方式的发展趋势,而按“知”分配的本质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种特殊形式。

徐强国[10](2007)在《会计价值论》文中指出科斯(1990)预言,在企业内部会计系统替代了市场价格机制,而且会计系统的效率高于市场价格机制的效率,是组织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的原因,并决定着企业对市场的替代。证明这一命题是个疑难问题,我们将这一疑难问题折分,就目前所具备的条件,并在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会计角度讨论会计系统与市场价格机制的相互关系,分析会计系统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进而探讨会计系统是怎样运行的,又是怎样在企业内部协调生产经营流程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朝着说明会计系统对市场价格机制替代的方向靠近了一步,对于进一步深入探讨会计和企业的本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其主要内容和主要论点及结论摘要如下:第1章市场、企业与会计本章循着市场里的企业、企业里的会计这一逻辑思路来理解会计。为此,通过“产权——合同——价值机制”三维模式来分析市场、企业,并为理解会计奠定理论基础。产权和合同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两只轮子,而价值机制是调节这两只轮子运行的“神经中枢”。科斯的贡献之一是将生产要素定义为产权要素,指出生产要素交换实质上是权利交换。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产权要素不断地分割、分离,并通过合同予以让渡。企业的功能是将产权通过合同集合进行组合,构成了企业产权即剩余控制权,并形成公司治理机制,会计是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市场竞争机制和公司治理机制,决定着会计系统在协调企业业务流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产权会计论和会计契约论是对会计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会计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2章会计价值机制论本章简要阐述了企业的发展和会计的发展,分析了企业发展与会计系统发展演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与市场价格机制的比较,构建了“会计价值目标——会计价值计量——会计价值激励”三位一体的会计价值机制理论,并将其作为会计价值论的概念框架。市场价格体系的功能有两个:一是传递信息的功能,二是价值激励功能,二者不可分割。市场价格机制就是依信息而行动的动力伴随着传递出来的信息。会计系统也具备传递信息和价值激励这两种功能,其与市场价格机制比较所不同的是,会计系统是有目标的,而且由于企业内部的职能分工,会计成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管理职能部门。会计价值目标、会计价值计量和会计价值激励三者不可分割,会计价值的实质是差异化,包括会计价值差异计量和会计价值差异激励,并通过会计价值差异计量和会计价值差异激励实现会计价值目标。第3章产权组合与价值机制本章说明企业产权要素组合及其定价机制,定价机制是会计价值计量和会计价值激励的基础。企业将各种产权要素通过合同集合在企业内部进行组合,组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定价过程。在筹资阶段货币资产的货币时间价值机制要求同质等价;购买阶段商品资产的市场价格机制要求异质等价;生产阶段要素组合要求差异增值;分配阶段公司治理机制要求按要素贡献分配。由于产权要素交易只转让使用权而保留所有权,致使产权在企业的组合及其定价,直接牵涉要素所有者的经济利益,使得会计价值计量具有会计价值激励功能。第4章会计价值目标本章对三位一体会计价值机制理论中的会计价值目标展开论述。企业目标有两个:一个是顾客价值目标,一个是会计价值目标。会计价值目标是一个体系,包括筹资阶段资本成本最小化、购买阶段的资产成本最小化,生产阶段的价值增殖最大化、销售阶段的价值实现最大化、分配阶段的要素所有者价值最大化。对利润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等会计价值的最终目标进行了评论,认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这几种目标都有存在的价值,但作为公司的会计价值目标应该选择要素所有者价值最大化。第5章会计价值计量本章对三位一体会计价值机制理论中的会计价值计量展开论述。会计价值计量的核心问题是统一价值计量基础,因为只有统一价值计量基础,企业间的会计报表才具有可比性,报表信息才具有差异化意义。然而,价值计量基础决定于价值机制,不同的价值形态有着不同的价值机制,包括货币价值的时间价值机制、商品价值的市场价格机制、生产价值的增值价值机制、产权价值的分配价值机制,这些价值机制决定着会计价值计量基础。由于企业资产由不同的价值形态构成,难于寻找被认可的统一的资产定义,目前关于资产的定义有:价值观、成本观和产权观。价值观概括了生产价值的增值价值属性,成本观概括了商品价值的市场价格属性,产权观概括了分配价值属性,但难于将价值观、成本观和产权观统一起来。资本市场的发展,致使历史成本单一计量模式解体,形成了混合计量模式,从混合计量模式到公允价值计量,反映出人们追寻统一计量基础的努力。由于不同价值形态的资产具有不同的价值属性,统一价值计量基础的努力将非常艰难。第6章会计价值激励本章对三位一体会计价值机制理论中的会计价值激励展开论述。会计价值激励同样是基于价值机制。筹资阶段的货币时间价值机制,激励企业寻求最有资本结构;购买阶段的市场价格机制激励企业追寻最优资产结构;生产阶段的增值价值机制,激励企业寻求最优流程结构;分配阶段的公司治理机制决定着企业最终的分配结构。反过来,分配结构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决定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等等。会计价值激励以价值机制为基础,传递着外部市场竞争的信息,迫使企业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外部市场竞争和内部公司治理,决定会计价值机制作用的发挥,对企业绩效有着直接的影响。第7章会计价值创造本章将会计价值机制与价值链分析、过程价值分析、利润库分析、利润价值链分析结合起来,优化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企业价值增值来自于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源自于差异化,包括成本差异和产品差异。会计价值机制通过与市场或竞争对手比较建立会计价值目标,运用会计价值计量找出每一个作业点的差异、作业点的相互联系所呈现出的差异,以及企业价值链与其他企业价值链之间的差异,通过会计价值激励增加增值时间、消除非增值时间,增强增值作业、外包非增值作业,强化增值价值、减少非增值价值,优化企业价值链及其价值系统,进行企业价值创造。第8章会计价值实现本章分析了顾客价值目标与会计价值目标的冲突和融合。顾客价值由顾客自己定义,企业只有将顾客价值内部化并作为企业价值链的导向,会计价值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顾客差异化价值是会计价值的最终来源,会计价值机制通过会计价值计量辨识差异,通过会计价值激励促使企业价值链与顾客差异化价值进行融合,最终实现会计价值目标。第9章会计价值分配本章探讨了会计价值分配的内容、分配原则,以及分配方式。会计价值分配的内容是企业新创造的价值,即剩余收益。分配原则是按要素贡献分配,就是要在要素的贡献与报酬之间建立因果关系。剩余分配是在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产权要素交易只转让使用权而保留了所有权,所保留的所有权成为要素所有者对剩余收益进行索取的权利依据。分配方式是建立预算管理制度,通过会计价值目标的建立,以及对要素所有者的权利运用、责任履行进行会计价值计量与评价,并与经济利益挂钩,最终实现按要素贡献分配。

二、马克思逻辑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兼与周为民、陆宁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逻辑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兼与周为民、陆宁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2)马克思的分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概况
第一章 马克思分配思想的历史条件
    第一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现象是马克思分配思想的经济条件
        一、马克思研究异化劳动的前提
        二、异化劳动与资本主义社会的阴暗面
        三、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和工资
    第二节 工人和资本家的利益对立矛盾是马克思分配思想的社会条件
        一、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资及相关问题
        二、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
        三、工资和利润之间的变动关系
    第三节 资产者、空想者和无产者思想是马克思分配思想的思想条件
        一、资产阶级社会及其分配状态
        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幻想
        三、共产主义社会及其分配目标
第二章 马克思分配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为马克思分配思想的研究起点
        一、资产阶级财富与商品
        二、商品的物质方面是其使用价值
        三、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
    第二节 从劳动价值论中寻求马克思分配思想的科学依据
        一、商品交换价值及其与劳动时间的关系
        二、劳动二重性及其相关问题
        三、马克思分配思想的科学依据
    第三节 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找到马克思分配思想的突破口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二、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三、以剩余价值的分割为突破口研究资本主义分配
        四、利润和工资的变动及其与商品价值的关系
第三章 马克思分配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在资本生产过程中揭示资本主义社会非正义的分配实质
        一、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规律
        二、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并掩盖剩余价值
    第二节 在资本流通过程中探讨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的分配现状
        一、简单再生产中: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分配
        二、扩大再生产中:资本家之间的分配
    第三节 在剩余价值分配中解析资本主义社会不公平的分配形式
        一、所谓的各种收入分配形式及其源泉
        二、马克思对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
    第四节 在分析批判过程中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全方位的分配蓝图
        一、批判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揭示分配关系的形成根源
        二、批判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论述极不平等的分配现实
        三、批判《哥达纲领》的观点,反对机会主义的分配纲领
        四、批判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构想未来社会的分配蓝图
第四章 马克思分配思想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维度的启示
        一、马克思的分配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念设计的启示
        二、马克思的分配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目标确立的借鉴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实践维度的启示
        一、马克思的分配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数量提升的启示
        二、马克思的分配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质量优化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部分研究成果
致谢

(3)对“分配正义”的批判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正义分配理论的历史考察
    2.1 分配原则的几个范式
        2.1.1 亚里士多德:基于“德性”的分配原则
        2.1.2 亚当·斯密:基于“自利”的分配原则
        2.1.3 卢梭:基于“公意”的分配原则
        2.1.4 穆勒:基于“幸福”的分配原则
        2.1.5 罗尔斯:基于“公平”的分配原则
    2.2 马克思的分配正义
        2.2.1 现实的人:批判的支点
        2.2.2 分配关系是被生产的
第3章 公有制与分配正义
    3.1 私有制:不平等的生成逻辑
        3.1.1 剩余价值的再生产
        3.1.2 社会财富的两极化
        3.1.3 阶级对抗的普遍化
    3.2 公有制:一种新型的制度安排
        3.2.1 公有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3.2.2 公有制社会的基本内涵
    3.3 平等:公有制的伦理旨趣
第4章 分配原则与劳动整体性
    4.1 按劳分配:将劳动的整体性还给每一个人
        4.1.1 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起点
        4.1.2 人的类本质的现实实现
        4.1.3 按需分配原则的必经之路
    4.2 按劳分配的局限性
        4.2.1 天赋能力不同
        4.2.2 劳动收入差别
        4.2.3 家庭负担有别
    4.3 按需分配原则所需的一般条件
        4.3.1 劳动本身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4.3.2 自由全面发展成为人的生活方式
        4.3.3 共同发展成为人的价值追求
第5章 分配正义的困境及其反思
    5.1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5.2 贫困化与边缘化二重奏
    5.3 按劳分配的尴尬
        5.3.1 贫穷的平均主义
        5.3.2 主体身份下的贫富分化
        5.3.3 劳动尺度的不可测度
    5.4 公有制的一点反思
        5.4.1 资本主义社会实现分配正义的路径
        5.4.2 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恩格斯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
        三、列宁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
        四、毛泽东的收入分配思想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二、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职工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职工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二、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职工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评价
    第四节 对改革开放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评析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成因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现实条件与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前提的矛盾
        三、对改革开放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评价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收入分配理论
        一、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十四大以来党的收入分配理论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收入分配
        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与完善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二、非公有制经济——私营企业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成就
        一、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二、加强了物质利益观念和激励机制,促进了经济发展
        三、提高了劳动者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四、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要素合理流动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原因
        一、突出问题:个人收入差距急剧扩大
        二、造成个人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制度原因
第四章 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节 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思路
        一、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指导思想
        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
        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一、坚持和加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二、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都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分配制度体系
        一、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次分配制度
        二、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分配制度
        三、完善其他相关制度和政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6)论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兼与周为民、陆宁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二、按劳分配的含义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7)当前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二)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基本思路和拟创新之处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二) 拟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思想
        (一)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 劳动的二重性
        (三) 商品的价值量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地位及意义
        (一) 马克思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二)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武器
        (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
第二章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分析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中国的发展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实依据
        (一)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形式
    四、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暂时性与历史性
第三章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践分析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按生产要素分配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二)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不断加大
    二、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对策和建议
    一、要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二、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统一
        (一)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二)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统一
    三、培育和完善要素市场
    四、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论文类
致谢
附录A: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新按劳分配”论 ——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的“按劳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导论
    一 学术界关于劳动力资本化及由此探讨分配问题的研究现状:一种批判性回顾
    二 "新按劳分配"论"新"在何处:几点说明
    三 "新按劳分配"论的研究思路与理论结构
第一章 "新按劳分配"论的思想渊源
    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分配思想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分配思想
    三 列宁、斯大林等关于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分配问题的探索
    四 小结
第二章 "新按劳分配"论的现实依据
    一 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位置
    二 马克思的资本历史使命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功能
    三 "资本一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的内在逻辑
    四 小结
第三章 "新按劳分配"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力资本化理论
    一 "双向对象化":唯物辩证法视域下人类劳动过程的一般性考察
    二 "资本—劳动二元对立":马克思的资本与劳动关系理论模型探析
    三 从"劳动力商品"到"劳动力资本":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力资本化理论的构建
    四 小结
第四章 "新按劳分配"论的理论构建: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的"按劳分配"研究(上)
    一 "生产决定分配":马克思经济学关于分配问题的基本原理
    二 "双重所有":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的劳动力个人所有制
    三 "两种结合":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四 小结
第五章 "新按劳分配"论的理论构建: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的"按劳分配"研究(下)
    一 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的本质与分配的逻辑
    二 马克思的产品价值公式及其在马克思经济学范围内的初步拓展
    三 "新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与实现机制: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对马克思产品价值公式的再拓展
    四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本文的前期研究成果
后记

(9)科学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概念的提出
    1.2 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标、方法、框架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和内容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2.1 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的理论来源
        2.1.1 空想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思想
        2.1.2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分配理论的批判
    2.2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理论
        2.2.1 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基本原理
        2.2.2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分配理论
    2.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第三种分配模式的设想
第3章 传统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实践及其发展
    3.1 前苏联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实践
        3.1.1 列宁关于按劳分配的论述及其实践
        3.1.2 斯大林关于按劳分配的论述及其实践
    3.2 我国社会主义的分配理论及其实践
        3.2.1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3.2.2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实践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理论
    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所通过的文献中的分配理论
    4.2 我国学术界关于分配理论的主要观点
        4.2.1 关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的争论
        4.2.2 在分配理论依据上存在的争论
        4.2.3 关于目前的分配制度的争鸣
        4.2.4 关于公平与效率
        4.2.5 关于收入差距
    4.3 创新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分配理论
        4.3.1 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按生产要素分配
        4.3.2 按“知”分配是我国分配方式的发展趋势
        4.3.3 按“知”分配理论的特点:知识贡献至上
第5章 主要结论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和不足
        5.2.1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5.2.2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后记

(10)会计价值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导论
    0.1 研究的问题
    0.2 问题背景
    0.3 研究设计与研究目的
    0.4 本文的创新点
    0.5 本文结构
第1章 市场、企业与会计
    1.1 资源市场配置的三维模型
    1.2 资源企业配置的三维模型
    1.3 企业里的会计
第2章 会计价值机制论
    2.1 企业与会计
    2.2 会计价值机制论
    2.3 会计价值的实质:差异化
第3章 要素组合与价值机制
    3.1 经济活动与价值形态
    3.2 价值形态与价值机制
    3.3 价值机制与计量基础
第4章 会计价值目标
    4.1 企业目标与财务目标
    4.2 财务目标理论评论
    4.3 现实中的财务目标
    4.4 要素所有者价值最大化
第5章 会计价值计量
    5.1 资源价值属性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5.2 资源价值属性多样性与价值机制
    5.3 资源价值属性与计量基础
    5.4 计量基础与转移价格
第6章 会计价值激励
    6.1 时间价值机制与最优资本结构
    6.2 市场价格机制与最优资产结构
    6.3 增值价值机制与企业流程结构
    6.4 产权结构与分配结构
第7章 会计价值创造
    7.1 价值创造、价值增值与竞争优势
    7.2 劳动过程与活动、作业
    7.3 从交易记录到价值创造
    7.4 价值链作为价值创造的分析工具
    7.5 从作业成本法到作业成本管理
    7.6 标杆管理与平衡记分卡
    7.7 过程价值分析与利润价值链
    7.8 优化价值链
    7.9 会计价值机制与价值创造
第8章 会计价值实现
    8.1 顾客价值目标与会计价值目标
    8.2 顾客价值目标与会计价值目标的冲突
    8.3 顾客价值目标与会计价值目标的融合
    8.4 顾客价值与会计价值的实现
第9章 会计价值分配
    9.1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贡献分配
    9.2 要素报酬与价值机制
    9.3 要素贡献与要素报酬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马克思逻辑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兼与周为民、陆宁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及其在中国的实现研究[D]. 吴亦婧.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马克思的分配思想研究[D]. 王海飞. 兰州大学, 2017(03)
  • [3]对“分配正义”的批判与反思[D]. 秦子忠. 华侨大学, 2013(09)
  • [4]论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J]. 王翠荣.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10)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D]. 林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5)
  • [6]论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兼与周为民、陆宁商榷[J]. 杨欢进.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1(04)
  • [7]当前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D]. 杨进汴. 中南民族大学, 2011(04)
  • [8]“新按劳分配”论 ——劳动力资本化理论视域下的“按劳分配”研究[D]. 任洲鸿. 曲阜师范大学, 2010(11)
  • [9]科学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发展研究[D]. 王雷. 河南大学, 2007(06)
  • [10]会计价值论[D]. 徐强国. 天津财经大学, 2007(09)

标签:;  ;  ;  ;  ;  

马克思逻辑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兼论周为民、陆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