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的26个问题

关于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的26个问题

一、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26问(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海[1](2021)在《平板玻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简析》文中指出1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概念及作用1.1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概念《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定义是:"监督抽查,是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为监督产品质量,依法组织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并进行处理的活动。"

岳京松,梁志勇,孙路平,王晗[2](2020)在《2016~2019年国内家电市场洗衣机产品质量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2016~2019年国家质量监管部门对洗衣机进行的全国范围监督抽查结果为基础,结合同期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的洗衣机质量监督抽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对在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分类说明,同时对近些年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洗衣机产品的整体质量状况进行评估,为未来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提出参考建议。

任翔[3](2020)在《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品质量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元素,是社会关心、群众关注的热门话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与其相对应的产品质量监管也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产品质量监管涉及政府、企业、消费者、第三方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横跨公共管理、法律制度、标准计量、认证检测、社会伦理等多门类学科。但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或层面考量,产品质量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监管。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我国现有的以行政监管为主的产品质量监管模式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与市场监管体系的改革要求还有不相适应的问题。这导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对产品质量监管过程中的法治化体系化研究,使产品质量监管领域的法制制度、监管模式从“源头立意”上就日渐式微,适应不了新形势新要求。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从“观念、结构、行为”三个维度,对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问题构建起新的分析路径,通过实证和比较研究对产品质量监管的法治目标、价值取向、法制结构、法治行为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路径的意见建议,从而有助于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安全以及法治化进程。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介绍了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围绕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产品质量监管相关基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相关的学科理论学说,并在本章最后结合当代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安排的实际,提出“观念—结构—行为”的分析范式,旨在对当代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路径选择问题上作出更具说服力的解释。第二章探讨了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框架。以结构性研究来指导行为的分析范式作为本章的研究主线,系统详细地论述了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目标、动力、阻力和路径等四个方面。即根据对目标、动力、阻力和路径四个层面的探究,指出影响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过程中的关键动因及限制性因素,提出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路径选择呈现出观念上的渐进式、结构上的社会化、行为上的法治化的特点与趋势。第三章以产品质量监管制度的历史变迁为视角,首先从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间节点分别探讨了产品质量监管的法治困境以及法治发展,对产品质量法制演进沿革进行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从观念、结构、行为三个维度阐述了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成效。最后,从前面一般性的制度构建层面的梳理上升到法治理念层面,重点探讨了当下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存在问题。第四章主要讨论对境外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借鉴。文中采取“总-分”的思路,先将境外国家的产品质量监管模式分为产品主导型监管和消费者主导型监管两种类型,并借助“观念—结构—行为”的分析范式,对每种类型下的监管理念、法制结构和监管行为进行梳理分析。随后,具体分析各国产品质量监管特点及主要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对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启示。第五章结合前文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路径的措施的建议。包括在法治观念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产品质量监管价值取向,将意识形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行政本位”向市场经济下的“尊重市场规律”转变;在法制结构方面,要深化产品质量监管体制改革,要构建科学规范的多方参与制度体系,要加强各方主体间的联系与互动,要建立监管法制影响评估分析;在法治行为方面,要强化行政监管部门的行政检查方式,要细化消费者监管权利义务,要加强企业主体责任,要发挥多元社会主体监管优势,要提高信息传递质量。最后,本文虽然围绕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这一特定背景,尝试通过构建“观念—结构—行为”分析范式,并依据此范式从目标、动力、阻力和路径选择等层面系统剖析重构当下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法治理论和整体体系框架。然而,这一尝试是否能够涵盖并较为信服地解释当下中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所面临的难题与困境,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同时,最后一章结合实务给出的针对性意见建议,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观念—结构—行为”分析范式的可行性,但这一分析范式是否具有可迁移性并运用于其他领域如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信息公开的法治化分析,还需要更充分细致的论证探讨。限于个人能力和时间精力,所有上述问题的解决寄望将来能有更多的学者共同努力。

李贵强[4](2020)在《2019年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质量分析总结报告》文中指出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大家好!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质量分析总结大会。首先,我代表质检中心向给予本次大会鼎力支持的各级领导、相关政府部门、委托工作站、协会、墙材网、生产企业、机械设备制造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次大会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质量工作相关要求为指导思想,以推进墙材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结合行业近5年质量抽查数据,梳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5](2019)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的通知》文中提出SDPR-2019-0330009鲁市监法规字[2019]8号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局各处室、直属单位:《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已经2019年11月17日省局局务会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试行)》(鲁市监法规字[2019]1号),认真遵照执行。《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自2019年12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1年12月19日。本基准生效前制定的有关市场监督管理(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除外)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同时废止。

梁荣驹[6](2019)在《共享产品质量政府监督抽查机制优化的研究 ——以共享单车上海市监督抽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不仅要吃的饱穿得暖,还要吃的安全用的放心。但是连续发生的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三聚氰胺、地沟油等事件,导致人们对中国的产品质量安全产生怀疑。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作为我国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的一种产品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它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我国对产品质量的监控能力。而近期的社会热点,人们最关注的话题是突然崛起的共享经济以及随着共享经济一同诞生的共享产品,从共享产品中的共享两字能看出来,是一个产品被多个人共同使用,所以共享产品的产品质量比普通产品的产品质量牵涉更广,影响更大。而共享产品的典型代表就是共享单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对共享产品的监督的有效性是本文研究的主题,它有着与普通产品监督抽查共性的问题,也有其特殊性的问题。本文以共享单车上海监督抽查为例,查看共享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机制与现状,找寻其中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共享产品监督抽查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抽样难度大、执法不严、宣传力度不足、国家产品标准滞后、监督抽查制度存在漏洞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监督抽查的效果。本文运用了政府规制理论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总结出体制、标准制定、技术能力、政府处罚力度及宣传力度不足是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经过进一步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外的成功经验,总结出如下解决方案:一、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二、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规范化”建设。三、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化建设。四、加速标准更新。五、加速技术机构改革。六、加强监督抽查的社会效益。从政府、企业、检验机构、媒体和消费者多个角度,挖掘了该项制度改革创新的新思路,对提高监督抽查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苟明[7](2019)在《曲折中一路前行——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发展路上闪光的足迹》文中认为从1985年至今,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30多年来,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以科学、公正的方法开展产品检测,用权威、客观的数据评判质量优劣,凭严密、规范的程序施行褒优治劣。在规范企业质量行为、整顿市场秩序、提高我国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家监督抽查制度诞生1985年3月,一个看似普通的月份,却被永久地载入了我国产品质量监督的史册上——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这项重要的制度就在此月诞生。

张梁[8](2019)在《制造业产品质量对工业生产总值的影响研究 ——基于TVP-VAR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2012年开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收入水平都有了显着提高,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都开始越来越关注质量这一因素。但我国的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错位”,企业提供的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得“海淘”现象风靡全国。培育产品质量的竞争力优势是确保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从供给侧角度出发,研究制造业产品质量对工业生产总值的影响。本文梳理了众多专家学者对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研究,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随着科技进步,质量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大多研究都选择R&D投入作为科技进步指标或质量指标,不考虑R&D投入的有效性而简单的将其引入经济学模型进行分析是值得商榷的。从企业角度来看,产品质量(包括改进的质量与创造的质量)是其有效产出,故本文选择供给侧产品质量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研究。我国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发布的产品质量指标有质量竞争力指数和监督抽查合格率,该两项指标能够反映目前我国供给侧产品质量的宏观状况,但是偏重有所不同。本文借鉴了Fornell对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有效性研究的方法,比较两者对经济增长有效性的强弱。根据对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发现,监督抽查合格率在一定程度上比质量竞争力指数更能反映经济增长,故选择监督抽查合格率指标作为后续研究的变量。由于经济模型的参数和随机扰动项将会随着政策、市场环境、技术进步等各种因素发生变化,经济变量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动态调整机制。所以本文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选取1994年—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监督抽查合格率、工业资本总值和工业劳动力投入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用ADF检验判断变量序列是否存在单位根;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判断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使用Johansen and Juselius协整检验判断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以及进行BDS非线性检验,并根据马尔科夫蒙特卡洛(MCMC)模拟得到有效的模拟估计,对变量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本文研究表明:第一,监督抽查合格率比质量竞争力指数在理论上更能体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第二,劳动力投入和资本的积累依旧是制造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两大因素,而质量因素的作用正在逐渐增强;第三,我国制造业正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短期内劳动力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于产品质量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供给侧产品质量对于工业生产总值的作用有超过劳动力和资本对其作用的趋势,在一定时期后,我国制造业将会步入“质量时代”。

蔺恩成,金振军,牟迪[9](2015)在《稀土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过程》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介绍了监督抽到的定义和稀土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具体实施过程,详细解释了抽样和异议处理两个与生产企业关系较大的步骤。

刘小鲁,李泓霖[10](2015)在《产品质量监管中的所有制偏倚》文中研究说明在合并中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上,本文从所有制角度对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公正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国有企业被抽检的概率要显着低于其他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但产品质检结果不合格的概率与其他企业没有显着差异。这说明质量监管存在通过有偏抽样来保护国有企业的特征。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平均而言,企业规模和税收贡献强化了抽样环节中的所有制偏倚。这一结果意味着,这种与所有制相关的抽样偏差包含了地方政府出于就业、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目标所产生的地方保护主义动机。

二、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26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26问(论文提纲范文)

(1)平板玻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简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概念及作用
    1.1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概念
    1.2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意义和作用
2 我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的发展过程
3 平板玻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简析
    3.1 平板玻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概述
        3.1.1 平板玻璃产品质量评比阶段
        3.1.2 实行平板玻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3.1.3 制订玻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
    3.2 国家质量监督抽查情况
        3.2.1 平板玻璃国家抽查情况
        3.2.2 加工玻璃国家抽查情况
    3.3 地方市场监督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
        3.3.1 平板玻璃监督抽查情况
        3.3.2 加工玻璃监督抽查情况
4 结语

(2)2016~2019年国内家电市场洗衣机产品质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洗衣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说明
3 国内市场洗衣机产品质量分析
    3.1 国家监督抽查情况说明及分析
        3.1.1 国家监督抽查情况说明
        3.1.2 国家监督抽查数据分析
    3.2 地方监督抽查情况说明及分析
        3.2.1 上海市、北京市的地方监督抽查情况说明及分析
        3.2.2 浙江省的地方监督抽查情况说明及分析
    3.3 抽查中发现的典型质量问题分析
4 总结

(3)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范围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基础理论与分析范式构建
    第一节 产品质量监管概述
        一、产品、质量与产品质量
        二、监管与产品质量监管
        三、产品质量监管工具
    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管相关理论
        一、法经济学理论
        二、政府管制理论
        三、安全价值理论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管范式建构:一种法治化分析路径
        一、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初始法制状态
        二、“观念——结构——行为”法治化分析路径的建构
第二章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框架
    第一节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目标
        一、价值目标:打造协同治理的法治监管模式
        二、结构目标:形成科学合理的法治平衡
        三、行为目标:形成多元协同、社会共治的法治格局
    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动力来源
        一、内在动力:现代质量监管理念的嵌入
        二、外在动力:法律制度供求的非均衡
        三、直接动力:利益驱动下的理性选择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阻力因素
        一、思想阻力:理念认知滞后
        二、结构阻力:制度变迁及其路径依赖
        三、行为阻力: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
    第四节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路径选择
        一、观念选择:渐进式路径
        二、结构选择:社会化路径
        三、行为选择:法治化路径
第三章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变迁
    第一节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制度演进
        一、改革开放前的产品质量监管工作
        二、改革放开后的产品质量监管制度
        三、产品质量监管法制演进沿革述评
    第二节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成效
        一、监管理念从国家权力走向公民权利
        二、监管法制从自利型走向服务型
        三、监管行为从单一手段走向多元化手段
    第三节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运行存在问题
        一、监管理念守旧,价值目标冲突
        二、法制体系内容交叉冲突,与市场实际脱节
        三、监管行为倚重运动式监管,参与主体单一
第四章 境外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借鉴
    第一节 产品主导型监管
        一、监管理念
        二、法制结构
        三、监管行为
    第二节 消费者主导型监管
        一、监管理念
        二、法制结构
        三、监管行为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管立法体系分析及启示
        一、各国产品质量监管立法体系的分析
        二、各国产品质量监管立法体系的启示
第五章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路径
    第一节 强化产品质量监管法治观念变革
        一、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产品质量监管法治意识形态革新
    第二节 重塑产品质量监管法治结构
        一、深化产品质量监管制度改革
        二、构建科学规范的多方参与制度
        三、优化各方主体间联系互动制度
        四、建立监管法治影响评估分析制度
    第三节 优化产品质量监管法治行为
        一、加强行政监管部门的行政检查方式手段
        二、细化消费者监管权利义务
        三、加强企业主体责任
        四、发挥多元社会主体监管优势
        五、提高信息传递质量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4)2019年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质量分析总结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产品质量检查结果及分析
    1.1 新型墙体材料(砖和砌块)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1.1.1 近5年国家监督抽查基本情况
        1.1.2 抽查结果分析
        1.1.3 不合格项目分析统计
        1.1.4 2019年国家监督抽查工作简介
    1.2 委托重点企业产品质量检查
    1.3 绿色建材三星级评价
2 不合格产品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
    2.1 节能性能(密度等级或干密度级别、孔型孔结构及孔洞率、导热系数)
    2.2 力学性能(强度等级或强度级别)
    2.3 耐久性能(抗冻性或抗风化性能、泛霜、石灰爆裂、最大吸水率、软化系数)
    2.4 安全性能(放射性核素限量)
3 行业质量状况分析
    3.1 生产企业执行国家标准严重滞后
    3.2 部分企业质量意识较差从业技术人员奇缺及装备跟不上工艺要求
    3.3 建筑应用监管不严
    3.4 新的增长点不足,去产能依旧是主要矛盾
    3.5 行业质量管理和约束机制乏力
    3.6 环保、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4 解决行业目前质量问题的建议
    4.1 树立行业宏观管理概念,强化质量监督
    4.2 切实加强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的监管力度
    4.3 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各级管理部门应共同加强建筑市场工程原材料的产品质量管理
    4.4 企业应加强质量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检测技术手段
    4.5 创新提升技术,加快主导产品发展,推动墙体材料转型升级,适应新时代需要
    4.6 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加强行业形象及行业产品质量的宣传力度,推动网络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4.7 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和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5 目前行业概况及先进企业
6 质检中心2020年工作重心
8 结束语

(6)共享产品质量政府监督抽查机制优化的研究 ——以共享单车上海市监督抽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研究
        1.3.1 国内现状研究
        1.3.2 国外现状研究
        1.3.3 文献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共享产品的概念及特点
        2.1.1 共享经济
        2.1.2 共享产品
        2.1.3 共享单车
    2.2 产品质量政府监督抽查的含义
    2.3 产品监督抽查的分类
    2.4 相关理论及启示
第3章 共享产品质量政府监督抽查机制
    3.1 产品监督抽查的流程
    3.2 共享产品监督抽查的一般性及特殊性
        3.2.1 共享产品监督抽查的一般性
        3.2.2 共享产品监督抽查的特殊性
    3.3 共享产品监督抽查的作用
        3.3.1 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3.3.2 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
        3.3.3 向社会提供产品质量信息
第4章 上海市共享单车质量政府监督抽查机制存在的问题
    4.1 上海市共享单车监督抽查
        4.1.1 上海市共享单车监督抽查背景
        4.1.2 上海市共享单车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4.1.3 上海市共享单车质量监督抽样情况汇报
    4.2 上海市共享产品质量政府监督抽查存在的问题
        4.2.1 抽样难度大
        4.2.2 执法不严
        4.2.3 宣传力度不足
        4.2.4 标准不适用
        4.2.5 监督抽查制度存在漏洞
第5章 共享产品政府质量监督抽查的问题原因分析
    5.1 体制不够完善
        5.1.1 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
        5.1.2 过度分权导致的政令不畅
    5.2 标准制定、更新滞后
    5.3 产品质量监督机构能力不足
        5.3.1 人员素质不高
        5.3.2 技术能力不强
        5.3.3 设备配置不齐
    5.4 政府处罚力度不足、宣传渠道单一
        5.4.1 政府处罚力度不足
        5.4.2 宣传渠道单一
第6章 优化共享产品质量政府监督抽查机制的对策
    6.1 进一步深化质检部门改革
        6.1.1 行政部门向专职整合
        6.1.2 统一规划抽样任务
    6.2 加大共享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规范化”建设
        6.2.1 统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6.2.2 统一共享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
        6.2.3 实现各政府部门监督抽查信息互认
    6.3 加强共享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化建设
        6.3.1 开发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软件,规范抽样各个环节
        6.3.2 建立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6.4 加速标准更新
        6.4.1 加速标准制定机构的改革
        6.4.2 精减标准制定、修改审批流程
    6.5 加速技术机构改革
        6.5.1 检测能力提升
        6.5.2 人员能力提升
    6.6 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监督抽查的社会效益
        6.6.1 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违规成本
        6.6.2 建立企业黑白名单
        6.6.3 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监督作用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曲折中一路前行——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发展路上闪光的足迹(论文提纲范文)

国家监督抽查制度诞生
首次实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第一次产品质量分析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的若干规定》
第一次曝光拒检企业
《产品质量法》明确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的法定地位
第一次专项监督抽查
首次撤免国抽连续不合格企业厂长职务
举办首期国抽不合格企业厂长 (经理) 培训班
编制第一个“国家监督抽查产品目录”
对五类食品开展“两查”活动
《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出台
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首次强制收回
对抽查工作过程实行统一管理
首批监督抽查实施规范发布
首次开展复混肥、磷肥全国联动抽查
成立第一届国抽技术评审组
及时通报抽查发现的问题
确定国家监督抽查改革思路
首次向公众征求下一年度国家监督抽查产品目录
首次对电商产品进行国家监督抽查
发布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工作规定
第一次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推进“双随机”工作

(8)制造业产品质量对工业生产总值的影响研究 ——基于TVP-VAR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论文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产品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2.1.1 产品质量内涵
        2.1.2 产品质量影响因素
    2.2 产品质量评价方法
    2.3 产品质量对经济增长的研究
        2.3.1 产品质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研究
        2.3.2 产品质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2.4 小结
3 质量指标的有效性对比分析
    3.1 质量竞争力指数
        3.1.1 质量竞争力指数含义
        3.1.2 质量竞争力指数评价体系
        3.1.3 质量竞争力指数测算方法
    3.2 监督抽查合格率
        3.2.1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含义
        3.2.2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分类及范围
        3.2.3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程序
    3.3 理论比较
        3.3.1 设定意义
        3.3.2 存在不足
    3.4 量化比较
        3.4.1 指标确定及数据处理
        3.4.2 有效性分析
    3.5 小结
4 实证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线性与非线性检验
        4.1.2 TVP-VAR模型
        4.1.3 MCMC估计算法简述
    4.2 数据样本选择及检验分析
        4.2.1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4.2.2 相关性分析
        4.2.3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4.2.4 格兰杰因果关系与协整检验
        4.2.5 非线性检验
    4.3 马尔科夫蒙特卡洛(MCMC)模拟
    4.4 时变脉冲响应结果分析
        4.4.1 对工业生产总值进行冲击的影响
        4.4.2 对劳动力投入进行冲击的影响
        4.4.3 对工业资本总值进行冲击的影响
        4.4.4 对供给侧产品质量进行冲击的影响
    4.5 小结
5 主要结论与建议
    5.1 基本结论
    5.2 相关建议
    5.3 研究局限性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产品质量监管中的所有制偏倚(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研究背景、样本与计量模型
    1. 我国的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体系
    2. 样本构建
    3. 研究思路和模型设定
    4. 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1)企业年龄、规模、国内市场份额与出口比重。
        (2)其他类型的企业所有制。
        (3)补贴强度。
        (4)重点质检行业的虚拟变量。
        (5)行业与省份虚拟变量。
三、计量结果
    1. 国企所有制与企业被抽检概率和质检结果
    2. 对样本选择偏误的讨论
四、拓展讨论:所有制偏倚与地方保护
五、结语

四、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26问(论文参考文献)

  • [1]平板玻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简析[J]. 刘志海. 玻璃, 2021(06)
  • [2]2016~2019年国内家电市场洗衣机产品质量分析[A]. 岳京松,梁志勇,孙路平,王晗. 2020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 2020
  • [3]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研究[D]. 任翔.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2019年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质量分析总结报告[J]. 李贵强. 砖瓦世界, 2020(02)
  • [5]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的通知[J].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9(33)
  • [6]共享产品质量政府监督抽查机制优化的研究 ——以共享单车上海市监督抽查为例[D]. 梁荣驹.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7]曲折中一路前行——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发展路上闪光的足迹[J]. 苟明.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19(05)
  • [8]制造业产品质量对工业生产总值的影响研究 ——基于TVP-VAR模型[D]. 张梁.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9]稀土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过程[A]. 蔺恩成,金振军,牟迪. 第十五届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5
  • [10]产品质量监管中的所有制偏倚[J]. 刘小鲁,李泓霖. 经济研究, 2015(07)

标签:;  ;  ;  ;  ;  

关于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的26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