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上白垩统石油地质条件分析

苏北上白垩统石油地质条件分析

一、苏北地区上白垩统石油地质条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文,杨长清,张莉,钟广见,王建强,吴飘,梁杰,张银国,蓝天宇,薛路[1](2022)在《中国海域前新生代地层分布及其油气勘查方向》文中研究说明经过60年的油气调查与勘探,随着中国近海新生代盆地的勘探程度不断提高,油气发现难度逐渐加大,海洋油气勘探新领域的开拓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的调查与勘探发现,中国海域前新生代盆地残留地层具有如下特征:(1)厚度大,一般为4 000~6 000 m,最大厚度超过9 000 m;(2)分布广,有渤海、北黄海、南黄海、东海-南海北部和南海南部5大分布区;(3)存在新元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下部层系"、中生界"中部层系"和中生界"上部层系"6套地层;(4)可划分东海-南海型和渤海-黄海型两类层型结构,前者仅由"单一"的中生代地层组成,后者由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叠合"构成;(5)发育下寒武统、下志留统、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6套烃源岩,其中下寒武统、下志留统和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侏罗系烃源岩分布最广;(6)具有孔隙型、裂缝改造型和风化壳型3类储层,其中,孔隙型储层包括白云岩、礁滩相碳酸盐岩和砂岩储层,裂缝型储层与大型断裂带和挤压构造带伴生,风化壳储层可分前寒武系变质岩和混合花岗岩、古生代碳酸盐岩、中生代火山岩以及花岗岩、中生代碎屑岩4亚类,其物性及分布主要受构造作用、风化淋滤作用和埋藏条件3种因素控制;(7)具备"古生古储"、"古生中储"、"古生新储"、"中生中储"、"中生新储"和"上生下储"6类成藏组合。综合分析认为:中国海域前新生界油气前景广阔,南黄海海相中-古生界、东海南部-南海北部海域中生界、新生代富生烃凹陷内的潜山是中国海洋油气下一步勘查方向;北黄海盆地坳陷区的中生界和渤海海域的前新生界"自生自储"油气藏值得重视。

席党鹏,孙立新,覃祚焕,李国彪,李罡,万晓樵[2](2021)在《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认为白垩纪是显生宙最长的一个断代,持续时间超过7700万年。中国白垩系分布广泛,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征,海相和海陆交互相地层的分布相对局限。历经百年,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然而,中国白垩系在不同地块和盆地间岩性存在较大差异,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长期以来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对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梳理,提出中国白垩系不同大区、不同盆地之间岩石地层的最新划分和对比方案。中国东部白垩纪岩石地层以火山-沉积组合为主要特征,中西部大、中型陆相湖盆区以红色碎屑沉积为主要特点,而西部的特提斯区则以海相地层的发育为特征。

汤海磊[3](2020)在《楚雄盆地东北部白垩纪风成沉积特征与古气候研究》文中认为白垩纪是地球历史上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典型温室气候期,受区域构造活动叠加影响,在东亚地区促成了广阔的干旱气候带,并伴有大面积出露的古沙漠和蒸发岩沉积。东亚地区白垩纪沙漠盆地相继被报道,楚雄盆地同处于这一气候带内,露头中广泛发育的具大型板状交错层理的风成砂岩却被前人研究所忽视,仅提及上白垩统江底河组出露石膏层反映白垩纪晚期楚雄盆地干旱炎热的古气候背景。论文以滇中楚雄盆地上白垩统发育的红色碎屑岩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露头分析以及粒度分析、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室内研究手段为基础,开展古风向恢复和风成沙丘的内部构造解析等工作,重新解释楚雄盆地上白垩统的沉积环境,为区域环流格局和亚洲古地形对华南陆块西缘干旱化进程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通过对楚雄盆地东北部上白垩统红色碎屑岩层的微观沉积构造、宏观沉积构造特征、多级层系界面和沉积环境的识别,认为研究区发育沙丘相、丘间相、沙席相、旱谷相和古土壤相。同时对风成层系进行内部构造解析,认为马头山组和赵家店组均存在明显的沙丘沉积相,主体为复合(复杂)型横向沙丘。(2)楚雄盆地东北部上白垩统砂岩石英颗粒表面发育典型风成成因的碟形撞击坑、新月形撞击坑、溶蚀孔(洞)、硅质球和硅质鳞片等基本特征。基于石英颗粒表面的机械作用、化学作用组合特征,系统总结了石英颗粒在不同沉积阶段和环境背景下,其表面微形貌特征的演化规律。其中,江底河组干盐湖相中的石英颗粒表面表现出强机械作用和强化学作用“双相”特征。(3)对楚雄盆地白垩纪中晚期区域古风向进行了恢复。认为,白垩纪中期楚雄盆地、四川盆地、泰国呵叻盆地和滇西兰坪—思茅盆地古风向数据共同构成了一个顺时针辐散的环形气流格局,显示当时近地表有大规模高压单体的存在。(4)基于楚雄盆地白垩纪中-晚期古地理格局,对盆地内沉积环境的分布进行了划分。此外,进一步探讨了中生代晚期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古地形要素,对楚雄盆地风成沉积的形成以及对华南陆块内陆干旱化进程的影响。认为,地形的阻隔造成了海洋水汽无法有效传输至内陆是东亚地区发生广泛干旱化甚至沙漠化的重要因素。

曹硕[4](2020)在《中国东部晚白垩世风成沉积 ——盆山型沙漠体系》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变暖不断加剧,严重的荒漠化已经危及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现代地貌单元划分,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在平原型盆地内主要发育盾台型沙漠,但在另一种地貌单元——山间盆地内是否形成沙漠,及其沙漠类型,研究尚不足且缺少现代实例。根据前人研究,晚白垩世时期中国东部形成了大规模的盆山体系,且广泛发育有风成沉积记录。这些风成沉积是否也形成于盾台型沙漠,或是沿岸砂丘,抑或是代表新的沙漠类型尚不可知,因此对其形成环境的确认有助于探讨温室气候中沙漠的演变,同时有助于对风力、构造等沙漠成因机制的探讨,也将有助于对“未来温室地球”荒漠化进程的预测。晚白垩世,在秦岭-大别造山带以北,雪峰山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形成大量山间盆地群,通过系统的地质调查,在信江盆地、江汉盆地、苏北及句容盆地、衡阳及茶陵盆地等众多盆地内确认了风成沉积的发育。基于较好的露头条件,选择信江盆地为重点,结合江汉盆地等五个晚白垩世山间盆地为研究素材,对其上白垩统进行岩相、沉积相分析,并在盆地边缘至中心地区进行沉积架构重建,构建山间盆地的三维沉积模型。同时,通过砂岩骨架颗粒分析、锆石形态分析以及碎屑锆石U-Pb定年,对信江盆地上白垩统进行物源分析。通过岩相、沉积相分析,结合风成系统的砂丘形态演变规律、内部层理几何结构,以及垂向沉积规律,综合判定晚白垩世中国东部风成沉积类型为典型的盆山型沙漠环境,并构建盆山型沙漠-河流-冲洪积扇沉积体系三维沉积模型。从构造沉积地貌角度,探讨了晚白垩世中国东部盆山型沙漠体系发育的原因与形成机制。物源分析结果证明风力搬运具有远源性及沙漠体系内部风成、水成沉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古风带古气候带重建结果表明晚白垩世中国东部受盛行西风带与东北信风带交替作用,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以中国东部为中心带向南北两侧延伸。

杜圣贤,陈军,陈诚,高黎明,刘凤臣,宋香锁,田京祥,张尚坤,刘书才[5](2020)在《胶莱盆地胶州组生物地层及白垩系/古近系界线》文中研究表明胶莱盆地是我国东部典型的陆相中生代断陷盆地,盆地内王氏群胶州组为一套河湖相沉积,为跨晚白垩世和古新世的岩石地层单元。为确定胶莱盆地的白垩系/古近系(K/Pg)界线位置,笔者对胶州市的胶州组露头剖面进行测量,并实施了科学钻探JZK01孔和JZK02孔。对露头和钻孔剖面进行系统取样,在胶州组下部发现Turbochara specialis-Collichara taizhouensis-Hornichara prolixa-Raskyaechara gobica轮藻组合、Talicypridea reticulata-Cypridea cavernosa-Mongolocypris distributa-Ziziphocypris simakovi以及3个孢粉组合:Ulmoideipites-Ulmipollenites minor-A quilapollenites minor孢粉组合、Deltoidospora-Schizaeoisporites孢粉组合和Callistopoleenlits-Quercoidites-榆科孢粉组合。在胶州组上部发现Peckichara varzans-Grovesichara changzhuensis-Chara yuntaishanensis轮藻组合和Porpocypris sphaeroidalis-Sinocyphs cf.funingensis-Mongolocypris longa介形类组合。胶州组下部和上部层位的时代分别被确定为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和古新世早、中期,并将JZK02孔的K/Pg界线确定在40.95-73 m之间,JZK01孔确定在9.7-35.55 m之间。

张静雅[6](2020)在《胶莱盆地莱西地区上白垩统古环境记录》文中认为地球演化过程中,中生代时期火山活动频繁,处于显生宙温度最高的时期,这个时代保存有完整的地质记录,当时的古地理格局出现重大变化,发育有距人类时代最近的完整温室气候旋回。尤其是距今1.45亿年6600万年的白垩纪,是地球发展历程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是地质历史中温度较高的时期,为典型的温室气候期。同时也是火山爆发频繁、地球圈层和生物界等发生了较多的重大变化事件、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时期。该时期海相地层极为发育,中国秦岭和青藏高原地区、新疆等地有陆相地层发育。陆相沉积形成于大气圈与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交界面上,可以有效地记录地球发展演化过程中的古环境信息。科学界普遍认识到,重建陆相沉积的古气候记录可以为全面认识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证据,所以对白垩纪时期的陆相沉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胶莱盆地发育着白垩纪陆相地层,地层中含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前人通过恐龙化石及沉积地层对该盆地的沉积环境及演化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古气候演化了解相对薄弱。本文以胶莱盆地莱西地区晚白垩世期间的陆相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沉积物中总有机质含量(TOC)、碳酸盐含量、Fe2+含量、主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等重建了晚白垩世时期该盆地的古气候演变特征,加深了对胶莱盆地白垩纪古环境演变的认识。本文通过对晚白垩世胶莱盆地莱西地区大高岚剖面的分析研究,得到了以下的认识:(1)剖面沉积物中SiO2含量最高,为35.36%77.65%,Al2O3含量为10.58%17.49%,Fe2O3含量为2.14%8.94%,K2O含量为2.30%4.64%,MgO含量为1.19%4.23%,Na2O含量为0.1%1.9%,CaO含量为1.62%43.08%,CaO明显富集。微量元素Cr、Co、Nd等的含量较高,在剖面中富集,Nb、Sr、P则表现为明显亏损。沉积物的TOC含量在0.034%0.28%之间,碳酸盐含量在20.04%94.3%之间,Fe2+含量为0.26 mg/L1.47mg/L。(2)Ni、Sr元素的低含量、低Sr/Ba、Rb/K值,Ni/Co、V/Cr与氧逸度替代指标Cu/Zn的低值等共同反映出研究区沉积时期为陆相的氧化环境。低Rb/Sr值、高Sr/Cu值、高ω(CaO)/ω(Sr)值和极小的C值表明晚白垩世研究区整体环境较干热,气候波动明显。大高岚剖面大部分沉积物样品地球化学性质成熟度不高,为初次旋回的沉积物。从化学风化蚀变指数CIA和A-CN-K三角图可以反映出晚白垩世莱西地区经历了一个初等-中等的古风化作用过程,与较为干热有关。(3)根据主量元素特征,剖面沉积物主要来源于该地区的中酸性火山岩和八亩地组沉积岩。沉积物主要由河流短距离搬运,大高岚剖面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受河流水介质分异作用等的控制明显。(4)研究区的沉积环境变化较剧烈,后期水位较前期高,出现短期的水进-水退的快速变化,形成河道和河漫滩交替出现的现象。沉积环境的变化与气候存在耦合关系,莱西地区的气候经历了干热-高温多雨-暖湿,并最终向干旱发展的演变过程。(5)大高岚剖面发现的恐龙蛋化石,指示了恐龙可能生活在近水的河漫滩环境,湿度和温度有利于恐龙的产卵及孵化,这充分显示出生物事件与沉积环境在一定时间和区域上的耦合关系。

吴路路[7](2019)在《江汉盆地的开始、演化与夭折:基底构造与地幔动力的共同制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陆内裂陷盆地处于威尔逊旋回的胚胎期,是大陆裂解、形成大洋的必然阶段。然而,对于陆内裂陷盆地的成盆机制与成盆动力,人们却知之甚少或者不同观点之间相互矛盾,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研究仅仅聚焦于盆地演化的某一阶段、采用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或者分开进行裂陷作用与火山作用研究。此外,当陆内裂陷盆地大范围分布并有盆外火山作用相伴生时,其成因往往很难用传统的板块构造与地幔柱理论去解释。中国东部以其广泛分布的裂陷盆地与岩浆岩而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本研究以中国东部的江汉盆地为研究对象,基于丰富的二维与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野外露头与玄武岩地球化学数据,对裂陷作用与火山作用时空变化进行了精细刻画,旨在阐明江汉盆地开始、演化与夭折过程中的特征及其制约因素。江汉盆地发育在双层基底之上。基底构造对江汉盆地的几何学特征(包括位置、形状、结构)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靠近控洼断层断面的上盘的基底地层老于下盘的基底地层,并且大多数断层上盘的基底地层靠近断面逐渐变老,表明这些控洼断层是由先存的逆冲断层或逆冲断层及与其相伴生的去顶的褶皱通过负反转活化而来。控洼断层比一般的正断层具有更高的Dmax/L比值(0.11-0.66),可能是由于低的摩擦阻力或者恒定长度断层模型造成的。江汉盆地独特的空间几何形态受控于多向展布的先存体系。基底构造不仅控制着江汉盆地的几何学特征,还控制着裂陷作用集中化。总体上,裂陷层厚度与基底变形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最大沉降中心位于最薄弱的地区,而且裂陷作用越来越集中在最薄弱的地区,导致了盆地北部在新生代逐渐被遗弃。江汉盆地的多向展布的先存体系的活化、多向伸展作用与裂陷作用集中化对我们理解三叉裂谷的形成与发育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早白垩世(146-100 Ma),江汉盆地仅仅在盆地边缘发育拗陷型沉积地层,盆地其他地区普遍缺失下白垩统。随后,江汉盆地在晚白垩世-新生代经历了三幕裂陷作用与火山作用。晚白垩世(100-65 Ma),江汉盆地开始大规模裂陷作用与零星分布的火山作用,沉降中心与火山作用弥散式分布全盆。新生代的裂陷作用与火山作用从盆地西部开始或者开始集中在盆地西部,然后裂陷作用与沉降中心再逐步向东迁移,而不是直接向东迁移。古近纪的裂陷作用与火山作用呈现明显的由强到弱的旋回(时间分别为65-50 Ma与50-23 Ma),而且强度在中新生代(50-23 Ma)显着地增强。盆地在古近纪末期(26 Ma)夭折。江汉盆地玄武岩来自与软流圈地幔的部分熔融。从晚白垩世到早新生代,软流圈地幔源区在同位素上变得更亏损,且熔融程度增大;从早新生代到中新生代,软流圈地幔源区在同位素上变得更富集、更不均一,且熔融程度减小(挥发分含量明显降低),呈现鲜明的逆变化规律。由于太平洋板片的回转,中国东部在白垩纪进入了大规模的陆内裂陷作用与岩浆作用演化阶段。而江汉盆地在早白垩世因为岩石圈太厚而不能发生裂陷,只是在上涌的软流圈地幔的驱动下岩石圈快速减薄。与此同时,岩石圈受热导致盆地大部分地区处于热隆升状态,仅仅在盆地边缘发育局部的拗陷型沉积地层。在经历了早白垩世原裂谷期演化之后,晚白垩世的岩石圈厚度已经小于裂陷的门限值,在继续上涌的软流圈地幔的驱动下,盆地遭受大范围裂陷作用,活化了多向展布的基底构造。在江汉盆地与中国东部白垩纪构造演化的基础上,通过区域构造对比与地球化学约束,本研究认为尽管江汉盆地与中国东部白垩纪的伸展作用受太平洋板片回转的驱动,然而其新生代的裂陷作用与火山作用则受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所诱发的地幔流的驱动,并且与板片回转模型相矛盾。尽管如此,江汉盆地及中国东部白垩纪的构造演化却对其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正是白垩纪的构造演化使中国东部的岩石圈与软流圈属性形成了以南北重力梯度带(NSGL)为界的东西差异。当碰撞诱发的幕式的地幔流向东经过NSGL时,这些东西差异引起了一系列物理与化学变化,从而导致江汉盆地及中国东部产生相应的浅层响应(裂陷作用与火山作用的时空变化)。本研究利用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地幔流模型,为传统板块构造与地幔柱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案例和视角。本研究也揭示江汉盆地从开始到夭折的构造演化过程,提出了“基底构造多级控制、地幔幕式驱动”的共同制约模式,回答了江汉盆地开始、演化与夭折等地质现象“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问题。本研究对全球陆内裂陷盆地成盆机制与成盆动力学研究、陆内裂陷作用与火山作用的动力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顾安琪[8](2019)在《松科1井北孔腹足类生物地层及K/Pg界线上下生物演化》文中研究指明松辽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白垩纪陆相含油气盆地,连续的湖相沉积为古气候和古环境重建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材料。松科1井大陆科学钻探所获取的连续取心记录了晚白垩世-早古新世陆相地层。目前,白垩纪/古近纪界线(K/Pg)陆相地层的研究程度相对于海相地层较低,海-陆相全球对比的开展更有助于深入研究K/Pg界线。明水组跨越了晚白垩世和早古新世,完整地记录了K/Pg事件,为陆相K/Pg界线的研究提供了有利场所。虽然松科1井轮藻类、介形类、孢粉类等微体化石已有研究,但是对其所含有的较为丰富的腹足类尚未开展研究。本文主要对松科1井北孔四方台组-明水组的腹足类化石进行处理、鉴定和分析,开展K/Pg界线上下腹足类的演化特征研究,并结合其他化石和证据,综合探讨松科1井K/Pg界线的生物响应。松科1井北孔初步鉴定出腹足类9属10种,其中5个未定种,并建立了三个组合带,由下至上分别为:(1)Truncatella maxima-Campeloma组合(485.44m-809.77m),(2)Valvata(Valvata)sinensis-Plysa组合(314.80m-478.27m),(3)Viviparus组合(314.80m-335.92m)。将研究区域所获得的腹足类化石与我国华南、山东以及美洲、蒙古等地区的晚白垩世-早古近世的腹足类化石进行全球对比,发现与广东南雄盆地、山东莱阳地区腹足类化石组合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说明我国东部晚白垩世的腹足类同属于一个大的动物地理区,其地质时代亦同属晚白垩世晚期,且本地区的重要属种在蒙古、北美等地亦有出现。松科1井北孔腹足类分布于314.80m-809.77m,在314.80m之上再无腹足类化石的发现。在第三组合带内的335.92m处发现了具有明显古新世色彩的Viviparus sp.属种,且在这一属种之上还发育有晚白垩世特征分子,推测第三组合带可能具有晚白垩世-早古新世的过渡色彩。

张斌[9](2019)在《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构造带东沟组划分和展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受钻井分层的影响,一般认为准噶尔盆地南缘覆盖区的东沟组很厚且分布很广。但是根据以往积累的钻井古生物化石资料,准噶尔盆地南缘安集海背斜上的东沟组可能缺失,霍尔果斯背斜的东沟组仅几十米厚,目前使用的东沟组分层数据无疑极大地夸大了安集海背斜、霍尔果斯背斜的东沟组储层厚度。为解决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沟组存在的根本问题,本论文在艰苦细致的野外地质调查、剖面实测及系统采集各类样品的基础上,通过对露头和井下的东沟组进行全面深入的生物地层研究、沉积学研究、地震地层学研究及电测曲线特征分析,在东沟组的划分及展布规律上获得了许多重要新认识。研究发现露头区东沟组的顶、底界线清楚,底界以连木沁组湖相沉积转变为东沟组辫状河沉积的沉积相转换面为界,并且界线上下的整体色调有差异;顶界以紫泥泉子组底部的厚~巨厚钙质胶结砾岩为标志层,紫泥泉子组下段多为冲积扇,与东沟组的辫状河沉积也有一定差别。经对昌吉河、东沟、玛纳斯河等剖面的东沟组系统采样分析,新发现了1个介形类化石组合和1个轮藻化石组合,这两个化石组合与下伏连木沁组和上覆紫泥泉子组下段的同化石门类组合均有明显差异。连木沁组、东沟组和紫泥泉子组下段的介形类、轮藻化石组合序列的建立对准确划分钻井剖面东沟组提供了可靠依据。根据露头连木沁组、东沟组和紫泥泉子组的化石组合序列及岩相、岩性特征,在霍玛吐构造带及邻区选择了井深较大的13口井开展东沟组划分对比研究。经深入研究化石组合分布、单井沉积相、电测曲线特征及地震反射轴终止关系特征,总结提出了井下东沟组划分依据,提出了东沟组钻井分层数据表,可作为今后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东沟组划分对比的标准。通过露头、钻井剖面研究及地震追踪对比,发现东沟组在安集海河附近尖灭,在塔西河东沟组的沉积边界向北凸出,在阿克屯背斜以南也缺失东沟组,因此,在研究区内东沟组的沉积范围比之前认为的更小。东沟组在霍尔果斯背斜、安集海背斜上趋于尖灭,霍002井、安4、安7井已缺失东沟组,但是向东东沟组的厚度逐渐增大,玛纳斯背斜、吐谷鲁背斜和呼图壁背斜一带的东沟组较厚,向北至芳3井略减薄。

徐曦,朱晓颖,单希鹏,肖梦楚,孙连浦,高顺莉[10](2018)在《下扬子区中新生代沿江盆地群的盆地结构与沉积特征》文中研究说明下扬子沿江盆地群是下扬子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识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结构与构造—沉积演化的重要窗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自西向东,分布着鄱阳盆地、潜山盆地、望江盆地、全椒盆地、无为盆地、句容—南陵盆地、常州—宣城盆地、溧阳盆地和平湖盆地9个相对独立的沉积盆地,在平面上组成了一个盆地体系或盆地群,可称之为下扬子沿江盆地群。盆地沉积充填过程主要为晚白垩世—古近纪断陷期与新近纪—第四纪拗陷期2个阶段。盆地断陷期主要以河湖相与三角洲相沉积为主,而拗陷期主要以河流相沉积为主。下扬子沿江地区在渐新世末期形成统一的断陷盆地体系,于新近纪形成统一的拗陷盆地体系。由于新近纪差异变形,各盆地地层差异剥蚀,最终形成现今的沉积盆地地质面貌。

二、苏北地区上白垩统石油地质条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北地区上白垩统石油地质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研究简史
2 国际白垩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3 中国白垩纪生物带
4 中国白垩系地层区划
    4.1 东北地层大区(I)
    4.2 华北地层大区(II)
    4.3 东南沿海地层大区(III)
    4.4 中南地层大区(IV)
    4.5 西南地层大区(V)
    4.6 西北地层大区(VI)
    4.7 新藏特提斯地层大区(VII)
        4.7.1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区
        4.7.2 雅鲁藏布江地层区
        4.7.3 冈底斯地层区
        4.7.4 羌塘盆地地层区
        4.7.5 喀喇昆仑地层区
        4.7.6 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层区
5 讨论
    5.1 中国海相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对比及问题
    5.2 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划分、对比及问题
    5.3 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时空分布及与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
6 结语

(3)楚雄盆地东北部白垩纪风成沉积特征与古气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风成沉积研究现状
        1.2.2 楚雄盆地风成沉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工作概况
        1.4.1 野外工作
        1.4.2 室内工作
        1.4.3 论文实际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地层
第3章 风成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3.1 风成沉积判别标志
        3.1.1 沉积构造特征
        3.1.2 砂岩粒度特征
        3.1.3 颗粒表面特征
    3.2 风成沉积相分析
        3.2.1 沙丘相
        3.2.2 丘间相
        3.2.3 沙席相
        3.2.4 旱谷相
        3.2.5 古土壤相
第4章 风成砂岩颗粒结构及表面特征
    4.1 粒度参数特征
        4.1.1 平均粒径(Mz/φ)
        4.1.2 标准偏差(σ)
        4.1.3 偏度(Sk)
        4.1.4 峰度(K_G)
        4.1.5 沉积环境判别
    4.2 粒度分布直方图
        4.2.1 马头山组
        4.2.2 江底河组
        4.2.3 赵家店组
    4.3 粒度概率累计曲线
    4.4 颗粒表面特征
        4.4.1 机械成因特征
        4.4.2 化学成因特征
        4.4.3 表面附着物特征
    4.5 石英颗粒表面形态与古气候环境
第5章 白垩纪风成沉积与古气候
    5.1 古风带恢复
    5.3 古地貌对内陆干旱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中国东部晚白垩世风成沉积 ——盆山型沙漠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变暖加剧荒漠化进程
        1.1.2 晚白垩世古气候
        1.1.3 白垩纪沙漠沉积分布规律
        1.1.4 盆山型沙漠体系研究意义
        1.1.5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深时沙漠体系识别与沉积学研究
        1.2.2 深时沙漠体系物源分析
        1.2.3 晚白垩世中国东部古气候古环境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中国东部区域地质概况
    2.2 中国东部盆地群地质背景
        2.2.1 信江盆地
        2.2.2 江汉盆地
        2.2.3 句容盆地、苏北盆地
        2.2.4 茶陵盆地、衡阳盆地
    2.3 中国东部盆地白垩纪地层
        2.3.1 中国东部典型盆地白垩纪地层
        2.3.2 中国东部上白垩统划分与对比
3 研究方法及实验流程
    3.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划分
    3.2 剖面测量与样品采集
    3.3 薄片观察与砂岩骨架颗粒分析
    3.4 古风向、古水流测量
    3.5 风成架构重建
    3.6 扫描电镜分析
    3.7 LA-ICP-MS碎屑锆石U-Pb测年
4 风成-河流-冲洪积扇沉积体系相分析
    4.1 岩相分析
        4.1.1 风成岩相
        4.1.2 水成岩相
    4.2 沉积相分析
        4.2.1 砂丘相
        4.2.2 丘间相
        4.2.3 砂席相
        4.2.4 河流相-冲洪积扇相
    4.3 信江盆地盆山型沙漠体系
    4.4 小结
5 构架与沉积模型重建
    5.1 水控沙漠边缘环境风成构架
    5.2 风控沙漠边缘环境风成构架
    5.3 沙漠中心环境风成构架
    5.4 沉积模型重建
    5.5 盆山型沙漠发育机制
    5.6 小结
6 盆山型沙漠-河流-冲洪积扇体系物源分析
    6.1 砂岩骨架颗粒分析
    6.2 碎屑锆石形态学分析
    6.3 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龄
    6.4 信江盆地沙漠体系沉积年龄约束
    6.5 信江盆地上白垩统物源分析
        6.5.1 风成砂岩物源分析
        6.5.2 水成砂岩物源分析
        6.5.3 风成、水成砂岩物源关系
    6.6 小结
7 晚白垩世中国东部盆山型沙漠群古气候意义
    7.1 干旱气候敏感沉积物
    7.2 晚白垩世古风带、古气候带
    7.3 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5)胶莱盆地胶州组生物地层及白垩系/古近系界线(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背景
2岩石地层
3生物群及地质时代
    3.1胶州组下部
        3.1.1轮藻组合特征及时代讨论
        3.1.2介形类组合特征及时代讨论
        3.1.3孢粉组合及时代讨论
        3.1.4腹足类
    3.2胶州组上部
        3.2.1轮藻组合及时代讨论
        3.2.2介形类组合特征及时代讨论
4胶莱盆地K/Pg界线
    4.1 JZK02钻孔剖面描述
    4.2 JZK02孔的K/Pg界线讨论
5结论

(6)胶莱盆地莱西地区上白垩统古环境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白垩纪时期全球气候研究
        1.1.1 白垩纪气候的海洋记录
        1.1.2 白垩纪气候的陆相记录
        1.1.3 中国的白垩纪及古气候
    1.2 胶莱盆地研究进展
        1.2.1 胶莱盆地构造演化史
        1.2.2 胶莱盆地沉积过程
        1.2.3 胶莱盆地气候研究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论文创新点与工作量
        1.5.1 创新点
        1.5.2 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特征与区域单元划分
    2.2 胶莱盆地沉积地层
        2.2.1 盆地基底
        2.2.2 盆地盖层
    2.3 莱西大高岚地质概况
    2.4 剖面地层描述
第三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主微量元素测定
    3.3 沉积物有机质(TOC)含量测定
    3.4 亚铁离子含量测定
    3.5 碳酸盐含量测定
第四章 环境分析
    4.1 古风化强度指标
    4.2 古气候
    4.3 古盐度
    4.4 古氧化还原环境
第五章 源区古地理分析
    5.1 沉积相
    5.2 主量元素与源区背景
    5.3 源区判别
第六章 晚白垩世莱西地区古环境变化
    6.1 莱西地区沉积时期古环境演化
    6.2 全球及区域环境对比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江汉盆地的开始、演化与夭折:基底构造与地幔动力的共同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陆内裂陷盆地发育的动力学模型
        1.2.2 江汉盆地白垩纪构造属性
        1.2.3 中国东部新生代陆内裂陷作用与火山作用的动力学成因
        1.2.4 基底构造对裂陷盆地发育的影响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关键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阶段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1 研究阶段
        1.4.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1.5.1 取得的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1.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2.1.2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2.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2.2.1 江汉盆地及周缘基底沉积层
        2.2.2 江汉盆地白垩纪-新生代沉积层
    2.3 江汉盆地油气地质概况
第三章 江汉盆地基底构造对盆地发育的影响
    3.1 基底地层地震相
    3.2 基底构造与控洼断层特征
        3.2.1 盆地北部
        3.2.2 盆地中部
        3.2.3 盆地南部
        3.2.4 控洼断层位移
    3.3 构造恢复
    3.4 基底构造活化及其对盆地发育的影响
        3.4.1 基底构造空间展布特征
        3.4.2 基底构造对断层位移的影响
        3.4.3 基底构造对盆地发育的影响
第四章 江汉盆地裂陷作用
    4.1 断层活动的时空变化
        4.1.1 断层活动速率的计算
        4.1.2 断层活动速率的时空变化
    4.2 不同时期地层展布特征
第五章 江汉盆地火山作用
    5.1 火山活动的时空变化
        5.1.1 玄武岩的识别与刻画
        5.1.2 玄武岩的分布与规模
    5.2 取样、分析测试方法及结果
    5.3 蚀变、地壳混染作用与分离结晶作用
    5.4 不同时期玄武岩地幔源区的变化
第六章 江汉盆地形成演化的动力学过程
    6.1 白垩纪盆地初始裂陷过程及动力学
        6.1.1 早白垩世盆地属性
        6.1.2 晚白垩世动力学过程
        6.1.3 盆地初始裂陷过程及动力学
    6.2 新生代盆地演化与夭折的动力学过程
        6.2.1 区域构造对比
        6.2.2 地球化学约束
        6.2.3 动力学过程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7.1 主要结论
    7.2 相关科学问题的下一步研究计划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8)松科1井北孔腹足类生物地层及K/Pg界线上下生物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方法与材料
        1.3.1 技术路线图
        1.3.2 岩心库采样工作
        1.3.3 腹足类化石样品处理及鉴定
        1.3.4 完成工作量
2 研究进展
    2.1 白垩纪/古近纪界线研究进展
    2.2 晚白垩世-早古近纪腹足类研究进展
3 区域地质概况
    3.1 松辽盆地
    3.2 松科1井
4 晚白垩世晚期腹足类生物地层及时代讨论
    4.1 晚白垩世晚期腹足类化石组合
    4.2 与其他盆地的对比及时代讨论
5 K/Pg界线上下生物演化
    5.1 介形类在K/Pg界线上下生物演化
    5.2 轮藻类在K/Pg界线上下生物演化
    5.3 孢粉类在K/Pg界线上下生物演化
    5.4 松辽盆地K/Pg界线位置对比
6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7 腹足类化石系统分类与描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及说明

(9)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构造带东沟组划分和展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来源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准噶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2.3 地层研究简史及划分沿革
第三章 地层剖面及化石分布
    3.1 地层概况
        3.1.1 连木沁组(K_1l)
        3.1.2 东沟组(K_2d)
        3.1.3 紫泥泉子组(K_2-E_(z))
    3.2 剖面描述
        3.2.1 昌吉河剖面
        3.2.2 雀尔沟镇东沟剖面
        3.2.3 塔西河东大沟剖面
        3.2.4 塔西河东岸剖面
        3.2.5 玛纳斯河剖面
        3.2.6 卡拉塔克拉剖面
        3.2.7 南安集海河剖面
第四章 生物群组合特征及其时代讨论
    4.1 介形类
        4.1.1 吐谷鲁群介形类
        4.1.2 紫泥泉子组下段介形类
        4.1.3 东沟组介形类化石研究
    4.2 轮藻
        4.2.1 吐谷鲁群轮藻化石
        4.2.2 东沟组轮藻化石
        4.2.3 紫泥泉子组下段轮藻化石
    4.3 孢粉
        4.3.1 吐谷鲁群孢粉化石组合
        4.3.2 紫泥泉子组孢粉化石组合
    4.4 东沟组的化石组合序列
第五章 地层划分对比
    5.1 露头东沟组的划分对比
        5.1.1 露头东沟组的顶、底界线
        5.1.2 露头剖面沉积相分析
        5.1.3 东沟组存疑露头的划分
    5.2 覆盖区钻井剖面东沟组的划分对比
        5.2.1 井下连木沁组、东沟组和紫泥泉子组下段的化石组合序列
        5.2.2 井下连木沁组、东沟组和紫泥泉子组下段的岩性、沉积相变化特征
        5.2.3 井下连木沁组、东沟组和紫泥泉子组下段的电测曲线特征
        5.2.4 井下东沟组顶、底界地震反射轴接触关系
        5.2.5 东沟组钻井分层新方案
        5.2.6 东沟组钻井分层新方案与现行方案对比
第六章 东沟组空间展布特征
    6.1 东沟组在研究区内的分布范围
    6.2 东沟组在研究区的地下分布特征
    6.3 霍玛吐构造带油气勘探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版说明

(10)下扬子区中新生代沿江盆地群的盆地结构与沉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2 盆地群的盆地结构
    2.1 鄱阳盆地
    2.2 潜山盆地
    2.3 望江盆地
    2.4 全椒盆地
    2.5 无为盆地
    2.6 句容—南陵盆地
    2.7 常州—宣城盆地
    2.8 溧阳与平湖盆地
3 断陷盆地的沉积与充填
    3.1 断陷期沉积充填过程
    3.2 拗陷期沉积充填过程
4 结论

四、苏北地区上白垩统石油地质条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海域前新生代地层分布及其油气勘查方向[J]. 陈建文,杨长清,张莉,钟广见,王建强,吴飘,梁杰,张银国,蓝天宇,薛路.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2(01)
  • [2]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席党鹏,孙立新,覃祚焕,李国彪,李罡,万晓樵. 地层学杂志, 2021(03)
  • [3]楚雄盆地东北部白垩纪风成沉积特征与古气候研究[D]. 汤海磊.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中国东部晚白垩世风成沉积 ——盆山型沙漠体系[D]. 曹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胶莱盆地胶州组生物地层及白垩系/古近系界线[J]. 杜圣贤,陈军,陈诚,高黎明,刘凤臣,宋香锁,田京祥,张尚坤,刘书才. 地层学杂志, 2020(01)
  • [6]胶莱盆地莱西地区上白垩统古环境记录[D]. 张静雅. 兰州大学, 2020(01)
  • [7]江汉盆地的开始、演化与夭折:基底构造与地幔动力的共同制约[D]. 吴路路.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8]松科1井北孔腹足类生物地层及K/Pg界线上下生物演化[D]. 顾安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9]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构造带东沟组划分和展布规律研究[D]. 张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10]下扬子区中新生代沿江盆地群的盆地结构与沉积特征[J]. 徐曦,朱晓颖,单希鹏,肖梦楚,孙连浦,高顺莉. 石油实验地质, 2018(03)

标签:;  ;  ;  ;  ;  

苏北上白垩统石油地质条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