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摄入在疾病预防中的意义

叶酸摄入在疾病预防中的意义

一、叶酸的摄取在疾病预防上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汪戎锦[1](2021)在《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缺血性脑卒中作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危害着全世界人类的健康,并以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凝结的血栓或栓子阻塞在脑动脉中使大脑供血受限从而引起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不足。刺五加叶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因其化学成分以及药效作用与刺五加根相似,被广泛用于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治疗。本实验室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筛选并制备了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并采用药效学研究证明了刺五加叶具有抗氧化、抑制细胞损伤以及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然而,刺五加叶的化学成分复杂,在体内作用于多个靶点,致使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整体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目前缺乏系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刺五加叶的开发及应用。代谢组学作为一种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能够对内源性小分子的整体变化进行系统分析,逐渐成为揭示病机复杂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多成分、多靶点药物作用机制的一种强有力工具。因此,本研究围绕脂质异常、神经损伤以及菌群失调等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病理环节,采用基于质谱技术的多样本(血清、粪便、尿液、脑组织)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阐明其科学内涵。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清脂质组学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首先对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进行基于UPLC方法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含有有机酸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糖苷。其次,建立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并给予刺五加叶治疗四周。由于脂质异常、神经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是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的四个主要方面,本文围绕以上四个方面展开了研究。首先,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脂质组学方法,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大鼠血清脂质的代谢紊乱,以及刺五加叶的调节作用。利用UPLC-Q-TOF/MS采集刺五加叶给药四周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清样本的脂质代谢轮廓,结合Progenesis QI软件进行包括多元统计学分析、潜在脂质标记物鉴定以及通路分析在内的数据处理。共鉴定出27种脂质组学生物标记物,包括PC,PE,SM和TG类脂质,分布在各种脂质代谢途径中,包括甘油磷脂、亚油酸、α-亚麻酸、甘油脂、鞘脂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结果表明,刺五加叶能够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脂质代谢紊乱。其次,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的神经损伤过程,采用UPLC-TQ/MS对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10种神经递质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缺血性脑卒中能够导致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等兴奋性氨基酸的过度释放,产生神经毒性,还能够增加γ-氨基丁酸(GABA)、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以及牛磺酸(Tau)的含量,并降低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Gly)以及神经炎症调节剂乙酰胆碱(Ach)的含量。而给予刺五加叶治疗后,能够使以上神经递质在脑组织和血清中的水平均向正常水平调节,说明其能够通过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递质含量发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最后,通过MDA和SOD的定量分析,检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氧化应激程度,通过TNF-α,IL-6和IL-10的定量分析,检测炎症反应程度。结果表明,刺五加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从而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对机体的损伤。从调节脂质代谢紊乱、神经损伤、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炎症反应等方面揭示了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2.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粪便代谢组学研究及其对微生物-肠-脑轴的影响微生物-肠-脑轴双向通讯系统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及预后相互关联,这种关联作用近年来逐渐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结合基于UPLC-TQ/MS的粪便胆汁酸靶向代谢组学方法,以及16S r RNA粪便菌群测序,研究了刺五加叶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微生物-肠-脑轴的平衡作用。首先,利用UPLC-Q-TOF/MS采集刺五加叶治疗四周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样本的代谢轮廓,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筛选具有显着差异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并进行通路分析,共鉴定出40个潜在的差异性生物标记物,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胆汁酸的生物合成途径、鞘脂代谢通路等。以上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具有显着的变化,而刺五加叶可以调节其含量以恢复正常状态。其次,基于UPLC-TQ/MS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13种胆汁酸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大鼠粪便胆汁酸发生代谢紊乱,刺五加叶能够调节多种胆汁酸的含量,使其更加趋近于正常水平。最后,16S r RNA菌群测序结果表明,缺血性脑卒中可导致大鼠肠道内病原体富集,益生菌水平大幅降低,而刺五加叶能够使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病原体含量降低,同时增加益生菌水平。上述结果揭示了刺五加叶具有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微生物-肠-脑轴的调节作用,为阐明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3.刺五加叶通过对益生菌的调节作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验证选择能够被刺五加叶调节的益生菌给药缺血性脑卒中大鼠,验证给药刺五加叶后,益生菌水平的升高是发挥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培养罗伊氏乳酸杆菌以及丁酸梭菌并制备菌液,分别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以上两种菌液。经四周给药后,检测大鼠粪便的菌群组成。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益生菌给药后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中菌群组成与含量产生较大变化,并与对照组大鼠粪便菌群组成更为相似。其次,采用基于UPLC-TQ/MS的定量方法检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经益生菌给药后,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给予两种益生菌后,具有神经毒性的神经递质含量降低,而具有神经调节作用的神经递质含量显着升高,更加趋近于健康大鼠。最后,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多种炎症因子IL-1β、IL-6、IL-10、TNF-α的含量和脑组织中MDA、SOD、COX-2、MAO的含量。结果表明,当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大鼠体内IL-1β、IL-6、TNF-α、MDA、COX-2和MAO含量显着升高,而IL-10和SOD含量显着降低。给予两种益生菌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以上指标的含量均能够被调节至正常水平,推测两种益生菌均能够通过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对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验证了刺五加叶能够通过影响微生物-肠-脑轴的代谢,增加体内益生菌丰度,调节卒中引起的神经损伤、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损伤,从而起到对机体的保护作用。4.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尿液样本能够准确、灵敏地反映机体的代谢变化,为代谢组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生物样本。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非靶向尿液代谢组学方法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并验证。采用UPLC-Q-TOF/MS采集大鼠尿液样本的代谢轮廓,结合Progenesis QI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筛选并鉴定潜在生物标记物,构建基因-酶-生物标记物代谢网络。本研究共筛选出42种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进程中具有显着变化的潜在生物标记物,经刺五加叶治疗后,38种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变化能够被显着调节,涉及体内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途径、色氨酸代谢通路、酪氨酸代谢通路和嘧啶代谢途径等多种代谢途径的调节作用。最后,选择3种与以上通路相关的关键酶COX-2,NOS和MAO作为刺五加叶治疗的靶点酶,进行定量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大鼠经刺五加叶治疗后血清和脑组织中三种酶的含量与假手术组大鼠相似,证明了刺五加叶可以通过调节以上三种酶的含量发挥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本实验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并为刺五加叶的潜在治疗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5.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尿液代谢组学研究高效化学同位素标记(CIL)衍生化结合液质联用(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是使用靶向特定官能团的试剂标记生物样本,使所有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代谢物生成相应的衍生代谢物,在提高总体代谢组学覆盖率的同时,将同位素引入标记代谢物中,使重同位素试剂衍生的代谢产物作为轻同位素试剂衍生代谢物产物的内标,从而提高代谢产物的定性及定量精度。本研究采用基于CIL LC-MS的刺五加叶治疗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方法,分别对胺/酚类亚代谢组和羧酸类亚代谢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刺五加叶能够通过体内多种通路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代谢紊乱,与传统尿液代谢组学研究结果相比,CIL LC-MS法筛选出了更多潜在生物标记物,并覆盖更多体内代谢通路,得到了覆盖率更广、定量更精准的代谢组学结果。同时,在每条通路中匹配到更多的具有显着差异的代谢产物,明确通路中上游化合物及下游产物的显着变化及机制,使针对各通路的研究更加全面。最终,从神经保护、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炎症损伤、拮抗氧化应激的角度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阐述。进而为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更加全面的科学依据。综上所述,本论文采用基于大鼠血清、粪便、尿液以及脑组织多种生物样本的代谢组学方法,进行刺五加叶治疗大鼠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将尿液和粪便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与血清脂质、脑组织神经递质以及粪便胆汁酸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相结合,明确刺五加叶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多种代谢通路的调节作用,对脂质紊乱的调节作用,以及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其次,通过对大鼠粪便的菌群分析和验证实验,阐述刺五加叶可能通过调节微生物-肠-脑轴双向通讯系统发挥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推测刺五加叶增加肠道益生菌含量是其发挥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并采用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结合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体内胺/酚类亚代谢组及羧酸类亚代谢组进行全面分析,从神经保护、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炎症损伤、拮抗氧化应激的角度系统阐述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结合先进的分析技术手段,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为阐明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中药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路线。

杨志康[2](2021)在《叶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终点事件之间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人体叶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Cardio-cerebro vascular disease,CVD)终点事件的关系。方法:2014年1月-12月我中心于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通过多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满足纳入排除标准的调查对象共1926人,对其开展问卷调查、人体指标测量及血液样本的采集。2016年1月到2019年12月共完成了4次随访,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的形式确认CVD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其中曾就诊于区县及以上级别医院或表述有相关检查资料明确支持诊断的对象视作终点事件的发生。未能现场确认的,依次通过调取县医院诊治记录、社保局及公安局登记信息、进村入户调查及电话随访的方式获取问卷信息,并确认研究对象的存活情况。根据测得血清叶酸水平,由低到高划分为三分位,依次为T1-T3,采用有向无环图(Directed acyclic graph,DAG)的方法获得回归分析中的最小充分必要校正集合,将其带入到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中,探讨叶酸水平与CVD终点事件的关系。二者的关系经由限制性立方样条图(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来展示趋势关系。最后通过计算校正后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PAR)探讨改善不适当叶酸水平暴露可减少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人群的CVD终点事件的比例。结果:该研究共1687人完成了随访(男性:727人,女性:960人),中位随访时间为4.75年,失访率为5.8%,共有143人发生了终点事件。(1)叶酸水平T1组与T2和T3组相比,有较高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15.42±9.65比13.23±5.60比11.30±4.15)、更倾向于是男性(48.3%比44.3%比36.6%)和哈萨克族(53.1%比33.0%比13.1%),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校正性别、年龄及BMI等最小充分必要校正集后的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在总体人群中T1组和T3组均较T2组有更高CVD终点事件的风险,分别为1.56倍(P<0.05)和1.05倍(P>0.05);按性别分组的分析结果显示,T1组在男性和女性中均为CVD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男性:HR=1.34,95%CI 0.77-2.34;女性:HR=2.11,95%CI 1.09-4.07),但女性中T3组同样为CVD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HR=1.84,95%CI 1.03-3.29)。(3)校正后的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叶酸水平与CVD终点事件的风险呈U型关系,且男性在叶酸水平约7.5-9.5ng/m L;女性在叶酸水平约4-7.5ng/m L的位置有最低的CVD终点事件的风险。(4)校正人群归因危险度分析结果显示,将叶酸水平控制在男性7.5-9.5ng/m L和女性4-7.5ng/m L内可以减少男性6.12%和女性3.48%的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CVD终点事件风险。结论:(1)叶酸水平与CVD终点事件的关系呈U型,即叶酸不足或过高均可能为CVD的危险因素。(2)将叶酸水平维持在较理想的范围可分别减少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的男性和女性CVD发病及死亡6.12%和3.48%。

廖芬[3](2020)在《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改善人口营养健康的经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量营养素营养不良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范围内有25亿人存在“隐性饥饿”问题,我国也有近3亿人存在营养不良问题。由于我国传统的饮食结构,微量营养素缺乏对我国农村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影响更大,他们的饮食通常以相对便宜的主食作物为主,缺乏足够数量的高价值营养食品。微量营养素缺乏不仅会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从而导致健康负担增加,还会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全面脱贫战略目标的实现,进而减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控制微量营养素营养不良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事项,中央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进一步强调了其重要性。实践表明,营养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调整饮食结构、营养补充剂、食物强化和作物营养强化四种。但前三种由于各自的局限性,导致总体覆盖范围相对有限。作物营养强化是一种以农业为基础的干预战略,主要通过培育具有较高微量元素含量的主食作物实现,可以有效大面积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具有显着的健康优势和经济效益。然而,我国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起步较晚,尚未大规模种植和推广,对其实际影响和经济效益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深入研究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对人口营养健康的改善作用及其经济评价,对于改善微量营养素营养不良和减轻由此带来的健康负担和经济损失以及助力脱贫攻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营养改善的视角,采用农业经济学、健康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失能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方法、随机对照实验和Becker–De Groot–Marschak(BDM)实验机制为分析框架,创新性的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相结合的视角,采用事前分析与事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探讨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改善人口营养健康的经济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构建宏观层面的经济评价指标、宏观层面的经济评价分析、微观层面的健康效益分析和微观层面的经济效益分析。本研究分别从宏观经济评价、微观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来对中国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对人口营养健康的改善及其经济评价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为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推广、采用和政策制定提供指导和依据。本研究采用多学科交叉的事前分析和事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分析层面进行实证分析,全文共包括4个主要研究内容。首先,宏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经济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部分。本章对作物营养强化经济评价方法——DALYs方法进行了介绍与修正,并以健康经济学中衡量健康资本的DALYs公式为基础,构建了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宏观层面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从宏观层面说明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从而明确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经济价值,为作物营养强化的开展推广提供依据。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是指铁强化农产品、锌强化农产品、维生素A强化农产品以及叶酸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成本效益则主要包括作物营养强化的成本、成本收益率和成本有效性。通过构建的宏观层面的经济评价指标,为开展宏观层面的经济评价分析提供了基础。其次,宏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经济评价部分。立足于DALYs公式,基于上一章构建的经济评价指标,本章采用事前分析的方法,以叶酸强化水稻为例,对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进行了事前经济评价,以了解作物营养叶酸强化水稻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和成本效益,并且将中国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成本效益与其它国家、其它强化方式的进行比较,以期从宏观层面说明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从而为政府开展、推广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提供支撑。并且宏观层面的经济评价说明了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可行性,为微观层面的分析奠定了基础。本章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叶酸强化水稻的经济效益,弥补了以往宏观层面缺乏叶酸强化农产品分析的局限性。再次,微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健康效益的实证分析部分。在明确宏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经济价值可观的基础上,运用发展经济学中衡量健康效益的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分别在河南南阳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泽普县开展了两个营养干预实验,旨在从微观层面采用事后分析方法考察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河南省的叶酸缺乏率是中国最高的地区之一,并且该地区育龄妇女叶酸补充意识较低,是开展叶酸强化玉米营养干预实验的合适地点。因此本研究设计并实施了长达67天的叶酸强化玉米营养干预实验,以了解叶酸强化玉米对育龄妇女叶酸缺乏的影响。本实验招募了123名育龄妇女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锌缺乏率较高,并且地理位置偏远,其他干预措施覆盖范围有限,作物营养强化是改善该地区锌缺乏的有效措施,因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开展锌强化小麦营养干预实验的合适地点。本研究设计并实施了长达8个月的锌强化小麦实验,以了解锌强化小麦对青少年生长迟缓的影响,共有242人参加实验。本章通过两个随机对照实验检验了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对人口营养健康的真实影响,在前面宏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微观层面采用事后分析的方法验证了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及外部效度。最后,微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部分。探讨消费者对于叶酸强化玉米的支付意愿,为了解叶酸强化玉米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提供依据。本章在作物营养强化能够有效改善人口营养健康状况并具有成本效益的基础上,运用实验经济学的前沿研究工具BDM机制来了解消费者对叶酸强化玉米的支付意愿。消费者对营养改善信息的支付意愿是了解叶酸强化玉米经济效益的有效工具。BDM实验仍然选择在河南省南阳市开展,因为营养改善实验是在该地区进行,有前期工作基础,且河南省叶酸缺乏率高,迫切需要改善,而有效地改善则离不开大面积推广,推广又会受到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的影响,因此了解该地区育龄妇女对叶酸强化玉米的支付意愿十分有必要。本次实验共有185名被试参与实验。BDM机制设计不仅可以了解消费者真实的支付意愿,减少“非真诚性”竞价,还可以很好地保证样本的随机性,因此可以更好地了解叶酸强化玉米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并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微观层面消费者个体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指导。研究的基本结论表明,(1)基于DALYs公式的宏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是进行健康效益、经济效益和成本——效益研究的有效量化工具。健康效益评价指标主要是指由于作物营养强化所带来的疾病负担的减少。经济效益指标是采用标准值来货币化疾病负担的减少。成本——效益指标主要包括成本、成本有效性和成本收益率。(2)在宏观层面的经济评价方面,发现我国作物营养叶酸强化水稻的营养干预效果显着,且具有经济性。营养干预以后一年内由于微量营养素缺乏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可以减少86 385.96~173 836.32 DALYs。将其货币化以后发现,作物营养叶酸强化水稻一年所导致的DALYs损失值的减少,可以带来的经济效益为295 008 053元(悲观)至1 187 302 066元(乐观)。并且我国叶酸强化水稻的成本收益率为40.12(悲观估计)至161.46(乐观估计),即每投入1美元的成本可以带来40.12美元(悲观估计)至161.46美元(乐观估计)的产出,具有较高的成本收益率。叶酸强化水稻的成本有效性为12.46(悲观估计)至6.19(乐观估计),即叶酸强化水稻营养干预每减少一个DALYs损失值,需要的成本为12.46美元(悲观估计)至6.19美元(乐观估计),这说明我国叶酸强化水稻也是高成本有效的;(3)微观层面上,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具有良好的健康效益,可以显着改善人口营养健康状况。首先,在河南开展的叶酸强化玉米营养干预实验效果显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改善育龄妇女叶酸缺乏状况;其次,在新疆开展的锌强化小麦营养干预实验虽然效果相对较弱,但这可能是受制于加工方式等原因;(4)微观层面上,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消费者对作物营养强化的支付意愿较高。在河南省开展的BDM实验表明叶酸强化信息能够有效增强育龄妇女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育龄妇女对叶酸强化玉米的支付意愿显着高于普通玉米,调查地区的育龄妇女对叶酸强化玉米愿意支付的WTP的均值为2.88元,对普通玉米愿意支付的WTP的均值为1.41元。人口统计特征和知识水平显着影响育龄妇女对叶酸强化玉米的支付意愿。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综合采用农业经济学、健康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相结合这一新的视角研究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及经济效益。本研究首先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健康经济学领域中衡量健康资本的DALYs公式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宏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宏观层面经济评价实证分析。其次,通过两个发展经济学衡量健康效益的随机对照实验从事后分析的角度揭示了微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对人口营养健康的改善程度及其外部效度,弥补了以往缺乏健康效益事后分析的不足。最后,采用实验经济学中研究支付意愿和经济效益的BDM实验机制探讨了微观个体对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真实支付意愿,可以有效反映作物营养强化的经济效益,弥补了以往支付意愿研究的不足。本研究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分别说明了我国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依据。

杨雄[4](2020)在《食品级发酵菌内5-甲基四氢叶酸的粗提、稳定性及初步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叶酸是人类饮食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也是一种对所有生物都至关重要的维生素,参与体内的很多代谢途径,叶酸的缺乏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而人体自身并不能合成叶酸,需从外界摄取。而叶酸的稳定性很差,极易被氧化分解。目前,叶酸的来源主要是化学合成的叶酸,已被广泛用于强化食品,预防疾病等,但最近的研究显示,合成叶酸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而天然叶酸因其稳定性差的性质限制了它的使用,因此,对于天然叶酸稳定性的研究及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本文选取了一种高产5-甲基四氢叶酸的菌种Lactobacilus sakei LZ217进行培养,扩培后收集菌体。通过超声波法提取菌内的5-甲基四氢叶酸,利用单因素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提取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390 W,超声时间38 min,缓冲液体积16m L,5-甲基四氢叶酸的产量为70.9μg/500 m L发酵液。(2)通过探究Vc的浓度、p H对Vc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谷胱甘肽的浓度、p H对谷胱甘肽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Vc与谷胱甘肽的浓度与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p H对Vc与谷胱甘肽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呈负相关,p H越高,对Vc和谷胱甘肽的抗氧化能力影响越大。通过探究Vc和谷胱甘肽对5-甲基四氢叶酸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在避光,p H=6,温度为25℃条件下,在一定的时间内,Vc和谷胱甘肽对5-甲基四氢叶酸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但一段时间后,便表现出促氧化现象,使5-甲基四氢叶酸快速被分解。通过探究氧化后的Vc和谷胱甘肽对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证实了Vc和谷胱甘肽在氧化后皆能加快5-甲基四氢叶酸的氧化。(3)通过探究Vc和谷胱甘肽联合(Vc-GSH)的浓度,p H,质量比对Vc-GSH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越高,抗氧化能力保持时间越长,p H越高,抗氧化能力保持时间越短,提高Vc或者谷胱甘肽的浓度,皆能提高Vc-GSH的抗氧化能力。通过研究Vc-谷胱甘肽对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Vc和谷胱甘肽联合的保护效果远高于Vc和谷胱甘肽单独使用,且能有效避免Vc和谷胱甘肽促氧化现象的发生。通过Vc与谷胱甘肽对彼此的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Vc和谷胱甘肽具有相互抗氧化作用,这初步解释Vc与谷胱甘肽联合作用的机理。(4)利用Vc和谷胱甘肽联合增强5-甲基四氢叶酸的稳定性这一特性,将菌内提取的5-甲基四氢叶酸应用于牛奶中,添加0.1 g/L的Vc和0.2g/L的谷胱甘肽联合作保护剂,探究5-甲基四氢叶酸在牛奶中的稳定性,并对储存过程中的温度、光照条件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25℃时,18天后,5-甲基四氢叶酸保留率为76.16%,而4℃条件下,保留率为86.21%,室内自然光照条件下的5-甲基四氢叶酸保留率为64.16%,避光条件下保留率为76.16%。基本实现了5-甲基四氢叶酸在牛奶中的应用。

孙娜娜[5](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红星照耀中国》(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浅谈歌词的特点》《变化》《系列动漫片<熊出没>》《饮食禁忌》(节选)》文中提出

徐清波[6](2020)在《有机-无机杂化仿生纳米药物的构建及抗肿瘤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利用纳米载体递送抗肿瘤药物,已成为一种有效的的肿瘤治疗手段。有机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及可设计性,同时无机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理化特性,功能多样。因此,将这两种材料整合而发展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为肿瘤诊断及治疗提供新型多功能纳米载体。光热-化疗协同治疗具有多方面的互补性、良好的抗肿瘤特性和低毒副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由于金纳米笼(Au nanocages,AuNCs)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较高光热转换效率和光热稳定而被用于光热协同抗肿瘤治疗平台。化疗药物与AuNCs通过被动方式载药,不仅导致其载药量低,而且药物容易泄漏;同时AuNCs缺乏肿瘤主动靶向性,最终导致光热-化疗协同抗肿瘤治疗的效果有限。因此如何提高载药量、降低药物泄漏和增加肿瘤主动靶向性,最终实现以AuNCs为载体的光热-化疗精准协同治疗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将肿瘤细胞膜包裹在AuNCs表面,并使用硫酸铵梯度主动载药法制备肿瘤细胞膜包裹载阿霉素(Doxorubicin,DOX)金纳米笼(DOX@CAuNCs),不仅提高载药量、降低药物泄漏,而且增加肿瘤主动靶向性。另一方面,肿瘤组织高还原性GSH和乏氧环境是肿瘤细胞所处微环境的重要特征。声动力治疗(Sonodynamic therapy,SDT)通过对肿瘤部位进行超声,进而激活声敏剂产生活性氧(Reative oxygen species,ROS)来杀伤肿瘤细胞。SDT与光动力治疗相比,SDT具有深部组织穿透力、精准肿瘤聚焦和毒副作用低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在SDT治疗过程中,不仅肿瘤乏氧环境导致ROS产量不足,而且肿瘤高GSH环境导致产生的ROS失活,最终引起肿瘤治疗失败。声敏剂锰卟啉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高的单线态氧产率和类似过氧化氢酶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锰卟啉水溶性不足、容易聚集和非肿瘤靶向性,导致声敏剂锰卟啉在肿瘤SDT治疗中受到限制。因此降低瘤内GSH浓度、改善肿瘤乏氧环境及提高锰卟啉靶向性是改善SDT治疗效果面临的主要问题。金属有机配体锰卟啉与二氯氧化锆自组装成锰卟啉纳米金属有机框架(NMn-MOF),不仅能够通过肿瘤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靶向到肿瘤部位,而且还能通过降低肿瘤内GSH浓度,同时催化肿瘤部位H2O2产生氧气并改善肿瘤乏氧环境,最终增强SDT治疗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肿瘤细胞膜包裹载阿霉素金纳米笼(DOX@CAuNCs)的制备和表征。使用醇还原法制备银纳米立方,并通过氯金酸电化学置换银纳米立方的方法制备AuNCs。使用硫酸铵主动载药法将不同比例DOX加入细胞膜包裹载硫酸铵AuNCs中,制备得到不同载药量和包封率的DOX@CAuNCs。使用动态光散射仪测定DOX@CAuNCs水合粒径为105.8 nm,Zeta电位为-30.5 m V。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DOX@CAuNCs形貌,发现其表面覆盖一层厚度约为9 nm细胞膜结构。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证实,DOX@CAuNCs被肿瘤细胞膜包裹。体外光热实验表明,细胞膜包裹和载入DOX对AuNCs光热转换效率和光热稳定性没有影响。研究了DOX@CAuNCs的释药行为,发现无激光照射时DOX稳定存在于DOX@CAuNCs中;但在808 nm激光照射下,DOX从DOX@CAuNCs中可控释放。(2)研究DOX@CAuNCs光热-化疗协同抗肿瘤作用。DOX@CAuNCs不仅能降低血浆蛋白吸附,而且避免巨噬细胞吞噬,同时显着延长SD大鼠体内血液循环半衰期。DOX@CAuNCs对H22肿瘤细胞具有特异主动“归巢”靶向性,并主动靶向到H22荷瘤小鼠肿瘤部位,而在网状内皮系统丰富的组织中分布较少。DOX@CAuNCs被H22肿瘤细胞摄取后,在激光照射下DOX从DOX@CAuNCs中释放并进入细胞核。进一步在H22荷瘤小鼠体内证实,肿瘤组织中DOX@CAuNCs在808 nm激光照射下可控释放DOX,并随照射次数增加DOX释放量随之增加。研究发现在808 nm激光照射下,DOX@CAuNCs对H22肿瘤细胞进行光热-化疗协同杀伤,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进一步使用808nm激光照射H22荷瘤小鼠肿瘤部位发现,滞留在肿瘤的DOX@CAuNCs将光能有效转变为热能,引起肿瘤部位的温度显着升高。DOX@CAuNCs对H22荷瘤小鼠进行光热-化疗协同治疗结果表明,在808 nm激光照射下肿瘤完全消融,小鼠生存期显着延长,而无明显毒副作用。(3)纳米金属有机框架仿生过氧化氢酶的合成与表征。将金属有机配体锰卟啉(Mn-TCPP)与二氯氧化锆通过热溶剂法,制备得到锰卟啉纳米金属有机框架(NMn-MOF)。制备的NMn-MOF水合粒径为70.0 nm。通过TEM观察,NMn-MOF为类球形纳米粒,大小均一,孔隙尺寸约为1.2 nm。使用氮气吸附曲线分析得到,NMn-MOF孔径为1.1 nm,比表面积为292.1 m2/g,孔体积为0.605 cm3/g。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NMn-MOF中Mn价态为Mn2+、Mn3+和Mn4+三种。使用循环伏安法和停留光谱法研究NMn-MOF在H2O2溶液中Mn价态的变化,发现其在H2O2溶液中Mn3+/Mn4+之间能够相互转化。进一步发现NMn-MOF能够持续、多次催化H2O2产生氧气,具有类过氧化氢酶活性。超声NMn-MOF和H2O2混合悬浮液,能够产生ROS。此外,NMn-MOF具有良好的T1加权核磁成像功能。(4)NMn-MOF对肿瘤的声动力治疗作用。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发现,相比于金属有机配体Mn-TCPP,NMn-MOF更容易被肿瘤细胞摄取,并定位于溶酶体。在肿瘤细胞中,NMn-MOF能降低胞内GSH浓度。观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发现,肿瘤细胞在乏氧环境中超声时,NMn-MOF比Mn-TCPP和NMOF能产生更多ROS,并对肿瘤细胞具有更强杀伤效果,且Mn-MOF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评价了超声下,NMn-MOF对H22和4T1荷瘤小鼠抗肿瘤、抑制肺转移和生物安全性。结果表明超声治疗后H22和4T1肿瘤体积变小,并且没有进一步增长,同时小鼠生存期显着延长。通过对4T1荷瘤小鼠肺结节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发现NMn-MOF结合超声治疗后能够显着抑制肺转移。观察肿瘤组织CD31、VEGF和HIF-1α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NMn-MOF在超声治疗后,不仅破坏肿瘤血管,而且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同时改善肿瘤乏氧环境。重要组织H&E染色、血象和血液指标检测均表明,NMn-MOF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进一步验证了NMn-MOF在H22荷瘤小鼠体内具有良好T1-MR对比成像功能。

陈燕虹[7](2020)在《疏肝温胆汤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疏肝温胆汤在H型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中医药在防治H型高血压方面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2019-2020年间于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0名肝郁痰瘀证型的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按照1:1的比例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缬沙坦胶囊,80mg po q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颗粒剂干预:疏肝温胆汤颗粒,1包冲服qd,每周5包。两组均不给予任何其他中药及中成药。疗程为3个月。分别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0L)、血管内皮功能(N0、ET-1)、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指标等变化,探讨疏肝温胆汤在H型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结果治疗前,两组H型高血压患者在SBP、DBP、Hcy、FOL、NO、ET-1、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在血压方面,治疗前试验组的SBP水平为159.80±11.91mmHg,DBP水平为90.35±6.81mmHg,对照组的SBP水平为159.35±6.94mmHg,DBP水平为91.48±8.21mmHg;治疗后试验组的SBP水平为132.83±9.921mmHg,DBP水平为74.49±12.20mmHg,对照组的SBP水平为136.68±7.78mmHg,DBP水平为85.93±6.80mmHg;两组治疗前后SBP和DBP的差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舒张压的差异性更为显着(P<0.01);在降压疗效方面,试验组的降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降压总有效率为85%,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中医临床疗效方面,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下降,两组间进行比较,试验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值相比,亦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血清检测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试验组的Hcy、ET-1等水平下降,而FOL、NO水平上升,组间进行比较,各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值相比,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异常(P>0.05),无发生不良事件。结论疏肝温胆汤能够降低肝郁痰瘀证型的H型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血同型半胱氨酸、叶酸、ET-1、NO水平及中医临床证候,且安全性较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的Hcy/叶酸代谢、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提示疏肝温胆汤在H型高血压防治中可能多机制地发挥作用。

翟一静[8](2020)在《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代谢检测方法及与脑卒中发病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缺血性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病,由于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以及高致残率的特点,使之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残的首位原因,所带来的全球卫生经济负担和家庭损失是不容忽视的。自1969年以来,学者们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冠心病、卒中以及多种心血管疾病形成的一个可以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浆中Hcy的前体物质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denosyl homocysteine,SAH)水平很有可能是比Hcy更为敏感的心血管疾病指示物。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非高危人群的数倍,并且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等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对于脑卒中的发病、治疗及预后的意义更为重大。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作为SAH在甲硫氨酸循环中的上游产物,血液中SAH和SAM含量的检测方法对于相关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已受到广泛关注。血液中的SAH和SAM在肾脏代谢重吸收,两种化合物在尿液中含量对于相关疾病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尿液中SAH和SAM含量检测方法少有报道,尚缺乏一种准确、快速、简单的检测方法。大脑作为人体内耗氧量最高的器官,短时间的缺血缺氧即可造成神经元细胞发生不可逆的坏死。此种低氧微环境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对脑卒中等疾病的转归造成影响。SAH作为可能比Hcy更为敏感的心血管疾病指示物,其对于脑卒中发病的潜在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首先通过人群研究,探究缺血性脑卒中的致病因子以及Hcy、SAH与脑血管损伤的关联性,阐明SAH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敏感筛查指标和治疗靶点的可行性。基于小分子离子对试剂三氟乙酸的运用,在优化了三种用于净化尿液样本的固相萃取小柱并阐述了相关机制后,建立了一种准确、快速、简单测定尿液中SAH和SAM含量的离子对色谱-固相萃取新方法,方法成功用于实际样品检测,为SAH和SAM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再者,利用氧-葡萄糖剥夺细胞模型,探究SAH在缺血性卒中发病中的凋亡相关机制,为进一步明确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理以及开展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及其代谢产物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究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密切相关的致病因子,阐明Hcy、SAH作为潜在的导致脑微血管内皮损伤因素的关联性,明确SAH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筛查敏感性指标及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招募健康个体240人、脑卒中高危个体143人和脑卒中患者189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并结合相应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手段,获取三组人群不良生活方式、既往慢性病史和家族史情况,以及常见临床指标信息,并测得与Hcy代谢密切相关的SAM、SAH等物质的构成与代谢差异情况。结果:通过对各组间研究对象进行性别、年龄匹配并且剔除信息缺失者后,最终将78例健康者、80例脑卒中高危者和88例脑卒中患者纳入统计分析中。BMI指数、腰臀比的测量结果显示,患者组及高危组人群的测量值均大于健康组人群(P<0.05)。患者组及高危组人群中吸烟者所占比例远高于健康组人群,两组中吸烟者人数超过健康组中吸烟人数的二倍(P<0.05)。健康组中有体育锻炼习惯的人数最多,且该项指标在三组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婚姻状况及是否饮酒这两项指标在三组人群之间未见显着的统计学差异。三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测量结果表现为患者组>高危组>健康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测定结果表现为,健康组>高危组>患者组(P<0.05)。高危组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患者组和健康组(P<0.05)。患者组的血糖值略低于高危组和健康组(P<0.05)。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结果表现为,患者组>高危组>健康组(P<0.05)。高危组和患者组的尿酸均值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测定结果在三组人群之间未见显着的统计学差异。患者组内有高血压病史的人数最多,高危组次之,健康组内无高血压病史者(P<0.05)。健康组内无糖尿病史者,高危组内有糖尿病史者所占比例略高于患者组(P<0.05)。在既往有TIA发作的个体中,有17人属于患者组,14人属于高危组,健康组内无既往TIA发作的研究对象(P<0.05)。患者组中既往有脑卒中病史的人数远多于高危组和健康组(P<0.05)。高危组人群中有脑卒中家族史的个体数多于患者组和健康组(P<0.05)。患者组血浆中Hcy含量显着高于高危组和健康组,并且三组人群之间Hcy的含量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健康组人群血浆中SAM的含量最高,高危组次之,患者组最低(P<0.05)。血浆中SAH含量在三组人群之间无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SAM/SAH比值的结果表现为,患者组<高危组<健康组,且患者组与健康组之间的SAM/SAH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小结:Hcy对脑卒中发病的危害性始终存在,SAH与缺血性脑卒之间的关系复杂且密不可分,仍需开展更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以论证二者之间的确切联系。同时,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将对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及改善预后起到重要影响。第二部分:尿液中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和S-腺苷甲硫氨酸检测新方法建立运用及其固相萃取机制研究摘要:目的:建立检测尿中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和S-腺苷甲硫氨酸(SAM)的离子对色谱新方法,研究检测SAH和SAM尿液样本的固相萃取相关机制。方法:考察了Elut PBA、Bond Elut PRS、Bond Elut CBA三种固相萃取小柱对尿液样本中SAH和SAM的萃取效果并研究了相关萃取机制。样品加入30%高氯酸沉淀蛋白,上清经最优的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洗脱液通过0.25μm滤膜过滤后收集于进样小瓶中备用。样品中的SAH和SAM经三氟乙酸作为离子对试剂的离子对色谱分离后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完成检测。结果:确定Elut PBA为最佳的固相萃取小柱,并阐明了相关萃取机制。SAH和SAM在0.1-10μmol/L和0.5-6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4.6492x-0.0718(R2=0.9998)、y=9.4968x+0.8157(R2=0.9999)。SAM和SAH的检测限(LOD)分别为0.01和0.006μmol/L,定量限(LOQ)分别为0.04和0.02μmol/L。SAM和SAH的日内和日间精度均低于1.38,回收率在83.65%至98.41%之间。小结:建立了一种测定尿中SAH和SAM的离子对色谱新方法,阐明了相关固相萃取机制,方法准确、快速、简单、经济,阐明的相关机制对SAM和SAH的其它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成功运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第三部分: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凋亡相关分子机制研究目的:探究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诱导b.End3细胞凋亡的具体分子机制。方法:利用b.End3细胞构建氧-葡萄糖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添加3-脱氮腺苷(3-deazaadenosine,3-DZA),使得b.End3细胞内SAH含量堆积。通过对细胞内总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检测及CCK-8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来分析b.End3细胞受损情况。采用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干预组的细胞凋亡率。利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测定各处理组中凋亡相关蛋白以及信号通路有关蛋白的表达量情况。结果:根据不同接种密度时细胞的生长状态,确定以9*103个/100μl接种密度用于后续研究当中。根据不同氧-葡萄糖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时间导致细胞损伤的程度以及细胞存活率的结果,确定OGD 25小时为最适宜干预时长。LDH测定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3-DZA组、OGD组及3-DZA+OGD组的LDH释放量均明显增加,并且各处理组之间LDH释放量依次增加,各组之间的释放量均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存活率测定结果显示,3-DZA组、OGD组及3-DZA+OGD组细胞存活率均显着下降,以3-DZA+OGD组的细胞存活率最低。在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得的细胞凋亡率结果中,3-DZA+OGD组的总凋亡率显着高于其余处理组,并且各处理组间的总凋亡率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3-DZA组、OGD组及3-DZA+OGD组中Bcl-2/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降。促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C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3-DZA组、OGD组及3-DZA+OGD组中呈现依次增加的趋势。JNK信号通路蛋白p-JNK/JNK的相对表达量的趋势与Cleaved-caspase-3/Caspase-3蛋白的表达趋势相一致。Western blot结果中各组间蛋白表达量的差异均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添加阻断剂SP600125后,3-DZA+OGD+IN组细胞内LDH释放量要少于3-DZA+OGD组,并且前者的细胞存活率要显着高于后者(P<0.05)。流式细胞术对三组细胞凋亡率的测定结果表明,3-DZA+OGD+IN组细胞的总凋亡率显着低于3-DZA+OGD组(P<0.05)。3-DZA+OGD+IN组细胞中Bcl-2/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3-DZA+OGD组。促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Caspase-3蛋白以及信号通路蛋白p-JNK/JNK的相对表达量趋势一致,均表现为3-DZA+OGD+IN组中表达量低于3-DZA+OGD组的现象(P<0.05)。小结:SAH能够造成b.End3细胞损伤并导致b.End3细胞内凋亡率升高和相关促凋亡蛋白表达的升高以及抑凋亡蛋白表达的下降,通过对MAPK信号通路的三条重要分支通路的Western blot检测确定了SAH致凋亡的具体调控信号通路--JNK通路。进一步在回复实验的基础上明确了SAH通过JNK信号通路的激活得以诱导b.End3细胞内凋亡现象的发生。

潘凤瑜[9](2020)在《新疆额敏县农、牧、城区人群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水平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叶酸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病率和叶酸缺乏率在新疆农、牧、城区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进一步分析影响HHcy和叶酸缺乏的相关因素。方法:2014年1月至12月,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额敏年龄≥15岁的当地居民进行Hcy和叶酸水平的抽样调查。比较了不同区域人群的Hcy和叶酸水平、HHcy患病率和叶酸缺乏率的差异。Hcy水平≥10umol/L为HHcy,叶酸水平<3ng/ml为叶酸缺乏。结果:共纳入1926人,其中城区885人(45.9%),农区861人(44.7%),牧区180人(9.4%)。牧区人群叶酸水平最低,其次是农区,城区人群叶酸水平最高(3.3比6.5比7.2ng/ml,P<0.001)。三个区域的Hcy水平虽无差异(14.2比13.3比13.2umol/L,P=0.202),但亚组分析在女性、哈族、非饮酒、中低文化程度中,牧区的Hcy水平显着高于其他区域。牧区HHcy和叶酸缺乏率最高(82.2%和54.8%),其次是农区(69.7%和8.3%)和城区(68.4%和2.6%)(均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城区居民相比,牧区居民HHcy患病风险较高(OR=1.90,95%CI:1.11-3.27);牧区和农区居民叶酸缺乏的风险也较城区居民较高(牧区:OR=11.51,95%CI:7.09-18.67;农区:OR=1.91,95%CI:1.30-2.82)。结论:1.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牧区居民叶酸水平最低;2.牧区居民的HHcy和叶酸缺乏患病率最高。

徐艳昀[10](2019)在《联合递送抗肿瘤纳米前药系统》文中认为由于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的复杂性、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以及单一药物临床使用的局限性,随着我们对恶性肿瘤的各种分子机制和信号转导途径的理解的逐步加深,联合化疗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纳米制剂在联合化疗领域的应用。纳米制剂用于联合化疗需要复杂的优化策略以确定合适的药物组合、不同药物的最佳剂量和比例,实现精确的药物控制释放、协同性抗肿瘤作用以及其他重要性质(如安全性和稳定性)。纳米前药结合了前药和纳米制剂的优势,能够实现药物的同步递送和控制释放,增强抗肿瘤效果。将纳米前药与联合化疗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负载多种化疗药物、改善药物的理化性质、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提高载药量以及联合递送疏水性药物和亲水性药物。通过不同前药分子的共组装或以纳米前药作为药物载体还可以便捷地调控用于联合化疗的不同药物的比例。具有主动靶向功能并对多种肿瘤微环境具有刺激响应性的纳米前药可以提高联合化疗的抗肿瘤效果。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对抗肿瘤药物的靶向递送和肿瘤微环境刺激响应的控制释放,恶性肿瘤的传统联合化疗,纳米药物传递系统和纳米前药用于抗肿瘤药物联合递送进行了概述,最后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以喜树碱(CPT)和吉西他滨(GEM)为起始物,合成了以二硫键连接的还原敏感的两亲性小分子前药CPT-SS-GEM。CPT-SS-GEM不需要任何其他辅料就可在水体系中自组装形成平均粒径为293±9 nm的球形纳米前药胶束,实现CPT与GEM联合递送。CPT-SS-GEM纳米前药的载药量极高,为42.6%(CPT)和32.2%(GEM)。在肿瘤细胞内还原性环境中(pH 6.5、5.0+2 mM DTT)该纳米前药快速同时等比释放CPT和GEM两种母体药物,3小时内的药物累积释放量达到90%以上,这种CPT与GEM的同步控制释放使CPT-SS-GEM纳米前药对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协同性抑制作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MCF-7/ADR细胞的耐药性。第三章:虽然CPT-SS-GEM自组装纳米前药可实现CPT与GEM的联合递送与同步控制释放,但是其胶体稳定性差、易团聚沉淀,且药物固含量很低(<0.7 mg/mL),无法满足后续的动物体内实验要求。为改善CPT-SS-GEM纳米前药存在的不足,并提高纳米前药中CPT/GEM摩尔比,增强CPT与GEM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协同性抑制作用,本章合成以二硫键连接的PEG化CPT前药CPT-SS-mPEG2000。通过CPT的π-π堆积作用,CPT-SS-mPEG2000与CPT-SS-GEM共组装形成表面PEG化的还原敏感的CPT-SS-mPEG2000/CPT-SS-GEM纳米前药,联合递送CPT与GEM。该纳米前药的形貌为棒状纳米胶束,其平均长度233±29 nm、平均长径比为3.46±1.34。胶体稳定性显着增强,药物固含量大大提高,共组装纳米制剂中CPT-SS-GEM浓度可达10 mg/mL,CPT-SS-mPEG2000浓度可达100 mg/mL,CPT/GEM摩尔比提高至4.2:1。在肿瘤细胞内的还原性环境中,该纳米前药快速释放出CPT与GEM,对MCF-7和MCF-7/ADR细胞增殖的协同性抑制作用优于CPT-SS-GEM纳米前药。第四章:尽管CPT-SS-mPEG2000/CPT-SS-GEM共组装纳米前药制备简便,药物固含量和胶体稳定性大大提高,但其表面PEG化不利于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摄取,且其缺乏对肿瘤细胞的主动靶向性,因此,本章合成以4-羧基苯硼酸为靶向配体的还原敏感的PEG化CPT前药CPT-SS-PEG2000-CPBA。前药分子CPT-SS-PEG2000-CPBA与CPT-SS-GEM共组装形成平均长度400-500 nm、平均长径比2.25±0.42的棒状纳米前药。该纳米前药依然具有良好的胶体稳定性和较高的药物固含量,CPT-SS-GEM浓度可达8 mg/mL,CPT-SS-PEG2000-CPBA浓度可达80 mg/mL,CPT/GEM摩尔比为4:1。在肿瘤细胞内的还原性环境中,该纳米前药可快速释放CPT与GEM,10小时内CPT与GEM完全释放。4-羧基苯硼酸可与肿瘤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唾液酸特异性结合,使肿瘤细胞对纳米前药的摄取量显着增加。多药耐药细胞MCF-7/ADR对该纳米前药的摄取量为CPT的3.26倍,CPT+GEM混合物的4.32倍。受体饱和实验进一步证实了4-羧基苯硼酸作为主动靶向配体的有效性。此外,该纳米前药可有效降低肿瘤细胞,尤其是耐药细胞MCF-7/ADR对药物的外排,与纳米前药共培养4小时后MCF-7/ADR细胞的药物外排量仅为CPT的1/13,CPT+GEM混合物的1/9。联合指数计算结果表明,该纳米前药对MCF-7/ADR细胞增殖的协同性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强,优于CPT-SS-mPEG2000/CPT-SS-GEM纳米前药。荷4T1乳腺肿瘤小鼠的药物体内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前药可选择性在肿瘤部位富集,尾静脉给药24小时后其在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约为游离CPT和CPT+GEM混合物的2.5倍。第五章:肿瘤细胞从肿瘤原发部位向远端器官的转移是导致恶性肿瘤成为致命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对有效治疗恶性肿瘤至关重要。羟基氯喹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转移,但是其发挥作用通常需要较高的用药剂量从而导致对正常组织或细胞的毒副作用。本章合成以透明质酸为载体和主动靶向配体的还原敏感的高分子前药HA-ss-HCQ。HA-ss-HCQ在生理pH 7.4的水体系中自组装形成平均粒径为203±30 nm的纳米前药囊泡。HA-ss-HCQ纳米囊泡可在肿瘤细胞内的还原性环境中快速释放出羟基氯喹,24小时内的药物累积释放量超过90%。高转移性的乳腺癌细胞4T1表面CD44受体的表达量大大增加,HA与CD44的特异性结合显着增强了4T1细胞对负载尼罗红的HA-ss-HCQ纳米前药的摄取,受体饱和实验进一步证实了HA作为主动靶向配体的有效性。体外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表明该纳米前药可以显着地抑制4T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对4T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率分别为82.32±2.92%和79.85±5.89%。在4T1乳腺癌的肺转移小鼠模型中,HA-ss-HCQ纳米前药大大减少了小鼠肺部肿瘤结节的数量,有效地抑制4T1细胞向小鼠肺部的转移,并可缓解因肿瘤转移造成的小鼠体重的急剧下降。此外,HA-ss-HCQ纳米前药可作为纳米药物载体联合递送HCQ与其他药物,协同性抑制原位肿瘤增殖和肿瘤细胞转移。综上所述,基于两亲性前药分子的自组装和共组装,本论文构建了一系列肿瘤细胞还原性微环境刺激响应的纳米前药系统用于抗肿瘤药物的联合递送,为改善传统联合化疗的不足、增强抗肿瘤药物协同性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减轻或避免过度使用纳米载体材料造成的毒副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叶酸的摄取在疾病预防上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叶酸的摄取在疾病预防上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缺血性脑卒中
        1.1.1 缺血性脑卒中概述
        1.1.2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及主要病理环节
        1.1.3 缺血性脑卒中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1.1.4 缺血性脑卒中常用药物
    1.2 刺五加叶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1.2.1 刺五加叶概述
        1.2.2 刺五加叶主要化学成分
        1.2.3 刺五加叶主要药理作用
    1.3 代谢组学
        1.3.1 代谢组学概述
        1.3.2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1.3.3 脂质组学研究方法
        1.3.4 代谢组学在缺血性脑卒中研究中的应用
        1.3.5 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代谢组学研究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清脂质组学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2.1.2 刺五加叶主要活性组分的制备及成分分析
        2.1.3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2.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2.1.5 组织病理学检查
        2.1.6 血清脂质代谢轮廓采集
        2.1.7 数据分析
        2.1.8 基于UPLC-TQ/MS的神经递质定量分析
        2.1.9 基于UPLC-TQ/MS的神经递质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刺五加叶主要活性组分成分分析
        2.2.2 组织病理学检查
        2.2.3 血清脂质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2.2.4 血清脂质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2.2.5 血清脂质组学通路分析
        2.2.6 神经递质定量研究
        2.2.7 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研究
    2.3 小结
第3 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粪便代谢组学研究及其对微生物-肠-脑轴的影响
    3.1 实验部分
        3.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3.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3.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3.1.4 粪便代谢轮廓采集
        3.1.5 数据分析
        3.1.6 基于UPLC-TQ/MS的大鼠粪便胆汁酸定量分析
        3.1.7 粪便菌群的16S r RNA测序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3.2.2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3.2.3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通路分析
        3.2.4 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大鼠粪便胆汁酸的定量研究
        3.2.5 刺五加叶对大鼠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
    3.3 小结
第4章 刺五加叶通过对益生菌的调节作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验证
    4.1 实验部分
        4.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4.1.2 菌群培养及菌液制备
        4.1.3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4.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4.1.5 粪便菌群的16S r RNA测序
        4.1.6 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测定
        4.1.7 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等生化指标检测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
        4.2.2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4.2.3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4.3 小结
第5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5.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5.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5.1.4 尿液代谢轮廓采集
        5.1.5 数据分析
        5.1.6 ELISA法对通路分析进行验证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5.2.2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5.2.3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通路分析
        5.2.4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体内代谢通路的影响验证
    5.3 小结
第6章 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6.1 实验部分
        6.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6.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6.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6.1.4 尿液样本同位素标记衍生化
        6.1.5 尿液代谢轮廓采集
        6.1.6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6.2.2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6.2.3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结果的科学解释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
本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叶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终点事件之间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绪论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地点介绍
        1.2 纳入标准
        1.3 样本量估算
        1.4 伦理审核
    2 方法
        2.1 建立基线资料
        2.1.1 问卷调查
        2.1.2 体格检查
        2.1.3 血液指标实验室检查
        2.2 随访实施
        2.2.1 随访内容
        2.2.2 终点事件
        2.3 相关定义或标准
    3 质量控制
        3.1 研究设计阶段
        3.2 资料收集阶段
        3.3 数据录入阶段
    4 统计学分析
    5 技术路线图(流程图)
结果
    1 叶酸水平与CVD终点事件的关系
    2 限制性立方样条图
    3 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叶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终点事件之间关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表 1 随访调查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3)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改善人口营养健康的经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作物营养强化相关研究
        2.1.1 作物营养强化的内涵与意义
        2.1.2 国际作物营养强化研究进展
        2.1.3 中国作物营养强化研究进展
    2.2 营养健康经济评价相关研究
        2.2.1 微量营养素与营养健康的关系
        2.2.2 营养健康影响因素
        2.2.3 营养健康经济评价方法
    2.3 消费者农产品支付意愿相关研究
        2.3.1 消费者农产品支付意愿的测量方法
        2.3.2 消费者农产品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
        2.3.3 消费者对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支付意愿研究
    2.4 理论基础
        2.4.1 人力资本理论
        2.4.2 消费者效用理论
    2.5 概念界定
        2.5.1 作物营养强化
        2.5.2 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
        2.5.3 经济评价
        2.5.4 消费者行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作物营养强化改善营养健康的背景与发展现状
    3.1 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现状
        3.1.1 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现状
        3.1.2 微量营养素缺乏对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的影响
    3.2 作物营养强化提出的背景与比较优势
        3.2.1 作物营养强化提出的背景
        3.2.2 营养强化的主要方式
        3.2.3 作物营养强化的比较优势
    3.3 作物营养强化改善营养健康的发展现状
        3.3.1 作物营养强化的发展现状
        3.3.2 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对营养健康的干预情况
        3.3.3 作物营养强化干预的经济效益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宏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经济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4.1 健康损失的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S)方法
        4.1.1 DALYs公式
        4.1.2 公式中的贴现率
        4.1.3 对公式的修正
    4.2 健康效益评价指标
        4.2.1 铁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评价指标
        4.2.2 锌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评价指标
        4.2.3 维生素A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评价指标
        4.2.4 叶酸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评价指标
    4.3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4.3.1 铁强化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4.3.2 锌强化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4.3.3 维生素A强化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4.3.4 叶酸强化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4.4 成本效益评价指标
        4.4.1 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成本
        4.4.2 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成本有效性
        4.4.3 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成本收益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宏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经济评价的实证分析——以作物营养叶酸强化水稻为例
    5.1 作物营养叶酸强化水稻经济评价的内涵
        5.1.1 叶酸强化水稻健康效益的影响因素
        5.1.2 叶酸强化水稻健康效益的货币化
        5.1.3 叶酸强化水稻的相关费用
    5.2 作物营养叶酸强化水稻经济评价的数据收集
        5.2.1 叶酸缺乏的功能结果
        5.2.2 叶酸缺乏目标群体相关数据
        5.2.3 叶酸强化水稻相关数据
    5.3 作物营养叶酸强化水稻的经济评价
        5.3.1 叶酸强化水稻的健康效益分析
        5.3.2 叶酸强化水稻的经济效益分析
        5.3.3 叶酸强化水稻的成本——效益分析
        5.3.4 与其他国家、其他营养干预措施的成本——效益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微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健康效益的实证分析
    6.1 随机对照实验方法
        6.1.1 随机对照实验的流程
        6.1.2 干扰变量的控制
    6.2 实验设计
        6.2.1 实验地点、实验对象和实验物的选择
        6.2.2 实验内容和实验流程
        6.2.3 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6.3 实验方法
        6.3.1 健康干预措施和健康指标测量方法
        6.3.2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6.3.3 实验效果研究方法
    6.4 叶酸强化玉米营养干预实验结果
        6.4.1 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6.4.2 干预前后样本饮食叶酸摄入变化情况
        6.4.3 干预前后样本血液叶酸变化情况
        6.4.4 样本血液叶酸含量改善情况
    6.5 锌强化小麦营养干预实验结果
        6.5.1 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6.5.2 干预前后样本生长迟缓发生率变化情况
        6.5.3 样本生长迟缓发生率改善情况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微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以作物营养叶酸强化玉米为例
    7.1 支付意愿测量方法的选择
        7.1.1 支付意愿测量方法的比较
        7.1.2 BDM机制
    7.2 BDM拍卖实验机制设计
        7.2.1 实验地点、实验物和实验对象的选择
        7.2.2 实验前的准备
        7.2.3 实验流程
    7.3 实验参与者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7.3.1 参与者的基本特征分析
        7.3.2 参与者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7.4 计量模型与结果分析
        7.4.1 模型构建的理论框架
        7.4.2 变量设置和模型估计
        7.4.3 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重视事前经济评价,完善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评价指标
        8.2.2 增加政策资金投入,优化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路径选择
        8.2.3 加强公众认知教育,扩大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覆盖范围
        8.2.4 整合信息资源渠道,提高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经济价值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8.3.1 研究不足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育龄妇女叶酸强化玉米营养干预实验调研问卷
附录B:BDM实验流程及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4)食品级发酵菌内5-甲基四氢叶酸的粗提、稳定性及初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清单
第一章 引言
    1.1 叶酸简介
    1.2 叶酸代谢对人体的影响
    1.3 化学合成叶酸的安全隐患
    1.4 叶酸的检测
        1.4.1 叶酸纯品的测定方法
        1.4.1.1 紫外分光光度法
        1.4.1.2 直接比色法
        1.4.1.3 茚三酮比色法
        1.4.2 植物材料及复合纤维素制剂中叶酸的检测
        1.4.3 保健食品中叶酸的测定方法
        1.4.3.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4.3.2 高效液相柱后衍生法
        1.4.3.3 单扫描示波极谱法
        1.4.4 食品中叶酸的检测
        1.4.4.1 微生物法
        1.4.4.2 荧光偏振和荧光强度测定法
        1.4.4.3 化学法测量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质谱法(MS)
    1.5 叶酸的来源与分布
    1.6 叶酸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1.7 Vc、谷胱甘肽简介
    1.8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发酵菌内5-甲基四氢叶酸的提取及条件优化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产5-甲基四氢叶酸菌种的培养
        2.2.2 超声波法提取菌体中5-甲基四氢叶酸与检测
        2.2.3 超声波法提取菌内5-甲基四氢叶酸的单因素实验
        2.2.3.1 超声波功率的选择
        2.2.3.2 超声波工作总时间的选择
        2.2.4 超声波提取响应面优化法试验设计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菌内5-甲基四氢叶酸的检测
        2.3.2 5 -甲基四氢叶酸产量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实验
        2.3.2.1 超声波功率的选择
        2.3.2.2 超声波工作总时间的选择
        2.3.2.3 加入的缓冲液体积对5-甲基四氢叶酸产量的影响
        2.3.3 响应面法优化探究5-甲基四氢叶酸产量的最佳条件
        2.3.3.1 试验因素水平的确定
        2.3.3.2 响应面模型回归方程方差分析
        2.3.3.3 5 -甲基四氢叶酸产量响应因子的水平优化
        2.3.3.4 最优条件的确定及验证试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5-甲基四氢叶酸的稳定性探究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Vc对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3.2.1.1 Vc的抗氧化能力
        (1)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还原能力的测定
        (2)Vc浓度的影响
        (3)pH的影响
        3.2.1.2 Vc对5-甲基四氢叶酸的保护效果
        (1)5-甲基四氢叶酸HPLC的检测
        (2)Vc对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3.2.1.3 Vc氧化对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1)不同氧化度Vc的制备
        (2)不同氧化度的Vc对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3.2.2 谷胱甘肽对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3.2.2.1 谷胱甘肽的抗氧化能力
        (1)谷胱甘肽浓度的影响
        (2)pH的影响
        3.2.2.2 谷胱甘肽对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3.2.2.3 谷胱甘肽氧化对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1)不同氧化度谷胱甘肽的制备
        (2)不同氧化度的谷胱甘肽对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3.2.3 Vc-GSH联合对5-甲基四氢叶酸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3.2.3.1 Vc-GSH的抗氧化能力
        (1)Vc-GSH浓度的影响
        (2)pH的影响
        (3)质量比的影响
        3.2.3.2 Vc-GSH对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3.2.3.3 Vc与谷胱甘肽联合作用的机理探究
        (1)Vc对谷胱甘肽稳定性的影响
        (2)谷胱甘肽对Vc稳定性的影响
    3.3 结果与讨论
        3.3.1 Vc对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3.3.1.1 Vc的抗氧化能力
        (1)Vc浓度的影响
        (2)pH的影响
        3.3.1.2 Vc对5-甲基四氢叶酸的保护效果
        (1)5-甲基四氢叶酸HPLC的检测
        (2)Vc浓度对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3.3.1.3 Vc氧化对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1)不同氧化度Vc的制备
        (2)不同氧化度的Vc对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3.3.2 谷胱甘肽对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3.3.2.1 谷胱甘肽的抗氧化能力
        (1)谷胱甘肽浓度的影响
        (2)pH的影响
        3.3.2.2 谷胱甘肽对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1)不同氧化度谷胱甘肽的制备
        (2)不同氧化度的谷胱甘肽对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3.3.3 Vc-GSH联合对5-甲基四氢叶酸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3.3.3.1 Vc-GSH的抗氧化能力
        (1)Vc-GSH浓度的影响
        (2)pH的影响
        (3)质量比的影响
        3.3.3.2 Vc-GSH对5-甲基四氢叶酸稳定性的影响
        3.3.3.3 Vc和谷胱甘肽联合作用的机理探究
        (1)Vc对谷胱甘肽稳定性的影响
        (2)谷胱甘肽对Vc稳定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5-甲基四氢叶酸在牛奶中的应用探究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添加方式
        4.2.2 牛奶中5-甲基四氢叶酸的检测
        4.2.3 牛奶中5-甲基四氢叶酸的储存稳定性研究
        4.2.3.1 光照对5-甲基四氢叶酸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4.2.3.2 温度对5-甲基四氢叶酸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4.2.4 加标回收率实验
        4.2.5 精密度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牛奶中5-甲基四氢叶酸的检测
        4.3.2 牛奶中5-甲基四氢叶酸的储存稳定性研究
        4.3.2.1 光照对5-甲基四氢叶酸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4.3.2.2 温度对5-甲基四氢叶酸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4.3.3 加标回收率实验
        4.3.4 精密度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红星照耀中国》(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浅谈歌词的特点》《变化》《系列动漫片<熊出没>》《饮食禁忌》(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语料介绍
    (一)汉译维
        1、《红星照耀中国》介绍
    (二)维译汉
        1、《浅谈歌词的特点》介绍
        2、《变化》介绍
        4、《饮食禁忌》介绍
二、译文
    (一)汉翻维
        1、《红星照耀中国》(第 145-178 页)译文
    (二)维翻汉
        1、《浅谈歌词的特点》译文
        2、《变化》译文
        4、《饮食禁忌》译文
三、原文
    (一)汉译维
        1.《红星照耀中国》(第 145-178 页)原文
    (二)维译汉
        1、《浅谈歌词特点》(新疆艺术杂志 18·4 第 56-57 页)原文
        2、《变化》原文
        4、《饮食禁忌》(第 1-44,101-134 页)原文
结语
致谢

(6)有机-无机杂化仿生纳米药物的构建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肿瘤治疗现状
    1.2 抗肿瘤纳米药物现状
    1.3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药物的组成及制备
        1.3.1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药物的组成
        1.3.2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药物的制备
    1.4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药物的功能
        1.4.1 有机纳米材料功能
        1.4.2 无机纳米材料功能
        1.4.3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药物的协同功能
    1.5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药物用于肿瘤诊断及治疗
        1.5.1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药物用于光热-化疗协同治疗
        1.5.2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药物用于光动力-免疫治疗协同治疗
        1.5.3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药物用于肿瘤诊疗一体化治疗
    1.6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6.1 本文研究意义
        1.6.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肿瘤细胞膜包裹载阿霉素金纳米笼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试剂和仪器
        2.2.1 试剂及材料
        2.2.2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金纳米笼的制备
        2.3.2 H22小鼠肝癌细胞膜的提取
        2.3.3 H22肿瘤细胞膜包裹载阿霉素金纳米笼的制备
        2.3.4 紫外-可见光谱表征
        2.3.5 粒径、Zeta电位和电镜表征
        2.3.6 光热转换及光热稳定性测定
        2.3.7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
        2.3.8 Western blotting实验测定
        2.3.9 载药量与包封率测定
        2.3.10 药物体外释放及光控释药行为研究
        2.3.11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制备金纳米笼
        2.4.2 载药量和包封率测定结果
        2.4.3 CAuNCs和 DOX@CAuNCs的表征
        2.4.4 SDS-PAGE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
        2.4.5 DOX@CAuNCs的光热转换效率和光热稳定性
        2.4.6 DOX@CAuNCs光控释药行为
    2.5 本章小结
3 肿瘤细胞膜包裹载阿霉素金纳米笼抗肿瘤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试剂和仪器
        3.2.1 试剂与材料
        3.2.2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蛋白吸附实验
        3.3.2 细胞培养
        3.3.3 细胞摄取实验
        3.3.4 H22肿瘤细胞内吞方式研究
        3.3.5 光热-化疗协同对H22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
        3.3.6 光控细胞内药物释放研究
        3.3.7 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因子表达
        3.3.8 H22荷瘤小鼠组织分布研究
        3.3.9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3.3.10 DOX@CAuNCs在小鼠肿瘤部位的滞留实验
        3.3.11 H22荷瘤小鼠肿瘤热成像实验
        3.3.12 H22荷瘤小鼠光声成像实验
        3.3.13 激光诱导荷瘤小鼠肿瘤部位药物释放实验
        3.3.14 H22荷瘤小鼠抗肿瘤及生存期实验
        3.3.15 小鼠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实验
        3.3.16 小鼠体内炎症分析
        3.3.17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巨噬细胞RAW264.7对DOX@CAuNCs的吞噬作用
        3.4.2 DOX@CAuNCs在 SD大鼠体内长循环
        3.4.3 H22 肿瘤细胞对DOX@CAuNCs的靶向摄取
        3.4.4 DOX@CAuNCs的内吞方式
        3.4.5 DOX@CAuNCs在 H22 荷瘤小鼠的组织分布
        3.4.6 光热-化疗协同杀伤肿瘤细胞
        3.4.7 DOX@CAuNCs细胞内光控释药
        3.4.8 激光照射下DOX在H22荷瘤小鼠内的释放
        3.4.9 H22荷瘤小鼠激光照射下肿瘤部位温度变化
        3.4.10 荷瘤小鼠瘤内光声成像
        3.4.11 DOX@CAuNCs在 H22 荷瘤小鼠肿瘤滞留
        3.4.12 DOX@CAuNCs对 H22 荷瘤小鼠光热-化疗协同治疗
        3.4.13 DOX@CAuNCs的初步安全性评价结果
        3.4.14 CAuNCs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3.4.15 CAuNCs对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纳米金属有机框架仿生过氧化氢酶的制备与表征
    4.1 引言
    4.2 试剂和仪器
        4.2.1 试剂
        4.2.2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5,10,15,20-(四羧基甲酯苯基)卟啉的合成
        4.3.2 5,10,15,20-(四羧基甲酯苯基)锰卟啉的合成
        4.3.3 5,10,15,20-(四羧基苯基)锰卟啉和5,10,15,20-(四羧基苯基)卟啉的合成
        4.3.4 NMOF和 NMn-MOF制备
        4.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4.3.6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4.3.7 水合粒径和Zeta电位分析
        4.3.8 X射线衍射分析
        4.3.9 热重分析
        4.3.10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4.3.11 孔隙度和比表面积分析
        4.3.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4.3.13 循环伏安法分析
        4.3.14 快速动力学停流与光谱分析
        4.3.15 催化H_2O_2产生氧气测定
        4.3.16 H_2O_2经NMn-MOF催化后浓度检测
        4.3.17 NMn-MOF溶液超声后ROS检测
        4.3.18 GSH吸附实验
        4.3.19 体外磁共振成像实验
        4.3.20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Mn-TCPP和 TCPP的合成
        4.4.2 NMn-MOF粒径及形貌
        4.4.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
        4.4.4 XRD检测结果
        4.4.5 NMn-MOF热重分析结果
        4.4.6 NMn-MOF的孔隙及比表面积分析结果
        4.4.7 NMn-MOF的 XPS分析结果
        4.4.8 循环伏安法分析结果
        4.4.9 停流光谱分析结果
        4.4.10 NMn-MOF催化H_2O_2 产生氧气结果
        4.4.11 H_2O_2经NMn-MOF催化后浓度变化
        4.4.12 NMn-MOF溶液超声后ROS产生
        4.4.13 NMn-MOF对 GSH吸附作用
        4.4.14 体外核磁成像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纳米金属有机框架仿生过氧化氢酶声动力抗肿瘤作用研究
    5.1 引言
    5.2 试剂和仪器
        5.2.1 试剂
        5.2.2 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肿瘤细胞的培养
        5.3.2 体外安全性实验
        5.3.3 4T1肿瘤细胞的摄取
        5.3.4 NMn-MOF的细胞内吞途径
        5.3.5 肿瘤细胞内GSH检测
        5.3.6 声动力治疗中细胞内ROS检测
        5.3.7 声动力治疗对肿瘤细胞杀伤
        5.3.8 H22荷瘤小鼠组织分布
        5.3.9 声动力治疗对H22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
        5.3.10 声动力治疗对4T1荷瘤小鼠抗肿瘤及抑制转移作用
        5.3.11 H22荷瘤小鼠磁共振成像
        5.3.12 统计学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体外生物安全性评价
        5.4.2 肿瘤细胞对NMn-MOF的摄取作用
        5.4.3 肿瘤细胞对NMn-MOF的摄取途径
        5.4.4 NMn-MOF降低肿瘤细胞内GSH
        5.4.5 超声下细胞内ROS的产生
        5.4.6 声动力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5.4.7 NMn-MOF在 H22 荷瘤小鼠中的组织分布
        5.4.8 声动力治疗对H22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
        5.4.9 声动力治疗对4T1荷瘤小鼠抗肿瘤和抑制肺转移作用
        5.4.10 磁共振成像
    5.5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6.1 主要研究结果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疏肝温胆汤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H型高血压的现代研究进展
        1.1.1 Hcy、H型高血压的定义
        1.1.2 H型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
        1.1.3 H型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1.1.4 西医防治进展
    1.2 H型高血压的中医研究进展
        1.2.1 H型高血压的认识
        1.2.2 H型高血压的病因病机
        1.2.3 辨证论治
        1.2.4 疏肝温胆汤治疗H型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和方法
        2.1.1 病例来源
        2.1.2 病例选择
        2.1.3 样本量估算
        2.1.4 研究分组
        2.1.5 干预措施
        2.1.6 观察指标
        2.1.7 伦理审查
        2.1.8 统计学处理
    2.2 研究结果
        2.2.1 基线资料
        2.2.2 两组血压水平及降压疗效的比较
        2.2.3 治疗前后两组Hcy、FOL(叶酸)水平的比较
        2.2.4 治疗前后两组NO、ET-1的比较
        2.2.5 治疗前后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2.2.6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疗效的比较
        2.2.7 安全性指标
    2.3 讨论
        2.3.1 疏肝温胆汤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
        2.3.2 疏肝温胆汤对H型高血压患者Hcy/叶酸代谢的影响
        2.3.3 疏肝温胆汤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3.4 疏肝温胆汤对H型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
        2.3.5 疏肝温胆汤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安全性指标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8)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代谢检测方法及与脑卒中发病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及其代谢产物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尿液中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和S-腺苷甲硫氨酸检测新方法建立运用及其固相萃取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凋亡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一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和S-腺苷甲硫氨酸检测方法及其在生物样本中运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新疆额敏县农、牧、城区人群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水平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内容和方法
    3.判断标准
    4.质量控制
    5.统计方法
    6.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10)联合递送抗肿瘤纳米前药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药物传递系统概述
        1.1.1 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概念
        1.1.2 抗肿瘤纳米药物传递系统
        1.1.3 抗肿瘤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现状
    1.2 抗肿瘤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靶向性
        1.2.1 被动靶向性抗肿瘤纳米药物传递系统
        1.2.2 主动靶向性抗肿瘤纳米药物传递系统
        1.2.3 刺激响应性抗肿瘤纳米药物传递系统
        1.2.4 双重刺激响应性抗肿瘤纳米药物传递系统
    1.3 恶性肿瘤的联合化疗
        1.3.1 传统联合化疗
        1.3.2 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用于抗肿瘤药物联合递送
    1.4 纳米前药用于抗肿瘤药物联合递送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CPT-SS-GEM纳米前药:协同性联合递送喜树碱与吉西他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耗材
        2.2.2 实验仪器与测试条件
        2.2.3 两亲性前药分子CPT-SS-GEM和CPT-CC-GEM的合成
        2.2.4 前药分子临界聚集浓度(CAC)的测定
        2.2.5 CPT-SS-GEM与CPT-CC-GEM纳米前药的制备和表征
        2.2.6 CPT-SS-GEM与CPT-CC-GEM纳米前药的稳定性评价
        2.2.7 CPT-SS-GEM纳米前药的还原敏感性研究
        2.2.8 CPT-SS-GEM和CPT-CC-GEM纳米前药的体外药物释放
        2.2.9 细胞株与细胞培养
        2.2.10 CPT-SS-GEM纳米前药的细胞摄取
        2.2.11 体外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2.2.12 联合指数计算
        2.2.13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PT-SS-GEM和CPT-CC-GEM的化学结构表征
        2.3.2 CPT-SS-GEM和CPT-CC-GEM的临界聚集浓度(CAC)
        2.3.3 CPT-SS-GEM与CPT-CC-GEM纳米前药的制备和表征
        2.3.4 CPT-SS-GEM与CPT-CC-GEM纳米前药的稳定性
        2.3.5 CPT-SS-GEM纳米前药的还原敏感性
        2.3.6 CPT-SS-GEM与CPT-CC-GEM纳米前药的体外药物释放
        2.3.7 CPT-SS-GEM纳米前药的细胞摄取
        2.3.8 体外细胞毒性
        2.3.9 联合指数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PT-SS-m PEG_(2000)/CPT-SS-GEM纳米前药的构建及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耗材
        3.2.2 实验仪器与测试条件
        3.2.3 前药分子CPT-SS-m PEG_(2000)的合成
        3.2.4 CPT-SS-m PEG_(2000)的临界聚集浓度(CAC)的测定
        3.2.5 CPT-SS-m PEG_(2000)/CPT-SS-GEM纳米前药的制备及表征
        3.2.6 CPT-SS-m PEG_(2000)/CPT-SS-GEM纳米前药的稳定性研究
        3.2.7 CPT-SS-m PEG_(2000)/CPT-SS-GEM纳米前药的体外药物释放
        3.2.8 细胞株与细胞培养
        3.2.9 CPT-SS-m PEG_(2000)/CPT-SS-GEM纳米前药的细胞摄取
        3.2.10 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3.2.11 联合指数计算
        3.2.12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PT-SS-m PEG_(2000)的化学结构表征
        3.3.2 CPT-SS-m PEG_(2000)的临界聚集浓度(CAC)
        3.3.3 CPT-SS-m PEG_(2000)/CPT-SS-GEM纳米前药的制备和表征
        3.3.4 CPT-SS-m PEG_(2000)/CPT-SS-GEM纳米前药的稳定性
        3.3.5 CPT-SS-m PEG_(2000)/CPT-SS-GEM纳米前药的体外药物释放
        3.3.6 CPT-SS-m PEG_(2000)/CPT-SS-GEM纳米前药的细胞摄取
        3.3.7 体外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3.3.8 联合指数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PT-SS-PEG_(2000)-CPBA/CPT-SS-GEM纳米前药的构建及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耗材
        4.2.2 实验仪器与测试条件
        4.2.3 CPT-SS-PEG_(2000)4羧基苯硼酸(CPT-SS-PEG_(2000)-CPBA)的合成
        4.2.4 CPT-SS-PEG_(2000)-CPBA临界聚集浓度(CAC)的测定
        4.2.5 CPT-SS-PEG_(2000)-CPBA/CPT-SS-GEM共组装纳米前药的制备和表征
        4.2.6 CPT-SS-PEG_(2000)-CPBA/CPT-SS-GEM纳米前药的体外药物释放
        4.2.7 CPT-SS-PEG_(2000)-CPBA/CPT-SS-GEM纳米前药的细胞摄取评价
        4.2.8 药物蓄积和外排评价
        4.2.9 体外细胞增殖抑制评价
        4.2.10 联合指数与剂量降低指数计算
        4.2.11 药物体内分布评价
        4.2.12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PT-SS-PEG_(2000)-CPBA的化学结构表征
        4.3.2 CPT-SS-PEG_(2000)-CPBA/CPT-SS-GEM纳米前药的制备和表征
        4.3.3 CPT-SS-PEG_(2000)-CPBA/CPT-SS-GEM纳米前药的体外药物释放
        4.3.4 CPT-SS-PEG_(2000)-CPBA/CPT-SS-GEM纳米前药的细胞摄取
        4.3.5 药物蓄积和外排
        4.3.6 体外细胞增殖抑制评价
        4.3.7 联合指数与剂量降低指数计算
        4.3.8 药物体内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HA-ss-HCQ前药纳米囊泡:主动靶向递送羟基氯喹抑制乳腺癌肺转移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耗材
        5.2.2 实验仪器与测试条件
        5.2.3 HA-ss-HCQ的合成
        5.2.4 HA-ss-HCQ纳米前药的制备和表征
        5.2.5 HA-ss-HCQ纳米前药的体外药物释放
        5.2.6 HA-ss-HCQ纳米前药的体外细胞毒性
        5.2.7 HA-ss-HCQ纳米前药的细胞摄取
        5.2.8 体外抗细胞迁移-细胞划痕实验
        5.2.9 体外抗细胞迁移和侵袭-Transwell实验
        5.2.10 HA-ss-HCQ纳米前药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5.2.11 HA-ss-HCQ纳米前药的体内抗肿瘤转移活性评价
        5.2.12 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HCQ-ss-NH2和HA-ss-HCQ的化学结构表征
        5.3.2 HA-ss-HCQ纳米前药的制备和表征
        5.3.3 HA-ss-HCQ纳米前药的体外药物释放
        5.3.4 HA-ss-HCQ纳米前药的体外细胞毒性
        5.3.5 HA-ss-HCQ纳米前药的细胞摄取
        5.3.6 体外细胞迁移-细胞划痕实验
        5.3.7 体外迁移和侵袭-Transwell实验
        5.3.8 HA-ss-HCQ纳米前药的体内抗肿瘤转移评价
        5.3.9 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动物实验伦理审查表
附录Ⅱ:缩写词对照表
附录Ⅲ: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叶酸的摄取在疾病预防上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D]. 汪戎锦. 吉林大学, 2021(01)
  • [2]叶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终点事件之间关系的研究[D]. 杨志康. 石河子大学, 2021
  • [3]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改善人口营养健康的经济评价研究[D]. 廖芬.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4]食品级发酵菌内5-甲基四氢叶酸的粗提、稳定性及初步应用研究[D]. 杨雄.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2)
  • [5]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红星照耀中国》(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浅谈歌词的特点》《变化》《系列动漫片<熊出没>》《饮食禁忌》(节选)[D]. 孙娜娜. 新疆大学, 2020(07)
  • [6]有机-无机杂化仿生纳米药物的构建及抗肿瘤作用研究[D]. 徐清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7]疏肝温胆汤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燕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7)
  • [8]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代谢检测方法及与脑卒中发病相关性研究[D]. 翟一静.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 [9]新疆额敏县农、牧、城区人群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水平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D]. 潘凤瑜.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10]联合递送抗肿瘤纳米前药系统[D]. 徐艳昀.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叶酸摄入在疾病预防中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