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晋商文化底蕴 振兴晋中经济建设

发掘晋商文化底蕴 振兴晋中经济建设

一、发掘晋商文化底蕴 振兴晋中经济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郭泓菁[1](2021)在《晋中地区古村落传统景观格局及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积淀中,古村落在其中极具代表性。晋中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沿黄河一带的农业文明起源地之一,作为山西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古村落众多,人口密集,文化多元,对古村落有着较好的研究基础,有利于总结晋中地区古村落传景观格局的营造和演变格局。本文以晋中地区二十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为例,从生成环境、发展演变、古村落分布等方面出发,并结合实地调研,以空间营造为切入点,具体研究和分析了晋中地区古村落的地域特征、空间分布特点、空间营建规律,总结归纳晋中地区古村落的的区域特征,以营造方式多样的空间形态特征,构建山西晋中地区古村落体系。其次,在景观格局共性认知的基础之上,对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以来,因制度政策等社会环境剧变影响的晋中地区古村落发展演进历程,进行了阶段划分与分析,共经历了空间解构与演变、空间扩张与演变、空间重构与演变的三个阶段,并通过不同阶段的村落空间、院落空间、街巷空间、公共空间这四个演变要素进行分析,对其趋势进行预测及发展过程中呈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最后,文章从景观格局和演变两个方面对晋中地区古村落的景观格局的营造分析及古村落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并且基于晋中地区古村落的价值与景观格局衰败的现状,提出景观格局保护与活化的理念,并通过店头村的实际案例进行了设计实践。对于我国目前的城市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及推动村落形态的保护,起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科学意义。

冯钰崎[2](2021)在《晋中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民经济收入不断提升的形势下,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也随之提高,他们渴望远离城市污染、噪音,渴望利用休假时间亲近自然,去体验独特的绿色食物、休闲的生活。基于人们的这种生活的诉求,休闲农业由此诞生。休闲农业不但使广大市民的需求得以满足,并且也为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产业结构以及供给侧改革等起到了关键作用。晋中市毗邻山西省会太原,交通便利、发达的农业、多元化的文化,外加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使得该市成为我国的休闲农业示范市。但当地的休闲农业是否与民众的发展需求相符、能否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提供保障、能否为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仍需进行进一步仔细研究。采用了文献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晋中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对其在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立足于解决市场需求、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的视角提出合理建议,进而为当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对休闲农业及有关概念进行概述。第二,对当地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并参照调查结果对当地休闲农业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经研究发现: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独特的文化资源、市场发展空间较大,存在良好的发展机遇,并且为当地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促进了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发展。但晋中市休闲农业依然存在服务设施不完善,整体水平不高;活动参与度低,且“农味”不足;产品缺乏创新,发展模式雷同;民俗文化缺失,发展内涵单调;从业人员素质低,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宣传力度不够,品牌尚未形成等问题。通过对此类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一产业的长足发展阶段要做到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坚持以“农”为本,彰显三农特质;科学考察规划,因地制宜开发;挖掘农业文化,提升品质内涵;提升团队素养,提升服务质量;大力开展营销宣传工作,加大核心品牌建设力度,促进这一产业的长足发展。

王佳楠[3](2021)在《晋商静升王氏家训研究》文中指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家风建设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受到了高度重视。晋商的辉煌时代已经结束,但晋商家族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可以从中挖掘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风土,其背后的历史值得研究和借鉴。王家代代传承,给后人留下了宏大的建筑景观,宅院内的诸多门联匾额也刻有教诲子孙恪守规矩的箴言,共同构成了王氏家训的丰富内涵。论文的研究过程,首先是对王氏家训广义内涵进行梳理,在已有的晋商家训文献中将前人的成果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村王家大院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现存建筑中涉及家训的楹联、匾额。将其内容按照为人处世持家治学的不同主题进行分类,并借用相关方志如《灵石县志》《山西通志》中的人物记载和善行记录来例证家族成员对家训的践行。其次,分别选取了朱子家训和乔氏家训作为比较对象,一个是古代优秀家训,另一个是同时期同类型家族家训代表,探讨不同家庭之间家训制定的区别和联系,及其映射出的历史环境、人文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最后,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新环境,探讨晋商王氏的家训对于当代家风建设活动具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以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可以利用哪些渠道对优秀的传统家训进行保护与传承。党中央多次提及要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倡导传承红色家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静升王氏从白手起家到富贾一方,历经数代不息,涌现出大批仁人志士,也得益于王氏家族严格的家庭教育和勤俭务实的家庭氛围。研究晋商家训并发扬其优秀的家训文化响应了习近平同志强调的“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的要求。

胡燕琪[4](2021)在《山西省寿阳县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历史悠久,拥有深厚的文化遗产和人文积淀,通京大道和榆盂道贯穿全县,东至阳泉市,西接榆次区,北入盂县,作为我国古代连接第二、三阶梯的重要交通线路,是晋冀、晋京通衢要道,具有军事、政治等方面的信息传递、商贸往来等功能。沿线村落的形成、发展兴衰、经济、自然及社会环境、空间形态都深受古驿道的影响。对古驿道及沿线村落进行梳理以及人文脉络的整合,更为全面地了解道路交通对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作用。论文以寿阳县通京大道和榆盂道13个沿线晋商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研读和实地走访调研,梳理古驿道历史沿革、沿线村落概况,深入剖析沿线晋商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并对其进行现状分析和保护探讨,提出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县域发展略尽绵力。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论述了本文的题目来源,引出研究目的和意义,明确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通过查阅文献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类综述后提出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第二部分,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梳理寿阳地区古驿道的历史沿革,分析生成古驿道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第三部分以寿阳地区沿线13个晋商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村落功能的差异性进行分类,分析道路交通与沿线村落生成兴衰的密切关系,梳理论述13个村落的概况,总结发展现状,并对其完整性与环境协调性进行综合评定,以全面的视角阐释驿道沿线村落。第四部分,通过实地调研,基于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的现状形态格局,从总体布局、街巷空间、节点空间、院落空间、重要建筑五个方面分析论述其空间特征,深入剖析古驿道对沿线村落空间特征产生的影响,并通过两个村落案例进行全面详实的分析,为相关的基础分析提供实证依据。第五部分,以整体性、原真性、分层保护、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四项保护原则,从自然环境、古驿道、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个方面入手,将古驿道线性遗产进行整体系统保护。在充分挖掘村落文化遗产及其价值的基础上,探索持续发展思路,为实现区域范围内线性空间的整体联动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武志琳[5](2021)在《古村落空间形态的演进与保护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新绛县光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村落作为人类聚居发展中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它的生成与演变,见证着人类百万年的生存发展轨迹;记录着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背景、经济水平、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等关键信息;映射着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人们的自主意识、行为能动和村落空间的互动关系。然而,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工具的变革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对村落原有的空间格局和生活状态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得村落空间肌理、整体风貌和人文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本文以晋南地区第五批传统村落光村作为研究对象,加入地理学和社会学的学科研究法,分析了光村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成环境;采用发生学方法,运用历时的、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梳理了仰韶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到近代时期光村具体的形态特征,通过分析社会、自然、人文等因素对光村形成、发展、鼎盛到衰落的演变历程,深度剖析其演变动因、演变规律及演变机制,意图揭示在时间演进和空间耦合的相互影响下,光村古村落物质形态与非物质文化的形成原因和表现状态,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探讨在新的时空坐标系中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方式与发展策略,希望为村落研究与保护提供一种新的解析途径。本文的研究框架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从研究起源与背景、目的与意义、对象与内容、方法与框架四方面来回答了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和如何研究的问题。然后基于现有传统村落空间演进的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其观点,拓展本课题的研究视角。第二部分以宏观整体视角对山西省南部的传统村落进行了一个简单概括,首先简要分析了山西省传统村落的形成条件及分布特征,在循序渐进的分析了晋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最后提出了晋南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现状及村落的发展优势,为后续对光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铺垫。第三部分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选取晋南地区——光村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等方式来对该村落的整体表征进行一个全面分析。首先以地域性构建为基础、历时性演变为脉络、共时性研究为补充、交汇性特征为总结,阐述了光村形成背景与历史轨迹。其次通过分析村落的整体形态特征与演化机制,从空间格局形态、民居建筑特征、公共建筑特征、文化艺术传统四方面解析了村落现时的静态实体特征,并分析了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演化动因及其演化机制。最后在当代全球化和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光村保护与发展的保护原则与构建方式,探索村落形态保护与发展的多元途径。

陈婷[6](2020)在《乔家大院周边环境空间重塑策略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又名在中堂,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历经100多年的建造历程,于民国初期最终形成现在的规模,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乔家大院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特色的大型晋商宅院,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北方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处清代民居建筑群,是最具代表性的晋商民居大院建筑,具有相当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文化价值。然而在近些年来的保护与发展中,由于过于追求经济效益,采用了过度的开发建设手段,仅着眼于文物建筑本体的保护,而忽略了对文物周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彻底摒弃了周边环境,导致其周围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边传统民居院落全被拆除,出现了历史环境风貌缺失,街巷肌理消失,历史记忆点被拆除,乔家堡村落结构被破坏等各种问题,原有历史空间环境已经不复存在。同时以保护开发为目的的建设性破坏工程,也让周围环境出现了过于城市规模以及过于商业化等问题,这些都对文物价值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也对周围环境及其文化内涵造成了冲击,造成了周边环境与历史文化的断裂。本文以乔家大院周边环境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乔家大院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保护过程的探究,从而探讨分析乔家大院的价值,同时对于当前问题严重的周边环境进行深入的调研与分析,探究周边环境具体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导致的后果,继而对这些问题从村落结构保护、文化遗产及周边环境保护、城市设计等方面提出周边环境空间的重塑策略以及重点区域的规划设计方案,以期能够解决乔家大院与周边环境空间的保护与发展问题,重塑周边环境历史风貌,延续文物价值。

张乐[7](2020)在《山西省太谷县传统村落北洸村景观改造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传统村落发展具有悠久而绚烂的历史,在我国国土上也遍布着独具特色、形态万千的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中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凝结着珍贵的村落历史记忆,传统村落的自然景观风貌在长时间的积累下逐渐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地域文化和村落景观,传统村落不仅维系着民族精神,还是人类精神和物质的家园,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留下的宝贵遗产。本文先通过分析传统村落现状及存在问题和传统文化在村落景观中的体现,提取传统村落景观的设计元素、地域文化元素、村落建筑色彩元素等,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地形、特色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利用村落历史文化背景,同时还要考虑各空间的组织关系在村落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在传承村落历史文脉的时,提高传统村落环境的基础设施和村落景观资源,设计独具当地文化特色的村落景观。本文利用传统村落北洸村的历史文化特征和独特的传承方式,试从山西省太谷县传统村落北洸村的景观研究下对北洸村进行景观改造设计。解决北洸村现阶段存在的景观问题,改善北洸乡北洸村生活质量并为北洸乡北洸村的发展做出长远的规划设计。

张旭莹[8](2020)在《晋中地区影壁艺术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同质化的趋势日渐增长,唯有发展地域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才能实现文化强国之理想。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以传统建筑重要构件中的影壁作为研究客体,以历史悠久、晋商故里的晋中地区作为研究客体的区域范围。晋中影壁不仅历史源远流长,而且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统文化礼制与风水的背景下,晋中影壁艺术不仅在空间中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还在精神上满足百姓祈福的心理,蕴含了丰富的隐性价值与显性价值。本文以理论与应用两个维度阐述与分析晋中影壁艺术的应用。在理论层面,首先本文对晋中影壁艺术的结构与特性进行分析与综述,从晋中影壁艺术的历史形成因素、形制构造、艺术表征与文化特性以及对比国内各地传统影壁艺术这四个角度系统性论述晋中影壁艺术的建构;第二,因晋中影壁艺术的独特性,笔者以晋中大院为研究区域范围,解析晋中影壁艺术营建习俗与文化内涵,通过分析晋中大院影壁的形制与材质、修建的营建机制、装饰纹样的文化内涵以及呈现的建筑意与人文内涵的关系四个方面,分析晋中影壁艺术隐含的审美观与儒商思想,梳理总结晋中影壁艺术蕴含的文化价值。在应用层面,首先分析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环境中的应用价值与呈现形式,论述晋中影壁艺术所体现的各类型空间布局及其营造的空间氛围,解析晋中影壁艺术建筑意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以道教风水学、传统文化美学、艺术美学和市场需求四方面阐述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第二,以空间作用与空间形式两个角度阐述了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室内空间的应用形式,同时阐述了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园林景观的应用形式;第三,分析晋中影壁艺术的发展与遗存状况,从乡村空间与城市空间两个维度解析晋中影壁艺术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在乡村空间的应用方面,以晋中许村影壁作为具体案例的研究对象,分析许村影壁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艺术介入的方式缓解晋中影壁艺术逐渐没落的问题,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在城市空间的应用方面,剖析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布局的应用规律,笔者以晋中影壁艺术中的“三雕艺术”作为应用切入点,分析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中的应用研究案例,获得相关发展经验;第四,针对晋中影壁艺术的现状及梳理的相关案例经验,提出从晋中影壁自身、情感文化以及完善相关保护政策这三个角度展开晋中影壁艺术的保育工作;在发展方面,以实际情况选择发展模式为前提,提出晋中影壁艺术的设计发展新模式;第五,基于以上理论知识与案例经验,选取晋中市区的民居作为设计实践基地,通过改变民居内的人行路线、空间布局、空间色调及家具陈设等多种设计手法,反映了笔者对于晋中影壁艺术的发展与应用方式的思考与体会。综上所述,笔者以晋中影壁艺术体现的审美观、装饰艺术、风水文化等因素作为分析晋中影壁艺术应用的理论基础,研究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的应用价值与模式,吸取优秀设计案例的经验与教训,为晋中影壁艺术的应用发展做出理论上的指引以及概念设计方案的参考,为我国当下传统地域性文化发展提供新的实践思路与借鉴意义。

韩晓敏[9](2020)在《晋商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应该成为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人才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晋商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商业团队,他们坚持以德为先的伦理道德,形成了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这些精神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道德建设的要求,也是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道德品质。因此,将晋商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挖掘晋商的优秀品德,提炼出晋商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优良品格和传统,探究晋商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寻找晋商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从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晋商精神的内涵及产生的历史条件。晋商精神内涵丰富,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文化底蕴和地理因素。第二部分为晋商精神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晋商在长期的经营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精神,具有继承性、超越性、教育性等特征。第三部分分析晋商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晋商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内在精神素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部分对晋商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进行分析阐述,包括要坚持正确的融入原则和导向,高校要发挥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网络媒体的作用,同时政府和社会也要为晋商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必要的外部坏境。

李洁林[10](2020)在《晋中地区传统村落营建的生态适应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村镇建设的步伐迅速加快,其间暴露出来的村落生态环境破坏、景观同质化等问题逐渐受到重视。而传统村落是适应其自身环境特点长期演化形成的,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特点。本文将通过对晋中地区传统村落生态适应性的探讨,分析总结出其营建过程中的优势,探索其值得借鉴之处,针对本地区村落建设提出生态适应性策略,为解决目前村落建设中日益严峻的生态适应性问题提供参考。本文结合生态适应性以及人居环境学、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方法,分析了晋中地区传统村落营建中的生态适应性现状,借助卫星影像图,空间句法软件Depthmap等作为支持手段,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提出一套系统化、层次化的传统村落营建生态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晋中地区具有特色与普遍性的五个村落:青龙镇村、北洸村、乔家堡村、后沟村和张壁村,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分析评价结果、总结其生态适应性营建策略,并针对本地区的村落建设提出优化对策。通过本文评价,得出五个村落生态适应性等级为较强或中等,总体来说晋中地区的传统村落生态适应性良好。总结得出:传统村落对于直接决定了村落诞生与发展的条件具有绝对的适应性,在村落建设过程中有待对生态用地占比与生态用地破碎度进行规划改善;村落的内部结构以及院落与单体建筑层面评价具有差异性,各有优劣,但总体上都保证了村落居民的生活需求与舒适度,弥补了外部环境的生态适应性不足;个别村落原本的整体风貌发生改变或被破坏的情况较为明显,受此影响村落生态适应性降低。通过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了解传统村落的生态适应性现状,对比得出传统村落营建中的生态适应性优势,为本地区未来村落的生态适应性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有助于解决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村落建设产生的问题,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部分基础资料,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二、发掘晋商文化底蕴 振兴晋中经济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掘晋商文化底蕴 振兴晋中经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晋中地区古村落传统景观格局及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概念基础阐述,研究范围
        1.3.1 概念基础阐述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框架
2 晋中地区古村落的总体概况
    2.1 晋中地区古村落的生成环境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人文环境概况
    2.2 晋中地区古村落发展演进
        2.2.1 区域历史沿革
        2.2.2 发展演进阶段
    2.3 晋中地区古村落分布及现状调研
        2.3.1 晋中地区古村落分布特点
        2.3.2 晋中地区古村落现状调研
        2.3.3 现状调研的问题及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晋中地区古村落的景观格局分析
    3.1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形态分析
        3.1.1 晋中地区古村落的选址构思
        3.1.2 晋中地区古村落的基址类型
        3.1.3 晋中地区古村落的空间形态
    3.2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构成分析
        3.2.1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空间要素构成
        3.2.2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空间序列构成
        3.2.3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文化空间构成
        3.2.4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社会空间构成
    3.3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的影响因素
        3.3.1 自然因素
        3.3.2 人文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的演变及问题分析
    4.1 演变阶段划分与演变因子
        4.1.1 演变阶段划分
        4.1.2 演变因子分类
    4.2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的演变要素分析
        4.2.1 村落空间演变分析
        4.2.2 院落空间演变分析
        4.2.3 街巷空间演变分析
        4.2.4 公共空间演变分析
    4.3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演变的总结与分析
        4.3.1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演变动因总结
        4.3.2 晋中地区古村落的景观格局演变的趋势分析
        4.3.3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演变的问题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保护和利用
    5.1 古村落景观格局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5.1.1 历史价值
        5.1.2 科学价值
        5.1.3 艺术价值
        5.1.4 旅游开发价值
    5.2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的保护
        5.2.1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的保护对象和内容
        5.2.2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保护原则
        5.2.3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的保护途径
    5.3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的活化利用
        5.3.1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活化的内涵
        5.3.2 晋中地区古村落景观格局活化的策略
    5.4 店头村的景观格局的活化发展实践
        5.4.1 店头村村落概况
        5.4.2 店头村现状分析
        5.4.3 店头村景观格局活化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图录
附录二 表录
附录三 晋中地区部分古村落概况统计
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参与科研项目
    2.发表论文
    3.参与实践项目
    4.获得奖项

(2)晋中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休闲
        2.1.2 休闲农业
        2.1.3 乡村旅游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一体化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体验经济理论
        2.2.4 需求层次理论
第三章 晋中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3.1 晋中市休闲农业资源现状
        3.1.1 农业资源现状
        3.1.2 交通资源现状
        3.1.3 文化资源现状
    3.2 晋中市休闲农业的主要模式
        3.2.1 观光采摘模式
        3.2.2 农业生态模式
        3.2.3 农业科技模式
        3.2.4 民俗文化模式
    3.3 晋中市休闲农业市场需求现状
第四章 晋中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服务设施不完善
    4.2 活动参与度低且农味不足
    4.3 产品缺乏创新
    4.4 特色文化挖掘不足
    4.5 从业人员素质低
    4.6 宣传力度不够品牌尚未形成
第五章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5.1 澳大利亚雅拉谷休闲农业发展
    5.2 法国普罗旺斯休闲农业发展
    5.3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
    5.4 成都休闲农业发展
    5.5 对晋中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
第六章 晋中市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
    6.1 拓宽投资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6.2 坚持以“农”为本,彰显三农特质
    6.3 科学考察规划,因地制宜开发
    6.4 结合当地文化,凸显地方特色
    6.5 提升队伍素质,改善服务质量
    6.6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核心品牌建设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晋中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3)晋商静升王氏家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学术史
        1.2.1 有关晋商的综合研究成果
        1.2.2 目前我国对晋商家训的研究成果
        1.2.3 国内对灵石静升王氏家族的研究成果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2章 静升王氏家训概说
    2.1 王氏家族发展历程
        2.1.1 由农及商
        2.1.2 经商仕宦
        2.1.3 衰败没落
    2.2 王氏家训形成背景
        2.2.1 历史条件
        2.2.2 社会风俗
        2.2.3 儒学文化
        2.2.4 经商需要
第3章 王氏家训的内容
    3.1 为人:仁义孝贤,诚信公平
        3.1.1 交友之道
        3.1.2 树德为本
        3.1.3 胸怀宽广
    3.2 持家:规圆矩方,准平绳直
        3.2.1 追忆先祖
        3.2.2 勤劳节俭
    3.3 处世:穷不悖义,达不离道
        3.3.1 淡泊明志
        3.3.2 乐善好施
    3.4 治学:纬武经文,敦诗信礼
        3.4.1 重视教育
        3.4.2 效仿先贤
第4章 比较王氏家训与其他家训
    4.1 王氏家训与乔氏家训
        4.1.1 乔氏家训内容
        4.1.2 王氏家训与乔氏家训的相同之处
        4.1.3 王氏家训与乔氏家训的不同之处
    4.2 王氏家训与朱子家训
        4.2.1 朱子家训内容
        4.2.2 王氏家训与朱子家训的相同之处
        4.2.3 王氏家训与朱子家训的不同之处
    4.3 比较不同家训的意义
        4.3.1 研究家训产生背景
        4.3.2 探究家训制定目的
第5章 静升王氏家训的价值
    5.1 王氏家训的文献价值
        5.1.1 提供晋商研究史料
        5.1.2 反映晋商家庭教育
    5.2 王氏家训的人文价值
        5.2.1 晋商家训的组成部分
        5.2.2 丰富了中国传统家训
    5.3 王氏家训的当代价值
        5.3.1 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5.3.2 提供现代家风建设理论基础
第6章 保护与传承静升王氏家训
    6.1 加强王氏家训宣传力度
    6.2 深度整合王氏家训内容
    6.3 强化王氏家训学习意识
    6.4 构建王氏家训学习平台
    6.5 开发王氏家训周边产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山西省寿阳县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题目来源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2.1 研究范围
        1.2.2 相关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寿阳古驿道及其沿线晋商村落的历史沿革与成因
    2.1 山西省古驿道概况及历史沿革
        2.1.1 商周时期山西地区陆路交通网络
        2.1.2 隋唐时期山西地区陆路交通网络
        2.1.3 明清时期山西地区陆路交通网络
    2.2 寿阳县古驿道概况及历史沿革
        2.2.1 寿阳古驿道历史及路径辨析
        2.2.2 寿阳商道历史沿革
    2.3 寿阳境内古驿道的生成环境
        2.3.1 自然环境特征
        2.3.2 人文环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寿阳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概况
    3.1 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的生成背景
    3.2 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成因分析
        3.2.1 自然环境
        3.2.2 经济因素
        3.2.3 交通因素
    3.3 古驿道沿线村落类型及特征
        3.3.1 商贸驿站型村落
        3.3.2 交通节点型
        3.3.3 军贸混合型
    3.4 寿阳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概况
        3.4.1 东西向主驿道——通京大道
        3.4.2 东北向次驿道——榆盂道
    3.5 沿线传统村落发展现状
        3.5.1 利用现代交通之便继续发展
        3.5.2 走向自然衰落的村落
        3.5.3 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的现状总结与评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寿阳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4.1 村落总体布局
        4.1.1 空间组织模式
        4.1.2 平面形态特征
    4.2 街巷空间
        4.2.1 路网组织结构
        4.2.2 街巷功能
        4.2.3 街巷空间比例尺度
    4.3 节点空间
        4.3.0 广场
        4.3.1 宗祠——聚族而居
        4.3.2 集市——聚贾而居
    4.4 院落空间
        4.4.1 院落群体组合方式
        4.4.2 院落单体类型
        4.4.3 院落空间序列
    4.5 重要建筑
        4.5.1 古驿道遗迹与桥梁
        4.5.2 驿站与急递铺
        4.5.3 寺庙
        4.5.4 阁楼
        4.5.5 民居院落
        4.5.6 名木古树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以寿阳驿及张靖铺为例
    5.1 寿阳驿
        5.1.1 村落概述
        5.1.2 历史沿革
        5.1.3 村落选址及空间特征
        5.1.4 典型建筑
    5.2 张靖铺
        5.2.1 村落概述
        5.2.2 村落选址
        5.2.3 村落空间特征
        5.2.4 典型建筑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寿阳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保护与发展
    6.1 寿阳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原真性原则
        6.1.3 分层保护原则
        6.1.4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6.2 寿阳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保护的措施
        6.2.1 自然环境的保护
        6.2.2 古驿道的保护
        6.2.3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6.2.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6.3 寿阳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发展思路探索
        6.3.1 村落多元文化资源复合发展
        6.3.2 古驿道线性多层次发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古村落空间形态的演进与保护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新绛县光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起源与背景
        1.1.1 研究起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在时空角度下对传统村落空间演化的研究
        1.2.2 研究意义:城镇化进程下传统村落在时空维度的存续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视角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空间演进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山西省南部传统村落概况
    2.1 山西省传统村落形成与分布
        2.1.1 山西省传统村落的形成条件及原因
        2.1.2 山西省传统村落分布规律及其特点
    2.2 晋南传统村落的类型与特征
        2.2.1 晋南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
        2.2.2 晋南传统村落分布特征分析
    2.3 晋南传统村落的问题现状
        2.3.1 村落空间边缘化
        2.3.2 村落发展失衡化
        2.3.3 村落形态扁平化
    2.4 晋南传统村落的发展优势
        2.4.1 村落形态丰富
        2.4.2 历史文化深厚
        2.4.3 区位交通优越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光村村落的生成背景与历史沿革
    3.1 光村村落形态的自然地理特征
        3.1.1 平整的地形地貌
        3.1.2 优越的地理区位
        3.1.3 富饶的土地资源
    3.2 光村村落形态的历时性演变
        3.2.1 仰韶时期——形成
        3.2.2 唐宋时期——发展
        3.2.3 明清时期——鼎盛
        3.2.4 民国时期——衰落
        3.2.5 当代时期——保护
    3.3 光村村落形态的地域性研究
        3.3.1 地域影响下的建筑风格
        3.3.2 民俗视野下的人文环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光村村落形态的的整体性特征分析
    4.1 村落空间格局形态分析
        4.1.1 村落形态分析
        4.1.2 空间肌理分析
        4.1.3 道路系统分析
    4.2 村落民居建筑特征分析
        4.2.1 明代民居
        4.2.2 清代民居
        4.2.3 近代民居
        4.2.4 现代民居
    4.3 村落公共建筑特征分析
        4.3.1 寺庙建筑
        4.3.2 宗祠建筑
    4.4 村落文化艺术传统分析
        4.4.1 晋商文化
        4.4.2 宗族文化
        4.4.3 营建文化
        4.4.4 民俗文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光村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化分析
    5.1 村落演化动因分析
        5.1.1 安全防御的自我考量
        5.1.2 家族聚居的组织模式
        5.1.3 人口增长的内在动力
        5.1.4 观念改变的外在影响
    5.2 村落演化规律分析
        5.2.1 核心空间的转变
        5.2.2 空间秩序的重组
        5.2.3 村落风貌的变化
    5.3 民居演化机制分析
        5.3.1 结构性制约因素的转变
        5.3.2 能动者行为逻辑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光村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6.1 保护原则
        6.1.1 传统建筑的原真性原则
        6.1.2 新旧建筑的协调性原则
        6.1.3 保护发展的可持续原则
    6.2 保护方式
        6.2.1 街区保护
        6.2.2 片区修补
        6.2.3 建筑保留
    6.3 发展策略
        6.3.1 功能活化——节点整合+线路串接
        6.3.2 转型跨越——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乔家大院周边环境空间重塑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要求
        1.1.2 传统民居的独特文化价值
        1.1.3 晋商民居建筑的繁荣发展
        1.1.4 乔家大院周边环境问题突出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2.3 国内相关案例
        1.2.4 国外相关案例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空间界定
        1.3.3 相关概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乔家大院历史沿革与价值分析
    2.1 乔氏家族与清代晋商
        2.1.1 乔氏家族发展沿革
        2.1.2 乔家大院与晋商建筑
    2.2 乔家大院建筑综述
        2.2.1 地理区位
        2.2.2 历史沿革
        2.2.3 建筑规模
        2.2.4 建筑装饰
        2.2.5 文化产品
    2.3 乔家大院的价值分析
        2.3.1 历史价值
        2.3.2 艺术价值
        2.3.3 科学价值
        2.3.4 社会文化价值
    2.4 乔家大院的保护历程
        2.4.1 文物建筑本体保护
        2.4.2 文物周边环境改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乔家大院周边环境问题研究
    3.1 周边环境历史回顾
        3.1.1 60年代的周边环境
        3.1.2 90年代的周边环境
        3.1.3 周边环境空间的作用
    3.2 周边环境空间现状
        3.2.1 东入口广场区域现状
        3.2.2 北侧区域现状
        3.2.3 西侧区域现状
        3.2.4 南侧区域现状
    3.3 周边环境空间现存问题
        3.3.1 保护范围部分失效,文物建筑概念模糊
        3.3.2 建控地带面貌改变,周围土地性质改变
        3.3.3 村落格局受到破坏,历史环境风貌缺失
        3.3.4 传统民居全部拆除,传统街巷肌理消逝
        3.3.5 广场规模尺度失调,传统空间形制破坏
    3.4 周边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与导致后果
        3.4.1 周边环境问题产生原因
        3.4.2 周边环境问题导致后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乔家大院周边环境空间的重塑策略
    4.1 对于09版保护规划的解读
        4.1.1 保护区划
        4.1.2 用地性质调整
        4.1.3 建筑保护与整治
    4.2 对于保护区划的调整
    4.3 环境空间重塑目标
        4.3.1 保护文物建筑周边环境
        4.3.2 重现传统地域生态环境
        4.3.3 延续与展示晋商文化
        4.3.4 坚持可持续发展前景
        4.3.5 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4.4 重塑原则
        4.4.1 还原历史真实性
        4.4.2 整体性设计
        4.4.3 明晰主从关系
        4.4.4 可持续发展
        4.4.5 统筹协调
    4.5 重塑策略
        4.5.1 重塑农业生态环境
        4.5.2 重构景观空间层次
        4.5.3 营造乡愁记忆点
        4.5.4 再现历史景观点
        4.5.5 恢复历史空间格局与肌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乔家大院周边环境空间的重塑规划与设计
    5.1 村堡空间的标识性重塑
    5.2 乡愁记忆点的重塑
    5.3 历史景观点的重塑
    5.4 当铺街与南街的重塑
    5.5 东入口广场空间的重塑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山西省太谷县传统村落北洸村景观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及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5.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5.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6 研究框架
2 传统村落景观的相关概念解析及研究
    2.1 传统村落相关概念
    2.2 传统村落相关理论基础
    2.3 北洸村景观现存的问题
    2.4 传统村落北洸村保护现状概述
    2.5 传统村落北洸村景观改造设计方法
3 传统村落相关案例分析
    3.1 平遥县岳壁乡梁村
        3.1.1 平遥县岳壁乡梁村村落分析
        3.1.2 平遥县岳壁乡梁村现状分析
        3.1.3 平遥县岳壁乡梁村案例总结
    3.2 祁县贾令镇谷恋村
        3.2.1 祁县贾令镇谷恋村村落分析
        3.2.2 祁县贾令镇谷恋村现状分析
        3.2.3 祁县贾令镇谷恋村案例总结
4 山西省太谷县传统村落北洸村概况
    4.1 北洸村区域概况
    4.2 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
    4.3 景观构成要素
    4.4 晋商文化在北洸村景观中的运用
5 传统村落北洸村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5.1 北洸村的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项目区位分析
        5.1.3 基地现状分析
    5.2 传统村落北洸村景观传统文化元素研究
        5.2.1 北洸村景观设计建筑元素研究
        5.2.2 北洸村景观设计装饰元素提取
        5.2.3 北洸村景观设计元素应用方式
    5.3 传统村落北洸村景观设计理念
        5.3.1 设计定位
        5.3.2 设计目标
        5.3.3 设计策略
    5.4 北洸村景观总体优化与提升设计
        5.4.1 总平面设计说明
        5.4.2 功能布局规划
        5.4.3 道路系统分析
        5.4.4 空间结构分析
        5.4.5 景观节点分析
        5.4.6 服务设施分析
        5.4.7 标识系统分析
        5.4.8 灯光系统分析
    5.5 北洸村景观节点优化与改造设计
        5.5.1 北洸村主入口景观设计
        5.5.2 晋商文化街区景观设计
        5.5.3 公共空间活动区景观设计
        5.5.4 传统民居建筑外立面优化设计
        5.5.5 北洸村景观节点设计
    5.6 北洸村景观专项设计
6 结论
7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山西省太谷县传统村落北洸村景观改造设计方案

(8)晋中地区影壁艺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课题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的区域范围
        1.3.2 研究客体的范围
    1.4 研究课题的现状分析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田野调查法
        1.5.2 文献法
        1.5.3 归纳总结法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晋中影壁艺术的概述
    2.1 晋中影壁的形成因素
        2.1.1 晋中影壁形成的文化因素
        2.1.2 晋中影壁形成的社会地位
    2.2 晋中影壁的构造及等级制度
        2.2.1 壁顶
        2.2.2 壁身
        2.2.3 壁座
    2.3 晋中各类型影壁的艺术表征与文化特性
        2.3.1 皇家影壁
        2.3.2 寺观影壁
        2.3.3 晋中民居影壁
    2.4 晋中影壁艺术与各地传统影壁艺术的比较
        2.4.1 晋中影壁艺术特性
        2.4.2 北京四合院影壁艺术特性
        2.4.3 云南白族影壁艺术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晋中影壁艺术的营建习俗与文化内涵解析——以晋中大院为例
    3.1 晋中大院影壁的形制和材质
        3.1.1 晋中大院影壁的布局
        3.1.2 晋中大院影壁的平面形式
        3.1.3 晋中大院影壁的材质
    3.2 晋中大院及影壁营建的民俗原因
        3.2.1 经济因素
        3.2.2 风水文化因素
        3.2.3 晋商人文因素
    3.3 晋中大院影壁修建的营建机制
    3.4 晋中大院影壁装饰纹样的文化内涵
        3.4.1 晋中大院影壁装饰纹样及吉祥诉求
        3.4.2 晋中大院影壁装饰纹样的功能
        3.4.3 晋中大院影壁的审美观点及居宅营造思想
        3.4.4 晋中大院影壁装饰的等级制度
    3.5 晋中大院影壁的“建筑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环境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形式
    4.1 晋中影壁艺术的空间布局与空间营造
        4.1.1 过渡空间
        4.1.2 围合空间
        4.1.3 转折空间
    4.2 晋中影壁艺术的空间设计手法
        4.2.1 隔、曲、聚
        4.2.2 对称与非对称
        4.2.3 复合界面的中介空间
    4.3 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
        4.3.1 道教风水学价值
        4.3.2 传统文化价值
        4.3.3 艺术美学价值
        4.3.4 市场需求价值
    4.4 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形式
        4.4.1 晋中影壁在现代室内空间的形式
        4.4.2 晋中影壁在现代园林景观的形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晋中影壁艺术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5.1 晋中影壁艺术的现状分析
    5.2 晋中影壁艺术在乡村空间中的应用分析——以许村为例
        5.2.1 许村影壁的问题分析
        5.2.2 许村影壁的再设计
    5.3 晋中影壁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应用分析
        5.3.1 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的布局设计
        5.3.2 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中的应用分析
    5.4 晋中影壁艺术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启示
        5.4.1 晋中影壁艺术与晋商文化的联系
        5.4.2 晋中影壁艺术的保育方法与措施
        5.4.3 晋中影壁艺术的设计新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晋中市影壁艺术应用的概念方案设计
    6.1 方案基地分析
    6.2 方案户型
    6.3 现状分析
    6.4 方案设计与分析
        6.4.1 平面布置图
        6.4.2 方案俯瞰图
        6.4.3 方案效果图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晋商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晋商的研究
        2.关于晋商精神的研究
        3.关于利用晋商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晋商精神的内涵及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晋商精神的内涵
        1.晋商
        2.晋商精神
    (二)晋商精神产生的历史条件
        1.晋商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2.晋商精神产生的文化底蕴
        3.晋商精神产生的地理因素
二、晋商精神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晋商精神的主要内容
        1.诚实守信——晋商的成功之道
        2.开拓创新——晋商的智慧胆略
        3.和衷共济——晋商的团队精神
        4.务实经营——晋商的职业素养
        5.经世济民——晋商的社会担当
    (二)晋商精神的特点
        1.继承性
        2.超越性
        3.教育性
三、晋商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内在精神素质
        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3.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2.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三)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晋商精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2.传承晋商精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途径
四、晋商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坚持晋商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1.坚持政治性和思想性原则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3.坚持摒弃与传承相结合原则
    (二)构建晋商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路径
        1.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感染作用
        2.强化实践活动的巩固作用
        3.增强网络媒体的宣传作用
    (三)营造晋商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
        1.政府要积极挖掘晋商精神的内涵及价值
        2.创造晋商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晋中地区传统村落营建的生态适应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晋中地区
        1.3.2 传统村落
        1.3.3 生态适应性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文章框架
2 中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传统村落营建生态适应性研究
        2.1.1 生态适应性研究发展历程
        2.1.2 传统村落生态适应性研究发展历程
        2.1.3 我国传统村落营建中的生态适应性探索
    2.2 层次分析法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2.2.1 风景园林相关领域主要评价方法
        2.2.2 层次分析法发展历程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3 传统村落营建生态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思路
        3.1.1 评价对象
        3.1.2 构建原则
        3.1.3 构建思路
    3.2 评价体系的构建
        3.2.1 生态适应性影响因子确定方法
        3.2.2 生态适应性评价的目标维度
        3.2.3 生态适应性评价指标选择
        3.2.4 评价指标体系
        3.2.5 指标权重的确定
    3.3 评价标准的构建
    3.4 最终评价结果计算方法
4 晋中地区传统村落营建生态适应性评价
    4.1 研究案例的选择
        4.1.1 选择原则
        4.1.2 选择结果
    4.2 传统村落调查研究与分析评价
        4.2.1 传统村落对外部环境的生态适应性
        4.2.2 传统村落内部结构和整体风貌的生态适应性
        4.2.3 传统村落院落及单体建筑的生态适应性
    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1 适应性评价结果
        4.3.3 评价结果分析
5 生态适应性特点总结及对策提出
    5.1 晋中地区传统村落生态适应性特点总结
        5.1.1 传统村落对外部环境的生态适应性特点
        5.1.2 传统村落内部结构和整体风貌的生态适应性特点
        5.1.3 传统村落院落及单体建筑的生态适应性特点
    5.2 晋中地区村落生态适应性营建策略
        5.2.1 村落对外部环境的生态适应性策略
        5.2.2 村落内部结构和整体风貌的生态适应性营建策略
        5.2.3 村落院落及单体建筑的生态适应性营建策略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传统村落营建的生态适应性评价体系及评分标准的构建
        6.1.2 传统村落营建过程中的生态适应性总结
        6.1.3 村落生态适应性营建策略
    6.2 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四、发掘晋商文化底蕴 振兴晋中经济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晋中地区古村落传统景观格局及演变研究[D]. 郭泓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晋中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研究[D]. 冯钰崎.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3]晋商静升王氏家训研究[D]. 王佳楠.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山西省寿阳县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空间特征研究[D]. 胡燕琪.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古村落空间形态的演进与保护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新绛县光村为例[D]. 武志琳.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6]乔家大院周边环境空间重塑策略的研究[D]. 陈婷.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7]山西省太谷县传统村落北洸村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 张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晋中地区影壁艺术的应用研究[D]. 张旭莹.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9]晋商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韩晓敏.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10]晋中地区传统村落营建的生态适应性评价研究[D]. 李洁林. 山西农业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发掘晋商文化底蕴 振兴晋中经济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