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西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对山西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一、山西新型工业化问题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武利珍[1](2020)在《中国近代留学生对外贸易思想研究 ——以工业化发展为视角》文中提出自从人类踏入近代的历史进程,各民族都被卷入世界一体化的发展洪流之中,这个历史发展总趋势在昭示着人们,一个民族的独立与繁荣决不能脱离世界发展的轨道、独立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同样,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下,中国要谋生存、求发展,势必要融入世界经济秩序之中,选择适宜的发展道路,制定适合中国国情外贸发展制度。有效的发展制度需要有进步的理论指导,因此近代中国大量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理论,希望能够为中国如何在世界经济中更好发展提供方案。近代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将西方的对外贸易理论引入中国,并且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较为成熟并符合近代中国国情的外贸思想体系,为近代对外贸易思想的转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历史进入近代,实现民族经济发展其根本出路是实现工业化,因此追求中国工业化发展成为近代留学生对外贸易思想的核心和总体战略目标。近代留学生紧紧围绕工业化问题,展开对外贸易理论的设计,本文对近代留学生对外贸易思想的研究也创新性的以工业化发展为视角进行。文章将近代分三个时期来探索留学生对外贸易思想,运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和比较每个时期具有代表性贸易思想,并结合当时中国国情对其进行评价,总结出近代留学生对外贸易思想对近代工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促进了工业化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第二,促进了近代工业化发展的技术进步;第三,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所需的良好外贸环境和便利条件的落实。中国留学生们的对外贸易思想致力于工业化的发展,学以致用,不断坚持对适用于中国发展的外贸理论探索,不仅推动了近代工业化的进程,同时也为今日对外贸易与工业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它启示我们现代的对外贸易的进行应当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紧密联系中国的实际制定适合中国发展的外贸政策,为外贸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和环境,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工业化,如此,中国才能成为工业强国,在世界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王婉悦[2](2020)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中国过度去工业化的阻滞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跨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中国出现了工业增加值和就业份额快速下降的去工业化现象。与发达经济体在工业效率大幅提升、服务业发展体系完善的基础上进行的典型去工业化不同,现阶段中国的工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服务业尚难承担起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任,此时发生的去工业化是低效率的过度去工业化,会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近年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其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对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改造传统产业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面对中国出现的过度去工业化现象,探究高技术产业在过度去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去工业化和高技术产业的文献,并阐述了高技术产业发展对过度去工业化产生作用的理论机制,高技术产业可以促进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实现对过度去工业化的阻滞作用。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区域间发展差距不断加大。对中国去工业化和过度去工业化现状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在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均出现了过度去工业化的现象,且过度去工业化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消极作用。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对过度去工业化产生阻滞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关联较为紧密,受到的技术溢出效应较强;高技术产业对过度去工业化产生了显着的阻滞作用,并通过推动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中介效应对过度去工业化产生了阻滞作用;高技术产业发展对过度去工业化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在跨越门槛值后,高技术产业才能发挥对过度去工业化的正向阻滞作用。在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促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升级和适应居民消费需求的建议。

孔园园[3](2020)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经验,形成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思想。这一思想初步回答了“为什么要实现工业化”和“如何实现工业化”的问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多年来,学术界有关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工业化思想的研究存在着不足,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为此,本文以抗战时期为大背景,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全面分析,并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思考。论文的第一部分详细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思想、列宁和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思想以及中国近代有识之士工业化思想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形成奠定的思想理论条件。在深入研究这些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抗战时期复杂的时代背景、根据地的实践以及对民粹主义思潮的批判等,分析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形成的社会现实条件。第二部分总结概括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业化的必要性、前提和途径。以抗战时期中国的革命道路和现实国情为背景,论证了实现工业化是民族独立、国富民强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任务和使命,并从民族国家重建、政治民主化和“耕者有其田”政策三方面总结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对实现工业化前提条件的初步认识,最后进一步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开辟的独特的工业化道路及实现工业化的方式。第三部分,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进行了客观评析,指出了它为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和马克思工业化理论发展的贡献。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没能形成系统的工业化理论。总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立足于抗战时期的中国实际情况,开始了对中国工业化问题的初期探索,是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探索过程中的重要思想遗产,对于今天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武晓媛[4](2019)在《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随一国工业演进发生、发展,是国家工业化的一种必然结果。手工艺作为一门古老的“营生”,是传统社会中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基本活动,并依赖“师徒相授、口耳相传”的知识模式世代传承。可以说,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核心生产力的手工艺,它不仅满足了人类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物质需求,而且满足人类文化审美情趣的精神需要。它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基础,又是丰富人类精神生活的“良方”,满足着社会大众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不同诉求,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有适度的存续和发展空间。尽管如此,受传统文化观念控制的古代中国一直没有给予手工艺及手工艺人应有的尊重和认同。近代以降,伴随西方的殖民侵略,近代机器技术与设备随即而来,这对传统工艺的存续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先进的机器技术刺激并促进手工技艺的改良革新,但同时又与手工艺争夺资源、抢占市场,展开激烈地竞争。就近代中国传统工艺整体发展情形言,后者成为主要趋势,机器的冲击甚至造成手工艺的全面崩溃。时至今日,中国已由传统农业国跻身现代工业国前列,并可同世界工业强国开展技术角逐,但仍无法扭转和改变手工艺的生存困境,在现代激烈地商业市场竞争中许多手工艺正急剧衰退甚至消亡。如何使传统工艺与工业化和谐共生,如何使传统工艺理性传承以更好地适应工业现代化要求,成为一个从历史延续至今的重要议题。可见,“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对待传统工艺”,或者说“传统工艺应如何应对工业现代化”是一个值得反复思考和深入探究的问题。不过,这里需要说明一点,传统工艺在不同时代表现出来的功能不尽相同。在传统社会里手工艺是作为国计民生的支柱而存在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多地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所以对它的保护和利用因时代功能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本文重点关注关系民生日用的工艺品在近代中国技术社会转型时期的命运。基于此,本文既是一项关于传统工艺的历史研究,也是对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工艺出路问题的进一步探讨。文章围绕“传统工艺如何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心议题,即如何克服和改进传统工艺的弊端,又如何保持和宏扬传统工艺的价值,立足晚清民国的时代背景,以“中国工业化早期的传统工艺发展策略”这一鲜有关注却极具时代意义的内容作为第一研究主题,以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支撑,探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之际,手工艺的工业现代化问题。通过对中国传统工艺的源头发展策略进行考察,发现在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国人就手工艺的出路问题曾提出过一系列的思想和行动方案,使“日用而不知”的传统工艺呈现在社会大众的视野下。在此基础上,厘清晚清民国工艺策略在整个手工艺工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为当前传统工艺发展提供有效的历史借鉴。本文主体内容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难点及创新之处,提出晚清民国中国技术社会转型期应该如何思考和对待传统工艺的问题,并从源头策略上为手工艺寻找出路,以期获得一些新认识和新主张。第一章主要对工艺观念在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起步时期的演变情况进行研究。指出“工艺”是一个现代意义下的传统词汇,是经过近代多层内涵沉淀后的一种结果。立足于“工艺”的语言学考察,重点对“工艺”一词在近代包含的工业、工艺美术、手工艺等多重意义进行解读,揭示出技术转型期工艺概念演变的内在思想逻辑。同时界定了全文讨论的“传统工艺”范畴,列举了文中涉及的主要工艺门类,并以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作为全文的理论支撑。第二章阐释了晚清民国时期传统工艺问题的产生。自晚明起,资本主义萌芽在以手工为技术基础的工商业中萌生,致使封建统治者与工商业之间产生了巨大矛盾。封建政府开始全面抑制工商业发展,扩大对手工业的破坏。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却采取了与钳制手工艺完全不同的态度,提倡并鼓励西方机器工艺发展,手工艺在封建政府的打压和近代机器技术冲击的双重阻滞下艰难生存。但它却并未被机器技术取代而失去社会技术主体的地位。所以,传统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技术资源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晚清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早期的工艺思想和行动策略进行研究,发现它们的工艺发展策略大致沿着相同路径进行。首先由社会中的有识之士、商政界代表、经济学者以及工艺美术家等从思想层面探讨传统工艺的近代多元价值及其出路问题,对手工艺的认识和理解超出了传统社会的固有意义。而后在学者论证的前提下,再由中央政府主导制定且部分推行某些工艺策略,并且不同时期的工艺策略还体现出了自身的独特性。晚清时期在毫无经验可循的前提下,一切始于初探。社会中一批极具前瞻性认识的有识之士从经济、技术、知识、社会角色以及文化的不同视角阐释了手工艺的新价值,开启了国人从思想层面探索传统工艺如何进入现代社会。清政府积极配合,一改过去“薄手艺、贱百工”的态度和对手工艺的严格管控,从推行工艺教育、创办工艺局和征集手工艺品出洋参展三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把零散、衰颓的传统工艺用新的理念和方式进行重组,适应并推动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北洋政府时期工艺思想和行动策略的最大特点则是继承延续。在“循序渐进”、“以工代赈”和“全面改良”工艺思想的指导下,北洋政府沿着清末“工艺新政”的路线,对晚清工艺策略进行局部调整和修正。它主张的手工艺政策在整个近代中国工艺发展策略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南京国民政府早期,经过工商政学界和工艺美术界热烈讨论,官员和学者对手工艺的价值及其工业现代化的认识已非常深刻,进行了针对手工艺与工业化关系、手工艺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国民政府尝试构建了复兴传统工艺的政策体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艺发展新模式,并次第开展复兴手工艺的行动计划,对中国手工艺事业作出统一规划和安排。经过三个时期演进,中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渐趋成熟。第六章重点研究了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倡导的工艺策略。这一时期手工艺的工业现代化问题由政府主导转向由社会团体承担。“国济”作为政府支持下的社会服务团体,开始独立领导起全国的手工艺事业,提出了“建设性救济”的独特工艺思路。从思想认识上看,“国济”对手工艺的认识已接近了传统工艺问题的本质,强调了传统工艺的改进是一个牵涉多方面的问题,不只依赖于技术改良和革新,还需要组织、资金、人才、市场等不同社会要素的配合;从具体行动上看,“国济”建立了分工兼合作的工艺组织体系,创办了《手工艺》杂志,提供给国人工艺思想交流的平台。在它的组织下手工艺事业发展成为了一场社会运动,增强了传统工艺的社会认同感。第七章结论主要是在总结晚清民国工艺发展策略的演变路径和手工艺实际变化情形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分析了造成这一时期手工艺策略没有取得实效的原因。结合当前国家传统产业和乡村建设发展主题,思考工艺振兴对传统产业改造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以期对当前传统工艺传承与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张听桐[5](2019)在《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成就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每个国家的工业化建设都独具特色,其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的认同和瞩目,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化建设异常艰难。中国究竟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从一个落后农业大国变为比较先进的工业大国,只有分析当时的具体建设状况我们才能得到答案。中国是世界工业化进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后起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化建设备受关注。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对1949-1959年的中国工业化建设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包括五章: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动态等等。第二章,中国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与特点。通过相关史实的分析,明确我国为何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还有我国与苏联、东欧等国家在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的不同,概述新中国前十年工业化的特点及意义。第三章,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与演变。本章将这十年分为三个不同时期,主要可以概括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五”计划时期和大跃进时期,以期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不同阶段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特点与成就。第四章,概括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建设成就,客观分析该时期内工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对当时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思考与经验总结。通过对这十年间工业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总结出可继承的经验与应思考的问题,为以后更好地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工业化提供现实意义。

罗贵明[6](2019)在《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原因、特征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去工业化属于工业化、后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发展脉络中的一环。发达国家先后经历了工业化、后工业化、去工业化的发展路径,而今又提出再工业化。在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省份和地区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开始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而有的省份和地区还处于工业化阶段,需要加速工业化发展。但不可否认,随着新国际劳动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中国对外直接生产性投资出现了大幅增长。本文认为,对外直接生产性投资出现增长,恰恰是去工业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遵循这样一个分析思路,结合中国部分省份和地区出现了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本文分析了中国去工业化的现状、原因、特征与影响,得出了一些较为明确的结论。在分析过程中,本文立足于中国发展现状,先后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也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承接大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是否在总量或结构方面也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二是如果我国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是主动、积极的,还是被动、消极的?三是如果中国出现了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去工业化原因、特征与影响包括哪些方面?四是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去工业化现象对中国去工业化存在哪些值得借鉴之处?五是中国如何应对去工业化,警惕早熟去工业化和预防产业空心化?当前学界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还是较为缺乏,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我国警惕出现早熟去工业化,预防产业空心化,发展新型工业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经济计量法,本文对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原因、特征与影响进行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并提出了应对去工业化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通过采用最近五年的经济数据,对中国去工业化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确认了中国存在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丰富了去工业化研究的内容,从研究内容上体现了一定的创新。通过对中国各省份和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中国虽然总量上还没有出现去工业化现象,但已经存在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在区域性去工业化中,又存在不同类型的去工业化,本文对不同类型去工业化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如何应对区域性去工业化,警惕早熟去工业化,预防产业空心化等,这些内容都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丰富了去工业化的相关研究。(2)立足全球经济竞争和我国实际情况,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去工业化的特征与影响,从研究角度上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情况,分析了我国去工业化的特征和影响,发现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四个特征,这也即是我国去工业化的主要特征。从这个角度分析我国去工业化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东部地区去工业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正确认识去工业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正面和负面影响。(3)通过分析不同部门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关系、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溢出效应,以及制造业产出占比影响因素与制造业就业占比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了中国去工业化原因,扩展了对去工业化形成原因的认识,这也是本文研究内容上的一种创新。本文构建了相关的计量模型,分析了中国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的形成原因,这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促进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分析时,本文采用了文献梳理与理论建构→实证与计量分析→比较借鉴→政策建议这样一个研究思路。依据这个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框架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论。本章主要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国内外关于去工业化的研究现状和评价、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以及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是去工业化的理论分析。当前国内学界对于去工业化内涵存在较多争议,本章在借鉴国内外众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去工业化进行界定,区分了去工业化与产业转移;随后,本章分析了去工业化的影响和去工业化的相关理论。第三章是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分析。本章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建立了总量去工业化和区域性去工业化的度量指标;二是分析了各省份和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三是分析了总量去工业化和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以制造业就业人数和占全国总就业的份额、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制造业出口占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作为度量总量去工业化的指标;以制造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工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作为度量区域性去工业化的指标。在区域性去工业化中,存在积极的去工业化和消极的去工业化,以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和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作为积极去工业化和消极去工业化的度量指标。通过分析发现,中国还没有出现总量去工业化现象,但部分省份和地区出现了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在区域性去工业化中,发现北京、天津、上海、福建等省份和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占比大于15%,且全要素能源效率在0.8以上,认定这些省份和地区发生了积极去工业化现象。河北、山西、甘肃、青海等省份和地区高技术产业占比低于15%,全要素能源效率不到0.8,认定这些省份和地区发生了消极去工业化现象。第四章是中国去工业化原因分析。本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一是分析了不同部门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影响;二是分析了制造业对其他经济部门的溢出效应;三是分析了制造业产出占比的影响因素;四是分析了制造就业占比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不同部门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影响,发现了制造业的需求收入弹性不如服务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变化大,制造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差远大于服务业、农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差。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回归分析验证了这个结果。通过制造业增长率对非制造业就业增长率的回归分析、制造业增长率与农业就业增长率的回归分析、服务业增长率与农业就业增长率的回归分析,证实了制造业部门对非制造业部门存在溢出效应。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了人均实际收入、社会固定资本形成和进出口贸易是影响我国制造业产出的重要因素;人均实际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是影响我国制造业就业变化的重要因素。第五章是中国去工业化特征与影响分析。在分析中国去工业化的特征时,主要基于中国对外直接生产性投资变化角度来进行阐述。本文认为区域性去工业化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结构性去工业化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二是结构性去工业化加速了对外生产性投资;三是区域性去工业化有助于中、西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而消极去工业化的负面影响主要为:一是消极去工业化将导致社会生产效率大幅下降;二是消极去工业化将导致国民经济出现结构性减速;三是消极去工业化将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第六章是去工业化的国际借鉴。本章以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例,分析了发达国家去工业化过程,以巴西和马来西亚为例,分析了其他发展中国家早熟去工业化现象,讨论了发达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去工业化现象对中国去工业化的借鉴之处。第七章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本章首先对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然后在前面各章节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如何应对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警惕早熟去工业化的新思路,提出了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余希田[7](2017)在《张培刚史观的视域 ——以《农业与工业化》为例》文中提出张培刚先生是从湖北山村走出来的世界经济学家,是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是近代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张培刚完成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是第一部从历史上和理论上系统地探讨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的理论专着。该书众采西方经济学之理论方法,将中国作为典型范例,从世界范围来探讨农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要遇到的种种问题,以此成一家之言,建立起一套独特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体系。回顾张培刚先生的学术思想渊源,对先生影响最深的当属熊彼特。无论是“创新理论”中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亦或是方法论上重视经济学说和方法的发展史的研究相结合,均在《农业与工业化》中有所体现。而熊彼特对马克思的倍加推崇,更是直接影响了张培刚。张培刚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深入剖析农业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将遇到的问题,并通过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指导,拓宽了研究视域,多角度、多维度地研究农业工业化问题,一举奠定《农业与工业化》的哲学理论高度。当然,张培刚先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是值得吾辈认真学习和借鉴的。全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释有关张培刚先生的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张培刚先生的生平及思想发展历程,从中展现出不同阶段的经历对先生思想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探究了《农业与工业化》的经济理论来源、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第四部分主要从世界历史理论的视角,深入解读张培刚的农业工业化思想,彰显了张培刚学术思想的理论高度。第五部分则主要围绕张培刚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情怀,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借鉴的地方。

唐湘雨[8](2017)在《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是当今学术界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关注与探索,笔者选择了民国时期中国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广西为个案,来探讨民国时期,特别是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与外部助力是什么,及其对广西工业化的影响是什么?广西工业化取得了哪些进步或成就,存在哪些不足?以此来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在正文第一部分主要是探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的社会概况。从“混乱的政局”、“衰败的经济”和“落后的习俗”三个方面探讨了新桂系主政前广西社会的基本形状,旨在说明广西工业化是在社会动荡、经济落后与民俗保守的状态下展开的,这些都不利于广西的工业化;但是,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既是广西民众普遍的心愿,也是地方实力派新桂系治理广西的需要,这是广西工业化有利的条件。新桂系主政初期,曾发动“广西经济发展出路问题”的讨论活动,虽然这一活动最后没有达成出题者所愿,但是在启迪心智,动员广西人参与经济建设方面是起了一定作用的。而在此之后出现的历史上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论争中,像第一次“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争一样,虽然也未能达成共识,但是这次论争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对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广西工业化是在内部动力的推动与外部助力的促进下开展的。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来自商人的投资、手工业的转型与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文章分析了这一时期广西境内的本土商人与外来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所处的地位与所发挥的作用。由于广西本土商人力量过于弱小,外来的粤港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考察了以广西最出名的土布业与瓷器业,探讨这一时期广西手工业走上工业化可能性。结果发现,在自然状态下,广西的土布业并未踏上工业化之路,而陶瓷业在广西省政府的扶持下,融资扩建,购买新式生产设备,采用新技术,建立近代工厂管理制度,完成了它的华丽转型,踏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说明传统手工业具有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内在动力。以军人为核心的新桂系领袖们不自觉地充当广西工业化的核心力量,尽管在工业化问题上,他们曾忧虑、徘徊,甚至还曾有一些工作失误,但是他们在40年代后坚定地选择工业化道路,并为广西工业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三种力量中,广西地方政府是广西工业化的主要动力。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外部的助力,20世纪30-40年代广西的工业化得到北平社会调查所、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和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大力帮助。在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期间,广西地方当局非常注意向省外专家讨教,“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便有利于广西地方建设事业。同时因“新广西”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引起境外人士的关注,他们也纷纷要求到广西参观。除了若干个人访问外,相关团体前来考察的也不少,如北平社会研究所广西经济调查组、中华工业总联合会两广实业考察团、中国工程师学会广西考察团等。广西省政府利用专家学者来桂考察的机会,虚心听取并接受来访者的意见与建议。这些外来人员与团体不仅陈述了在考察中获得的对广西工业建设的观感,而且对广西工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对广西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广西之所以出现工业化的发展势头,这是因为此时遇到了十分有利的“历史契机”,其中这一时期广西交通运输事业的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文章主要探讨广西的水运、陆运、空运以及铁路运输如何实现近代化转型,以及这四大运输如何支持广西工业化。在这四种交通方式中,铁路的作用最为明显,它的出现不仅仅是推动了广西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广西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另外,在空运与铁路运输的兴办过程中,明显地可以看到,广西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存在着某种博弈关系。而战时工厂内迁更为广西工业化带来了新的活力。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地工厂大量内迁广西,这一时期内迁工厂带来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和新动力设备,使广西工业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不仅出现了规模客观的大工业,而且改变了广西的工业布局,以桂林、柳州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城市由此兴起。文章对于民国以来广西历年的财税状况进行追溯,并对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政府为筹措资金而进行的财税改革情形进行深入地分析。通过前后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财税体系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有力地支撑着广西工业化。在正文第五个部分主要是对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做一个简短的概述。抗战以前工业化的起步,首先从矿业的近代转型开始,近代化的矿业为广西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抗战前广西的军用、民用工业发展也初现端倪。抗战时期则是广西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外省工厂的迁入,给经济技术落后、工业不发达的广西注入了新血液与活力,也极大地刺激了各类工厂的兴办。1938年后省内外工商业者纷纷在桂林、柳州、梧州等地和一些交通方便、特产丰盈的城镇投资建厂,出现广西省前所未有的工业建设热潮。当时的桂林,市区四周工厂烟囱林立,机声隆隆,战时工业盛极一时。桂林、柳州一带成为大后方工业产品供给的“基地”。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则是广西企业公司的建立,文章以广西企业公司为例,分析并探讨了广西工业化的高峰时期,广西企业公司发展的概况,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广西企业公司存在的价值。广西工业化在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在日军入侵广西时破坏殆尽,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广西工业化水平几乎回到了民国初建时期的水平。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重建过程中,对广西工业化进行了反思,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曾有一个较为庞大的工业复员计划,由于缺钱少粮,这一计划几乎没能实现。1947年出版的《广西工业建设之路》,对广西未来的工业化之路进行设置与规划,其中含有某些合理的因素,成为广西工业化最后的绝唱。在正文的最后一个部分,通过对广西与周边省份湖南、四川、广东、云南、贵州西南六省的人口因素、自然禀赋、财政收入等因素的对比分析,发现广西不是天然的“地瘠民贫”,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夹匙失万”中的钥匙。通过对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西南六省在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化水平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中国工业史上的奇迹,它比许多同类型的省区都做得好,并取得辉煌成绩,尽管其成果最后被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所摧毁。诚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过程中,广西地方政府领导对工业化认识与行为两个方面均存在不足,虽然其某些失误属于“有情可原”,但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工作,“有情可原”的失误要认真总结,“无情可原”的不足更需要认真总结。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及其工业化过程的诸问题来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应该是:坚强有力的地方政府是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条件;筹措资金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因素;善于借助外部力量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是实现工业化的又一重要条件;激发内在动力是实现工业化的根本条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艰难而曲折的,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总结与反思。只有认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才可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陈帆帆[9](2017)在《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站在全球各地区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角度,和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纵观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问题,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以及相互依赖的关系。一般来说,我们传统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理念是,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独立的个体,各自发展,而并没有考虑两者的交集。在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从工业化过度到新型工业化,从城镇化过度到新型城镇化,在此世界发展现况的基础上,我国政府提出要走“四化”协调发展道路。在2013年,当今政府又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即“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部六个省份恰好处在“一带一路”这个全球战略的重要位置,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努力建立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好关系,大力发展经济。通过对其他学者们已有的相关文献的借鉴和总结,构建了含有33个能够反映新型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含有22个能够反映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数据主要来源于2006年-201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2015年的中部六省的各省份的统计年鉴,最后收集整理了从2005年-2014年10年的所有指标的数据,在众多计量方法中,选取了一个最贴切该样本数据的方法,即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是河南省和湖北省在六个省份中发展水平最高,不分伯仲,不管是新型工业化水平还是新型城镇化水平。除了河南省以外的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和湖南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和新型工业化水平都相差不大,呈现你追我赶的态势。在主因子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对中部六省份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六个省份的协调程度都呈现了良好趋势,大致上都由2005年的失衡或者是濒临协调,经过当中几年发展,过度的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发展到2014年的良好协调,这种变好的趋势还是值得研究者们所关注的。在此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新型工业化关于新型城镇化协调关系的政策建议: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发展城市群、产城融合发展、改革户籍和收入分配制度。

虞晓庆[10](2015)在《中国去工业化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给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打击,许多国家出现各项经济指标的下滑的现象。国内外很多学者将此次危机爆发的原因归结于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认为去工业化严重削弱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且号召重新认识制造业的价值,回归实体经济的发展,“再工业化”的呼声相继而起。然而,去工业化是否是经济发展的阻碍?是不是所有的去工业化都会带来产业空心化、大量失业等问题?去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使得笔者对去工业化有关的问题有所思考。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历程,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工业革命后,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开始进入了工业加速发展时期,经济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显着提高。然而随着发达国家工业化阶段的完成,许多国家开始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本投入服务部门,而工业部门则进入了各项指标持续下降通道,即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通过对世界各国的相关经济数据分析,我们认为所有的发达国家和高收入国家都已经经历或者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去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会经历去工业化。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而对中国自身去工业化问题的探析则几乎无迹可寻。然而,由于去工业化的必然性,去工业化不仅是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面临去工业化问题,因此研究中国的去工业化问题则变得十分有意义。本文通过引入一个理论模型来探讨去工业化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去工业化表现为制造业的就业占比的下降,进而影响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增长率,从而影响整体经济的增长率。然而,由于各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率不同、对转移就业的吸纳能力不同、产业特征不同,去工业化的经济增长效应也不同,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线性的。通过对中国相关经济数据的分析,认为我国尚未进入全面去工业化进程,未出现整体性的总量去工业化,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进一步探索我国地区之间的去工业化问题显得十分有必要。各省(地区)的制造业相关数据显示,我们已经有一些省(地区)出现了制造业就业占比和制造业产出占比持续下降的通道,即出现了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这正符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逐渐表现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因此,本文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中国自身产业发展的特点,对中国的中国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的提出了一些较有针对性的建议:在发达国家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应科学有效地承接发达国家在去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转移,同时注重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学习及创新,以应对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政策的挑战;在中国的去工业化方面,应坚持结构性去工业化,避免整体性总量去工业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需要注重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应该高瞻远瞩,将一些高科技产业放在切实可能发展的地区,避免雷同式的低效率的发展;结合当代经济发展特征,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工业发展过程中规避去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积极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使经济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山西新型工业化问题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新型工业化问题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近代留学生对外贸易思想研究 ——以工业化发展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对近代对外贸易思想的研究
        1.2.2 以近代留学生为视角对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史问题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2章 中国近代留学生对外贸易思想形成的背景
    2.1 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
        2.1.1 晚清时期中国留学教育的兴起
        2.1.2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留学稳定发展
        2.1.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留学教育由盛转衰
    2.2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对留学生的影响
        2.2.1 重商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
        2.2.2 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影响
        2.2.3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保护幼稚产业思想的影响
第3章 晚清时期留学生对外贸易思想的产生(1840-1911)
    3.1 国内外社会经济背景
        3.1.1 世界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3.1.2 西方列强对中国政治、经济侵略
    3.2 具有重商主义色彩的发展工商业思想
        3.2.1 何启:建铁路、造轮船以兴外贸的思想
        3.2.2 马建忠:发展生产以促外贸的思想
    3.3 严复提倡自由贸易以发展民族工业的思想
    3.4 晚清时期留学生外贸思想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
第4章 北洋政府时期留学生对外贸易思想的发展(1912-1927)
    4.1 国内外社会经济背景
        4.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4.1.2 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与侵略
    4.2 争取关税主权以推动工业发展
        4.2.1 孙中山:为民族工业发展发出关税主权的第一声呐喊
        4.2.2 马寅初:特权不消,中国实业永不能发达
        4.2.3 漆树芬:消除中国关税“自杀政策”对工业的阻碍
    4.3 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关税政策以发展工业
        4.3.1 朱进:根据中国国情提出自由贸易来发展工业
        4.3.2 漆树芬:根据中国国情提出关税保护以发展工业
    4.4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学生外贸思想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
第5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对外贸易思想的成熟(1927-1949)
    5.1 国内外社会经济背景
        5.1.1 世界经济危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5.1.2 中国经济在世界政治经济动荡中艰难发展
    5.2 有利于工业化的补救入超策略
        5.2.1 顾翊群:入超未必于中国工业有害
        5.2.2 唐有壬:发展工业、扩大出口以求贸易平衡
        5.2.3 何炳贤:有利于工业化的减少入超策略
    5.3 立足于工业化的对外发展战略
        5.3.1 褚葆一:扩大贸易顺差以促进工业化的思想
        5.3.2 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的外贸发展战略
        5.3.3 朱伯康:有利于工业化的出口外贸战略
    5.4 有利于工业化的汇率主张
        5.4.1 宋则行:制定适当的汇率推动工业化进程
        5.4.2 彭信威:有利于工业化的稳定汇率的主张
    5.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留学生对外贸易思想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2 启示
        6.2.1 坚持对外开放
        6.2.2 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外贸政策
        6.2.3 为外贸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和环境
        6.2.4 坚定不移地发展工业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2)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中国过度去工业化的阻滞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概念界定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概念界定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论文的创新点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去工业化的内涵、原因和影响
        二、典型去工业化与过度去工业化
        三、高技术产业与去工业化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第二节 理论分析
        一、高技术产业发展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二、高技术产业发展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第三章 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测度
    第一节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二、创新研发能力持续增强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
    第二节 指标选取、测度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指标选取
        二、测度方法和数据来源
    第三节 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一、测算结果
        二、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过度去工业化现状分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一节 度量指标与测度方法
        一、去工业化的测度指标与方法
        二、过度去工业化的测度指标与方法
        三、数据来源
    第二节 中国过度去工业化现状分析
        一、全国层面去工业化
        二、省级层面去工业化
        三、全国层面过度去工业化
        四、省级层面过度去工业化
    第三节 过度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模型设定
        二、结果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中国过度去工业化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高技术产业关联效应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指标选取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中国过度去工业化的阻滞作用研究
        一、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二、基准回归结果
        三、实现机制检验
        四、稳健性检验
    第三节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中国过度去工业化的门槛效应研究
        一、模型设定
        二、门槛效应检验
        三、门限回归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0.1.1 选题目的
        0.1.2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本文研究方法
    0.4 本文创新之处
1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形成
    1.1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1.1.1 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
        1.1.2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
        1.1.3 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思想
    1.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1.2.1 中国抗日战争的复杂形势
        1.2.2 中国共产党根据地的实践
        1.2.3 对民粹主义思潮的批判
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2.1 工业化的必要性
        2.1.1 民族独立的客观要求
        2.1.2 国富民强的现实需要
        2.1.3 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和使命
    2.2 工业化的前提
        2.2.1 民族国家重建是工业化的首要前提
        2.2.2 政治民主化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条件
        2.2.3 “耕者有其田”是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步骤
    2.3 工业化的途径
        2.3.1 走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
        2.3.2 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
        2.3.3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评析
    3.1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历史价值
        3.1.1 明确了中国现代化的独特道路
        3.1.2 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启动的思想基础
        3.1.3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中国化
    3.2 抗战时期中共工业化思想的历史局限
        3.2.1 时代条件所限,尚未形成系统的工业化理论
        3.2.2 工业化思想带有国家主导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色彩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参加科研情况

(4)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
    0.2 研究现状
        0.2.1 近代手工业经济史研究视角
        0.2.2 传统工艺技术史研究视角
        0.2.3 传统工艺艺术学研究视角
        0.2.4 传统工艺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视角
    0.3 研究思路与难点
    0.4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工艺内涵界定和理论支撑
    1.1 工艺内涵的演变
        1.1.1 “工艺”词源考察
        1.1.2 “工艺”的新内涵
        1.1.3 本文讨论的工艺范畴
    1.2 工艺的分类
        1.2.1 分类依据
        1.2.2 主要门类
    1.3 理论支撑:农业国工业化理论
        1.3.1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引入
        1.3.2 催生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根基
        1.3.3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与传统工艺的关系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传统工艺问题的产生
    2.1 自晚明始封建政府对手工业的打压和盘剥
        2.1.1 封建政府对手工业扩大生产的钳制和打压
        2.1.2 封建政府对手工业者加重摊派和勒索
        2.1.3 手工业者反抗压榨与开明官吏求新求变
    2.2 清中叶后封建政府对机器技术的重视和提倡
        2.2.1 清政府鼓励创办近代机器工业的动机
        2.2.2 全面推进机器工业发展:从军工到民用
    2.3 传统工艺在双重压力下艰难生存
第三章 晚清传统工艺发展策略酝酿形成
    3.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初探
        3.1.1 经济价值:用传统工艺增进通商贸易
        3.1.2 技术价值:用传统工艺补充机器技术促进生产与效率利用
        3.1.3 知识价值:用传统工艺沟通实学与实业
        3.1.4 社会角色价值:用传统工艺强化女性身份认同
        3.1.5 文化价值:用传统工艺传承民族文化
    3.2 清末“工艺新政”初步尝试
        3.2.1 推行工艺教育,革新传统工艺传承方式
        3.2.2 创办工艺局,改变传统工艺生产组织形式
        3.2.3 征集工艺品出洋参展,拓宽传播渠道
第四章 北洋政府: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继承延续
    4.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调整
        4.1.1 “循序渐进”的工艺思想
        4.1.2 “以工代赈”的工艺主张
        4.1.3 “全面改良”的工艺思路
    4.2 相关工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4.2.1 开展工艺调查研究
        4.2.2 普设工艺传习机构
        4.2.3 鼓励购用手工国货
        4.2.4 多元化的传播方式
        4.2.5 确立保护奖禁制度
        4.2.6 普及推广工艺教育
        4.2.7 北洋工艺政策的不足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现代探索
    5.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深化
        5.1.1 工商政学界关于手工业多重价值的讨论
        5.1.2 手工艺价值探讨:工艺美术界的参与
    5.2 国民政府复兴传统工艺的路径选择
        5.2.1 构建传统工艺复兴的政策体系
        5.2.2 探索行之有效的工艺发展新模式
        5.2.3 次第开展复兴手工艺的行动计划
第六章 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主导的“手工艺运动”
    6.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主导力量转变
        6.1.1 先前的国内手工业团体
        6.1.2 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政府支持下的社会服务团体
        6.1.3 “建设性救济”工艺思想的形成
    6.2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升华
        6.2.1 召开成都手工艺集谈会
        6.2.2 “建设性救济”工艺思路的集中展现
    6.3 “国济”振兴传统工艺行动方案
        6.3.1 建立分工兼合作的工艺组织体系
        6.3.2 提供社会工艺思想交流平台—《手工艺》
    6.4 形成了一个社会运动—手工艺运动
第七章 结论: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反思与借鉴
    7.1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演变
    7.2 传统工艺的实际变化情形
    7.3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反思
    7.4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借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成就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及特点
    2.1 工业化的内涵及意义
        2.1.1 工业化的内涵
        2.1.2 工业化的意义
    2.2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2.2.1 苏联与中国的计划经济
        2.2.2 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2.3 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3 新中国前十年工业化的概况、特点及意义
        2.3.1 新中国前十年工业化的概况
        2.3.2 新中国前十年工业化的特点
        2.3.3 新中国前十年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
第3章 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与演变
    3.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国工业化(1949-1952)
        3.1.1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提出背景及设想
        3.1.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业化的基本内容
        3.1.3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及成就
    3.2 “一五”计划时期的中国工业化(1953-1957)
        3.2.1 “一五”计划的提出及其主要任务
        3.2.2 借鉴苏联经验的工业化建设与探索
        3.2.3 “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3.2.4 “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成就
    3.3 1958-1959时期的中国工业化
        3.3.1 大跃进时期工业化的成就
        3.3.2 大跃进时期工业化的问题
第4章 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建设成就及问题
    4.1 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建设成就
        4.1.1 各项指标大幅提升,现代化事业迅速发展
        4.1.2 初步建立中国特色工业体系
        4.1.3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1.4 以苏为鉴,初步积累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4.2 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存在的问题
        4.2.1 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失衡
        4.2.2 片面追求高速度,影响中国工业化的健康发展
第5章 对当时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思考与经验总结
    5.1 对当时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思考
        5.1.1 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中国工业化的高速发展
        5.1.2 中国工业化的实质是处理好农业与工业的比例问题
        5.1.3 中国工业化力争做到各地区均衡发展
        5.1.4 工业化发展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5.2 对当今中国工业化的启示
        5.2.1 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5.2.2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工业化道路
        5.2.3 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5.2.4 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原因、特征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4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框架
    1.5 创新点与不足
2 去工业化的理论分析
    2.1 去工业化的内涵与影响
        2.1.1 去工业化的内涵
        2.1.2 去工业化的影响
    2.2 去工业化的相关理论
        2.2.1 产业结构理论
        2.2.2 产业转移理论
        2.2.3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3 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分析
    3.1 去工业化的度量
        3.1.1 当前学界去工业化的测度指标和方法
        3.1.2 本文去工业化的测度指标与方法
        3.1.3 本文去工业化数据来源
    3.2 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
        3.2.1 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度指标与方法
        3.2.2 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结果
    3.3 总量去工业化分析
        3.3.1 全国制造业绝对变化分析
        3.3.2 全国制造业相对变化分析
    3.4 区域性去工业化分析
        3.4.1 区域性去工业化的度量
        3.4.2 区域性去工业化分类
        3.4.3 区域性去工业化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3.4.4 区域性去工业化个例分析:上海与山西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去工业化原因分析
    4.1 基本分析思路
    4.2 部门增长率、GDP增长率与去工业化
        4.2.1 制造业与服务业需求收入弹性比较分析
        4.2.2 制造业与非制造业部门增长率差异分析
        4.2.3 制造业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回归分析
        4.2.4 农业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回归分析
        4.2.5 服务业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回归分析
    4.3 制造业、服务业溢出效应与去工业化
        4.3.1 制造业对非制造业就业的溢出效应分析
        4.3.2 制造业对农业就业的溢出效应分析
        4.3.3 服务业对农业就业的溢出效应分析
    4.4 制造业产出占比影响因素与去工业化
        4.4.1 全国人均GDP与制造业部门人均GDP比较
        4.4.2 计量模型选择和数据处理
        4.4.3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与讨论
    4.5 制造业就业占比影响因素与去工业化
        4.5.1 计量模型选择和数据处理
        4.5.2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中国去工业化特征与影响分析
    5.1 中国去工业化特征
        5.1.1 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强劲增长趋势
        5.1.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面向发展中经济体
        5.1.3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大幅增长
        5.1.4 对外直接投资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并举
    5.2 我国区域性去工业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5.2.1 结构性去工业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5.2.2 消极去工业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
    5.3 本章小结
6 去工业化的国际借鉴
    6.1 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
        6.1.1 美国的去工业化
        6.1.2 日本的去工业化
        6.1.3 德国的去工业化
    6.2 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去工业化
        6.2.1 巴西的去工业化
        6.2.2 马来西亚的去工业化
    6.3 去工业化的借鉴
        6.3.1 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借鉴
        6.3.2 其他发展中国家去工业化的借鉴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关于中国去工业化的现状
        7.1.2 关于中国去工业化的原因
        7.1.3 关于去工业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7.1.4 关于发达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去工业化的借鉴
    7.2 政策建议
        7.2.1 积极利用结构性去工业化化解产能过剩
        7.2.2 利用区域性去工业化促进产业转移
        7.2.3 警惕早熟去工业化引起产业空心化
        7.2.4 通过创新和信息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7.2.5 坚持生产多样化甄别比较优势产业
        7.2.6 通过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制造业生产转型升级
        7.2.7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促使更多企业走出去投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7)张培刚史观的视域 ——以《农业与工业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张培刚的经世济民梦
    第一节 思想的萌芽和发展
    第二节 思想的成熟
    第三节 学术空档期
    第四节 思想的完善
第二章 张培刚的农业工业化
    第一节 《农业与工业化》的经济理论渊源
    第二节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共性与个性探究
    第三节 《农业与工业化》的指导思想及研究方法
第三章 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下的农业工业化
    第一节 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概况
    第二节 《农业与工业化》的世界历史高度
    第三节 现代化整体史观的凸显
第四章 农业工业化思想的独特价值
    第一节 史学未来发展之借鉴
    第二节 爱国是永恒的主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研究回顾
    三、“工业”、“工业化”、“工业建设”三个概念的界定
    四、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社会概况
        一、混乱的政局
        二、衰败的经济
        三、落后的习俗
    第二节 关于“广西经济出路”的两次论争
        一、“广西经济出路”大讨论
        二、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论争
        三、两次论争的回顾与思考
    小结
第二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
    第一节 商人的参与
        一、广西商业、商人与商会
        二、粤港客商与广西的商业
        三、两广商人与广西工业化
    第二节 广西的手工业与广西工业化
        一、20世纪30年代广西手工业发展概况
        二、传统的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的关系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主导
        一、工业化目标从徘徊到确定
        二、广西工业建设的管理机构
        三、工业政策、工业法规的变迁
        四、具体的工业决策行为及其评价
    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外部助力
    第一节 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一、北平社会调查所在广西的经济调查
        二、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第二节 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对广西实业的考察及其影响
        一、两广实业考察团组团的由来
        二、两广实业考察团与广西地方政府在广西工业化问题上的互动
    第三节 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广西工业化
        一、广西考察团与南宁年会
        二、桂林年会与桂林展览会
        三、两次年会对广西工业化的贡献
    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契机
    第一节 交通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良好环境
        一、水路运输的近代化转型
        二、公路运输快速发展
        三、航空运输后来居上
        四、铁路运输大器晚成
    第二节 战时工厂内迁为工业化带来新活力
        一、抗战时期工厂内迁到广西的基本情况
        二、工厂内迁与广西的工业化
    第三节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
        一、近代以来广西财税体系的变迁
        二、20世纪30-40年代广西财税体系的改革
        三、广西新财税体系对工矿事业发展的支持
    小结
第五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概况
    第一节 抗战以前广西工业化的起步
        一、矿冶业的近代转型与初步发展
        二、广西近代工业的崛起
    第二节 抗战时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一、外省工业的迁入
        二、广西工业快速发展
        三、抗战时期民营工业的迅速发展
    第三节 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广西企业公司
        一、广西企业公司概况
        二、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
        三、广西企业公司的价值
    第四节 日军入侵广西对广西工业的破坏
        一、日军对广西一般工业的破坏情形
        二、日军对广西水电事业的破坏情形
        三、日军对广西矿业破坏的情形
    第五节 战后重建与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一、战后广西工业重建计划概况
        二、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小结
第六章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第一节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
        一、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比较
        二、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程度比较
    第二节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不足方面
        一、对工业化问题认识的不足
        二、对工业化实施的行为不足
    小结
结语
    一、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历程的认识
    二、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诸问题的反思
    三、从广西的经验教训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
参考文献
附录 新桂系时期有关广西工业建设的重要文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创新之处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2.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2.2.1 新型工业化问题
        2.2.2 新型城镇化问题
        2.2.3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性问题
3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3.1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3.2 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4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计算方法说明
        4.1.1 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4.1.2 计算方法说明
    4.2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研究
        4.2.1 新型工业化指标评价体系
        4.2.2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
    4.3 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
        4.3.1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4.3.2 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5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性研究
    5.1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构建
        5.1.1 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
        5.1.2 所用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5.2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性分析
6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6.1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6.2 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6.3 中部六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7 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7.1 坚持走新型化道路
        7.1.1 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7.1.2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培育城市群增长极
    7.2 走城乡一体化道路
    7.3 深化户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8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中国去工业化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去工业化问题研究综述
        1.2.2 去工业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贡献与不足
        1.4.1 本文的主要贡献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2.1 去工业化的内涵、动因和测度
        2.1.1 去工业化的内涵
        2.1.2 去工业化的动因
        2.1.3 去工业化的测度
    2.2 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一个理论模型解释
3 不同类型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分析
    3.1 去工业化的类型
    3.2 不同类型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典型国家案例
        3.2.1 英国去工业化问题分析
        3.2.2 德国去工业化问题分析
        3.2.3 英国和德国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
4 中国去工业化问题描述性分析
    4.1 中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特征
    4.2 全国层面去工业化分析
        4.2.1 全国产业结构变化特征
        4.2.2 全国去工业化现状
    4.3 地区层面去工业化分析
        4.3.1 地区经济发展特征
        4.3.2 地区去工业化现状
    4.4 小结
5 去工业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一个实证分析
    5.1 模型设定
    5.2 数据与变量说明
    5.3 实证结果分析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山西新型工业化问题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近代留学生对外贸易思想研究 ——以工业化发展为视角[D]. 武利珍.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7)
  • [2]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中国过度去工业化的阻滞作用研究[D]. 王婉悦.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8)
  • [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研究[D]. 孔园园. 辽宁大学, 2020(01)
  • [4]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D]. 武晓媛. 山西大学, 2019(02)
  • [5]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成就与思考[D]. 张听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6]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原因、特征与影响研究[D]. 罗贵明.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7]张培刚史观的视域 ——以《农业与工业化》为例[D]. 余希田.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
  • [8]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D]. 唐湘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9]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 陈帆帆.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7(02)
  • [10]中国去工业化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 虞晓庆. 江西财经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对山西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