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半场往返运球投篮的心理因素

影响半场往返运球投篮的心理因素

一、影响半场往返运球投篮的心理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韩凯[1](2021)在《核心力量训练对高中篮球特长生训练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高考对于篮球特长生来说是通往高等学府的一条必经之路,体育成绩的高低也直接决定了特长生高考的成败,提高篮球特长生日常训练的效果,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效也变得尤为重要。随着运动训练方法的不断专业化和科学化,技术理论不断地创新,使得传统训练方法显现出一些弊端,因此要引进一些新的训练方法,并且将其应用于现在的体育高考训练中,对于改善训练效果,提高学生体育高考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以篮球特长生体育高考六项(三项身体素质、三项专项能力)为测试指标,以天津市西青中专(职业高中)的16名男子篮球体育特长生为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采用核心力量训练对实验组进行训练,而对照组则采用篮球队之前运用的传统力量训练方法进行训练,除训练方案不同外,其他因素均相同,实时监控运动员的心率变化,确保两组队员训练负荷保持一致。经过8周的训练,对实验后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所采取的两种训练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情况,分析核心力量训练对篮球特长生体育高考成绩的影响。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8周的实验研究,采取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组和采取传统力量训练的对照组对篮球特长生体育高考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通过8周的实验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篮球特长生体育高考测试得分除100米跑和半场往返运球投篮外都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只不过在纵跳摸高、立定跳远这两个项目上传统力量训练要优于核心力量训练,而在原地推铅球和1分钟连续投篮这两个项目上则核心力量训练要优于传统力量训练。3.通过对实验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核心力量训练是针对核心肌群,而传统力量训练则针对机体大肌群的练习,忽视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的训练,所以核心水平测试指标核心力量训练要更优一些。建议:1.通过8周的实验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于篮球考生的成绩的提升确实有一定的优势,建议高中篮球队在训练计划制定时可以试着加入核心力量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训练效果还可以增加参训队员的训练新鲜感,使训练不容易枯燥,从而激发运动员对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由于天津西青中专16名篮球特长生是第一批通过体育高考升学的学生,所以人数较少,数据分析可能存在一定误差,以后随着体育高考人数的增加,可以试着增加实验对象来验证。3.此次训练的对象只选取了男性,如果有机会也要进一步证明对不同性别的实验对象选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对体育高考测试成绩的影响。4.篮球教练也要不断学习新的练习方法,不断研究和探讨更适合篮球队员的训练方法以及动作组合形式。要结合不同受试者的年龄状况、身心状况、项目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从而促进篮球专项考生测试成绩的提高。5.训练是需要长期坚持的,8周的实验是一个短期的研究,在今后的实验中,可以采取一个更长周期的训练实验,来比较不同训练模式对体育篮球专项考生测试成绩的影响以及训练效果差异。

吴金霖[2](2021)在《学导式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许林普[3](2021)在《分层教学法在体育院校篮球选修课中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罗永硕[4](2021)在《不同体技能训练量对7-8岁篮球初学者技能表现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提出《健康中国2025》计划以来。少儿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少儿体育培训的规模和需求也相应地不断扩大。篮球网球足球等体育运动项目受到了大部分儿童的喜爱。其中篮球运动因其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更是深受青少儿的青睐。但是篮球运动中技术含量占比较重,技术不稳定会导致丢球、投篮命中率不高、传球失误的问题,影响技术的连贯性。目前一个小时的篮球训练课程通常分为20分钟体能、40分钟技能。在运用到少儿篮球培训中时此运动量的安排就暴露出幼儿技能表现不稳定、技能掌握需要更多时间的问题。本研究从不同体技能训练量为切入点来解决当前少儿出现的技能学习掌握不稳定、掌握较慢的问题。因篮球运动是从7-8岁年龄段开始参与,故本研究以动因体育上海分公司36名7-8岁篮球初学者技能表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不同体技能训练量对于7-8岁篮球初学者技能表现影响。以每节课60分钟为例,选取A组为传统体育教学对照组(体能20分钟、技能40分钟),B组(30分钟体能、30分钟技能)、C组(40分钟体能、20分钟技能)为实验组,探寻7-8岁幼儿篮球合理体技能训练量安排,为幼儿篮球体育教学、训练中科学、合理安排运动量,促进儿童技能掌握及身体发育提供参考。实验结果:1.实验前对照A组、实验B组、实验C组人口基本学变量统计指标无差异性。2.实验前对照A组、实验B组、实验C组8项体、技能指标无差异性。3.实验后,对照组A组、实验组B组、实验组C组8项体、技能指标组间对比分析在6米两点间横向滑步,对照组A组高于实验组B组、C组有显着差异,实验组B组、C组间无差异;1分钟原地双手投篮、1分钟双手胸前传接球以及全场左右手往返运球,实验组B组成绩提高较高,对照组A组、实验组C组间不存在差异,实验组B组与对照组A组、实验组C组存在差异性。4.试验前后对照组A组、实验组B组、实验组C组8项体、技能指标组内对比分析在6米两点间横向滑步,对照组A组高于实验组B组、C组有显着差异,实验组B组、C组间无差异;1分钟原地双手投篮、1分钟双手胸前传接球以及全场左右手往返运球,实验组B组成绩提高较高,对照组A组、实验组C组间不存在差异,实验组B组与对照组A组、实验组C组存在差异性。实验结论:(1)60分钟常规篮球教学课,以实验组B组(30分钟体能、30分钟技能)最适合7-8岁篮球初学者提高技能水平,体技能训练量比例是合理的,表现为通过加大体能练习在身体素质提升同时,防守技术、投篮技术、传接球技术、运球均显着提升。(2)实验组C组(40分钟体能、20分钟技能)体能方面提高明显,10米加速跑、助跑摸高、坐位体前屈、T字测试四项成绩均显着提高,而篮球技术表现方面,除在滑步技术和传接球两方面有一定提高外,运球技术和投篮技术表现不稳定。(3)对照组A组(20分钟体能、40分钟技能)横向滑步这项技术上表现更为突出。而原地双手投篮和双手胸前传接球实验后成绩进步明显。

秦勇[5](2021)在《教学比赛纳入平时成绩考核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实战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遵守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进度的基础上,每次课最后都会留半个小时的活动时间,但是,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一些学生会利用活动时间在场边休息或者玩手机,这种现象“传染”性很强,不仅自己不能及时将课上所学熟练巩固,还会给其他学生的篮球活动带来消极影响。如何提高学生在最后半小时活动时间的参与积极性;如何将课上所学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如何更全面的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是本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成绩是非常重视的环节,考核评价则是检验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步骤,如何充分利用好考核评价这一关键抓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减少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找各种理由坐在场边休息的消极被动现象,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是本研究的落脚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上海体育学院2018级运动训练专业田径班与乒乓球班20名男生为研究对象,将活动时间的教学比赛结果纳入平时成绩考核,观察并分析两者挂钩过程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实战能力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将教学比赛结果纳入平时成绩考核结构中,能够显着提高学生在课程活动时间内的参赛积极性。学生参赛时间、参赛人数大幅增长,休息人数、休息时间和玩手机人数、时间、现象明显减少,教学氛围明显改善,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改善与提高。(2)教学比赛纳入到平时成绩考核结构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技战术水平以及在比赛过程中应用的熟练程度,有效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实战经历增多,对抗强度增强,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3)大量的教学比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高雷[6](2021)在《小篮球教学对小学生身体素质、技术和学习兴趣的影响》文中指出中国篮球协会在2017年推行了“小篮球计划”,即在普通篮球基础上对于篮球规则进行了适应性改变:改变了篮球大小,降低了篮筐高度,减少了投篮距离,更加贴近儿童的比赛规则,以降低篮球项目的门槛,适应孩子们的实际需求。积极正向地引导不同年龄、不同能力阶段的孩子在其适应的小篮球简化的规则和场地中,接触篮球运动,掌握团队协作技巧、丰富他们运动体验的同时,提高孩子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本研究通过对昌平区流村中心小学开展小篮球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对于更好地推进昌平区小篮球的开展和推广提供建议。本研究选取昌平区流村中心小学五年级男生共计60名同学,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各30名,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教学实验法进行传统普通篮球及场地体育教学下和小篮球体育教学下的学生在身体素质、篮球专项技术、自信心、学习认知态度和学习主动性的表现状况,实验周期为32个课时。研究结果:(1)通过实验班实验前和实验后身体素质的数据对比分析,得出实验前和实验后没有达到显着性差异。(2)通过实验班实验前和实验后篮球专项技术的数据对比分析,得出实验前和实验后达到显着性差异。(3)通过对照班实验前和实验后身体素质、篮球专项技术的数据对比分析,得出实验前和实验后没有达到显着性差异。(4)通过实验班实验前和实验后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的数据对比分析,得出实验前和实验后达到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小篮球对于在短周期体育教学后学生身体素质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小篮球在小学体育篮球课的使用对于篮球专项技术有促进作用。(3)在小学体育篮球课教学中采用“小篮球计划”规定的场地和器械对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4)在小学体育篮球课采用小篮球教学,对于篮球的学习认知态度、学习主动性、体育学习兴趣水平有促进作用。

施宏斌[7](2020)在《微课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许多体育教师参与到微课教学资源的开发中。但从总体来看,目前篮球微课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还很缺乏。因此,研究如何设计应用微课篮球教学,可为一线体育教师提供参考价值。本文基于丰富的理论基础,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文献研究现状、理论基础、教学目标等,构建了篮球微课的设计模型,包括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准备教学素材、制作微课视频。其次,以单手肩上投篮微课教学为例,进行实践教学的应用说明。最后,在泉州市首峰中学选取2个班,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验教学,其中高一3班实行微课教学,作为实验班;高一4班实行传统教学,作为对照班。在实验前后测试两班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篮球技术,分析前后差异,探究微课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微课教学应用效果调查表明,学生对篮球微课教学方式接受程度高,有利于开展推广。篮球微课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对篮球技术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经过篮球微课教学实验后,在身体素质方面,实验班在助跑摸高达到显着性差异,但在50米、立定跳远的成绩相对于对照班的成绩无显着性差异。(3)在篮球技术方面,实验班双手胸前传接球、半场往返运球上篮、单手肩上投篮成绩在实验后基本高于对照班,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相对于传统的篮球教学方式,微课教学方式具有更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4)高中篮球微课教学的设计与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篮球教学的效果与质量,丰富了篮球教学内容体系,为篮球微课教学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价值。(5)微课篮球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自主学习与课上学习对接不足;学生使用电子设备时间较难把控,对学生的视力有所影响;同时微课资源的设计给教师增加了一定的负担。

王政[8](2020)在《河南大学篮球公共选项课运用PBL教学法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伴随新课改进程的持续深入,国内高教改革正在努力寻找符合国家实情的发展方向。十八大给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并且强调要助推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体育教学专业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优秀体育教育人才的任务,学校应当侧重锻炼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的能力,以及发掘、研究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而非简单的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PBL教学法在教学期间偏重于训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学生自己去搜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寻找解决办法的期间加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相处的能力。通过实验证明PBL教学法是一种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篮球以及其他体育项目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和使用价值。本文将PBL教学法运用到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教学当中,基于文献研究与有关专家的指导,明确此次探究的具体内容为:篮球基础、篮球技能(运球往返投篮、原地投篮、三角滑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将河南大学2019级篮球选项课的学生做为实验对象、进行16周共32学时的实验研究,根据篮球选项班同学的篮球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的基本测试,确定无明显差别的两个班级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共50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其中对照班25人(男15人,女10人),实验班25(男生14人,女生11人),借助SPSS分析工作,针对实验数据展开综合性的探究,由此获得下面几点结论:(1)在历经为期16周的篮球教学实验以后,尽管两个班级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均实现增强,但是两个班在身体素质上并未呈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这是由于个人的身体素质增强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也许要经过长期教学或是更加全方位的身体素质教育,在短暂的16周内开展PBL教学实验,实则上难以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出现明显的差别。PBL教学法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同常规教学法相对比,并没有呈现出明显差别。(2)通过在篮球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对学生篮球基本动作技术、完整动作技术分别进行对比,实验班篮球动作技术都优于对照班,说明PBL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有良好的效果。(3)通过在篮球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对学生发现、研究以及化解问题的能力展开对比,两班差异具有显着性。可以说明PBL教学法对于提升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4)通过在篮球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对学生合作沟通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也意味着PBL教学法在强化学生协作交流能力、创造力以及学习兴趣等诸多方面起到非常好的成效。

武广栋[9](2020)在《异质分组教学在小学高年级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体育教学工作改革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基层体育工作者和体育学者为了探索发现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开始尝试新的教学实践活动。他们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尤其是在对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过程中把分组教学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上加以运用且发现异质分组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组织形式。篮球这一体育运动项目一直受到大量青少年学生的喜爱。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篮球项目的改革力度不断加深,大家对篮球的关注度也是越来越高。因此,教育部为进一步增加篮球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参与度多次下发相关文件。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当前的小学篮球教学中相对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但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极大地削弱,所以在小学的篮球教学实践中采用更有效的教学形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将异质分组教学应用于小学高年级篮球教学中进行实验研究和分析,以临朐县弥水现代学校五、六年级60名篮球社团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在相同的训练条件下,在相同的环境下进行实验,并进行多项指标的检验,记录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结论:1、常规篮球教学和异质分组教学都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身体基本素质,两组在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和50×8往返跑的四项测试中成绩有明显的提升;实验后50米跑和一分钟跳绳的测试中异质分组教学组较传统教学组成绩有明显提升,其它三项素质指标之间的对比无明显差异;两组的坐位体前屈成绩在实验前后变化不大,获得的效果不明显。2、常规篮球教学和异质分组教学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两项成绩指标存在显着性差异,成绩得到了明显提升,可知在部分篮球技术提升方面异质分组教学要比传统教学所取得的效果更显着。3、异质分组教学与常规教学相比更能激发小学生对篮球的运动参与兴趣,减小消极情绪,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互帮互助的能力,但在体育关注、运动参与和情意表现方面没有明显变化。4、异质分组教学在教学目标的优化和教学过程的强化方面有着积极的效果,并且满足了不同水平层次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上的需求。不同层次的学生被分成一个小组,在小组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分工,并且小组的成功依赖于每个学生任务的成功完成。在此情况下,每个学生都能够体现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使学生全方面得到提高,充分展现因材施教。5、异质分组教学也展示出了部分教学缺陷,例如篮球技术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有时候会产生自卑感,学习过程相对被动;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也会有学习发展的局限性,对于学生的分组比较困难,有时容易出现水平差点的学生不想动手,水平好点的学生生包办学习任务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正视所存在的问题。

刘耀[10](2020)在《SPEM课程理念下提升小学篮球课程多元育人效益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2001年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至今,对于提升体育课程多元育人效益有了更加精确的要求:旨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不懈追求着体育课程在健康知识、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水平、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维度的多元育人效益。然而,学生体质历经20年持续下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成“百年困境”的症结有目共睹,教学方法沿袭旧规、学生兴趣未见提升、健康知识难觅踪迹、终身体育任重道远等问题难寻出路,在回应这些问题时,当前的体育课程未免显得左支右绌。近年来,随着美国SPEM(Science,Physical Education and Me)课程的落地和深入研究,其课程理念和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视角和模式。基于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借鉴美国SPEM课程理念设计出能有效提升多元育人效益的小学篮球体育课程。本文首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SPEM课程内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结合篮球运动技能和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对SPEM课程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其次,在运用教学实验、问卷调查、课堂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选取了重庆市天台岗小学三年级的两个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均为32人。实验班由本人使用本土化SPEM篮球课程的内容和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由该校一名资深的体育教师采用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进行篮球课程教学,实验为期三个月。通过实验后两班的教学效果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本土化SPEM篮球课程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学习和身体活动,其促进效益好于传统篮球体育课程;2)本土化SPEM篮球课程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体育情境兴趣,在注意力、挑战性、探索性、愉悦感和新颖性等方面要好于对照班;3)本土化SPEM篮球课程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期望价值,对学生的期望信念、获取价值、内部价值和效用价值都产生了显着影响;4)本土化SPEM篮球课程对学生的左右手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及综合运用简单篮球组合技术动作能力的促进效果要优于对照班,但对于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和综合运用复杂篮球组合技术动作的能力无显着性影响。针对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1)注重体育课程多元育人效益的追求和评价方式的优化;2)区分运动项目差异,使教学内容与目标、方法和评价更好的对应;3)优化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合理运用场地器材,保障学生身体活动;4)合理划分不同水平段知识和技能的教授范围与要求,量化测试方法及标准,反映学生成长轨迹;5)传授知识,技能先行。6)拓展知识内容,扩充知识库存,深入推动SPEM课程与具体运动项目相结合。

二、影响半场往返运球投篮的心理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半场往返运球投篮的心理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核心力量训练对高中篮球特长生训练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核心部位
        2.1.2 核心稳定性
        2.1.3 核心力量训练
        2.1.4 篮球特长生
    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2.3 国内的研究现状
        2.3.1 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
        2.3.2 关于篮球项目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
    2.4 关于体育高考训练的研究
    2.5 文献小结
3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实验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
    4.3 实验分组
    4.4 实验设计与实施
        4.4.1 测试项目的选择
        4.4.2 实验设计
    4.5 实验的无关变量
    4.6 实验训练方案
        4.6.1 对照组每一阶段的训练动作
        4.6.2 实验组每一阶段的训练动作
        4.6.3 训练方案的设计
        4.6.4 训练方案具体内容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1 实验组实验结果分析
        5.1.1.1 实验组实验前后核心指标测试成绩分析
        5.1.1.2 实验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测试指标分析
        5.1.1.3 实验组实验前后专项能力成绩评分分析
        5.1.2 对照组实验结果分析
        5.1.2.1 对照组实验前后核心指标测试成绩分析
        5.1.2.2 对照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测试成绩评分分析
        5.1.2.3 对照组实验前后专项能力成绩评分分析
    5.2 分析与讨论
        5.2.1 核心力量训练对篮球特长生100 米跑成绩的影响
        5.2.2 核心力量训练对篮球体育高考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
        5.2.3 核心力量训练对篮球体育高考生原地推铅球成绩的影响
        5.2.4 核心力量训练对篮球体育高考生助跑摸高成绩的影响
        5.2.5 核心力量训练对篮球体育高考生一分钟连续投篮成绩的影响
        5.2.6 核心力量训练对篮球体育高考生半场往返运球投篮成绩的影响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个人简历

(4)不同体技能训练量对7-8岁篮球初学者技能表现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运动技能表现概念
    2.2 运动技能表现研究
    2.3 篮球技能训练研究
    2.4 篮球体能训练研究
    2.5 少儿篮球体技能研究
    2.6 幼儿体技能训练量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实验结果
    4.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人口学变量对比分析
    4.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体技能表现对比
        4.2.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能表现对比
        4.2.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技能表现对比
    4.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体技能表现对比
        4.3.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能表现对比
        4.3.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技能表现对比
    4.4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内体技能表现对比
        4.4.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能表现对比
        4.4.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技能表现对比
5 讨论与分析
    5.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体能表现分析
    5.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技能表现分析
    5.3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内体能表现分析
    5.4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内技能表现分析
    5.5 不同体技能训练量对7-8 岁篮球初学者技能表现影响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2 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3 被试对象人口学变量测试指标记录表
附录4 篮球体能测试记录表
附录5 篮球技能测试记录表

(5)教学比赛纳入平时成绩考核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实战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当前高校篮球普修或者选修课学生的上课现状
        1.1.2 考试内容引导学习内容,学生主动性不足
    1.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概念界定
        1.3.2 关于体育课堂积极性的研究
        1.3.3 关于体育课堂比赛教学的研究(比赛对教学的影响)
        1.3.4 关于篮球教学考核方式方法的研究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实验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研究结果分析
    3.1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后数据对比分析
        3.1.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实战能力水平对比分析
        3.1.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参赛积极性对比分析
        3.1.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平时课堂表现对比分析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组内对比分析
        3.2.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实战能力水平组内对比分析
        3.2.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参赛积极性组内对比分析
        3.2.3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平时表现组内对比分析
    3.3 讨论
        3.3.1 课上典型情况的案例分析
        3.3.2 对个人比赛总结的案例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参考文献
6.致谢
附录1 活动时间内学生表现数据
附录2 课堂表现评分标准
附录3 教学实践评分标准
附件4:罚球、半场运球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附录5 大学生学习兴趣评价量表
附录6 大学生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量表
附录7 学生信息
附件8 上海体育学院术科教案模版

(6)小篮球教学对小学生身体素质、技术和学习兴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
    1.1 选题依据
        1.1.1 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与迫切
        1.1.2 篮球技术水平发展及其后备人才培养的紧迫与危机
        1.1.3 小篮球环境下学生价值观、品德的培养与塑造迫在眉睫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小篮球相关概念理论界定
        2.1.1 小篮球概念界定
        2.1.2 小篮球对象及其年龄分布范围
        2.1.3 小篮球与普通篮球的区别
    2.2 国内、国外小篮球研究现状
        2.2.1 国外小篮球教学研究现状
        2.2.2 国内小篮球研究现状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资料法
        3.3.2 问卷调查法
        3.3.3 专家访谈法
        3.3.4 数理统计法
        3.3.5 教学实验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班和对照班身体素质测试情况
    4.2 实验班和对照班篮球专项测试情况
    4.3 小学篮球体育课实施小篮球教学效果情况
        4.3.1 关于学生认知态度的评价情况
        4.3.2 关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评价情况
    4.4 实验班实验后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调查情况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小篮球对于小学生身体素质短周期内无明显促进作用
        5.1.2 小篮球对于提高学生篮球专项技术效果明显
        5.1.3 小篮球在提高学习主动性、学生认知态度方面效果明显
        5.1.4 .小篮球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效果明显
    5.2 建议
        5.2.1 加大学校小篮球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小篮球
        5.2.2 进一步优化小篮球教学课程体系的趣味化建设
        5.2.3 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顺应时代潮流
        5.2.4 教师应提高自身核心素养能力,积极尝试开发新型的适合小学生进行的体育项目,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附件1 北京市昌平区流村中心小学篮球教学课堂开展现状调查表
附件2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
附件3 小学生体育学习主动性、认知态度调查表
附件4 关于论文涉及调查问卷建议反馈
致谢

(7)微课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微课相关概念
    2.2 高中体育相关概念及特点
    2.3 体育微课概念及特点
        2.3.1 体育微课概念
        2.3.2 体育微课特点
    2.4 理论基础
        2.4.1 认知负荷理论
        2.4.2 建构主义理论
        2.4.3 学习动机理论
    2.5 微课的相关研究
        2.5.1 微课在学科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2.5.2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2.5.3 微课在篮球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微课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4.1.1 现实条件分析
        4.1.2 学生层面分析
        4.1.3 教师层面分析
    4.2 微课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设计
        4.2.1 微课设计模型
        4.2.2 选择教学内容
        4.2.3 设计教学环节
        4.2.4 准备教学素材
        4.2.5 制作微课视频
    4.3 微课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形态对比分析
        4.4.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4.4.3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术对比分析
        4.4.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4.4.5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术对比分析
        4.4.6 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8)河南大学篮球公共选项课运用PBL教学法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及阐述
        2.1.1 PBL教学法
        2.1.2 PBL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2.2 PBL在多个学科教育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2.3 PBL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2.4 PBL在篮球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2.5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创新点与思路
        2.5.1 已有研究的不足
        2.5.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思路
    2.6 PBL教学法与常规的篮球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
        2.6.1 相同点
        2.6.2 不同点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教学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方法
4 PBL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操作
    4.1 实验前测试方案
    4.2 实验假设
    4.3 实验对象的选取以及分组
    4.4 实验时间及地点
    4.5 教学实验的控制
    4.6 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
    4.7 常规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的教学流程图
        4.7.1 教师提前收集资料,进行备课
        4.7.2 创设学习情景
        4.7.3 教师提出问题
        4.7.4 解决、分析问题
        4.7.5 成果展示
        4.7.6 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4.7.7 对照班的教学过程
5 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前对照班和实验班比较
        5.1.1 实验前对照班和实验班基本情况的比较分析
        5.1.2 实验前对照班和实验班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5.1.3 实验前对照班和实验班篮球基本技术对比分析
        5.1.4 实验前对照班和实验班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5.1.5 实验前对照班和实验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对比分析
        5.1.6 实验前对照班和实验班合作沟通意识与创新能力对比分析
    5.2 课堂负荷检测结果分析
        5.2.1 课堂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5.2.2 课堂强度监测结果分析
    5.3 实验后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对比分析
        5.3.1 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5.3.2 实验后对照班和实验班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5.3.3 实验后对照班和实验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对比分析
        5.3.4 实验后对照班和实验班合作沟通意识与创新能力对比分析
    5.4 实验后对照班和实验班篮球基本技术对比分析
        5.4.1 运球往返测试
        5.4.2 原地投篮测试
        5.4.3 三角滑步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问卷调查
    附录 B 河南大学2019级篮球公共选项课教案(对照班)
    附录 C 河南大学2019级篮球公共选项课教案(实验班)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异质分组教学在小学高年级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异质分组教学概述
    2.2 异质分组教学在体育课程上的应用研究现状
    2.3 小学篮球教学形式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资料法
    4.2 问卷调查法
    4.3 专家访谈法
    4.4 实验法
        4.4.1 实验对象、地点、时间
        4.4.2 实验设计
    4.5 数理统计法
5 实验结果的数据对比
    5.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前测试指标的数据对比
        5.1.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前身体基本指标的数据对比
        5.1.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前调查问卷情况的数据对比
        5.1.3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前身体素质成绩的数据对比
        5.1.4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前篮球专项技术成绩的数据对比
    5.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后各项测试结果的横向数据对比
        5.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后调查问卷情况的数据对比
        5.2.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后身体基本素质的数据对比
        5.2.3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后篮球专项技术成绩的数据对比
    5.3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各项测试结果的纵向数据对比
        5.3.1 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学生实验前后调查问卷情况对比
        5.3.2 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学生实验前后身体基本素质数据对比
        5.3.3 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学生实验前后篮球专项技术数据对比
6 分析与讨论
    6.1 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
        6.1.1 篮球的运动参与、兴趣及情感表达等总结分析
        6.1.2 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总结分析
        6.1.3 小学生的篮球技术总结分析
    6.2 异质分组教学法应用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
        6.2.1 应用篮球异质分组教学的优点
        6.2.2 应用篮球异质分组教学的不足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8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附件2

(10)SPEM课程理念下提升小学篮球课程多元育人效益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政策依据: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对提升体育课程多元育人效益提出了更精确地要求
        1.1.2 现实依据: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决定了教学设计上的差异
        1.1.3 实践依据:重技能轻知识的传统教学设计束缚了体育课程多元育人效益的发挥
        1.1.4 理论依据:SPEM课程理念与实践经验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假设
2.文献综述
    2.1 关于主要概念的相关研究
        2.1.1 体育课程
        2.1.2 多元育人效益
        2.1.3 SPEM课程
    2.2 关于体育课程育人效益的相关研究
        2.2.1 基于我国《课程标准(2011)》下的体育课程育人效益
        2.2.2 基于《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程育人效益
    2.3 关于SPEM课程的相关研究
        2.3.1 SPEM课程对学生体育期望价值的影响研究
        2.3.2 SPEM课程对学生体育情境兴趣的影响研究
        2.3.3 SPEM课程对学生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
        2.3.4 SPEM课程对学生体育健康知识的影响研究
        2.3.5 SPEM课程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影响研究
        2.3.6 SPEM课程在国内的相关研究
    2.4 基于篮球运动项目特征的教学研究
    2.5 小结
3.研究设计与教学实验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SPEM篮球课程的本土化研制思路及路径
    3.4 本土化SPEM篮球课程的教学实验程序
    3.5 本土化SPEM篮球课程的案例示例
4.研究结果
    4.1 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前、后的体育健康知识比较
    4.2 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前、后的体育情境兴趣比较
    4.3 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前、后的体育期望价值比较
    4.4 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前、后的篮球运动技能水平比较
    4.5 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后的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5.讨论与分析
    5.1 本土化SPEM篮球课程对小学生体育健康知识的影响分析
    5.2 本土化SPEM篮球课程对小学生体育期望价值的影响分析
    5.3 本土化SPEM篮球课程对小学生体育情境兴趣的影响分析
    5.4 本土化SPEM篮球课程对小学生篮球技能水平的影响分析
    5.5 本土化SPEM篮球课程对小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分析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四、影响半场往返运球投篮的心理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核心力量训练对高中篮球特长生训练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 韩凯.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2]学导式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D]. 吴金霖.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3]分层教学法在体育院校篮球选修课中的实验研究[D]. 许林普.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4]不同体技能训练量对7-8岁篮球初学者技能表现影响研究[D]. 罗永硕.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5]教学比赛纳入平时成绩考核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实战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 秦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6]小篮球教学对小学生身体素质、技术和学习兴趣的影响[D]. 高雷.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9)
  • [7]微课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施宏斌.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2)
  • [8]河南大学篮球公共选项课运用PBL教学法的实验研究[D]. 王政. 河南大学, 2020(02)
  • [9]异质分组教学在小学高年级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武广栋.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2)
  • [10]SPEM课程理念下提升小学篮球课程多元育人效益的实证研究[D]. 刘耀.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影响半场往返运球投篮的心理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