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自我创造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开展自我创造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一、实施自主创造教育 培养创造型人才(论文文献综述)

施生旭[1](2021)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创造型人才,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阐述高校创新创业创造型人才内涵的基础上,归纳高校创新创业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困境,提出构建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生态系统、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训练孵化平台等方面对策建议,促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教育质量提升,以此实现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

赵振红[2](2020)在《论“创造的教育”》文中指出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建设创新性国家,创新、创造成为影响国家民族发展前途命运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紧跟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创新性人才。这对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践行“创造的教育”精神,培养适应现实和未来社会发展,具有创造活力、创造精神,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亟需理论上探索与实践上的回应。“创造的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丰富的现实内涵。在历史的镜像中,中西先哲基于人的创造性与超越性的深刻认识,提出过丰厚的创造的教育思想,把培养人的创造性作为教育的本质使命和永恒追求。随着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的教育”思想具有其鲜明的文化性格,即国际性与本土立场的结合,民族性与社会关怀相统一。在现代语境中,“创造的教育”以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核心指向,崇尚开放性思维,关注个体的自由个性作为创造的基础与目标。创造的教育是活的教育,体现着理念、过程、方法上的创新,意味着对个体生命潜能的激发尊重,即能够正视鲜活的生命现实,成就积极而灵动的个体价值生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创造的教育”的人学立场及目标,主体赋值与人的自我超越是“创造的教育”的价值逻辑。“创造的教育”深植于人学思想,其立场和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人学视域下,教育不仅具有“属人”性,也是“为人”的,教育中呼唤不能把人仅仅当作是教育的对象,人更应成为教育目的本身,在教育中要把人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创造的教育始于“尊重”,尊重人的尊严、价值诉求与个体差异性,是为了使人成为主体自由的人。创造的教育含有实践意义上的价值建构意味,要为人的可能生活奠基,积极引领个体进行精神家园的建构,因而“创造的教育”必须要实现人的主体赋值基础上的意义建构。通过后天的教育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是每个人的内在诉求,当代教育要反省人的培养过程中对创造性背离甚至扼杀的现实,反思变革教育以重新缔造教育的创造性。教育失去了创造性,就意味着教育失去了对甄别批判反思的追求,从而也意味着教育育人价值的失落,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追求的空置,以及人的思想自由理想王国的幻灭,就会导致教育的平庸之“恶”。培养人的创造性的前提是提升教育的创造性。要缔造创造性的教育,要树立“创造”的观念,在教育中遵循人的主动性、可塑性、自由性和完整性原则;在宏观层面努力扩大教育的“独立性”,在中观层面做到教育资源整合与整体优化,微观层面探索“创造的课堂”的空间,通过各方协同努力,积极构建创造性的教育。

刘洪翔[3](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薛军丽[4](2019)在《基于创造过程哲学视角的创造教育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源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劲力量。建设现代化强国,需要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要求实施创造教育。创造教育的形成基于这样一种逻辑: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这种潜能,可以通过教育激发并不断提升。创造学理论为创造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本文主要基于创造过程哲学视角,研究我国创造教育实践,重点是剖析问题,并提出对策。论文的研究对于阐发创造学理论在创造教育中的价值,加强创造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以逐步展开对“创造教育”这一研究对象的研究。首先,研究对创造教育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加以阐释,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结构和研究方法,以及本研究的创新点。其次,借助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创造过程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创造过程研究的基本研究趋势,从中筛取具有高代表性的论文研究以供本研究借鉴参考,同时揭示创造过程研究与创造学的相互关系。再次,在创造过程哲学的视角下,对创造教育的基本内涵、创造教育研究现状、创造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中学创造教育模式等加以研究,明晰实施创造教育的现实意义。然后,研究论文的第四部分,则对我国创造教育现状加以分析,以安徽中学为例,通过调查研究,把握我国中学创造教育的现状,分析我国创造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创造主体成己不足,创造成果成物有余,创造环境不够宽容等,进而提出中学创造教育问题归因。其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创造教育过程系统理论模型。即基于创造过程哲学有关理论,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加强创造教育的策略和对策:一是促进创造主体成己;二是营造适宜的创造环境,构建创造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三是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努力形成合力。最后,基于本研究的主要论点及不足,对未来研究加以展望。

崔静,宋秋蓉[5](2018)在《论美国个体本位教育价值观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文中认为美国个体本位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个体的人。移民背景、无封建羁绊和民主文化,是美国个体本位教育价值观的产生背景;"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本主义传统,构成了美国个体本位教育价值观的思想渊源;个体本位教育观之下的以学生为中心、通识教育、研究型教学和个性教育,使得美国引领了世界创新潮流;增加课堂讨论、施行通识教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给个人更多的尊重,是美国个体本位教育价值观带来的启示。

刘畅[6](2017)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群体是高等教育对国家宏观经济转型强有力的人才支持途径。为了研究有效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从而为高等学业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依据,切实提高大学生群体创业能力,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等对此问题展开研究。根据创业理论和创造型人才培养理论的观点,界定大学生创业定义和定位,据此编制了“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调查表”和“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在大学生创业能力领域有代表性的90位代表(其中包括辽宁省沈阳市和大连市两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家30位,大学生创业者30人,高校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专家3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隶属度分析,获得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六个维度:个人特质、机会开发能力、管理经营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高校创业教育的四个培养因素:教学体系、实践体系、指导服务体系和隐性环境。为了更好探讨培养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作用和有效影响方式,预设了理论模型和相关研究假设,编制“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考察四个培养因素和创业能力等变量。选取沈阳、大连等7个城市的具有大学学历背景(包括在校)的创业企业主创者形成最终样本514份。首先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随机分半的257份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得到拟合模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然后利用随机分半的另一批257份数据进行模型的效度检验,验证了模型的稳定性。最后,依据该模型探讨了各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各维度的总效应。经研究发现:一,“教学体系”、“实践体系”、“指导服务体系”和“隐性环境”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各维度均产生正向影响,但影响作用及影响程度不同,各具优势,共同完成“完全智力培养——综合创造力开发——综合创造力应用于创业过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二,依靠专业教育的创业方向融合无法实现全部创业能力的培养。根据本研究的路径分析结果,教学体系对“专业应用”和“创新能力”产生显着影响,但对创业能力其他维度不具备显着影响,因此,不应该为教学体系附加培养其他创业能力的功能,即不应过度提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教学体系”可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完全智力的开发和培养使学生具备对专业知识应用和创新的能力。三,鼓励和保护的创业教育隐性环境,对个体的创造性人格、经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起到直接促进作用,可以促进创新创业人格特质形成,以及由特质人格支撑的创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发展。四,培养因素之间存在内部支持联动关系,高校创业教育管理应充分考虑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配合和衔接。在具体教育实施过程中,使创业教育各个因子互相支持和促进,形成统一的培养系统。最后,针对数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建议:依据WICS理论,形成正确的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并贯彻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全过程;将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过程分为多元能力基础培养、创造型能力开发和创业能力应用等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培养充分利用高校创业教育培养的四个渠道,即:强化教学体系在能力基础培养阶段的作用;利用实践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促进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发挥隐性环境在创业能力实践中的鼓励和保护作用。

易凌云[7](2017)在《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任何领域的变革,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自然反应,教育的变革也不例外。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进步,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教育的深刻变革。最近一次技术变革,是以计算机、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革新及其广泛应用,开启了信息(知识)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信息社会发展需求对传统教育提出了变革的新要求;另一方面,科技进步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内部扩散,重构了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为教育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两个方面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推动教育变革的内外动力。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更是一场文明的洗礼。教育信息化开启了教育变革的大门,迎来了教育变革的新时代。作为教育信息化现阶段主要形态的互联网教育,如何在社会和历史的大变革中推动教育的变革?这是本文的主线,也是本文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论文从互联网教育事业和互联网教育产业两个维度来论述互联网教育对教育变革的冲击和影响,重点论述了互联网教育给教育体系带来的整体性变革,互联网教育带来了教育目标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的变革,并在各个因素变革形成合力的基础上,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做出了初步的构想。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对国内外互联网教育的实践和理论争鸣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提出本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并介绍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从社会体系和教育体系两个层面介绍了互联网与教育的相遇开启了教育变革的大门,并从事业的视角和产业的视角对变革进行了了望。互联网教育促进了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共融,打通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并促进了教育公平,提高了教育质量。不仅如此,互联网教育还为传统教育注入了新理念、新思维和新方法,并凭借其所特有的免费、开放、共享等互联网时代的基因,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催生打破时空的新教育。第二章从价值坐标的角度,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目标变革进行了阐述。从个人价值坐标来看,教育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个性化和全面自由的发展;从社会价值坐标来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促进社会创新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从时代价值坐标来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重点论述了互联网教育与未来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第三章从课程的变革来看互联网教育对教育变革的影响。通过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课程的多元视角,来分析教育变革背景下课程目标取向和价值重塑。未来的课程必将向智慧性的课程发展,并介绍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课程设计与的课程组织形式。第四章从教师变革的角度论述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角色的重塑。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从知识传递的权威者向权力去中心化转变,并重点论述了师生关系的转变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第五章重点介绍互联网教育带来教学的变革,包括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过程的重组、教学空间的重构、教师角色的重塑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这种背景下,笔者构建了网络智慧教学模式,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较好的信息交互与共享、彼此沟通与协作、共同探究与提高的互联网学习环境与平台。第六章介绍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学习变革。互联网教育带给学生个性化学习、双回路学习、社交化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学习者可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课程的无缝学习,从而开启学习三个维度的变革。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个性化人才培养是互联网教育在发展中重点关注和思考的。为此,本研究构建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型。第七章分析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评价体系变革的内外因素,在分析和建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互联网教育评价方法体系的基础上,概括了以大数据为基础和智能评价为方向的未来互联网教育评价模式,并构建了互联网教育教学评价模型和互联网混合教学中的教学评价过程模型。结语对互联网教育与未来教育进行了展望。可穿戴、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与教育的进一步融合给未来的互联网教育带来了新的联想和展望,未来教育将走向万物互联的时代,未来的教育将迎来教联网时代。要加强对“育”层面的探索,重回教育本质。“未来已来,一切无限可能”,我们正在通向未来的教育。

李莉[8](2016)在《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政策研究 ——以南通市船舶产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是创新密集的时代,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是体现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推行创新推动型发展计划,打造富有创新能力的国家,构建国家创新系统是众多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处于各国中中等偏下的位置。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创新能力的不足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影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要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是关键,相应的人才使用、运行机制和激励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更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要素。船舶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国防产业,船舶业的发展对相关产业、区域经济以及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都起着强烈的拉动作用。从2010年起,我国跃居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定义,并把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列为十大核心发展方向之一。为及时把握船舶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引导船舶及配套产业科学发展,南通市先后制定了《船舶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海工、船舶及重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船舶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建立了每年1000万元的专项发展资金,同时集聚科技、人才、技改等多项财政资金和专项政策,引导、鼓励和帮助船舶企业由南通制造向南通创造转型。本论文通过对南通市人才激励政策现状和政策重点的介绍,归纳了南通市出台的有关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以南通市船舶产业为例,总结南通市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利于提高南通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激励措施和政策建议。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本文研究设计的相关概念、相关理论以及对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政策的制定、评价作了介绍;第三部分系统梳理了目前南通市船舶产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政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政策激励力度不足的原因,并对科技人才激励政策的满意度效果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发达国家及国内若干地区的相关激励政策经验进行归纳整理;第五部分着重谈讨南通市船舶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政策的框架及重点并在前提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优化南通市船舶产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政策提出了两个层面的政策优化建议,进而得出结论。

曹国安[9](2015)在《学习者创造思维及其课堂接受水平情境解析 ——基于多元化创造教育路径》文中认为创造思维是创造教育的内核,创造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习者是否具有更高水平的创造力。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前提是进行创造教育。我国高校和各级科研单位作为人才队伍培养的摇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学习者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创造教育这一路径逐步获得完善。然而我国创造教育曾一度处在以创造技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来使学习者学习如何创造出实体产品,这是“成物”层面的创造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总的精神境界是“道”,与创造这一主题相结合就是将创造精神、思想、观念与行为贯穿于人的一生,即创造之“道”,这是“成己”层面的创造教育。要实现“成物”向“成己”的转化,必须通过“成思”——创造思维——进行会通。探讨学习者的创造思维,分析学习者在课堂接受教育过程中,如何对他们实施多元化创造教育路径,对于我国高校创造教育的改革、创造思维的人才培养以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逻辑思路是通过选题背景引出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对创造思维、创造教育及其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评述;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创造思维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积极探索了创造教育“成物”与“成己”的会通路径;提出了高校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创造教育教与学的策略性建议;最后总结全文及不足之处。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理论知识为背景,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本论文的创新点包括两方面:一是思路创新。把创造思维融入到创造教育中,也就是把创造教育的“成物”层面,通过“成思”为载体,达到“成己”境界。本论文将尝试以创造思维为突破口,以创造教育作为路径,促使学习者创造思维的自觉培养,从而促进创新型人才的涌现。二是方法创新。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创造思维课堂教学中,尝试通过新的教学理念,将学习者放在课堂的核心位置,力求以教促学、以学自新的教学目的,从而使课堂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樊思,解飞厚[10](2013)在《创造教育的SSR模式:困境与选择》文中提出知识经济时代进一步提升了人才的标准,对创造型人才的企盼迫切要求大学教育模式的变革。在此背景下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教授构建出大学实施创造教育的SSR模式,以其对"成长"教育理念的精彩演绎为大学教育的转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SSR教学模式在目前制度与环境存在诸多缺失的背景下实施起来仍然困难重重,然而,作为教育改革的向导,这一模式可在少数一流高校内试行,也可在更多高校内做小范围的尝试,同时需要高校在多个层面进行改革,为教育模式的转变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实施自主创造教育 培养创造型人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自主创造教育 培养创造型人才(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的内涵
三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的困境
    (一)创新创业创造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二)创新创业创造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较薄弱
    (四)创新创业创造教育实践平台较缺乏
    (五)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支撑体系不健全
四 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教育质量的策略选择
    (一)构建科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生态系统
    (二)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三个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三)建设结构合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教育师资队伍
    (四)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教育课程体系
    (五)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教育实践训练孵化平台

(2)论“创造的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发展创造的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二)造就创新型人才:新时代人才培育的核心议题
        (三)促进教育创新改革: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
        (四)塑造人的主体精神:回归教育本质规定的必然选择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层面:深化对“创造的教育”的体系化建构
        (二)实践层面:促进当代教育的思维更新与改革发展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创造的教育”的研究概况
        (二)“创造的教育”的基本定位与核心内涵研究
        (三)“创造的教育”的文化基因与时代诉求研究
        (四)“创造的教育”的价值追求与价值谱系研究
        (五)推进“创造的教育”的具体策略研究
        (六)推进“创造的教育”的现存问题与实践阻力研究
    四、研究主题与试图解决的问题
        (一)揭示“创造”与人之为“人”的本质性关系
        (二)廓清“创造的教育”的内涵与核心价值目标
        (三)明确“创造的教育”对成“人”的内在意义
        (四)探索“创造的教育”实践深化的可能性方案
    五、研究的立论基础、思路与方法
        (一)立论基础
        (二)总体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重申“创造的教育”:概念剖析、主要内涵与核心议题
    一、“创造的教育”的提出:历史镜像与思想来源考
        (一)历史上所提出的“创造的教育”思想
        (二)“创造的教育”与中国近代教育实践
        (三)“创造的教育”思想创生的文化性格
    二、“创造的教育”的概念阐释:语境与语义的转换
        (一)何为“创造”及何种“教育”:语言的构境与词源解析
        (二)创造的教育:从历史与现实的语义转承中把握其概念
    三、“本·新·特·活”:“创造的教育”的主要内涵
        (一)本:“创造”即是教育之本质与根本
        (二)新:“创造的教育”崇尚开放与创新
        (三)特:“创造的教育”强调个性与特色
        (四)活:“创造的教育”意味着生命的敞开
    四、审问“教育”:从培养人到“创造的教育”议题
        (一)审问本质:教育到底是什么?何为培养人?
        (二)审问价值:“创造的教育”对人及教育意味着什么?
        (三)审问观念、过程与方法:“创造的教育”应当如何?
        (四)审问实践使命:“创造的教育”何以实现人的培养?
第二章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学立场及目标
    一、教育存在的根基与价值依归: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一)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的永恒期待与使命
        (二)“属人”与“为人”:教育以培养“人”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将“人”交还人自身: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乃教育之根本规定
    二、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性合法性
        (一)人性前提:“创造的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性自由与生命整全
        (二)以“人”的方式对待人的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性规定
        (三)就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根本遵循
    三、奠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目标与宗旨
        (一)人之生成与全面引出:“创造的教育”的目的论意蕴
        (二)人之自由及其可能性:“创造的教育”的内生性目标
        (三)从自由到人的创造:“创造的教育”的非决定论取向
        (四)重申“创造的教育”宗旨:奠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四、追寻成“人”的教化:“创造的教育”的人文立场与使命
        (一)成就何种“人”与“教育”:守望培养人的本真性与意义世界
        (二)“创造的教育”之人文使命:把成“人”作为教育的最高信仰
第三章 主体赋值与人的自我超越:“创造的教育”的价值逻辑
    一、“创造的教育”之发生:尊重、赋值与价值引领
        (一)尊重人的尊严、价值诉求与个体差异性
        (二)从尊重到主体赋值:一切为了人的发展
        (三)价值引领:主体赋值基础上的意义建构
    二、人之主体能动性:“创造的教育”的人性动力学
        (一)人是价值性的存在:以“主体创造”唤醒“人”的意识
        (二)基于人的主体能动性:以人自身的“创造”成就“人”
        (三)作为自我教育的“创造的教育”:重建人的主体生成价值
    三、“创造的教育”的旨归:人之自由与主体性超越
        (一)自由、创造与主体:“创造的教育”对人之个性的培养
        (二)自由的主体生成:“创造的教育”对人之全面性的培养
        (三)人的主体性超越:“创造的教育”作为一种超越的教育
第四章 弥散的“平庸”:现代性教育及其对个体创造的背离
    一、平庸主义与制度化教育:教育的现代性运动及其观念
        (一)平庸主义:现代教育对于追求卓越价值的偏离
        (二)制度化教育:教育对个体创造性观念的“恐惧”
    二、素质、理性与工业范式:现代教育对培养目标的误解与偏向
        (一)素质教育并未走出“应试”主义的泥潭
        (二)教育的理性主义:情感的迷失与人的片面发展
        (三)教育的“工业范式”:素质片面化与能力精细化
    三、权威、灌输与对话缺失:适应个体规训的教育过程与方法
        (一)权威至上:标准答案的霸权主义
        (二)灌输教学:课堂中平等对话的缺失
    四、平庸教育之“恶”:教育精神的矮化与创造的背离
        (一)精神的矮化:教育的犬儒主义与精神家园的缺失
        (二)创造的背离:人的全面发展的悬置与创造性的背离
第五章 实践助推:从“创造的教育”到缔造教育的“创造力”
    一、树立“创造”的观念:“创造的教育”的总体原则
        (一)人的主动性:夯实教育的主体基础
        (二)人的可塑性:明确教育的价值边界
        (三)人的自由性:提升教育的自由精神
        (四)人的完整性:需强化“全面教育”
    二、缔造教育的“创造力”:“创造的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宏观层面:努力扩大教育的“独立性”
        (二)中观层面:积极促进教育自身价值转型
        (三)微观层面:探索“创造的课堂”的空间
    三、资源整合与整体优化:“创造的教育”的协同机制
        (一)审美、自由与开放:从学校的精神文化到物理环境建设
        (二)课程、教师的资源整合:学校之“创造共同体”的打造
        (三)崇尚“创造”的舆论:“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努力
    四、“创造的教育”的实践:D大学的推进及制度创新
        (一)D大学“创造的教育”理念的创新性及其价值诉求
        (二)问题导向:D大学实施“创造的教育”的根本路径
        (三)实施:以“创造的教育”推进教学改革与课堂创新
        (四)评价:实施“创造的教育”的整体制度设计及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3)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基于创造过程哲学视角的创造教育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创造过程研究概况
        1.2.1 创造概念界定
        1.2.2 创造学研究概况
        1.2.3 创造过程哲学研究概况
    1.3 研究结构、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结构和方法
        1.3.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创造过程研究可视化分析
    2.1 创造学研究趋势可视化分析
    2.2 创造学研究的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2.2.1 创造过程总体研究趋势可视化分析
        2.2.2 创造过程高质量文章的可视化分析
        2.2.3 创造过程研究的基金和机构分布
    2.3 创造过程与创造学关系可视化分析
        2.3.1 创造学视阈下的创造过程研究
        2.3.2 创造过程视阈下的创造学研究
第3章 创造教育研究可视化分析与意义阐释
    3.1 创造教育研究概述
        3.1.1 中国传统文化中创造因子
        3.1.2 国内外创造教育比较
        3.1.3 创造教育内涵界定
        3.1.4 义务教育阶段创造教育实证研究进展
    3.2 创造教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3.2.1 创造教育研究总体趋势和主题分析
        3.2.2 高被引频次论文趋势和来源分析
        3.2.3 高被引频次论文作者和机构分布
        3.2.4 高被引频次论文共引文献分析
    3.3 创造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可视化分析
        3.3.1 教育与高质量发展的可视化分析
        3.3.2 创造教育与高质量发展的可视化分析
        3.3.3 创造教育与绿色发展的可视化分析
    3.4 创造教育实施的意义阐释
        3.4.1 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4.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
        3.4.3 开拓素质教育新视野
        3.4.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第4章 我国创造教育现状分析与实证研究
    4.1 问卷调查
        4.1.1 调查概况
        4.1.2 问卷调查对象
    4.2 中学创造教育存在的问题
        4.2.1 创造主体成已不足
        4.2.2 创造成果成物有余
        4.2.3 创造环境不够宽容
    4.3 中学创造教育问题归因
        4.3.1 对创造教育重视不够
        4.3.2 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4.3.3 开展创造教育的条件不充分
第5章 创造过程哲学视角下加强创造教育的策略
    5.1 促进创造主体成己
        5.1.1 教师是创造教育的主体
        5.1.2 教师需要提高创造教育能力
        5.1.3 牢固树立创新理念
    5.2 营造适宜的创造环境
        5.2.1 营造宽容的创造环境
        5.2.2 强化条件保障
    5.3 努力形成合力
        5.3.1 家庭教育是最好的催化剂
        5.3.2 学校教育是主渠道主阵地
        5.3.3 社会教育是助推器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创造教育调查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创业能力的相关研究
        1.2.2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相关研究
        1.2.3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的相关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及其适用性
    2.1 理论基础
        2.1.1 创业理论
        2.1.2 人才培养理论斯滕伯格的WICS理论
    2.2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的理论建构
        2.2.1 核心概念界定
        2.2.2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预设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及培养因素分析
    3.1 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3.1.1 基于理论的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假设
        3.1.2 创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实证遴选
        3.1.3 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特点解析
    3.2 基于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的培养因素分析
        3.2.1 基于文献和理论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
        3.2.2 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遴选
        3.2.3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因素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关系的探索性分析
    4.1 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假设
    4.2 实证研究设计
        4.2.1 问卷设计
        4.2.2 目标群体的设计
        4.2.3 数据收集方法
    4.3 探索性因子分析
        4.3.1 信度分析和效度检验
        4.3.2 因子分析
        4.3.3 相关关系分析
        4.3.4 回归分析
        4.3.5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论
    4.4 高校创业教育对创业能力的影响路径分析
        4.4.1 高校创业教育层面的影响因子
        4.4.2 基于相关理论的高校创业教育影响路径预设
        4.4.3 结构方程的判断和路径解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的构建
    5.1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的交叉效度验证
        5.1.1 模型拟合度的交叉效度检验
        5.1.2 模型路径系数的交叉验证分析
        5.1.3 模型路径系数的总效应分析
    5.2 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合意模型构成
        5.2.1 基于理论分析的创业能力培养三个阶段
        5.2.2 基于实证分析得出的创业能力培养四个渠道
        5.2.3 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基本模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6.1 依据WICS理论,形成正确的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
        6.1.1 高校现有的创业型人才培养观念模糊、片面
        6.1.2 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创业教育
        6.1.3 依据创造型人才培养规律,形成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
    6.2 强化“教学体系”在创业能力基础培养阶段的作用
        6.2.1 “教学体系”对学生多元智力能力培养不足
        6.2.2 重点发挥“教学体系”对创新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作用
        6.2.3 “教学体系”的改进措施
    6.3 利用实践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促成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6.3.1 高校现有实践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
        6.3.2 发挥“实践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开发创业能力的作用
        6.3.3 “实践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的改进措施
    6.4 发挥隐性环境对创业能力实践的导向作用
        6.4.1 高校现有的创业教育环境表面化
        6.4.2 发挥隐性环境在创业能力实践过程中的保护和鼓励作用
        6.4.3 “隐性环境”的改进措施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界定大学生创业相关定义
        7.1.2 提出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
        7.1.3 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
        7.1.4 对策及建议
    7.2 未来研究展望
        7.2.1 对不同创业企业需求不同创业能力的考察
        7.2.2 创业能力与创业结果之间的关系
        7.2.3 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高校的创业能力培养模式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7)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一) 理论诉求:互联网教育正在参与未来教育的重大变革
        (二) 实践归纳:互联网教育事业与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 价值追问:解决教育变革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
        (二) 上位概念、中位概念和下位概念
        (三) 概念间的关系分析
        (四) 理论基础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 互联网教育研究的萌芽: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与变革的开启
        (二) 互联网教育研究的拓展: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核心能力及教学变革
        (三) 互联网教育研究的深入: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变革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从总到分与由分到总
        (二) 研究方法:实践归纳与理论演绎相结合
第一章 互联网与教育相遇:开启教育变革的大门
    第一节 社会系统视角:社会体系的变革对教育体系冲击
        一、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体系的变革
        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呼唤教育变革
        三、教育系统变革的内外动力
    第二节 教育系统视角:教育系统内的共融共荣共促
        一、互联网技术革新迫使教育系统变革势在必行
        二、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共融
        三、社会教育体系与学校教育体系的共荣
        四、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共促
    第三节 事业的视角:互联网教育推动教育整体性的变革
        一、孕育教育变革的互联网基因
        二、诠释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三、重构教和学的时间空间
        四、倒逼教育发生结构性变化
    第四节 产业的视角:互联网教育产业为教育变革提供强大动力
        一、互联网教育产业资本驱动教育行业高速发展
        二、互联网教育产业的商业模式促进教育公平
        三、互联网教育产业链增强了与教育产业之间的吸附性
        四、互联网教育产业增加了教育行业的科技含量
第二章 教育目标变革:新人文教育观与未来人才的培养
    第一节 教育目标变革的价值坐标
        一、个人价值坐标: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二、社会价值坐标:培养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推动社会创新发展
    第二节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教育目标变革
        一、教育的个人担当:要回归到人的本真存在
        二、教育的社会担当:要承担引领社会创新发展的使命
        三、教育的时代担当:构建具有全球视野的新人文教育观
    第三节 互联网教育与未来人才的培养
        一、以个人本位论为视角:互联网教育与个性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二、以社会本位论为视角:互联网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以新人文教育观为视角:互联网教育与家国情怀人才的培养
第三章 课程变革:对课程新生态的重构
    第一节 课程变革的新图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课程观
        一、课程理念重新审视:基于互联网视野下的多元视角
        二、课程目标价值重塑:基于互联网思维下“内容—技术”二元融合的视角
        三、课程观的重构:基于多元化的价值目标和需求
    第二节 课程形态的新探索:走向个性化和智慧性的教育课程
        一、课程形态:微课和慕课
        二、课程特征:“融合”与“联合”
        三、课程体系:“适”与“微”
    第三节 课程设计的创新: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合力的产物
        一、互联网教育的教学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用户思维
        二、互联网教育的内容设计:以个性化服务为重点的资源共享
        三、互联网教育的课程形式设计:以学习效果为导向的人性化设计
    第四节 互联网教育课程的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
        一、互联网教育课程:问题同样存在
        二、个性化定制:创建个人的“播放列表”
        三、后MOOC时代的课程:SPOC
        四、未来的课程:流动和无所不在
第四章 教学变革:走向智能化智慧性的教学
    第一节 教学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催生新的教学方式
        一、物联网:智能化教学
        二、人工智能:个性化的智慧教学
        三、虚拟现实:沉浸式教学
        四、教学游戏APP:教学游戏化、娱乐化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重组:组织模式的变革
        一、教学过程的生态模式:形成多元化交互学习共同体
        二、教学过程重组的实践案例:翻转课堂
        三、组织模式变革:走向虚拟化、分散合作化和智能化
    第三节 教学空间的重构:没有界限的多维教育空间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空间
        二、虚实结合无处不在的教学空间
        三、注重文化传承和审美的的教学空间
    第四节 新教学模式的构建:网络智慧教学模式
        一、网络智慧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二、网络智慧教学模式构建的现实依据
        三、网络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
第五章 教师角色的重塑:师生关系的转变与教师专业成长
    第一节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师:教师权力去中心化
        一、教师权利的转变:从知识传递的权威者向权力去中心化转变
        二、教师职业是否消亡:不会消亡且作用更加重要
        三、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推动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
    第二节 师生关系的重构:由教师为主体变为师生互为主体
        一、互联网技术对教师的影响:教师为主体的结构解体
        二、新型师生关系的重构:交互的多元化与师生互为主体
        三、教师内涵与角色的再认识:以学生为中心的引路人和服务者
    第三节 教师的专业成长:能力发展变化与拥抱新技术成长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新期待
        二、教师专业成长:拥抱新技术的终身学习者
        三、实践共同体:通过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未来的学校:共同体和生命成长的地方
第六章 学习变革:私人定制的个性化学习
    第一节 学习方式的变革:个性化和多样化
        一、个性化学习:一人一张课程表的私人订制
        二、双回路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
        三、社交化和扁平化学习:在分享与交互中学习
        四、无缝学习:无处不在的“微”学习
    第二节 渐进的革命:学习变革的三个维度
        一、时间维度:泛在学习与学习生活化
        二、空间维度:虚拟课堂与虚拟校园
        三、目标维度:让终身学习成为现实
    第三节 智慧学习:构建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型
        一、个性化智慧学习:基于大数据的情景化学习体验
        二、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型: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跟踪服务
    第四节 拓展创造的边界:新技术与未来学习的展望
        一、可穿戴设备:信息融入人体本身
        二、3D打印技术:学习者的个性化创造
        三、脑电波技术:更好的关联教与学
        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走进未来教育
第七章 评价与管理变革:多元评价和智慧管理
    第一节 多元化评价:个体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辩证统一
        一、注重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克服“一元式”评价方式的不足
        二、注重创新评价:彰显和引领时代创新精神
        三、注重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全方位、多视角、宽领域的综合评价模式
    第二节 全面评价:教学评价方法体系的变革
        一、前置评价:诊断性评价
        二、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
        三、结果评价:总结性评价
        四、教学评价模型:构建过程性和总结性有机统一的评价模式
    第三节 互联网混合教学评价: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评定
        一、以大数据为基础和导向
        二、“生评生”和“机评生”
        三、混合教学中的全面多元教学评价
    第四节 管理智能化:智能决策与智慧管理
        一、组织结构:扁平化和网络化
        二、教学管理:智能决策与控制
        三、学习管理:学历认证与“学分银行”
        四、教育资源管理:智能检索与共建共享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互联网教育推动了教育变革
        (一) 技术与教育:顺势而为与守正创新
        (二) 加强对“育”层面的探索:更需关注教育的本真存在
        (三) 重新认识教育:重新定义教育和学习
    二、展望:教联网时代的到来
        (一)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超越的五个维度
        (二) 物联网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教联网时代的到来
        (三) 从物联网到教联网:重构了三种新的互联
参考文献
致谢

(8)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政策研究 ——以南通市船舶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五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的概念
        一、科技创新的概念及特征
        二、新常态下对船舶产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激励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与人才资本
        二、人才激励理论
    第三节 对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的公共政策分析
        一、政策的制定
        二、政策的评估
        三、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政策的内涵及动态机制
第三章 南通船舶产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政策现状及系统分析
    第一节 南通船舶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南通船舶产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政策的现状
        二、南通船舶产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南通船舶产业现有人才政策激励力度不足的原因
        一、人才发展投入力度不足
        二、人才使用效益较为低下
        三、人才科技成果评价政策不完善
        四、人才管理政策过于行政化
        五、人才激励政策创新不足,缺乏长效机制
        六、人才激励政策政出多门
    第三节 对科技创新人才综合激励的满意度效果分析
        一、研究设计及调研过程
        二、政策效果的总体评价
        三、 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第四章 国内外相关产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政策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发达国家相关产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经验及启示
        一、美国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经验及启示
        二、德国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经验及启示
        三、新加坡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经验及启示
    第二节 国内若干地区相关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政策及启示
        一、上海市相关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政策及启示
        二、山东省相关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政策及启示
        三、辽宁省相关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政策及启示
第五章 南通市船舶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政策的体系重点及优化建议
    第一节 南通市船舶产业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政策的框架
        一、南通市船舶产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的环境分析
        二、南通市船舶产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对政策的需求分析
        三、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互动分析
    第二节 南通市船舶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政策的落实重点
        一、人才待遇的提高
        二、人才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三、人才发展空间的提升
        四、企业文化的塑造
        五、知识产权的保护
        六、提高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
    第三节 完善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政策
        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流动体系
        三、优化科技管理评价体制,加大激励作用
        四、市场化与行政化相结合
        五、建立激励政策的长效机制
        六、加大科技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
    第四节 健全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政策的保障机制
        一、完善法律保障机制
        二、建立规范化流动的科技人才市场
        三、注重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四、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五、转变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六、加强政策实施部门的互动性和协调性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学习者创造思维及其课堂接受水平情境解析 ——基于多元化创造教育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及现状
        1.3.1 国外研究文献及现状
        1.3.2 国内研究文献及现状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述评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学习者和学生
        2.1.2 教育者和接受教育者
    2.2 学习理论
        2.2.1 学习理论简述
        2.2.2 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创造教育与创造思维
    3.1 教育梦和创造教育
    3.2 创造教育的本质
        3.2.1 从创造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关联
        3.2.2 从创造教育属性角度分析
    3.3 创造思维的内涵与本质
        3.3.1 创造思维的含义
        3.3.2 创造思维的类型及本质属性
    3.4 创造教育与创造思维的关系
        3.4.1 本质层面的关系
        3.4.2 运动和发展规律层面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创造思维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4.1 高校创造思维课堂教学现状
        4.1.1 高校创造思维课程设置
        4.1.2 高校创造思维课堂教与学
    4.2 高校创造思维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
        4.2.1 高校学习者的创造思维能力不足
        4.2.2 高校创造思维课程设置不合理
        4.2.3 高校教学者的教学方式不合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理论路径:创造教育之成物与成己会通
    5.1 创造教育的成物与成己
        5.1.1 西方创造教育
        5.1.2 东方创造教育
        5.1.3 成物与成己之比较
    5.2 创造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成物与成己
        5.2.1 实施创造思维的必要性
        5.2.2 创造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成物与成己
        5.2.3 创造教育课堂教学思路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践路径:高校创造教育之课堂教学
    6.1 完善高校创造教育管理层面顶层设计
        6.1.1 教学模式顶层设计与“三成”型创造者
        6.1.2 创造教育科目和课程设计
        6.1.3 改善课堂教学环境
    6.2 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创造教育教学过程
        6.2.1 采用发展教学法
        6.2.2 积极应对课堂突发状况
        6.2.3 促使以学习者为中心生效
        6.2.4 创新评估方法
    6.3 学习者提升自我创造思维能力
        6.3.1 学习者要具有质疑精神树立问题意识
        6.3.2 根据教师课堂教学及时调整自主学习
        6.3.3 自觉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10)创造教育的SSR模式:困境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造教育SSR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二、创造教育的SSR模式面临的困境
    (一) 民主、弹性管理体制的缺失
    (二) 与创造教育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的缺失
    (三) 创造型教师的缺失
    (四) 大学生主体性缺失
三、创造教育的SSR模式面临的挑战
    (一) 大学的功利主义倾向严重
    (二)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班教学
四、实施创造教育SSR模式的现实选择
    (一) 创造教育的浮华和SSR的价值
    (二) 有效实施SSR模式的配套改革
        1.推动教育管理民主化。
        2.促使教育评价多元化、动态化。
        3.培育“三个意识”的新型教师。
        4.营造非功利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实施自主创造教育 培养创造型人才(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研究[J]. 施生旭.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02)
  • [2]论“创造的教育”[D]. 赵振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4]基于创造过程哲学视角的创造教育实证研究[D]. 薛军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5]论美国个体本位教育价值观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J]. 崔静,宋秋蓉. 科幻画报, 2018(01)
  • [6]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研究[D]. 刘畅. 东北大学, 2017(01)
  • [7]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D]. 易凌云.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8]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政策研究 ——以南通市船舶产业为例[D]. 李莉.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8)
  • [9]学习者创造思维及其课堂接受水平情境解析 ——基于多元化创造教育路径[D]. 曹国安.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 [10]创造教育的SSR模式:困境与选择[J]. 樊思,解飞厚.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3(01)

标签:;  ;  ;  ;  ;  

开展自我创造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