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检测在SLE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检测在SLE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一、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检测在SLE临床诊断中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谢剑波,王光彦,郑国燕,车银芹[1](2021)在《自身抗体分析的方法学比较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定性和定量方法检测患者自身抗体,比较方法学间的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确诊的7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分别以免疫印迹法(定性方法)和化学发光法(定量方法)检测抗核抗体(ANA)谱中15种抗体,比较两种方法对ANA谱的检测阳性率,计算化学发光法的阳性符合率和总符合率,并分析两种方法对ANA谱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在ANA谱的检测中,免疫印迹法对抗合成酶(Jo-1)抗体及抗增殖型细胞核抗原(PCNA)抗体的检测阳性率均为0,而化学发光法仅对抗PCNA抗体的检测阳性率为0;两种方法对15项检测项目的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除对抗硬皮病70蛋白(Scl-70)抗体、抗组蛋白(Histones)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Rib-P)抗体3项检测项目的一致性一般外,对其他检测项目的一致性较好。结论化学发光法与免疫印迹法检测ANA谱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总符合率高,一致性评价优异。

王俊,向健[2](2021)在《补体C3和C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补体C3、C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3例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体谱指标,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补体C3和C4水平,比较两组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及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实验组自身抗体与血清补体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C3、C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U1-RNP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自身抗体与血清补体联合检测漏诊率低于单独自身抗体和单独血清补体检测,敏感性高于单独自身抗体和单独血清补体检测(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C3、C4水平均低于正常健康者,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正常健康者,通过补体C3、C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诊断可提升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对患者诊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赵欣楠[3](2021)在《羟氯喹对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发热、面部蝶形红斑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种组织和器官,其中神经系统受累被称为神经精神性狼疮(neuropsychiatric SLE,NPSLE),是SLE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NPSL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且治疗效果有限。因此,探究NPSLE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风湿病学面临的重要课题。SLE患者血清中存在的抗核糖体P蛋白(anti-ribosomal P,Anti-P)抗体目前被认为与NPSLE密切相关。Anti-P抗体可以与神经元和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2a,N2a)细胞表面的神经元表面P抗原(neuronal surface P antigen,NSPA)结合,继而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诱发细胞凋亡。但Anti-P抗体对神经细胞其他功能损伤的相关报道较少,且Anti-P抗体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的途径也不明确。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是一种抗疟药,在临床中已经广泛的应用于SLE的治疗,但HCQ对NPSLE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揭示了Anti-P抗体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以及HCQ是否可以缓解Anti-P抗体造成的损伤,同时也对HCQ缓解神经损伤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此外,鉴于N2a细胞具有神经细胞的特征,且细胞系成分均一,本研究采用N2a细胞系作为神经元的体外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N2a细胞结合对细胞功能及活性的影响目的:明确Anti-P抗体对N2a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应用100μg/mL的Anti-P IgG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G分别刺激N2a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在含钙及不含钙的细胞外液环境下分别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进行钙离子成像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试剂盒检测ATP的释放水平;应用100μg/mL和200μg/mL的Anti-P IgG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G分别刺激N2a细胞,CCK-8实验和台盼蓝染色分别检测N2a细胞的活性和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Anti-P IgG与N2a细胞在细胞膜上特异性结合。2.Anti-P IgG升高N2a细胞内的钙离子水平。3.Anti-P IgG可以增加细胞内的钙库释放,并促进细胞外的钙离子内流。4.Anti-P IgG促进N2a细胞释放ATP。5.Anti-P IgG降低N2a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活性。6.Anti-P IgG促进N2a细胞凋亡。结论:Anti-P抗体可以和N2a细胞特异性结合,二者的结合通过促进细胞内钙释放及细胞外钙内流增加细胞内Ca2+浓度,促进细胞释放ATP,诱导N2a细胞损伤。提示Anti-P抗体可以损伤神经细胞功能,具有神经毒性。第二部分:硫酸羟氯喹对Anti-P IgG引起N2a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目的:探究羟氯喹对Anti-P IgG引起N2a细胞损伤是否有缓解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5、10、15、20μg/mL)的HCQ分别处理细胞,CCK-8实验及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性及增殖能力;应用200μg/mL的Anti-P IgG、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G以及同时应用5/10μg/mL HCQ和200μg/mL Anti-P IgG分别刺激N2a细胞,钙离子成像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试剂盒检测ATP的释放水平,CCK-8实验和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HCQ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N2a细胞不具有细胞毒性。2.HCQ抑制Anti-P IgG引起的N2a细胞内钙信号增强。3.HCQ抑制Anti-P IgG引起的N2a细胞ATP释放增多。4.HCQ缓解Anti-P IgG对N2a细胞增殖能力和活性的抑制作用。5.HCQ减少Anti-P IgG引起的N2a细胞凋亡。结论:一定浓度的HCQ可以缓解Anti-P抗体引起的N2a细胞内钙离子增多以及细胞释放ATP增多,进而减轻Anti-P抗体造成的N2a细胞损伤。提示HCQ可能存在神经保护作用。第三部分:HCQ对N2a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目的:探讨HCQ对N2a细胞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健康对照者IgG、Anti-P IgG、HCQ联合Anti-P IgG分别处理N2a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Bcl-2)的表达情况;HCQ和无血清培养液分别预处理N2a细胞后于无钙细胞外液环境下加入Anti-P IgG,然后EDTA螯合钙离子后于细胞外液中加入Ca Cl2溶液,持续监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健康对照者IgG、Anti-P IgG、HCQ联合Anti-P IgG分别处理N2a细胞,Western Blot检测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nositol 1,4,5-triphosphate receptor,IP3R)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Bcl-2与IP3R的结合情况;分别用HCQ联合Anti-P IgG、Venetoclax联合HCQ以及Anti-P IgG处理N2a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HCQ可以调节凋亡蛋白的表达。2.HCQ减少Anti-P IgG引起的细胞内钙离子释放,不影响细胞外钙离子内流。3.HCQ不影响IP3R的表达。4.HCQ增加Bcl-2与IP3R的结合。5.抑制Bcl-2表达逆转HCQ对钙信号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结论:HCQ可以调节N2a细胞内的凋亡通路蛋白,通过增加Bcl-2与IP3R的结合来缓解Anti-P抗体引起N2a细胞内钙信号强,从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付梦真[4](2020)在《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SLE相关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应用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法(NM-CLIA)定量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明确诊断的SLE患者108例及健康体检样本60例,分别用NM-CLIA、线性免疫印迹法(LIA)检测SLE患者的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抗 Sm 抗体(anti-Sm)、抗 nRNP 抗体(anti-nRNP)、抗核糖体 P0 蛋白抗体(anti-PO)、抗 Ro-52 抗体(anti-Ro52)、抗 Ro-60 抗体(anti-Ro60)、抗 SSB抗体(anti-SSB)、抗组蛋白抗体(anti-His),用NM-CLI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分析NM-CLIA方法检测上述抗体的检出率、量值水平及区别SLE与健康组的准确性,比较NM-CLIA与IIF及LIA方法在检测上述抗体的一致性,结合SLE患者SLEDAI评分及抗体结果分析各抗体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在临床表现及不同活动分层中各抗体存在率的差异。采用SPSS21.0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应用NM-CLIA对SLE患者开展相关自身抗体定量检测时,ANA在SLE的量值水平较高(约50%以上患者抗体浓度>400RU/mL),而anti-Sm的量值水平最低(约50%以上SLE患者浓度<2RU/mL)。2.NM-CLIA检测各抗体在SLE组检出率分别为32.4%(anti-Nuc)、54.6%(anti-dsDNA)、14.0%(anti-Sm)、38.0%(anti-nRNP)、19.4%(anti-PO)、61.1%(anti-Ro52)、76.9%(anti-Ro60)、25.0%(anti-SSB)、96.3%(ANA)、29.6%(anti-His)。3.NM-CLIA检测健康体检人群样本时,阳性率均未超过5%。4.NM-CLIA 检测 anti-Nuc、anti-His 结果与 LIA一致性稍差(Kappa=0.262、0.314),anti-dsDNA、anti-Sm一致性一般(Kappa=0.546、0.694),anti-nRNP、anti-P0、anti-Ro52、anti-Ro60、anti-SSB一致性较好(Kappa=0.752、0.940、0.796、0.901、0.800)。NM-CLIA检测SLE组ANA结果与IIF基本相当(P>0.05)。5.NM-CLIA检测anti-nRNP、anti-Ro60区别SLE与健康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AUC=0.952、0.941),在检测 anti-dsDNA、anti-Nuc、anti-SSB、anti-His 具有一定的准确性(AUC=0.771、0.833、0.881、0.823),在检测 anti-Sm 准确性一般(AUC=0.619)。6.NM-CLIA 检测 anti-dsDNA、anti-Nuc、anti-Sm 和 anti-His 抗体结果与 SLEDAI呈正相关(r=0.334,P<0.05;r=0.362,P<0.05;r=0.323,P<0.05;r=0.201,P<0.05)。7.NM-CLIA检测anti-dsDNA、anti-Nuc和anti-His在不同活动度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8.anti-Sm在皮疹组间存在差异,anti-Nuc在发热、低补体、血尿、蛋白尿组间存在差异,anti-His在皮疹、发热、血小板降低、白细胞减少、低补体、血尿、蛋白尿组间存在差异,anti-dsDNA在低补体、血尿、蛋白尿组间存在差异,anti-P0在皮疹、胸膜炎组间存在差异,anti-SSB在皮疹、发热组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相关分析提示 anti-dsDNA、anti-Nuc、anti-His、anti-Sm 水平与 SLE 活动相关,而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作为能定量检测自身抗体的实验技术为临床SLE疾病评估提供了更好的帮助。

尚晓莹[5](2019)在《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定量检测特异性自身抗体的临床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目前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主要为定性或半定量检测,定量检测特异性自身抗体比定性检测结果能更好地反映自身免疫病的病情变化。应用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multiplex bead-based flow fluorescent immunoassay,MBFFI;简称:流式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特异性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病的临床价值研究很少。本研究先将流式荧光免疫法与免疫印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等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较,再对流式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特异性自身抗体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进一步评估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诊断和纵向监测疾病活动性的价值。方法 用流式荧光免疫法和免疫印迹法同时检测333例自身免疫病患者(包括114例SLE患者和219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44例其他疾病患者、59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的特异性自身抗体(抗dsDNA,抗Nucl,抗His,抗Sm,抗RNP,抗Rib P,抗Scl-70,抗SSA-60,抗SSB,抗PM/Scl,抗M2,抗Jo-1,抗CB,抗SSA-52),进行结果的一致性检验。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总抗体,比较3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再从SLE组选择采用流式荧光免疫法检测的特异性自身抗体水平高于正常参考范围上限百分比较高的7种抗体,进一步评估它们对SLE的诊断和病情纵向监测的价值。并随访其中38例SLE患者,检测经治疗缓解后的抗体水平,分析治疗前后抗体水平的变化及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的相关性。结果 MBFFI与免疫印迹法检测所有标本特异性自身抗体的一致率为83.26%,Kappa值=0.655;自身免疫病组(病例组)各项目一致率在79.88%至99.40%之间,Kappa值在0.106至0.958之间。正常对照组各项目一致率在96.61%至100.00%之间,其他疾病组各项目一致率在95.45%至100.00%之间。间接免疫荧光法诊断自身免疫病的灵敏度最高(P<0.01),MBFFI诊断自身免疫病的特异度最高(P<0.05),MBFFI与间接免疫荧光法联合检测可提高灵敏度(P<0.01)。SLE组各抗体水平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其他自身免疫病组(P<0.001)。抗dsDNA抗体的灵敏度最高,为54.3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抗体诊断SLE的特异度在98.33%至100.00%之间,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的5个抗体是:抗Nucl、抗dsDNA、抗Sm、抗RNP及抗His抗体,抗Nucl抗体与其余4种抗体(抗dsDNA,抗Sm,抗RNP,抗His)联合检测较抗Nucl抗体单独检测时灵敏度更高(P<0.001)。与其他自身免疫病组相比,抗Nucl抗体及抗Sm抗体的特异度最高(98.63%),ROC-AUC最大的5个抗体是:抗dsDNA、抗C1q、抗Nucl、抗Sm及抗RNP抗体,抗dsDNA与其余4种抗体(抗C1q,抗Nucl,抗Sm,抗RNP)联合检测较抗dsDNA抗体单独检测时灵敏度更高(P<0.001)。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组的抗C1q,抗dsDNA,抗Scl-70,抗Nucl及抗Sm水平高于非LN组(P<0.05),抗C1q抗体诊断LN的ROC-AUC最大(0.81),抗dsDNA抗体的灵敏度最高(68.97%)。抗C1q抗体与抗dsDNA抗体联合检测的灵敏度(74.14%)较抗C1q抗体单独检测时的灵敏度(46.55%)高(P<0.001)。抗dsDNA,抗Nucl,抗His,抗C1q及抗Scl-70抗体治疗后的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01),补体3(C3),补体4(C4)治疗后的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01),上述抗体水平的变化值与SLEDAI的变化值呈正相关(P<0.05),C3和C4水平的变化值与SLEDAI的变化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 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可作为特异性自身抗体确认试验的检测方法,将其与间接免疫荧光法(自身抗体筛查试验)组合应用更符合临床需求。流式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抗dsDNA、抗Nucl、抗Sm、抗RNP及抗C1q抗体对SLE的诊断价值较高,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抗C1q抗体可能是狼疮性肾炎的最佳诊断标志物,与抗dsDNA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流式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抗dsDNA、抗Nucl、抗His及抗C1q抗体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SLE的治疗效果,抗Scl-70抗体在SLE症状特征和SLE其他自身抗体的背景下,显示与SLE疾病活动较好的相关性,它们对纵向监测SLE疾病活动性可能比补体更有价值。可以预见,流式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特异性自身抗体比定性检测可为SLE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测和病情评估提供更高的临床价值。

黎毅[6](2019)在《SLE患者免疫生化指标与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研究活动期和非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和免疫学指标,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学和血生化指标与其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诊治方案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8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住院患者共215例,根据SLEDAI评分将患者分为病情活动组(SLEDAI评分≥5)和病情非活动组(SLEDAI评分0-4分为无活动),对其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15例SLE病人中,男性为28例,女性为187例,男女比例为1:6.68。病人的平均年龄为38.82±15.68岁。在本研究中,SLE患者各脏器系统最常受累的为血液系统损伤(71.16%),其次分别为皮肤粘膜受累(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皮损)(61.86%)、肾损伤(51.16%)、肝损伤(32.56%)、浆膜炎(29.77%)、关节炎(23.72%)、神经精神系统症状(17.67%)、肺损伤(4.65%)。在特异性皮肤受累的患者中面部盘状红斑(33.49%)的发生率高于面部蝶形红斑(16.30%)。非特异性皮损的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脱发(22.79%)、光过敏(9.3%)、口腔溃疡(5.58%)、血管炎(5.58%)、雷诺现象(5.12%)。本研究中疾病活动期患者TSH、FT4值与非活动期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为TSH升高、FT4降低。抗dsDNA抗体与性别、脱发、口腔溃疡、神经精神症状、浆膜炎、贫血、蛋白尿、红细胞尿、管型尿相关(P<0.05),并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3.250,P=0.000)。抗dsDNA抗体阳性可伴有其他免疫学指标及生化指标异常,包括抗核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血清IgG升高、补体C3降低、补体C4降低、ALB、Urea、UA、TG。抗核糖体P蛋白与年龄、面部盘状红斑、面部蝶形红斑、关节炎、光过敏、脱发、贫血、蛋白尿、红细胞尿、管型尿相关,与SLEDAI评分无关。抗核糖体P蛋白阳性可伴有其他免疫学指标异常,包括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血清IgG升高、补体C3降低、补体C4降低。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组患者口腔溃疡、浆膜炎、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非L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dsDNA抗体、补体C4与LN相关(P<0.05)。年龄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064,P=0.016),补体 C3 与 SLEDAI 评分呈负相关(r=-13.109,P=0.000)。[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最常受累的系统为血液系统,其次为皮肤黏膜和肾脏,在皮肤受累的患者中面部盘状红斑的发生率最高。SLE疾病活动期患者肝损伤、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于疾病非活动期的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可能有利于肝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的转归。抗dsDNA抗体与肾损伤、脱发、口腔溃疡、神经精神症状、浆膜炎、贫血有关,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抗dsDNA抗体滴度越高的患者狼疮活动度越高。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管型尿发生、面部盘状红斑、面部蝶形红斑、脱发、光过敏、关节炎相关,但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SLEDAI评分无相关性。SLE患者年龄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可以认为年龄越小的患者病情活动度越高;补体C3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补体C3越低的患者其病情活动度越高。在SLE患者中,抗dsDNA抗体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均阴性的患者肾损伤发生的概率较低。

贾冬丽,方丽丽,司晓辉,王远菊[7](2019)在《小分子干扰RNA抑制黏着斑激酶基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 RNA)抑制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基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分为si RNA-FAK组、si RNA-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FAK基因表达,细胞增殖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检测分别采用MTT法和Transwell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FAK、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ol 3 kinase,PI3K)、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Akt,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phosphorylation-mammalian rapamycin,p-mTOR)蛋白表达。结果 si RNA-FAK组细胞中FAK m 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 31±0. 15)、(0. 26±0. 08),均低于si RNA-阴性对照组[(2. 06±0. 18)、(0. 62±0. 11)]和空白对照组[(2. 11±0. 20)、(0. 64±0. 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si RNA-FAK组24 h、48 h、72 h、96 h时细胞吸光度A值均低于si RNA-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si RNA-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si RNA-FAK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降低,si RNA-FAK组细胞中FAK、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相对表达量均降低,而Akt和m 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沉默FAK基因表达可抑制HEC-1A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可能与抑制PI3K/Akt/m TOR信号有关。

成娟,陈宏,门剑龙[8](2019)在《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致病相关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表现和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并了解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探讨AnuA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65例SLE住院病人病历资料,其中AnuA阳性者96例,分析其主要的实验室指标与临床特征,并与69例同期住院的AnuA阴性病人比较。结果 AnuA阳性病人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率高,更易出现C3及C4下降,发热、皮疹、口腔溃疡、关节炎、肾损害、浆膜炎、光敏感、血小板减少阳性率较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 187、5. 667、4. 708、6. 660、5. 686、12. 062、6. 793、7. 323、4. 850、12. 617、5. 251、6. 178、4. 850、4. 521、7. 446、4. 377,均P <0. 05),两组SLEDA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19,P <0. 05),两组病人在抗核糖体P蛋白、抗心磷脂抗体、雷诺现象、心包炎、胸膜炎、脱发、神经系统损害、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AnuA与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高阳性率、C3下降、C4下降、发热、皮疹、口腔溃疡、关节炎、肾损害、浆膜炎、光敏感、血小板减少相关,AnuA与SLE活动性相关,AnuA在SLE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张树君[9](2018)在《自身抗体与血清补体C3、C4水平联合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敏感度及特异性》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自身抗体与血清C3、C4水平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57例SLE患者为观察组,另取57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于入院后抽取静脉血3 ml,离心后取上层清液送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线性免疫分析法检测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sm抗体,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补体C3、C4。结果①两组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观察组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及抗sm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3.16%(36/57)、43.86%(25/57)、31.58%(18/57)、26.32%(15/57),对照组抗ds-DNA抗体检出率为8.77%(5/57),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及抗sm抗体均未检出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自身抗体联合检测:观察组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及抗sm抗体联合检测敏感性高于各抗体单项检测,漏诊率低于各抗体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特异度、误诊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观察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血清补体C3、C4联合检测:血清补体C3、C4联合检测敏感度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漏诊率低于各指标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特异度、误诊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⑤观察组自身抗体与血清补体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自身抗体联合血清补体检测敏感度高于自身抗体或血清补体单独检测,漏诊率低于自身抗体或血清补体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特异性及误诊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抗体联合血清补体C3、C4水平检测,可有效提高SLE诊断敏感度,降低漏诊率,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陈向华,王建吉,耿学丽,丁萌,朱亚芹,华正祥[10](2017)在《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等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文中指出目的对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等自身抗体在SLE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方法收集收治的11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56例SLE、26例类风湿关节炎、10例干燥综合征、4例强直性脊柱炎、5例系统性血管炎、6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3例皮肌炎)的基本资料,应用蛋白印迹法对患者体内的血清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等自身抗体的水平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衡量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结果本次研究的11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诊断SLE的敏感性分别是38.26%、53.66%、28.18%、34.55%、30.9%。特异性分别是99.19%、99.83%、99.09%、96.45%、86.43%。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在本研究的110例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1.82%,抗dsDNA抗体在本研究的110例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7.27%,抗-sm抗体在本研究的110例患者中的阳性率为3.64%,抗核小体抗体在本研究的110例患者中的阳性率为4.55%,抗组蛋白抗体在本研究的110例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0.91%。结论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等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多种类型的抗体进行组合,可以实现各种抗体之间的相互补充,有利于提高身免疫性疾病诊断的正确率。

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检测在SLE临床诊断中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检测在SLE临床诊断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自身抗体分析的方法学比较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对ANA谱的检测阳性率比较
    2.2 两种方法对ANA谱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3 讨论

(2)补体C3和C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仪器与方法
        1.3.1 检测仪器和试剂
        1.3.2 检测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比较
    2.2 两组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
    2.3 实验组自身抗体和血清补体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结果比较
3 讨论

(3)羟氯喹对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N2a细胞结合对细胞功能及活性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分组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
        2.3.2 Anti-P IgG抗体的纯化
        2.3.3 免疫荧光染色
        2.3.4 钙离子成像
        2.3.5 ATP检测
        2.3.6 CCK-8 法检测细胞活性及台盼蓝细胞计数实验
        2.3.7 细胞凋亡检测(流式细胞术)
        2.3.8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Anti-P IgG与 N2a细胞在细胞膜上特异性结合
        3.2 Anti-P IgG升高N2a细胞内的Ca~(2+)水平
        3.3 Anti-P IgG可以增加细胞内的钙库释放,并促进细胞外的Ca~(2+)内流
        3.4 Anti-P IgG促进N2a细胞释放ATP
        3.5 Anti-P IgG降低N2a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活性
        3.6 Anti-P IgG促进N2a细胞凋亡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硫酸羟氯喹对Anti-P IgG引起N2a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分组
        2.3 实验方法
        2.3.1 钙离子成像
        2.3.2 ATP检测
        2.3.3 CCK-8 法检测细胞活性及台盼蓝细胞计数实验
        2.3.4 细胞凋亡检测(流式细胞术)
        2.3.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HCQ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N2a细胞不具有细胞毒性
        3.2 HCQ抑制Anti-P IgG引起的N2a细胞内钙信号增强
        3.3 HCQ抑制Anti-P IgG引起的N2a细胞ATP释放增多
        3.4 HCQ缓解Anti-P IgG对 N2a细胞增殖能力和活性的抑制作用
        3.5 HCQ减少Anti-P IgG引起的N2a细胞凋亡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HCQ对N2a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Bcl-2 抑制剂浓度及处理时间的选择
        2.3 实验分组
        2.4 实验方法
        2.4.1 钙离子成像
        2.4.2 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2.4.3 免疫荧光染色
        2.4.4 免疫共沉淀
        2.4.5 细胞内钙信号检测(流式细胞术)
        2.4.6 CCK-8 法检测细胞活性
        2.4.7 细胞凋亡检测(流式细胞术)
        2.4.8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HCQ可以调节凋亡蛋白的表达
        3.2 HCQ减少Anti-P IgG引起的细胞内Ca~(2+)释放,不影响细胞外Ca~(2+)内流
        3.3 HCQ不影响IP3R的表达
        3.4 HCQ增加Bcl-2与IP3R的结合
        3.5 抑制Bcl-2 表达逆转HCQ对钙信号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自身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4)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SLE相关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仪器与试剂
    2.3 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NM-CLIA检测各抗体定量结果
    3.2 NM-CLIA、LIA对患者血清靶抗原检出率比较
    3.3 NM-CLIA在健康体检组中检出率
    3.4 不同方法检测自身抗体的符合率比较
    3.5 各抗体区别SLE及健康组受试者曲线
    3.6 抗体结果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性分析
    3.7 不同疾病活动度各抗体存在率差异性
    3.8 不同临床表现存在的抗体差异
4 讨论
    4.1 ANA
    4.2 抗核小体抗体
    4.3 抗双链DNA抗体
    4.4 抗组蛋白抗体
    4.5 抗Sm抗体
    4.6 抗nRNP抗体
    4.7 抗核糖体PO抗体
    4.8 抗SSA抗体
    4.9 抗SSB抗体
    4.10 健康组各抗体检出率
5 结论
6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抗核抗体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缩略词对照表Abbreviation
    附录2: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表(SLEDAI)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定量检测特异性自身抗体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自身免疫病组(病例组)
        1.2 其他疾病组
        1.3 正常对照组
    2 标本采集处理与检测方法
    3 仪器与试剂
    4 测定分析指标
        4.1 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法检测特异性自身抗体
        4.2 免疫印迹法检测特异性自身抗体
        4.3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总抗体
        4.4 补体C3,C4 检测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流式荧光免疫法与免疫印迹法检测所有标本的总体一致性比较
    2 流式荧光免疫法与免疫印迹法检测病例组、其他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各项目的一致性比较
    3 三种方法诊断自身免疫病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
    4 流式荧光免疫法检测SLE组、OAD组、HC组各抗体水平高于正常参考范围上限的百分比
    5 SLE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抗体水平比较
    6 SLE组与其他自身免疫病组各抗体水平比较
    7 LN组和非LN组抗体水平的比较
    8 38例SLE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抗体水平变化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6)SLE患者免疫生化指标与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小分子干扰RNA抑制黏着斑激酶基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主要试剂和设备
    1.2 方法
        1.2.1 细胞培养及处理
        1.2.2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中FAK基因表达
        1.2.3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1.2.4 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
        1.2.5 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
        1.2.6 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中FAK、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FAK基因在各组细胞中表达
    2.2 细胞增殖能力
    2.3 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2.4 细胞中FAK、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
3 讨论

(8)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致病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自身抗体的检测
    1.3 临床资料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病人的一般情况
    2.2 Anu A与免疫学检查的关系
    2.3 Anu A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2.4 疾病活动性
3 讨论

(10)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等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敏感性和特异性
    2.2 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阳性率
    2.3 56例SLE患者中四种自身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对SLE的评价
3 讨论

四、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检测在SLE临床诊断中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自身抗体分析的方法学比较及临床意义[J]. 谢剑波,王光彦,郑国燕,车银芹. 医疗装备, 2021(23)
  • [2]补体C3和C4联合自身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王俊,向健. 当代医学, 2021(28)
  • [3]羟氯喹对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赵欣楠.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4]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SLE相关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D]. 付梦真. 苏州大学, 2020(02)
  • [5]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定量检测特异性自身抗体的临床价值[D]. 尚晓莹. 青岛大学, 2019(03)
  • [6]SLE患者免疫生化指标与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D]. 黎毅.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7]小分子干扰RNA抑制黏着斑激酶基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J]. 贾冬丽,方丽丽,司晓辉,王远菊. 安徽医药, 2019(01)
  • [8]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致病相关性[J]. 成娟,陈宏,门剑龙. 安徽医药, 2019(01)
  • [9]自身抗体与血清补体C3、C4水平联合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敏感度及特异性[J]. 张树君. 中国实用医刊, 2018(02)
  • [10]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等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 陈向华,王建吉,耿学丽,丁萌,朱亚芹,华正祥. 河北医药, 2017(17)

标签:;  ;  ;  ;  ;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检测在SLE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