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转向架空气弹簧试验研究

上海地铁转向架空气弹簧试验研究

一、上海地铁转向架空气弹簧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贾艳茹[1](2020)在《基于不同标准的转向架构架强度分析》文中指出近几年,我国的交通行业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也开始逐渐的发展起来,而且,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铁路行业的研究也越来越严格。转向架作为机车车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其在强度方面的研究更是颇为重要,因此选择出适合我国的研究标准,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对转向架构架的真实模拟。城市交通是交通运输中人们最重视的一部分,而对于城市交通,基于国内的实际情况,首要选择B型地铁车辆为研究对象。因此本文选取了B型地铁的转向架构架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在转向架构架的研究发展进行了介绍,并对本次设计的研究对象,即B型地铁的设计参数以及本次设计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确定。之后本文将不同国家针对转向架构架的研究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即标准UIC615-4、标准JISE4207以及标准EN13749,并进行异同之处的列举,然后以B型地铁的动力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的分析,结果表明该转向架构架在UIC615-4标准下静强度不合格,疲劳强度合格,在JISE4207和EN13749标准下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均合格。将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标准之间的优劣,并根据结果对转向架构架进行一定的优化设计。由分析可知UIC615-4标准在静强度以及疲劳强度的分析方面的要求都更加严谨。最后对优化后的B型地铁转向架构架模型依据最严谨的UIC615-4标准重新进行静强度与疲劳强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均合格。本次设计通过对基于三个不同标准的转向架构架的研究分析,对比出标准之间的异同点。为我国在转向架标准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翟文强[2](2020)在《100km/h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私家车的不断普及,城市道路拥堵情况日益严重,城市地面交通的运输能力显得有些不足。因此快速、安全、准时以及大运载能力的地铁正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发展。地铁已经逐渐成为大中型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直线电机地铁车辆因其牵引力不依靠轮轨黏着,具有爬坡能力强、牵引能力优越、通过曲线半径小、轮缘磨耗少、噪声低、安全性能好等特点,以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车型之一。其中直线电机车辆核心技术由转向架、牵引系统、制动系统及网络控制系统等组成,其中直线电机转向架起承载、牵引、缓冲、转向、制动等作用,在直线电机车辆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本论文的100km/h直线电机车辆转向架的设计与研究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有较高的市场应用前景。本文对100km/h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的转向架部分进行了总体结构与各零部件结构的设计,对转向架的性能进行了静力学与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分析,本文主要内容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介绍了国内外地铁直线电机转向架与干线客车转向架的特点及其发展状况;第二,查阅资料并结合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的工作特点,设计了100km/h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全部的机械结构;第三,主要进行了一系悬挂螺旋弹簧的设计与校核、悬挂装置的参数匹配与验算、几何曲线通过能力以及动力曲线通过性能的分析;第四,对转向架构架分别在超常载荷和模拟正常载荷运行工况下进行了载荷计算与分析,对建立的转向架构架三维仿真模型运用ANSYS软件对其静力学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第五,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对转向架的非线性临界速递、直线运行性能和曲线通过能力等均进行了研究。本文结合100km/h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的具体工作情况,根据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的相关技术要求,对转向架的机械部分进行了设计,并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论述,包括各主要部件的结构特点、设计和验算过程。并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和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对所设计的转向架的静力学及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此次所设计的转向架能满足各项技术要求。

谢琨[3](2019)在《上海地铁8号线C型动车转向架构架静强度分析》文中认为以上海地铁8号线(杨浦线)C型动车转向架构架为例,用SolidWorks软件对动车转向架构架进行实体建模并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转向架的构架结构进行静载荷分析,找出构架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为国内的转向架的设计生产提供经验及数据。

李彦武[4](2019)在《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修程修制分析及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铁车辆是城市轨道交通中承载旅客的运输设备,其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营直接关系到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对地铁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铁车辆在运营过程中,配件磨耗、电气老化等问题随着运行时间的积累不断增加,会对车辆运行品质和行车安全产生威胁,必须及时提供全面、有效、高质量的维修保养策略,以便维持或恢复车辆的运行品质。为此,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地铁车辆检修制度,对保证车辆不失修、确保行车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铁车辆修程修制是指对车辆在什么时候、什么状态下进行维修以及维修后应达到什么状态的技术规定。地铁修程修制编制的目的是选择适合的车辆检修体制,在车辆检修体制框架下明确其维修保养模式。维保模式的核心是确定合理的修程(由车辆检修周期确定)、各级修程的检修范围和质量要求。西安地铁车辆修程修制是基于西安地铁车辆种类、数量、性能,以及开通运行后的使用状况,在研究国内外地铁车辆运营管理的共性特点和西安地铁个性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各种不同的检修体制,建立以“保障安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目标的西安地铁车辆的检修体制,形成具有西安地铁特色的车辆维修、保养管理体系,保证开通运营后真正做到合理安排检修作业、有效利用检修资源、最大限度减少故障率和残车率,实现车辆维保的最优化。本文分析了西安地铁2号线开通初期车辆修程的设置以及运营成网后为克服运能提升矛盾提出修程优化方向,在调研分析国内国际轨道交通车辆维修特点的基础上,找出修程设置共性特点。运用系统模块设计理念和方法,将优化方向确定为均衡修,综合考虑各个模块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模块本身的维修特性、维修条件,采用RCM分析技术手段明确车辆实际检修需求,形成具有西安地铁特色的车辆维修、保养管理体系。

钱一山[5](2019)在《地铁转向架维修模块划分与维修级别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轨道交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地铁列车投入运营。地铁列车在其漫长的运营周期中会反复出现故障,尤其是地铁转向架,地铁转向架的故障不仅发生频率高,还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与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现有地铁转向架的维修方式都以预防性维修为主,旨在严重的故障发生前就对相应的部件进行维修以避免安全事故。而维修模块是实施预防性维修的对象,需要通过维修模块划分得到。维修模块划分是在设计阶段就考虑维修影响因素,以现有维修级别的维修资源布局作为约束,将维修属性相似的零部件置于一个模块中并利用相同的资源同时维修多个零件,减少维修时间,从而提高地铁转向架的维修性。本文以提高地铁转向架维修性为目标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了地铁转向架的功能结构并分析了地铁转向架现有维修方式和国内外维修修程现状,指出了主机厂在维修方案设计时未深入研究维修单元与维修级别对其影响,产生过多不必要的拆卸活动和不合理的送修级别,因而导致维修时间长,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并结合DFMEA方法对地铁转向架进行分析,制定出最小维修单元以指导维修模块筛选与维修方案评价。(2)通过查询地铁运营商需求、咨询地铁运维工程师建议及分析轨道交通行业标准等手段整理出维修性需求与指标,采用AHP方法计算出维修性需求的重要度,并通过QFD映射分别得到维修模块划分和维修方案评价的需求与指标,再结合需求重要度与需求指标评分计算出指标权重,支撑后续维修模块划分和维修级别的研究。(3)基于现有维修级别及其维修资源的分布情况将维修模块分为两级,分别制定出维修模块划分指标的量化标准并邀请专家组进行评价以评价矩阵的形式表示,结合指标权重和评价矩阵建立综合评价矩阵,采用K-Means算法划分出一级LRU模块并进行筛选,排除不可行方案,对可行方案再进一步划分出二级SRU模块。(4)对初步获取的各模块划分方案进行维修级别分析,确定各模块划分方案下满足非经济性条件的经济最优维修方案,对每个模块划分方案及其相应的维修组合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获得最佳模块划分及维修组合方案。

龙腾[6](2019)在《下一代地铁列车铝合金轴箱体强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轴箱体作为地铁列车联结轮对和转向架构架的关键部件,其结构可靠性对列车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锻造转臂式铝合金轴箱体尚未实现自主化,对其进行强度研究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及工程实用价值。本文以下一代地铁列车转臂式铝合金轴箱体为研究对象,基于现有标准及实测数据确立轴箱体试验及仿真计算载荷,结合有限元仿真技术及台架试验对转臂铝合金轴箱体的强度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比分析现行构架标准,确定了轴箱体试验和仿真计算载荷。基于多条地铁线路振动加速度和载荷跟踪测试数据,得到不同线路下轴箱体垂向、横向、纵向等效动载荷及三向振动加速度。对比不同线路数据结果与标准载荷,得出标准所计算的载荷能够涵盖实际的运营载荷,裕量充足,计算方法更安全,为铝合金轴箱体仿真方法研究及台架试验研究提供了载荷依据。(2)根据轴箱体在位受力状态建立有限元模型,依据标准计算所得载荷,分析单轴箱体的可行性、节点刚度、轴承有无以及加速度工况等因素对轴箱体应力分布的影响,并通过试验验证得出了一种简化的等效仿真计算方法,即采用带轴承刚性节点单轴箱体的仿真方法,简化了轴箱体的计算且具有较高精度。采用等效简化仿真计算方法,依据标准并结合材料性能,对下一代地铁列车铝合金轴箱体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其静强度及疲劳强度均满足要求。(3)从工装简易性、受力真实性以及结果可靠性等方面综合考量现有台架试验方案,结合现有台架试验结果及仿真技术,对比分析不同试验方式下轴箱体应力分布的差异性,得出一侧梁式的台架试验方法,加载方式能够与轴箱体实际使用状态保持一致。采用此种试验方式,设计了试验工装,探究疲劳试验采用刚性工装代替弹性工装的可行性,对比分析弹性与刚性工装对试验结果准确性、对称性等影响,并布置了应力测点、试验内容等试验规范。(4)根据标准计算所得载荷,分别进行了超常载荷工况及运营载荷工况下轴箱体静强度及疲劳强度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轴箱体应力分布总体特征、正负载应力分布的对称性、左右轴箱体应力分布的一致性以及轴箱体不同截面测点应力分布的差异性。根据试验结果,评价下一代地铁列车铝合金轴箱体强度,得出其静强度及疲劳强度均满足要求。并在疲劳试验各阶段对轴箱体进行探伤分析,同时依据Miner线性累积损伤原理,结合材料S-N曲线,计算在整个疲劳试验过程大应力测点的损伤值,得出1000万次循环下各测点损伤值均小于1,轴箱体无产生裂纹等缺陷,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本文研究内容建立了下一代地铁列车铝合金轴箱体的可靠性评估方法,为锻造转臂式铝合金轴箱体的国产化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其他形式轴箱体试验及仿真方法提供了参考,为其他结构的设计和研发提供了思路。

钱艳[7](2019)在《铰接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动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跨座式轨道交通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典型制式,具有线路占地少、爬坡能力强、振动噪声小、转弯半径小、造价低、安全性好、乘坐舒适等特点。现行的重庆市轨道交通车辆适用于大运量的城市使用,为了适应中小型城市的中小运量市场,所在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轴铰接式转向架的跨座式轨道交通车辆总体设计方案。本文围绕该方案中的铰接式单轨列车动力学性能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在研究重庆市跨座式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铰接式转向架结构特点的分析。2.分析目前已经存在的铰接式转向架的结构类型,研究不同结构的工作原理,分析该类铰接式转向架的优点和缺点,然后进行总结;结合跨座式轨道车辆独特的运行机理,分析不同结构的铰接式转向架运用到跨座式轨道车辆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结合跨座式轨道车辆在轨道梁上的耦合方式,设计一种适用的铰接结构,并分析其利弊。3.以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单编组车辆进行了实测试验,并对该车辆进行建模以及动力学仿真,并比较两者振动频率,从而验证了利用动力学建模仿真进行动力学性能分析的可行性。进行了铰接式单轨列车的动力学建模。创建列车拓扑关系结构模型,分析列车建模和轨道建模,应用多体动力学软件MD ADAMS,建立了三车四转向架编组的列车动力学仿真模型。4.进行了铰接式单轨列车动力学分析。研究提出了铰接式单轨列车动力学评价指标,对铰接式单轨列车曲线通过性能、运行平稳性、运行稳定性等进行分析,为该结构单轨列车的实际运用奠定了基础。5.进行了铰接式单轨列车动力学参数设计研究。对影响列车曲线通过性能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筛选出影响曲线通过的主要因子,并以走行轮垂向力及导向轮径向力为目标,以车辆倾覆系数和抗脱轨为约束条件,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与相关评价准则联合计算仿真法,对动力学参数进行设计,获得一组较优的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铰接式单轨列车具有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运行平稳性和运行稳定性。

何伟[8](2018)在《地铁转向架综合试验台设计与优化》文中提出地铁作为最主要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已经成为了市民出行方式的首要选择,也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作为地铁车辆的核心部件,转向架性能关系到整个车辆的运行安全性与乘坐舒适性,在其拆解、检修维护、重新组装后需要进行综合性能试验,试验合格后才能装车运行。地铁转向架试验台属于非标设备,由于现有试验台研发时间较早,研发人员经验不足以及缺少行业标准规范指导,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机械结构缺陷和试验功能欠缺两个方面。本文针对这两类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机械结构方面,针对支撑升降平台升降过程中存在卡顿现象,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支撑升降平台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找出了在其升降过程中出现卡顿现象的原因。在不对现有试验平台结构进行大幅改动的前提下,对支撑升降平台主体框架结构和导向柱、套筒进行了优化设计。针对驱动轮轴距调整机构滑动支座移动困难现象,通过问题原因分析和车轮与驱动轮间所需压紧力的计算,重新设计了试验台驱动轮轴距调整机构以及相应的气压回路。试验功能方面,新设计了空气弹簧气密性试验功能和动力转向架主动跑合试验功能。根据空气弹簧气密性试验技术要求设计了龙门架结构、气压回路以及液压回路,并对龙门架结构强度、刚度进行了检验。通过对牵引电机空载电流的估算,重新选择了变频器功率,并对变频器BICO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应用,设计了试验台驱动电机与转向架牵引电机的控制方式。最后,优化了部分数据测量采集方式,对优化后的试验台电控系统进行了梳理,重新编写了PLC控制程序。利用VB编程语言编写了OPC客户端软件应用程序,并对上位机客户端界面进行了重新设计。

奚蒙[9](2017)在《地铁转向架构架通用检测平台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上海地铁自从修建以来,已经有二十年多年历史了,现在许多条地铁列车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作为地铁的核心动力部件—地铁转向架,它的好坏是决定了地铁能不能够稳定运营的前提条件,地铁转向架的作用是牵引和带动整车正常运行,地铁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构架、车轮、一系弹簧悬挂装置、二系弹簧悬挂装置、轮对轴向装置、抗侧滚扭杆等。转向架构架是转向架的核心部件,它起到载重、固定车轮和车身,安置其他部件的关键作用,所以控制转向架构架的安全,保证它内部不出现裂纹,尺寸在安全范围之类,是控制地铁安全稳定运行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通过下面五个方面来说明转向架构架通用检测平台是如何设计和解决核心问题的。(1)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介绍了转向架构架通用检测平台建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现有的检测技术不能达到我们需要检测的目的,所以确定了成立转向架构架通用检测平台的必要性,也明示出了转向架通用检测平台的创新点就是在于通用,这一台检测平台可以检测不同款车型,不同车型上的不同构架型号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测出。(2)第二部分就是对地铁转向架构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比如静力学和模态分析,通过静力学和模态分析就能直观的显示出地铁在运行时候哪些部件是承载受力最大处,哪些部位是变形最大处,从而对于确定本构架检测平台应该确定哪些关键尺寸来检测,才能达到控制地铁安全运营的有效手段。(3)第三部分就是对目前大尺寸测量的介绍和我们这个平台整体搭建方案和具体用到计算理论。以为地铁转向架构架的长、宽、高都超过了一米范围,有的达到了四五米,所以传统的测量手段无法检测那么大的物体,而且现有的检测大尺寸手段,不能针对性测量我们这个构架,所以针对性的开发关节臂式测量平台势在必行。(4)第四部分就是针对关节臂测量机测得的坐标信息,我们需要二次开发计算软件,以得到我们能直观用到的长度数据。因为关节臂测量机测得的数据也只是坐标信息,并不是我们要用的直接数据,所以需要编译软件对坐标数据进行处理。本二次开发软件功能包括,登录界面设计,新建车型功能,数据处理功能,数据查询功能,标准值设计与修改功能,新增尺寸功能等。(5)第五部分主要是介绍大数据技术和建立地铁转向架构架大数据库的重要性和意义。因为上海申通地铁公司已经成立了二十年时间,这中间测得了的大量的地铁转向架构架的检测数据,然而这么庞大的数据并没有建立一个数据库,导致了这庞大的检测数据的丢失,其实通过这二十年对地铁转向架构架的检测数据我们可以找出地铁的磨损周期,关键损伤点,对于上海申通地铁公司对转向架构架及时的维修与保养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避免对于转向架构架的重复采购,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张梦丽[10](2017)在《空气弹簧扭转特性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与干线铁路相比,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线路具有曲线路段多、曲线半径小、缓和曲线短等特点,并且线路条件相对较差;虽然列车运行速度不高,但站间距短,启停频繁;行车密度大;载客量大,对整车的轻量化要求高;空重车载荷差别大。而作为悬挂系统的空气弹簧系统,具有优良的垂向以及水平方向的刚度特性,能够较好的适应地铁运营需求。因此,城市轨道车辆的中央悬挂普遍采用空气弹簧。国内外诸多学者对空气弹簧的垂向和水平特性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但并未涉及到空气弹簧的扭转特性,及其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此,本论文以某地铁车辆用空气弹簧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垂向、水平及扭转刚度的空气弹簧三向模型,以及考虑垂向和水平刚度的空气弹簧二向模型。对比分析了空气弹簧扭转特性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研究地铁车辆运行安全性和曲线通过性提供一定的参考。首先,考虑到流固耦合、帘线层布置、超弹性材料特性以及接触关系等因素,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空气弹簧有限元模型,将空气弹簧的扭转刚度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最大误差保持在5%之内,因此建立的空气弹簧有限元模型可以模拟其实际工作情况。利用此模型研究了扭转刚度与内压和扭转角之间的关系,得到扭转刚度与橡胶囊内压呈线性增加的关系,并且与扭转角呈二次函数关系,因此拟合得到空气弹簧扭转刚度与橡胶囊内压和扭转角之间的关系曲线。同时拟合出空气弹簧横向特性曲线方程,为研究空气弹簧三向模型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做准备。其次,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地铁车辆动力学模型。参考相关文献,以及由有限元分析方法拟合出的空气弹簧扭转特性曲线,基于AMESim建立地铁车辆用空气弹簧三向和二向气动力学模型,为分析空气弹簧扭转特性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影响做准备。最后,搭建AMESim与SIMPACK联合仿真接口,进行联合仿真,计算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将本论文建立的三向模型与二向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空气弹簧三向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实际工作情况。

二、上海地铁转向架空气弹簧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地铁转向架空气弹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不同标准的转向架构架强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3 课题的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领域探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流程图
第二章 构架强度标准的分析比较
    2.1 国外标准介绍
        2.1.1 UIC615-4标准
        2.1.2 JISE4207标准
        2.1.3 EN13749标准
    2.2 上述标准的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构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 地铁B型转向架简介
        3.1.1 转向架基本结构及构架介绍
        3.1.2 地铁B型转向架的技术参数
    3.2 有限元基本理论
        3.2.1 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3.2.2 有限元思想、基本原理及其分析步骤
    3.3 有限元模型
        3.3.1 有限元模型
        3.3.2 UIC615-4标准中的载荷
        3.3.3 JISE4207标准中的载荷
        3.3.4 EN13749标准中的载荷
    3.4 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转向架构架的强度及对比分析
    4.1 强度理论分析
        4.1.1 静强度分析理论
        4.1.2 疲劳强度分析理论
    4.2 构架在UIC标准下的强度分析
        4.2.1 UIC标准下的静强度分析
        4.2.2 UIC标准下的疲劳强度分析
    4.3 构架在JISE标准下的强度分析
        4.3.1 JISE静强度分析
        4.3.2 JISE疲劳强度分析
    4.4 构架在EN标准下的强度分析
        4.4.1 EN静强度分析
        4.4.2 EN疲劳强度分析
    4.5 不同标准的结果对比分析
        4.5.1 静强度结果对比分析
        4.5.2 疲劳强度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优化设计
    5.1 构架设计不足部分
    5.2 优化设计
        5.2.1 应力集中
        5.2.2 构架优化设计
    5.3 优化结果
        5.3.1 构架静强度优化结果
        5.3.2 构架疲劳强度优化结果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100km/h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地铁在世界范围的发展
    1.2 干线客车转向架的发展现状
        1.2.1 国内客车转向架发展现状
        1.2.2 国外客车转向架的发展
    1.3 直线电机车辆转向架的发展及特点
        1.3.1 国内外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的发展现状
        1.3.2 直线电机转向架的特点
    1.4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2 100km/h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的总体设计
    2.1 总体设计思想
    2.2 直线电机转向架的总体设计方案
        2.2.1 转向架的任务
        2.2.2 转向架的主要技术要求
        2.2.3 100km/h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参数
    2.3 100km/h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的总体结构设计
        2.3.1 转向架构架
        2.3.2 直线电机
        2.3.3 直线电机悬挂架
        2.3.4 轴箱
        2.3.5 悬挂装置
        2.3.6 轮对
        2.3.7 机械制动单元
3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的力学性能计算与分析
    3.1 一系悬挂螺旋弹簧的设计与计算
        3.1.1 弹簧许用切应力的校核
        3.1.2 弹簧簧条的直径校核
        3.1.3 弹簧有效圈数
        3.1.4 弹簧变形量的校核
        3.1.5 弹簧的其余尺寸参数
        3.1.6 弹簧稳定性的验算
        3.1.7 弹簧疲劳强度的验算
    3.2 一系悬挂的参数校核
        3.2.1 一系悬挂系统的结构与参数
        3.2.2 一系悬挂动力学系统模型的建立
        3.2.3 激扰作用力对一系悬挂系统的影响
    3.3 转向架通过线路曲线性能的校核
        3.3.1 转向架转心位置与转心距
        3.3.2 转向架位于最大偏斜位置时的主要参数计算
        3.3.3 转向架为于最大外移位时主要参数的计算
        3.3.4 车辆所能通过最小曲线校验
        3.3.5 车辆过曲线时的建筑限界校验
    3.4 过线路曲线时各临界速度的校验
        3.4.1 车辆通过最小曲线半径时的最高速度
        3.4.2 车辆在曲线上不发生倾覆的临界速度
        3.4.3 车辆不爬越钢轨的临界速度
4 基于ANSYS转向架构架各工况下的静强度分析
    4.1 构架的结构及主要参数
    4.2 转向架构架的静强度分析
        4.2.1 构架强度分析方法
        4.2.2 基于UIC615-4标准的构架静强度评估方法
    4.3 转向架构架在各工况下的载荷分析
        4.3.1 超常运营工况下的载荷分析
        4.3.2 模拟正常运营工况下的载荷分析
    4.4 转向架构架在各工况下的载荷计算
        4.4.1 超常载荷工况时各力的计算
        4.4.2 正常运行工况时各力的计算
    4.5 有限元法概述
        4.5.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路
        4.5.2 ANSYS在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4.6 基于ANSYS的构架有限元分析
        4.6.1 构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6.2 约束条件的添加
        4.6.3 构架静强度的分析结果
        4.6.4 构架的模态分析
5 基于Simpack软件的转向架动力学性能分析
    5.1 多体动力学系统的简介
    5.2 车辆动力学软件Simpack
    5.3 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分析与研究
        5.3.1 车辆系统模型的建立
        5.3.2 车辆转向架非线性临界速度
        5.3.3 车辆转向架直线运行性能
        5.3.4 车辆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上海地铁8号线C型动车转向架构架静强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上海地铁8号线C型动车转向架构架ANSYS模型
    1.1 有限元理论及软件简介
    1.2 上海8号线C型动车转向架构架ANSYA模型
2 上海8号线C型动车转向架构架静强度分析
    2.1 边界条件
    2.2 载荷条件
    2.3 载荷工况
        (1) 超常载荷工况
        (2) 模拟运营载荷工况
    2.4 静强度分析
        (1) 超常载荷的静强度分析
        (2) 模拟运营载荷的静强度分析
3 结 论

(4)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修程修制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概述
        1.3.2 国内研究概述
        1.3.3 轨道交通运用维修理论运用
    1.4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车辆修程修制概念及分类
    2.1 车辆修程的分类
    2.2 车辆修制的分类
        2.2.1 预防性(计划)修制
        2.2.2 技术(状态)修制
    2.3 维修方式
    2.4 修程的确定依据
    2.5 修程质保期
        2.5.1 日检
        2.5.2 双周检
        2.5.3 月检
        2.5.4 年检
        2.5.5 架修
        2.5.6 大修
第3章 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修程现状分析
    3.1 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基本情况介绍
        3.1.1 车辆工程概况
        3.1.2 车辆各系统介绍
        3.1.3 开通初期检修修程
    3.2 车辆修程修制时段跨度的关键点
        3.2.1 日检
        3.2.2 双周检
        3.2.3 月检
        3.2.4 年检
    3.3 各修程时段跨度梳理对比
    3.4 现行修程修制生产组织
        3.4.1 组织架构
        3.4.2 职责说明
        3.4.3 修程生产组织
        3.4.4 地铁车辆运用和检修工作流程
    3.5 西安地铁修程设置因素分析
        3.5.1 运行时间和供车数的分析
        3.5.2 检修供车能力分析
        3.5.3 现行修程存在的问题
        3.5.4 影响因素存在的原因分析
第4章 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修程修制优化方案
    4.1 修程修制优化的必要性
    4.2 修程修制优化的依据
    4.3 修程修制优化的条件
    4.4 修程修制优化的目标
    4.5 修程修制优化概念理论
    4.6 均衡修模块实施方案和步骤
        4.6.1 方案设计构想
        4.6.2 方案设计实施步骤
    4.7 均衡修模块化设计
        4.7.1 西安地铁车辆维修模块划分和数据采集
        4.7.2 模块化检修组合优化
        4.7.3 维修模块优化结论
    4.8 修程修制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
第5章 西安地铁车辆修程优化实施效果评价
    5.1 实施成果评估指标概述
        5.1.1 车辆系统故障率
        5.1.2 列车退出正线运营故障率
        5.1.3 列车运营故障率
        5.1.4 故障消号率
    5.2 实施效果价值评估
        5.2.1 列车利用率明显提升
        5.2.2 列车的可靠性指标得到稳定提升
        5.2.3 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5.2.4 物资成本消耗定额化
    5.3 价值评估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地铁转向架维修模块划分与维修级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以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维修性设计技术研究现状
        1.2.2 产品模块化设计与维修模块研究现状
        1.2.3 维修级别研究现状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和本文结构
第2章 地铁转向架维修性设计技术框架
    2.1 维修相关术语定义
    2.2 地铁转向架功能与结构分析
    2.3 地铁转向架维修体制分析
        2.3.1 国外地铁转向架维修修程现状
        2.3.2 国内地铁转向架维修修程现状
        2.3.3 维修单元与维修级别分析
    2.4 地铁转向架DFMEA分析
        2.4.1 DFMEA原理及实现过程
        2.4.2 地铁转向架功能结构框图
        2.4.3 地铁转向架故障模式分析
        2.4.4 地铁转向架故障影响分析
        2.4.5 地铁转向架DFMEA表
    2.5 地铁转向架维修性设计研究技术路线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QFD的地铁转向架维修性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3.1 地铁转向架维修性指标获取及重要度计算
        3.1.1 QFD相关理论
        3.1.2 维修性需求与指标获取
        3.1.3 质量屋构建及检验
        3.1.4 维修性指标重要度计算方法
    3.2 地铁转向架维修性指标体系应用分析
    3.3 实例应用
        3.3.1 地铁维修性需求和指标分析
        3.3.2 维修性需求重要度计算
        3.3.3 维修模块划分指标重要度计算
        3.3.4 综合评价指标重要度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K-Means的地铁转向架维修模块划分方法
    4.1 维修模块划分指标量化标准制定
    4.2 维修模块划分算法
        4.2.1 K-Means聚类算法流程
        4.2.2 维修模块划分关键步骤
    4.3 实例应用
        4.3.1 维修模块结构整理及指标量化
        4.3.2 地铁转向架LRU模块划分
        4.3.3 地铁转向架SRU模块划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铁转向架维修级别分析与维修方案综合评价
    5.1 维修级别与维修资源概述
    5.2 维修级别非经济性分析
    5.3 维修级别经济性分析
        5.3.1 维修级别成本模型
        5.3.2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维修级别经济性求解
    5.4 维修方案决策方法
        5.4.1 TOPSIS灰色模糊多属性决策流程
        5.4.2 TOPSIS灰色模糊多属性决策关键步骤
    5.5 实例应用
        5.5.1 维修级别分析
        5.5.2 TOPSIS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6)下一代地铁列车铝合金轴箱体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1.3.1 论文研究目的
        1.3.2 论文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基于不同构架标准的轴箱体试验标准与载荷研究
    2.1 国内外主要构架标准
        2.1.1 IS4208标准
        2.1.2 UIC615-4标准
        2.1.3 EN13749标准
        2.1.4 常用构架标准对比
    2.2 轴箱体的载荷分析
        2.2.1 轴箱体受力分析
        2.2.2 基于JIS标准的轴箱体载荷
        2.2.3 基于EN标准的轴箱体载荷
    2.3 轴箱体强度评估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轴箱体线路实测数据分析
    3.1 试验目的及测试方法
    3.2 数据采集系统与数据处理
        3.2.1 数据采集系统
        3.2.2 数据处理流程
    3.3 轴箱体载荷数据处理与分析
        3.3.1 载荷时间历程曲线
        3.3.2 载荷谱编制
        3.3.3 等效载荷计算
        3.3.4 不同线路载荷与标准载荷对比分析
    3.4 轴箱体加速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铝合金轴箱体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
    4.1 铝合金轴箱体材料性能
    4.2 建立轴箱体有限元模型
    4.3 不同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4.4 轴箱体仿真计算影响因素探讨
        4.4.1 单轴箱体计算可行性
        4.4.2 节点刚度的影响
        4.4.3 轴承存在的影响
        4.4.4 加速度工况的影响
    4.5 试验验证及轴箱体强度评价
        4.5.1 等效简化轴箱体计算方法验证
        4.5.2 基于仿真结果的轴箱体强度评价
    4.6 本章小结
5 铝合金轴箱体台架试验研究
    5.1 现有试验方案介绍及对比分析
        5.1.1 现有试验方案
        5.1.2 工装方式的简易性对比
        5.1.3 轴箱体受力的真实性对比
        5.1.4 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对比
    5.2 一侧梁式试验方法简述
        5.2.1 试验目的及要求
        5.2.2 试验工装设计
        5.2.3 试验设备及场所
        5.2.4 应力测点布置
        5.2.5 试验内容及评估方式
    5.3 轴箱体应力分布特征分析
        5.3.1 轴箱体应力分布总体特征
        5.3.2 左右轴箱体测点应力分布情况
        5.3.3 同位置正反面测点应力分布情况
        5.3.4 不同侧面测点应力分布情况
    5.4 轴箱体静强度及疲劳试验结果
        5.4.1 静强度试验结果
        5.4.2 疲劳试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铰接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铰接式转向架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铰接式城轨车辆结构分析
    2.1 转向架结构分析
        2.1.1 带摇枕的铰接式转向架
        2.1.2 无摇枕的铰接式转向架
    2.2 车体铰接结构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铰接式跨座式单轨车辆方案设计
    3.1 铰接式单轨车辆总体方案设计
    3.2 铰接式单轨车辆车体方案设计
    3.3 铰接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方案设计
    3.4 铰接式单轨车辆载荷传递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铰接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研究
    4.1 双轴转向架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建模及试验验证
        4.1.1 双轴转向架单轨车辆动力学建模
        4.1.2 双轴转向架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
        4.1.3 双轴转向架单轨车辆动力学建模方法试验验证
    4.2 铰接式单轨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4.2.1 铰接式单轨车辆系统运动学关系分析
        4.2.2 铰接式单轨车辆空间动力学模型及计算参数
        4.2.3 线路模型的建立
        4.2.4 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第五章 铰接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与评价研究
    5.1 轨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价标准
        5.1.1 车辆运行安全性评价标准
        5.1.2 车辆运行平稳性评价标准
    5.2 铰接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
        5.2.1 铰接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分析
        5.2.2 铰接式单轨车辆运行平稳性分析
        5.2.3 铰接式单轨车辆运行稳定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8)地铁转向架综合试验台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课题选题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现有地铁转向架试验台概述
    2.1 地铁转向架概述
        2.1.1 地铁车辆概述
        2.1.2 转向架主要性能参数和基本结构
    2.2 现有地铁转向架试验台简介
        2.2.1 试验台主要功能
        2.2.2 试验台总体结构
    2.3 现有地铁转向架试验台的不足
        2.3.1 机械结构缺陷
        2.3.2 试验功能不完善
    2.4 本章小结
3 试验台机械结构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
    3.1 有限元相关理论及软件
        3.1.1 有限元分析法基本思想
        3.1.2 有限元分析软件
    3.2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支撑升降平台有限元分析
        3.2.1 支撑升降平台升降卡顿原因分析
        3.2.2 支撑升降平台三维建模
        3.2.3 支撑升降平台有限元分析
        3.2.4 支撑升降平台结构优化方案
    3.3 龙门架结构有限元分析
        3.3.1 龙门架三维建模
        3.3.2 龙门架结构强度及变形有限元分析
    3.4 试验台驱动轮轴距调整机构优化设计
        3.4.1 结构优化设计
        3.4.2 两轮间压紧力计算
        3.4.3 气压回路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地铁转向架综合试验台功能优化
    4.1 空气弹簧气密性试验功能设计
        4.1.1 试验必要性和设计思路
        4.1.2 机械结构设计
        4.1.3 气压与液压回路设计
        4.1.4 空气弹簧气密性试验流程
    4.2 动力转向架主动跑合试验功能设计
        4.2.1 方案设计
        4.2.2 主动跑合试验流程
        4.2.3 主动跑合试验电路硬件设计
        4.2.4 一台变频器控制多台不同类型电机方法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地铁转向架综合试验台电控系统的优化与设计
    5.1 电控系统概述
    5.2 地铁转向架综合试验台主电路设计
        5.2.1 跑合试验驱动电路设计
        5.2.2 液压控制及其驱动系统电路设计
    5.3 试验台功能整合后的试验流程
    5.4 PLC控制系统设计
        5.4.1 SIMATIC S7-200 SMART系列PLC简介
        5.4.2 PLC硬件设计
        5.4.3 PLC程序设计
    5.5 上位机软件设计
        5.5.1 基于VB的OPC客户端开发
        5.5.2 客户端界面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9)地铁转向架构架通用检测平台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转向架构架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转向架构架静力学和模态分析
    2.1 有限元基本思想
    2.2 ANSYS软件介绍
    2.3 转向架的作用与组成
    2.4 构架的基本结构与参数
    2.5 转向架构架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静力分析
    2.6 构架的模态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尺寸测量和构架尺寸测量方案制定
    3.1 大尺寸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3.2 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
    3.3 测量方案总体设计
    3.4 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C#平台的二次辅助软件开发
    4.1 开发平台简介
    4.2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4.3 软件的操作界面设计
    4.4 测量辅助模块设计
    4.5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4.6 数据查询模块设计
    4.7 标准值查询与新增尺寸模块设计
    4.8 折线图查询
    4.9 软件帮助功能
    4.10 构架测量点介绍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数据分析与地铁构架数据库的建立
    5.1 大数据分析介绍
    5.2 构架平台数据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发表的学术论文
    2.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空气弹簧扭转特性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应用和研究现状
        1.2.1 国外应用发展状况
        1.2.2 国内应用发展状况
        1.2.3 国外空气弹簧研究现状
        1.2.4 国内空气弹簧研究现状
    1.3 常见空气弹簧仿真模型介绍
        1.3.1 空气弹簧气动力学模型
        1.3.2 空气弹簧有限元模型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空气弹簧类型及其刚度几何解
    2.1 空气弹簧类型
        2.1.1 囊式空气弹簧
        2.1.2 约束膜式空气弹簧
        2.1.3 自由膜式空气弹簧
    2.2 空气弹簧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3 空气弹簧刚度几何解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分析
    3.1 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
    3.2 空气弹簧有限元模型建立
        3.2.1 弹簧上下盖板有限元模型
        3.2.2 橡胶囊有限元模型
        3.2.3 接触属性设置
        3.2.4 压缩空气有限元模型建立
    3.3 空气弹簧刚度计算与分析
        3.3.1 横向静态刚度计算
        3.3.2 横向动态刚度计算
        3.3.3 扭转静态刚度计算
        3.3.4 扭转动态刚度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AMESim平台空气弹簧气动力学模型
    4.1 空气弹簧系统组成
    4.2 基本假定
    4.3 空气弹簧系统建模方法
        4.3.1 应急橡胶堆
        4.3.2 差压阀
        4.3.3 高度控制阀
        4.3.4 节流孔元件
        4.3.5 空气弹簧其他元件建模
    4.4 垂向气动模型
    4.5 空气弹簧扭转模块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车辆动力学联合仿真及分析
    5.1 空气弹簧联合仿真模型建立
        5.1.1 地铁车辆模型建立
        5.1.2 联合仿真设置
    5.2 车辆平稳性
    5.3 车辆曲线通过
        5.3.1 脱轨系数
        5.3.2 轮重减载率
        5.3.3 地铁线路平面曲线参数设置
    5.4 曲线通过安全性对比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上海地铁转向架空气弹簧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不同标准的转向架构架强度分析[D]. 贾艳茹.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2]100km/h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转向架的设计与研究[D]. 翟文强.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3]上海地铁8号线C型动车转向架构架静强度分析[J]. 谢琨.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9(04)
  • [4]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修程修制分析及优化[D]. 李彦武. 长安大学, 2019(07)
  • [5]地铁转向架维修模块划分与维修级别研究[D]. 钱一山.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6]下一代地铁列车铝合金轴箱体强度研究[D]. 龙腾.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铰接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动力学分析[D]. 钱艳.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8]地铁转向架综合试验台设计与优化[D]. 何伟. 重庆大学, 2018(04)
  • [9]地铁转向架构架通用检测平台研究与开发[D]. 奚蒙.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03)
  • [10]空气弹簧扭转特性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研究[D]. 张梦丽.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上海地铁转向架空气弹簧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