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焊接博览会——世界焊接技术的一面镜子

埃森焊接博览会——世界焊接技术的一面镜子

一、埃森焊接博览会——世界焊接技术的一面镜子(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成[1](2021)在《拓扑学在公共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及方法研究》文中提出

王瑛[2](2021)在《P公司焊接设备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P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焊接自动化设备为主的制造型企业。众所周知焊接是工业中的缝纫机。焊接技术能够实现不同材质的材料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需要的焊接功能。当今社会随着高科技人才的发展,焊接已不再是简单的构件连接了,而是发展成为一种高科技的精加工工艺。制造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的手工焊接时代已经逐渐发展成现代高科技焊接智能制造的时代,自动化焊接设备可以保护工人的人身安全,新时代的焊接设备正在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经过数十载的发展,我国已基本实现工业机械化,但距离完全的工业自动化生产制造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近年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都在大力发展,工业自动化具有非常可观的未来发展前景。工业自动化的大力发展,有利于促进传统行业进行改革,对我国工业信息化技术提升也有帮助,如此巨大的发展潜力让人心潮澎湃。本文以深圳P焊接自动化设备制造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本职工作,首先阐述了焊接设备行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营销的相关理论,接着分析了焊接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及营销现状。P公司从开厂至今也拥有了上千家客户,主要以制冷压缩机,电梯,五金家电等行业市场为主,从市场细分的角度来看,还有很多行业的市场并未涉及。本文针对P公司的焊接设备营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用STP战略分析法给公司进行了焊接设备行业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确定了焊接设备的目标市场,分析了P公司的机会环境因素和威胁环境因素。同时,对焊接设备销量下滑的问题以及销量下滑对公司的不利影响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竞争对手H公司的销售数据,经过和H公司营业额和销售增长率的对比,显而易见的看出P公司已经连续几年销量下滑的问题。而竞争对手H公司业绩相对稳定,下滑幅度较小。本文结合企业现状,利用4P分析法从焊接设备竞争力弱、设备价格竞争力弱、营销渠道竞争力弱和焊接设备促销不完善这四块来做了研究分析。其中焊接设备竞争力弱主要表现在研发方案设计不足;焊接产品功能性欠缺;焊接设备智能化生产缺乏核心竞争力。其设备价格竞争力弱主要表现在产品定价不合理;成本管理有待提升。其营销渠道竞争力弱表现在渠道结构不合理;缺乏渠道库存管理。焊接设备促销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销售人才队伍素质不高;促销活动缺乏科技感和深入性;关系营销未做到位。根据P公司市场发展动态及企业发展特点,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焊接设备改善策略、设备价格改善策略、营销渠道改善策略和设备促销改善策略来改善P公司焊接设备营销策略。其焊接设备改善策略中主要包括加强研发方案设计和创新的能力;提升和稳定技术人员以便完善产品功能性设置;提升焊接设备制造技术水平。其设备价格改善策略主要包括改善焊接设备定价方法;结合客户需求降低成本。其营销渠道改善策略主要包括完善营销渠道;增加安全库存备货。其焊接设备促销改善策略主要包括加大营销队伍建设;加强互联网、展会等平台推广;加强客户关系营销策略。为了应对智能制造发展大趋势,企业人才才是核心价值。企业应该和高校充分结合起来,利用企业的资金和实践平台,发挥各自优势相结合。学校应该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和技术实践,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到了企业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地,为企业构建创新的研究基地,大力发展自主创新技术,从而推动行业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只有提升产品和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提升焊接设备的销量,才能达到企业销售增长的目标。这对于P公司进一步提升焊接设备销量具有很深刻的研究效果,也为类似企业的客户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颖泉[3](2019)在《民国家具与室内装饰的典型特征及根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较为特殊的时期,它承上而启下,承古而拓今。但就是这样一个只是短短存在了30年的大动荡时期,民国的家具及室内设计却融汇中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本文旨在分析和归纳民国时期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典型特征和时代风格,并追溯其产生的根源。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为当下相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并为现在逐渐兴起的民国风格餐饮、酒店、家居设计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传承本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本文综合运用扎根理论—结构建模法、结构方程模型法、主成分分析法和色彩模型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以金属和藤为典型的民国家具材质特征的分析,以及对民国家具与室内的整体布局特征、整体色彩特征的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民国金属家具的阶层差异性与趋近性及其根源的整体作用机理模型。(2)民国藤家具的形象特征及其中西方渊源的结构方程模型(SEM)。(3)民国家具与室内的整体布局的均衡特征、角度特征、搭配特征和功能特征及其主成分根源因素。(4)建筑类型和构成要素视角的民国家具与室内的整体色彩特征及其根源。通过结果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的结论。(1)民国家具与室内设计在阶层特征、场所特征、风格特征、装饰特征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这些特征的背后具有深刻的经济根源、求美根源、中西方文化的时空交叠根源、审美叛逆根源等。(3)民国家具与室内设计的典型特征及其根源对当代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一,重新认清民国设计风格的实质,走出民国风格“脸谱化”的误区;其二,兼顾不同阶层的需求,尤其要重视中低阶层的需求;其三,学习民国设计中的中西合璧特征,打造具有当今时代感的中国设计风格。本文研究成果具有以下几方面主要的创新之处。(1)在家具设计研究方面,首次通过对民国时期金属家具和藤家具的材质分析,发掘了已被忽视的民国时期金属家具和藤家具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及其根源。具体来说,包含以下3个方面的创新成果。其一,民国时期的金属家具与藤家具一向不被视为民国特色家具。但民国时期已经有了金属家具的存在,且民国时期大量藤家具的出现,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是民国时期技术与政治、经济对外交往的体现。其二,通过研究,发现了民国金属家具背后的设计风格主要包含了工业美学风格和现代主义风格。并发现了民国的金属家具在设计上存在着明显的阶层差异,但阶层差异相对于木质家具而言被弱化了,在规格设计、艺术设计和功能设计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趋近性。其三,而在民国藤家具来源方面,此前研究很少。通过大量的考证,发现民国时期出现或使用的大量藤家具主要来源于西方,但西方藤家具的真正起点却是源自中国,从而得出结论:中国传统的藤家具除了通过时间的延续直接影响民国藤家具外,还通过西方的时空折射影响民国藤家具,再加上后期西方自创的纯西式藤家具的影响,三条渠道的综合作用成就了民国藤家具的时代风格特征。(2)在室内设计研究方面,首次通过对民国家具与室内整体布局、整体色彩的研究,发掘了已被忽视的民国家具与室内布局、色彩上所特有的时代特征及其根源。具体来说,包含以下2个方面的创新成果。其一,室内设计的核心工作之一是室内的家具布局,而以往的研究恰恰忽略了对民国家具与室内布局风格的研究。本文通过大量实地考察和实例研究,绘制了民国时期建筑室内的相关家具布局图,厘清了民国家具与室内布局具有喜好特殊角度摆放家具及不稳定布局等特征,并分析出其背后具有经济、文化、审美和建筑的根源因素。其二,民国室内及家具的色彩是民国风格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民国风格最外在的特征体现。但在此前,一直缺乏研究。本文系统地进行了色彩学分析,厘清了民国家具及室内的具体用色方式,发现了不同阶层、住宅与办公空间等均具有具体的用色差异,由此分析出其背后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根源。从而为当代兴起的民国怀旧风,以及相关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朱亦民[4](2019)在《史密森夫妇的建筑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建筑理论和设计原则在中国最近二十年的快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理解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不仅是建筑实践中的运用和操作方法的问题,更关系到未来文化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现代建筑思想在1950至1960年代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向多元化转变。其中英国建筑师艾莉森·史密森和彼得·史密森夫妇在这个变革时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本论文是关于史密森夫妇的建筑思想的整体研究。通过对其建筑创作历程和建筑思想的分析,对二战后现代主义建筑状况的回溯,特别是对英国文化特殊性的发掘,本论文从现代性和地域传统之间关系的角度,研究总结了史密森夫妇的建筑与城市理论和设计方法,分析了其思想的来龙去脉。本论文研究了史密森夫妇的建筑创作与社会、文化、艺术和英国传统之间的关系,对他们的建筑思想与当代建筑的传承关系和对当代建筑的影响进行了总结,为中国当前建筑实践和理论思考提供参照和指导,为重新评估现代建筑的核心思想和价值提供新的视角。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为第一章绪论;本章是对研究主题和框架的界定,阐述了研究的学术基础、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部分是问题的展开与分析;第二章论述了史密森夫妇自1950年代初开始至2003年全部创作经历、思想发展和主要事件,并对主要作品进行了考察分析,介绍了史密森夫妇1970年代后建筑设计和思想的变化;第三部分为问题研究的深化;第三章论述了现代建筑思想在英国自十九世纪后期到1940年代之间发展的过程,为史密森夫妇的建筑实践勾画出建筑思想和社会发展的背景。本章考察了英国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关系,指出这样一个事实:现代主义建筑与英国没有直接的关系。英国作为最早进入现代化的国家,在十九世纪后期为现代建筑提供了伦理基础,但没有发展出现代建筑的美学。欧洲大陆的现代主义建筑在1920年代形成后,在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逐渐被英国社会接受。第四章回溯了独立小组的历史,对历史背景、核心人物、主要思想及其发展进行了论述,指出独立小组对史密森夫妇的影响,特别是独立小组思想与史密森夫妇“如其所是”(As Found)美学之间的关联。第五章对粗野主义建筑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观点和设计方法以及历史影响做综合论述和评价。本章考察了粗野主义在英国形成的社会背景,对史密森夫妇的思想核心“如其所是”美学进行研究和比较,阐明史密森夫妇设计方法分的理论基础。第六章讨论十次小组的历史和主要城市理论观点,对史密森夫妇在十次小组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进行评述,分析史密森夫妇的城市理论观点及其思想根源。第四部分为理论架构的拓展;第七章从英国传统文化特性和现代化历史入手,引用历史和艺术史领域经典文献和最新研究成果,对英国社会、文化、艺术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指出史密森夫妇建筑思想和设计方法与英国性的关联。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第八章对史密森夫妇的思想进行了全面总结,指出了其建筑价值观,设计方法和作品的特征,并梳理出史密森夫妇与当代建筑思想、流派和建筑师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了史密森夫妇建筑思想对中国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启发和意义。

苏玛娅(Summaiya Khan)[5](2018)在《巴基斯坦当代版画的文化关怀:以三位版画家为个案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版画作为一种古老的印刷技术和复制图像的方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从一种图像复制手段变成一种艺术表达。本文不仅试图展示巴基斯坦版画的发展,还想表达在计算机和打印机出现之后的版画技术发生的进步及版画具体表现形式的变化。本文通过巴基斯坦当代版画的实例来讨论这一点,着重对三位致力于探索艺术和版画媒介多样性的巴基斯坦当代版画家穆罕默德·阿提夫·可汗[Muhammad Atif Khan]、索菲亚·卡瓦嘉[Sophiya Khawaja]、扎拉·艾哈迈德·扎卡[Zaira Ahmad Zaka]进行个案研究,探索这些艺术家对于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对于新型媒材的尝试。这项研究也考察艺术家对同一现象不同的感知方式,详细讨论了其版画作品的异同之处。尽管他们使用的表现方法不尽相同,但他们的作品仍可看作是巴基斯坦当代版画的缩影。此外,笔者希望通过个案研究展示这些艺术家的工作过程,他们使用了从凹雕到浮雕、数字媒体到手工等多种技术手段,来实践他们的感受并传达其想法。他们主要在艺术作品中集中围绕当下社会现状,突出了以下主题:社会政治、个人经历和文化。本文通过对这些艺术家艺术作品的解读、对展览现场的观察、对采访材料的总结以及对文献的研究,寻找和阐释其异同之处。

宿志鹏[6](2018)在《雕塑的技术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杜尚以来,艺术的边界似乎正在趋于模糊,雕塑也是如此,这使得黑格尔关于历史终结的判断在艺术界也获得了极大的响应;但另一方面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技术决定论又将艺术的未来导向了专业化和技术化。前者的预言将雕塑的发展引向了“观念”,后者的理论强调了艺术的发展需要很强的“技术性”,观念和技术看似是雕塑本体意义的外延和内涵之间的关系,但本文认为这其中隐藏着一个雕塑与人的关系的变化。本文由此从技术的角度对雕塑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并把技术性与雕塑的关系作为研究雕塑的本体价值和意义的关键来进行论述,由此试图找到重建雕塑和人积极关系的路径。本文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雕塑正是因其技术性的不断细分和专业化,而摆脱了一般技术门类的地位,成为了表现精神的一种专业手段,获得了艺术的地位;对绝对精神的追求使雕塑慢慢放弃了技术性的壁垒,使雕塑走向观念,雕塑主体的意义变得弱化。为了将这一关系论述完整,本文按照刘易斯·芒福德关于技术史发展的理论——始生代、古生代和新生代的划分,以雕塑的原始时代为起点,从雕塑与技术同源的关系开始,充分结合技术史的资料,以雕塑技术发展史的视角,逐步理清雕塑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认为这为超越黑格尔关于“绝对精神是无限的,而感性形象是有限的”的判断提供了可能性,为雕塑的发展又提出了许多新的伦理问题。本文还认为,雕塑的技术性还体现在其内在的规定性上,可归纳为四个维度:形体、空间、量感、影像。这四个维度是在雕塑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叠加形成的。通过梳理其发展的历史,为建构不同于绘画的雕塑评价体系提供了可能。最终本文认为如何重建人与艺术的积极关系,雕塑的技术性将是最终的出口。

宫政[7](2016)在《转译与和解—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藏“维也纳手工工场”产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藏的40套“维也纳手工工场”产品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分析藏品的材料工艺和结构形式,揭示了藏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完成对物质产品的第一步基础研究。将实物观察和文献分析相结合,考证了藏品的工艺技术。经过对部分藏品的测绘,分析了产品的形态、比例和内部结构。通过对原《收藏图录》中的文献整理,挖掘了藏品与设计者、生产商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此部分研究主要澄清了以下三个问题:一、维也纳手工工场出于对高品质和独创性的追求,在生产中坚持手工艺的生产方式,主要体现在玻璃和金工类产品中。二、木制家具的加工技术则完全被工业化,并依托奥地利本国成熟的弯曲木加工工艺而发展迅速。三、另有一部分产品(陶瓷、金工产品、平面设计)的生产方式则是根据设计师的定位来决定,有时是手工制作,有时与工业企业合作生产。其次,以手工工场的领袖霍夫曼为设计师代表,从其教育背景和建筑设计经历入手,梳理其设计风格的演变历程。再结合当时的“整体艺术”理念和三个代表性案例进行分析,还原设计师的生活环境和项目环境,探讨藏品背后的设计师思想源流。再次,从经营的角度梳理、研究手工工场的发展状况,并通过横向比较同时期与其密切互动的英国与德国设计师群体,理解维也纳手工工场的设计特征、风格成因和当时欧洲设计圈的生态差异,以期进一步探明藏品的时代意义。最后,结合20世纪初维也纳商业社会的历史背景,分析在资本时代和消费社会崛起之时,手工工场是如何通过设计语言上的不断“转译”达到与时代的“和解”。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手工工场在商业上以失败告终,但在艺术方面和审美方面,它却成为了时代的引领者,尤其是它通过设计赋予消费者以“身份”的生活方式,可被看作是消费文化的历史先锋之一。在维也纳手工工场通过设计与时代和社会调适的过程中,手工艺始终是一个关键点,它不仅是独特设计风格和精良品质的表现手段,更是商品社会中的文化载体。希望通过对百年前维也纳设计的研究,找到对探寻中国设计发展可借鉴的今世意义。

辛善超[8](2016)在《基于模块化体系的建筑“设计—建造”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当前中国建筑实践界设计过程与建造过程相脱节,整体系统运行流程低效的现状,本文重新审视建筑系统内设计、建造的生成机制与操作方式,以模块化理论与方法为内核,整合“设计-建造”系统内离散子系统,提出基于模块化体系的建筑设计优化方法与建造流程高效运行模式,保障信息传递的完整与流畅,以期实现设计与建造过程一体化,提升系统运行效率。论文研究重点在于建立基于模块化体系的建筑“设计-建造”新模式,从模块化体系、模块化分解与重组、模块化设计与建造三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基于建筑学科内部的模块化体系研究。本文通过解释性研究、逻辑论证将模块化理论结合建筑学科内部问题进行重构,对模块化概念重新界定,并形成对建筑模块化操作的系统认知;其次,模块划分方法及模块化组织模式研究。研究运用图解生成、逻辑论证、设计结构矩阵、SPSS统计分析技术方法明晰模块介入“设计-建造”系统方式;运用数理分析、聚类分析技术方法对模块进行重组,并结合信息集成、并行工程、协同设计原理,更新与整合传统建筑设计与建造流程;第三,模块化空间组合方法与模块集成、连接方式研究。研究以杆件、板片、体块模块为基础,运用图解生成、转换设计、模拟建模方法构建模块化空间组合方法,在与传统空间设计建立关联性的同时,使模块化空间操作进一步优化并具有系统性;将案例研究、调研访谈相结合,阐释实体系统模块集成模式及模块异于传统建造的连接方法与建造逻辑。论文具有如下三个创新性成果:在学科内部引入模块化理论和方法,拓展学科研究范畴,丰富建筑“设计-建造”方法论体系;将制造业领域设计结构矩阵、关联矩阵、统计分析、数理分析、聚类分析等技术方法进行转化应用,提出体系内模块分解与重组的科学方法,促进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一体化;建立合理的“设计-建造”模块化系统模型,形成对建筑实践指导,使建筑设计与建造能够高效、集约地运行。

杨涛[9](2012)在《建筑形态演进的科技动因》文中研究说明建筑是时代的载体,具有民族性,中国人不是西方人,中国人的建筑不该、更不可能西方化。民族的本性与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社会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要借助中国现代建筑得以体现:借助中国传统可以,但必须现代化;借助西方建筑也可行,但必须中国化。当代中国建筑缺失的是近现代以来一直没有探索到的,可以指引中国建筑在正确发展方向上前进的“新风格”。借鉴西方建筑的成功经验以解决中国建筑健康发展的问题,是本文写作的根本动机,探寻建筑形态演进的真正动因是本文写作的目标。建筑形态演进追随科学技术进步的规律是建筑风格追随时代的理论、实践印证,这值得我们反思150年中国近现代建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片面重视形式问题,这一状况导致我们难以很好地做到建筑的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难以统筹兼顾的把握建筑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在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建筑形态的演进关系密切。本文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干,以建筑技术、建筑形态为枝叶,构筑了一幅建筑形态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不断演进的美妙画卷。古代科技处于手工业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人们的需求相对稳定,因而科技发展缓慢,建筑技术革新力度不大,建筑形态相对稳定。近代科学依靠科学实验来检验和发展科学理论,科学与技术逐步走向密切结合实现了两次技术革命。西方近代建筑借助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形式的应用,最终成功地完成了对砖石结构体系的古典建筑的革命。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依靠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一大批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趋势,使西方建筑迅速摆脱了旧技术的限制,探索着更新的材料和结构,特别是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广泛采用,促使在建筑形式上开始摒弃了古典建筑的“永恒”范例,掀起了创新运动——现代建筑完成了对近代建筑的批判,并使建筑形态得以升华。当代,计算机参数化技术帮助建筑师设计和控制更高级、更复杂的几何形体。计算机已不再是简单的绘图工具,而是从最初的直觉行为转成由系统理论指导的理性应用,带给建筑更多形式上的可能性。借助计算机技术,当代建筑实现了形态由量变到质变的“大爆发”。几千年的建筑实践表明,传统中国虽没有出现类似西方的完备的建筑学科与建筑体系,却不能否认中国传统建筑具有自己独到的建筑定位,即以实用为主旨的中国传统建筑“器物论”。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由于科学精神的缺失,在西方Architecture的冲击下,中国建筑失去了理性的判断力,盲目地接受西方Architecture的理念并把它当成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建筑发展应回归以人为本,风格当随时代。研究发现,西方建筑的发展演进中隐含着一条科学技术进步影响、制约建筑形态的内在规律,其建筑形态的演进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而然发生的。反观中国近现代以来建筑形态的发展,却主要走在模仿与追随的道路上,“固化”了中国建筑的风格。“风格”是果,不是因。中国现代建筑的“新风格”的真正来源是我们对当代中国人的建筑要求与中国当代状况的全面的、正确的研究与把握——既要做到以现代中国人为本,又要做到风格追随时代要求。

陈亚楠[10](2011)在《交直流两用逆变弧焊电源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在无电网供电的野外、舰船等地区或电网故障停电时无法使用现在市面上的交流输入焊机的情况,本文研究开发了一种交、直流输入两用逆变弧焊机。此焊机可以分别工作在AC220V与DC24V两种不同输入电压的情况下,并且均能得到很好的焊接效果,用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焊接工作。由于两种输入电压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输入电压不同的情况下,将不能选用同一种逆变拓扑结构以达到输入电压相差很大而输出电压相等或相近的目标,因此只能选择不同的拓扑结构。本文根据输入电压的特点,在输入AC220V时采用全桥逆变拓扑,而输入DC24V时则选用推挽式逆变拓扑。其中全桥逆变拓扑成熟可靠,适用于大功率场合,而推挽式逆变拓扑具有电压利用率高,导通损耗小,适用于低压大电流场合,并且在本文中作者对推挽电路进行了合理的修改以满足在输入DC24V时,输入电压较低的情况,大大减小了电路的损耗。考虑到此焊机要求体积小重量轻,本论文对上述两种逆变拓扑进行了合理的整合,使其可以共用一个高频功率变压器与一套输出整流滤波电路,从而简化本文所设计的焊机。另外,本文设计了基于PWM控制芯片SG3525的PWM信号发生电路、电流调节与负反馈电路、过流保护电路、过温保护电路以及DC24V输入逆变弧焊电源特有的欠压保护电路。控制电路PWM信号波形好、反馈信号处理速度快、保护信号灵敏,为焊机提供了优良的控制与保护性能,保证了焊机的可靠工作。此焊机飞溅小、熔池深、焊接电流稳定、起弧快、性能可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埃森焊接博览会——世界焊接技术的一面镜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埃森焊接博览会——世界焊接技术的一面镜子(论文提纲范文)

(2)P公司焊接设备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4P营销理论
    (二)STP理论
    (三)客户价值和关系营销理论
三、焊接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环境分析
    (一)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扩张
        2、市场需求量大
    (二)焊接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1、环境机会因素分析
        2、环境威胁因素分析
四、P公司发展现状
    (一)P公司基本情况
        1、P公司简介
        2、P公司焊接设备情况
        3、P公司现有客户和市场现状
    (二)P公司营销状况分析
        1、P公司焊接设备营销现状分析
        2、P公司营销优势及劣势分析
        3、P公司STP战略分析
五、P公司焊接设备营销问题及不利影响
    (一)P公司焊接设备销量下滑问题
    (二)P公司焊接设备营销问题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1、不利于企业产品的创新
        2、企业无法建立行业竞争优势
        3、企业难以发展潜在重要客户
六、P公司焊接设备营销问题原因分析
    (一)焊接设备竞争力弱
        1、研发方案设计不足
        2、焊接产品功能性欠缺
        3、焊接设备智能化生产缺乏核心竞争力
    (二)设备价格竞争力弱
        1、产品定价不合理
        2、成本管理有待提升
    (三)营销渠道竞争力弱
        1、渠道结构不合理
        2、缺乏渠道库存管理
    (四)焊接设备促销不完善
        1、销售人才队伍待搭建
        2、促销活动缺乏科技感和深入性
        3、关系营销未做到位
七、P公司焊接设备营销策略改善
    (一)焊接设备改善策略
        1、加强研发方案设计和创新的能力
        2、完善产品功能性设置
        3、提升焊接设备制造技术水平
    (二)设备价格改善策略
        1、改善焊接设备定价方法
        2、结合客户需求降低成本
    (三)营销渠道改善策略
        1、完善营销渠道
        2、增加安全库存备货
    (四)焊接设备促销改善策略
        1、加大营销队伍建设
        2、加强互联网、展会等平台推广
        3、加强客户关系营销策略
八、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民国家具与室内装饰的典型特征及根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当代家具与室内设计的时代特征缺失,亟待探索完善
        1.1.2 民国家具与室内设计的时代特征凸出,具有借鉴意义
        1.1.3 民国怀旧风的兴起,增强了相关研究的需求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民国家具的特征研究
        1.2.2 民国室内的特征研究
        1.2.3 民国建筑的特征研究
        1.2.4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1.3.1 研究内容与范围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难点
        1.4.2 主要理论依据
        1.4.3 主要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2 工业化主导下民国家具用材特征分析——以金属家具为例
    2.1 民国金属家具的背景与类型
        2.1.1 民国金属家具兴起的工业文明背景
        2.1.2 民国金属家具类型的发展
        2.1.3 民国金属家具研究的思路
    2.2 民国金属家具的风格分析:现代风格
        2.2.1 金属家具的工业美学风格
        2.2.2 钢管家具的现代主义风格
        2.2.3 金属家具的风格共性
    2.3 民国金属家具的阶层特征分析
        2.3.1 铸铁家具阶层特征的双重性Ⅰ(差异性分析)
        2.3.2 铸铁家具阶层特征的双重性Ⅱ(趋近性分析)
        2.3.3 钢管家具的富裕阶层倾向性分析
    2.4 民国金属家具阶层特征的初步根源分析
        2.4.1 艺术需求差异的根源——审美倾向
        2.4.2 功能需求差异的根源——价值偏好
        2.4.3 规格需求差异的根源——经济水平
    2.5 民国金属家具阶层特征的结构化根源分析
        2.5.1 面向民国金属家具的“扎根理论-结构建模法”设计
        2.5.2 基于扎根理论的变量提取与一级编码
        2.5.3 初始结构模型构建与二级编码
        2.5.4 基于邻接矩阵的结构建模与三级编码
        2.5.5 民国金属家具的阶层差异性与趋近性的整体作用机理模型
    2.6 本章小结
3 中西方文化折射下民国家具的用材特征分析——以藤家具为例
    3.1 民国藤家具的形象特征分析
        3.1.1 民国藤坐具的形象特征分析
        3.1.2 民国其他藤家具的形象特征分析
        3.1.3 民国藤家具的形象特征归纳
    3.2 民国藤家具形象特征的根源分析Ⅰ(中国渊源)
        3.2.1 中国古代藤家具的资料来源与分析思路
        3.2.2 中国古代藤坐具的形象特征分析
        3.2.3 中国古代藤橱柜和藤器物的形象特征分析
        3.2.4 中国古代藤家具的使用特征与审美特征研究——逐层矩阵归纳法
        3.2.5 民国藤坐具形象特征的中国溯源
        3.2.6 民国其他藤家具形象特征的中国溯源
    3.3 民国藤家具形象特征的根源分析Ⅱ(西方渊源)
        3.3.1 民国藤家具西方渊源的渊源——中国风格的时空折射
        3.3.2 受东方影响的西方藤家具的形象特征分析
        3.3.3 纯西式的西方藤家具的形象特征分析
        3.3.4 民国藤家具东方基因的西方溯源
        3.3.5 民国藤家具西方基因的西方溯源
    3.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法的民国藤家具特征根源分析
        3.4.1 结构方程模型法
        3.4.2 调查问卷设计
        3.4.3 数据搜集过程
        3.4.4 问卷数据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SEM建立
    3.5 本章小结
4 民国家具与室内的整体布局特征分析
    4.1 办公类建筑室内与家具布局分析
        4.1.1 单独办公室的布局
        4.1.2 公共办公室的布局
        4.1.3 会务场所的布局
    4.2 住宅类建筑室内与家具布局分析
        4.2.1 室内与家具布局的均衡特征
        4.2.2 室内与家具布局的角度特征
        4.2.3 室内与家具布局的搭配特征
        4.2.4 室内与家具布局的功能特征
    4.3 商业及公共类建筑室内与家具布局分析
        4.3.1 商业类建筑室内与家具的布局
        4.3.2 公共类建筑室内与家具的布局
    4.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民国室内与家具布局特征分析
        4.4.1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4.4.2 数值分析
    4.5 民国室内与家具布局特征的根源分析
        4.5.1 经济因素
        4.5.2 文化因素
        4.5.3 审美因素
        4.5.4 建筑因素
    4.6 本章小结
5 民国家具与室内的整体色彩特征分析
    5.1 基于色彩学与色彩心理学的色彩模型分析法
        5.1.1 色彩模型
        5.1.2 色彩测量方法
        5.1.3 色彩搭配原理
        5.1.4 色彩视觉心理
        5.1.5 色彩性格
    5.2 建筑类型视角的室内及家具色彩学分析
        5.2.1 民国政府办公室色彩特征定量分析——综合明度法
        5.2.2 民国政府会议和会晤场所色彩分析
        5.2.3 民国企业办公室色彩分析
        5.2.4 民国社会中下层住宅色彩分析
        5.2.5 民国社会上层住宅色彩分析
    5.3 构成要素视角的室内及家具色彩学分析
        5.3.1 民国室内硬质家具色彩分析
        5.3.2 民国室内沙发色彩分析
        5.3.3 民国室内墙体色彩分析
        5.3.4 民国室内地面色彩分析
        5.3.5 民国室内窗帘色彩分析
    5.4 民国室内及家具色彩特征的根源分析
        5.4.1 经济因素
        5.4.2 文化因素
        5.4.3 政治因素
        5.4.4 其他因素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
        6.1.1 民国家具与室内设计手法的总体特征
        6.1.2 民国家具与室内设计的特征根源
        6.1.3 对当代家具与室内设计的启示
    6.2 主要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6.2.1 主要研究特色
        6.2.2 主要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民国藤家具特征调查问卷
附录2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

(4)史密森夫妇的建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1.1 对西方1950和1960 年代现代建筑进行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1.2 史密森夫妇建筑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基础
        1.2.1 基础资料和预备性研究工作
        1.2.2 文献综述
        1.2.3 关于史密森夫妇建筑思想和创作研究中的不足
    1.3 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与理论综述
        1.4.2 现场走访与调查、访谈
        1.4.3 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1.4.4 “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
        1.4.5 图像对比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史密森夫妇的建筑实践及作品
    2.1 对功能主义的批判与创新:1950 年代
        2.1.1 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与“簇集城市”
        2.1.2 材料、技术与私人住宅设计
        2.1.3 未来住宅科技与现代生活方式
        2.1.4 旅行、交流和教学
        2.1.5 独立小组
        2.1.6 十次小组
    2.2 危机与转变:1960-1974
        2.2.1 城市空间与居住形式:《经济学人》报社总部和罗宾汉花园住宅
        2.2.2 景观、场地与气候:阿帕罗恩住宅和巴西利亚大使馆
        2.2.3 城市空间的探索:梅林广场与科威特城规划
        2.2.4 设计语言的转变:圣希尔达宿舍楼
        2.2.5 英国社会的变化
        2.2.6 十次小组与对福利国家的质疑
        2.2.7 激进文化与十次小组的困境
        2.2.8 危机与反思
    2.3 重叠的空间与聚集的秩序:1975-1990
        2.3.1 环境、可持续性与“过多”的时代
        2.3.2 聚集的秩序:在巴斯大学的实践
    2.4 尾声:1990-2003
        2.4.1 对“过多”问题的探索
        2.4.2 泰克塔与最后的实践
    2.5 主要作品
        2.5.1 亨斯坦顿中学(Hunstanton Secondary School),1949-1954
        2.5.2 金巷住宅区设计竞赛(Golden Lane Housing Competition),1952
        2.5.3 谢菲尔德大学扩建竞赛,1953
        2.5.4 柏林中心区(Haupstadt)城市设计竞赛1957
        2.5.5 经济学人大厦1959-1964
        2.5.6 罗宾汉花园住宅,1966-1972
        2.5.7 圣希尔达宿舍楼,1967-1970
        2.5.8 巴斯大学建筑与工程馆,1984-1988
        2.5.9 “放好”住宅(Put-Away House)1993
        2.5.10 海克森屋改建(Hexenhaus)1986-2002
第三章 英国社会和建筑的变迁
    3.1 英国的文化传统、现代化和现代建筑
    3.2 两次大战之间的英国建筑
        3.2.1 1920 年H:现代主义在英国的早期传播
        3.2.2 1930 年H:在欧洲大陆现代建筑影响下的实践和理论探讨
        3.2.3 英国1930 年代的现代建筑实践
    3.3 1940 年代至战后初期的英国社会与建筑的变迁
        3.3.1 关于福利国家原则的讨论
        3.3.2 战后重建的准备工作:巴罗委员会与《大伦敦规划》
        3.3.3 北欧模式的确立:理查兹与《建筑评论》
        3.3.4 来自美国的影响
第四章 溯源:独立小组及其主要思想
    4.1 独立小组的发展
        4.1.1 当代艺术学院(ICA)
        4.1.2 独立小组的第一阶段活动
        4.1.3 独立小组的第二阶段活动
    4.2 消耗品美学理论的形成
        4.2.1 战后美国的介入
        4.2.2 美国大众文化的影响
        4.2.3 消耗品美学
        4.2.4 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4.3 从消耗品美学到“如其所是”美学
第五章 史密森夫妇与粗野主义
    5.1 粗野主义运动的历史背景
    5.2 粗野主义的形成
        5.2.1 来自柯布西耶的影响:马赛公寓
        5.2.2 来自维特柯尔的影响:《人文主义时代的建筑原则》
        5.2.3 来自独立小组成员的影响:消费品美学
    5.3 史密森夫妇的粗野主义实践
        5.3.1 亨斯坦顿中学
        5.3.2 SOHO住宅
        5.3.3 其他方案
    5.4 史密森夫妇的粗野主义原则
        5.4.1 如其所是(As Found)美学
        5.4.2 从形式到材料性
        5.4.3 替代美学的形象(image)
    5.5 粗野主义的影响
第六章 史密森夫妇与十次小组
    6.1 从CIAM到十次小组
        6.1.1 社会主义倾向时期:1928-1933
        6.1.2 转向教条的现代主义:1933-1953
        6.1.3 史密森夫妇等青年建筑师的抵抗:1953-1957
    6.2 十次小组时期
        6.2.1 十次小组的发展
        6.2.2 十次小组两个思想特征:从普遍到特殊,从观念到实验
        6.2.3 从山谷模式到人类协作体
    6.3 史密森夫妇在十次小组中的理论与实践
        6.3.1 十次小组的城市性议题
        6.3.2 关于新型城市和建筑类型的讨论
        6.3.3 史密森夫妇的“簇集城市”理论
        6.3.4 史密森夫妇的建筑实践
第七章 史密森夫妇建筑思想中的英国性
    7.1 史密森夫妇建筑设计方法、原则和美学特征
    7.2 英国特性中的传统基因
        7.2.1 英国现代化的特殊性
        7.2.2 协作体(association)概念与英国社会的结社文化(association culture)
        7.2.3 经验主义与英国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
        7.2.4 非连贯风格与英国的民族性
    7.3 英国性中的价值取向
        7.3.1 十九世纪后期英国社会价值观的变化
        7.3.2 从工业价值观向乡绅价值观的转变
        7.3.3 反城市:19 世纪英国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的状况
    7.4 英国性中的艺术特性
        7.4.1 直角性(perpendicular)和理性思维
        7.4.2 画境
        7.4.3 保守主义、经验主义和反纪念性
    小结
第八章 结语:史密森夫妇的建筑思想与当代建筑实践的关系及传承
    8.1 史密森夫妇建筑思想的特征和历史意义
    8.2 史密森夫妇在西方当代建筑中的传承关系
    8.3 史密森夫妇建筑思想对中国建筑创作的现实意义和启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巴基斯坦当代版画的文化关怀:以三位版画家为个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巴基斯坦版画的地缘性
    第二节 巴基斯坦当代版画实践
第二章 三位版画家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穆罕默德·阿提夫·可汗[Muhammad Atif Khan]
    第二节 索菲亚·卡瓦嘉[Sophiya Khawaja]
    第三节 扎拉·艾哈迈德·扎卡[Zaira Ahmad Zaka]
    第四节 共性与差异
第三章 巴基斯坦当代版画之文化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中缩写对照表
    附录二 文中人名翻译对照表
    附录三 图片目录
    附录四 图片
致谢
Acknowledgement

(6)雕塑的技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二章 雕塑与技术的关系
    第一节 什么是雕塑的技术性
    第二节 雕塑技术性的起源
    第三节 雕塑技术性的评价体系
    第四节 技术与“雕塑家”地位的演变
    第五节 从技术走向艺术
第三章 技术史视野下的雕塑
    第一节 雕塑技术性的演进
    第二节 砣具与玉石雕刻
    第三节 机械钻孔技术与罗马石雕
    第四节 失蜡法与青铜铸造
    第五节 冷轧、焊接技术与巨型金属雕塑
    第六节 雕塑技术性与时代特点
第四章 雕塑技术性的新表现及展望
    第一节 自动雕塑技术的探索
    第二节 电子技术与雕塑
    第三节 技术带来的新雕塑伦理问题
    第四节 数字时代雕塑技术性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转译与和解—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藏“维也纳手工工场”产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藏品综述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的问题、角度与方法
第一章 藏品与类别——藏品的分类梳理
    第一节 藏品的设计师与制造商
        一、相关的13位设计师
        二、相关的10家制造商
    第二节 藏品的工艺与结构
        一、木制家具
        二、玻璃产品
        三、陶瓷产品
        四、金工产品
        五、纸质作品
        六、其他杂项
    第三节 藏品的功用与服务对象
        一、藏品的功用
        二、服务的对象
    小结
第二章 藏品与作者—设计理念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约瑟夫·霍夫曼
        一、家乡与青年时代
        二、早期建筑设计
        三、分离派艺术圈
        四、晚期建筑设计
    第二节 “整体艺术”理念
        一、新艺术运动与“整体艺术”理念
        二、维也纳的“整体艺术”理念
    第三节 三个经典案例
        一、维也纳普克斯道夫温泉疗养院
        二、布鲁塞尔斯托克雷特住宅
        三、维也纳蝙蝠俱乐部
    小结
第三章 藏品与时代— 设计群体之比较
    第一节 维也纳手工工场的始末
        一、筹备与创立
        二、危机与破产
    第二节 与英国格拉斯哥设计小组的比较
        一、风格上的异同
        二、设计理念的异同
    第三节 与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比较
        一、相似之处
        二、相异之处
    小结
第四章 转译与和解一种有机的存续模式141
    第一节 手工艺与机械化
        一、对手工艺的尊重
        二、与机械加工合作
    第二节 产品设计与市场需求
        一、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二、市场需求的变化
    第三节 企业形象与风格
        一、企业形象的设计与传播
        二、代表文化身份的风格
    第四节 商品文化与品牌
        一、产品与商品文化
        二、品牌与情感
    小结
结语——藏品的意义和启示
参考文献
图版来源
后记
附录

(8)基于模块化体系的建筑“设计—建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中心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中心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附图
第二章 研究的界定与解析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2.1.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2.1.3 文献总结
    2.2 概念界定
        2.2.1 模块·模块化
        2.2.2 “设计-建造”
    2.3 相关理论解析
        2.3.1 模块化理论
        2.3.2 空间理论
        2.3.3 建造理论
        2.3.4 系统理论
    2.4 相关技术方法解析
        2.4.1 矩阵分析
        2.4.2 统计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块化体系
    3.1 模数变迁过程
        3.1.1 数理意义
        3.1.2 模数理论
        3.1.3 模数制的局限
    3.2 模块化认知
        3.2.1 运行特征
        3.2.2 存在优势
        3.2.3 认知误区
        3.2.4 适用范围
    3.3 制造业模块化应用
        3.3.1 船舶、飞机、汽车
        3.3.2 制造业启示
    3.4 建筑业模块化应用与演变过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计-建造”系统
    4.1 设计与建造关联性分析
        4.1.1 设计范围与建造范畴
        4.1.2 形式与建造
        4.1.3 空间与建造
        4.1.4 场所与建造
    4.2 “设计-建造”发展沿革
        4.2.1 原始文明——建造的本源意义
        4.2.2 农耕文明——设计与建造紧密结合
        4.2.3 工业文明——设计与建造分离
        4.2.4 信息时代——设计与建造再次结合
    4.3 设计与建造关联性影响因子
        4.3.1 技术演化
        4.3.2 社会分工
        4.3.3 思维模式
    4.4 制造与产品
        4.4.1 建造与制造
        4.4.2 建筑与产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块划分
    5.1 模块介入
        5.1.1 杆件、板片、体块
        5.1.2 两种划分模式
        5.1.3 模块划分影响因子
    5.2 自上而下:原型应用
        5.2.1 模块与原型
        5.2.2 欧几里得几何原型
        5.2.3 分形几何原型
        5.2.4 拓扑几何原型
    5.3 自下而上:以空间关联度为分解依据
        5.3.1 方法改进
        5.3.2 确定核心平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模块化空间组合方法
    6.1 杆件模块与空间调节
        6.1.1 杆件与空间
        6.1.2 置换与叠加
    6.2 板片模块与空间划分
        6.2.1 板片与空间
        6.2.2 断裂与错位
        6.2.3 阵列与交织
        6.2.4 缠绕与折叠
    6.3 体块模块与空间占据
        6.3.1 体块与空间
        6.3.2 挤压与反转
        6.3.3 并置与嵌套
    6.4 模块化空间操作延伸
        6.4.1 可变空间
        6.4.2 集约空间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体系统的模块集成
    7.1 简约建造
    7.2 围护系统的“减法”与“加法”
        7.2.1 构件集成
        7.2.2 功能拓展
    7.3 设备系统的嵌入
        7.3.1 独立设备模块
        7.3.2 设备集成于模块
        7.3.3 分体与集中
    7.4 实体系统的集成
        7.4.1 部品优势
        7.4.2 应用条件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模块连接
    8.1 建造逻辑
    8.2 结构体系
        8.2.1 抽斗式的延续与发展
        8.2.2 模块作为结构单元
    8.3 模块连接方式
        8.3.1 杆件连接
        8.3.2 板片连接
        8.3.3 体块连接
        8.3.4 小结
    8.4 模块连接的建构思辨
        8.4.1 模块连接的建构问题
        8.4.2 模块的间隔
        8.4.3 “皮”与“骨”的再思
        8.4.4 转角处理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运行流程的模块化组织
    9.1 运行流程的组织内涵
        9.1.1 流程设计
        9.1.2 分布式特征
        9.1.3 系统工程
    9.2 数控建造的信息集成
        9.2.1 数字化信息模块
        9.2.2 人-机一体化
    9.3 并行工程
    9.4 协同设计
        9.4.1 决策优化
        9.4.2 技术综合
    9.5 聚类分析法
        9.5.1 应用意义
        9.5.2 分析过程
        9.5.3 实例验证
    9.6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展望:由线性到系统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A:论文研究目标、对应方法、相关内容及结论汇总表
附录B:建筑模块化应用演化历程
附录C:模块化空间组合方法汇总
致谢

(9)建筑形态演进的科技动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已有研究回顾
    1.3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其他相关问题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解读
    2.1 建筑的涵义与理解
    2.2 建筑形态
    2.3 演进的概念与理解
    2.4 科学与技术
        2.4.1 科学的概念
        2.4.2 技术的概念
        2.4.3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2.4.4 科学技术与建筑的关系
    2.5 建筑技术
        2.5.1 建筑材料
        2.5.2 建筑结构
        2.5.3 建筑设备
    2.6 小结
第三章 古代科技与建筑形态相对稳定的状况
    3.1 古代埃及的科技与建筑形态
    3.2 古代两河流域的科技与建筑形态
    3.3 古代希腊
    3.4 古代罗马
    3.5 中世纪欧洲
    3.6 小结
第四章 近代科技发展引起的古典建筑形态的革命
    4.1 近代科学技术
        4.1.1 近代科学的发展
        4.1.2 近代技术革命
    4.2 近代工程师的贡献和结构科学的发展
        4.2.1 工业革命之前建筑结构概况
        4.2.2 工业革命之后结构科学的发展
        4.2.3 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
    4.3 近代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的发展
        4.3.1 近代前期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的发展
        4.3.2 近代中期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4.3.3 近代后期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4.4 小结
第五章 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对近代建筑形态的批判
    5.1 现代科学技术
        5.1.1 数学
        5.1.2 物理学
        5.1.3 化学
        5.1.4 生物学
        5.1.5 天文学
        5.1.6 地学
        5.1.7 系统科学
    5.2 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
        5.2.1 现代前期(1871-1918)建筑技术的发展
        5.2.2 现代中期(1918-1945)建筑技术的发展
        5.2.3 现代后期(1945 年以后)建筑技术的发展
    5.3 现代建筑形态对近代建筑形态的批判
        5.3.1 现代前期对新建筑的探索
        5.3.2 现代中期建筑形态的发展
        5.3.3 现代后期建筑形态的发展
    5.4 现代主义之后的非理性建筑形态
    5.5 小结
第六章 当代科学技术引起建筑形态“大爆发”
    6.1 当代科学技术
        6.1.1 信息技术
        6.1.2 生物技术
        6.1.3 新材料技术
        6.1.4 新能源技术
        6.1.5 空间技术
        6.1.6 光电子技术与激光技术
        6.1.7 传统产业技术的新进展
        6.1.8 海洋资源及海洋技术
    6.2 当代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6.2.1 计算机技术与建筑形态
        6.2.2 参数化设计
        6.2.3 数字建构
        6.2.4 非线性与复杂性建筑形态
    6.3 未来建筑形态发展趋势
        6.3.1 追随绿色的建筑形态
        6.3.2 追随生态的建筑形态
        6.3.3 智能建筑
        6.3.4 未来建筑可能性猜想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建筑科技发展与形态演变
    7.1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与建筑形态演变
        7.1.1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7.1.2 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7.2 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与建筑形态演变
        7.2.1 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
        7.2.2 近代中国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7.3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与建筑形态演变
        7.3.1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7.3.2 现代中国的建筑技术与建筑形态
        7.3.3 用科学精神梳理中国当代建筑的乱象
    7.4 日本的经验借鉴
        7.4.1 从模仿到创新
        7.4.2 西方Architecture的日本化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语:对中国建筑问题的思考
    8.1 中国建筑与Architecture的差异
    8.2 中国当代建筑问题的文化解读
    8.3 风格的来源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说明
致谢

(10)交直流两用逆变弧焊电源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逆变弧焊电源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
    1.3 逆变弧焊电源发展趋势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逆变弧焊电源总体方案设计
    2.1 直流逆变弧焊电源拓扑选择
    2.2 全桥逆变电路工作原理
    2.3 推挽逆变电路的改进及改进后电路的工作原理
        2.3.1 对推挽逆变电路进行改进的考虑
        2.3.2 改进型推挽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2.4 两种逆变电路整合后弧焊电源工作原理
    2.5 本章小结
3 AC220V输入逆变弧焊电源设计
    3.1 主电路设计
        3.1.1 输入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3.1.2 全桥逆变主电路设计
    3.2 控制电路设计
        3.2.1 脉宽调制(PWM)电路设计
        3.2.2 驱动电路设计
        3.2.3 电流反馈电路设计
        3.2.4 保护电路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DC24V输入逆变弧焊电源设计
    4.1 主电路设计
        4.1.1 逆变主电路设计
        4.1.2 逆变功率开关器件的选择
    4.2 逆变频率选择
    4.3 控制电路设计
        4.3.1 驱动电路设计
        4.3.2 输入欠压保护电路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逆变弧焊电源公共部分设计
    5.1 高频变压器设计
        5.1.1 全桥逆变部分高频变压器参数计算
        5.1.2 推挽逆变部分高频变压器参数计算
        5.1.3 公用高频变压器设计
    5.2 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5.2.1 整流二极管与滤波电容的选择
        5.2.2 输出滤波电感的设计
    5.3 抗干扰措施
    5.4 本章小结
6 交直流输入逆变弧焊机实验分析
    6.1 实验仪器及设备
    6.2 实验步骤
    6.3 波形图及分析
        6.3.1 输入为AC220V时的波形分析
        6.3.2 输入为DC24V时的波形分析
    6.4 焊机外特性及外特性曲线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埃森焊接博览会——世界焊接技术的一面镜子(论文参考文献)

  • [1]拓扑学在公共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及方法研究[D]. 王新成.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P公司焊接设备营销策略研究[D]. 王瑛.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3]民国家具与室内装饰的典型特征及根源分析[D]. 张颖泉.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4]史密森夫妇的建筑思想研究[D]. 朱亦民.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巴基斯坦当代版画的文化关怀:以三位版画家为个案的研究[D]. 苏玛娅(Summaiya Khan).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1)
  • [6]雕塑的技术性研究[D]. 宿志鹏.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1)
  • [7]转译与和解—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藏“维也纳手工工场”产品研究[D]. 宫政. 中国美术学院, 2016(02)
  • [8]基于模块化体系的建筑“设计—建造”研究[D]. 辛善超. 天津大学, 2016(07)
  • [9]建筑形态演进的科技动因[D]. 杨涛. 天津大学, 2012(07)
  • [10]交直流两用逆变弧焊电源的研制[D]. 陈亚楠.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埃森焊接博览会——世界焊接技术的一面镜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