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一、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杨景[1](2021)在《老年人群接种四价灭活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免疫机制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文中提出季节性流感病毒(Seasonal Influenza Viruses)感染引起的患病和死亡,极其容易发生在老年人群和慢性肺部疾病患者。60岁及以上老年流感患者具有较高并发症风险,譬如脑炎、肺炎甚至恶化慢性心肺疾病相关的基础疾病。世界范围流行的季节性人流感是由A/H1N1、A/H3N2和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毒基因组包含八个RNA片段,其中两个RNA片段编码两个包膜蛋白,分别为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国内目前上市的常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均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然而,最为安全长效、公共卫生获益最大的抗病毒防御,需要各年龄人群按时接种季节性流感病毒疫苗,特别是具有高感染风险的老年人群。流感病毒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有效性评价采用血清学检测血凝素抑制实验(Hemagglutinin Inhibition Test,HAI),特异性抗体的评价标准低估了流感病毒疫苗在老年人群中的获益情况。老年人群接种流感病毒疫苗将流感发病率降低,同时降低了住院率、减少了并发症和死亡率。然而,季节性流感疫苗虽然每年更新和接种,疫苗保护效果不如预期。一方面,流行季循环野毒株和疫苗株的不匹配;同时,老年人群疫苗接种率低;另一方,老年人群因免疫衰老出现免疫系统对流感疫苗的免疫反应下降。目前,国家人口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在迅速老龄化,截止2020年1月,有2.5388亿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国家总人口数的18.1%,预计在2030年老龄人口占比将达到26%。这将使流感病毒感染在老年人中造成极其沉重的疾病负担,但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减轻或防控。然而,在国内老年人群流感病毒疫苗接种率远低于2010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的75%的疫苗接种覆盖率目标,仅有4%。较多因素造成老年人群疫苗接种率较低,包括政策、个人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意识等。此外,老年人群疫苗免疫后产生的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较18~60岁的成年人低,记忆B细胞和长寿浆细胞也出现显着减少。免疫衰老(Immunosenescent),成为针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开发新的或更有效的流感病毒疫苗的主要挑战。免疫衰老表现出免疫功能的下降和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因此,了解免疫衰老的老年人群免疫灭活四价季节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QIVs)免疫机制,涉及外周血转录组、T淋巴细胞、主要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在QIVs免疫前后动态特征,有助于发现老年人群免疫中与年龄、性别相关的变化是如何导致这种风险以及出现针对流感疫苗的弱体液免疫反应。事实上,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疫苗接种后测定HAI滴度并不能全面反映老年人群的疫苗保护效果。此外,抗体反应弱或无的老年受试者每年接种疫苗,对流感的保护效果也出现提高,这表明细胞免疫机制可能对老年人的保护也很重要。最早的,2009年Querec等研究人员将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应用于黄热病毒疫苗的机制研究中,并由此衍生出系统疫苗学的概念。鉴于传统疫苗研究基于体液免疫反应,缺乏对疫苗细胞免疫的认识。此外,QIVs疫苗免疫机制是网络化、多维度的,本研究采用系统生物学研究的方法,将从多个维度,借助高通量检测手段和计算机生物信息学分析关联传统疫苗学研究的特征指标,鉴定QIVs疫苗接种后在老年人群中建立有效免疫保护的重要生物分子和信号途径,筛选出与疫苗有效性、免疫反应性和持久性相关的枢纽基因,以期寻找疫苗有效性评价的替代生物标志物,加速疫苗临床研究进展。因机体免疫机制的复杂性,将从多个维度剖析老年人群QIVs免疫机制。本研究首先采用高通量测序RNA-Seq手段获取16名人口学和免疫特征具有显着差异老年受试者的转录组数据,随后进行整合关联分析。并采用不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首先通过基于生物学特征驱动(Biology-Driven)的配对比较聚类分析,老年女性和老年男性在QIVs免疫过程中因性别差异化表达基因和信号通路。随后,通过基于数据驱动(Data-Driven)的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将差异化表达基因按表达模式聚类,并将聚类的基因集关联性状特征(受试者人口学及免疫反应特征)分析,最终鉴定出影响性状特征的关键核心基因(Hub Gene)。此外,通过荧光定量qRT-PCR验证枢纽基因的表达特征与转录组结果一致。鉴于转录组RNA-Seq仅是从RNA分子水平阐明老年人群免疫QIVs的机制,为了解细胞介导QIVs免疫的动力学特征,本研究接着采用高通量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了人口学性状及QIVs免疫反应特征明显的17名60周岁以上老年受试者的外周血PBMC标本详细的T细胞亚群免疫表型,并将这些结果进行不同性状特征分组比较,涉及年龄(Age)、性别(Sex)和疫苗相关反应原性(QIVsrelated reactogenicity)。最后,我们使用高通量多重细胞因子检测技术分析了以上老年受试者的外周血血浆样本中具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代表性的细胞因子与免疫球蛋白Ig,同样将这些结果进行不同性状特征分组比较,涉及年龄(Age)、性别(Sex)和疫苗相关反应原性(QIVs-Related Reactogenicity)。确定了不同性状特征老年受试者QIVs免疫前后细胞因子网络及主要免疫球蛋白Ig的动力学特征,以期了解细胞因子在细胞免疫中发挥的作用。第一部分:通过RNA-Seq获得老年人群QIVs免疫前后转录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1.性别因素对老年人群QIVs免疫效果的影响临床数据显示,流感疫苗免疫应答存在性别差异,该研究旨在鉴定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造成老年人群接种四价灭活流感疫苗出现免疫相关的性别偏倚。以60~80岁的健康成年人为对象,对接种前后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受试者体液免疫水平采用血凝抑制实验检测特异性抗体滴度HAI,并分析两个性别群体差异基因表达谱与体液免疫的相关性。在老年女性中,参与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和经典通路补体激活的DEGs在流感疫苗接种3天内出现上调。在第28天,显示老年男性偏倚模式的免疫反应与调控蛋白质加工处理以及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相关。通过生物特征驱动聚类方法确定了与老年女性和男性对QIVs接种不同反应相关的一系列DEGs。老年女性对QIVs具有更强的免疫反应,但抗体半年后出现迅速下降,而老年男性具有维持持久反应的优势。此外,我们还发现了可能导致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性别变异的基因。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开发个性化季节性流感疫苗的重要性。2.枢纽基因MCEMP1和SPARC分别驱动QIVs免疫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与维持有效抗体深入了解潜在的候选中心基因可能有助于产生安全有效的季节性流感免疫,以及开发针对流感病毒感染高危老年人群的个性化流感疫苗。本研究旨在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确定与2018/19季节四价灭活流感病毒疫苗免疫诱导过程相关的潜在中枢基因。从16名老年人的63份全血样本中,共获得13345个基因,分为8个共表达模块,其中两个模块与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显着相关。功能富集分析后,利用GO条件下的疫苗相关免疫基因构建hub基因的子网络,进行hub基因的鉴定和功能验证。MCEMP1和SPARC被证实是影响QIVs诱导免疫的中心基因。在接种后7天内,MCEMP1的表达量与QIVs相关的反应性呈负相关,CXCL8/IL-8可抑制MCEMP1的表达,颗粒酶-B细胞毒介质可加剧MCEMP1的表达量。同时,SPARC的表达增加了对QIVs的免疫应答,并有助于持续的保护性体液抗体滴度。这两个基因可用于预测QIVs诱导的不良反应、免疫反应的强度以及体液抗流感抗体的持续时间。这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开发个性化的QIVs提供了线索,这些QIVs具有适当的免疫反应和对即将到来的季节性流感的持久免疫。第二部分:老年人群QIVs免疫前后T淋巴细胞分布及动力学特征衰老产生的细胞免疫损伤,表现为胸腺退化及T淋巴细胞输出减少为主的免疫系统随年龄变化特征。然而,缺乏老年人群接种QIVs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详细分布特征研究。本研究旨在确认老年人群T淋巴细胞分布特征,并比较不同性状和免疫状态分组(包括年龄、性别以及QIVs相关不良反应)的T细胞亚群动力学特征差异。本研究随机筛选的60名老年受试者中,分析受试者性状涉及人口学基线特征和免疫前预存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其中17名受试者具有显着性状差异被选取用于鉴定老年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衰老表型的特征。通过10色高通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详细分布特征。计算各T细胞亚群占亲本比例,并进行不同性状和免疫状态分组比较,包括年龄、性别以及QIVs相关不良反应。受试者人口学特征和基线特征基本一致,血常规检测淋巴细胞数量在正常范围。按照年龄分组比较T细胞亚群分布差异,CD8+PD1-CD57-T细胞亚群在高龄组M65yrs Group中显着更高,而CD8+PD1+CD57+T细胞亚群显着低于低龄组。CD8+CD27-CD28+T细胞亚群在高龄组M65yrs Group中显着更高但频数在免后两年龄组均出现显着降低,而两年龄组中CD27+CD28+/-T细胞在CD3+、CD4+和CD8+T细胞亚群中均在QIVs免后显着增加。两年龄组中TCMs在CD3+、CD4+和CD8+T细胞亚群中均在QIVs免后显着减少,而TNs则在QIVs免后显着增加。按照性别分组比较T细胞亚群分布差异,总T(CD3+)和CD4+T细胞的比例在老年女性受试者中较老年男性高,其中CD4+在免后Day180具有显着性别差异免后Day180,CD27+CD28+T细胞比例在老年女性受试者中显着高于老年男性。在CD3+、CD4+和CD8+T细胞亚群中,不同性状特征和免疫反应特征的老年人群间差异较小。然而,更详细的通过耗竭表型分子(PD-1)、衰老表型分子(CD57)、共刺激分子(CD27和CD28)以及T细胞效应记忆表型分子(CD45RA和CCR7),发现QIVs免疫前后不同性状特征和免疫反应特征的老年人群间存在显着差异。第三部分:老年人群QIVs免疫反应主要细胞因子与免疫球蛋白Ig产生及动力学特征细胞因子(Cytokines)和趋化因子(Chemokines)是具有生长、分化和激活功能的冗余分泌型蛋白,调节并决定免疫反应的性质,控制免疫细胞的迁移以及免疫器官中细胞的排列。最初针对免疫损伤产生的细胞因子种类,便决定了免疫反应的发生,甚至随后的免疫反应发展结局特征是细胞毒性的、体液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还是过敏性的。因此,本研究旨在确认老年人群免疫反应相关主要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Ig的水平特征,并比较不同性状和免疫状态分组(包括年龄、性别以及QIVs相关不良反应)的主要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Ig动力学特征差异。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高通量多重细胞因子检测技术,针对人口学特征及QIVs免疫反应特征明显的18名60周岁以上老年受试者的血浆样本,定量检测具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代表性的细胞因子与免疫球蛋白Ig浓度,并将这些结果进行不同性状特征分组比较,涉及年龄(Age)、性别(Sex)和疫苗相关反应原性(QIVs-Related Reactogenicity)。受试者人口学特征和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常规体检显示身体状况良好。按照年龄分组比较,IL-5在免前高龄组M65yrs Group中显着高于低龄NM65yrs Group,并在免后出现显着减少。Granzyme-B在免后低龄NM65yrs Group中显着高于高龄组M65yrs Group,免后两年龄组均出现显着增加。按照性别分组比较,IL-6在免后Day3,Female Group组中显着高于Male Group,随后Day28显着减少。IL-2在免后Day180,老年女性Female Group中显着高于老年男性组Male Group。按照免疫QIVs有无不良反应分组比较,免前,IL-12分泌在GR Group显着高于NGR Group。IL-18和IFN-alpha在QIVs免疫后Day 28,均在GR Group具有显着更高的表达。此外,Granzyme-B在免后Day 03,GR Group表达显着高于NGR Group。许多细胞因子同时具有促炎和抗炎潜能,观察到哪种活性取决于存在的免疫细胞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反应状态。体液免疫相关细胞因子IL-5和细胞毒作用相关Granzyme-B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同时,在QIVs免疫后,显着高表达的细胞因子IL-6和IL-2,证明了老年女性组具有更高的流感病毒特异性的细胞毒性CD8+T细胞以及CD4+记忆T细胞。

周君玲,李蔚沁,张利亚[2](2021)在《淋巴细胞亚群及脑脊液蛋白在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中差异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脑脊液蛋白对评估急性期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早期疾病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20年3月住院确诊的60例GB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病情、Hughes量表评分将患儿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有无前驱感染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脑脊液蛋白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GB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0例患儿中男33例、女27例,中位年龄5.30岁,其中重症GBS患儿33例(55%)。重症组外周血CD3+低于轻症组,CD3-CD19+、脑脊液总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总蛋白/微量白蛋白为重症GB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GBS急性期轻、重症患儿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紊乱。GBS急性期监测脑脊液蛋白水平及分类有助于评估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

冯毓璐[3](2021)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淋巴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变化及意义》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检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淋巴细胞亚群以及其穿孔素(Perforin,PRF)、颗粒酶B(Granzyme B,GRzB)的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PRF、GRzB的数量与疾病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初步为IM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线索。研究对象和方法:(1)本课题为前瞻性研究,收集自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并收入院的IM的患儿共26例(A1-A26)纳入实验组进行研究,其中男16例,女10例,男女比例为1.6:1。将同期于我中心儿科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且排除其他免疫缺陷疾病史者共30例(L1-L30)纳入正常健康对照组中,其中男15例,女15例,男女比例为1:1。收集相关临床信息:性别、年龄、住院天数、发热天数,以及咽痛、呼吸道梗阻、肝脾肿大、颈部淋巴结肿痛、肝酶增高、是否存在合并症等情况。(2)采集外周静脉血2ml,置于EDTA采血管中,加入溶血素破坏红细胞,低速离心后弃上清液,然后进行常规破膜、洗涤、固定、多次低速离心后获得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别取样50ul加入PRF管及GRzB管中,分别加入APC-A标记的PRF抗体及PE标记的GRzB抗体,室温下避光静置30分钟后反复清洗多次,在24小时内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以淋巴细胞表达的PRF及GRzB阳性细胞率表示PRF或GRzB水平。(3)组别及比较方法:1)IM组(n=26)与健康对照组(n=30);2)根据不同异型淋巴细胞数量(Alien Lymphocyte,AT)分为2个组:10%≤AT<15%组(n=11)以及AT≥15%组(n=15);3)根据临床特点分为轻症与重症组:重症组(n=13),轻症组(n=13);4)IM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及其表达穿孔素、颗粒酶水平,运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IM轻、重症组淋巴细胞表达PRF和GRzB的数量较对照组均显着升高(P值均<0.05)。轻重症组相比,淋巴细胞表达PRF和GRz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IM急性期组淋巴细胞表达PRF和GRzB较对照组及恢复期组均明显升高(P值均<O.05),且恢复期组较正常组GRzB稍升高(P<0.05)。3.不同AT组间淋巴细胞中PRF和GRzB数量无明显差别(P值>0.05)。4.IM组较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水平显着升高(P<0.05),CD4+T淋巴细胞显着降低(P<0.05),CD4+/CD8+显着降低(P<0.05),而NK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IM患儿较健康儿童PRF及GRzB明显升高,可以考虑作为辅助IM诊断的实验室指标。2.IM轻重型间PRF及GRzB无明显差异,不能作为判断疾病严重与否的指标。3.PRF可以监测病情转归,作为临床治疗有效性的评估指标,且一定高水平的GRzB有利于协助疾病恢复。4.异型淋巴细胞数量AT作为判断免疫功能紊乱程度的依据需进一步探讨。

曹凤[4](2020)在《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价值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发生及其严重程度是否具有早期预测价值,尽早识别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高危患者,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连续收集2017-1至2019-12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收住入院,且发病24小时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性别年龄、卒中高危因素、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收集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实验室检测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及单核细胞绝对值,并计算MLR,MLR计算公式为单核细胞绝对值与淋巴细胞绝对值的比值,留置胃管及使用抑酸药物等治疗情况,记录是否发生SAP、住院时间及出院转归等预后。SAP的诊断标准参考2019年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对合并SAP患者记录肺炎严重指数(PSI)。根据是否合并SAP,卒中患者分为SAP组或非SAP组;对SAP患者进一步使用PSI评分评估肺炎严重程度,同时将SAP患者按PSI评分>90分为重症组,PSI评分≤90分为轻症组。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MLR是否为SAP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LR对SAP的预测价值。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SAP患者MLR与PS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399例卒中患者,其中男性252例(63.2%),女性147例(36.8%);年龄21~95岁,平均年龄63.98岁;包含出血性卒中55例(13.8%),缺血性卒中344例(86.2%);住院期间合并SAP116例(29.1%),未合并SAP283例(70.9%);SAP患者中重症组共60例,轻症组共56例。2.相对于非SAP组,SAP组年龄大、发生心功能衰竭、留置胃管、使用抑酸药物的患者较多,NIHSS评分升高、GCS评分降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及MLR升高,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住院时间延长、住院期间死亡率升高(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MLR是患者发生SAP 的独立危险因素(OR=7.546,95%CI:1.421~40.082,P=0.018)。ROC 曲线分析显示:MLR曲线下面积为0.779(95%CI:0.726~0.831,P<0.001),当截断值为0.388时,预测卒中患者发生SAP的敏感性为61.2%,特异性为64.6%。3.与SAP轻症组比较,SAP重症组年龄大、男性、吸烟、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较多,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升高,GCS评分降低,MLR显着升高(P<0.05)。SAP患者中MLR与PSI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MLR与PSI评分(R=0.226,P=0.015)呈正相关。[结论]1.入院24小时内高MLR是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当MLR大于0.388对SAP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2.入院24小时内MLR与SA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MLR越高,SAP越严重。

王子枫[5](2020)在《HBV DNA诱导CD8highT细胞凋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不同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我国高发的病毒性感染疾病,在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的近十几年里,乙肝病毒感染率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但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仍是高度流行的地区。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的特征是病变组织中存在具有自身反应性的淋巴细胞和循环中的自身抗体,即免疫球蛋白对自身抗原的过激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大量的研究都致力于寻找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的环境因素。越来越多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表示感染尤其是乙肝病毒的感染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和病情的发展。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好发于青年女性的可累及皮肤黏膜、骨骼肌肉、心脏肾脏、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多系统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对多种抗核自身抗体过度产生的免疫反应,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但感染因素已经被广泛接受为重要的致病因素。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严重的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多系统炎症性疾病,常侵袭手、足小关节,对称性为主要特征,同时可伴有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受累等关节外表现,微生物感染已经被认可是导致其发病的关键诱因。不同国家和地区关于HBV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流行情况的报道已经屡见不鲜,但说法不一,有研究表示HBV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感染率较低,而且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接受了高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后,仍未出现HBV重新激活的现象,不仅如此,还有研究表示HBV感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发展中甚至发挥着保护作用。而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HBV感染率较高,接受生物制剂免疫调节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出现了HBV感染再次激活的现象。但也有文献表示与健康人群相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着较低的乙肝流行率。HBV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诸多证据表示HBV是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原因,HBV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扮演的角色仍是开展相关性研究的首要问题。HBV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一方面,HBV感染可能会促进单核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干扰免疫细胞功能、诱导自身抗体的产生、触发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但机制的明确尚处于研究阶段;另一方面,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感染的风险较高,这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本身的免疫失调或免疫抑制类药物等因素有关,其免疫机制仍不明晰。HBV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流行情况尚无定论,而HBV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之间的相关性也亟待明确。目的:调查乙型肝炎病毒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间的流行率,研究HBV与两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探讨T细胞亚群等免疫细胞与两种疾病病情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HBV核酸对两种疾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并统计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例信息,获取患者乙肝血清学的检查结果,统计乙肝病毒的流行率;采集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将两类患者按病情分为非活动期患者与活动期患者,分离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FN-α的表达情况,比较IFN-α在两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且分别分析两类患者中非活动期与活动期患者IFN-α水平的差异。每例患者分出400 ul全血,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在单核细胞中的比例及其信号分子CD86的表达和T细胞亚群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及抑制分子PD-1的表达;剩余全血使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外周血单核细胞,采用HBV DNA和IFN-α联合的方式刺激患者PBMC 48h,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的凋亡情况。采用t检验的方法对乙肝感染率、树突状细胞的比例和T细胞亚群的比例进行分析,定性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1.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HBV感染率高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统计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乙肝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HBV感染率明显高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HBV的感染和既往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非活动期的SLE和活动期的RA中将SLE和RA患者分成非活动期和活动期两组,统计分析发现HBV的感染和既往感染主要分布在非活动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而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来说,HBV的感染和既往感染则主要集中在活动期患者中。3.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IFN-α表达显着高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且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活动期的IFN-α表达显着高于非活动期ELISA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IFN-α水平,结果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IFN-α呈现较高表达;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也表达较高水平的IFN-α,且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将患者分成非活动期和活动期两组后,我们发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活动期IFN-α水平显着高于非活动期。4.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3+T、CD8+T和CD8high T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显着高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显示,CD3+T、CD8+T细胞和CD8high 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比例。5.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8low T亚群中PD-1的表达明显高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的PD-1比例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8low T亚群中PD-1的表达明显高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活动期患者的CD8+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表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活动期患者的CD8+T细胞比例高于非活动期患者,其中CD8high T细胞也呈现出活动期患者比例明显升高的现象。7.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活动期患者的CD8+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非活动期患者和健康人群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显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活动期患者的CD8+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非活动期患者和健康人群,其中CD8high T细胞的比例也明显低于非活动期患者和健康人群。8.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CD8high T细胞和DP T亚群中,非活动期患者的PD-1比例明显高于活动期患者和健康人群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显示,非活动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CD8high T细胞的PD-1比例明显高于活动期患者和健康人群,DP T亚群中PD-1比例也明显高于活动期患者。9.在健康人群中,HBV DNA能够增加CD8high T细胞的凋亡,同时减少CD8low T和DN T细胞的凋亡。健康人群外周血PBMC在HBV DNA刺激48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凋亡结果显示,CD8high T细胞凋亡增加,CD8low T细胞和DN T亚群凋亡减少。10.HBV DNA联合IFN-α能够增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8high T细胞的凋亡。HBV DNA联合IFN-α分别对两类患者外周血PBMC刺激48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类患者T细胞亚群凋亡结果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3+T、CD4+T、CD8high T细胞凋亡显着增加,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细胞凋亡无明显变化。结论:1.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HBV感染率明显高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HBV的感染和既往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非活动期的SLE和活动期的RA患者中;3.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活动期IFN-α的水平显着高于非活动期,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8high T细胞比例显着升高,而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CD8high T细胞比例显着降低;5.HBV DNA联合IFN-α能够显着增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8high T细胞的凋亡。

刘莹[6](2019)在《带状疱疹致肢体运动麻痹的临床研究和芬戈莫德对EAMG的免疫调节》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带状疮疹(herpes zoster,HZ)是由于潜伏在背根神经节或膝状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瘤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被再激活而引起的急性皮肤感染,主要表现为按皮节分布的斑丘疹或水疱疹,伴有严重的烧灼痛。HZ的发病率大概是4-4.5/1000人年。HZ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带状疱疹后遗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约占20-40%。HZ亦可累及运动神经纤维导致肌肉无力。临床上,HZ累及颅神经较多见,约占HZ致肌肉无力的一半,最常见的是Bell’s麻痹。然而,带状疱疹致肢体运动麻痹(segmental zoster paresis oflimbs,SZP)却非常少见,主要表现为上肢或下肢局灶性无力,受累肌群按神经根、神经丛或单神经分布,约占HZ的0.5-5%。受累肌节与皮节相对应,也有个别文献报道受累肌节与皮节不一致。颈段脊神经受累,可出现上肢无力;腰骶段脊神经受累,可出现下肢无力。SZP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推测主要是由于潜伏在背根神经节的病毒沿着神经蔓延至邻近的前角、前根、周围神经运动纤维而导致的节段性肢体无力。目前,文献中关于SZP较多是个案报道,而基于临床表现、电生理、影像学特点及预后转归的系统性研究分析却相对少见,且关于SZP的神经影像学资料较少。由于SZP发病率低,亦没有引起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部分患者易被误诊为颈椎病或腰椎病,延误治疗。因此,本课题拟系统性研究分析SZP患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影像学特点及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以引起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研究目的SZP是罕见并发症。此研究的目的在于:1.分析SZP患者的临床特点;2.分析SZP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3.分析SZP患者的影像学特点;4.分析可能影响SZP预后的因素。研究方法1.病例收集及临床评估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患者信息库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符合HZ诊断标准的患者纳入,将符合SZP诊断标准的患者筛选出来,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根据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肌力评定方法,评估受累肌肉的无力程度和恢复程度。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预后评估。该项回顾性研究得到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2.神经电生理检测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评估神经损害的部位和程度。神经传导研究,包括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末端运动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s,CMAPs)波幅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SNAPs)波幅。针极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评估异常自发电位的数量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s,MUAPs)的发放模式。与正常值或者对侧(非症状侧)比较,判定神经损害的程度。根据NCV和DML判定是否存在脱髓鞘;根据CMAPs、SNAPs及针EMG判定是否存在轴索损害。根据SNAPs和脊旁肌自发电位的有无,可以将受累肢体分为节前损害、节后损害、节前合并节后损害,然后再进一步定位为神经根病、神经丛病、神经根丛病及周围神经病。3.影像学检测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MRI结果回顾性评估。所有接受MRI检查的患者均进行T1、T2冠状位加权成像扫描,均未进行T1钆增强扫描。臂丛神经MRI成像采用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与成像区域内对侧神经结构相比,如果神经根、神经丛或周围神经出现T2信号延长或神经增粗,则认定为异常。研究结果1.临床特点1393名HZ患者经过临床评估和神经电生理检查证实,有8例符合SZP的诊断标准,约占0.57%。所有患者的肌节受累与皮节受累分布均一致。SZP患者中累及右上肢占5/8,累及右下肢占2/8,累及左上肢占1/8;出现PHN的患者占5/8。SZP患者均口服或者静脉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4/8患者接受短期的口服激素治疗。SZP患者的预后差别很大。在0.5-2年不等的随访时间内,1/8患者3个月内快速完全恢复,2/8患者部分恢复,5/8患者没有恢复。2.电生理特点受累神经CMAPs和SNAPs波幅明显减低或者缺失。受累神经NCV正常或轻度减低,DML低于正常上限130%。受累肌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自发电位,平均程度是2+。力弱肌肉的MUAPs募集减弱。上述这些均提示神经轴索损害,而非脱髓鞘病变。根据脊旁肌自发电位的有无和SNAPs波幅的改变,2/8患者诊断为颈神经根病变;2/8患者诊断为臂丛病变;4/8患者诊断为神经根丛、周围神经病变,其中2/8为腰骶神经根丛病变,1/8为颈神经根丛病变,1/8为颈神经根合并单神经病变。3.影像学特点SZP患者中,4/8的患者在神经电生理检查的一周内进行了 MRI检查。受累神经及相应脊髓节段扫描显示受累神经增粗或者T2高信号。2/8患者可见神经根异常增粗,T2高信号;1/8患者可见周围神经高信号;1/8患者可见脊髓背角高信号。结论1.SZP为HZ的罕见并发症,发病率较低。2.SZP累及运动神经纤维,引起明显的肢体无力,肢体无力的肌节分布与受累皮节分布一致;肢体无力按神经根、神经丛或单神经分布。神经电生理检查证实SZP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以轴索损害为主。3.SZP的MRI显示受累神经根或神经增粗或T2高信号。4.SZP预后差别较大,本研究中有部分患者短时间内(3/8)完全或部分恢复,有部分患者(5/8)在随访时间内没有恢复。意义SZP是HZ的罕见并发症,急性起病,累及运动神经纤维导致肢体麻痹,应该引起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视其为肢体无力急性起病的鉴别点。尤其是当肢体无力出现在疱疹之前或者无疱疹出现时,更容易误诊。神经科医师及骨科医师应该认识到该病,避免误诊为颈腰椎病而手术,造成患者的痛苦。神经电生理和MRI检查可以帮助诊断。研究背景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T细胞依赖的,B细胞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主要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抗体,以及罕见的抗肌肉特异性激酶(Muscle-specific kinase,MUSK)抗体,抗脂蛋白相关蛋白4(lipoprotein related protein 4,LPR4)抗体等,而引起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导致骨骼肌波动性无力。主要表现为运动后无力症状加重,不能耐受疲劳性。目前主要是通过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方式治疗。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病情控制欠佳,亟需研究探讨新的治疗策略。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EAMG)一般是米用电鳗AChR或者人工合成的大鼠AChR的α亚基R97-116肽段免疫Lewis大鼠,其临床表现及免疫学改变都与重症肌无力非常相似,是MG的一种可靠的动物模型。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T helper cells,Tfh)是一类专职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T细胞亚群,参与了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其特征性表达Bcl-6(B cell lymphoma 6,B细胞淋巴瘤因子6)与CXCR5(CXC chemokine receptor5,CXC趋化因子受体5);激活的Tfh细胞还表达ICOS(inducible T-cell costimulatory molecule,诱导的协同刺激分子)与PD-1(protein programmed death1,程序死亡受体1),并分泌IL-21。在MG患者外周血中,增高的Tfh比例与浆细胞的水平、抗体滴度高度一致,参与了MG的发病;另外,胸腺内Tfh也与伴胸腺瘤MG的发生有关。Tfh对于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GB)的形成和维持至关重要,可以辅助GC 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应答的始动环节起重要作用,可以启动Tfh的发育。在EAMG大鼠,可见异常增多的Tfh,GCB细胞和DCs。芬戈莫德(fingolimod,FTY720)是一种独特的免疫调节剂,可以与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 1 phosphate,S1P)受体SIP1结合,下调SIP1的表达,促进淋巴细胞向次级淋巴器官转移;FTY720还能促进胸腺细胞的成熟,抑制胸腺细胞的输出。因此,FTY720可以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抑制其向炎症部位迁移,减少其在炎症部位的浸润。目前FTY720己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包括肾移植,中风等,而且临床己用于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研究发现,预防性给予FTY720可以有效阻止EAMG的病情进展,但是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而且FTY720对于EAMG的体液免疫调节,包括DCs,Tfh及其亚型,抗体分泌细胞(Antibody-secreting cells,ASCs)等的作用尚未见相关报道。研究目的研究FTY720对于EAMG的作用机制,探究其对Tfh及亚型、DCs、GC B细胞、记忆性B细胞、脾脏和骨髓抗体ASCs的作用。研究方法1、EAMG造模和临床评分 采用根据大鼠AChR的α亚基R97-116区人工合成的R97-116肽段(DGDFAIVKFTKVLLDYTGHI),于大鼠尾根部免疫Lewis大鼠,第30天后加强免疫一次,构建EAMG模型。根据Lennon评分原则,隔日对EAMG大鼠进行临床评分。2、EAMG分组与FTY720给药将EAMG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FTY720组。自第一次免疫当天,按1mg/kg体重隔日灌胃给药,直至发病高峰期;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3、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s)中T、B细胞绝对数量 于发病高峰期取EAMG大鼠心脏血,检测每微升血中B220+B、CD3+T、CD3+CD4+T、CD3+CD4-T细胞的绝对数量。4、FACS检测胸腺细胞于发病高峰期取EAMG大鼠胸腺,检测单阳性胸腺细胞CD4+CD8-、CD4-CD8+及CD62L+CD4+CD8-、CD62L+CD4-CD8+的百分比。5、FACS检测脾脏MNCs中CD3+T、CD4+T、Th1、Th2、Th17、Tfh、Tfh1、Tfh2、Tfh17、DCs、B220+B、GC B、记忆性B细胞和ASCs 于发病高峰期取EAMG大鼠脾脏制备MNCs悬液,检测脾CD3+T、CD4+T、Th1(CD4+IFN-γ+)、Th2(CD4+IL-4+)、Th17(CD4+IL-17+)、Tfh(CD4+CXCR5+与CD4+CXCR5+ICOS+)、Tfh1(CD4+CXCR5+IFN-γ+与CD4+CXCR5+ICOS+IFN-γ+),Tfh2(CD4+CXCR5+IL-4+与CD4+CXCR5+ICOS+IL-4+)、Tfh17(CD4+CXCR5+IL-17+与CD4+CXCR5+ICOS+IL-17+)的百分比及绝对数量;检测DCs的百分比及绝对数量;检测B220+B、GC B、记忆性B细胞的百分比及绝对数量;检测B220-IgG+ASCs、B220+IgG+ASCs、B220-Igkappa+ASCs及B220+Igkappa+ASCs的百分比及绝对数量。6、FACS检测骨髓MNCs中ASCs 于发病高峰期制备骨髓MNCs悬液,检测B220-IgG+ASCs、B220-Igkappa+ASCs。7、ELISA检测血清抗R97-116抗体及亚型 分别于第15、30、46天取EAMG大鼠血清,检测抗R97-116抗体IgG及亚型IgG1、IgG2a与IgG2b。8、体外实验FACS检测FTY720对Tfh分化的影响 取EAMG大鼠的脾脏MNCs,加入不同浓度的FTY720,检测Tfh的百分比变化。9、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和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两组之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者Marm-Whitney检验;多组之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事后多重比较米用最小显着性差异分析检验(the 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外周血、脾、骨髓MNCs总数乘以各种T细胞亚群、B细胞亚群、DCs和ASCs的百分比,可计算出各细胞的绝对数量。研究结果1、FTY720阻止EAMG大鼠病情进展 与EAMG对照组相比,FTY720组在第32、34、40、42和46天临床症状减轻,临床评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FTY720减少血清中抗R97-116抗体IgG及IgG2b的水平 FTY720在第30、46天降低血清中抗R97-116抗体水平。第30天,FTY720组抗R97-116保护性抗体IgG1、破坏性抗体IgG2b均减少,但是IgG1/IgG2b比值增高;第46天,FTY720组抗R97-116的IgG2b减少,IgG1/IgG2b比值增高。3、FTY720减少EAMG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绝对数量 与EAMG对照组相比,FTY720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FTY720组每微升血中B220+B、CD3+T、CD3+CD4+T、CD3+CD4-T细胞的绝对数量均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FTY720抑制EAMG大鼠胸腺细胞输出 FTY720组胸腺内单阳性胸腺细胞CD4+CD8-、CD4-CD8+及CD62L+CD4+CD8-、CD62L+CD4-CD8+的百分比明显增加。5、FTY720减少EAMG大鼠脾MNCs总数、CD3+T、CD4+T、Th1、Th2、Th17、Tfh及亚型Tfh1、Tfh2、Tfh17的绝对数量 与EAMG对照组相比较,FTY720减少脾脏MNCs总数,CD3+T,CD4+T,Th1(CD4+IFN-γ+),Th2(CD4+IL-4+),Th17(CD4+IL-17+),Tfh(CD4+CXCR5+与CD4+CXCR5+ICOS+)、Tfh1(CD4+CXCR5+IFN-γ+与CD4+CXCR5+ICOS+IFN-γ+),Tfh2(CD4+CXCR5+IL-4+与CD4+CXCR5+ICOS+IL-4+)和Tfh17(CD4+CXCR5+IL-17+与CD4+CXCR5+ICOS+IL-17+)的绝对数量。6、FTY720减少脾脏中DCs的绝对数量 与EAMG对照组相比,FTY720减少脾脏中OX62+MHCII+DCS的绝对数量。7、FTY720对脾脏中B细胞数量的影响 FTY720减少脾脏中B220+B细胞总数,但是并不影响影响GC B和记忆性B细胞的绝对数量。8、FTY720减少脾脏和骨髓ASCs的数量 FTY720减少脾脏内B220-IgG+ASCs,B220+IgG+ASCs,B220-Igkappa+ASCs,B220+Igkappa+ASCs的绝对数量;减少骨髓B220-IgG+ASCs与B220-Igkappa+ASCs的绝对数量。9、体外实验证实不同浓度的FTY720对Tfh的分化并无影响 EAMG大欧脾脏MNCs与FTY720共培养,FTY720对于Tfh的分化并无影响。结论FTY720抑制胸腺细胞输出,减少脾脏CD3+T、CD4+T、Th1、Th2、Th17、Tfh及亚型(Tfh1,Tfh2与Tfh17),减少脾脏DCs的数量,减少脾脏和骨髓ASCs的数量,从而使血清中抗R97-116抗体水平减低,缓解EAMG病情。

丁婕[7](2019)在《NMOSD患者外周血NK细胞水平的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分析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水平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中的特征,探讨NMOSD患者NK细胞水平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8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NMOSD78例(急性期42例,缓解期36例)、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24例、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103例,同一时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health control,HC)27例。采用单因素ANOVA Dunnett T3检验进行NMOSD与其他疾病NK细胞水平多组间两两比较。通过ROC分析探究NK细胞在NMOSD及MS患者中的特点。根据NK细胞水平及疾病分期对NMOSD患者进行分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两组临床特征。通过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NMOSD患者NK细胞水平与NMOSD发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NMOSD、MS、ACI与HC四组之间CD19、CD3、CD4、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及Ts淋巴细胞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 5);CD8、CD4/CD8比值、NK细胞CD56+CD16百分比、Th淋巴细胞、Th/Ts比值及NK细胞绝对值等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与MS、ACI、HC相比,NMOSD患者外周血NK细胞水平更低,NK细胞水平与NMOSD发病具有中等强度的相关性(r=0.325,p<0.001;r=0.381,p<0.001;r=0.413,p<0.001)。ROC分析显示相比于MS,NK水平值低于266.85 cells/ul时更倾向NMOSD,灵敏度为87.18%,特异度为54.17%。2.NMOSD急性期42例,缓解期36例,两组外周血NK细胞绝对值分别为114.10(64.75-153.38)和167.60(116.35-266.15)cells/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NMOSD患者中,外周血NK细胞水平与疾病复发呈负相关趋势(r=-0.236,p=0.0474);与急性期发作呈中等强度的负相关(r=-0.366,p=0.001),与发病年龄、性别、发作次数、病程、EDSS、脊髓受累节段数、AQP4抗体无明显相关性(p>0.05)。研究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MS、ACI及HC,NMOSD患者外周血NK细胞水平偏低,急性期更低;且NK细胞与疾病复发呈负相关趋势,与急性期发作呈负相关,提示NK细胞可能参与NMOSD发病过程自身免疫反应的某个环节,有助于NMOSD疾病发生的免疫机制探讨,可能对NMOSD的诊断、临床监测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周小琳,李栋方,李平甘,罗向阳[8](2018)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神经系统疾病免疫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对神经系统疾病免疫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30例神经系统疾病患儿作为病例组,其中脊髓炎10例,脑炎1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4例,多发性硬化4例,观察MSCs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19+、CD20+、CD4+、CD8+、CD4+/CD8+的表达情况。正常对照组30名健康儿童均来自我院体检中心,测定其免疫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治疗前CD19+、CD20+、CD8+比例明显升高,CD4+、CD4+/CD8+比例明降低(P <0.05)。其中24例症状改善,6例症状无明显改善。症状改善组治疗后免疫指标CD19+、CD20+、CD8+比例明显低于治疗前,CD4+、CD4+/CD8+比例较治疗前升高(P <0.05);症状无改善组各项免疫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30例患儿均存在头颅或脊髓MRI异常,MSCs治疗后复查25例病灶有改善。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调节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功能并改善临床症状。

刘政博,孙伟,周勇,狄景龙,张吉勋[9](2016)在《白介素家族在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细胞因子在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白介素(IL)在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促炎、抑炎作用越来越重要。近期研究表明IL-12、IL-17、IL-22在急性GBS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炎作用,IL-35、IL-37起着重要的抑炎作用。本文对IL-17、IL-22、IL-35、IL-37、IL-9在急性GBS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加以总结。

胡薇薇[10](2016)在《疼痛对Wistar大鼠皮下Walker256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创建疼痛伴肿瘤的大鼠模型,并应用该模型探讨疼痛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为临床抗癌痛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对于实验组大鼠,采用坐骨神经结扎(CCI)和皮下荷瘤相结合的方法,建立CCI皮下荷瘤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其手术操作方法类似CCI模型,但只予以坐骨神经暴露并未结扎;对照组大鼠,只作皮下荷瘤处理。术后7天,将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注入所有大鼠皮下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建立的大鼠模型,测量和记录大鼠疼痛相关的行为学、食量以及肿瘤体积和重量;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对三组大鼠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T细胞、NK细胞、Treg细胞比例以及CD4+/CD8+T比值分析。【结果】:成功建立CCI皮下荷瘤大鼠模型。当每只大鼠皮下肿瘤细胞数量为10^8,实验组大鼠体重下降的更明显。经过11天观察,所有荷瘤大鼠被行肿瘤切除术,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相比较,实验组大鼠的肿瘤重量和体积显着增加。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实验组大鼠T细胞比例低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但CD8+T细胞比例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实验组CD4+/CD8+比值低于假手术组而Treg细胞比例高于假手术组,但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实验组CD4+T和NK细胞细胞比例另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疼痛可能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潜在因素,神经病理性疼痛(CCI模型)促进了肿瘤生长,免疫系统可能参与了疼痛对肿瘤发展的过程。

二、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人群接种四价灭活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免疫机制的系统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点概述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2. 第一章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免疫QIVs前后外周全血Total mRNA表达谱研究
    引言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第二章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群QIVs免疫前后T淋巴细胞分布及动力学特征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第三章 老年人群QIVs免疫反应主要细胞因子与免疫球蛋白Ig产生及动力学特征
    引言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全文创新性总结
6. 文献综述--老年人群流感病毒疫苗有效性评价所面临的挑战
    6.1 影响流感病毒疫苗有效性评价的混杂因素
    6.2 流感病毒免疫史对流感病毒疫苗有效性评价的影响
    6.3 流行病学研究提升针对老年人群开发下一代流感病毒疫苗
    6.4 结论
致谢
附录
    附录 Ⅰ
    附录a. 受试者入选、排除标准及提前终止实验标准
    附录b. 实验组和对照组QIVs疫苗株
    附录c. 63 份老年人外周全血转录组测序原始数据Raw-Data存储于GEO公共数据库
    附录d.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Figure S and Table S)
        Figure S
        Table S
References

(2)淋巴细胞亚群及脑脊液蛋白在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中差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临床资料收集?
        1.2.2?Hughes量表病情等级评估?
        1.2.3?评价指标?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各评价指标单因素分析
    2.3 重症GBS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3?讨论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淋巴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变化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搜集及分组信息
        1.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
    2.实验器材及试剂
        2.1 主要实验仪器
        2.2 主要实验试剂
        2.3 自制实验试剂
    3.实验方法
        3.1 标本采集及保存
        3.2 标本制备
        3.3 流式细胞术检测人淋巴细胞中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
    4.统计学分析
(三)实验结果
    1.IM组与健康对照组临床特征
    2.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
    3.IM急性期患儿与正常健康组GRzB及PRF检测结果比较
    4. 不同AT数量的IM患儿之间以及与正常健康组淋巴细胞表达GRzB及PRF检测结果比较
    5. 重型IM及轻型IM组之间以及与正常健康对照组淋巴细胞表达GRzB及PRF检测结果比较
    6.IM急性期、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淋巴细胞表达颗粒酶B及穿孔素检测结果比较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综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细胞免疫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4)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液参数预测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HBV DNA诱导CD8highT细胞凋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不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血标本
    2.2 标本的收集与分类
    2.3 细胞和抗体
    2.5 试剂耗材
    2.6 实验仪器
    2.7 主要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3.实验方法
    3.1 ELISA检测外周血IFN-α 水平
    3.2 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表型
        3.2.1 Hep G2.2.15细胞培养
        3.2.2 浓缩Hep G2.2.15细胞上清
    3.3 试剂盒提取HBV DNA
    3.4 PBMC的分离与培养
    3.5 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
    3.6 统计学方法
4.实验结果
    4.1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乙肝病毒感染率
        4.1.1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显着高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4.1.2 乙肝的感染和既往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非活动期的SLE和活动期的RA患者
    4.2 RA和SLE患者外周IFN-α 表达水平增加且IFN-α 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
    4.3 SLE和RA患者CD3~+ T细胞、CD8~+ T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有差异
        4.3.1 SLE和RA患者DC细胞的数量和活化情况尚未发现明显差异
        4.3.2 SLE患者CD3~+ T、CD8~+ T和CD8~(high) T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明显高于RA患者
        4.3.3 SLE患者CD8low T亚群的PD-1 比例明显高于RA患者
    4.4 在SLE患者中,活动期患者CD8~+ T和CD8~(high) 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
        4.4.1 在SLE患者中,活动期患者CD8~+ T和CD8~(high) 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
        4.4.2 在SLE患者中,非活动期、活动期患者和健康人群T细胞亚群的PD-1 表达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
    4.5 在RA患者中,活动期患者CD8~(high) T细胞比例和PD-1 比例均显着低于非活动期患者
        4.5.1 在RA患者中,活动期患者CD8~(high) 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非活动期患者和健康人群
        4.5.2 在RA患者中,活动期患者CD8~+ T细胞、CD8~(high) T细胞、DP T亚群的PD-1比例均明显低于非活动期患者
    4.6 在健康人群中,HBV DNA增加CD8~(high) T细胞凋亡、减少CD8low T细胞、DN T亚群凋亡
    4.7 HBV DNA和IFN-α的共同作用明显增加了SLE患者CD8~(high)T细胞凋亡
    4.8 HBV DNA和IFN-α的联合使用对RA患者T细胞的凋亡作用无显着影响
5.讨论
6.结论
7.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乙型肝炎病毒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参考文献

(6)带状疱疹致肢体运动麻痹的临床研究和芬戈莫德对EAMG的免疫调节(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带状疱疹致肢体运动麻痹的临床、电生理及影像学特点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芬戈莫德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免疫调节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带状疱疹病毒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文章Ⅰ
英文文章Ⅱ

(7)NMOSD患者外周血NK细胞水平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章 NMOSD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达特点分析
    对象与方法
    结果
    归纳与讨论
第二章 NMOSD患者外周血NK细胞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对象与方法
    结果
    归纳与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8)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神经系统疾病免疫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MSCs治疗方法
        1.2.2 免疫指标检测
        1.2.3 临床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及头颅MRI改变情况
    2.2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免疫指标表达水平比较
    2.3 症状改善组与症状无改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19+、CD20+表达水平比较
    2.4 症状改善组与症状无改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8+、CD4+/CD8+表达水平比较
3 讨论

(10)疼痛对Wistar大鼠皮下Walker256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疼痛流行病调研简介
        1.1.2 以PNI现象研究疼痛与肿瘤的发展关系研究
        1.1.3 国际上常用的癌痛动物模型简介
        1.1.4 免疫系统参与疼痛形成的机制
        1.1.5 免疫系统影响肿瘤发展作用机制
第二章 癌症患者疼痛的临床随访研究
    引言
    2.1 研究方法
        2.1.1 一般资料与方法
        2.1.2 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
        2.1.3 研究方法
        2.1.4 观察指标
        2.1.5 统计学处理
    2.2 研究结果
        2.2.1 入组患者一般情况
        2.2.2 爆发痛(Breakthrough Pain,BTP)和疼痛有效控制天数比较
    2.3 讨论
第三章 CCI皮下荷瘤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引言
    3.1 Walker256 癌细胞腹水培养
        3.1.1 所有实验动物和饲养条件说明
        3.1.2 实验材料和试剂
        3.1.3 实验细胞株
        3.1.4 Walkerer256 大鼠乳腺癌细胞系腹水传代制备方法
        3.1.5 小动物气体麻醉剂使用说明
    3.2 大鼠CCI模型制作
        3.2.1 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
        3.2.2 大鼠CCI模型制作方法和具体步骤
    3.3 大鼠CCI假手术组模型制作
        3.3.1 实验器材准备
        3.3.2 CCI假手术组模型制作方法和步骤
    3.4 大鼠疼痛相关行为学测试
        3.4.1 实验设备和器材
        3.4.2 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的测量方法和步骤
        3.4.3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的测量方法和步骤
    3.5 三组大鼠皮下荷瘤模型的构建
        3.5.1 实验设备和器材
        3.5.2 三组大鼠荷瘤模型建立方法和操作步骤:
    3.6 三组大鼠心尖采血、肿瘤组织的切取和测量
        3.6.1 实验设备仪器和试剂
        3.6.2 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3.7 统计方法
    3.8 作图软件
    3.9 结果
        3.9.1 三组大鼠机械痛敏测试结果
        3.9.2 三组大鼠热痛敏测试结果
        3.9.3 CCI假手术组大鼠热痛敏测试结果
        3.9.4 三组大鼠荷瘤后体重变化图
        3.9.5 CCI模型和CCI假手术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食欲对比图
        3.9.6 荷瘤大鼠皮下肿瘤组织重量比较图
        3.9.7 荷瘤大鼠皮下肿瘤组织体积比较
    3.10 结论
    3.11 讨论
第四章 疼痛对荷瘤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引言
    4.1 实验器械和试剂
        4.1.1 主要实验仪器和耗材
        4.1.2 主要实验试剂
    4.2 上机前准备工作
    4.3 TBNK细胞检测方法和步骤
        4.3.1 实验准备
        4.3.2 流式上机检测
        4.3.3 手动脱机补偿及上机检测
        4.3.4 TBNK样品检测
    4.4 Treg细胞检测方法和步骤
        4.4.1 细胞的免疫荧光标记法
        4.4.2 实验准备
        4.4.3 样品制备
        4.4.4 流式细胞仪检测
    4.5 统计方法
    4.6 作图软件
    4.7 实验结果
    4.8 流式实验附图
    4.9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成果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发明专利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肿瘤学术会议摘要
    研究生期间所获奖励

四、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人群接种四价灭活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免疫机制的系统生物学研究[D]. 杨景.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2021(01)
  • [2]淋巴细胞亚群及脑脊液蛋白在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中差异性分析[J]. 周君玲,李蔚沁,张利亚. 临床儿科杂志, 2021(04)
  •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淋巴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变化及意义[D]. 冯毓璐.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价值探讨[D]. 曹凤.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5]HBV DNA诱导CD8highT细胞凋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不同作用[D]. 王子枫.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6]带状疱疹致肢体运动麻痹的临床研究和芬戈莫德对EAMG的免疫调节[D]. 刘莹. 山东大学, 2019(02)
  • [7]NMOSD患者外周血NK细胞水平的特征分析[D]. 丁婕.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神经系统疾病免疫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J]. 周小琳,李栋方,李平甘,罗向阳. 实用医学杂志, 2018(19)
  • [9]白介素家族在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刘政博,孙伟,周勇,狄景龙,张吉勋.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6(03)
  • [10]疼痛对Wistar大鼠皮下Walker256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胡薇薇.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标签:;  ;  ;  ;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