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一、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物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涛[1](2021)在《机械化均匀种植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于2017年-2019年在阿克苏地区新和县进行相关试验,研究常规条播、井字型播种、先播后旋匀播、先旋后播匀播四种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南疆主栽品种邯郸5316、新冬22、新冬56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机械化均匀种植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品种生长发育指标的差异;机械化均匀种植条件下设置125 kg·hm-2、167 kg·hm-2、208 kg·hm-2、250 kg·hm-2和292 kg·hm-2等5个播量,研究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探索适宜南疆冬小麦高产的种植方式,筛选适宜的主栽品种及播量。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冬小麦茎蘖总数呈单峰曲线趋势,拔节期达最大值。井字型播种、先播后旋匀播、先旋后播匀播能显着提高冬小麦茎蘖总数;返青后,先旋后播匀播处理总茎蘖数均显着高于其余处理;常规条播处理成穗率最高,先旋后播匀播处理成穗率最低。不同播种处理冬小麦总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先旋后播匀播>井字型播种>先播后旋匀播>常规条播,较常规条播处理分别提高15.71%、4.99%和3.13%,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先旋后播匀播处理均最高;除越冬期间,先旋后播匀播处理较常规条播处理各生育阶段分别提高21.74%、63.18%、15.93%、3.90%;常规条播处理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产量贡献率最大,先旋后播匀播处理最小。先旋后播匀播处理收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高于其余处理,与常规条播处理差异显着;冬小麦产量表现为先旋后播匀播>先播后旋匀播>井字型播种>常规条播,各处理间存在显着差异,先旋后播匀播处理较常规条播处理增加31.71%。2、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机械化均匀种植条件下新冬22分蘖能力较强,茎蘖总数整体显着高于邯郸5316、新冬56;新冬22茎蘖成穗率最高,邯郸5316次之。总干物质积累量新冬56最大、新冬22次之,与邯郸5316差异显着;新冬56生物产量较高,无效分蘖退化严重,营养生长过剩;新冬22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呈现较好增长,有较强的同化物转运能力,抽穗期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产量贡献最大。最终产量,新冬22较新冬56、邯郸5316提高0.68%、4.62%;收获穗数,表现为:新冬22>邯郸5316>新冬56;穗粒数,表现为:新冬56>邯郸5316>新冬22;千粒重,表现为:新冬22>新冬56>邯郸5316;新冬22增加收获穗数、显着提高千粒重,实现高产;新冬56显着增加穗粒数、千粒重,进而提高产量,较邯郸5316产量高出3.91%。3、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机械化均匀种植条件下冬小麦茎蘖总数在越冬前、拔节期随播种量增加而增加;在返青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均在250 kg·hm-2播量下达最大值;茎蘖成穗率随播量增加而降低,表明合理的播量有利于小麦成穗。返青期,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250 kg·hm-2播量处理最高,其余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均呈现随播量增加而增加趋势。抽穗期前,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贡献率随播量增加而增加;抽穗期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贡献随之减少。均匀种植下冬小麦收获穗数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250 kg·hm-2播量处理下最大;穗粒数随播量增加逐渐降低;千粒重随播量增加整体呈降低趋势;产量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下降,在208 kg·hm-2播量处理下达最大值;经济系数随播量增加整体先增加后降低,在208 kg·hm-2播量处理下最高。适宜的播量有利于收获穗数增加,穗粒数、千粒重提高,从而获得较高产量,取得最大经济系数。先旋后播匀播处理的均匀播种有利于冬小麦茎蘖发生,成穗率较低,群体空间更加协调,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加收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新冬22较适宜机械化均匀种植模式,最适播量为208 kg·hm-2。

马玉诏[2](2021)在《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补偿效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认为免耕作为保护性耕作的一种,是减轻温室气体排放,固水保墒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但免耕因土壤压实降低冬小麦出苗及单茎数,影响产量。针对华北平原免耕田因穗数降低造成冬小麦产量低,水分利用效率(WUE)下降问题,本论文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选择始于2015年的长期定位耕作试验田,探讨不同农艺措施(基因型、推迟灌拔节水和宽幅精播种植模式处理)对免耕冬小麦田减产的补偿效应及WUE差异,以期克服节水与高产间的矛盾,形成耕作、种植模式和灌溉模式的协同组合,为华北平原高效节水农业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中,选取两种耕作方式(免耕,ZT;翻耕,CT)为基本处理,结合两种冬小麦基因型(泰农18号,TN18;济麦22号,JM22)、两种种植方式(宽幅精播种植方式,W;常规种植方式,G)、两种灌溉处理(拔节水正常灌溉,I1;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I2;该试验种植方式为W),测定土壤理化性状、土壤耗水、群体数量、干物质累积等冬小麦生育进程中的主要性状,分析各因素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和WUE损失的补偿效应。并通过根区水质模型(RZWQM2)模拟两种耕作方式免耕与翻耕下两种灌溉处理(I1和I2)的冬小麦耗水规律,分析冬小麦农田土壤含水量(SMC)、实际蒸发(AE)、实际蒸腾(AT)和实际耗水量(AET)差异(该试验种植方式为G)。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免耕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与翻耕处理相比,免耕条件下基因型、灌溉处理和种植方式各因素处理均增加了生育期内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SOC)和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增加了10–30 cm土层大团聚体数量,增加了SMC;不同土层播前水分消耗量和耗水量(ET)有所降低,但因为免耕增加了0–30 cm土层土壤容重,单茎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减少,花后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减少,穗数和穗粒数减少,最终造成产量损失(13.19%和15.87%)和WUE(10.7%和13.3%)降低。且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ZT与CT产量和WUE差距增大。2.泰农18对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的补偿效应免耕条件下,TN18处理增加表层(0–20 cm)土层水分消耗,降低30–110 cm土层水分消耗,显着减少ET;土壤理化性状方面,TN18增加了团聚体稳定性,0–20 cm土层大团聚体数量、MWD和SOC均得到增加;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TN18在0–10 cm土层增加了免耕处理减少的优势菌纲,且菌种丰度(Chao和Ace指数)和群落多样性(Shannon和Simpson指数)增加,物种分配均匀度(Shannoneven指数增加),OTUs增加;最终表现为TN18增加了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增加穗数和穗粒数,增加产量,补偿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3.推迟拔节水灌溉对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的补偿效应免耕条件下,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显着增加穗数,提高籽粒产量(两年分别为3.06%和9.91%)。与拔节水正常灌溉相比,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显着降低分蘖消亡,增加生育后期干物质累积,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主要是因为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有利于冬小麦吸收更深层(80–120 cm)土壤水分;降低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增加了大团聚体数量和MWD,提高了开花期至成熟期SOC(4.72%–5.99%)。4.宽幅精播种植方式对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的补偿效应免耕条件下,土壤理化性状方面,宽幅精播处理降低0–20 cm土层容重、大团聚体数量和MWD,增加<0.25 mm团聚体粒级、GMD和SOC含量;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宽幅精播处理增加了免耕处理0–20 cm土层优势菌纲的相对丰度,增加了0–10 cm土层Shannoneven指数,0–10 cm土层细菌群落分配均匀度高;最终表现为宽幅精播处理增加群体数量,提高干物质转运效率和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降低30–90 cm土层土壤水分消耗,减少ET,增加穗数和穗粒数,最终增加产量,提高WUE。5.RZWQM模型下不同耕作方式和灌溉处理对产量及WUE影响本研究利用翻耕下正常灌溉处理土壤水分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校正,统计评价指标均方根误差(RMSE)=2.85 cm,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9.24%,平均相对误差(MRE)=6.87,R2=0.78。其中,30–90 cm土层SMC的模拟效果优于其他土层模拟效果。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从播种到成熟期,免耕处理AE均小于翻耕,AT无显着差异,且免耕处理AE/AET小于翻耕,表明免耕处理降低ET主要通过降低冬小麦棵间蒸发量。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处理增加实测产量,提高WUE,但模型中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处理降低模拟产量,减少了模拟WUE值。表明RZWQM2模型对模拟拔节期轻度水分胁迫对作物生长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综上所述,TN18和宽幅精播种植方式均丰富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TN18、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和宽幅精播种植方式均通过减少表层土壤压实(容重),增加团聚体稳定性和SOC,提高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转运,实现了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的补偿,免耕冬小麦产量和WUE协同提升。

梁翠丽[3](2021)在《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西农805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在中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探究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建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实现良种与良法相配套,对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研究于2018-2020年小麦生长季以冬小麦西农805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随机区组设计,播量为主区,播种方式为副区。播量设4个水平,分别为:D1(112.5kg·hm-2)、D2(150 kg·hm-2)、D3(187.5 kg·hm-2)、D4(225 kg·hm-2);播种方式设穴播(X)、宽幅播(K)、条播(T)3个处理。研究了播量和播种方式及其互作对冬小麦品种西农805的群体结构、农艺性状、穗部结实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小麦群体茎蘖数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增后减的趋势。3种播种方式下,基本苗和总穗数随播量的增大显着增加。而返青期的茎蘖数随播量的增大,在宽幅播处理下,依然表现为增加的趋势,而在穴播处理下,则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并于D3播量达到最大。播种方式对不同生育期的小麦群体茎蘖数的影响总体表现为:条播大于穴播、宽幅播,年际间的结果略有不同。总体而言,播种方式对小麦群体茎蘖数的影响小于播量对其的影响,高播量(D3、D4)有利于小麦群体茎蘖数的增加。2.高播量(D3、D4)处理的株高、穗下节长度、旗叶鞘长度、芒长大于低播量(D1、D2)处理的,但低播量处理的旗叶面积和穗长大于高播量处理的。穴播处理的株高、穗下节长度、旗叶面积、芒长大于宽幅播、条播处理的,而宽幅播处理的旗叶鞘长度则大于穴播、条播处理的,但均未达显着性差异水平。3.不同穗位的结实小穗数和小花数表现为:中部>上部>下部。随播量增大,不同穗位的小花数、粒数、粒重总体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穴播处理有利于不同穗位小穗结实率和小花结实率的提高。高播量(D3、D4)水平下穴播处理的穗部结实性好,尤其是对于下部穗位和上部穗位结实性的提升效果更显着。4.D4播量处理的小麦产量显着高于其他播量,宽幅播处理的增产稳产效果优于穴播、条播处理。高播量(D3、D4)水平下采用宽幅播、条播处理显着增加了有效穗数,高播量(D4)穴播处理和低播量(D1)宽幅播处理有利于穗粒数的增多,低播量(D1)宽幅播处理的千粒重最大。年际间结果表明,D4K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9529.11 kg·hm-2和10057.67 kg·hm-2。5.高播量(D3、D4)处理的小麦籽粒淀粉含量显着增加,而粗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以及湿面筋含量、沉降值、面包体积、延伸性减少。不同播种方式对粗蛋白、谷蛋白含量以及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的影响总体表现为:X>K>T,而对醇溶蛋白含量、面包体积、延伸性的影响表现为:K>X>T,但不同播种方式对其影响均未达显着性差异水平。低播量(D1、D2)穴播处理有利于粗蛋白、谷蛋白含量以及湿面筋含量、沉降值提高;低播量(D1、D2)宽幅播处理有利于醇溶蛋白含量增加、面包体积增大和延伸性改良;低播量(D1、D2)条播处理有利于清蛋白含量提高;而高播量(D3、D4)条播处理则有利于小麦籽粒淀粉含量的增加。综上所述,高播量(187.5 kg·hm-2-225 kg·hm-2)水平下,采用宽幅播或者穴播方式,可以优化小麦群体结构、改良穗部性状、提高产量水平;而低播量(112.5kg·hm-2-150 kg·hm-2)水平则有利于除淀粉含量之外其他品质的改善。

赵国庆[4](2021)在《冬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对活化水灌溉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关中平原作为典型灌区位于陕西省中部,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冬小麦产区。冬小麦生长季受水分的影响较大,生长季有限的降水量严重影响其产量形成,制约了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灌溉可以缓解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但地表水灌溉方式和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灌溉致使西北地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ater-use efficiency,WUE)过低。灌溉水活化处理(磁化、去电子及其相互耦合处理)可以提高灌溉水活性,进而改善作物生理生长特性,但是其对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调控尚不清楚,限制了活化水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基于关中平原地区冬小麦产量受到抑制,且其水分利用效率低的现状,而灌溉水活化处理可能改善灌溉水活性、促进作物生长,因此将活化水处理技术应用于冬小麦生产过程,明确灌溉水活化后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形成与水分利用效率改善的作用机制,这将为探索提升冬小麦产量和改善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提供新思路。本论文于2018-2020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温室与曹新庄试验农场分别开展活化水理化性质测定与入渗试验、小麦水培实验以及冬小麦田间灌溉试验,分析了地下水与微咸水活化处理后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及其时效性,明晰了活化水在土壤中的入渗特征及对水盐运移的影响,研究了活化水环境水培及田间灌溉水活化处理对小麦生理生长特征的影响,量化了不同灌溉处理土壤水分状况,讨论了不同灌溉量及灌溉水活化方式分别与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相互关系。本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的理化性质及其入渗特征。分别以地下水和微咸水为原样水进行活化处理(磁化、去电子及其按顺序相互耦合)后发现其p H值和溶解氧含量均有所升高,而表面张力与粘滞系数均有所降低。地下水经磁化与去电子处理后的表面张力最大降低15.4%与7.4%,其中磁化处理前后差异显着(P<0.05)。各活化处理对地下水和微咸水的表面张力与粘滞系数的影响分别在10 h与2 h后逐渐消失。磁化水与去电子水中·OH(为重要的活性氧)的产生,直接证明了地下水经磁化与去电子处理后的氧化能力增强,即水活性得到改善。地下水与微咸水活化处理后的水分入渗试验表明,地下水处理组在入渗100 min时,磁化与去电子处理的累积入渗量分别较未作处理的地下水显着减少89.3%与153.6%(P<0.05)。活化处理后地下水与微咸水的入渗速率也有所降低,其中地下水经磁化与去电子处理后入渗100 min时的湿润锋深度分别显着低于地下水49.2%与59.1%(P<0.05)。地下水经磁化和去电子处理后入渗结束时在湿润锋处的平均土壤含盐量比未作处理地下水分别提高13.3%和37.8%,其中去电子处理的效果较为显着(P<0.05)。(2)探索了不同活化水灌溉对小麦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地下水与微咸水经活化处理后浸种能够使小麦发芽率分别提升24.8-78.9%和20.9-100.9%;其中地下水磁化、去电子处理的小麦发芽率较地下水浸种分别提高24.8%和31.1%(P<0.05)。地下水经活化处理后培育小麦,能够使小麦叶绿素含量提高12.6-25.9%;其中磁化与去电子处理效果相似,分别使叶绿素含量提高26.1%和26.8%(P<0.05)。微咸水经活化处理后培育小麦,可以使小麦叶绿素含量较未作处理的微咸水提高13.1-22.5%。地下水经磁化、去电子及磁化与去电子耦合处理的小麦根系活力分别可以显着提高101.2%、253.7%、100.5%与166.3%(P<0.05)。地下水试验组中,各活化处理使小麦根重密度提高25.1-75.8%;并且磁化与去电子处理下小麦根长密度分别提高67.6%和79.4%。冬小麦田间灌溉试验表明,灌溉水磁化、去电子及磁化与去电子耦合处理使冬小麦灌浆期叶片净光合速率较地下水灌溉分别提高15.1%、18.9%、14.3%与14.9%。就活化水灌溉对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而言,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可以使冬小麦扬花期在0-20 cm土层深度的根长密度、根重密度分别提高22.7%和24.0%、9.8%和26.0%。(3)明晰了不同灌溉水活化方式下土壤水分状况响应特征。冬小麦生长季0-100cm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受灌溉处理的影响波动较大。地下水灌溉180 mm处理在冬小麦生长季0-100 cm土层深度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比零灌溉处理高出18.2%(P<0.05)。相同灌溉量下,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处理冬小麦生长季0-100 cm土层深度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比地下水灌溉分别降低4.3%和8.4%。磁化水灌溉量梯度处理下,冬小麦生长季灌溉120 mm与180 mm处理在0-100 cm土层深度的平均土壤含水量较灌溉60 mm分别提高7.6%和15.0%。对于土壤储水量而言,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处理下冬小麦拔节期0-1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较地下水灌溉分别降低6.2%与9.3%。冬小麦成熟期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较地下水灌溉分别降低1.7%与8.1%,两者冬小麦返青-成熟期土壤有效储水量则分别增加61.1%和66.7%(P<0.05)。2019-2020年地下水灌溉、磁化水灌溉与去电子水灌溉处理冬小麦返青-成熟期在0-100cm土层的土壤有效储水量分别减少49 mm、34 mm和42 mm。(4)探究了关中平原冬小麦典型灌区较优灌溉策略。在2018-2019年冬小麦生长季,灌溉处理比零灌溉处理的穗粒数提高8.1-21.0%;相同灌溉量下,活化水灌溉处理比地下水灌溉处理的小麦穗粒数提高2.1-7.3%。总灌水量120 mm时,冬小麦的千粒重比总灌水量60 mm处理提升5.9%,但灌水量为180 mm时冬小麦千粒重降低。相同灌溉量下,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使冬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1.0%和11.1%,但其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2019-2020年相同灌水量的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处理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地下水灌溉提高21.0%与13.8%,其中磁化水灌溉处理与地下水灌溉处理存在显着差异(P<0.05)。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处理在冬小麦播种至拔节期的水分生产力分别较地下水灌溉提升16.2%和6.0%。去电子水灌溉120 mm与180 mm处理下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比60 mm的灌水量处理降低64.9%和66.7%。2018-2020年冬小麦生长季灌溉磁化水与去电子水120 mm时,平均籽粒产量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整体表现较优,分别达到11.47×103 kg ha-1与10.56×103 kg ha-1、27.45 kg ha-1mm-1与25.81 kg ha-1 mm-1。根据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与灌水量建立的关系方程可得,关中平原地区冬小麦生长季平均灌水量为116 mm时最利于籽粒产量的获得与水分利用效率的改善。

范婷[5](2021)在《苏中稻茬小麦产量差形成原因分析及缩差增效调控途径》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江苏省苏中稻茬麦区农户种植小麦产量水平调研,表明该区域农户小麦产量水平与高产田块产量和高产纪录产量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分析不同层次产量差与效率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探明优化传统种麦模式缩小产量差距的栽培调控途径,以大面积应用的小麦品种宁麦13和扬麦25为材料,设置高密无肥(CK)、高密无氮(Y0)、高密高氮(Y1,模拟传统模式)、中密中氮(Y2)和低密中高氮(Y3)五种栽培模式,结合连续4年入户调研数据与气象数据,从社会因素、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栽培因素等分析产量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明确不同模式间小麦温光肥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探明在传统模式基础上,替换栽培因子对缩小产量与效率差的调控效应,提出江苏苏中地区稻茬小麦缩差增产增效的优化栽培措施。主要结果如下:1.江苏苏中地区农户调研数据显示,从事小麦生产的农户年龄集中在51—60岁,以初中学历为主,该群体迫切需要农业新技术,但接受能力偏低。4年间农户获得的最高产量为8400 kg·hm-2,农户高产田块与平均水平的产量差距为772—2270 kg·hm-2。10月26日—11月15日播种配241—300 kg·hm-2的播量实现高产,播期推迟播量相应增加也能获得较高产量。农户平均施氮水平为280—300 kg·hm-2,有些农户施氮量高于350 kg·hm-2,产量不增反降,农户认为粮价低和卖粮难等社会因素、农机农艺不配套和种植密度不合理等栽培因素、白粉病和蚜虫等生物因素、低温冷害、土壤不够肥沃等非生物因素是限制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不同种麦规模获得的经济效益不同,种植规模100—300亩时大部分农户能获得较高收益,且单位面积效益较高;规模500亩以上亏损农户占比较多,少部分有收益,农户单位面积种麦效益偏低。2.明确不同模式间小麦产量水平有显着差异。扬州点各模式产量均高于兴化点(除2017—2018年),4年间不同模式间产量表现为Y3>Y2>Y1>Y0>CK模式。其中,Y3模式最高产量为9795.14 kg·hm-2,Y2模式产量最高产量为9607.14 kg·hm-2,Y3与Y2模式平均产量差(差值I)为315.21 kg·hm-2,Y2与Y1模式平均产量差(差值Ⅱ)为572.94 kg·hm-2。Y1模式穗数虽高,穗粒数和千粒重较低,是与Y2模式形成差值的主要原因。Y2模式穗粒数较低,穗数变化范围较大,是与Y3模式形成差值的主要原因。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平均差值Ⅰ分别为8.05× 104·hm-2、-0.8粒/穗、1.14 g,平均差值Ⅱ分别为25.82×104·hm-2、2.79粒/穗、-1.19 g。不同年际、不同地域间小麦产量水平波动较大,Y1模式产量年际间变异系数较高,平均为17.58%,Y3模式最小,为12.73%;产量差值间的变异系数显着高于产量变异系数。说明传统模式Y1受气候影响产量波动大,Y3模式抗灾能力强,稳产性好。3.探明不同栽培模式温光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光能截获效率在拔节至开花期最大,最高可达91.21%。光合有效辐射量变化幅度为532.91—779.78 MJ·m-2;生育前期以Y1模式最高,生育后期Y3>Y2>Y1模式。Y3、Y2较Y1光、温资源利用效率分别提升5.88%、13.33%和8.82%、8.70%。光能利用效率年际间变异系数以Y2模式最高,平均达19.32%;热量利用效率Y1模式变异系数最高,达14.34%。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热量与光能利用效率差对产量差的直接影响最大,稳定Y1、Y2模式对温光资源的利用,有利于缩减产量差,提高光温资源利用效率。4.不同栽培模式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存在差异。Y3、Y2、Y1模式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分别为296.77 kg·hm-2、274.15 kg.hm-2、217.33 kg·hm-2。通径分析表明,开花期氮素积累量差对产量差的直接影响最大,拔节期氮素积累量差作用次之。Y3模式氮肥农学效率(NAE)、氮肥偏生产力(PFP)和氮肥生理效率(RE)均较高,Y2模式氮肥表观利用率(PE)和氮素收获指数较高。Y1和Y3模式氮素利用效率年际间变异系数高于 Y2 模式。NAE、PFP、RE 和 PE 平均差值Ⅰ分别为 0.85 kg·kg-1、-0.45 kg·kg-1、2.53%、-0.4 kg·kg-1,平均差值 Ⅱ 分别为 4.11 kg·kg-1、6.22 kg·kg-1、12.09%、4.46 kg·kg-1。氮素利用效率差与产量差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氮肥表观利用率差对产量差的直接影响作用最大,氮肥生理效率次之,氮肥偏生产力影响最小。5.在传统模式基础上替换栽培措施因子实现缩差增效。密度减少20%(M-20%)、25%(M-25%)、40%(M-40%)产量均较传统模式增加,M-20%、M-25%C5(氮肥运筹5:1:0:2:2)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9896.40 kg·hm-2、9800.83 kg·hm-2,优化措施对产量贡献率分别为6.41%、6.18%。密度减少20%—40%、施氮量减少10%—30%的处理温光肥利用效率高于传统模式,其中M-20%、M-25%C5、M-40%处理温光资源利用效率较高,M-20%N-25%C5、M-25%N-30%C5处理氮素利用效率较高。优化密度为225 ×104株·hm-2(M-25%)分蘖成穗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潜在源、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传统模式,是其产量显着高于传统模式的主要原因。6.根据两年的试验结果,认为苏中地区缩小产量差实现小麦高产高收益栽培技术为:11月1日—10日播种,密度180—225× 104株·hm-2、施氮量300 kg·hm-2、氮肥运筹5:1:0:2:2,产量达9000 kg·hm-2以上。实现高产氮高效的栽培措施为:11月1日—10日播种,密度225×104株·hm-2、施氮量270kg·hm-2、氮肥运筹5:1:2:2,实现产量8500 kg·hm-2 左右。

张建芳[6](2020)在《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长生理特性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指出于2018年2019年在塔里木大学农学实验站网室中开展小区控制性试验,以冬小麦邯郸5316为供试品种,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三种播种方式,分别为条播(B1)、穴播(B2)和撒播(B3);副区为四种氮肥施用量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对照,N0)、138 kg·hm-2(N1)、207 kg·hm-2(N2)和276 kg·hm-2(N3)。对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的组合小区进行群体与个体生长动态、旗叶光合特性和保护酶类、SPAD值和NBI值、产量以及氮素利用效率等指标进行观测,分析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处理对滴灌冬小麦群体质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筛选节肥稳产条件下的播种方式与施氮量的最佳组合,为进一步研究滴灌冬小麦生产行为及水肥高效利用机理打下基础,为极端干旱灌区冬小麦节水节肥种植技术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具体试验结果如下:1、撒播小麦冬前分蘖最多,冬前总茎数最大,但麦苗素质较差;条播和穴播茎蘖增长较平稳,成穗率比撒播分别高22.38%和27.31%。滴灌冬小麦株高增长高峰期在拔节期至扬花期,穴播最终株高比条播和撒播分别高6.72%和8.40%,且适量施氮对株高增长具有显着促进作用;条播的LAI生育前增长较快,穴播的LAI则在孕穗期最高达7.21,且后期下降较慢。施氮能显着提高LAI,N1、N2和N3处理的群体平均LAI较N0处理增长了15.33%、33.74%和23.78%;穴播及N2处理全期平均叶倾角最大,其次是条播和N1处理。灌浆末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并以B2和N2处理最大,达18 377.67 kg·hm-2和20 078.29 kg·hm-2;播种方式的粒叶比大小为B2>B1>B3,施氮显着提高粒叶比;籽粒灌浆速率在花后1520d达高峰,B2处理最大,达2.33 g·d-1,其次是B1。施氮处理大小为N3>N3>N1>N0;综上,以组合B2N2群体质量最优,株高83.94 cm,冬前总茎数1 479.81×104株·hm-2,拔节期最高总茎数1 847.18×104株·hm-2,成熟期收获穗数达到721.35×104穗·hm-2,成穗率39.05%;拔节期LAI为3.66,孕穗期为7.99,灌浆期为4.32;群体平均叶倾角50.65度;干物质最大积累总量达20 119.05 kg·hm-2,粒数叶比与粒重叶比分别达到了3 311.86粒·m-2和249.37g·m-2。2、扬花期是滴灌冬小麦光合特征值最大时期,播种方式间均以条播和穴播大于撒播,其中穴播的平均CAP、Pn、Gs和Tr最高,分别达4.71 gCO2·m-2·h-1、20.69μmol·m-2·s-1、0.41μmol·m-2·s-1和7.37 mmol·m-2·s-1,撒播的Ci最大,为505.28μmol·mol-1。N2处理下的CAP、Pn、Gs、Ci和Tr最高,分别达5.10 gCO2·m-2·h-1、17.34μmol·m-2·s-1、0.34μmol·m-2·s-1、377.47μmol·mol-1和4.75mmol·m-2·s-1。组合处理中B2N2的平均CAP、Pn、Gs和Tr最大,B3N2的Ci最大。各时期旗叶SOD活性大小为B2>B1>B3,其不同施氮量处理表现为N2>N1>N3>N0;MDA含量大小为B3>B1>B2,其不同施氮量处理表现为N0>N1>N3>N2。穴播和N2处理下的酶活性最高而其MDA最低。旗叶SPAD值在扬花期最大,其中,穴播和条播平均为54.80和52.83,较撒播高5.96%和2.15%。全期平均SPAD值以N2处理最大,达47.63,较N0、N1和N3处理分别提高4.36%、1.97%和1.53%。3、B2和N2的穗长、有效小穗数最大,其次是B1和N3;B3N2处理的穗长最高,为14.8 cm,B2N2的有效小穗数最高,达18.79个。各施氮处理平均收获穗数、平均穗粒数和平均千粒重均在N2水平最高,分别为707.44×104·hm-2、26.15粒和47.54 g;不同播种方式中,穴播的收获穗数、穗粒数最大,分别为682.51×104·hm-2和24.14粒,撒播的粒重最大,为44.33 g。组合处理中B2N3的穗粒数最大,为26.60粒,B2N2的收获穗数最大,为721.33×104·hm-2。N2比N0、N1和N3,分别增产了49.98%、24.14%和14.92%,穴播与条播和撒播相比分别增产了9.63%和16.17%,最终产量以B2N2处理的最大,达9 144.75 kg·hm-2,其次是B1N2,为8 715.89 kg·hm-2。4、施氮量增加,NBI增加,在扬花期达最大,灌浆期以后快速下降,条播、穴播和撒播下降速率不同,至乳熟期平均其下降率分别为47.56%、20.62%和53.03%,穴播在灌浆期表现出较好的叶片氮功能。拔节期至扬花期是冬小麦氮素积累高峰期,其氮素积累占总氮素积累量的61.45%70.38%。各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表现为:叶片>茎鞘>颖壳+穗轴,叶片、茎鞘和颖轴氮素运转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为:25.62%30.40%、20.90%24.51%和4.13%6.70%,氮肥农学利用率为:9.66%21.71%,氮肥偏生产力为:24.28%52.60%,氮肥利用效率为:9.34%26.86%。当施氮量为207 kg·hm-2时,条播或穴播的冬小麦,能显着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只有适宜播种方式与高效的氮肥运筹措施相结合才是提高冬小麦产量的关键。

比拉力·艾力[7](2020)在《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对滴灌冬小麦群体质量及其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于2018年2019年,在塔里木大学农学实验站网室中开展田间小区试验,以冬小麦邯郸5316为供试品种,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三种播种方式,分别为条播(B1)、穴播(B2)和撒播(B3);副区为四个密度处理,分别为M1(315×104粒·hm-2)、M2(510×104粒·hm-2)、M3(705×104粒·hm-2)和M4(900×104粒·hm-2)四个水平。对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的组合小区进行群体与个体生长动态、生理特性、群体环境和产量等指标进行观测,筛选高质量、高产最佳组合,为进一步研究滴灌冬小麦生产行为、节水,合理种植技术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具体试验结果如下:滴灌冬小麦在B3条件下冬前分蘖最多,冬前总茎数最大,但麦苗素质较差;B1、B2群体茎蘖增长较平稳,成穗率比B3相比分别高15.38%和57.69%。小麦乳熟期株高在B2和M3处理组合下最高为86.4 cm,B2最终株高比B1、B3分别高2.10%和4.42%,且适宜密度范围内,随密度显着增长。在抽穗期LAI达到最大值,B1和B3的LAI早期增长较快,B2的较慢,其表现B3>B1>B2;适宜范围内,LAI有显着的正向密度效应。B2和M3处理组合平均叶倾角最大,B2平均叶倾角比B3和B1大。在籽粒形成期B1和M3处理组合下光截获率最大为75.26%,B1在全生育期比B2、B3提高9.36%和4.18%;并适宜范围内,随密度显着增大。单株地上部总干重符合“S”曲线变化,乳熟至蜡熟期B2和M1处理组合最大为3.81 g·株-1,并B2比B1、B3提高了6.97%和4.78%,适宜范围内,且有负向密度效应。茎秆抗倒指数与重心高度变化是相反,B2的抗倒指数比B3、B1分别提高0.71%和9.30%,且有负向密度效应。抽穗至灌浆期是小麦光合效率最大时期,灌浆期旗叶净光合速率分别在14:00和18:00点有高峰值,18:00点时最大,在16:00点出现“午休”现象,B3和低密度下“午休”更严重。B1、B2光合速率大于B3,其中B2的平均SPAD值、Pn、Gs和Tr最高,Ci最低,并在一定范围内,有负向密度效应。组合处理中B2M1的平均SPAD、Pn、Gs和Tr最大,B2M2其次,并B2M2的Ci最低,光合效率最优。抽穗-灌浆期小麦群体环境最易恶化,扬花期冠层相对湿度表现为先降后增的趋势,在8:00点左右最高、16:00点最低,播种方式间表现为B1>B2>B3,并在适宜密度范围内有正向密度效应;反而冠层温度14:00点时最高,播种方式间表现为B3>B2>B1,在适宜密度范围内,有负向密度效应。三种播种方式平均产量相比B2比B3、B1分别增产3.63%和6.97%,并B2M2处理产量最高为8 329.4 kg·hm-2。在同一种播种方式下小穗数、千粒重和穗粒数随密度显着减少;千粒重、小穗数、穗长和穗粒数均在B2M1处理下表现最大,分别为45.06 g、20.92个、14.38 cm和31.9个,其次是B2M2处理,分别为44.96 g、20.56个、14.18 cm和31.75个;在三种播种方式下平均千粒重表现为B2>B1>B3;小穗数、穗长和穗粒数表现为B2>B3>B1,不同密度处理下千粒重,小穗数,穗长和穗粒数随密度增大而减小;从播种方式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程度CV来看,密度(4.63%)大于播种方式(3.37%),可见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更大。本试验结果筛选出的最佳处理组合为B2M2处理,其基本苗数为349.50×104·hm-2,单株分蘖为1.66个;平均重心高度37 cm左右;群体在孕穗、抽穗和灌浆期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4.60、7.62和5.31;拔节至孕穗期叶倾角在63°左右;平均光截获率55.3%;单株地上部总干重在乳熟期达到3.49g/株;全生育期平均SPAD值为49.53;拔节、孕穗和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20.68μmol·m-2·s-1、18.84μmol·m-2·s-1和25.06μmol·m-2·s-1;全生育期冠层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23.04℃和50.76%;平均茎秆抗倒指数为1.53N·cm-1;小穗数为20.56个、收获穗数583.51×104·hm-2、千粒重44.96 g、穗粒数31.75个。以上条件下B2M2处理产量表现最好,为8 329.4 kg·hm-2。

董玉新[8](2020)在《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内蒙古河套平原冬小麦试种中发现的冬季冻害、春季干旱或“倒春寒”影响返青率及前茬限制等问题,以“春麦冬播”为切入点,以提高小麦抗寒、抗旱能力,提高产量和效益为目标,以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不同播种期、播种深度、播种量及肥水措施对小麦种子越冬、萌发出苗、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阐明气候、土壤及水分条件与冬播小麦生长的关系及实现高产的关键限制因素,深入揭示冬播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制,探索构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小麦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理,而且,对于提高北方春麦区小麦产量、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复种指数、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播种期推迟,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春季出苗率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寄籽”形式越冬的小麦出苗率接近60%,而且较春播小麦提前出苗3d左右,成熟期提前7d以上。冬播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升高,以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表现最优。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为11月上旬,即农历“立冬”前后,此时5 cm 土层日平均温度为1℃左右。2.冬播条件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根系发达,对低温及干旱的适应性强。通过系统聚类筛选出适宜内蒙古平原灌区冬播的3个小麦品种,包括春性品种永良4号、冬性品种宁冬11号和半冬性品种河农7106,其共同特征为抗逆性强、越冬出苗率高、根系发达、产量表现较高。3.秋浇底墒水与未浇底墒水的冬播小麦相比,出苗早、出苗率高,成熟期提前2~5 d。底墒水对冬播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等均有显着影响,以浇灌底墒水的冬播小麦表现更好。3-5 cm播深的“寄籽”小麦较9 cm播深的小麦提早出苗4~5 d,成熟期提前5~7 d,且出苗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表现最优。4.冬播条件下,适当增加播种量与施肥量,“寄籽”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冬播小麦叶片SPAD值随播种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在高播种量和施肥量处理下表现最优,较春播对照分别提高15.5%、9.2%和7.9%。冬播小麦籽粒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大而增加,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冬播小麦籽粒产量与播种量、施肥量二项农艺措施的关系均符合二次多项式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方程求极值得出永良4号获得最高籽粒产量的适宜播种量、施肥量分别为 480.5 kg·hm-2 和 396.2 kg·hm-2。5.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出苗早,分蘖能力强、茎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叶片光合速率高;且开花之后,旗叶叶绿素含量、Fv/Fm值及光合速率下降缓慢,高值稳定期较长。拔节以前,冬播与春播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无明显差异,开花之后,“寄籽”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逐渐超过春播小麦,籽粒产量也可达到与春播小麦相同的水平。与春播小麦相比,冬播小麦穗数有所减少,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增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组装集成了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浇灌足量底墒水的前提下,播前精细整地;适宜播期为11月上、中旬,即农历节气“立冬”前后,暖冬年份可适当推迟播种;品种采用春性品种永良4号;播种深度为3-5 cm,播种量为480.5 kg·hm-2,种肥(磷酸二铵)施用量为396.2 kg·hm-2。

朱利叶[9](2020)在《河北平原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周年产量与资源利用研究》文中指出河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匮乏最严重的农业生产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高耗矛盾日益突显。与此同时,全球变暖而导致的暖干化现象日益加重,随着温度上升降雨量日趋降低。传统两熟种植获得高产稳产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为缓解水资源高耗压力,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维持较高产量,探寻新式种植模式至关重要。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在地膜覆盖与节水灌溉种植模式下,小麦-玉米产量形成、周年水、热资源利用效率、经济收益和对环境的影响,以期为河北平原减少地下水消耗和实现农业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结果如下:在一个轮作周期四种种植模式下,总产量以一年两熟最高,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分别较一年两熟减产6.2%~26.9%和33.8%~47.5%。同一种植制度下,增加灌水量有利于产量提升;而在灌水条件下,覆膜增产优势高于露地,尤其是在玉米生产中。雨养种植冬小麦、春玉米容易受干旱影响而减产。生育前期遭受干旱,即使灌浆期降雨充足亦无法弥补穗粒数与有效穗数减少所造成的产量损失。通过对不同种植制度小麦、玉米耗水分析,改变种植制度、减少灌溉量、增加地膜覆盖均降低了灌溉用水。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减少小麦种植次数,周期内总耗水量显着低于一年两熟。相同制度下实施节水灌溉与地膜覆盖,轮作周期耗水量较常规种植在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下分别减少18.9%~28.8%、18.1%~27.4%、5.0%~17.9%,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升 8.8%~39.5%、14.7%~30.6%、2.8%~23.1%。覆膜节水灌溉模式下,冬小麦、春玉米生育期仅灌溉一次水,但地膜的蓄水保水能保证关键生育期有足够的水分使用,达到增产节水的目的。此外,通过地膜覆盖玉米收获后土壤水量得到有效保蓄,实现了“秋储春用”达到了“覆膜保墒”的效果。一年两熟露地常规种植,休耕期仅数天,周期有效积温累积量占全周期总积温量的97.7%。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周期内有效积温量的分别占总累积量的67.9%~72.4%、41.8%~46.2%。地膜覆盖与雨养种植缩短了小麦、玉米生育期,在干旱年份,雨养小麦生育期缩短9~14d,覆膜春玉米生育期缩短5~15d。而对于夏玉米而言,生育期长短一致,但地膜增加了夏玉米灌浆持续期。生育期的缩短减少了冬小麦、春玉米生育期内的有效积温,但增加了有效积温利用效率。雨养模式产量降低,其有效积温利用率低于灌水处理,而覆膜节水灌溉促进了产量提升,增加了有效积温利用效率,能充分利用周期内热量资源。地膜覆盖提高了小麦、玉米花前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累积。花后叶面积指数衰减、干物质累积与补灌有关。补灌增加可减缓LAI衰减,维持较高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光合特性,促进花后干物质累积。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转运受开花期干旱影响较大。在干旱年份,覆膜与露地雨养种植可促进小麦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转移,而玉米在吐丝期间遭遇干旱影响,不利于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转运。通过对经济收益进行分析,一年两熟覆膜与常规种植经济效益高于其他处理,而露地下雨养种植小麦产量降低导致其经济收益低于两年三熟(除覆膜雨养),一年一熟经济效益最低。与一年两熟和一年一熟相比,两年三熟植模式产投比最高。能值分析结果表明,一年两熟常规种植单位能量能值最高,所产生的环境负荷潜力率以一年一熟覆膜节水灌溉最高,能值可持续指数露地高于覆膜,且两年三熟露地种植最高。一个轮作周期结束一年两熟对环境影响高于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分别增加26.6%~27.2%、53.4%~54.9%,其中一年两熟常规种植对环境的影响最高。基于以上内容,本文结论为在各种植制度中覆膜下节水灌溉与雨养旱作、露地雨养旱作均能减少耗水,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有较高的产量优势与经济效益。通过增加地膜覆盖与减少灌溉来替代一年两熟常规种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李晓爽[10](2020)在《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水盐运移和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渤海低平原地区是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低的地区之一,土壤盐碱化严重,中低产盐碱田和盐碱荒地面积分别达到了2.66×106 hm2和6.67×105 hm2,是制约该区农业发展和作物产量提高的两个主要限制因子。为探讨盐碱地改良和开发利用途径,缓解该区人地紧张局面,促进盐碱麦区冬小麦增产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本文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模式下,以冬小麦为研究作物,试验设置配施生物有机肥、掺黄河泥沙(简称掺沙)、配施生物有机肥+掺黄河泥沙(简称掺沙配肥)和常规耕作栽培管理(设为对照)共四个处理(分别用FF、SS、SF和CK表示),在河北省南皮县连续开展了3 a的大田定位试验研究,探讨了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条件下盐碱土壤在冬小麦生育期及周年的水盐动态变化,阐明了冬小麦库源动态变化特征,解析了春限一水条件下盐碱地改良措施对小麦耗水和产量的调控作用,明确了盐碱地冬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揭示了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土壤水盐运移、冬小麦生长发育、耗水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机制,取得了如下的主要研究结果:(1)掺沙处理和掺沙配肥处理促进0~30 cm土层中<0.25 mm团聚体形成。掺沙或配施生物有机肥均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耕层的总孔隙度,提高土壤有效孔隙率,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综合来说,以掺沙配肥处理效果最佳。(2)掺沙处理不利于0~10 cm土层的水分存贮,致使20~4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低,但有利于60~80 cm土层水分的存贮,30~60 cm土层对灌水和降水的敏感度最高。SS、FF和SF在灌后均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其中以60~80 cm土层脱盐最大,配施生物有机肥、掺沙和掺沙配肥处理脱盐依次降低0.03%、0.07%和0.06%以上,掺沙处理更有利于促进土壤盐分淋洗,使盐分聚集到深层土壤之中;脱盐最少的土层是20~30 cm,掺沙和掺沙配肥处理分别脱盐0.042%和0.022%,但配施生物有机肥的处理不仅没有脱盐反而增加了0.002%。(3)基于冬季麦田冻融前后的水分及盐分离子分布特征,揭示了冻融对水盐运移的影响机制。冻融前,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减小后增大,以30~40 cm土层中的土壤含水率最小;0~30 cm土层的EC显着高于其他土层;pH值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冻融后,土壤水分分布特征是0~60 cm土层水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至60~80 cm土层中水分含量陡然降低,80 cm以下土层含水率快速回升;EC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pH值在10~30 cm土层大于其他土层,30 cm以下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春季返盐期,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显着低于20 cm以下土层,而EC显着高于20 cm以下土层,各种离子主要在0~20 cm土层累积。各离子迁移过程受自身溶解度、温度、通道畅通性以及连续性的制约,其迁移规律并不同。冻融前后土壤水分和盐分离子的再分布特征,可作为盐渍化土壤防治和改良的理论依据。(4)揭示了掺黄河泥沙和配施生物有机肥提高小麦光合性能、促进源库转化的生理机制。各处理小麦旗叶花后净光合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开花—花后20 d的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SF、FF、SS、CK,SF、FF和SS分别比CK高12%、10%和4%以上。尤其在花后20 d,SF、FF和SS仍能维持较高的光合性能,分别比CK高26%、9%和2%以上。光合势随生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在孕穗—开花期达到最大,开花30 d后群体光合势快速下降,处理间比较由大到小依次表现为SF、FF、SS、CK,其中SF、FF和SS的光合势在孕穗—开花期分别比CK提高25%、9%和7%以上。在花后分别比CK高41%、24%和13%以上。表征源库关系的指标,SF处理全生育期、开花前和开花后源生产能力均为最高,分别比CK高34.06%、40.52%和28.15%,并且SF的穗数、总粒数、最大潜在库容和有效库容量也均为最高,分别比CK高22%、22%、27%和24%以上,同时SF的产量、开花后源生产能力的转化率、粒叶比和经济系数也是最高,比CK提高26%、5%、2%和2%以上。本研究条件下,小麦的有效库容量与总穗数和穗粒数呈极显着正相关。总穗数和总粒数是影响盐碱地冬小麦产量的关键因子。掺黄河泥沙或配施生物有机肥均能够提高小麦光合性能,提高源生产能力,促进源库转化。掺黄河泥沙同时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综合了掺黄河泥沙和配施生物有机肥的优点,效果最佳,更有利于滨海盐碱土壤的改良和可持续开发利用。(5)掺沙或配施生物有机肥均有利于改善小麦籽粒品质。掺沙处理可以提高小麦湿面筋、小麦蛋白质含量、沉淀指数和降落指数,降低小麦籽粒的淀粉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最低粘度,改善小麦加工品质。配施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冬小麦籽粒的淀粉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和最低粘度。掺沙或配施生物有机肥均可以降低冬小麦的峰值粘度、衰减值、最终粘度、回生值和峰值时间,其中尤以掺沙配肥处理降低最大。(6)掺沙或配肥处理可增加冬小麦拔节前0~200 cm土层贮水量,提高拔节至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促进冬小麦对土壤贮水和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从而提高冬小麦的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各处理连续3年的产量水平介于3317.8~5449.5 kg·hm-2之间,以掺黄河泥沙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与对照相比提高35%~51%;农田蒸散量变幅为352.9~394.9 mm,均以对照处理最低(352.9~386.1 mm);各处理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在9.01~13.96kg·m-3之间,以掺黄河泥沙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12.0~13.9 kg·m-3)最高,较对照提高33%~48%,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和掺黄河泥沙处理次之,比对照分别提高9%~32%和9%~18%。冬小麦籽粒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总穗粒数呈显着正相关,WUE与冬小麦耗水量、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本研究条件下,各处理随着籽粒产量提高,WUE快速增加;而随耗水量增加,处理间WUE增减表现不同。综合考虑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掺黄河泥沙又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是本研究条件下的最佳处理。

二、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物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物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机械化均匀种植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冬小麦品种对均匀播种的响应
        1.2.3 播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研究思路
第2章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2.3.2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3.3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4 讨论
        2.4.1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群体质量的影响
        2.4.2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4.3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5 结论
第3章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3.3.2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3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4 讨论
        3.4.1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3.4.2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4.3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5 结论
第4章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4.3.2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3.3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4.4.2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4.3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5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补偿效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对免耕产量及WUE的影响
        3.1.1 土壤理化性状
        3.1.1.1 土壤容重
        3.1.1.2 土壤团聚体
        3.1.1.3 土壤有机碳
        3.1.2 土壤根际微生物
        3.1.2.1 纲水平菌落结构分析
        3.1.2.2 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
        3.1.3 土壤水分含量
        3.1.3.1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
        3.1.3.2 播前土壤水分消耗量
        3.1.3.3 耗水量
        3.1.4 群体发育动态
        3.1.5 干物质累积
        3.1.5.1 干物质积累量
        3.1.5.2 干物质转运
        3.1.6 产量
        3.1.7 水分利用效率
        3.1.8 小结
    3.2 不同拔节期灌溉处理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
        3.2.1 土壤理化性状
        3.2.1.1 土壤容重
        3.2.1.2 土壤团聚体
        3.2.1.3 土壤有机碳
        3.2.2 土壤水分含量
        3.2.2.1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
        3.2.2.2 播前土壤水分消耗量
        3.2.2.3 耗水量
        3.2.3 群体发育动态
        3.2.4 干物质累积
        3.2.4.1 干物质积累量
        3.2.4.2 干物质转运
        3.2.5 产量
        3.2.6 水分利用效率
        3.2.7 小结
    3.3 种植方式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
        3.3.1 土壤理化性状
        3.3.1.1 土壤容重
        3.3.1.2 土壤团聚体
        3.3.1.3 土壤有机碳
        3.3.2 土壤根际微生物
        3.3.2.1 纲水平菌落结构分析
        3.3.2.2 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
        3.3.3 土壤水分含量
        3.3.3.1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
        3.3.3.2 播前土壤水分消耗量
        3.3.3.3 耗水量
        3.3.4 群体发育动态
        3.3.5 干物质累积
        3.3.5.1 干物质积累量
        3.3.5.2 干物质转运
        3.3.6 产量
        3.3.7 水分利用效率
        3.3.8 小结
    3.4 基于RZWQM2 模型模拟不同耕作方式与灌溉处理下冬小麦产量及WUE
        3.4.1 模型校准与验证
        3.4.2 模型模拟分析
        3.4.2.1 实际蒸发和蒸腾的计算
        3.4.2.2 ET、产量和WUE的模拟
        3.4.3 小结
4 讨论
    4.1 耕作方式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2 基因型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补偿
    4.3 推迟灌溉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补偿
    4.4 宽幅精播种植方式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补偿
    4.5 RZWQM2 模型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模拟
    4.6 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西农805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不同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结构动态变化的影响
        1.2.2 不同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1.2.3 不同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
        1.2.4 不同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1.2.5 不同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品质的影响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群体茎蘖数
        2.3.2 农艺性状
        2.3.3 穗部结实特性
        2.3.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3.5 籽粒品质
    2.4 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结构动态变化的影响
    3.2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3.2.1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芒长的影响
        3.2.2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穗长的影响
        3.2.3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穗下节长度的影响
        3.2.4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旗叶面积的影响
        3.2.5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旗叶鞘长度的影响
        3.2.6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株高的影响
    3.3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不同穗位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
        3.3.1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不同穗位结实小穗数的影响
        3.3.2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不同穗位小穗结实率的影响
        3.3.3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不同穗位小花数的影响
        3.3.4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不同穗位小花结实率的影响
        3.3.5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不同穗位穗粒数的影响
        3.3.6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不同穗位粒重的影响
        3.3.7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穗鲜重的影响
    3.4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4.1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3.4.2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5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品质的影响
        3.5.1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3.5.2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籽粒中四种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3.5.3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3.5.4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面粉加工品质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结构动态变化的影响
        4.1.2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4.1.3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不同穗位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
        4.1.4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1.5 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品质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冬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对活化水灌溉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灌水量研究概况
        1.2.1 灌溉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1.2.2 产量构成要素与水分利用效率对灌溉量差异的响应
    1.3 活化水研究概况
        1.3.1 活化水理化性质
        1.3.2 土壤水盐运移
        1.3.3 作物生长对活化水灌溉的响应
    1.4 本研究切入点
    1.5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2.3 试验设计
        2.3.1 活化水理化性质分析试验
        2.3.2 活化水入渗及其水盐运移试验
        2.3.3 小麦生物性状水培试验
        2.3.4 冬小麦灌溉量及灌溉水活化方式田间耦合试验
    2.4 研究方法
        2.4.1 活化水制备
        2.4.2 活化水理化性质测定
        2.4.3 土壤含盐量
        2.4.4 根系活力
        2.4.5 田间试验根系分布及形态指标
        2.4.6 小麦生长状况监测
        2.4.7 土壤水
        2.4.8 作物蒸散量
        2.4.9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2.4.10 水分利用指标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活化水理化性质及其入渗与水盐运移特征
    3.1 前言
    3.2 不同活化水理化性质及其时效性
    3.3 不同活化水入渗特征分析
    3.4 土壤水盐分布特征
    3.5 土壤滞留盐分浓度分析
    3.6 讨论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灌溉量及灌溉水活化方式处理下小麦生物学性状
    4.1 前言
    4.2 水培环境下小麦生长状况对不同活化水处理的响应
    4.3 冬小麦田间试验生理指标响应
    4.4 冬小麦田间试验生长指标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不同灌溉水活化方式下土壤水分状况分析
    5.1 前言
    5.2 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5.3 土壤储水量与土壤有效储水量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灌溉量及灌溉水活化方式交互影响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
    6.1 前言
    6.2 冬小麦产量构成要素
    6.3 冬小麦水分生产力
    6.4 冬小麦籽粒产量与水分利用
    6.5 冬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量关系
    6.6 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6.7 讨论
    6.8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可能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苏中稻茬小麦产量差形成原因分析及缩差增效调控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作物产量差定义
    2 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因素
        2.1 气候因素
        2.2 土壤肥力
        2.3 栽培管理因素
        2.3.1 品种、播期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
        2.3.2 肥料投入
        2.4 农户决策因素
    3 提高产量水平的栽培调控
        3.1 耕作方式
        3.2 播期
        3.3 密肥互作
        3.4 抗逆减灾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江苏苏中地区农户小麦产量差异与限制因素调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户信息
        2.2 农户主要栽培措施概况
        2.2.1 播期
        2.2.2 播量
        2.2.3 播期和播量
        2.2.4 肥料
        2.3 农户产量及农户间产量差值
        2.4 小麦产量限制因子分析
        2.5 农户经济效益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及产量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差异
        2.2 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层差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温光肥利用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气象数据
        1.3.2 植株氮含量
        1.4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候差异
        2.2 光能利用差异
        2.3 热量利用效率
        2.4 温光资源利用层差
        2.5 氮肥利用差异
        2.5.1 不同生育时期氮素积累差异
        2.5.2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积累差异
        2.5.3 氮素利用效率差异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优化栽培措施因子的缩差效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测定
        1.3.2 气候因子分析
        1.3.3 氮素利用分析
        1.3.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1.3.5 经济效益
        1.4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替换栽培措施因子的缩差效应分析
        2.1.1 产量缩差效应
        2.1.2 温光肥利用效率
        2.1.3 缩差原因分析
        2.2 经济效益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苏中稻茬小麦产量与产量差
        1.2 苏中稻茬小麦产量差异形成原因分析
        1.3 苏中稻茬小麦温光肥资源利用效率差
        1.4 苏中稻茬小麦缩差增效调控途径
    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小麦生产情况调研表(2016-2020)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长生理特性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小麦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1.2.2 不同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发育的影响
        1.2.2.1 不同种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与冠层结构的影响
        1.2.2.2 不同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1.2.3 不同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生理特性的影响
        1.2.4 不同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地点概况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试验设计
        2.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3 数据处理方法及计算公式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群体质量指标的影响
        3.1.1 对滴灌冬小麦群体结构变化的影响
        3.1.2 对滴灌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3.1.3 对滴灌冬小麦群体LAI的影响
        3.1.4 对滴灌冬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1.5 对滴灌冬小麦冠层平均叶倾角的影响
        3.1.6 对滴灌冬小麦粒叶比的影响
        3.1.7 对滴灌冬小麦群体光合速率(CAP)的影响
    3.2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3.2.1 对滴灌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3.2.1.1 对滴灌冬小麦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3.2.1.2 对滴灌冬小麦气孔导度(Gs)的影响
        3.2.1.3 对滴灌冬小麦蒸腾速率(Tr)的影响
        3.2.1.4 对滴灌冬小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影响
        3.2.2 对滴灌冬小麦保护性酶的影响
        3.2.2.1 对滴灌冬小麦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3.2.2.2 对滴灌冬小麦叶片丙二醛(MDA)的影响
        3.2.3 对滴灌冬小麦顶叶SPAD的影响
        3.2.4 对滴灌冬小麦氮平衡指数(NBI)的影响
    3.3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3.1 对滴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3.3.2 对滴灌冬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
        3.3.3 对滴灌冬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3.4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4.1 对滴灌冬小麦各时期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3.4.2 对滴灌冬小麦各时期营养器官平均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3.4.3 对滴灌冬小麦各营养器官氮素转运的影响
        3.4.4 对滴灌冬小麦营养器官花后氮素转运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3.4.5 对滴灌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长指标的影响
    4.2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4.2.1 对滴灌冬小麦顶叶光合特性和SPAD值的影响
        4.2.2 对滴灌冬小麦叶片保护性酶的影响
        4.2.3 对滴灌冬小麦氮平衡指数(NBI)的影响
    4.3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4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对滴灌冬小麦群体质量及其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国际小麦生产近况
        1.1.2 我国小麦生产近况
        1.1.3 新疆小麦生产近况
    1.2 小麦播种方式和密度的研究进展
        1.2.1 播种方式与密度对群体与个体生长动态的影响
        1.2.2 播种方式与密度对群体质量的影响
        1.2.3 播种方式与密度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1.2.4 播种方式与密度对产量指标的影响
    1.3 存在问题及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3.1 生长指标
        2.3.2 生理指标
        2.3.3 气象数据
        2.3.4 产量测定
    2.4 数据处理方法及计算公式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对滴灌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对滴灌冬小麦群体结构的影响
        3.1.2 对滴灌冬小麦分蘖的影响
        3.1.3 对滴灌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3.1.4 对滴灌冬小麦叶面积的影响
        3.1.5 对滴灌冬小麦叶倾角的影响
        3.1.6 对滴灌冬小麦光截获率的影响
    3.2 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1 对滴灌冬小麦叶片和茎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2 对滴灌冬小麦颖片和穗轴干重累的影响(颖片+穗轴)
        3.2.3 对滴灌冬小麦籽粒干重的影响
        3.2.4 对滴灌冬小麦地上部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 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对滴灌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对滴灌冬小麦SPAD值的影响
        3.3.2 对滴灌冬小麦单叶光合(Pn)的影响
        3.3.3 对滴灌冬小麦旗叶蒸腾速率(Tr)的影响
        3.3.4 对滴灌冬小麦旗叶气孔导度(Gs)的影响
        3.3.5 对滴灌冬小麦旗叶胞间CO_2 浓度(Ci)的影响
    3.4 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对滴灌冬小麦冠层小气候的影响
        3.4.1 对冠层相对湿度的影响
        3.4.2 对冠层气温的影响
        3.4.3 对全生育期微环境的影响
    3.5 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对滴灌冬小麦茎秆抗到指数的影响
        3.5.1 对滴灌冬小麦茎粗的影响
        3.5.2 对滴灌冬小麦单茎重心高度的影响
        3.5.3 对滴灌冬小麦茎秆抗倒指数的影响
    3.6 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6.1 对滴灌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6.2 对滴灌冬小麦总产量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4.1 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4.2 播种方式与密度对光合作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4.3 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对群体小气候的影响
    4.4 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对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5.1 群体质量
    5.2 产量
    5.3 最佳组合表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冬麦北移”研究现状
        1.2.2 晚播冬小麦研究
        1.2.3 春小麦冬播研究
        1.2.4 栽培技术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冬播抗逆高产小麦品种筛选
        2.2.2 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2.2.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2.2.4 灌水及播种深度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2.3 测试内容及方法
        2.3.1 生育时期记载
        2.3.2 气象资料
        2.3.3 土壤养分测定
        2.3.4 田间出苗率调查
        2.3.5 植株取样及测定方法
        2.3.6 土壤温度测定
        2.3.7 土壤含水率测定
        2.3.8 叶片光合特性指标测定
        2.3.9 群体光照状况测定
        2.3.10 籽粒灌浆特性测定
        2.3.11 叶片生理指标测定
        2.3.12 根系取样及测定
        2.3.13 考种及测产
        2.3.14 水分利用效率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春化类型小麦越冬出苗特性及其抗寒、抗旱、高产品种筛选
        3.1.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3.1.2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出苗率差异
        3.1.3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生育进程差异
        3.1.4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叶片生理指标差异
        3.1.5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根系性状差异
        3.1.6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1.7 内蒙古平原灌区适宜冬播小麦品种筛选
        3.1.8 小结
    3.2 不同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3.2.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3.2.2 播期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2.3 播期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3.2.4 播期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3.2.5 播期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2.6 播期对冬播小麦苗期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3.2.7 播期对冬播小麦开花期根系性状的影响
        3.2.8 播期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3.2.9 播期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2.10 播期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11 小结
    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3.3.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3.3.2 播种量及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3.3.4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3.5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3.3.6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3.7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3.8 冬播小麦播种量、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3.3.9 小结
    3.4 不同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3.4.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及降水量变化
        3.4.2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4.3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3.4.4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3.4.5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4.6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3.4.7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4.8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4.9 小结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
        4.1.2 春麦冬播的适宜品种
        4.1.3 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
        4.1.4 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4.2 讨论
        4.2.1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4.2.2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4.2.3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2.4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根系性状的影响
        4.2.5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5 主要创新点
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河北平原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周年产量与资源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小麦、玉米耗水和水分利用特性
        1.2.2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土壤水分时空变化
        1.2.3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小麦、玉米温度效应的比较
        1.2.4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产量与产量形成比较
        1.2.5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比较
        1.2.6 不同种植制度及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环境影响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基础情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气象数据
        2.3.2 土壤含水量测定
        2.3.3 积温与生育期天数
        2.3.4 叶面积测定
        2.3.5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2.3.6 测产与考种
        2.3.7 投入与产出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小麦-玉米产量与生物量比较
        3.1.1 不同种植制度覆膜条件下小麦-玉米产量分析
        3.1.2 不同种植制度生物量分析
    3.2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耗水与水分利用特性比较
        3.2.1 不同种植制度土壤水分动态
        3.2.2 不同种植制度水分平衡
        3.2.3 不同种植制度耗水与水分利用效率
        3.2.4 周年耗水、水分利用与产量的关系
    3.3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生育期与温度效应比较
        3.3.1 不同种植制度小麦、玉米生育期与有效积温累积
        3.3.2 不同种植制度有效积温利用率
    3.4 全田地膜覆盖对小麦、玉米生长发育与群体性状的影响
        3.4.1 小麦、玉米产量构成
        3.4.2 小麦、玉米叶面积指数变化
        3.4.3 干物质累积与转运
    3.5 不同种植制度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
        3.5.1 不同种植制度经济投入和产出比较
        3.5.2 不同种植制度能值评价
        3.5.3 生命周期评价
        3.5.4 不同种植制度综合评价
4 讨论
    4.1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产量与生物量分析
    4.2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耗水与水分利用特性
    4.3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积温效应
    4.4 不同种植制度下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群体性状分析
        4.4.1 全田地膜覆盖对小麦、玉米产量构成分析
        4.4.2 全田地膜覆盖对小麦、玉米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累积分析
    4.5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经济效益、环境影响与综合评价
        4.5.1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经济效益评价
        4.5.2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环境影响评价
        4.5.3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综合评价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致谢
附件

(10)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水盐运移和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2.1 表层掺沙改良盐碱地
        1.2.2 生物有机肥配施改良盐碱地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概况
        2.1.4 水资源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2.3.1 土壤数据
        2.3.2 冬小麦形态和生理指标
        2.3.3 冬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积累指标
        2.3.4 冬小麦品质指标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3.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1.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粒级分布的影响
        3.1.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1.3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3.1.4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有效孔隙度的影响
    3.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
        3.2.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3.2.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3.3 讨论
        3.3.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3.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4.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对土壤剖面周年水盐迁移规律的影响
        4.1.1 不同处理土壤水分周年迁移规律
        4.1.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对土壤全盐含量周年变化的影响
        4.1.3 各处理土壤盐分离子周年迁移规律
    4.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条件下灌溉水分再分布与盐分离子迁移特征
        4.2.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灌后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的影响
        4.2.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灌后盐分迁移的影响
        4.2.3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灌后盐分离子迁移的影响
        4.2.4 不同处理灌后土壤全盐含量与离子的相关性
        4.2.5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降盐效果评价
    4.3 冻融条件下盐碱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
        4.3.1 冻融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4.3.2 冻融条件下土壤电导率(EC)分布特征
        4.3.3 冻融条件下0~100cm土层中pH值变化
        4.3.4 冻融条件下土壤阴离子分布特征
        4.3.5 冻融条件下土壤阳离子分布特征
    4.4 讨论
        4.4.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盐分离子周年迁移规律的影响
        4.4.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灌后土壤水、盐分离子分布的影响
        4.4.3 冻融条件下土壤水、盐分离子的分布
    4.5 小结
        4.5.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盐分离子周年迁移规律的影响
        4.5.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灌后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4.5.3 冻融条件下土壤水盐分布特征
第五章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5.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生育动态的影响
        5.1.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5.1.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冬小麦的群体动态
    5.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群体库源关系的影响
        5.2.1 不同处理盐碱地冬小麦的源特征
        5.2.2 不同处理盐碱地冬小麦的库特征
        5.2.3 不同处理盐碱地冬小麦群体的库源关系
    5.3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品质的影响
        5.3.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营养成分组成的影响
        5.3.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粉质参数的影响
        5.3.3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糊化特性的影响
    5.4 讨论
        5.4.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生育动态的影响
        5.4.2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群体库源关系的影响
        5.4.3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冬小麦品质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6.1 不同处理对盐碱地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6.1.1 不同处理对0~200cm各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的影响
        6.1.2 不同处理对麦田耗水量的影响
        6.1.3 不同处理对不同生育阶段麦田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及日耗水量的影响
    6.2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6.3 不同处理对物质生产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3.1 耗水量与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关系
        6.3.2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4 讨论
        6.4.1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对盐碱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6.4.2 栽培环境对耗水量特征与小麦产量的影响
        6.4.3 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条件下耗水量与作物生长的互作效应
    6.5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物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机械化均匀种植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D]. 张文涛.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补偿效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 马玉诏.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播量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西农805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梁翠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冬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对活化水灌溉的响应研究[D]. 赵国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苏中稻茬小麦产量差形成原因分析及缩差增效调控途径[D]. 范婷. 扬州大学, 2021
  • [6]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长生理特性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D]. 张建芳. 塔里木大学, 2020(12)
  • [7]不同播种方式与密度对滴灌冬小麦群体质量及其产量的影响[D]. 比拉力·艾力. 塔里木大学, 2020(11)
  • [8]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董玉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9]河北平原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周年产量与资源利用研究[D]. 朱利叶.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10]掺沙及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地水盐运移和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D]. 李晓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