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的“新”在哪里

新型工业化的“新”在哪里

一、新型工业化“新”在哪里(论文文献综述)

杨玥[1](2021)在《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过去四十余年,以办公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新城园区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关键部分,正逐步从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产业集聚地向关注综合发展目标的复合功能都市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并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科创园区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产”的发展离不开“城”“创”这两个关键要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代表我国最新园区发展趋势,经历了政府规划、房地产开发、城中村自发嵌入等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发展过程。其汇集了多类型科创园区及创新平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社区共生资源、西溪湿地生态、老余杭仓前文脉,是创新要素集聚、多元功能混合、园区社区并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赢的新城代表,是研究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本文以衡量科创园区发展的“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以衡量城市用地功能混合的“职住关系”反映“城”,以衡量创新资源的“高校创新力”反映“创”,通过分析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来研究“产”“城”“创”的关系,进而从“产城创”融合角度展开对大走廊科创园区发展的研究。采用多元数据包括科创企业发展数据、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高校创新资源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运用统计学回归、案例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和空间特征。然后,从企业聚集程度、发展规模、创新能力、经营状况、综合实力选择科创企业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职住平衡指数和通勤距离选择职住关系指标,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学术影响、产学合作选择高校创新力指标,作为两组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最后,选择大走廊“阿里系”园区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梦想小镇,从园区科创企业发展、职住关系、及其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案例剖析。研究结论:“产城创”融合为未来科创园区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科创园区活力、实现新城综合发展。“产”“城”“创”之间存在关联性,职住平衡和高校创新资源溢出有利于促进科创园区企业发展。本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从“产城创”融合角度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创园区发展,及时总结我国科创园区发展的智慧和新鲜经验,为未来园区和新城实践提供参考,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姚慧[2](2020)在《教育进城: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农村家庭子女教育选择的社会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县城作为我国城市层级的最低一级,由于基础设施齐全,离乡村近、生活成本低等特点成为农村人口实现城镇化的理想选择,而将子女送去县城接受义务教育即“教育进城”逐渐成为农村家庭教育的主要选择,也成为了农村家庭城镇化的主要动因,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本研究将布迪厄场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来自江苏DF县、安徽SS县、浙江CA县、河南Y县、辽宁CH县等13县的农民家庭、县城学校、政府部门相关人员的访谈和调查资料,对农村家庭的教育惯习、资本策略、持续保障等方面进行仔细分析。具体而言,本文从农村家庭出发,探讨县城教育场域中的地方政府、县城学校等其他行动主体及其惯习系统和资本运作,剖析教育进城的形成、运作与达成以及教育进城的盛行对城乡教育造成的意外后果。该项研究一方面可以反映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以及教育吸纳下的城乡互动新趋势;另一方面,教育进城也放大了县城教育拥堵、质量下滑等问题。因此,本项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发现,农村家庭是否选择教育进城受到城镇化逻辑和农村家庭教育惯习的双重影响。第一,农村家庭子女进城读书合乎城镇化的建设逻辑,受到城市建设、城镇化率指标提升的需求以及教育产业化的红利推动,义务教育的办学主体—县级政府将教育进城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路径大力推行。第二,农村家庭教育进城的教育选择不仅要整合家庭资本采取不同资本策略进行进城博弈,还需要以经济资本、父母情感与精力为多重保障。第三,县域教育场域凭借国家办学规则和排斥农村边缘家庭而确立场域的边界,并且城乡教育差距在县域教育场域中得到再生产。第四,教育进城的教育选择将再生产的城乡教育差距传递到更大范围的城乡场域中,城乡关系出现了“彻底剥夺”的新互动形式。总得来说,在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城镇化率已经高于人口城镇化率,县城教育蓬勃发展而乡村教育日益凋敝。教育进城不仅作为跨越城乡的教育行动对当下城乡教育关系以及城乡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印证了“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化道路探索的可行性与适用性。此外,增加县城教育投入,保障提高县城教学质量的同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应当是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指向。受到教育进城影响而不断加深的城乡不对等关系,应该得到纠正和改善,继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赵丹[3](2020)在《原型思想下辽西农村住宅的模块化更新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曾经的乡村是一个诗意遍布的地方,但在现代化高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的现实背景下,乡村正处于仿佛被时间挤压一般的迅猛发展中,甚至还来不及思考,乡村已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城市的文化趋同、人为性的建设破坏开始在乡村中出现,乡村中特有的人文属性逐渐消失。但同时乡村的巨变又是一个必然现象,因为传统的建筑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村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和现代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对于乡村的发展我们面对的是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具体的实施途径,如何真正地使乡村延续传统文化和地域特征;二是如何解决村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与现有民居空间之间的矛盾。本文试图研究如何在原型思想下对于辽西地区的农村住宅进行更新,尝试着解决上述两个层次的问题。原型与某个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和某个地域内特有的空间形式相联系,它具有跨越时间维度的地域文化联系性,是往昔与当下的联结。通过对辽西地区十个传统村落中传统民居观察、拍照、测绘、访谈等方式进行的实地调研,并结合所查的数据资料,将传统民居的构成要素按层次解构成两大类:空间组合模式和风貌要素。在原型视角下探讨传统民居在发展演变中变与不变的规律,提炼每一类要素潜在的、统一的原型。并引入模块化理论,探讨原型思想与模块化理论之间的联系——原型思想拓展了模块化的内涵,模块化在最大程度上延续了原型的概念,论证二者在农村住宅更新中的适用性和必要性。继而在了解辽西地区农村住宅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依据现代背景下不同的生活需求将原型进行转译应用,将空间组合模式转译成标准化模块、将风貌要素转译成新的形式进行应用。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提出辽西地区农村住宅更新的设计方法:即农村住宅构成要素的解构、原型的特色提取、原型的创新转译以及原型的具体应用。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说,村民可以选择转译后的模块或者形式组合成适用于自家需求的不同形式,完成满足村民个体差异的农村住宅的更新。本文创新地以原型思想为认识论,模块化思维为方法论,类比二者相似的建构逻辑,将其应用在辽西农村住宅的更新中。以原型的视角系统地分析辽西地区传统民居与农村住宅的发展演变,总结其中的规律。并不只停留在对现状的分析上,结合现有的生活需求将原型进行转译并应用。笔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借由模块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将关于传统民居原型的生长机制和演化进程予以重现,借鉴传统民居中的精华,应用到普通农村住宅的更新中去,适应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平衡村民实际生活需求和地域文化的矛盾,再次焕发乡村的无限生机。

张雷[4](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熊亮[5](2020)在《现代性的流变: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文中指出现代社会,人们既处于资本逻辑的强制下,也处在机器体系的程式里,更处于现代性的流变中。何谓现代性的流变?现代性如何流变?现代性流向何方?众说纷纭、各家不一。从人类四次工业革命的角度来探究现代性逻辑预设、反思与批判以及未来去向,可以深刻地阐释现代性的诸多元素嬗变的来龙去脉,而四次工业革命的“机器”为探究现代性提供了一个确定性的向度。18世纪拉美特利提出“人是机器”,这是对神的挑战;今天有人又说“机器是人”,这是对人的挑战,现代性就是在人与机器的关系里孕育了历史进步观念、历史整体性、自然范畴、工具理性以及主体性等特征,也正是诸多的特征特质让人们感受到今天仍然生活在现代性的流变框架里。因此,一部现代性的流变史,就是一部人与机器的关系史,探究人与机器的关系,既可以追溯现代性的发育生成,也可以反思现代性的二律背反,更可以探索现代性的未来旨趣。从18世纪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一部名着谈起,拉美特利的重要着作《人是机器》掀起了近代工业革命的一个历史直觉:西方人从神学转向人学,从中世纪的圣经故事转向近代工业革命的人—机器—自然的故事,在工业革命驱动背后的机器革命,告示了一种世界观转化“人是上帝儿子”转化为“人是机器”。“人是机器”现代性起源的解读:一是英国工业革命发端是现代性起源的社会存在论本体论。英国工业革命发展和建构的图景是现代性起源的社会物质基础和生产要素,涵盖了“物”的开发和激活、资本的嬗变和转型、土地要素的改变以及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一种社会存在的本体论范式的显现。二是自然是现代性起源的工具理性。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倡导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历史性作用,一种新观念已经进入现代意识,动力这个概念不具有政治意义,它不是控制人们的能力,而是征服自然的能力,“机器”的实质就是反映人类对传统自然观念的颠覆,是改变并利用自然创造新事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制造新事物的能力。三是分工与交换是科学技术与商业进程作了最好的统一,在斯密看来,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即市场、人人皆商人”的商业社会,商业社会关键的要素就是科学技术能否普遍应用到社会,英国早期兴盛的成功奥秘就在于此。“人是机器”机器崇拜在这一时期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它不仅展现了人类通过对象化劳动创造的工具征服和改造自然,给人类带来丰裕的物品,也揭开了被神学所遮蔽的自然界和人,更是人类从附魅的神性自然转向了祛魅的机械自然观,人类逐渐追求理性、崇尚秩序以及构建制度,追求一种确定性、精准性以及因果关系的进步。近代工业革命,在机器崇拜的视域下孕育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一是物性,激活人的欲望。二是人的主体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分离。三是理性主义,追求确定性的方案。四是历史进步观念,历史发展的趋势。五是历史整体性,世界历史的进程。由于理工工具的过度膨胀以及人类主体性的无穷欲望引发了人们对现代性的忧患,现代性的忧患也就引发人类对现代性的诊断,开启了一种机器异化的历史哲学沉思。卢梭基于科学技术与人类道德的角度来诊断现代性,提出自然人向文明人的过渡是一种历史化进程。人的秉性是自然的、是趋善的,科学技术、理性机器泯灭了人天然的善与爱,给人类带上“伪善的面具”,遮蔽了人类相互之间的猜疑、斗争和奴役,腐化了人的心灵与斗志,给人类带来了惩戒,消解了人类美德的民族性、独特性和魅力性,助长人的闲适与骄逸,给人类带来了惰性,造就了人类时间的多余、多事和多败,科学进步每前进一步,人类道德就堕落一步。科学技术发明的“机器”所打造的社会状态都是人类带着“伪善的面具”去追求带着“枷锁的自由”,人类的行为和道德被对象化的工具所异化,人类失去了道德至善的禀赋,理性工具是产生异化的根源之所在,现代性的本质就是二律背反。在黑格尔看来,现代性二律背反的发生,既是合理的,又是需要扬弃的,现代性二律背反发生在市民社会和国家两大重要范畴,就是处理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市民精神与国家精神以及历史特殊性与普遍性。现代世界的核心特征市市民社会和国家的背离,这种背离是在市民社会里产生的,而扬弃这种背离主要是靠思辨的精神来进行调和。在微观的市民社会领域中体现了二律背反的发生,如人性、欲望、财富、机器、劳动以及分工等范畴,在宏观的国家领域中也体现了二律背反的发生,如普遍精神、普遍利益、自由、必然等范畴,对于现代性的发生既要看到其合理性,又要扬弃其不合理的成分。马克思通过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异化劳动以及剩余价值论的分析,深刻地分析到机器大工业生产中技术与现代性的关系,更为深刻的则是技术背后的资本力量对现代性产生的作用。资本就是现代性的本质以及内在的规定,通过对资本这一范畴的深刻剖析,认识到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矛盾关系,从而揭示现代性深刻的一对又一对二律背反范畴。从现代性本质的批判来看,《资本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的内在否定性中的五种对立关系: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对立、资本的私向化与社会化的对立、资本的技术向度与人本向度的对立、资本的主体间性的内在竞争与对立、资本追求剩余的秉性与文明发展的极限的对立等。从货币史、交换史、工业史以及世界交往史来视角来考察,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性社会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经济危机爆发的周期性规律,同时也澄明了在现代性过程中资本的内在紧张与外在竞争必然要回答人与劳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技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以电力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马克思意义上的现代性政治经济学批判从没有间断过,政治经济学批判进入了新的历史转折时期。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作为对象化工具—机器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在享受机器的便利同时,机器也在“酸蚀”着人类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这一时期对“机器”的现代性批判旨趣:一是工具理性的批判,工具理性把“机器”作为工具肆意破坏自然,将自然“被宰制”的对象,带来了深刻的自然危机;工具理性把一切都加以量化、价值化,使得人的需求唯一性,导致“单向度”的人;工具理性将一切事实纯粹化,导致目的的“无意义”,侵蚀着人的心智。二是“机器”世界观的异化:人生活在流水线上,每天都要从事同一单调的工序,但是又不能造成工序任何一环节的错误,使得人失去了创造性,造成人的心理紧张压抑的状态。三是消费的异化从马克思意义上的商品拜物教转向景观拜物教,景观打造的幻象催生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使得人们偏离消费本身。“机器”本身是可以创造物质财富的,但是过于追求“机器”,“机器”权力逐渐主导并限制着人的生活,使得人失去生活的意义目的。“机器”形态、性质在发生着变化,人与“机器”之间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性发生着流变,然而人们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并没有停止。智能化科技革命迅速发展,认识论的转换发生了转换,由“人是机器”转向“机器是人”。进入“机器是人”时代,现代性的物性、主体性、理性主义、历史整体主义以及历史进步观念在经历着思维方式的转化,而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化构建了智能化时代的价值观。由于现代性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现代性场域里的唯物史范畴也在面临着质疑:生命、意识以及伦理道德是否只是人类独有的现象?分工、交换、无人车间是否在改变劳动价值论?自然是继续在被人征服,还是在与人日趋和谐?资本逻辑是在宰制人类,还是在造福人类?工具理性是导致目的的丧失,还是意义的再现?人的主体性是愈渐丧失,还是愈加巩固?异化理论是继续深化,还是走向终结?“机器是人”时代,现代性被筑堤愈加巩固,还是被掘墓走向终结?这有待于人类在智能化时代不断地验证,有待于人类在现代性的流变里反思着人类未来的三种抉择:人类被智能化机器圈养、人类战胜智能化机器以及人类与智能化机器共生。不可否认的是“机器是人”既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一连串的机遇,也给人类的命运带来挑战。“机器是人”时代既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一连串的机遇:一是生产过程的多样性、多元化以及闲暇性。二是交换形式的便捷性、跨时空性以及颠覆性。三是消费方式的瞬时性、多样性以及快捷性。四是分配结果的公平性、公开性以及公正性。五是人类自身的改造。高科技可以把自身作为技术手段,使人类能用技术手段来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成为自我进化的新手段。“机器是人”也给人类的命运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一是人机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与机器鸿沟在缩小。二是机器越来越智能化,自我控制的能力越来越强,对人的依赖性越来愈小。三是机器取代人的体力劳动,未来将会取代人的脑力劳动,如果人类一旦将全部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交给机器,人类将一无是处,并且人的器官都将退化。四是人类对机器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失去了对自然和外部世界的关注,自然和外部世界成为机器主宰的对象,人类失去了对客体的反思。五是人类在智能手机、电脑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长时间将智能手机、电脑作为“身体的部件”,越来越沉浸在虚拟空间里生活,人类失去交往的意义。六是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无视道德规则的底线,践踏人类生命,如基因编辑婴儿,是对人类行为规范底线的践踏,在深层次的好奇心就是一种权力。现代性场域里人、机器、社会以及国家的理论观念在发生着嬗变,也引发了人类对未来社会的构想。面对现代性的流变,人类未来何处何从?德日进在《人类的未来》里提供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基督教方案,唯有在统一世界内在深处的顶峰上最终出现的一个自主集合中心,才能从结构上和功能上在仍然分崩离析的人类群体内部充分激起,维持并释放出期待的促进共识力量,也就是真正的超级爱,要有真正的大我。一种是马克思主义方案,使人类个体在人类起源与发展终结的地方隐约地看到集体思考和同情提升到某种状态,使每个个体从参与中得益,就足以激励人类个体并使其确定前进的方向。”在德日进的马克思主义方案里,可以看出个人进入到集体的思考和同情就是为了获得自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今天人类社会处于马克思第二大形态“人对物的依赖”前提下,人类无法摆脱资本的逻辑和机器的体系,但是追求人类的历史进步、历史整体性、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自由精神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之所在。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对“机器是人”所引发对人类未来的思考。悲观者担忧人类会遭受对象化智能化机器的灭绝,人类会走向终结局面,乐观者认为智能化机器为人类减轻了劳动的负担,人类会实现全面解放。尽管如此,人类生产力还在发展,人类社会还在前进,人类探索自然、外部世界乃至发明创造智能化机器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国家治理制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方案,不仅为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指引了行动的方向,而且为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贡献了智慧,更为重要的是成为人类在现代性前进路上的“明灯”。

邓文勇[6](2020)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举措。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关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核心主体,提升其素质,使其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融入发展,是促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作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与能力提升的两种重要教育类型,在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化发展中协同共力,不仅迎合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诉求,也为职成教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契机。本研究立足新型城镇化核心主体“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化发展这一目标与要求,主要从协同的视角,对关涉这一目标任务建设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为何要进行协同、协同实践中面临什么问题、如何推进协同并实现协同发展等进行探索与研究。研究遵循“问题提出——文献述评——理论解析——现实审视——策略建构——总结展望”的基本逻辑与程序,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研究法,在对前置(基础)性理论问题、主体理论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基础上,深入探究并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障碍,进而探建职成教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措施。研究内容共分为“三大模块,六个章节”。第一大模块为前置性理论问题的扫描与审析,即第一章的“绪论”。通过廓清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理论基础等一些前置性理论问题,明确本研究的价值与重点所在。第二大模块为主体理论问题的厘定与澄明,包含第二章“协同发展的基础:职成教逻辑分殊与耦连”、第三章“新型城镇化:职成教共同聚焦的作用目标”等内容。通过分析职成教的本质内涵及逻辑分殊与耦连,识别可用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协同能力及协同发展关系;同时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目标任务与发展现状及与职成教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职成教协同辨明方向。第三大模块为“问题、对策及总结与展望”部分,分为第四章“问题”的考察与分析、第五章“对策”的建构和第六章的“总结与展望”。以文献分析为基础,以调查研究为支撑,依据协同共生理论的三维分析框架,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的问题进行探析:在“实然”推进职成教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协同单元异化、协同关系失范、协同环境困扰等生态之殇。因此,培育合格协同单元、建构适切协同关系、创建良好协同环境,是职成教在协同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并走向深层次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与措施。

武潇斐[7](2019)在《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引论》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80年代末政治哲学研究在中国复兴、21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在中国勃兴以来,列宁政治哲学虽然未曾被忽视、被遗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陷入了中国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两大领域的研究凹地。更为遗憾的是,在现有为数不多的列宁政治哲学研究当中,对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的研究少之又少、以其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成果尚未出现。基于此,本文将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文本与现实有机统一、局部与整体交叉统一的方法,对其生成前提、范式转向、核心概念、重要命题、整体特点、历史评价等内容进行了考察与探讨。具体分为三大部分、五大章节: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主要从现实史和思想史的角度出发,考察了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的历史前提与思想前提。回溯历史,可以发现:“以往的政治哲学”以“解释世界”为主题与使命,马克思、恩格斯开启了“改变世界”的政治哲学转向,列宁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政治哲学新转向。简言之,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存在明显的实践转向。这一实践转向表明,政治哲学家可依据其研究目的、与权力的关涉程度、对现实的影响效用等要素,划分为“思想型政治哲学家”与“实践型政治哲学家”,或称“学术型政治哲学家”与“政治型政治哲学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列宁属于“实践型”、“政治型”的政治哲学家,其政治哲学思想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且是具有开创性的实践性。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章,主要从概念与命题的角度出发,考察了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整体特点。从“核心概念”来说,大致可划分为四类:一是基础性概念,主要包括“政治”与“哲学”,前者表征为“超越‘政权’的大政治观”,后者表征为“富于‘战斗’的唯物主义”;二是主体性概念,主要包括“国家”与“政党”,前者表征为“无产阶级的新型‘利维坦’”,后者表征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队’”;三是动力性概念,主要包括“利益”与“改革”,前者表征为“回归具体个人的原始驱动力”,后者表征为“融入日常生活的综合驱动力”;四是策略性概念,主要包括“联盟”与“妥协”,前者表征为“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团结策略”,后者表征为“以辨别敌友为前提的隐忍策略”。就“重要命题”而言,大致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涉及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劳动群众是力量之源”、“党要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机关必须服从于政治”、“工会是国家政权的蓄水池”;第二类涉及经济建设,主要包括“用资本主义创造的材料来建设社会主义”、“整个问题在于使农民有一种经济上的刺激与动因”、“从经济上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最靠得住的事业”;第三类涉及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改造小农需要花几代人的时间”、“像爱护眼珠那样爱护专家”、“要抓住整条链子就必须抓住主要环节”。可以说,“核心概念”与“重要命题”共同说明了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考察这些主要内容,可以发现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从整体上说存在四大特点:一是现实性与生活性兼具;二是时代性与世界性并存;三是行动性与探索性同在;四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携。第三部分是第五章,主要从传播与影响的角度,考察了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的历史评价。这一章按照“学脉”与“血脉”两大线索可以细分为“理论方位”、“现实影响”与“当代启示”三个小节。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的“理论方位”可从三个角度进行考察:从产生根源来说,它所回答的正是贯穿政治哲学史的根本问题;从致思路向来说,它所开辟的是独具特色的现实路向与实践路向;从主要内容来说,它所开创的是独树一帜的政治哲学形态,既是“俄苏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形态,又是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哲学形态。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的“现实影响”突出表现在对20世纪中国的道路引领与政策选择上。具体而言:它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起到了直接的催化作用,对改革开放的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可总结为三个方面:其一,领袖型政治哲学家的生成学启示。这启示我们,政治哲学思想从存在方式来说,可彰显于“做”、可蕴含于“国务文献”;从影响方式来说,可寄托于“言辞”、可凭赖于“激情”;从生效方式来说,可借助于“伟人”、可问诊于“需要”。其二,开拓型政治哲学家的改革学启示。这启示我们,社会主义改革需要坚守政治方向并服从政治要求,需要维护劳动价值并保障劳动群众,需要重视资本力量并规范资本运作,需要匹配现实基础并改进现实世界。其三,实干型政治哲学家的方法论启示。这启示我们,阶级分析法、时代分析法、现实辩证法对于认识世界形势、判断自身处境、制定正确战略、推进理论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无能亦无意提出一个关于政治哲学乃至列宁政治哲学的整全概念,也不希求对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做出毫无遗漏的全面总结与毫无争议的平淡概括,仅欲就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中的几个具有现实性、启发性甚至趣味性的问题,以核心概念为提领、以重要命题为支撑进行尝试性探索,以期构划与呈现列宁后期政治哲学的思想图景,以期深化与丰富对于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列宁政治哲学的理解认识。总而言之,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作为生长在俄国大地上的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主体内容的智慧结晶,尽管在枝繁叶茂的过程中被嫁接、被折断,但其花果仍然可以通过思想探索与理论反思而永久地存活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乃至政治哲学这片沃土之上。

刘淑真[8](2019)在《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

王琦[9](2019)在《农村土地流转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给我国传统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带来了深刻地变革,我国实现了由“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转变。但是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依然较低,农业发展也相对落后。要继续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就需要进一步促进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民对于土地都有高度的依赖性,农户承包地能否得到妥善的处理,对于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可谓是关系重大。鉴于此,本文选取农村土地流转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作为研究的主题。同时,由于不同地区和省份土地和劳动力禀赋各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业结构也有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发达地区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但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率依然较低,农村人口的城市化依然有很大的空间。由于发展阶段不同,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土地流转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从而农地流转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和机制也不尽相同,选取不同的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结论往往也是有差异的。本文选取了甘肃省为研究对象,来探索和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的整体现状。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和农地的流转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根据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文献,分析和总结了影响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的因素。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的因素包括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农村家庭的人口结构、劳动力的质量和农户的承包地;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包括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以及农村产权市场的发展情况。在概括了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之间关联的表象以及定性分析了影响二者的因素之后,本文建立了一个家庭效用最大化模型对农村土地流转如何影响劳动力的转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笔者在甘肃省静宁县实地调研获取的121户农户的微观数据和OLS的方法对这一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的结果证实了数理模型的推论:农地的流转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体而言,如果农户土地转出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会提高0.28个百分点,而这一结论是在农村土地产权尚不稳定,产权交易市场缺失的条件下得出来的。此外,本文的实证分析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结论,即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与家庭土地的荒置率之间几乎没有关系。土地转出率和土地荒置率对农户劳动力非农就业率不同的影响程度以及实地调研所获取的信息表明,对于本文所研究的区域的农户而言,土地依然具有重要的保障功能。在土地已经失去保障功能的观点日益流行的时候,这一发现也可算作本文对已有研究的边际贡献。鉴于以上结论,本文最后就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土地流转良性互动,给出了以下几项建议:一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质量;二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实现社保体系的城乡对接;三是改善农地质量和相关的配套的基础设施,四是建立和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吴同喜[10](2018)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文中提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成就有目共睹,在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史上也是一个奇迹。然而,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高职教育还存在着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存在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特色不鲜明,社会认识度还不够高,仍处于高等教育的相对弱势地位等问题。同时,高职教育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不足与失误等“历史”问题。其实,高职教育的本质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就是“人”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状态”与“发展”问题。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改革开放的新问题、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以及“互联网+”的新媒体等中国现实,可以说,高职教育发展又一次迎来了历史性机遇与关键性挑战,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进行哲学性反思、创新性发展。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关键问题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而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不同的办学特色,它是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根本保障。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思想政治弱化、体制机制僵化、个性特色淡化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高职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用人需求。为此,积极探索适应我国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富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研究和探讨我国高职教育的思想嬗变和实践发展历程,通过历史脉络的逻辑分析、价值判断、综合归纳等研究方式和方法,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中国高职教育的有机结合与融合,同时,用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论,发现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探究学习,主动成长,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如此,高职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培养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总体框架有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正文共五章,各章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主要从人的本质、需要、价值、权利和发展等方面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基本内涵,并阐释了人的发展的社会实践性和自我否定性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两大特点;探究了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到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思想这一发展脉络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从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实在性”即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来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发展性,这说明任何一个理论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的;最后强调在现实社会实践中加强人学的运用,推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第二章主要研究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基本内涵,探究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分别探究了建国前期党的职业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党对现代职业教育思潮的包容、整合与创新,党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党对国外职业教育思想的中国化批判与借鉴等方面,进而全面探讨了我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整合过程,也是继承发展、学习交流、完善提升的过程。第三章追溯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发端,阐述了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启蒙与人的被压迫性,其具体表现为维持生存的“工具”、会说话的“工具”和被压迫的反抗性;阐述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萌芽、建立、兴起的发展过程与人的觉醒性;阐述了党领导的职业教育近百年来的实践过程与人的解放性过程,具体表现为反“帝封官”的斗争性、计划体制的能动性、市场经济的创造性。从而全面介绍了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各个阶段人的社会主体性基本特征。第四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的新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阐述工业化与高职教育,阐述了在工业化早期的“异化”和人的“异化”,但这只是工业化发展的特殊环节、暂时阶段;阐述工业化后期新型发展道路和人性的不断凸显,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人性发展的社会基础与广阔空间。二是阐述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新特点、新要求、新布局的实践创新发展,以及这个阶段人的社会主体性特点——个性发展的自由性。三是阐述了新时代高职教育思想新成果即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第五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与核心,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的我国高职教育“人本+工学整合”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从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以人为本个性化发展教育理念、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工学整合”管理体制、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加强SOF模式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等几个关键构成要素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模式的基本内涵。最后注重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运用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案例实践载体,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改革创新,使得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检验、丰富、完善与提升。

二、新型工业化“新”在哪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工业化“新”在哪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科创园区
        1.4.2 “产城创”融合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1.4.4 多元数据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对象
        1.5.3 研究方法
        1.5.4 论文章节安排
        1.5.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2.1 科创园区由来及发展历程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3) “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3)“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1)机制路径研究
        (2)影响因素研究
        (3)评价指标建立
        (4)空间规划布局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1)产城融合
        (2)职住关系
        (3)产学合作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2.5 文献研究评述与启示
        2.5.1 文献研究评述
        2.5.2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2.6 研究框架构建
        2.6.1 研究假设
        2.6.2 “产城创”指标选择
        (1)以“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
        (2)以“职住关系”反映“城”
        (3)以“高校创新力”反映“创”
        2.6.3 研究思路
        2.6.4 研究框架
    2.7 本章小结
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 年以前)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 年)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 年)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 年至今)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3.2.1 科创园区空间
        3.2.2 居住区空间
        3.2.3 高等院校空间
        3.2.4 科研院所空间
        3.2.5 综合交通体系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3.3.1 混合性
        3.3.2 创新性
    3.4 本章小结
4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4.1 研究概述
    4.2 研究数据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1)指标选择依据
        (2)数据采集
        (3)数据结果和指标确定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1)LBS数据采集
        (2)职住关系指标确定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1)指标选择依据
        (2)数据来源和指标确定
        4.2.4 地理空间数据
    4.3 研究方法
        4.3.1 核密度分析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1)职住平衡指数分析
        (2)职住通勤距离分析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5.1 回归分析步骤
        4.5.2 回归分析结果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6.1 回归分析步骤
        4.6.2 回归分析结果
        (1)高校创新力与科创园区企业发展关联性分析结果
        (2)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对比分析结果
    4.7 本章小结
5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5.1.1 研究概述
        5.1.2 案例背景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发展
        5.2.1 园区空间布局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空间布局
        (2)梦想小镇空间布局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2)梦想小镇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5.3.1 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2)梦想小镇周边业态分布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5.4.1 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关系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
        (2)梦想小镇与高校空间分布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2)梦想小镇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3)梦想小镇职住通勤分析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6.3 研究创新点
    6.4 研究局限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4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SCI)上的文章
    附件5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Land(SSCI)上的文章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教育进城: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农村家庭子女教育选择的社会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乡村教育研究
        1.2.2 城镇化研究
        1.2.3 教育选择研究
        1.2.4 既有文献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城镇化
        1.3.2 教育选择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4.1 理论基础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方法论
        1.5.2 资料收集方法
        1.5.3 资料分析方法
第2章 县城义务教育场域的时空结构
    2.1 两极分化:县级义务教育场域的城乡空间
        2.1.1 县城教育规模集中
        2.1.2 农村教育萎缩孱弱
    2.2 变迁:县级教育场域的时间流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教育进城的惯习系统
    3.1 农村家庭:教育进城的社会行动者
        3.1.1 家庭代际间的教育惯习
        3.1.2 家庭教育的自发责任
        3.1.3 村庄中的隐形压力
    3.2 理性策略:教育进城的实践
        3.2.1 进城读书
        3.2.2 乡镇读书
        3.2.3 辍学:读书无用论的蔓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教育进城的规则和资本
    4.1 撤点并校:教育进城的国家规则
        4.1.1 办学责任转移
        4.1.2 教育经费
    4.2 圈地扩城:教育进城的地方逻辑
        4.2.1 城镇化率指标的推动
        4.2.2 城市建设的需求
        4.2.3 教育产业化的红利
    4.3 教育进城的行动策略
        4.3.1 户籍:教育进城的准入门槛
        4.3.2 关系:教育进城的非正式通行证
        4.3.3 收入:教育进城的持续保障
        4.3.4 精力与情感:教育进城的无尽付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县城义务教育场域的整合与再生产
    5.1 城乡教育一体化
        5.1.1 “以县为主”的办学模式与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对等
        5.1.2 被牺牲的农村边缘家庭
    5.2 难以平衡的城乡教育质量
        5.2.1 “超级班级”:县城教育的拥堵
        5.2.2 “画点建校”:县城教育的稀释
        5.2.3 教育“内卷化”:农民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
    5.3 彻底剥夺:县城与农村间的新型互动
        5.3.1 县城的单向吸纳
        5.3.2 城市文化的排斥
        5.3.3 教育进城对乡村振兴的阻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与启示
        6.1.1 结论
        6.1.2 本项研究的启示
    6.2 政策建议
        6.2.1 增加县城教育投入,保障县城教育质量
        6.2.2 缩小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6.2.3 改善城乡关系,加快乡村振兴
    6.3 创新与不足
        6.3.1 创新之处
        6.3.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第一轮调研访谈提纲
    第二轮调研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3)原型思想下辽西农村住宅的模块化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建设
        1.1.2 农村住宅的建设困境
    1.2 国内外有关农村住宅更新的研究现状与实践
        1.2.1 农村住宅更新的相关研究现状
        1.2.2 农村住宅更新的相关实践
        1.2.3 关于农村住宅更新的启示与总结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传统民居
        1.3.2 农村住宅
        1.3.3 更新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原型思想
        2.1.1 心理学与哲学领域中的“原型”
        2.1.2 建筑领域中的“原型”
        2.1.3 “原型”与“类型”
        2.1.4 “建筑原型”的概念界定
        2.1.5 辽西传统民居“建筑原型”的表现形式
    2.2 模块化理论
        2.2.1 模块与模块化
        2.2.2 模块的特性与模块化的特性
        2.2.3 国内外关于模块化的发展现状
        2.2.4 模块化理论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
    2.3 原型思想与模块化思维对于农村住宅更新的适用性
        2.3.1 原型思想下的模块化
        2.3.2 原型思想对于农村住宅更新的适用性
        2.3.3 模块化思维对于农村住宅更新的适用性
    2.4 已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4.1 辽西地区农村住宅的相关文献研究
        2.4.2 原型思想与农村住宅的相关文献研究
        2.4.3 模块化与农村住宅的相关文献研究
        2.4.4 原型思想与模块化的相关文献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辽西地区农村住宅现状调研分析
    3.1 辽西地区农村住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3.1.1 地形地貌
        3.1.2 自然资源
        3.1.3 气候条件
        3.1.4 人口及经济状况
        3.1.5 历史文化
    3.2 辽西地区传统民居的调研分析
        3.2.1 调研地点的选取
        3.2.2 传统村落的主要特征
        3.2.3 传统民居的主要特征
    3.3 辽西地区普通农村住宅的调研分析
        3.3.1 调研地点的选取
        3.3.2 普通农村住宅的基本现状
        3.3.3 家庭结构的变化
        3.3.4 生产方式的变化
        3.3.5 生活方式的变化
    3.4 辽西地区农村住宅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困境
        3.4.1 辽西地区农村住宅现存的主要问题
        3.4.2 辽西地区农村住宅更新所面临的困境
    3.5 本章小结
4 原型思想下农村住宅空间组合模式的提炼与应用
    4.1 原型思想下农村住宅模块化更新的内核和优势
        4.1.1 内核:基于传统民居原型的更新
        4.1.2 原型思想下农村住宅模块化更新的优势
        4.1.3 模数选择与模块化结构体系
    4.2 农村住宅的空间秩序
        4.2.1 “中心性”
        4.2.2 “方向性”
        4.2.3 “领域性”
    4.3 农村住宅的功能空间
        4.3.1 堂屋空间
        4.3.2 卧室空间
        4.3.3 餐厅空间
        4.3.4 厨房空间
        4.3.5 卫生间
        4.3.6 储藏空间
        4.3.7 商业经营空间
        4.3.8 民宿空间
    4.4 农村住宅的空间布局
        4.4.1 院落布局
        4.4.2 单体建筑布局
    4.5 本章小结
5 原型思想下农村住宅风貌要素的提炼与应用
    5.1 立面形态的原型提炼与应用
        5.1.1 屋顶
        5.1.2 门
        5.1.3 窗
    5.2 材料色彩符号的原型提炼与应用
        5.2.1 材料
        5.2.2 色彩
        5.2.3 装饰符号
    5.3 原型思想下农村住宅模块化更新的设计方法
        5.3.1 原型思想下的设计方法
        5.3.2 农村住宅构成要素的解构
        5.3.3 原型的特色提取
        5.3.4 原型的创新转译
        5.3.5 原型的具体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问卷调查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参考文献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现代性的流变: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现代性流变及相关研究的意义
        一、现代性、流变的概念及多维度
        (一)现代性的多重涵义及维度
        (二)流变的多重涵义及维度
        (三)现代性的流变及其相关因素
        二、现代性流变运动与“机器”变革的关系
        三、现代性流变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成果
        (一)关于“人是机器”论断研究
        (二)现代性与“机器”关系研究
        (三)关于“机器是人”论断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拉美特利“人是机器”的研究
        (二)关于人与机器异化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机器是人”的研究及相关理论探讨
        (四)简评
    第三节 内容与重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范围、重点和难点
        (一)研究的范围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人是机器”,近代工业革命时代的一个历史直觉
    第一节 罗吉尔.培根的质疑
        一、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世界观
        二、罗吉尔.培根的质疑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发端:现代性起源的社会存在本体论解读
        一、“物”的开发和激活
        二、资本的嬗变和转型
        三、土地要素的改变
        四、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法国战斗唯物主义思想的投射
        一、“彻底而又坚决”的无神论世界观
        二、“从自然中把握自然”的机械自然观
    第四节 拉美特利《人是机器》:由神学转向人为中心、自然为本
        一、人为中心的属性及地位
        二、自然为本源的法则及规律
第二章 “机器”的实质就是反映人类对传统自然观念的颠覆
    第一节 弗朗西斯.培根关于新自然科学四种范畴的诠释
        一、自然:被人改造的质料
        二、自然性:主体把握客体的逻各斯范畴
        三、自然法:统治宇宙万物的规则秩序
        四、新自然科学:知识论的拷问确证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自然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科学技术与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
        二、科学技术与创造物质财富的关系
        三、科学技术与生产精神财富的关联
    第三节 现代性起源的工具理性解读:自然
        一、自然范畴的历史嬗变
        二、工具理性范畴的现代性解读
        三、征服自然的理想状态与现代性起源的关联
第三章 “人是机器”催生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第一节 物化的机器与分工关系
        一、劳动分工的缘由
        二、劳动分工与机器的关系
        三、劳动分工的结果及论断
    第二节 英国早期兴盛:科学技术与商业进程作了最好的统一
        一、早期英国踏上成功之路的秘诀:科学技术与商业的结合
        二、工业革命的兴起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
        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动力要素:机器的发明和应用
    第三节 机器崇拜时代的开始及现代性特征的生成
        一、机器崇拜的缘由
        二、机器崇拜的表现
        三、现代性发育生成的特征原则
第四章 卢梭:从自然人到文明人——关于历史化的忧患
    第一节 卢梭的忧患意识
        一、忧患历史化的进程:由自然人向文明人的过渡
        二、忧患历史化的工具:农业和冶金术的使用
        三、忧患历史化的思维:理性对人的束缚与异化
        四、忧患历史化的终点:自然的“回环闭合”运动
    第二节 科学技术导致人性道德的异化
        一、追问科学技术的溯源
        二、科学技术与人类道德异化的表现
        三、科学技术导致人类道德异化的结果
    第三节 现代性的本质:二律背反
第五章 黑格尔的精神异化思想
    第一节 黑格尔哲学中“异化”概念的产生及其内容
        一、黑格尔哲学的自然异化
        二、黑格尔哲学异化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黑格尔晚期重要着作:《法哲学原理》中的现代性诊断
        一、现代性的起点:市民社会的分析与批判
        二、市民社会的自我超越与意志定在
        三、现代性的诊断: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背离
    第三节 现代性二律背反的发生,既是合理的,又是需要扬弃的
        一、现代性二律背反发生的合理性
        二、现代性二律背反发生的扬弃
第六章 马克思的人机异化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生成:从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到劳动异化
        一、异化的开端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批判精神
        二、异化劳动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成熟
    第二节 剩余价值理论深刻解剖了人机关系的本质
        一、机器在生产力发展过程的作用
        二、机器与资本范畴的关系
        三、机器、劳动以及人的关系
        四、人机关系的异化问题
        五、人机关系与私有制的批判
    第三节 现代性:《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一、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对立
        二、资本的私向化与社会化的对立
        三、资本的技术向度与人本向度的对立
        四、资本的主体间性的内在竞争与对立
        五、资本追求剩余的秉性与文明发展的极限的对立
    第四节 马克思之后对“机器”的现代性诊断与反思
第七章 21世纪智能化科技革命
    第一节 20世纪图灵测试一种大胆的设想:“机器是人”
        一、人工智能发端的前奏:两大测试实验
        二、人工智能“三阶段说”及其特征
    第二节 21世纪智能化科技革命的经济哲学表征
        一、人工智能与工业产业的再升级
        二、人工智能与新型的社会分工
        三、人工智能与重新定义世界的思维方式
第八章 由“机器是人”引发唯物史观的三个重大问题
    第一节 “机器是人”提出的第一个形上学问题:生命的原理与机器的原理能否重叠?
        一、智能化机器具有生命吗?
        二、智能化机器会有意识吗?
        三、智能化机器要伦理道德吗?
    第二节 “机器是人”提出的第二个形上学问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消失了吗?
        一、智能化机器取代人劳动的表现与担忧
        二、智能化时代“无人工厂”与劳动价值论
        三、智能化时代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会消失吗?
    第三节 “机器是人”提出的第三个形上学问题: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过时了吗?
        一、异化理论及其在智能化时代的嬗变
        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过时了吗?
第九章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的关系反思
    第一节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关系的延异
        一、智能化机器显现人类遗忘缺陷的记忆
        二、智能化机器“检查”一切具体的资源
        三、智能化机器的外化表现得以澄明并被解蔽
    第二节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关系的断裂
        一、智能化机器使得主体性人的理性能力完全“短路”
        二、智能化机器与人在时空发生断裂的表现
        三、智能化机器与人对真理的认知
    第三节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关系的重塑
第十章 “机器是人”命题背后关于人类的遭遇、人类的命运以及人类的未来忧思
    第一节 智能化时代现代性的转换、遭遇、发展及隐忧
        一、历史进步与历史整体性观念
        二、自然是继续被人征服,还是与人日趋和谐?
        三、资本逻辑是在宰制人类,还是造福于人类?
        四、工具理性是目的的丧失,还是意义的再现?
        五、人的主体性是愈渐丧失,还是愈加巩固?
    第二节 人类面对智能化机器未来的三种抉择
        一、人类被智能化机器“圈养”
        二、人类“战胜”智能化机器
        三、人类与智能化机器“共生”
    第三节 “机器是人”视野中的人类未来
结语
    一、现代性流变的总体轮廓:概念范畴的反思
    二、现代性流变的核心轴线:人机关系的嬗变
    三、现代性流变的风险危机:终结论的沉思
    四、现代性流变的未来去向:人类面临的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时代境域:新型城镇化对职成教协同的实然诉求
        二、协同发展:关乎职成教学科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三、研究现状:丰富职成教发展相关理论的现实需要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新型城镇化与职成教发展的研究
        四、对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述评与反思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新型城镇化
        二、职业教育
        三、成人教育
        四、协同发展
    第五节 理论基础阐释
        一、协同共生理论
        二、人力资本理论
    第六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内容框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
第二章 协同发展的基础:职成教逻辑分殊与耦连
    第一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本质内涵
        一、职业教育本质内涵的特异性解析
        二、成人教育本质内涵的特异性解析
    第二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逻辑分殊
        一、内涵特质的差异
        二、外延边界的不同
        三、实践运行的区别
    第三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逻辑耦连
        一、职业性内容:职成教历史发展的逻辑交织
        二、职后教育域:职成教实践范畴的逻辑交叠
        三、教育性使命:职成教追求的本真价值选择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职成教共同聚焦的作用目标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渊源与内涵解读
        一、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渊源简述
        二、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内涵
        三、教育学视域中的新型城镇化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及发展现状
        一、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任务及发展现状
        二、核心主体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及发展现状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与职成教间的关系探析
        一、新型城镇化对职成教的影响分析
        二、职成教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审视
        三、新型城镇化与职成教的关系逻辑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的问题
    第一节 协同单元异化:职成教角色的迷失与错位
        一、协同单元异化之职业教育维度
        二、协同单元异化之成人教育维度
    第二节 协同关系失范:职成教间协同欠缺与不足
        一、职成教协同合作意识不强
        二、职成教协同内在机制欠缺
        三、职成教协同育人平台不足
    第三节 协同环境困扰:职成教协同保障环境缺失
        一、物质基础薄弱,“硬性”环境亟待改善
        二、政策制度缺失,“软性”环境保障不足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的推进
    第一节 培育合格协同单元:明确职成教的角色与定位
        一、职业教育需巩固“技术培育”之价值基础
        二、成人教育需强化“生命关怀”之价值立场
    第二节 建构适切协同关系:推进职成教间的互通对接
        一、理念支撑:树立协同的思想观念
        二、机制联接:构建协同的内在机制
        三、载体助力:搭建协同的育人平台
    第三节 创建良好协同环境:营建“软硬性”保障环境
        一、营建“硬性”保障环境:加强物力与财力资本源保障
        二、营建“软性”保障环境:强化体制、治理与质量建设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非教育行政机构管理人员”访谈卷
附录B:“教育行政机构管理人员”访谈卷
附录C:“职成教机构管理人员”访谈卷
附录D:“农村转移劳动力”访谈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引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列宁后期政治哲学的实践转向
    第一节 “以往的政治哲学”以“解释世界”为主题与使命
        一、本质特征:以“解释世界”为理论旨趣并以此进行思想构架
        二、整体样态:与“政治权力”相隔离以致无法将理想付诸实践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开启“改变世界”的政治哲学转向
        一、马克思并不是一开始就要“改变世界”的,他最初的思想探索同样始于“解释世界”
        二、马克思由“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转变始于对“现实世界”的介入与批判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理论与实践为改变“现存世界”开辟了可能性空间
    第三节 列宁实现“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政治哲学新转向
        一、列宁对世界的解释大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路径但并不拘泥于其具体结论
        二、列宁对世界的改变主要分为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两大阶段
第二章 列宁后期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第一节 基础性概念
        一、政治:超越“政权”的“大政治观”
        二、哲学:富于“战斗”的“唯物主义”
    第二节 主体性概念
        一、国家:无产阶级的新型“利维坦”
        二、政党: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队”
    第三节 动力性概念
        一、利益:回归具体个人的原始驱动力
        二、改革:融入日常生活的综合驱动力
    第四节 策略性概念
        一、联盟: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团结策略
        二、妥协:以辨别敌友为前提的隐忍策略
第三章 列宁后期政治哲学的重要命题
    第一节 关于政治建设的重要命题
        一、劳动群众是力量之源
        二、党要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
        三、机关必须服从于政治
        四、工会是国家政权的蓄水池
    第二节 关于经济建设的重要命题
        一、从经济上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最靠得住的事业
        二、用资本主义创造的材料来建设社会主义
        三、整个问题在于使农民有一种经济上的刺激与动因
    第三节 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命题
        一、要抓住整条链子就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二、像爱护眼珠那样爱护专家
        三、改造小农需要花几代人的时间
第四章 列宁后期政治哲学的整体特点
    第一节 现实性与生活性兼具
        一、现实不容许忽视
        二、生活会给出答案
        三、跟随实际生活前进
    第二节 时代性与世界性并存
        一、大时代与小时代并肩存在
        二、新时代与旧时代继往开来
        三、时代之间没有一堵墙分开
    第三节 行动性与探索性同在
        一、一切都在于实践
        二、实践中难免出错
        三、进不了就退回来
    第四节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携
        一、原则需坚守
        二、策略要灵活
        三、适宜即最好
第五章 列宁后期政治哲学的历史评价
    第一节 列宁后期政治哲学的理论方位
        一、产生根源:所回答的正是贯穿政治哲学史的根本问题
        二、致思路向:所开辟的是独具特色的现实路向与实践路向
        三、主要内容:所开创的是独树一帜的政治哲学形态
    第二节 列宁后期政治哲学的现实影响
        一、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起到直接的催化作用
        二、对改革开放的实践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节 列宁后期政治哲学的当代启示
        一、领袖型政治哲学家的生成学启示
        二、开拓型政治哲学家的改革学启示
        三、实干型政治哲学家的方法论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闲居自得
博士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9)农村土地流转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2章 基本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基本理论
        2.1.1 劳动力迁移理论
        2.1.2 与土地流转相关的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研究
        2.2.2 关于土地流转的研究
        2.2.3 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相互作用的研究
第3章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现状
    3.1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3.1.1 甘肃省农村人口数量及变化
        3.1.2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就业产业分布和地域分布特征
        3.1.3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3.2 甘肃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3.2.1 甘肃省土地资源概况及农村土地产权现状
        3.2.2 甘肃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3.2.3 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
第4章 农村土地流转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4.1 土地流转对劳动力转移影响的理论分析
    4.2 农村土地流转对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甘肃省静宁县121户农户的调查数据
        4.2.1 问卷统计分析
        4.2.2 变量选择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2.3 模型设定及内生性检验
        4.2.4 回归结果分析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总结
    5.2 对策建议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的时代背景
        (二)选题的社会需求
        (三)选题的职业驱使
    二、研究意义
        (一)具有丰富发展理论的意义
        (二)具有正确指导实践的意义
        (三)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三、相关概念解读
        (一)人学的理解
        (二)模式的界定
        (三)人才培养模式解读
        (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括
    四、研究述评
        (一)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二)已有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五、研究框架及研究难重点
        (一)研究内容与框架
        (二)研究难点与重点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七、创新点和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的研究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及其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基本内涵
        (二)基本特点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社会发展性
        (一)社会存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更加丰富
        (三)人性的解放更加自由与自觉
        (四)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人的非理性情感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价值取向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三)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
    四、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体系
        (一)以和谐发展建设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二)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以劳动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目标
    五、启示:我国高职教育理念——以人为本
        (一)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要以人为本
        (二)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要以人为本
        (三)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以人为本
第二章 我国职业教育思想多元化整合与创新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及其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基本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的中国化
    二、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与创新发展
        (一)建国前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
        (二)建国后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创新发展
    三、党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近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形成
        (二)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四、党对国外职业教育思想的借鉴与发展
        (一)国外近代职业教育的率先发展
        (二)国外职业教育学习与交流的途径
        (三)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思想及模式
        (四)对国外职业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五、启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工学整合
        (一)做到工学整合
        (二)做好现代学徒制
        (三)做实知行合一
        (四)做强企业学院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实践及其人的主体性发展
    一、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启蒙与人的被压迫性
        (一)古代早期职业教育初级实践
        (二)我国古代社会职业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工具使用的压迫性”
    二、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学制形成与人的觉醒
        (一)职业教育运动的兴起
        (二)职业教育学制的建立
        (三)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百年丰碑
        (四)我国近代社会职业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主动抗争的觉醒性”
    三、党领导的职业教育实践创新与人的解放
        (一)革命根据地职业教育早期实践与人的“反‘帝封官’的斗争性”
        (二)建国初期职业教育缓慢发展与人的“计划体制的能动性”
        (三)改革开放四十年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与人的“市场经济的创造性”
    四、启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个性化发展
        (一)树立尊重的教育理念
        (二)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
        (三)打造“仙人掌”式的人才发展模式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的新发展
    一、工业化后期高职教育的新形势
        (一)工业化的“异化”与“异化”的人
        (二)“异化”是工业化社会发展的环节
        (三)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
        (四)工业化后期高职教育的新机遇
    二、新时代,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创新发展
        (一)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二)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
        (三)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观
        (四)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
    三、新时代,高职教育实践创新发展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
        (二)新时代高职教育新主题
        (三)高职教育“特高”建设新布局
        (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关键能力新内涵
        (五)新时代高职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个性发展的自由性”
    四、启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任务——立德树人
        (一)加强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
        (二)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
        (三)加强思政创新是基本要求
第五章 “人本+工学整合”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一、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与新内涵
        (二)树立以人为本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观
        (三)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四)建立“工学整合”管理体制机制
        (五)打造“双师型”队伍和加强SOF模式教学改革
        (六)优化实践选修课程
        (七)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
        (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九)健全程序质量体系
    二、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温州文化创意学院发展纪实
        (一)温州文化创意学院产生背景概括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德性+个性”办学理念
        (三)共享母体的“学园城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四)开展HWSI人才培养实践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新型工业化“新”在哪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D]. 杨玥. 浙江大学, 2021(01)
  • [2]教育进城: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农村家庭子女教育选择的社会学分析[D]. 姚慧.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3]原型思想下辽西农村住宅的模块化更新设计研究[D]. 赵丹.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5]现代性的流变: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D]. 熊亮.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6]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研究[D]. 邓文勇. 天津大学, 2020(01)
  • [7]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引论[D]. 武潇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对策研究[D]. 刘淑真. 河北工业大学, 2019
  • [9]农村土地流转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D]. 王琦.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10]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D]. 吴同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新型工业化的“新”在哪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