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面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机遇与挑战

自信面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机遇与挑战

一、满怀信心迎接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机遇与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胡杨[1](2021)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文中指出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育人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育人载体,依托相应的媒介,通过有效的育人途径使大学生在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认知红色文化资源并积极内化红色精神和红色优良传统,继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外化成高尚行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唤醒人民群众心中的“红色记忆”;从大学生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助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高校间也积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取得了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率不断提高,部分校园的红色文化氛围渐显浓郁,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话语空间也更为宽广等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敏锐地洞察到国外不良思潮、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新媒体中的不良言论等环体层面的宏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冲击,以及育人主体过分强调理论灌输,缺乏体验、感悟式的实践教育,脱离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育人实践等方法技术和育人主客体的个人原因等微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消解。宏观和微观因素合力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过程中具实存在的利用主体、主题、方式、动力和评价层面的问题。它们都是高校进一步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的障碍。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要想取得成效,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育人评价体系,学理性地探讨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现实设立依据、开展评价工作的现实困境等范畴。只有适时精准地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工作,才能够及时观察和搜集育人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靶向,助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开展。行之有效的路径是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要有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价值,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积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建构起良性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话语,拓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传播媒介,倡导大学生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自我教育,打造起“六位一体”的新型育人格局,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提高。与此同时,建构和完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有助于避免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陷入低效、无效的境地,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必须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设立起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加强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优化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李晓霞[2](2021)在《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内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加强自身思想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科学化的关键是在把握和运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并完善其内部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使党内集中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更加符合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使党内集中教育呈现出科学发展的过程与状态。提出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这个问题,不是对以往党的思想建设经验和成效的否定,而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们党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发生重大转变,给我们党与时俱进增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持续提升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科学化水平就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论文遵循“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这一总的逻辑理路展开。在研究过程中以对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基本概念和本质的把握为基础,围绕“如何提升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水平”这一基本问题,搭建了以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和理论教育思想为核心的理论框架,回顾了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历史进程,总结了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水平提升的时代必然性,力图探寻新时代持续提升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水平的主要路径。本论文的正文总共包含五个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的理论阐释。本部分内容旨在解决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依据是什么”“本质是什么”“意义是什么”的前提性问题。本文认为,在理论依据方面,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和理论教育思想是党内集中教育的理论源泉。在本质和特征方面,促进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的先决条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关键是把握和运用规律,落脚点是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还具有动态性、系统性、长期性等基本特征。在现实意义方面,促进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有助于提升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有助于筑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助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助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第二部分,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历史进程。本部分内容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共计22次的党内集中教育,从背景、目标、内容、形式、过程、成效、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试图回答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从哪里起步”“经历了什么样发展”的问题。本文认为,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起步于思想建党基本原则的确立,历经了奠基与开创、继承与曲折、创新与发展、完善与深化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三部分,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历史经验。本部分内容总结了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基本经验,试图回答我们党在推进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经验和规律”的问题。本文认为,党内集中教育的本质和特征是“贯彻思想建党方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根本追求是“推动党的自我革命,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坚持实事求是,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成效检验的方法和标准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树立实践检验的根本准则”;根本保证和重要保障是“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第四部分,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水平提升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本部分内容立足国情、党情、世情的新变化,从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推进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发展“是否必要”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推进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能够为我们党统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提供重要思想保证,能够为我们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建新布局提供重要抓手,能够为我们党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强大精神支撑。第五部分,守正创新:持续提升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水平。本部分内容从优化和完善党内集中教育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出发,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向何处去”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要在新形势下持续提升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水平,就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准确把握党的思想建设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定位,以认清党内集中教育的历史方位;优化内容体系,以丰富党内集中教育的内容结构;健全体制机制,以规范党内集中教育的过程管理;创新方式方法,以拓展党内集中教育的开展形式;构建评价体系,以加强党内集中教育的成效评估。总之,要持续提升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水平,就要在准确把握党的思想建设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提升党内集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推动党的自我革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

骞真[3](2021)在《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文中研究指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无非是一部随着交往而展开一系列活动的历史。从早期氏族社会的形成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交往始终是个体群体化和群体社会化的主要演进方式。面对全球一体化和大工业文明造成的技术理性、价值理性等不合理的合理性,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着名的“交往行为理论”,试图用合理和规范的交往方式达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目的。然而由于缺乏现实的“武器的批判”,理论最终也不可避免得沦为历史的尘埃。当今世界虽不同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但交往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依然灼目:国际秩序中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断威胁他国的独立与主权;恐怖主义、领土纷争、民族矛盾等安全性问题时刻挑战着“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发展中国家谋求自身经济转型时难以避免地会造成民族主体性削弱、产业升级乏力、增长停滞不前等经济现象;意识形态、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等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大国之间博弈的关键;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物多样破坏等生态性问题逐渐演化为全人类共同的挑战,交往理论亟需新的时代转向。交往理论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和探索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方法之一。虽未形成独立的着作,但“交往”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思想之中,甚至在晚年的着作中马克思也多次提及交往的概念。作为一种历时性理论资源,交往在不同的语境中都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分别体现着人与社会的结构、组织方式等基本构成。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下,考察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他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社会关系的理论前提,更是他构建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规范性价值基础,这三点共同构成了理解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以实践为纽带,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基础上,完成了对以往交往理论的继承与超越,创立了具有科学性的唯物史观义交往理论,从而打开了认识和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新世界大门。受传统教科书影响,国内曾一度认为马克思不存在交往理论。作为马克思解读社会历史的三个基本概念:经济因素、阶级分析和交往,以往的研究成果主要在前两者,而对交往的研究明显不够。实际上,马克思在构建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时,十分注重交往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和旧的分工,交往才会摆脱异化的状态,从而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只有在这一前提下,世界历史中的个人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人,共产主义才可以最终实现。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不仅是深刻剖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理论武器,更是解开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发展的新方位,全面把握其理论的重要价值,从而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本文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问题分析、文本解读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当今社会关系中仍旧存在的五种类型的交往问题进行科学的划分与总结,并进一步指出该问题的现实意义与当代发展方向。论文的结构突破了传统的梳理式研究模式,以问题陈列与理论梳理相结合的方式,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语境出发,力图把握从文本的部分剖析到理论的整体构建、从表象的社会观察到背后的原理总结、从问题的现实发现到意义的深层阐发,以便帮助我们在学习与探索马克思交往这一问题中找到解决当今交往问题的最佳方案。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理论研究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阐述理论本身,还在于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现存的社会问题。马克思交往理论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承载着马克思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未来社会的构想等多重因素的复杂心路历程。其中,物质生产、需求、现实的人都是其交往理论的重要构成因素。因此,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研究必须站在历史与时代、理论与实践、逻辑与思想的多重视角,方可全面把握其理论的真正内涵。全文可分为六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全文的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做一个大致的介绍。第二部分是交往理论的相关概述,分别对交往概念以及相关内容进行初步的分析。第三部分对马克思交往理论作一个历史性梳理与文本性还原,力图以文本解读的方式还原理论的真实面貌。第四部分在前文基础上对马克思交往理论进行一般的抽象和概括,其中包括理论的历史演化、理论构建、辩证特征三个方面。第五部分则对马克思交往理论进行了一个综合的评价。第六部分着重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当代交往的新理念,论证了马克思交往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

秦冰馥[4](2021)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蕴含着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面对这样一份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宝藏,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以宏大的战略视野统筹谋划,先后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重要文件,进一步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明确要求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并贯穿于国民教育各个阶段、各个领域。由此可见,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意义,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意,更是传承民族精神血脉,汲取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支撑。因此,本文立足当今时代背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主题。本文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规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按照凝练研究主题、开展前提性分析、考察历史进程、归纳时代要求、探索创新实践路径模式的思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根铸魂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为二者相通相融的逻辑起点,从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辩证统一、共生共进关系视角出发,分别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基本脉络、思想精华与时代价值(第一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二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过程与经验启示(第三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诉求(第四章)、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第五章)五个方面展开讨论。引言部分。主要对本文选题的缘由进行分析,指明研究目的,并提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一章主要提炼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厚育人资源。从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入手,梳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与基本走向,总结归纳了其中包含的丰富历史遗产。进而着重深入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赓续延传中所展现出的生生不息的延续性、经世致用的务实性、革故鼎新的创新性、重人轻神的人文性、和崇德尚善的伦理性等突出特征,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民惟邦本”“天下大同”核心思想理念,以及注重整体、辩证、历史的思维品格。最后,总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后续几个章节的讨论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出发,分析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与可行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品质与紧密关系使融入具有充分的可能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自觉选择、使命追求使融入具有迫切的必要性;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的维度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民族历史文化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这就在总体上廓清了两者相互促进的正向关系。第三章围绕历史维度,梳理总结了自党成立以来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曲折历程,通过考察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辩证态度和鲜明立场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进程,总结了历史实践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立足新时代背景的融入,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紧扣“生命线”定位,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化人的积极效能。第四章从现实维度出发,在分析已经取得的成绩与现实中存在的不足基础上,审视“两个大局”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与历史机遇。进而,从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分析提出了实现融入必须聚焦教育根本问题,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双创”原则为实践指南;立足主阵地、主渠道,科学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的必然要求,从而明确了创新融入实践应把握和努力的前进方向。第五章主要从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维度出发,结合当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相关领域和主要内容,从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队伍建设等方面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依托“大思政”工作格局尝试构建了融入的创新实践模式。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独特的思想精华、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和载道铸魂功能。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紧密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探索完善中华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的有效路径与模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增强当代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支撑。

周茜[5](2021)在《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和总纲,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政治建设高度重视,就如何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在多个场合多次讲话中,常用到“首位”、“第一”、“统领”这些词语,凸显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深刻,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如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一重大问题。并特别强调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鲜明的政治属性,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根本点、关键点。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研究,是新形势下党建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对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持续推动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缔造过程中,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明确提出过党的政治立场、政治目标和政治要求等光辉的思想理论,是共产党人政治建设思想的理论源头。列宁在创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指导俄国革命、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党建思想,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注重党的政治建设,从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到1945年党的七大提出的“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从建国后毛泽东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的强调,都表明政治建党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这构成了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形成的历史依据。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也是在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国内外政党建设经验教训和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实践经验、科学回答为什么加强和怎样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等实践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政治关乎根本,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如果不抓好党的政治建设或偏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因此,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要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保持政治清醒,既要把人民立场作为自觉的立场追求,又要将其作为现实的工作取向,确立正确处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根本态度与方法。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做人底线,营造优良政治生态,形成正气弘扬的大气候。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体现了辩证思维,在党的建设实践中,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和把握党的建设规律的重大成果,是对实践创新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中国共产党对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一以贯之的,既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起点,也是我们党开展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地位和统领作用,正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时代表现。在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论述中,表现出对群体主体和个人主体政治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强调对党组织政治功能的突出、对国家机关政治属性的彰显以及党员干部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将唯物辩证法贯穿始终,使其显示出独特的特征,实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统领性与整体性的统一、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党的自我革命与推动社会革命的统一。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方向,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行动指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推器;从国际大历史视角来看,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探索也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有利于各国政党在比较鉴别中认识自身的长短优劣,有利于加强沟通交流,学习借鉴。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路径和方法,既是贯彻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要着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升网上作战能力、批判错误思潮以及发挥制度保障。唯此,才能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向前。

李智利[6](2021)在《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革命性的理论品格,是一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力量源泉和重要法宝。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深入研究发扬党的斗争精神问题,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发扬党的斗争精神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永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学说的坚持和传承,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届主要领导人关于永葆党的斗争精神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实践的凝练和升华。立足新时代,着眼于新的国内外形势,充分发扬和践行党的斗争精神于党、人民、国家、民族乃至世界而言都有其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面临的多层次的困难与挑战对党的斗争精神的发扬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阻滞效应,严重妨碍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敢于斗争精神的传承和善于斗争能力的发挥。当前,为有效克服影响党的斗争精神发扬的阻滞因素,亟需从斗争的方向、意识、意志、艺术和能力等方面构建起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体系框架,为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断夺取斗争的新胜利提供精神指引和行动指南。

刘倩[7](2020)在《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70年代末,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两场轰轰烈烈的解放运动,一场是思想领域的解放,即从当时封闭、僵化的思想桎梏中脱离出来,重新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另一场是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即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笔者以为,由邓小平领导的这两场改革和运动产生了极为深远的意义与影响。首先,在“人事实上应当如何生活”的马基雅维利式的忧患意识的感召下,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重大历史转折,拉开了中国现代性发育的大幕,从此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其次,思想解放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与环境,为我国经济改革与现代化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更重要在于,其与这场经济改革之间形成了一股特殊的张力,指出了人的文化、人的思想与人的价值的建设问题的迫切性。这一点,与中国着名思想家唐君毅于上世纪70年代所发出的,通过对人文思想的重建反哺政治经济的呼唤一脉相承。因此,在这一历史转折所引发的中国现代性发育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研究与探析,在以下双重维度上彰显了其存在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一是从反思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至今所显示的特点和历史质料的存在,以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整个世界历史发展中所具有的不间断的历史进步性这两个方面,对马尔库塞的精神财富进行重新考察与评估;二是不仅仅依赖于文化哲学批判的单一视角,而是站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批判逻辑的高度对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进行评价,借鉴其所反映的“人文精神之沦丧”的国际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的现代性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资源与研究问题,从而实现真正的“人文主义之政治经济”。围绕“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马克思思想遗产的轴心原则,本文旨在系统性地探析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主要通过以下六个部分进行阐述。导论部分揭示了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预设。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尔库塞的理论研究成果汗牛充栋,比如将其归结为一种由卢卡奇等人开辟的文化批判,一种针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支配原则的压抑性批判,以及一种反思技术文明的生产性破坏的技术理性批判等等。本文认为,虽然这些批判有其各自的阐释特点,但并没有全面地、深刻地把握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要义,也即没有揭示其与马克思理论的内在本质之间的关联,这一关联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本文认为,一方面,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在以下三个方面延续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首先,它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相统一的哲学道统;其次,它一脉相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市民社会——国家”的批判逻辑;再次,作为一种针对社会各界面的总体性批判,它深刻反映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具有的社会复杂系统的批判功能。另一方面,在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中轴坐标的前提下,对社会历史重大思潮的高度敏感又使得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发展出与前者截然不同的鲜明特征,包括哲学追问的主题和话语的不同,批判逻辑的路径不同,对异化问题的理解不同,对阶级分析的读解不同,以及所借助的批判工具不同。导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本质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主题的当下延续和问题域的不同转换。第一章梳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动因。他一生经历了20世纪许多重大社会事件,其理论思想的生发与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俄国和德国革命的时代背景,促使马尔库塞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发生兴趣,试图为无产阶级革命在革命时机成熟、条件具备之际却没能取得真正胜利的问题寻找理论上的解释。这一时期,马尔库塞的三篇重要论文《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具体哲学》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基础》,显示了他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底板,融合当代各种理论思潮,阐释人类生存境遇的最初尝试。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特殊历史现实使马尔库塞对法西斯主义的起源做了深入剖析。他认为极权主义是适应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产物,为抵御资本主义内在危机以及对该危机的各种反抗与革命提供了保障。通过对极权主义的批判,他呼唤着一种不同于传统理论的社会批判理论,它以唯物史观和辩证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宗旨,强调对现存秩序的彻底的批判、否定与超越。最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进入到“后工业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换方式与审美方式等方面的剧烈变化带来了资本与精神对立的新形式,从暴力冲突转向了对心理能量的压抑,引导马尔库塞转向了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试图通过对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理论的融合探寻这一阶段的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新特征。第二章阐释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第一个层次,即对经济界面的本质抽象。针对后工业社会全新的历史世俗基础,马尔库塞以经济现实为切入点,对纷繁杂芜的经济现象的新趋势和新发展进行了深刻剖析,并由此抽象出三个本质特征:1、消费社会。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社会的剧变之一,乃是马克思时代的生产与消费的辩证统一关系转变成了消费对生产的牵引和驱动。消费成为一种主导的社会存在方式,其心理学逻辑预设从“内心世界的禁欲主义”变成了力比多释放的函数,消费异化的秘密则在于“虚假需要”对真实需要的替代。2、高度垄断的资本及其技术化趋势。消费之所以成为经济本体的重要范畴,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来自于高度垄断以及高度技术化资本构成的本质。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到高度发达阶段。作为这一转折的结果,垄断资本的运行方式相应发生改变,一方面是从帝国主义时期的海外殖民地转变为跨国公司,另一方面诞生了高端技术资本,即形成了以资本逻辑为驱动的技术逻辑,它通过建立起一套高度理性与权宜的生活系统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支配与操纵。3、剩余价值的新模式。马尔库塞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度垄断及其高度技术化的资本逻辑的运行下,马克思意义上的剩余价值已经转变为“剩余意识”。它体现了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型所导致的资本扩大化的剥削问题,表明剥削不仅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而是遍及其他一切领域的空间,深刻显示出人类解放所面临的新障碍与新困难。第三章探讨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第二个层次:政治形式的新变化。马尔库塞对后工业社会经济界面新趋势的分析不单单反映了其经济领域的本质特征,更同时显示了政治领域的新变化,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是从经济利益向政治利益的嬗变。第一个政治新形式是利益高度集中、权力高度垄断。资本逻辑的政治权力借助消费意识形态进行政治思想灌输与社会潜意识操控,通过技术理性、资本逻辑与政治理性的共谋构建起一种新“极权主义”。面对这一新的“意义之网”,剩余意识的生产与再生产运动表现出二律背反的矛盾本质:一方面,它为发达工业文明维系其自身的剥削与控制的机制提供动力,另一方面,这种动力同时又对一种新“革命主体”的萌芽起到了催化作用。第二个政治新形式是革命概念的新内涵。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对立面一体化的背景下,马克思的革命概念的涵义从贫困和匮乏的暴力革命转变为由丰裕社会和过剩体制所导致的危机,由此终结了马克思主义对乌托邦的禁忌,革命变成如何在重构技术的前提下建立一个与现存完全不同质的非压抑性社会。第三个政治新形式是新“革命主体”。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物化趋势日渐加剧,传统的革命主体正在淡去,因而只有对现存秩序的彻底“大拒绝”,才能够为新的“革命主体”的孕育提供生长空间。马尔库塞认为,新“革命主体”就是那些在资本主义一体化趋势中艰难地生存着的边缘团体与少数派,他们本身的存在就意味着一种人类自治的新形式的可能。第四章揭示了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最后一个层次:物质丰裕与精神匮乏,展现了从经济批判到政治批判再到哲学批判的内在逻辑联系。其哲学追问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社会。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富裕社会的内在本质是一个矛盾冲突高度累积的社会,物质充裕带来的享乐与满足同时隐含着形形色色的痛苦与匮乏。这是因为人被裹挟进彻底由物欲宰制的单维界面,而精神向度的需要被压抑和剥夺了。对这一重大现实遭遇所带来的人类命运的深层忧虑与关怀,成为贯穿马尔库塞毕生研究的宏大主题。第二,“爱欲与文明”。对晚期资本主义“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社会的本质的揭示,提出了人类如何实现真正的自由与解放的问题。马尔库塞认为,现实的革命问题不再体现为暴力的革命冲突与阶级斗争,而是显现为种种心理层面与文化维度的矛盾与冲突。所以,自由和解放首先意味着需要释放和升华由晚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压抑的心理能量,也即呼唤爱欲与文明在新时代的辩证统一。由此才能够塑造一种“新类型的人”,追求一种“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更加理想的社会形态。第三,审美救赎。马尔库塞晚年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美学境界,特别强调对美学意义上的哲学升华及其价值的完整追求。但他的美学具有比单纯的审美艺术更深层的内涵,即将整个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作为哲学升华的一种质料进行艺术加工,从而使其焕发出新的人性的光辉,是其政治经济学批判最高意境的显现。第五章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评价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作用与意义,另一个是试图分析其所存在的不足与缺憾。本文认为,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值得肯定的地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向20世纪版本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过渡的标志性人物之一,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为这一过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第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有着强烈的“追求行动哲学”的特征,始终以追求人类自由与解放的全面复归为旨向,密切关注当代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的发展,具有强烈的精神意向性。第三,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拓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研究视域,为中国的现代性发育与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与思考的理论资源与理论启示。同时,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资本与精神的关系的分析缺乏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系统性与深刻性,二是仅仅揭示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危机与冲突的特征,但未能深入把握资本在当代对人的精神“再次异化”的实质。所以,对他的精神遗产需要批判性地继承。总之,通过探析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本研究主要解决了以下三个重大问题:一是丰富了现有的马尔库塞学术研究成果,为填补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考察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空白做出有限的尝试。同时,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个轴心重释马尔库塞的理论思想,开创了马尔库塞理论研究的新路径与新内容,扩展了国内学术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视域。二是通过将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置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中查审,补充与完善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史研究的学术链条,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素材。三是对一直以来伴随中国现代性进程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问题,即如何平衡物质利益的解放与感性精神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积极探索,从而为中国下一步的现代性发育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与理论问题。

欧阳秀敏[8](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应当顺应新时代发展变化而需要深入探析的“新课题”。说它“老”,因为从本质上看,中国共产党自孕育与诞生以来就已顺应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需要,逐步探索并不断丰富着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活动。说它“新”,是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时代新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新时代命题的提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价值定位、对象特征、领域载体、实践目标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因此,如何基于守正创新的原则,处理好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中“变”与“不变”的关联问题?如何围绕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使命和新要求,把牢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如何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自信与践行?如何立足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特征与成才需要,以革命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创新助力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从而真正培养出既堪担为人民谋幸福、民族谋复兴之大任,又具有国际情怀的时代新人?这些显然都是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都具有理论解析的必要性和实践探索的紧迫性。从本质上看,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应当在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两大目标的基础上,解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此,研究需从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实践、现实境况、实践目标、特征原则和实施路径等方面加以阐释。在理论基础上,文章利用发生学的研究方法,从源头上探索了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教育思想和列宁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的理论品格、核心要义和价值旨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梳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论述。由此,以理论的一脉相承性和时代创新性为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奠定坚实的论证基础。在历史实践上,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坚持以革命文化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的主要做法,为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在现状分析上,文章在对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认知、认同、自信、践行以及具体的教育情况展开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并提出了其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基于此,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因分析。在路径建构上,文章基于“时移备变”的理念,在探析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目标、特征、原则的前提下,明晰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运行机理,进而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强调要通过打造革命文化教育的“全课程”育人体系、“多样式”实践平台和“常态化”发展模式,构建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具体路径。总而言之,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是一项融合着“古”与“今”、“内”与“外”、“魂”与“体”、“显”与“隐”、“主”与“次”、“旧”与“新”等辩证逻辑的系统性工程,这一工程对于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积极融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和为人类谋发展的时代性诉求和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践性需要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是既能够彰显时代价值,又极有必要在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析的新时代的“新课题”。

焦银平[9](2020)在《晚年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起初,马克思将研究的重点和视角主要投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且,他对于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初始语境。在此,马克思实现了哲学向现实的转化,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结论,初步揭示了社会矛盾的对立运动。随后,马克思通过从现实个人的角度出发,通过生产、分工、所有制交往形式等方面的阐明,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发展趋势。为了更加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命运,马克思也不断地进行着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这部分的理论批判与建构,都为晚年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历史转向世界历史,东方社会不断走向世界历史舞台;随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东方社会的社会发展前景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联系日益密切。此时,马克思基于实现人类解放的价值追求,一如既往地关注着世界革命形势的发展状况。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巴黎公社这次不成熟的尝试最终走向失败,马克思期待已久的社会革命暂时在西方国家并不具备使其发生的具体条件。于是,马克思试图通过研究东方社会找出另一种可能,面对俄国等落后的东方社会,马克思基于科学的分析和研究重新燃起了革命的希望。马克思通过查找、研究大量资料并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在多次书信往来及手稿中对以俄国、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东方社会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对其发展方向作了预判和估计,特别指出了俄国具有实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从社会主义革命东移,到俄国、中国等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不同于西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但是,由于晚年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本身的复杂性以及部分主观因素的影响,关于晚年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解误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方法原则是走出相关理论误区的重要前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和研究晚年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不仅有助于厘清马克思主义的东方逻辑、深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认识,而且有利于坚定新时代条件下中国道路自信、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以促进全球交往理性的重塑。总之,这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表现,也是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过程。历史表明,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任鹏[10](2019)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表明尽管称谓不同,但群众从来就有。不管是中国古代群众附庸愚昧的定位,还是西方视域的乌合之众,群众都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直到进入马克思主义视野。唯物史观的创立,理顺了群众的世界,群众也获得了正本清源和本真解蔽。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唯物史观的理论支柱,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科学看待群众地位和作用,并正确处理与群众关系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和形成轨迹,其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伴随着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在历经“关注群众”、“走近群众”并最终“走进群众”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作为“现实的历史的人”,人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因此,人不仅有自然的关系,更表现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动物,人需要对关系相对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看法,涉及到“群众”这个群体的就是群众观问题。总体上,群众观是有关群众问题的世界观,是对群众相关问题稳定、连贯和系统的追问与思考而形成的关于群众的地位、作用等的总看法和基本观点,是哲学世界观在群众世界的具体体现。时代的问题往往会表现为“群众的问题”,对群众世界的追问与思考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于哲学立场的差异,群众观也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意义之别。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之前,历史唯心主义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思想,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实践的科学内涵,大多数思想家把历史的发展诉诸于“英雄”之流,从而以一种唯心史观的迷雾抹杀了群众的真正地位和作用。早在1844年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青年马克思表达了对于德国现状不满:“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同时,他提出了“实践”的解决方案——“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既然是对德国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抗,它就不会专注于自身,而会专注于课题,这种课题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实践。”显然,像黑格尔那样的唯心主义大师不可能是实践的真正主体,实践主体只能是理论所掌握的群众。正如《导言》中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里,马克思确立了实践的意义,思想不再局限于纯粹的思辨,而是融入社会实践。也首次确立了群众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在实践中的伟大作用,初步奠定了唯物主义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系列着述中,进一步阐明了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财富的创造者的思想;揭示了人民群众的自我解放及解放道路;论证了人民群众与政党的关系、无产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以及世界范围内民众的大联合等重大群众理论和现实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阐释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扬弃西方传统群众观而创立的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经过普列汉诺夫等人的初步尝试,列宁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俄国化,形成了列宁群众观,并助力开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这一进程中,毛泽东确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内核,邓小平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观的坚实基础,江泽民胡锦涛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观,习近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观的新境界。作为马克思主义怎么“看”群众、如何“待”群众的实践思考和理论总结,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由群众主体论、群众力论、群众关系论、群众工作论、群众标准论构成的严密逻辑体系。与黑格尔等人排除群众来建立思想体系进而解释世界不同,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以实践为基础建立自己的历史哲学体系,聚焦群众的世界,确立起群众的主体地位,揭示出马克思主义怎么“看”群众的逻辑。群众是“对象性”活动的能动主体,并在“对象性”活动中释放和表现出群众的主体性,其基本表现为群众的认识力、实践力、审美力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整体的群众力。正是在群众力物化和实现的过程中,形成了近代以来社会历史特有的政党关系。依据主体间性原则,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考察了群众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群众关系的理论。于此相关,由“看”群众决定并反映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待”群众的问题,即“群众工作”的理论应运而生。同时,回应群众对群众工作的评价,马克思主义把外在的群众评价转化为群众观内在的群众标准的问题,并建立其群众标准的理论。至此,形成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因此,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依然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价值。从理论视域讲,不仅有利于批判唯心主义思潮对唯物史观的解构,有利于群众时代群众话语体系的构建,更有利于深化对新思想价值精髓的理解。从实践角度看,不仅有助于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也有助于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同时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二、满怀信心迎接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机遇与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满怀信心迎接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机遇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对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育人与红色文化资源
    第一节 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与价值
        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二节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概述
        一、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内涵廓定
        二、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构成要素
        三、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特征阐释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性
    第三节 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育人的时代价值
        一、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宝贵资源
        二、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素材
        三、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养分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实现资源传承的重要途径
第二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依据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依据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基础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借鉴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实依据
        一、充实高校育人内容的现实需要
        二、拓宽高校育人方式的客观要求
        三、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依托
        四、提升高校育人价值的优秀载体
第三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调查分析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调查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分析与评介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成效
        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认同感提升
        二、部分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渐显浓郁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的空间得到拓展
第四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体问题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题问题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方式问题
        四、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动力问题
        五、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问题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宏观原因阐释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微观原因辨析
第五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原则和评价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原则
        一、共建共享: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及育人的合力
        二、实事求是:还原红色史实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
        三、以生为本:关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诉求
        四、知行合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适时衔接
        五、灵活多样: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同步开展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原则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指标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方法
        四、高校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评价的依据
第六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及保障体系建构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
        一、理性升华: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二、情感激发:红色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三、氛围营造: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四、话语更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话语建构中的有效运用
        五、新型平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传播媒介中的有效运用
        六、自主探究:培育大学生自主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能力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建构
        一、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
        二、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
        三、加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
        四、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
        五、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
        六、优化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环境
结语
    一、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
    二、形成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合力
    三、建构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的“和合共生”
    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附录: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党内集中教育
        (二)科学与科学化
        (三)党的建设科学化
        (四)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的理论概述
    一、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加强科学理论武装的思想与实践
        (二)列宁关于加强科学理论武装的思想与实践
        (三)斯大林关于加强科学理论武装的思想与实践
    二、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的主要内涵
        (二)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的基本特征
    三、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
        (二)有助于筑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三)有助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有助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
第二章 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历史进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奠基与开创
        (一)思想建党基本原则的确立
        (二)“运动式”整风整党模式的创立和实践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内集中教育的继承与曲折
        (一)整风整党运动与中心工作两结合两促进
        (二)整风整党运动发生转折并偏离正确方向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创新与发展
        (一)整风整党运动优良传统的全面恢复
        (二)以正面教育为主的“活动式”集中教育的创新发展
        (三)通过建章立制规范集中教育过程管理的全面探索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完善与深化
        (一)以融入经常为目的的“主题式”学习教育的逐步完善
        (二)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融合发展机制的持续深化
第三章 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探索的历史经验
    一、本质特征:贯彻思想建党方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一)贯彻思想建党方针是党内集中教育的根本特征
        (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是党内集中教育的鲜明本质
    二、价值旨归:推动党的自我革命,践行党的初心使命
        (一)推动党的自我革命是党内教育活动的直接目的
        (二)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是党内集中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原则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四、成效检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树立实践检验的根本准则
        (一)发扬党内外民主,坚持由人民来评价的基本原则
        (二)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检验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
    五、根本保证:坚持党中央正确领导,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一)党的领导为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二)正确政治路线为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提供基本遵循
        (三)制度建设为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提供根本保障
第四章 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水平提升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国内局势的需要
        (一)能够为我们党统筹推进国内局势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二)帮助我们党统筹国内局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建新布局的需要
        (一)能够为我们党深入推进党建新布局提供重要抓手
        (二)助力我们党推进党建新布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的需要
        (一)能够为我们党应对世界变局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二)辅助我们党应对世界变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五章 守正创新:持续提升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水平
    一、明确目标定位,认清党内集中教育的历史方位
        (一)明确目标定位的重要意义
        (二)明确目标定位的主要依据
        (三)明确目标定位的主要切入点
    二、优化内容体系,丰富党内集中教育的内容结构
        (一)优化内容体系的重要意义
        (二)优化内容体系的基本原则
        (三)优化内容体系的主要着力点
    三、健全体制机制,规范党内集中教育的过程管理
        (一)健全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健全体制机制的基本原则
        (三)健全体制机制的主要方向
    四、创新方式方法,拓展党内集中教育的开展形式
        (一)加强方式方法创新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方式方法创新的基本原则
        (三)加强方式方法创新的主要抓手
    五、构建评价体系,加强党内集中教育的成效评估
        (一)构建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二)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三)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3)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重难点
        (二)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问题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历史渊源
        (一)古代西方哲学交往观
        (二)英国经验哲学交往观
        (三)法国启蒙主义交往观
        (四)德国古典哲学交往观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最广泛的意义”
        (一)交往范畴的界定
        (二)交往与生产关系的辨析
        (三)交往相关性范畴的理解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社会机理
        (一)交往是社会产生的重要前提
        (二)交往是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交往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实现途径
    注释
第三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生成脉络
    一、早期探索:从“天上的云雾”到“尘世的生活”
        (一)人与自然的交往:《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意志
        (二)人与社会的交往:《莱茵报》时期的社会实践
        (三)交往关系的产生:《巴黎手稿》中的劳动异化理论
        (四)交往关系的异化:《穆勒摘要》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二、中期考察:“新世界观”视域中的交往理论
        (一)实践中的交往关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二)实践中的交往的人——《德意志意识形态》
        (三)交往中的社会产物——《致安年科夫的信》
        (四)交往中的阶级划分——《共产党宣言》
    三、晚期审理:社会不平等的交往关系
        (一)商品拜物教——《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
        (二)虚幻的社会关系——《资本论》
    注释
第四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容阐释
    一、不同历史形态下交往的衍生样式
        (一)渔猎社会形态下的交往形式及特征
        (二)农业社会形态下的交往形式及特征
        (三)工业社会形态下的交往形式及特征
        (四)信息社会形态下的交往形式及特征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唯物史观建构模型
        (一)交往与人
        (二)交往与生产
        (三)交往与需要
        (四)交往与交换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辩证特征
        (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二)实践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
        (三)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
        (四)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注释
第五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述评
    一、认识领域:主体间性问题的双重整合
        (一)从个人的交往到交往的个人
        (二)从交往的社会到社会的交往
    二、方法指南: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
        (一)交往理论哲学范式的式微
        (二)交往实践哲学范式的崛起
    三、现实批判:两种不同制度间的交往
        (一)资本主义交往的理性审视
        (二)社会主义交往的科学审理
    四、未来构想:人类的自由与解放
        (一)面向过去的反思——世界历史
        (二)面向未来的建构——共产主义
    注释
第六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发展
    一、当代交往关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政治:完美世界的“暗流”
        (二)安全:和平上空的“乌云”
        (三)经济:中等收入的“陷阱”
        (四)文化:话语领域的“围城”
        (五)生态:自然法则的“黑洞”
    二、一种新的交往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政治: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
        (二)安全: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三)经济: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四)文化: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五)生态: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跨越:“认识-实践-认识”的二次飞跃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目标:“自然-人-社会”的和谐互动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诉求:“真-善-美”的辩证统一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旨归: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资源与时代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走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特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血脉
        (二)熔铸和培育时代精神的沃土
        (三)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智慧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兼具开放性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间的紧密关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提升文化涵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
        (二)推动文化传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选择
        (三)增强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追求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逻辑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曲折发展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逐步深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总结
        (一)坚持党的领导延续中华民族千年文脉
        (二)坚持马克主义指导地位厚植民族根基
        (三)把握“生命线”释放文化培根铸魂效能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诉求
    一、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机遇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挑战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机遇
    三、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聚焦教育根本问题,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
        (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双创”原则为实践指南
        (三)立足思政阵地渠道,科学制定融入基本思路
第五章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
    一、立足内在规律把握实践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三)显性融入与隐性融入相统一
    二、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创新融入路径
        (一)融入理论武装夯实青年学生思想成长成熟的文化基石
        (二)融入学科教学促进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统一
        (三)融入日常教育丰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与实践
        (四)融入队伍建设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坚实保障
    三、依托“大思政”工作格局创新融入的实践模式
        (一)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推进传统文化有效融入
        (二)衔接主渠道与主阵地提高育人化人的实效性
        (三)运用“互联网+”模式加强线上文化浸润与引领
        (四)构建文化传承的学校、家庭、社会多维支撑
        (五)建立动态反馈机制促进融入的质效不断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5)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历史逻辑
    第四节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现实依据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党的政治建设的地位作用
    第二节 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第三节 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路径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方法与特质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方法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特质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继承和创新
    第二节 党的政治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推器
    第四节 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第五章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实践要求
    第一节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第二节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第三节 提升网上作战能力
    第四节 抵制错误思潮袭扰
    第五节 发挥制度保障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依据及意义
        (一) 研究依据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价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评价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创新之处
        (二) 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理论基础
    一、新时代党的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 党的斗争精神基本内涵的演进
        (二) 新时代党的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
    二、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永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的思想
        (二) 列宁关于永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的思想
        (三) 中国共产党历届主要领导人关于永葆斗争精神的思想
第二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必要性
    一、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内在要求
        (一) 坚定全面从严治党决心信心的内在要求
        (二)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内在要求
    二、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保证
        (一)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保证
        (二)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根本保证
    三、防范化解国内各种风险与挑战的现实需要
        (一) 化解国内各种风险的现实需要
        (二) 化解国内各种挑战的现实需要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一) 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必然选择
        (二) 克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阻力的必然选择
    五、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保障
        (一) 抵制西方霸权主义的坚实保障
        (二) 共同应对全球问题的坚实保障
第三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阻滞因素
    一、生活条件的优越性产生的消极影响
        (一) 长期处于和平的环境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影响
        (二) 生活条件的显着改善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影响
    二、市场经济的功利性构成的主要挑战
        (一) 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对斗争精神发扬的挑战
        (二) 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对斗争精神发扬的挑战
    三、国内各项任务的艰巨性引起的重大考验
        (一) 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对斗争精神发扬的考验
        (二) 维护稳定的艰巨任务对斗争精神发扬的考验
    四、党内突出问题的严峻性造成的严重危害
        (一) “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危害
        (二) “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危害
    五、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带来的巨大冲击
        (一) 西方社会思潮的入侵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冲击
        (二) 西方文化霸权的推行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冲击
第四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政治意识,把准斗争方向
        (一)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二) 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三) 坚定“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
    二、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斗争意识
        (一)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
        (二) 加强对“四史”的学习
        (三) 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
    三、勇于自我锻造,锤炼斗争意志
        (一) 培养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
        (二) 培养临危不乱的气魄
        (三) 培养长期斗争的毅力
    四、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
        (一) 善于把握斗争形势
        (二) 善于掌握斗争规律
        (三) 善于调整斗争策略
    五、加强实践淬炼,提升斗争能力
        (一) 在斗争实践中主动担当作为
        (二) 在斗争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三) 在斗争实践中进行自我改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看待马尔库塞的精神遗产?
        二、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逻辑框架
        三、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简单述评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创新点与研究方法分析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动因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革命的忧患意识
        一、垄断资本主义、战争与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二、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遗憾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基础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社会批判理论的源起
        一、法西斯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哲学与社会批判理论
        三、重建“理性”与“革命”的辩证原理
    第三节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初探
        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
        二、“新”工人阶级的壮大
        三、从暴力革命的外部冲突到心理能量的内部压抑
第二章 经济界面的本质抽象
    第一节 消费社会
        一、消费社会: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新成就
        二、消费的心理学逻辑预设:从“内心世界的禁欲主义”到力比多释放的函数
        三、消费异化的本质:“虚假需求”对真实需求的替代
    第二节 高度垄断的资本及其技术化趋势
        一、高度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作为高度垄断资本特殊运行模式的跨国公司
        三、技术资本的新特征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新模式
        一、高度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经济剩余”
        二、马尔库塞对巴罗“剩余意识”范畴的解析
        三、剩余意识的动力学机制
第三章 政治形式的新变化
    第一节 从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的嬗变:利益高度集中、权力高度垄断的政治新形式
        一、政治思想灌输与社会潜意识操控:消费意识形态
        二、新“极权主义”:技术理性、资本逻辑与政治理性的共谋
        三、新自由主义浪潮下剩余意识的政治潜能
    第二节 革命概念的新内涵
        一、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
        二、马尔库塞对马克思革命概念的扬弃和新“革命”概念
        三、“乌托邦的终结”
    第三节 新“革命主体”与自治
        一、“无产阶级的物化”
        二、“大拒绝”的革命之路
        三、新“革命主体”的提出
第四章 物质的充裕与精神的匮乏
    第一节 “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社会
        一、“当代工业社会的攻击性”
        二、“富裕社会的不满者”
        三、“从富裕社会中解放出来”
    第二节 “爱欲与文明”
        一、压抑性的俗化趋势及其心理学基础
        二、“新感性”
        三、追求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
    第三节 审美救赎
        一、当代艺术状况及其与艺术本质的背离
        二、艺术的政治实践功能
        三、作为未来社会新构想的审美之维
第五章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意义
    第二节 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含中译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相关概念阐释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教育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教育思想的生成轨迹
        二、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教育思想的逻辑框架
        三、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教育思想的理论影响
    第二节 列宁的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
        一、列宁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的内容解析
        二、列宁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的本质特征
        三、列宁无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想的创新性价值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文化教育思想
        一、毛泽东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二、邓小平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三、江泽民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四、胡锦涛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五、习近平关于革命文化教育的论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历史实践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时期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宣传阵地,激发革命斗争意识
        二、组织学生运动,坚持意识形态领导
        三、创办各类学校,培养革命需要人才
        四、开展整风运动,促进革命思想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主要做法
        一、以马克思主义奠定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石
        二、以党的革命历史教育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
        三、以革命英雄主义涵育青年学生的精神品质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革命文化教育的课程化建设
        二、推进革命文化教育的生活化发展
        三、丰富革命文化教育的仪式化活动
        四、提升革命文化教育的法治化水平
        五、发展革命文化教育的网络化模式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文化教育青年学生的经验启示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文化教育的全面领导
        三、坚持革命文化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
        四、坚持一以贯之地发挥革命精神的涵育功能
        五、坚持与时俱进地创新革命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实样态-基于福建省 7 所高校的调查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设计
        一、问卷设计思路与基本结构
        二、调查对象选取及其主要特征
        三、样本情况
        四、工具与方法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数据分析
        一、对革命文化的认知态势
        二、对革命文化的认同程度
        三、对革命文化的自信心理
        四、对革命文化的践行情况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评价度高与主动关注度低之间存在矛盾
        二、党对革命文化理论教育重视度高与现实成效度低之间存在矛盾
        三、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弱与学生实践体验诉求强之间存在矛盾
        四、学校革命文化教育方式单一与传播媒介多元之间存在矛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约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实效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经济市场化进程使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面临挑战
        一、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本质消解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崇尚心理
        二、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弊端削弱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
        三、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冲击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政治认同
    第二节 文化多元化发展制约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一、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削弱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理论认同
        二、多重价值取向消解大学生对革命文化价值的认知与践行
        三、各群体信仰的多元化加大大学生对革命精神崇尚与学习的难度
    第三节 教育信息化趋势给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带来新的冲击
        一、虚拟空间的难控性削弱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正向传播的有效度
        二、网络舆论的复杂性降低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兴趣度与认知度
        三、信息平台的多样性影响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线下教学的参与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运行机理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具有新旨归
        一、在阐释复兴使命中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二、在传承红色基因中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三、在强化初心指引中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呈现新特征
        一、革命文化铸魂育人的价值定位更加鲜明
        二、革命文化涵育人心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
        三、以革命文化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更加全面
        四、革命文化教育的场域和载体更加丰富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原则
        一、坚持教育内容的历史性与教育目标的政治性相统一
        二、坚持资源利用的科学性与环境建设的创新性相融合
        三、坚持线下教育的主导性与线上教育的辅助性相促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具体路径
    第一节 打造革命文化教育“全课程”育人体系
        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
        二、以地方革命文化资源打造革命文化校本课程
        三、以“课程思政”引导大学生确立革命文化的价值自觉
    第二节 创设革命文化教育“多样式”实践平台
        一、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打造革命文化育人品牌
        二、创建各类活动组织,提升革命文化育人实效
        三、打造红色研学精品,强化革命文化精神体验
        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学生自觉践行意识
    第三节 构建革命文化教育“常态化”发展模式
        一、打造革命文化教育的网络“信息场”
        二、构建革命文化教育的实践“共同体”
        三、优化革命文化教育的国际“软环境”
    本章小结
结论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晚年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晚年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形成依据
    一、晚年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形成的理论依据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社会矛盾的初步阐述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体的系统表达
        (三)《共产党宣言》:对社会前景的美好展望
        (四)《资本论》:对社会革命的理性呼唤
    二、晚年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一)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二)世界革命形势的变化
        (三)关于西方殖民主义的批判及对中国社会的关注
第二章 晚年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东方社会结构的特点分析
        (一)以土地公有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结构
        (二)以农村公社为基本单位的社会结构
        (三)以专制体制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关系
    二、关于俄国社会的矛盾透视
        (一)关于俄国农民生活状况的分析
        (二)关于俄国农村公社前途的思考
    三、关于跨越“卡夫丁大峡谷”的理论思考
        (一)俄国发展新道路的可能性和条件性
        (二)跨越“卡夫丁峡谷”不等于否定社会形态演进一般规律
第三章 晚年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理解误区及应该坚持的方法原则
    一、关于晚年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理解的误区
        (一)关于“跨越”设想的历史地位问题
        (二)关于“西方社会主义道路”与“东方社会主义道路”关系问题
        (三)关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与“跨越”设想问题
    二、正确认识晚年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必须坚持的方法原则
        (一)坚持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统一的方法原则
        (二)坚持决定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方法原则
        (三)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方法原则
        (四)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方法原则
第四章 晚年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晚年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理论价值
        (一)有利于厘清历史唯物主义的东方逻辑
        (二)深化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
    二、晚年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现实价值
        (一)坚定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三)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及全球交往理性重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的相关问题考察
    第一节 群众的异化与回归
        一、群众的中国传统视域
        二、群众的西方审视
        三、群众的革命性变革与回归
        四、群众的个性与共性
    第二节 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意蕴
        一、作为整体性与个体性统一的群众
        二、作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统一的群众
        三、作为历史性与现实性统一的群众
    第三节 与群众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一、作为跨阶级的政治性范畴的人民
        二、作为西学东进的政治法律范畴的公民
    第四节 群众观及其相关问题的澄清
        一、群众观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群众史观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形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生成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生成的历史逻辑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生成的理论逻辑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生成的实践逻辑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群众观的形成轨迹
        一、马克思群众观的孕育
        二、恩格斯群众观的萌芽
        三、《神圣家族》搭建理论框架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提供核心论证
        五、《共产党宣言》着力系统完善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演进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发展演进的源头
        一、发展演进源于经典群众观的奠基
        二、发展演进源于理论的开放性
        三、发展演进源于实践的发展性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俄国化
        一、俄国化的初步尝试
        二、俄国化群众观的创立
        三、俄国化的发展及其终结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
        一、站起来的历程中奠定内核
        二、改革开放进程中重新确立
        三、富起来的道路上深化发展
        四、强起来的征程中守正拓新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体系建构
    第一节 群众主体论
        一、实质主体:群众历史主体论
        二、核心主体:群众实践与认识主体论
        三、关键主体:群众价值与利益、权力与执政主体论
    第二节 群众力论
        一、群众主体力
        二、政党组织力
        三、群众力也是生产力
    第三节 群众关系论
        一、共产党源于群众
        二、共产党需要群众
        三、群众需要共产党
    第四节 群众工作论
        一、群众工作方法
        二、群众工作手段
        三、群众工作目的
    第五节 群众标准论
        一、群众标准源于群众评价
        二、群众标准的内涵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价值
        一、群众史观助力唯物史观的坚守
        二、人民中心体现新思想的价值精髓
        三、直面现实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实践价值
        一、有助于建设最强大的政党
        二、有助于增强执政合法性基础
        三、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结语:群众力助推中国梦
参考文献
后记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四、满怀信心迎接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机遇与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D]. 胡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党内集中教育科学化研究[D]. 李晓霞.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D]. 骞真.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秦冰馥.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研究[D]. 周茜.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6]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研究[D]. 李智利. 扬州大学, 2021(09)
  • [7]马尔库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探析[D]. 刘倩.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5)
  • [8]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D]. 欧阳秀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9]晚年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焦银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10]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D]. 任鹏. 东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自信面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机遇与挑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