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商业区空间剖面构成

现代城市商业区空间剖面构成

一、现代城市商业区空间的截面构成(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表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方筱雅[2](2021)在《环保型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户外家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环保型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家具材料,具备较强的耐老化性及耐水性能,同时材料在报废后还能自行降解,更好的解决了城市废弃物等现实问题。但目前针对材料在户外家具领域的应用未得到系统研究。因此,本论文以环保型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材料的设计属性进行具体分析与设计应用研究,针对材料特性提出设计要素,最后结合不同户外空间进行设计方案的应用。本研究结果为环保型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在户外家具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现有案例及文献参考,对户外家具材料、功能、色彩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户外家具应具备材料功能化、造型多样化、组装简单化、结构安全化、环境一体化等特点,进而使户外家具朝着环保性方面发展。(2)选取聚乳酸作为基体,通过模压成型的方式,制备环保型木塑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在硅烷偶联剂为1.0%,木纤维含量为30%,模压温度为180℃的条件下,该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同时对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加工性能、环保性能进行分析,得到环保型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在户外家具领域具备良好的适配性。(3)针对环保型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进行设计要素应用研究。确定基本的使用功能数据,并依据材料特性提出在户外家具中的附加功能,进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材料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直接影响产品的造型和结构,通过已有生产技术进行形态设计,同时,其设计表现力还可通过环保型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特有的色彩与肌理进行视觉辅助。在结构方面,基于环保型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受工业生产设备影响较大,基本以拆装式结构为主,对此进行结构方面的设计优化设想,进而丰富户外家具的连接方式,为今后环保型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在户外家具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4)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相应设计原则,并进行了两处不同场所的设计实践,论证了环保型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应用于户外家具中的艺术性。

王砚琪[3](2021)在《太原纯阳宫建筑群价值分析与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建筑堪称中华瑰宝,历史久远、类型丰富、数量庞大、质量坚固且审美独特。山西古建筑除记录的历史信息,用材反映的地域特征外,还具有值得挖掘的社会、科技、美学、人文价值和匠作工艺。太原纯阳宫是府城中集聚山西地域特色的道教建筑群。作为宫观建筑,承载吕祖信仰,以易学思想营建建筑与园林。其功能在古代偏向礼制祭祀,现代则侧重文物博展。作为山西古建博物馆,纯阳宫承载了晋系古建地域形式、营造技艺和装饰艺术之集萃。文章以太原纯阳宫建筑群为研究对象;为探索建筑特征来源,挖掘建筑综合价值与宫观古建地位;通过查找文献、实地调研、测绘建模、实例对比及视线分析等方法;研究太原纯阳宫历史文化角度的选址依据、院落空间角度的构图布局、地域建筑角度的风格形式、技术构造及艺术装饰等,以归纳其价值。文章共七章对其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由山西古建遗存与道家文化展开,阐述相关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并对研究对象展开论述。第二部分为太原纯阳宫概况及选址布局研究。由吕祖建筑分布现状,概述山西三大纯阳宫,并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太原纯阳宫。从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宗教发展与道教人物营建轨迹分析选址成因。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道教思想对宫观建筑、园林的营建影响。第三部分为太原纯阳宫院落形态及构图方式研究。由面域——体块——空间——构图逐步对纯阳宫的空间界面、门式建筑、院落空间、构图布局进行探讨。宏观分析整体院落形态、空间组织及构图方式,挖掘空间组合价值,为建筑群的生成提出合理依据。第四部分由文章的四、五、六章组成,为建筑特征研究,包含地域建筑形式、技术构造及艺术装饰特征研究。分析对象由“建筑群营建”到“院落布局”再到“以院落为单位的建筑”。对比相近的山西各地宫观、民居来归纳地域建筑特征,挖掘其地域、社会价值;从技术构造角度,分析扇形九角攒尖形制营造、窑上建房同构技术及楼院木构挑廊搭接技术,挖掘建筑的地域、科学及人文价值;从艺术装饰角度,选取宫观内典型的装饰构件,联系山西建筑构件固有做法及传统匠作工艺,挖掘其地域、美学及工艺价值。第五部分结论,总结了研究对象的特征与价值,就未涉及的研究方向、内容及保护规划策略,提出展望与不足。文章希望凭借对太原纯阳宫建筑群特征研究提炼其内在综合价值,证明太原纯阳宫是山西古建缩影。以山西地域角度为暗线对其建筑地域形式、营造技艺、装饰艺术研究,希望对博物馆陈展、古建修缮提供数据资料,对后期制定可持续保护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张重瑱[4](2019)在《城市人行道通达性设计与评价方法研究 ——以天津市和平区为例》文中指出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城市街道的空间地位与设计品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人行道作为城市街道中的重要部分与街道中步行交通方式的重要载体,在有限的道路空间中发展却状况不容乐观,行人经常会遇到人行道拥堵而导致“无路可走”的情况,极大地降低了市民的出行体验。为完善我国城市人行道基础建设,优化城市人行道通行效率,提高街道居民生活品质。本文选取天津市和平区118条人行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调研的方式采集数据,针对调研结果客观分析影响人行道通达性的障碍性因素的分布与特点,找出城市人行道在通达性设计方面的先天缺陷与后期运维中的不足。同时在模糊评价体系的主观评价层面上,结合AHP层次分析法研究影响城市人行道通达性障碍性因素的权重情况,综合各层指标分析得出天津市和平区人行道的通达性,并综合我国人行道建设的诸多设计方面的问题,提出人行道通达性建设的优化方向。依据评价结果,针对结论中显示的人行道障碍性因素与设计缺陷,结合国内外的具体街道中特定路段的优秀人行道设计案例,提出天津市和平区人行道通达性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策略。最后基于人行道通达性设计,结合慢行交通一体化,精细化设计等方面的发展内容,为我国人行道现存的通达性方面问题给予具体优化策略,并提出我国未来人行道设计发展的建议。

刘晋华[5](2019)在《中国城市设计的范式演变研究(1921-2018)》文中认为中国城市设计已经发展成为当前中国建设体系中炙手可热的领域,同时其纷繁芜杂的主张、观点及具体工作方式也存在混乱。这些问题一方面深度困扰着它的价值发挥,另一方面不停地动摇着自身学科理性的基础,从而在外部和内部形成其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危机。客观理性认识城市设计,把握其历史脉络和未来方向,是今日中国城市设计学界必须完成的任务。本文回顾了1921年以来的中国城市设计发展总体历程,重温了既有研究的宏观状态。本文认为,中国城市设计孕育于一种复杂化的语境体系,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曲折、断续、片段化、破碎化的发展状态。针对这种客观的历史状态,在梳理城市设计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取了学界对城市设计认识观念中的共识与争鸣,建立了一个以空间观念为核心的“技术-价值”模型。使用该模型审视中国城市设计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宏观发展,构建一个理解中国城市设计发展的范式演变框架,发现包括“形体的设计”、“设计的综合”、“设计的控制”、“政策的设计”等在内的范式构成了中国城市设计发展的四个基本路径。通过对各个范式的解读和批判,本研究揭示了1921年以来中国城市设计范式发轫、成型、演进与嬗变的整体态势、动力因素、内在逻辑和原型范本,进而对城市设计的概念、角色、科学性和运作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再认识。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中国城市设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同时也受到时代局限,其范式是在逐渐理性和开放的观念支撑下发轫并展开的。现实需求与外部诱导使它的成长是一种反应式、被动型的“冲击-应对”演进逻辑,呈现出传统范本、欧美范本、苏联范本等不同的学习样本之间的接力、套叠关系。城市设计的概念内涵、角色以及运作机制受到多个范本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形态和复杂的制度环境中不稳定演进,正向进步与反向后退交织。本文建议,当前学界应该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外部经验,实现外来范本的良好嫁接与再生,同时需要强化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先于工程技术创新,而解决当前城市设计学科建设危机的密钥和关键,则是着力清晰化并重建中国城市设计的价值指向。【全文字数】14.2万【图表数】图片32张,表格22个

施剑波[6](2019)在《高层住区公共开敞空间对居民活动量的影响研究 ——以海门世纪锦城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直接驱动了持续快速的城市化进程,面对城镇人口爆炸式增长带来的住房短缺问题和有限的土地资源,大规模大批量的高层住区随之兴起,粗放的开发模式下住区的公共开敞空间表现出如下问题:空间尺度大而可使用面积少,场地设施齐全而使用率低,无法满足不同人群对空间的差异化需求等。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从关注套内面积量的多寡,转为重视与日常使用切身相关的公共开敞空间的物质环境质量。本文以空间特征和居民使用需求为切入点,以江苏海门世纪锦城高层住区为例,对空间特征与居民活动量的关系展开研究。首先从居民使用需求和活动行为特征的角度,通过调研访谈和行为学地图的方法,剖析了居民的使用诉求与基础配建之间的矛盾,解读了不同年龄特征人群的活动类型和对活动场地的使用习惯;然后依据相关文献和居民使用需求,获取表征空间特性和居民活动量的相关指标,并用熵值法进行指标筛选;继而从未成年、成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段层面定量探讨空间特征对活动量的影响程度,得出影响力梯度层级排序和适配各年龄段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活动的人群组合方式,分别总结出适应住区各类活动人群(成年、老年、未成年+成年、未成年+老年)以及全龄段的高活动量场地的空间特征。为住区落实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以及住区公共开敞空间的适龄化改造提供参考。全文约65000字,图表约100例。

魏书祥[7](2018)在《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空间的集约化发展,以及人们对城市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精细化”逐渐成为城市与建筑设计领域的热点话题。无论是从城市、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还是从城市设计师思考问题的广度与深度来看,“精细化城市设计”是城市设计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市设计领域,有学者已从工具、对象、程序/管理等主要线索对“精细化”进行了相关探讨。本研究在精细化趋势下,从专题的视角切入,以“专题-专项-专用”为核心线索,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确定了精细化城市设计的涵义与特征,并对其社会、空间、技术、政策等四大基础进行了剖析,最后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为例,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可操作的纲领性方法框架——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并通过3个示范案例进行了阐释。论文研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围绕以下三组关键问题展开:首先,精细化城市设计涵义与特征是什么?第二,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的社会基础、空间基础、技术基础、政策基础等的重点研究内容有哪些?第三,面对以站点影响域为例的特定城市空间,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体系由哪些内容构成?进而,论文相应确定了以下三组联系紧密又相对独立的研究内容:1)精细化城市设计的涵义、特征及其他基本问题;2)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运作的社会基础、空间基础、技术基础、政策基础;3)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的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体系。基于行为与时空的关联,以及最紧迫的安全需求,精细化城市设计是指,针对城市特定空间范围内的关键性专题事件,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深度的专项挖掘和剖析,运用相应专用技术手段与工具,实现对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空间组织。通过归纳与演绎结合、仿真与现实比较、大数据与小数据结合分析、描述性与规范性研究结合等研究方法对以上主要内容的研究,最终得出了三个关键性结论如下:1)基于传统、现代主义、绿色、数字化等数代城市设计的经典理论,以“专题-专项-专用”为核心线索,在叠合与迭代的双重思维下提出了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其具有“专、透、深”三个关键特征;2)以行为与时空互动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最典型城市区域为例,通过分别对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的社会、空间、技术、政策等四大基础的解析,明确了精细化城市设计过程中各基础的重点内容及其研究过程框架;3)以“行为-时空-安全”关联问题较为突出的站点影响域为例,采用等时线对站点影响域进行了分级,针对站点影响域内精细化行为需求与复杂性环境的突出矛盾,提出了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在精细化趋势下,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新时代背景下城市设计理论的更新提供新的立足点与参考点,更重要的是,既为可持续城市空间建构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供针对性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指导,也为今后制定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及具有相似特征地段相关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规范提供理论参考。

陈勐[8](2018)在《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文中认为南京是中国近代时期着名的政治型城市和消费型城市,针对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的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史料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基于西风东渐、建筑类型发展以及商业区的改造与变迁等视点,系统的呈现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历程,包括:整体梳理、考证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基于社会史、政治史等视角剖析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关于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演绎的理论性分析与探讨等。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背景,基于文献和图像史料讨论近代以前特别是明清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类型。第二章至第五章基于时间线索展开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史的研究,分为晚清及民国初年(1860年代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至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底至1945年)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至1949年)。文章基于商业设施的现代化视角,讨论各时期内政府当局的商业区计划、商业设施建设以及商人阶层自主经营的商业建筑,并总结各时期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特征和原因。第六章为总结性章节,基于建筑类型演变的视角探讨以市房、街市、大型商场、百货公司为代表的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试图总结商业建筑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建筑技术、营建法规及形式理想等方面的原因。本文以年代和历史事件为纵向线索梳理建筑史实,论从史出、总结规律,以建筑类型的分类为横向线索讨论空间形式的演绎,是将建筑历史研究与社会变革视野相衔接的一种探索。

王娟[9](2018)在《基于大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识别、评价与优化》文中认为数据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数据获取与处理已经出现了新的趋向,进而带来了研究范式的转型与研究内容的革新。大数据具有样本量大、时效性强、空间粒度小、成本低的优势,且许多大数据与空间位置有关,这使得地理学成为大数据的天然试验场。旅游休闲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共享城市空间、共同开展游憩活动也就成为现代城市的一大显着特征。旅游活动具有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市功能优化、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等一系列积极影响。然而,旅游者在城市中的高强度活动也打破了城市原有的相对平衡,激化了城市不同群体在使用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资源中的矛盾。本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地理区位论、旅游系统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等,使用文献综述法、GIS空间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对大数据、城市旅游以及旅游空间等概念的探讨和相关文献的梳理,构建起分析框架,并综合利用百度地图POI数据、百度地图热力图数据、网络游记数据、百度地图实时导航数据、网络点评数据等大数据来源,研究了综合性特大城市的旅游空间识别、评价和优化问题。文章主要结论如下:(1)武汉旅游空间呈现基础——核心——潜力三个层级。文章分别从旅游供应要素、城市空间使用主体(包括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以及外来游客本身三个视角对武汉城市旅游空间进行了识别。最终确认了武汉旅游基础空间、核心空间和潜力空间的大致空间范围。武汉旅游基础空间是武汉市旅游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面积85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汉口中心区和武昌武珞路一线,虽然不及市域面积的1%,但武汉旅游基础空间集中了半数以上的旅游供应要素和绝大多数外来游客最常光顾的旅游节点。武汉旅游核心空间是在基础空间的范围内形成的四个旅游活动高强度区域,分别为江北组团、江南组团、东湖组团和光谷组团。武汉旅游潜力空间是指处于旅游基础空间之外,但仍然被外来游客经常访问,具有良好旅游休闲发展前景的区域。由于案例地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推而广之,本文认为,旅游基础空间、旅游核心空间和旅游潜力空间在其他城市也同样存在,是具有普适性的城市旅游空间研究工具。(2)武汉旅游空间满意度呈现片状聚集与线形延伸并存的空间分异特征。在空间识别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利用网络点评数据对游、食、购、娱、住这五大点状旅游供应要素进行了空间满意度的评价。总体上说,旅游空间满意度高值区主要聚集在武昌和汉口,其中,武昌形成了以黄鹤楼、中南路、武汉大学、湖北省博物馆和光谷为核心的多中心结构,汉口主要集中在江汉路——汉口江滩区域,单中心结构较为明显。其次,文章基于百度地图实时导航数据,从城市大小交通相互协调的视角出发,基于公交+地铁的交通方式以及自驾车的交通方式对城市旅游空间的交通门户可达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与武汉的对外交通通达性相比,武汉市内的交通通达度特别是公共交通仍然是短板,四大交通门户的市内公共交通通达度均有待提升。(3)城市旅游空间的识别与评价是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有效抓手。通过对武汉城市旅游基础空间、旅游核心空间以及旅游潜力空间的识别,证明了旅游者在城市空间中的流动既具有无所不至的广域性,又呈显着的地域集中性,旅游空间的扩张有其边界,旅游业的分布具有集聚倾向。由此,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全域旅游”这一概念,认为全域旅游的侧重点在于摆脱目前旅游发展的各种桎梏,走出景点旅游老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此外,通过对武汉旅游空间满意度的评价,找到了各旅游核心空间和潜力空间的相对优势和劣势,为各个片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城市旅游空间的识别和评价,一方面能够从空间上帮助政策制定者定位工作的重点区域,另一方面可以从内容上找准需要努力的方向,有利于“全域旅游”工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从而成为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重要抓手。(4)城市旅游空间的异化与反异化是有效的“主客共享”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开始越来越紧密地共享城市资源,共同开展游憩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本地居民生活空间被异化为外来游客的“旅游空间”,同时,许多“旅游空间”也被“反异化”为本地居民的“休闲空间”。本文通过选取武汉从旅游淡季向旅游旺季转换过程中的5个时间断面,对比分析了武汉城市空间的热力度变化,揭示了主客共享的时间空间机制:在旅游淡季,生活空间、休闲空间和旅游空间处于平衡的状态,为数不多的外来游客基本被这座城市消化于无形,他们对城市公共设施、游憩空间的使用基本不影响本地居民的使用。在旅游旺季,本地居民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将城市空间让渡给了外来游客。基于此,本文提出,在旅游旺季,应该引导城市生活生产空间向旅游空间异化,在旅游淡季,应引导旅游空间向市民的日常生活空间反异化,通过这个调节机制,旅游淡旺季区别明显的城市旅游目的地将能够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5)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共同需求满足是旅游空间评价的出发点。空间的评价要回答的是“空间好不好”的问题,虽然“好”与“不好”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但旅游空间的评价理应根植于旅游者的需求,而城市旅游者既包括城市居民又包括外来游客。以往的城市管理和城市旅游管理大多将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割裂开来:城市规划部门较少考虑外来游客的需求,认为缺乏将这个群体纳入规划人口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而旅游管理部门又只能从外来游客的角度出发,提出设置观光巴士、旅游交通专线等专门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项目。然而,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外来游客到达城市旅游目的地之后,更倾向于使用面向本地居民的公共服务设施,而非专门的旅游服务设施。从而导致外来游客一方面对专门的旅游服务设施不闻不问,另一方面挤占了原本有限的城市居民服务设施,这种情况在旅游旺季更为突出。因此,只有将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需求统一起来考虑,将二者统一在“城市使用者”的范畴下,将城市旅游休闲活动作为事关群众生活福利的民生事业和全民广泛参与的民生产业,关注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关注千千万万普通游客的食、住、行、游、购、娱,才能找准城市旅游空间评价的出发点,才有可能得到较为科学合理的结论,从而为城市空间的优化提供参考。(6)大数据是城市旅游空间研究的重要突破口。本文的研究资料基本来源于互联网,涵盖静态的POI数据,动态的热力地图数据,网络评价数据,地图导航数据以及网络文本数据。通过对这些多类型的互联网大数据的清洗、挖掘和分析,完成了对城市旅游空间识别、评价和优化的工作,可以说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这也足以证明大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特别是具有层级性、流动性和复杂性的城市旅游空间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透过大数据,研究者可以像观察个体一样去观察群体,像模拟局部一样去模拟整体,使以往难以实现的研究思路和设想成为可能,成为城市空间研究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包括:(1)在研究视角上,从旅游者的视角观察城市空间,寻找城市研究与旅游研究的契合点,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两方面话语体系;(2)在研究内容上,与以往零散的研究不同,本文从城市旅游空间的识别、评价和优化三个方面对城市旅游空间开展了系统研究,是对城市旅游空间研究在研究内容上的系统化和深化;(3)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探索了综合ArcGIS平台、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处理百度地图POI、热力图、实时交通数据、网络文本数据、网络点评数据等多元大数据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利用大数据进行旅游空间的定量研究方面有所创新。

顾祎敏[10](2018)在《女性视角下南京新街口地区商业空间环境分析与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本主义”思潮越来越成为全球各领域关注的焦点,城市规划和设计思路由仅追求物质空间需求向关注人的感受进行转变,人的互动与体验感知逐渐成为了城市空间设计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传播以及我国女性地位及主体性的提升,性别差异下两性行为活动的特征开始引人注目。而女性作为城市商业空间最为活跃的使用群体,她们的活动与感受对商业空间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女性的心理生理感受和活动特征为研究视角,选取城市中典型的商业空间——南京新街口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等实地工作和一手资料,系统研究了新街口地区两性的行为活动特征和空间感知特征,并探讨了女性视角下新街口地区的商业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首先从人群活动入手,梳理了两性在新街口地区的行为活动特征及女性内部的行为活动差异;并从空间的角度初步探索了两性在空间活动分布上的特征以及女性在不同空间类型中的需求。随后,研究揭示了女性群体对新街口商业空间环境的认知感受,即混合的功能片区、可视性的空间边界、简单明确的路径系统、高附加值的空间节点和当代的商业标识;研究认为不同类型女性在空间消费领域、空间文化、空间品质、空间安全及空间氛围方面有不同的感知需求,女性对商业空间的感知差异是由于行为主体差异、社会文化的潜移默化和针对性的空间壁垒三者所共同影响并相互作用的。随后,研究提出建立性别整合空间、强化空间可识别性、加强安全可感知度和刺激女性公众参与等女性视角下新街口地区的商业空间环境设计策略。最后,研究凝练同质商业空间的女性视角城市设计工作方法,提出性别差异下的城市设计研究应从两性的活动特征研究入手,重视“人-空间”的互动关系、对空间的感知研究和女性的空间诉求等启示。

二、现代城市商业区空间的截面构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城市商业区空间的截面构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2)环保型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户外家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1 国内户外家具研究现状
        1.2.2 国内木塑复合材料在户外家具中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木塑家具连接方式研究现状
        1.2.4 国外环保型木塑复合材料在户外家具中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2 户外家具分析
    2.1 户外家具的概念
    2.2 户外家具材料的选择
        2.2.1 环境相容材料
        2.2.2 可降解材料
        2.2.3 可再循环使用的材料
    2.3 色彩与功能分析
        2.3.1 色彩分析
        2.3.2 户外家具的功能
    2.4 户外家具的特点
        2.4.1 材料功能化
        2.4.2 造型多样化
        2.4.3 组装简单化
        2.4.4 结构安全化
        2.4.5 环境一体化
    2.5 户外家具环保性
    2.6 本章小结
3 环保型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户外家具设计属性研究
    3.1 环保型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3.1.1 试验部分
        3.1.2 性能检测与分析
        3.1.3 结论
    3.2 环保型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设计属性分析
        3.2.1 物理力学性能
        3.2.2 老化性能
        3.2.3 加工性能
        3.2.4 环保性能
    3.3 环保型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属性与户外家具特点适配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环保型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在户外家具中设计要素研究
    4.1 功能要素
        4.1.1 以“人”为主体
        4.1.2 以“物”为主体
    4.2 造型要素
        4.2.1 形态设计
        4.2.2 环保型木塑色彩的可变性
        4.2.3 肌理与质地的多样性
    4.3 结构要素
        4.3.1 结构形式
        4.3.2 对户外家具结构优化设想
    4.4 本章小结
5 环保型聚乳酸木塑户外家具设计实践
    5.1 设计原则
    5.2 公共户外家具
        5.2.1 设计定位
        5.2.2 公共区户外家具设计实践
    5.3 庭院户外家具
        5.3.1 设计定位
        5.3.2 庭院区户外家具设计实践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3)太原纯阳宫建筑群价值分析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古建筑群研究现状
        1.3.2 太原纯阳宫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5.1 新观点
        1.5.2 新发现
        1.5.3 新角度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太原纯阳宫价值概况及选址布局
    2.1 纯阳宫概况与研究价值
        2.1.1 吕祖信仰与建筑
        2.1.2 山西纯阳三宫概况
        2.1.3 太原纯阳宫研究价值
    2.2 太原纯阳宫选址成因
        2.2.1 选址背景与宋德方营建轨迹
        2.2.2 地形环境对院落布局的影响
        2.2.3 园林艺术对院落布局的整合
    2.3 道教思想对太原纯阳宫的布局影响
        2.3.1 道教及道场的发展历史
        2.3.2 道教思想在建筑布局中的体现
        2.3.3 道教思想在园林布局中的体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太原纯阳宫院落形态及构图方式
    3.1 轴线上的建筑界面处理
        3.1.1 院落空间界面的定义
        3.1.2 轴线上的各空间界面
    3.2 界面形态的空间表达
        3.2.1 “界面”限定空间的尺度感与体验感
        3.2.2 “界面”复合灰空间的层次感与巧思
    3.3 院落空间的围合特色
        3.3.1 一进园林式院落
        3.3.2 二进扁平式四合院
        3.3.3 三进纵深式回字院
        3.3.4 四进规整式八卦院
        3.3.5 五进高耸式四合院
    3.4 院落组织的构图方式
        3.4.1 “纵深序列化”空间组织
        3.4.2 局部“明堂式”节点穿插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太原纯阳宫建筑形式及地域风格特征研究
    4.1 二进院的合院式建筑
        4.1.1 二进院建筑形式
        4.1.2 二进院与晋北合院建筑风格比较
    4.2 三进院的大院式建筑
        4.2.1 三进院建筑形式
        4.2.2 三进院与晋中大院建筑风格比较
    4.3 四进院的窑院式建筑
        4.3.1 四进院建筑形式
        4.3.2 四进院与晋西窑院建筑风格比较
    4.4 五进院的楼院式建筑
        4.4.1 五进院建筑形式
        4.4.2 五进院与晋东南楼院建筑风格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太原纯阳宫建筑技术构造特征研究
    5.1 古亭孤例形制营造
        5.1.1 古亭建筑基本形制
        5.1.2 以四进院“扇形九角攒尖亭”为例
        5.1.3 与其他地区相关形制建筑对比
    5.2 窑上建房结构
        5.2.1 “窑上建房”的同构技术
        5.2.2 以四进院“灵宝洞及二层北楼”为例
        5.2.3 与晋西窑房结构的建筑实例对比
    5.3 楼院搭接技术
        5.3.1 楼院木构挑廊技术
        5.3.2 以五进院东西厢房木结构挑廊为例
        5.3.3 与晋东南楼房结构的建筑实例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太原纯阳宫建筑艺术装饰特征研究
    6.1 屋顶脊饰及瓦作装饰
        6.1.1 素面正脊、镂空正脊与花式正脊
        6.1.2 垂脊吞口兽、正脊琉璃龙与攒尖宝瓶
        6.1.3 灰陶瓦与琉璃瓦屋顶
    6.2 屋身梁枋彩画及门窗洞样式
        6.2.1 梁枋彩画样式
        6.2.2 山墙开窗与框景漏窗
        6.2.3 隔扇门与槛窗样式
    6.3 建筑构件与晋系工艺做法
        6.3.1 孔雀蓝琉璃阑版
        6.3.2 山西琉璃匠及工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结论与价值分析
        7.1.1 建筑群选址缘由
        7.1.2 院落空间布局特征
        7.1.3 地域建筑风格与价值
    7.2 展望与不足
        7.2.1 展望
        7.2.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图片来源
    附录B:表格来源
    附录C:太原纯阳宫重修碑刻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城市人行道通达性设计与评价方法研究 ——以天津市和平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行道步行空间环境与行人活动研究
        1.2.2 人行道服务水平评价系统研究
        1.2.3 基于人行道尺度的评价标准研究
        1.2.4 基于新型可视化与虚拟现实应用的研究
        1.2.5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范围与研究概念界定
        1.3.2 基于城市人行道障碍情况的调研分析
        1.3.3 人行道障碍对于步行通达性的影响评价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框架
        1.4.1 技术路线
        1.4.2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街道与人行道空间的演化
    2.1 街道空间
        2.1.1 街道的来源
        2.1.2 现代的城市街道
    2.2 街道空间的划分
        2.2.1 街道断面的划分
        2.2.2 城市人行道的划分
    2.3 人行道的空间组成
        2.3.1 人行道的步行空间
        2.3.2 人行道中的活动空间
        2.3.3 人行道的使用环境
    2.4 人行道空间多样的社会职能
        2.4.1 构建城市步行网络的职能
        2.4.2 维护行人的出行权益
        2.4.3 建立城市地块与交通运输网的对流媒介
        2.4.4 引发街道活动与社会交往的发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天津市和平区人行道通达性调研及分析
    3.1 人行道的通达性研究
        3.1.1 人行道的通行因素
        3.1.2 人行道通达性受影响的方面
    3.2 人行道分区与障碍
        3.2.1 人行道的的基本分区形式
        3.2.2 人行道的基本障碍因素研究
    3.3 天津市和平区人行道步行环境对通达性的影响分析
        3.3.1 和平区人行道通行障碍因素分析
        3.3.2 人行道通行宽度因素分析
        3.3.3 人行道绿化带区域分析
        3.3.4 人行道设施带区域分析
        3.3.5 人行道车辆停放因素分析
    3.4 天津市和平区人行道行人活动对通达性的影响分析
        3.4.1 沿街商户经营行为对通达性的影响
        3.4.2 街道居民日常活动对通达性的影响
        3.4.3 行人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3.5 人行道通达性要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津市和平区人行道障碍性因素与通达性评价研究
    4.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天津市和平区人行道障碍性因素基础研究
        4.1.1 模糊综合评价在人行道通达性中的应用
        4.1.2 评价指标的确立
    4.2 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分析
        4.2.1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评价因素权重分析
        4.2.2 层次分析法基本研究步骤
    4.3 基于分析指标的模糊评价法权重指标合成
        4.3.1 模糊综合评价法权重指标合成原理
        4.3.2 研究数据模糊合成与决策
    4.4 天津市和平区人行道通达性评价分析
        4.4.1 人行道自身尺度对通达性的影响
        4.4.2 人行道障碍对于人行道通达性的影响
        4.4.3 人行道通达性方面设计不足的分析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行道通达性设计案例分析
    5.1 国内外人行道设计案例
        5.1.1 美国芝加哥人行道设计案例
        5.1.2 加拿大多伦多人行道设计案例
        5.1.3 澳大利亚墨尔本人行道设计案例
        5.1.4 日本人行道设计案例
        5.1.5 国内优秀人行道设计案例
    5.2 国内外其他人行道配置设计案例
        5.2.1 道路标识与防护
        5.2.2 车位设置
        5.2.3 无障碍设计
        5.2.4 临时施工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人行道通达性改进意见与设计建议
    6.1 人行道与慢行交通设计
        6.1.1 多样化代步工具的出现
        6.1.2 慢行交通体系通达性改进意见
    6.2 路缘区的界定与人行道功能整合
    6.3 人行道精细化设计与路权保障
        6.3.1 公众参的街道环境设计
        6.3.2 无障碍环境建设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天津市和平区人行道障碍调研问卷
致谢

(5)中国城市设计的范式演变研究(1921-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城市设计何去何从?
        1.1.1 百年城市建设历史:建设与破坏
        1.1.2 百年城市设计理论:多元与混乱
        1.1.3 百年城市设计建制:前行与迟疑
    1.2 研究问题
        1.2.1 危机
        1.2.2 问题
        1.2.3 目的
        1.2.4 意义
    1.3 对象界定
        1.3.1 中国城市与1921年
        1.3.2 城市设计
        1.3.3 范式及其相关概念
    1.4 文献综述
        1.4.1 中国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研究
        1.4.2 中国城市设计的类型或范式研究
        1.4.3 国际城市设计发展的研究
        1.4.4 综合评述
    1.5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与论述框架
        1.5.1 预设的前提
        1.5.2 研究方法
        1.5.3 基本框架
第二章 重温:中国城市设计发展与研究的历史回顾
    2.1 研究文献的历史动态
        2.1.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2.1.2 结果与解读
        2.1.3 文献研究的结论
    2.2 历史分期研究
        2.2.1 当前相关分期研究
        2.2.2 基于发展态势的多层次分期方法
    2.3 小结
第三章 主线:共识与争鸣中的“技术-价值”解释框架
    3.1 历史沉淀的共识与争鸣
        3.1.1 城市设计的概念
        3.1.2 城市设计的角色
        3.1.3 城市设计的制度化
    3.2 多元立场中隐含的谜题
        3.2.1 空间观念脉络
        3.2.2 一个新的解释体系:“技术-价值”认知模型
    3.3 小结
第四章 分化:“技术-价值”框架下的范式解读
    4.1 “形体的设计”——设计建成形态
        4.1.1 形体秩序的整合
        4.1.2 建筑设计的扩大
        4.1.3 城市的形式艺术
        4.1.4 形体的数理逻辑转向
    4.2 “设计的综合”——综合协调形态
        4.2.1 多学科综合工作的桥梁和中介
        4.2.2 城市规划综合方法的先天组成
        4.2.3 规划的落实和具体化
        4.2.4 综合环境设计
    4.3 “设计的控制”——法则管制形态
        4.3.1 以城市设计导则为媒介的形式控制
        4.3.2 依附城市规划运作体系
        4.3.3 结合法律法规
        4.3.4 以土地契约开发为主要途径
    4.4 “政策的设计”——规则培育形态
        4.4.1 以规则培育空间
        4.4.2 关注公共领域
        4.4.3 对公众意愿的反映
        4.4.4 权利意识与价值调和
    4.5 小结
第五章 审视:对不同范式的剖析
    5.1 形体的设计
        5.1.1 认识体系:形体假设的隐忧与深层结构的忽视
        5.1.2 价值体系:精英化
        5.1.3 应用体系:工程思维
    5.2 设计的综合
        5.2.1 认识体系:局部的中介
        5.2.2 价值体系:城市规划的艺术价值
        5.2.3 应用体系:以特色为导向的实践
    5.3 设计的控制
        5.3.1 认识体系:控制依据与控制边界
        5.3.2 价值体系:隐含的价值标准
        5.3.3 应用体系:弹性不足还是刚性不足
    5.4 政策的设计
        5.4.1 认识体系:作为对技术思维的批判
        5.4.2 价值体系:对公共利益的追问
        5.4.3 应用体系:制度根系的改良
    5.5 小结
第六章 归纳:范式整体演变的特征与逻辑
    6.1 范式演变的态势
        6.1.1 新与旧:新旧共进,截面共存
        6.1.2 主与次:百家争鸣,并列渗透
        6.1.3 断与续:断续结合,跳跃演变
    6.2 范式转移的动力
        6.2.1 观念支撑:理性化、开放性
        6.2.2 现实催发:反应式、被动型
        6.2.3 外部诱导:功利性、依赖性
    6.3 整体演变的逻辑
        6.3.1 角色转向:从设计技术到管理工具的跃迁
        6.3.2 理论失位:支柱理论软弱倒逼的思想游离
        6.3.3 结构失衡:战略性与本土性的不平衡发展
    6.4 原型范本的呈现
        6.4.1 传统范本消隐:传统化与现代性
        6.4.2 外部范本嫁接:欧美范本与苏联范本的接力交替
        6.4.3 不同范本套叠:路径依赖与源流关系
    6.5 小结
第七章 反思:范式演变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再认识
    7.1 术语内涵:范本嫁接视角下的五次概念转换
        7.1.1 欧美范本视角下的“设计、规划、计划”
        7.1.2 苏联范本嫁接过程中的“设计、规划、计划”
        7.1.3 城市设计在工作程序中被取消
        7.1.4 欧美范本的“现代城市设计”引入
        7.1.5 城市设计的修复与苏联范本的消解
    7.2 角色理解:试图将欧美经验贯穿苏联模式全过程
        7.2.1 理解规划工作的全过程
        7.2.2 放弃“城市设计”是否可能
    7.3 理论内核:科学性与学科发展
        7.3.1 城市理论、规划理论与设计理论
        7.3.2 科学性的反思
    7.4 运作制度:范式选择与中国现代化
        7.4.1 范式演变视角下城市设计制度化的出发点
        7.4.2 城市设计与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7.4.3 城市设计范式与社会组织结构的悖谬
        7.4.4 社会和学科双转型背景中的构想
    7.5 小结
第八章 讨论
    8.1 建议
        8.1.1 正视外部经验,明确战略方向
        8.1.2 强化科学指导先于技术创新
        8.1.3 重建中国城市设计的价值取向
    8.2 创新、难点与不足
        8.2.1 本研究的创新点
        8.2.2 本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表索引
附录二 :作者简介
后记

(6)高层住区公共开敞空间对居民活动量的影响研究 ——以海门世纪锦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高层住区公共开敞空间实况调研
    2.1 住区案例概况
        2.1.1 住区案例选取原因
        2.1.2 调研时间与记录方法
        2.1.3 住区概况
        2.1.4 开敞空间概况
    2.2 公共开敞空间使用情况
        2.2.1 空间特征对活动人数的影响
        2.2.2 不同年龄对活动场地的使用习惯
        2.2.3 居民实际使用需求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间特征指标群与居民活动量指标群构建
    3.1 指标初步筛选
        3.1.1 指标筛选原则
        3.1.2 指标筛选依据
        3.1.3 指标分级框架
        3.1.4 指标评价细则
    3.2 指标赋权方法研究
        3.2.1 主观赋权法
        3.2.2 客观赋权法
        3.2.3 主客观组合赋权法
        3.2.4 熵值法选取原因及基本步骤
    3.3 空间特征指标群构建
    3.4 居民活动量指标群构建
        3.4.1 未成年活动量指标群构建
        3.4.2 成年活动量指标群构建
        3.4.3 老年活动量指标群构建
        3.4.4 各年龄段活动量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间特征与居民活动量的关联性
    4.1 空间特征与未成年活动量的关联性
        4.1.1 空间特征指标对未成年活动量的影响力排序
        4.1.2 适配未成年的空间特征指标合理阈值
    4.2 空间特征与成年活动量的关联性
        4.2.1 空间特征指标对成年活动量的影响力排序
        4.2.2 适配成年的空间特征指标合理阈值
    4.3 空间特征与老年活动量的关联性
        4.3.1 空间特征指标对老年活动量的影响力排序
        4.3.2 适配老年的空间特征指标合理阈值
    4.4 空间特征与混合人群活动量的关联性
        4.4.1 适配未成年和成年的空间特征
        4.4.2 适配未成年和老年的空间特征
        4.4.3 适配全龄段的空间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构建空间特征指标群与居民活动量指标群
    5.2 空间特征对居民活动量的影响力梯度层级
    5.3 适配各类人群的空间特征
    5.4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A:作为指标提取样本的60篇相关文献
附录B:空间特征指标权重计算步骤
附录C:居民活动量指标权重计算步骤
附录D:SPSS相关分析结果
附录E:调研问卷
附录F:公共开敞空间布局模式图则
作者简介

(7)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城市设计:粗放管理亟需变革
        1.1.2 交通行为:安全变得更加敏感
        1.1.3 城市空间:响应效能有所降低
        1.1.4 站点影响域:关联要素矛盾突出
        1.1.5 课题来源与性质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基本概念辨析
        1.4.1 城市设计、精细化城市设计及其他相关概念
        1.4.2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及其他相关概念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行为-时空-安全”相关研究综述
        1.5.2 城市设计及其精细化相关研究综述
        1.5.3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相关研究综述
    1.6 研究方法
        1.6.1 描述性与规范性研究结合法
        1.6.2 大数据与小数据分析结合法
        1.6.3 仿真与现实比较法
        1.6.4 归纳与演绎结合法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的基本问题
    2.1 城市设计及其方法概述
        2.1.1 城市设计概述
        2.1.2 城市设计的发展阶段
        2.1.3 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向
        2.1.4 城市设计的基础概要
    2.2 精细化城市设计的研究视角、涵义与特征
        2.2.1 研究视角
        2.2.2 涵义
        2.2.3 特性
    2.3 精细化城市设计的思路解析
        2.3.1 目标
        2.3.2 针对专题事件
        2.3.3 剖析专项系统
        2.3.4 运用专用工具
    2.4 精细化城市设计的基础概要
        2.4.1 社会基础
        2.4.2 空间基础
        2.4.3 技术基础
        2.4.4 政策基础
    2.5 精细化城市设计的专题类型
        2.5.1 概述
        2.5.2 感知专题
        2.5.3 环境专题
        2.5.4 效益专题
        2.5.5 行为专题
    2.6 小结
3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社会基础
    3.1 城市空间中的群体行为现象与特征
        3.1.1 行为现象:“涌现”
        3.1.2 行为特征
        3.1.3 互动关系
    3.2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的群体行为变量
        3.2.1 群体速度
        3.2.2 群体密度
        3.2.3 截面流量
        3.2.4 涌现阻力
    3.3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的群体行为类型及机理
        3.3.1 瞬时型
        3.3.2 间隔型
        3.3.3 持续型
    3.4 站点影响域中群体行为现象的时间地理分析
        3.4.1 行为之间
        3.4.2 行为-空间
        3.4.3 行为-空间/时间
    3.5 小结
4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空间基础
    4.1 城市空间应对群体行为需求的层次与特征
        4.1.1 概述
        4.1.2 需求层次
        4.1.3 空间特征
    4.2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城市空间要素
        4.2.1 涌现源
        4.2.2 瓶颈
        4.2.3 承载空间
        4.2.4 界壁
    4.3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城市空间运行状态
        4.3.1 日常状态
        4.3.2 疏散状态
        4.3.3 高危状态
    4.4 群体行为导向下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及站点影响域划定
        4.4.1 空间发展模式
        4.4.2 站点影响域划定动态与思想
        4.4.3 基于“行为-时空”的站点影响域划定方法
    4.5 小结
5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技术基础
    5.1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的过程
        5.1.1 过程框架
        5.1.2 专题研究过程
        5.1.3 专项研究过程
        5.1.4 专用研究过程
        5.1.5 动态执行
        5.1.6 过程校验
    5.2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5.2.1 既有城市设计评价标准比较
        5.2.2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评价标准框架
        5.2.3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评价的基本方法
    5.3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过程中的专用技术
        5.3.1 行为研究工具技术集
        5.3.2 空间研究工具技术集
        5.3.3 行为与空间同步研究工具技术集
        5.3.4 行为-时空-安全综合评价工具技术集
    5.4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的成果体系框架
    5.5 小结
6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政策基础
    6.1 实施过程
        6.1.1 概述
        6.1.2 实施框架
        6.1.3 实施过程中的多角色协同
    6.2 实施过程中的公共利益主体环节
    6.3 实施过程中的技术主体环节
        6.3.1 城市设计师负责制
        6.3.2 技术要点
        6.3.3 动态评估
    6.4 实施过程中的监管主体环节
        6.4.1 管理方式
        6.4.2 法律保障与激励政策
        6.4.3 立法要点
    6.5 小结
7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体系
    7.1 概述
        7.1.1 方法体系概述
        7.1.2 站点影响域及其精细化城市设计基础概述
    7.2 思路:以“专题-专项-专用”为核心线索
    7.3 方法: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步骤与方法
        7.3.1 总体架构
        7.3.2 专题发现
        7.3.3 专项剖析
        7.3.4 设计策略集
    7.4 工具: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工具技术集
    7.5 案例应用
        7.5.1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的重庆两路口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
        7.5.2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的重庆牛角沱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
        7.5.3 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的重庆曾家岩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
        7.5.4 案例启示
    7.6 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及其它成果
    B.疏散实验中行人感受反馈(部分)
    C.静止状态行人密度与体验实验反馈(部分)

(8)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1.3 研究的创新性
    0.2 已有相关研究述要
    0.3 关于本文研究的一些说明
        0.3.1“南京近代”在本文中的含义
        0.3.2 相关概念解释
        0.3.3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以前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
    1.1 南京城史地特征与商业区布局
        1.1.1 城市格局与商业区分布
        1.1.2 城南水系与商业街市布局
    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南京传统商业空间的两种原型
        1.2.1 传统商业街市
        1.2.2 小型临街商业建筑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及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街市与商业建筑(晚清~1927)
    2.1 概述:晚清至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区与商业街市
        2.1.1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区的变迁
        2.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发展特征
    2.2 下关开埠与商埠现代化
        2.2.1 下关地区的历史沿革与商业位势
        2.2.2 下关的商业街市与新商业建筑类型
        2.2.3 西风东渐的建筑形式:外廊样式
        2.2.4 小结
    2.3 清末新政与南洋劝业会
        2.3.1 南洋劝业会的背景
        2.3.2 南洋劝业会的缘起与筹备
        2.3.3 端方的现代化理想与劝业会场的布局与空间
        2.3.4 南洋劝业会的现代化空间体验
        2.3.5 聚珍赛奇:南洋劝业会的展品与陈赛
        2.3.6 南洋劝业会与南京城市改造及城市近代化
        2.3.7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旧城商业街区改造及商业设施建设(1927-1937)
    3.1 概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的商业概况及商业设施建设
        3.1.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3.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商业街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
        3.2.1 《首都计划》前的商业区计划
        3.2.2 《首都计划》关于商业区与商业设施的计划
        3.2.3 《首都计划》后关于工商业区的计划
    3.3 新商业区的开辟与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3.3.1 新街口银行及商业区规划及建设
        3.3.2 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3.4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27 年~1937 年)
        3.4.1 国货运动的背景及其发展
        3.4.2 国货陈列馆:宣传国货的大本营
        3.4.3 国货公司:政府导向的国货事业
        3.4.4 中央商场:抗战前“南京唯一之大规模商场”(1934 年~1936 年)
    3.5 社会改良类商业设施:大型菜场的建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占时期南京商业设施的改造与建设(1937-1945)
    4.1 背景:日军对南京城市商业设施的破坏
    4.2 概述:日占时期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建设
        4.2.1 日占时期南京社会及商业概况
        4.2.2 日占时期南京的商业设施建设与发展概况
    4.3 日本人创办的商业设施
        4.3.1“日人街”的划定
        4.3.2 日本连锁型百货商店的出现
        4.3.3 日本商人的市房改造与建设
    4.4 当局的商业设施改造与建设
        4.4.1 1938至1940年间的菜场、市房与简易市场的改造与建设
        4.4.2 1940年以后的市房建设
    4.5 中国商人创办的集中型商业设施
        4.5.1 内街式集中型商业设施:商场
        4.5.2 简易的集中型商业设施:市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设施的发展(1945~1949)
    5.1 概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
        5.1.1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5.1.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5.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街区的改良与建设
        5.2.1 既有商业区的改良计划
        5.2.2 市区的北拓:中山北路沿线建设
    5.3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45 年~1949 年)
        5.3.1 国货运动的背景
        5.3.2 中央商场的改造与扩建(1945 年~1946 年)
        5.3.3 国货公司的复业与续办
        5.3.4 国货展览会的创办
    5.4 当局主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5.4.1 下关热河路商场及菜场(1946 年~1947 年)
        5.4.2 八府塘菜场(1946 年~1947 年)
    5.5 商人创办的大型商场和市房
        5.5.1 商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5.5.2 市房的营建与改造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特征探析
    6.1 南京近代传统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空间的现代化演绎
        6.1.1 传统商业街市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6.1.2 传统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6.2 南京近代市房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6.2.1 市房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6.2.2 市房店面的商业元素
    6.3 南京近代大型商场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6.3.1 大型商场的发展沿革
        6.3.2 大型商场的建筑空间形式探析
    6.4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的原因探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启示
    (一)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综述
    (二)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发展特征
    (三) 认识和启示
    结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9)基于大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识别、评价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数据和信息技术背景下,城市生活日新月异
        1.1.2 全民旅游休闲时代,城市空间问题凸显
        1.1.3 新时期人文地理学出现了新趋向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案例地、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5.1 案例地
        1.5.2 研究区域
        1.5.3 数据来源
2 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有关大数据对人文地理学影响的讨论
        2.1.1 国外的探讨
        2.1.2 国内的探讨
    2.2 国内外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研究进展
        2.2.1 城市使用者时空行为研究
        2.2.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2.2.3 城市规划应用探索
    2.3 国内外城市旅游空间研究进展
        2.3.1 城市旅游空间的理论探讨
        2.3.2 城市旅游供应要素的空间分异研究
        2.3.3 城市旅游流空间结构的讨论
    2.4 研究述评
        2.4.1 国内外有关大数据对人文地理学影响的讨论述评
        2.4.2 国内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研究述评
        2.4.3 国内外城市旅游空间研究述评
3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大数据
        3.1.2 城市旅游
        3.1.3 旅游空间
    3.2 理论基础
        3.2.1 空间生产理论
        3.2.2 区位理论
        3.2.3 旅游系统理论
        3.2.4 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
4 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识别
    4.1 基于POI的旅游供应要素空间识别
        4.1.1 数据与方法
        4.1.2 识别结果与可视化
    4.2 基于百度地图热力图的人群高密度区空间识别
        4.2.1 数据与方法
        4.2.2 识别结果与可视化
    4.3 基于网络游记的游客流动空间识别
        4.3.1 数据与方法
        4.3.2 识别结果与可视化
        4.3.3 流动方式识别
    4.4 识别结果综合叠加
        4.4.1 武汉旅游基础空间
        4.4.2 武汉旅游核心空间
        4.4.3 武汉旅游潜力空间
    4.5 本章小结
5 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评价
    5.1 基于网络点评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评价
        5.1.1 数据来源、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5.1.2 结果分析
    5.2 基于实时交通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可达性评价
        5.2.1 数据与方法
        5.2.2 结果分析
    5.3 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综合评价
        5.3.1 旅游空间等级
        5.3.2 旅游空间分布模型
        5.3.3 旅游空间流动模型
    5.4 本章小结
6 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优化
    6.1 旅游基础空间的拓展
        6.1.1 以长江、东湖为空间拓展介质,开拓滨水旅游空间
        6.1.2 以武珞路为发展轴线,开拓城市休闲旅游空间
        6.1.3 以徐东商圈、王家湾商圈为基础,培育本地游憩空间
    6.2 旅游核心空间的提升
        6.2.1 江南旅游核心组团提升策略
        6.2.2 江北旅游核心组团提升策略
        6.2.3 东湖旅游核心组团提升策略
        6.2.4 光谷旅游核心组团的提升策略
    6.3 旅游潜力空间的激活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7.1.1 城市旅游空间呈现基础——核心——潜力三个层级
        7.1.2 武汉旅游空间满意度格局呈现片状聚集与线形延伸并存的特征
        7.1.3 城市旅游空间的识别与评价是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有效抓手
        7.1.4 城市旅游空间的异化与反异化是有效的“主客共享”机制
        7.1.5 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共同需求满足是旅游空间评价的出发点
        7.1.6 大数据是城市旅游空间研究的重要突破口
    7.2 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10)女性视角下南京新街口地区商业空间环境分析与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的需求与体验越来越成为城市设计关注的焦点
        1.1.2 女性关怀正在成为21世纪新的议题
        1.1.3 城市商业空间面临更新变化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对象选择
        1.2.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其研究
        1.4.1 女性主义与城市空间相关研究
        1.4.2 女性与商业空间研究
        1.4.3 性别与空间感知研究
        1.4.4 对本研究的启示
    1.5 研究方法、特色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特色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新街口地区商业空间的两性行为活动特征
    2.1 商业空间的类型与分布
        2.1.1 商业空间的类型划分
        2.1.2 商业空间在新街口地区的分布
    2.2 行为活动特征的性别差异
        2.2.1 相似的消费群体与活动方式——两性行为活动特征的共性
        2.2.2 不同的时间观念和活动内容——两性行为活动特征的差异
        2.2.3 群体特征决定行为活动特征——女性内部的行为活动差异
    2.3 行为活动分布的空间差异
        2.3.1 行为活动分布的空间格局与性别异同
        2.3.2 不同空间类型下的女性行为活动特征
        2.3.3 女性内部的行为活动空间分布差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街口地区女性的商业空间环境感知需求
    3.1 空间感知的衡量标准
        3.1.1 空间意象要素构建
        3.1.2 空间感知因子选取
    3.2 不同空间意象要素的商业空间环境感知特征
        3.2.1 区域感知:以感官需求为主体的混合功能片区
        3.2.2 边界感知:以围合感为基础的可视性边界
        3.2.3 道路感知:以空间认知为导向的简单路径系统
        3.2.4 节点感知:以情绪体验为标准的高附加值节点
        3.2.5 标志感知:以消费文化为内涵的当代商业标识
    3.3 不同行为偏好的商业空间环境感知需求
        3.3.1 各自的领域感:年龄差异导致空间消费领域不同
        3.3.2 氛围的依赖性:学历差异导致空间文化感知不同
        3.3.3 熟悉的归属感:收入差异导致空间品质的适应性不同
        3.3.4 敏锐的安全感:家庭身份差异导致空间的安全感知不同
        3.3.5 灵活的私密性:同行对象差异导致空间的氛围感知不同
    3.4 隐形逻辑分析
        3.4.1 差异化的行为主体
        3.4.2 社会文化的潜移默化
        3.4.3 针对性的空间壁垒
        3.4.4 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女性视角下新街口地区的商业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4.1 基于女性视角的商业空间设计原则
        4.1.1 舒适性原则
        4.1.2 感性化原则
        4.1.3 安全性原则
    4.2 女性视角下新街口地区的商业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4.2.1 建立性别整合空间
        4.2.2 强化空间可识别性
        4.2.3 加强安全可感知度
        4.2.4 鼓励女性公众参与
    4.3 对同质性商业街区的优化建议
        4.3.1 同质性商业街区的一般性特征和建成情况
        4.3.2 基于女性视角的同质性商业街区空间环境优化建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对我国性别差异下城市建设实践的启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选录

四、现代城市商业区空间的截面构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环保型聚乳酸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户外家具中的应用[D]. 方筱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3]太原纯阳宫建筑群价值分析与特征研究[D]. 王砚琪.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城市人行道通达性设计与评价方法研究 ——以天津市和平区为例[D]. 张重瑱. 天津大学, 2019(01)
  • [5]中国城市设计的范式演变研究(1921-2018)[D]. 刘晋华. 东南大学, 2019(06)
  • [6]高层住区公共开敞空间对居民活动量的影响研究 ——以海门世纪锦城为例[D]. 施剑波. 东南大学, 2019(05)
  • [7]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为例[D]. 魏书祥. 重庆大学, 2018(04)
  • [8]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D]. 陈勐. 东南大学, 2018(05)
  • [9]基于大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旅游空间识别、评价与优化[D]. 王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10]女性视角下南京新街口地区商业空间环境分析与设计策略研究[D]. 顾祎敏. 东南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现代城市商业区空间剖面构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